历史必修三第1课课件_第1页
历史必修三第1课课件_第2页
历史必修三第1课课件_第3页
历史必修三第1课课件_第4页
历史必修三第1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必修三第1课课件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历史必修三第1课课件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1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杏坛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2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

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思想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课标要求:31、“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4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面对社会剧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法与方案阶级关系上: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5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63、代表流派和人物: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经济的逐渐瓦解和封建经济的逐渐兴起,原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礼乐制度逐渐崩溃。在诸侯争霸以及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代表各阶层利益的“士”为维护本阶层的利益,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请将下列不同派别观点与相对应的派别用直线连起来:“克己复礼”“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君主专制、以法治国”没落消极奴隶主贵族没落积极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阶层下层贫苦民众孔子(儒家)韩非子(法家)墨子(墨家)老子(道家)3、代表流派和人物: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经济的逐渐瓦解和7

二、“百家争鸣”的代表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儒家学派(1)春秋时期:孔子A、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万世师表”、“至圣”、“六经”、“七十二贤”二、“百家争鸣”的代表

(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8“泛爱众而亲仁”“克己复礼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1)核心思想:仁,爱人(体贴和关心)(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3)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①德政(以德治民)②周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名分等级制度)“泛爱众而亲仁”1.孔子(1)核心思想:仁,爱人(体贴和关9问题: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1)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2)具有进步性:问题: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1)主观目的:缓10孟子简介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孟子简介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11孟子的思想1、政治主张:“仁政”3、人性论:“性本善”论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孟子孟子的思想1、政治主张:“仁政”3、人性论:12荀子简介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荀子简介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133

人性论:

性本恶荀子荀子的思想1、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4、主张礼法并用5、哲学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3、人性论:性本恶荀子荀子的思想1、政治主张:“仁14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人性论爱人为政以德足食…民信之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创立儒家学派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蔚然大宗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15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讨论: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讨论:1、164、墨家——墨子(战国初期)(1)“兼爱”(2)“非攻”(3)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4)“尚贤”

墨翟(dí)4、墨家——墨子(战国初期)墨翟(dí)17

三、“百家争鸣”影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4)中国思想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三、“百家争鸣”影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8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19阅读材料,理解孔子“仁”的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仁”基本内涵是什么?“爱人”(人与人的关系)(2)分析“仁”的实质是什么?通过内修,形成美德。(3)“仁”的思想提出有什么意义?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阅读材料,理解孔子“仁”的思想。20阅读材料,理解“礼”的思想。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

礼的实质是什么?礼是周的统治秩序。(2)达到礼的方法是什么?正名(贵贱有序)(3)如何看待礼?保守(4)仁与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内在自觉,“礼”外在约束;内“仁”方能外“礼”,外“礼”有助内“仁”阅读材料,理解“礼”的思想。21

材料一“为政以德……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地方方百里而可以为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贯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之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材料一“为政以德……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22(1)据上述材料,概括围绕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这一中心问题,先秦主要学派各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儒家重德化、礼治,主张施行仁政;墨家主张尚贤事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严刑重罚,实行法治。(2)上述主张中哪家学说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简析原因。法家。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1)据上述材料,概括围绕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这23三、道家,法家(1)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聃(音dan第一声),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

三、道家,法家(1)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241.老子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认为在变幻无常的世界背后,有不变的“道”存在,“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人要顺应“道”而生活。道①万物的本源: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自然1.老子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认为在变幻无常的世界背后,有25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不奢求物质的享受。③政治:“无为而治”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不奢求26

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运动、矛盾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2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名言(1)“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是世界的根本(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体味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名言(1)“道”是老子思28(2)庄子

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庄子的思想(1)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2)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2)庄子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前29生死皆逍遥庄子继承老子“道”的思想得道的方法为提高修养,提高修养则要通过“逍遥”的生活方式。逍遥:对待任何事物采用旁观,超然的态度,过虚无的生活,希望绝对的自由“无所恃”。比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逍遥”思想反映了没落贵族的消极思想。生死皆逍遥庄子继承老子“道”的思想得道的方法为提高修30道儒两家差异:老子:比较偏重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其“道”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开创者孔子:比较偏重于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开创者道儒两家差异:老子:比较偏重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其“道”论313、韩非子的思想韩非其人,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禹州市),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思想:“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不阿贵”;

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辩证法的思想。

3、韩非子的思想韩非其人,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323、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A、思想主张:(1)政治改革(2)法治(“法不阿贵”)(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意义: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3、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33(2)评价: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2)评价: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341、政治思想:“兼爱”“非攻”。把“兼爱”称为“仁”,但和孔子的“仁爱”有所不同:孔子为有差别的“爱”,而墨子则是“博爱”,是不分等级差别的。

“非攻”是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战国时期不义的兼并战争。2、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二、墨子和墨家3、“尚贤”1、政治思想:“兼爱”“非攻”。2、提倡“尚力”,主张“节35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知识升华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36如何遏制上课讲话的行为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如何遏制上课讲话的行为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道家37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古为今用道家的“无为”——恬淡朴素,宽容谦逊等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以法治国墨家的“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平等博爱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古为今用道家的“无为”——恬淡朴38代表阶级派别代表人物主张

评价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道家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儒家孔子核心思想“仁”“礼”缓解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新兴地主阶级儒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水民”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权威来威慑臣民,加强君主专制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小生产者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任人唯贤,过俭朴生活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代表阶级派别代表人物主张评价没落的奴隶主39孙膑与兵家《孙子兵法》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

兵家是在春秋战国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发生,军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特别突出地位的情况下产生的。兵家出现的背景:孙膑与兵家《孙子兵法》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40孙膑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要创造有利形势,要重视人的作用。

孙膑,齐国人,其军事思想经过其后学的整理,编为《孙膑兵法》一书。孙膑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要创造有利形势,要重视人的作用。4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论语.颜渊》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孟子.尽心章句下》材料三“君为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