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28-2014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_第1页
DB-T29-228-2014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_第2页
DB-T29-228-2014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_第3页
DB-T29-228-2014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_第4页
DB-T29-228-2014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Construc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cupltubularscaffoldingforCast-in-placeBridgeDB/T29-228-2014主编单位: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津建科[2014]578号市建委关于颁布《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各有关单位:为规范现浇桥梁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按照我委《关于下达2010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二求,编制了《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经我委组织专家审定,现批准《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DB/T29-228-2014)为我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自2015年2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执行本规程,实施过程中如有不明之处及修改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本规程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本规程由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由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负责征订和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和复制。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根据市建委《关于下达2010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二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建科教[2010]533号)要求,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施工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归纳了多种形式的现浇箱梁碗扣支架的受力特点及搭设要点,在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技术规程。本规程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和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各单位在执行和使用本规程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编制单位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韩振勇吴冬贾明浩胡跃刘岩杨显维贾利亨杨俊良魏宗玉魏伦华汪浩波邱伟询孙玉刘顺刚刘旭殷耀君张云富石万同刘旭铠付金栋张多马 2术语和符号 3主要构配件现场验收 3.2主要构配件现场验收标准 4.2荷载标准值 4.3荷载设计值 4.4荷载组合 5设计计算 5.2现浇桥梁支撑架体结构计算 5.3预应力桥梁湿接头两侧立杆计算 5.4立杆底部地基梁计算 5.5地基承载力计算 6搭设要求 6.2剪刀撑布设 6.3门洞搭设要求 7.2搭设与拆除 8检查与验收 8.1架体检查与验收 8.2地基验收标准 9安全管理 9.1架体环境管理要求 9.3施工过程安全管理要求 9.4材料质保安全管理要求 9.5技术安全管理要求 附件A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质量 附录B主要构配件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 附录CQ235A级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1.0.1为规范现浇桥梁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做到安全适1.0.2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地区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的新建、扩建及改建的现浇桥梁。1.0.3碗扣式钢管支撑架体在各工况下,各受力构件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1.0.4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进行现浇桥梁施工,应采取保证质1.0.5现浇桥梁碗扣式钢管支撑架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和符号采用碗扣方式连接的模板支撑架体。由多排立杆、横杆、剪刀撑及相关配件组成的整体支撑架体。由上碗扣、下碗扣、限位销和横杆接头等形成的盖固式承插节模板支撑架体中的竖向支撑杆件。沿立杆滑动起锁紧作用的碗扣节点零件。焊接于立杆上的碗型节点零件。立杆竖向接长连接的专用销子。焊接在立杆上能锁紧上碗扣的用做定位的销子。钢管支撑架体中的纵、横向水平杆。3焊接于横杆两端的连接件。可调节高度的底座。立杆顶部可调节高度的顶撑。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设于可调底座下,用于将立杆压力分散于地基上的梁体,可用方木或型钢。连续布置的用于协调各立杆间内力并使支撑体系形成整体的交叉斜杆。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沿桥梁纵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距离。沿桥梁横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距离。4施工阶段施加在模板上能够传递到碗扣架体上的荷载,包括模板、材料机具、施工人员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等。N—立杆轴向力;Q—作用于桥梁底模板上的荷载值(kN/m2);1k—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标准值(kN/m2);2k—支撑架体顶部桥梁底模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3k—支撑架体顶部上层支撑梁自重标准值;4k—支撑架体顶部下层支撑梁自重标准值;5k—支撑架体高度范围内单根立杆计算面积所包含的的杆件自重标准值;6k—立杆底部分配梁自重标准值;1k—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具或堆放荷载标准值(kN/2);2k—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板带中间支点由恒荷载、活荷载产生的的支座反力(kN);Q—当上部支撑梁按连续梁计算时,中间支撑点产生的施加于下部支撑梁的恒荷载、活荷载值(kN)Q1—当下部支撑梁按连续梁计算时,由中间支撑点施加于立杆的恒荷载、活荷载值(kN);LG-F—考虑风荷载组合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kNσ正应力;τ剪应力。m—所用方木的弹性模量;Es—钢材的弹性模量;fm—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W—截面模量。A—立杆横截面面积;A1—下支撑梁截面面积;Ag—立杆基础底面积;a—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H—架体高度;Lxy—立杆沿桥梁纵向、横向间距;l0—计算长度;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6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λ长细比。73主要构配件现场验收3.1.1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构配件进场后应及时组织验收,按合同核对其构配件型号、规格和数量,同时应提供营业执照、销售或租赁许可证、备案登记凭证,产品质量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等。3.1.2现场应成立验收小组,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共同组成,验收结论应形成文字性材料,验收组成员应签字确认。3.1.3主要构配件的检测报告应为第三方试验报告,其型式检验抽样方法、试验项目、所依托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应符合现行行《WDJ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构件》TB/T2292的相关规定。3.2主要构配件现场验收标准3.2.1现场验收应包括外观检查及实测检查。3.2.2进场构配件应全数进行外观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等,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的钢管;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4各焊缝应饱满,焊药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85碗扣节点间距应符合产品模数要求;6下碗扣内无杂物,排水孔通畅;8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应均匀,附着应牢固;9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3.2.3外观检查合格后的构配件应进行实测检查,同一厂家、同批进场的构配件作为一个检查批次,根据不同种类、不同规格分别抽取三件进行实测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碗扣式钢管支撑架钢管规格应为φ48mm×3.5mm,壁厚应2立杆连接处外套管与立杆间隙应小于或等于2mm,外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60mm,外伸长度不得小于110mm;3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4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5可调托撑与可调底座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6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质量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7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3.2.6单根立杆应力计算值达到设计值的75%及以上,应对构配9件进行力学检测,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4.1.1碗扣式钢管支撑架上所承受的荷载,可分为永1作用在支架系统上的荷载: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模板自重及相关安全设施等自重;2作用在现浇桥梁底模板上的荷载:新浇注混凝土、钢筋、计算范围内模板自重;3作用在单根立杆上的荷载,包括:作用在桥梁底模板上的荷安全设施等自重。4.1.3可变荷载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荷载;2浇注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4其他荷载。4.2荷载标准值4.2.1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浇注混凝土自重(包括钢筋)标准值(G1k),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组成及不同部位的含钢量进行计算;2模板及支撑系统自重标准值,其中包括桥梁模板自重标准值(G2k)、顶部上层支撑梁自重标准值(G3k)、支撑架体顶部下层支撑梁自重标准值(G4k)、支撑架体高度范围内单根立杆计算面积所包含的杆件自重标准值(G5k),立杆底部分配梁自重标准值(G6k),荷载具体取值应根据架体设计方案确定。4.2.2施工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具或堆放荷载标准值(Q1k)按均布活荷载取2.5kN/m2;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0kN/m2,对垂直面模板为4.0kN/m2;3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应按实际情况考虑。4.2.3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及相关系数取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的相关规定。4.3荷载设计值4.3.1计算碗扣支撑架体各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4.3.2荷载设计值为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按表4.3.2采用。荷载类别分项系数γ新浇注混凝土自重(含钢筋自重)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应取1.0;模板及支撑系统自重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具或堆放荷载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的活荷载应取1.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冬季施工采取的保温措施产生的荷载值风荷载1.44.4.1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其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并应采用下列表达式进行设计:γ0S=R(式4.4.1-1)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设计规程的规定确定。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S=γS=γikγQi—第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rQi为可变荷载Q1—按各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Qi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γG式中ψci—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当按本规程中规定的各可变荷载采用时,其组合值系数可为0.7。2当对Q1无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Q1,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3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2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标准组合,并应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S=C(式4.4.1-5)式中C—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制,应符合本规程第5.1节有关变形值的规定。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下式采用:n4.4.2参与计算的梁底模板、支撑系统各结构构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的标准值组合应符合表4.4.2的规定。表4.4.2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标准值组合项目参与组合的荷载类别计算承载能力验算挠度1箱梁底模板2上层支撑梁(底模板支点反力值产生的线(底模板支点反力值产生3下层支撑梁F(上层支撑梁支点反力产生的集中荷载)+GF产生的集中荷载)+G4立杆N(下层支撑梁支点最大反力+风荷载--5立杆底部分配梁--6地基注:验算挠度应采用荷载标准值;计算承载能力应采用荷载设计值。5设计计算5.1.1本规程的结构设计应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确保各构件的强度、变形、稳定性满足相关要求。在设计支撑架体时,应进行下列部位的验算:1现浇桥梁底模板强度及变形验算;2上层支撑梁强度及变形验算;3下层支撑梁强度及变形验算;4代表性受力部位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5剪刀撑扣件连接强度验算;6桥梁张拉后局部立杆压应力验算;7地基承载力验算;8立杆下部地基梁强度及变形验算。5.1.4受压杆件长细比不得大于230,受拉杆件长细比不得大于5.1.5材料截面特性取值应根据实用材料抽样检测结果确定,无抽样检测结果时,应按有关规程的规定查取相关数据。5.1.6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5.1.7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5.1.8利用计算机进行碗扣式钢管支撑架结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情况;2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程及有关规程的规定;3所有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方可用于工程设计。5.1.9对支撑体系的各受力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对于现浇桥梁的规定。构件类别桥梁底模板、上层支撑梁、下层支撑梁l/400支撑架体底部方木l/250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表5.1.10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Q235A级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弹性模量E外径壁厚截面积)截面惯性矩截面模量)回转半径5.2现浇桥梁支撑架体结构计算5.2.1现浇桥梁支撑架体计算时,应分为跨中及跨端两个位置,每个位置应分为箱梁腹板下部、箱室下部、翼缘板下部三个代表性点位。每个点位计算时应按照实际施工时荷载的传递路线由上至下分别计算各构件的强度及变形,对于立杆还应进行稳定性验算。5.2.2对于现浇桥梁底部模板、上部支撑梁、下部支撑梁应进行强度及变形验算,荷载组合应符合本规程4.4节的相关规定。5.2.3当利用计算机进行整体建模分析时,应取每个工况下,各构件的最大强度应力值、变形值进行分析。5.2.4桥梁底模板强度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2桥梁底模板可取单位板带进行强度及变形计算;3计算时可按照底模板的尺寸、摆放方式、下部支撑方式按照连续梁绘制计算简图,连续梁跨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变形f1max、中部支点由恒荷载产生的支点反力QG(kN)、由活荷载产生的支点反力QQ(kN)值应通过结构计算确定;5底模板的最大正应力σ1max(N/mm2)、最大剪应力τ1max(N/2)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N/mm2τ1max(N/mm2)MWW=式中W—单位宽度板带的抗弯截面模量(cm3);I1—单位宽度板带的惯性矩(cm4);b1—所取板带的宽度(cm)。5.2.5上层支撑梁强度计算应按以下要求进行:1上层支撑梁应按照梁体单元考虑,根据梁体实际长度按照多跨连续梁进行结构计算;2分布于上层支撑梁上的线荷载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q式中q1—作用于上层支撑梁上的线荷载(kN/m);Q—板带中间支点由恒荷载、活荷载产生的的支座反力(kN);b1—所取板带的宽度(m);3k—上层支撑梁自重标准值产生的线荷载(kN/m);3作用于上层支撑梁的弯矩M2max(kN·kN)、最大变形f2max、中间支点由恒荷载产生的支点反力FG(kN)、中间支点由活荷载产生的支点反力FQ(kN)值应通过结构计算确定;4上层支撑梁的最大正应力σ2max(N/mm2)、最大剪应力τ2max5.2.6下层支撑梁强度计算应按符合下列规定:1下层支撑梁应按照梁体单元考虑,可根据梁体实际长度按照多跨连续梁进行结构计算;2作用于下层支撑梁的荷载分为自重荷载及上部各支撑梁传递的集中荷载,应分别计算出下层支撑梁计算长度范围内所有由上部支撑梁产生的集中荷载FG、FQ,以三跨连续梁为例可参见计算简;3下层支撑梁的自重标准值G4应乘以恒载分布系数;4作用于下层支撑梁的弯矩M3max(kN·kN)、最大变形f3max、中间支点由恒荷载产生的支点反力NG1(kN)、中间支点由活荷载产生的支点反力NQ1(kN)值应通过结构计算确定;5下层支撑梁的最大正应力σ3max(N/mm2)、最大剪应力τ3max5.2.7立杆计算应按以下要求进行:1立杆应按受压杆件考虑,进行受压稳定性计算;2当无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γG×G5k(5式中NLG—立杆轴向力设计值(kN);Q1—当下部支撑梁按连续梁计算时,由恒载、活载产生的最大支点反力值(kN);5k—支撑架体高度范围内单根立杆计算面积所包含的杆件自重标准值(kN)。3当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高宽比大于2或高宽比小于2但支撑架体高度大于4.8m时应考虑风荷载作用。架体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5.2.8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LG-F)=φ·A·f(5.2.8)式中NLG-F—考虑风荷载组合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kN);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按长细比查本规程附录C采用(kN);A—立杆横截面面积(mm2);f—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程表5.2.9模板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列要求确定:1对于顶部或底部的立杆可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l0式中l0—立杆计算长度(m);h—立杆步距(m);a—立杆伸出顶层或底层水平杆长度。2其余部分的立杆计算长度按步距计算。5.3预应力桥梁湿接头两侧立杆计算5.3.1采用湿接头形式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必须考虑一次张拉工况,对该工况下各区域立杆进行结构受力分析,确定湿接头位置立杆的布设。5.3.2该工况下立杆的布设应与其他工况统一考虑。5.4立杆底部地基梁计算5.4.1支撑架体立杆下应设置地基梁,其刚度应能满足立杆集中荷载均匀传递至地基。5.5地基承载力计算5.5.1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00式中p0—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b—立杆底部分配梁宽度(m);l—立杆底部分配梁计算长度,可取沿分配梁长度方向的立杆间距(m)。6搭设要求6.1.1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的布设应经过计算来确定,同时还应符合布设构造要求的相关规定。6.1.4湿接头两端立杆沿桥梁纵向必须加密,加密范围不得小于()m(L为桥梁计算跨径加密范围的立杆间距不得大于0.6m。6.1.5沿桥梁横向腹板范围内的立杆间距不得大于0.6m,每个腹板位置横桥向布置不得少于三根。6.1.8立杆高度范围内,根据所确定的步距,所有碗扣均应设置横杆与周围立杆连接,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顶部应设置可调支托,U形托与下支撑梁两侧间的间隙必须楔紧;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可调底座在立杆底部的外露部分应小于250mm;内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6.1.10避免对支撑架体体系施加人为水平荷载,不应将桥梁侧模上的混凝土侧向压力传递于支撑架体,施工时侧压力可采用对拉钢筋等自平衡方式抵消。6.1.11相邻墩柱间的支撑架体,两端最外侧立杆沿高度方向每隔两步应与墩柱进行有效拉结。6.1.12首层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6.1.13对于非直线桥梁在支撑架体搭设时,应根据桥梁曲率分段搭设支撑架体,保证每段支撑架体两侧宽出桥梁投影边线不小于2m,每段支撑架体间距不大于0.6m,采用钢管在立杆节点位置处将两段支撑架体进行联系,每个节点设置一根联系钢管,联系钢管直径及壁厚应不低于碗扣式支架横杆的技术标准。6.1.14模板支撑架高宽比应小于等于2;当高宽比大于2时可采取扩大下部架体尺寸或采取其他构造措施,其专项施工方案应经专家论证。6.2.1剪刀撑与立杆的连接应采用旋转扣件,扣接点与碗扣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当出现不能与立杆扣接时,应与横杆扣接,·6.2.2架体的搭设及拆除应将立杆、横杆、剪刀撑分6.2.3桥梁支撑架体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不大于4.5m,应确保沿桥梁纵向外侧、每道腹板下布有连续纵向剪刀撑。6.2.4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为450~60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6.2.5当模板支撑架高度大于4.8m时,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6.2.6在腹板位置应保证设置一道纵桥向剪刀撑。6.2.7剪刀撑钢管接长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6.3.1当现浇桥梁跨越道路,支撑体系需设置门洞时,应在上部设置型钢横梁,下部设型钢支撑,不宜采用碗扣式支撑架体作为支撑系统,各受力构件型号应按照实际荷载情况通过结构计算确定,基6.3.2型钢支撑体系与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搭设时应统一考虑,门洞两侧碗扣支撑体系应采用地基处理深度增加、架体加密等形6.3.3门洞两侧型钢支撑下应设置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高度与宽度应根据计算确定。6.3.4通道宽度应满足人行及车辆通行要求。7.1.1支撑架体施工前,应根据不同桥梁形式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质情况、现浇桥梁断面形式及相关尺寸、混凝土浇注工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预应力配束情况及张拉顺序、桥梁侧模的支撑方式、支撑架体及相关受力构件的几何尺寸、受力构件计算所用的力学性能指标、地基处理范围及处理方式;现浇桥梁平面布置图、桥梁结构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剖面图等;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3支撑架体设计及计算顺序:第一步:根据桥梁断面及预应力张拉方式制定架体布局方案;第二步:绘制模板及支撑架体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包括桥梁底、侧模系统;支撑架体步距、横桥向布置间距、纵桥向布置间距及剪刀撑的布置;第四步:根据施工工艺按照荷载传递途径对各受力构件进行强度、变形及稳定性计算,所需计算的构件应符合本规程相关条款的规定,计算出最不利立杆荷载设计值;4根据本规程的构造措施,确定各个部位剪刀撑的布置情况及连接要求,支撑架体应绘制立杆顶端及底部节点构造图;6支撑架体预压的步骤及相关要求;7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以及人、机、材等资源供8支撑架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措施。7.1.2方案编制完毕并获得审批后,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应将专项方案的相关内容及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1.3支撑架体搭设、拆除的施工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7.1.4对进入现场的构配件,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复7.1.5对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在堆料区内或码放在专用架上,清点好数量备用;堆放场地排水应畅通,不得有积水。7.1.6架体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需根据地势设置横坡,对于已硬化场地,坡度可设为5‰;非硬化场地,坡度可设置为1%。7.1.8应根据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方式,使地基承载力满足工程需要。地基处理范围应宽出支撑架体投影线以外2m,并考虑排水措施。7.1.9架体应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撑架体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支撑架体的非弹性变形并获取弹性变形参数,并检验支撑架体的安全性。预压荷载、预压程序及相关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管满7.2搭设与拆除7.2.2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放线定位,放置底座后应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顺序搭设。7.2.3立杆之间碗扣应保持水平。7.2.4桥梁混凝土浇筑前,应派专人对上碗扣的松紧程度进行全面检查,保证上碗扣已被限位销锁紧。7.2.5架体的拆除时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7.2.6拆除前应复核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应复核孔道浆体试块强度报告,满足要求并经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除架体。7.2.7拆除作业实施前应先对碗扣支架支撑结构稳定性进行检查。对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支撑稳定的,应先采取临时稳定措7.2.8对拆除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拆除人员、指挥人员分工,在作业区设置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7.2.9拆除如无特殊要求时应分层、分段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从上至下的顺序逐层拆除。格随时码堆存放。8检查与验收8.1.1支撑架体搭设完毕后现场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1支撑架体横、纵间距、步距及剪刀撑是否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的布置方式进行施工;2底部、顶部自由端长度是否符合要求;3检查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4上扣碗锁紧情况;5立杆连接销的安装、剪刀撑扣接点、扣6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立杆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7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小于68下支撑梁与可调支托是否同心;可调底座与地基梁是否同心。8.1.2支撑架体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1专项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2碗扣支架的进场验收资料;3抽检复验报告;4安全技术交底文件;5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安全检查记录。8.1.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施工人员对架体进行巡视检查,及时进行加固;测量人员应从架体预压至架体拆除全过程对沉降量进行全过程跟踪观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8.2地基验收标准8.2.1地基处理后应通过试验方法测定实际承载力特征值。8.2.2实际承载力特征值应不小于计算所需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8.2.3地基处理范围、地表平整度、坡度、与周边地面高差应与专项方案相符合,能够保证排水通畅。9.1.1架体工程经历雨季,应制定雨季施地基承载力降低。9.1.2严禁在支撑架体基础及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9.1.3架体工程经历冬季,应充分考虑风雪荷载对架体的影响,同时应考虑天津地区冻土厚度及冻胀量对架体的作用。9.1.4当架体周边存在大型设备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并保证大型设备的作业范围在架体工程5m以外。9.1.5施工期间,作业面的活荷载应与计算荷载相一致,不得超搭设与拆除工作,并应在施工前进行全面检查。9.1.8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施工前应进行检查。9.1.9支撑架体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支撑架体接地防雷措施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9.2.1架体搭设及拆除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同一工程,不9.2.2架体安装及拆除时应设置警戒线,并由安全人员现场旁站监督。9.2.3支撑架体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必须经修改施工方案并报请原方案审批人批准,确定补救措施后方可实施。9.2.4架体搭、拆时如附近有外电线路,应采取隔离防护或停电措9.3施工过程安全管理要求9.3.1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架体工程,应经专家论证方可施工。9.3.2施工过程中,若因设计变更、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导致专项方案内容发生变化,应重新履行审批程序。9.3.3由项目经理牵头,其他相关人员配合对架体经常进行检查和维修,发现隐患及时整改。9.3.4架子工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帽,系好合格的安全带,穿防护鞋,人员在开工前和施工中定期体检。9.4材料质保安全管理要求9.4.1桥梁顶面应采用挡风系数小的安全网,安全网的其他技术指标必须满足相关安全规程的要求。9.4.2现场材料的物力力学指标应与计算取值相一致,对于周转次数多、锈蚀严重的构件不应使用。9.4.3立杆间距要综合考虑横杆的标准模数,不同批次、不同标准的碗扣支架构件不应混搭使用。9.5技术安全管理要求9.5.2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由专人对架体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9.5.3门洞及通道顶部应采用木板或其他硬质材料全封闭,两侧应设置安全网。9.5.4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应设置防撞击设施,周边应根据交管部门规定设置减速标志。表A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质量名称常用型号理论质量(kg)立杆横杆可调底座KTZ-45T38×6可调范围=300T38×6可调范围=450KTZ-75T38×6可调范围=600可调托撑T38×6可调范围=300T38×6可调范围=450T38×6可调范围=600附录B主要构配件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附录B主要构配件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表B主要构配件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检测量具钢卷尺钢卷尺游标卡尺专用量具专用量具焊接检验尺焊接检验尺允许偏差(mm)公称尺寸(mm)———44检查项目长度(L)碗口节点间距下碗扣与定位销下端间距杆件直线度杆件端面对轴线垂直度下碗扣内圆锥与立杆同轴度下碗扣与立杆焊缝高度下套管与立杆焊缝高度名称检测量具钢卷尺—焊接检验尺深度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杠杆百分表允许偏差(mm)=1.0000-1.0-0.6公称尺寸(mm)—4—检查项目长度(L)横杆两接头弧面平行度横杆接头与杆件焊缝高度螺旋面高端螺旋面低端上碗扣内圆锥大端直径上碗扣内圆锥大端圆度内圆锥底圆孔圆度内圆锥与底圆孔同轴度名称横杆上碗扣检测量具深度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允许偏差(mm)-0.20公称尺寸(mm)(铸造件)(冲压件)—(18)检查项目高度(H)底圆柱孔直径内圆锥大端直径内圆锥大端圆度内圆锥与底圆孔同轴度高度与立杆贴合曲面圆度名称横杆横杆接头表CQ235A级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λ01234567890 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序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引用标准名录3《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66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G/TF5010《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B29-203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Construc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cuploksteeltubularscaffoldingforCast-in-placeBridgeDB/T29-228-2014J12843-2014条文说明制订说明本规范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市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成果和施工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家级行业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制定了本规范。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现浇桥梁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施工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2术语和符号 3主要构配件现场验收 3.2主要构配件现场验收标准 5设计计算 5.2现浇桥梁支撑架体结构计算 5.3预应力桥梁湿接头两侧立杆计算 5.4立杆底部地基梁计算 5.5地基承载力计算 6搭设要求 8检查与验收 9安全管理 9.3施工过程安全管理要求 9.4材料质保安全管理要求 9.5技术安全管理要求 1.1本条是桥梁碗扣式钢管支撑架工程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2本条界定了本规程使用的范围。1.3碗扣式钢管支撑架体在搭设、使用、拆除各阶段,均应采取措施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各构件在不同工况下应满足强度、变形及稳定性要求。1.4碗扣式钢管支撑架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架体预压等易产生环境污染,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1.5指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施工的碗扣式钢管支撑架支撑系统,除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2术语和符合本规程给出的术语是为了在条文的叙述中,使碗扣式支撑架体系有关的俗称和不统一的名称在本规程及今后的使用中形成单一的概念,并与其他类型的脚手架有关名称趋于一致,利用巳知的概念特征赋予其涵义,但不一定是术语的准确定义。所给出的英文译名是参考国外资料和专业词典拟定的。本规程的符号按以下次序以字母的顺序列出:3希腊字母位于拉丁字母之后;4其他特殊符号。3主要构配件现场验收3.1.1碗扣式钢管支撑架的主要构配件为定型产品,施工单位在使用其作为现浇桥梁支撑系统前,无论是购置还是租赁,必须首先确定生产厂家的合法性以及产品的合格。基于此,在碗扣式钢管支撑架进场前,必须收集相关厂家及该批商品的相关资质、技术资料。3.1.3进场的构配件应携带试验报告,说明该批次的构配件经过第三方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具备使用条件。3.2主要构配件现场验收标准3.2.3施工单位所使用的碗扣式支撑架构配件,无论是购买或租赁,应按照进场时间进行外观检查,同一时间节点进场的非同一厂家的产品,应按两批进行检验。3.2.4对于结构风险较大的工程,为保证工程安全,应对构配件进行检测。久荷载及可变荷载进行了分类。4.2荷载标准值4.2.1本条规定了现浇桥梁永久荷载标准值的取值标准,应按照不同混凝土的配合比及不同位置处的含钢量取用相应的荷载标准值。桥梁模板、上层支撑梁、下层支撑梁、支架要根据具体材质及密度按实际情况进行计算。4.2.2本条对可变荷载值进行了规定,现浇桥梁在浇筑期间施工人员密度相对较低,施工机具较少,因此本规程考虑施工人员、机具、材料等可变荷载值统一取为2.5kN/m2;在浇筑期间,同时还存在混凝土振捣,因此必须同时考虑振捣产生的作用。由于天津自然气候条件,会发生桥梁冬季施工,因此必须考虑冬季施工措施所造成的附加荷载。4.2.3水平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式及相关计算参数均取自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4.3荷载设计值4.3.1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主受力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构件强度应采用设计值进行计算;4.3.2荷载分项系数是在荷载标准值已经确定的基础上,使按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设计所得的各类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与规定的可靠指标之间,以在总体上误差最小为原则,经优化后选定的。4.4荷载组合4.4.1在施工期间,会有多种施工工况,因此会产生若干种荷载同时存在的情况,因此应对不同荷载情况加以考虑,最大限度的保证支架结构的安全性。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程》GB50009及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B29-203的相关规定,结合现浇桥梁支架法施工的特点,为了安全起见,应区别对待永久效应控制的组合和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分别计算,确定最不利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各项分项系数的取值;由于支撑架体为临时性结构,因此在荷载效应组合值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于变形的相关计算,本规程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程》GB50009、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B29-203等规程要求,采用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标准组合。4.4.2本条根据现浇桥梁自身的结构特点、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的受力特点,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临时受力体系的安全,采用了荷载逐层传递的方式,因此本条中,在确定了底板荷载设计值及荷载标准值后,可通过计算得到的反力逐层向下传递,底板以下受力构件除自上向下所传递的荷载及自重外,无须考虑其他荷载值,在保证了安全的前提下,简化了荷载分辨,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架体安全,能够有效方便的计算出支撑系统中受力最大的立杆位置,并相对准确的计算其受力情况。5设计计算5.1.1本规程依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现浇箱梁底模板、上下层支撑梁、立杆及地基梁均为整体受力系统的关键受力部位,因此各受力结构的强度、变形、稳定性均应进行计算分析,以确保整体受力体系的安全。5.1.2当有遮挡时(如设置密目安全网等)风载荷弯矩应力的影响较大不能忽略。5.1.3碗扣式钢管支撑架立杆与横杆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介于刚接与铰接之间,横杆非结点受力会使节点位置产生弯矩,对立杆受力不利。因此,应避免横杆受非结点荷载作用。5.1.4规定受压杆件最大长细比230,主要是碗扣架立杆的碗扣节点间距为0.6m,按照立杆计算长度3.6m时的长细5.1.8随着大型结构分析软件在工程领域的不断使用,现浇桥梁碗扣支撑体系同样会发生采用软件分析的情况。基于此,本规程规定软件本身应为经过权威部门鉴定的适合作为现浇桥梁碗扣式钢管支撑架体结构分析的定型产品;其次,软件分析模型、边界条件、荷载布置、预应力效果、施工阶段定义等应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吻合;所分析结果应经过专家论证合理有效后方可采用。5.1.9现浇桥梁一般为清水混凝土结构,必须保证结构本身的成品偏差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因此必须对模板、横纵梁等构件进行变形计算。5.2现浇桥梁支撑架体结构计算5.2.1现浇桥梁梁体高度一般较高、荷载较大。腹板、箱室及翼缘板各部位荷载差异较大,而跨中与跨端由于底板及腹板厚度的不同,荷载差异亦较大。因此在结构计算时,必须以跨中和跨端两个控制断面分别对各构件进行计算,汇总出两个控制断面各构件的最不利设计值,以此结果作为控制依据。针对于每个控制断面,现浇桥梁支撑体系荷载传递途径为:桥梁底模板→上层支撑梁→下层支撑梁→立杆→地基梁→地基,因此必须对各构件按照荷载传递顺序逐项进行计算,各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连续梁或简支梁进行计算,若连续梁跨数较多,可简化为3跨连续梁计算。为了保证荷载计算的连续性,在计算上部构件时所得出的中间支座反力,可作为计算下部构件时的荷载进行使用,以得出最不利受力立杆设计值。5.2.3由于现浇桥梁存在预应力张拉问题,会对下部支撑系统内力进行重新分配,因此在整个计算应分为若干工况,当采用软件进行分析时,不同工况受力构件内力不同,此时应以最不利工况所得结果对各构件进行控制。5.2.4~5.2.7由于现浇桥梁支撑体系结构较为复杂且桥梁本身荷载并不均匀,立杆之间虽然有剪刀撑联系,但整体性依旧较差,因此保证最不利受力杆件满足承载力要求辅以剪刀撑等构造措施,才能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条规定在进行构件计算时,必须根据荷载传递路径,对各部分构件分别进行计算,计算出最不利受力立杆,以此值作为立杆承载力控制依据;同时,地基承载力也以此立杆所受承载力计算值为依据进行控制。当现浇桥梁两相邻墩柱间支撑架体的高宽比小于2时且桥梁高度低于4.8m时,在纵向、横向、水平向剪刀撑严格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搭设,并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支撑架体的整体刚度较大,风荷载对支架产生的作用相对较小,可不考虑风荷载作用。当桥梁高度大于4.8m或虽然高度小于4.8m但高宽比大于2时,会受到风荷载影响,若架体外侧沿桥梁长度及高度方向设置密目网时,风荷载对架体的影响较大,此时必须考虑风荷载作用。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66以及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5.2.8立杆作为受压构件,不仅要进行强度计算,还要进行稳定性计算。同时本条列出了单肢立杆受压稳定性计算公式。5.2.9本条给出了模板支撑架两种不同构造情况下立杆计算长度的确定办法。第2款计算长度公式是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支撑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66确定的。5.3预应力桥梁湿接头两侧立杆计算5.3.1~5.3.2采用湿接头形式的预应力桥梁,一次张拉后,梁体长臂段会起拱。此时,只有墩位处及湿接头处支架受力,中部支架与梁体已经脱离。支架设计必须进行该种工况下支架的受力分析,确定立杆布置。同时,应将该种工况下立杆布置与其他工况立杆布5.4立杆底部地基梁计算5.4.1~5.4.2立杆底部地基梁可按倒梁法进行计算。5.5地基承载力计算5.5.1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主要应用于天然地基直接支承的立杆,立杆下所需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等于立杆轴向力除以下部方木底面积。计算时,根据是否考虑风荷载进行计算。6一般搭设要求6.1.1现浇桥梁碗扣式支撑架的布设必须经过计算确定,支撑体系中的方木、纵梁、横梁的布置均受制于下部立杆的布置。因此合理布置立杆间距是整个架体方案的基础。在满足计算的同时,还必须符合实践经验对立杆布置的一般规定。6.1.2桥梁跨端位置底板、腹板均加厚,因此该部分立杆纵桥向间距应加密,加密范围根据实践经验及设计图纸梁端底板、腹板变化布置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