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谣言自古以来就有,其破坏力相当强大。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谣言的传播又多了一个更加开放也更难以监控的高度技术化的途径——互联网。网络谣言的实质也是谣言的一种,本质来看它并非一种新生事物,只是其传播途径和技术手段同以往的谣言传播有所不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网络谣言的散布和传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的大肆传播直接导致社会信任度的快速下降,以致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就目前而言,许多网络谣言的内容都带有谣言生产者和传播者对社会的各种负面情绪,而这些未经求证的言论经过网络的广泛传播,直接导致人们对于社会的不满情绪被无限放大,进而引发社会的信任危机。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信仰体系和价值体系出现断裂,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人们因此而时常陷入一种精神迷茫。现代社会发展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取向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现代化所带来的诸种困惑,社会价值迷失、精神困顿等问题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现有生活的不满,为了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有一部分人选择在网络上散布各种谣言。而网络谣言的大肆传播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价值迷失和精神困顿。一些对社会抱有负面情绪、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网民,将自身境遇归结于社会的不公,而忽视了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的中国传统美德。长此以往,受社会负面情绪控制的这些网民往往容易丧失了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造成精神的困顿。诚然谣言对社会具有极大危害,但不能否认其也具有正面效应。网络谣言如同社会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现实问题和民众社会诉求的反映。“谣言=(问题的)重要性+(事实的)模糊性”,网络谣言所涉及的问题一般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同时又不是特别明确。正是问题的重要性和事实的模糊性的叠加效应使得网络谣言得以迅速传播,并获得人们的信任。由此可见,网络谣言针对的都是社会现实存在的一些关系人们切身利益但同时事实较为模糊的问题,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要特别关注此类问题,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网络谣言不仅仅反映着社会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某种诉求得不到满足时所表现出来的“另类反抗”。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具备与社会抗争的能力,当其遭遇到不公的待遇或者处于一种压抑、焦虑状态的时候,出于发泄情绪的需要,他们往往会选择以言语为工具,以谣言为渠道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一旦谣言涉及政府部门或者特殊利益阶层,人们极有可能会不加甄别的选择肯定、转发。网络谣言成为一种“反权力”,是弱势群体表达对于社会政治不满的重要途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网络谣言的传播发现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为社会治理的推进提供方向。由此看来网络谣言的出现也具有其积极的意义,是公众表达社会抗议的重要途径,是政府了解社会发展状况的窗口,扮演着社会“安全阀”的角色。在焦虑和恐慌的时候(如重大自然灾害),网络谣言是具有一定的心理抚慰功能的。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公众对于信息具有高度的饥渴,而作为小道消息的网络谣言能够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抚慰公众的焦虑和恐慌。其实谣言并非都是负面的内容,也有一些会带来社会正能量的言说或者故事。重大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中一些英雄人物的出现或者感动社会的事件的传播,能够给民众带来极大的勇气和信心面对困难。当面对个人无力解决的社会危机时,网络谣言的传播能够使不同的个体处于同样的状态,如此也就能够共同分摊和抵御危机所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使得个体感受到集体力量的支撑。网络谣言在这个过程中虚构出一个命运共同体,使不同的个体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团结起来,减弱个体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发挥着心理抚慰的功能。网络谣言得以传播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公众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互利互惠,这些都是社会资本的典型特征。将网络谣言理解为一种社会资本,能够更科学的利用好网络谣言这把双刃剑。对待网络谣言我们不能将其污名化,也不能将其敏感化,而应当将其看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理性对待网络谣言,积极发挥其预警作用,同时注意防范、控制其带来的社会危害。(摘编自崔斌《作为社会协调机制的网络谣言》)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具有更加开放和难以监控的高度技术化特点的互联网为网络谣言的散布和传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B.社会转型期,物质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取向带来诸种困惑,导致了人们对现有生活的不满。C.弱势群体缺乏在现实生活中对抗社会的能力,他们往往选择用语言作为工具,用谣言作为渠道来表达不满。D.网络谣言的传播能够将不同的个体置于同样状态,使个体感受到集体力量的支持,起到心理抚慰作用。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的大肆传播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且导致社会信任度迅速下降。B.网络谣言是公众表达诉求的一种途径,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借此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C.“另类反抗”的网络谣言如果被人们转发,是基于公众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和互利互惠。D.网络谣言是把双刃剑,我们既要防范和控制其产生的危害,也要积极发挥其预警作用。3.下列各项中体现网络谣言“另类反抗”特点的一项是(

)(3分)A.黄某和王某以短视频方式宣称某糕点店蛋糕上的肉松是棉花,引发多名群众与该店发生消费纠纷,后二人因“虚构事实”被行政拘留。B.衢州市村民黄某在微信朋友圈传播该村造纸厂污水排放造成了严重污染的谣言,引发村民群情激奋,黄某被公安机关批评教育后公开道歉。C.邬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条多名男子搬运ATM机的视频,并编造“有人抢劫银行”的网络谣言,公安机关依法对邬某某处以行政处罚。D.2022年山东、江西、福建、天津等多地出现“有人贩子偷抢小孩”的网络消息,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各地均未接到拐卖儿童的报案。4.请分析材料中采用“谣言=(问题的)重要性+(事实的)模糊性”和“安全阀”这样表达的好处。(4分)5.结合材料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网络谣言。(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赛力克与马吴溪君秋日的阳光散发着阵阵暖意,挤过枝叶,漫过夯土围墙,洒在空旷的大院里。院子里弥漫着牛羊粪的味道。门前的一排白杨树整齐地排列着,不时有成熟的叶子掉落下来。摩托车倚在窗户边,擦得铮亮,把手飘带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一架车斗散发着机油味。几只旧轮胎摞在树底下,橡胶味很浓。赛力克从院子里牵出一匹马,拴在院外的一个临时拴马桩上。又从储物间里抱出了马鞍子。也许是有些时日没用了,赛力克用羊绒布仔细地擦洗着灰尘。马鞍子看上去有些年份了,有一种包浆的质地,带着明显的沉重感。赛力克反复摆弄着马鞍子,大概是要在马背上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接下来的操作像一个匠人,各种粗细不一的皮带、皮筋、穿孔、扣子、销子等在他的手上像编织工艺品一样,仔细地穿梭、折转、拉紧、捆绑,费了不少功夫,其间还反复了多次,直到披挂完成,赛力克才长长出了一口气。①赛力克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骑士,欣赏着他的马。他跨上马,勒住缰绳在原地转了一个圈,双脚轻轻夹了一下马肚子,缓缓走向村子的巷道。走出村口,青纱帐一望无垠。阳光斜穿过枝叶,光线中漂浮着细细的浮尘,一群牛羊刚刚通过。远处的东天山向两边延伸,黛青色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平顶山广阔的倾斜面上映着淡淡的明黄色的主色调,应该是旱田的小麦、燕麦、荞麦,不久就会被收割,留下的麦茬依然是黄色的。高耸的山峰呈现着藏青色,小斧劈般的皴染。山顶上有积雪,是入秋的初雪,不是很厚重,是那种清浅的抹顶。田野里的玉米、油葵、甜菜、打瓜渐渐成熟,高高低低,青黄相接,画面十分广阔。赛力克骑着马,时而策马前行,时而闲庭信步,巡视着他的庄稼地。时间在静静地流淌,整个田野仿佛就他一个人。他的世界只有天空、流云、庄稼、草地、飞禽、马。村子里很多家庭亦耕亦牧,不管是放牧还是干农活,绝大部分人都驾驶着各种车辆,快捷、方便,尤其是年轻人。赛力克通常也是骑着摩托车去地里干活。但今天则是特意骑马。农事浇水都是分配好时间段的,即使是三更半夜也要守在田间,将水妥妥浇入地里,心里就踏实了。赛力克围绕着几百亩的条田转圈,会不时下马查看一下滴灌带是否跑水,有无霉叶斑病,有无踩踏的痕迹。正午的阳光斜照下来,浓烈的秋燥弥漫在田野上,漂浮的植物尘埃钻进鼻孔,让人直打喷嚏,附着在皮肤上,蜇得人奇痒。一种类似于“走鹃”的灰鸟跳跃于田地间,是那种滑翔式的,发出尖细的叫声,给燥热的午间田野带来一些生机。赛力克下马躺在树荫下的田埂上,闭着眼,仿佛睡着了。山坳的松林里,一匹健硕的栗色马在少年的驾驭下,昂首阔步,向着一个山脊攀爬而上。那么奋力踏蹄,肌肉抖动,鬃毛飘逸,长长的一声嘶鸣,马与少年就已经站在了高处的山脊上。那是一幅马与少年的坚毅影像,像一个骑士在瞭望着,这种影像分明烙上了远去的号角、古道的烟云,也承袭着阿肯弹唱、刺绣、叨羊、猎鹰等传统游牧文化的时光印记。须臾,少年纵马冲下山脊,向着河谷策马飞奔。清浅的河水被马蹄趟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激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如碎银般地飞溅。冲出河谷丛林,少年来到广阔的草原上。碧草如菌,天空如洗,没有一丝风。少年立马平视,凝神静气,开始缓缓前行,整个草原向他张开怀抱。不久,②马儿慢慢亢奋起来,血脉偾张,经络通衢,由碎步转小跑,加速、腾空、飞奔。马上的少年身姿变得轻盈,如翱翔的雄鹰,如雨燕的身影。身子整个离开了马鞍,匍匐在马头上,马镫子向后用力支撑着,马载着主人如旋风般地狂奔。铿锵的马蹄声在草原上空久久地回荡着,终是打破了时空的沉寂和远古的遗梦。夕阳将草原染成了古铜色,渐渐归于平静。赛力克猛地打了一个喷嚏,少年的影像回到了他的脑海中。③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他的马鞭子。还好,马鞭子在手腕上挂着。水浇完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空气转凉,赛力克骑着马绕着田地又转了一圈。在一个开阔处,赛力克一抖缰绳,策马扬鞭,在夕照下奔驰起来。马蹄声敲击在砾石的路面上,发出清脆而有力的声响。扬起的尘土一溜烟飘散开,路边不时惊起归巢的野鸽子、布谷鸟、沙雀。赛力克尽情地奔跑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也许是受了地形的限制和地势的影响,终究不能像广阔的草原,一览无余,纵横驰骋,将马的威猛、奔放、力量发挥到极致,但也足以让赛力克回到儿时的梦里。还是在二三十年前,在国家“退牧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影响下,赛力克走出大山,走出祖辈们世居的雪峰、森林、河谷、草原,来到牧民安居点定居下来,成了亦耕亦牧的新型居民,但那种血脉里的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一直在流淌着,始终不曾泯灭。如今定居点养马,很多时候已经成了一种存在和象征,而赛力克则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尽情狂奔,享受一种马背上的快乐,一种大山里的延续。远处的天山映着金碧的余晖。④起风了,玉米地蓬勃葳蕤,似万马奔腾。夕阳如浓烈的酽茶,漫过田野,人与马的背影拉的很长很长。(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第二段交代院子里的摩托车、车斗等现代化工具,显示出牧民生活的变化,暗示马这一传统工具的功能已经蜕变。B.小说写一望无垠的青纱帐,黄色的小麦、燕麦、莽麦等,展现了广阔而美丽的田园风光,为赛力克骑马提供了新背景。C.定居下来后,赛力克在现实中不能像过去在广阔的草原上那样纵横驰骋,只能到回到儿时的梦里才能享受到骑马的快意。D.赛力克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尽情狂奔,享受一种马背上的快乐,这说明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已融入他的血液。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通过神情描写,表现了赛力克骑马时的庄重感和对马的喜爱。B.句子②通过描写马的速度变化,从侧面表现了少年驾驭技术的娴熟。C.句子③写赛力克带有潜意识的举动,真实再现了他对马鞭的深厚感情。D.句子④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了赛力克落寞、忧伤的心理,意味深长。8.小说中的“马”有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4分)9.小说写赛力克的梦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上柱国子良入见。王曰:“寡人之得来反王坟墓、复群臣、归社稷也,以东地五百里许齐。齐今使来求地,为之奈何?”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献之A地B所以为C身也D爱地E不送F死父G不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质”,即做人质。古时被派往别国做人质的,多为王室或诸侯的子弟。B.“致命”,文中是回复、复命的意思。今多指“可使丧失生命”。C.“去”,文中有放弃之意,与《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的“去”不同。D.“典”文中有主持、主管之意,与“吾与之共知赵国之政”中“知”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怀王去世后,太子需从齐国回楚国继位。面对齐王索地的威胁,太子听从慎子的建议,答应了齐王的要求。B.楚国群臣所献三策,让楚襄王陷入两难境地。在慎子的建议下,楚襄王三策并用,最终化解危机。C.面对齐国军队,昭常毫不畏惧,誓与东地共存亡,虽年近六十不惜以五尺之身与齐国奉陪到底。D.齐国兴师进攻楚国东地,讨伐昭常,后迫于秦国的军事威慑,只得向秦、楚寻求和解,东地得以保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2)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14.针对齐国索取东地的难题,楚国大臣子良、昭常、景鲤提出了三种对策,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对举点题,概括写出征途遥远、战斗辛苦,“苦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颈联从气候严寒落笔,“冻”“寒”“伤”“悲”“愁”等字烘托出战争的严酷与艰辛。C.尾联运用对比手法,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凸显了战士们驰骋疆场、报效君王的形象。D.全诗笔力刚健,意境雄浑,风格豪放,情绪激昂,表现了将士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16.本诗的颔联与高适《燕歌行》的“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施逶迤碣石间”均写到出征时的阵容,但所运用的手法与写作目的不同,请对此进行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的《过秦论》中形象地描写秦始皇派遣得力将士镇守要塞、仔细盘问过往行人情形的两句是“,”。(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两句,通过想象来描写美妙绝伦的音乐传入神山后带来的一片热闹景象。(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感冒后运动真的会导致心肌梗死吗?感冒了是否就一点也不能锻炼了?①。如果只是轻微感冒,是可以适当运动锻炼的。如果感冒比较重,一定不要剧烈运动,否则会加重感冒症状,使得免疫力进一步下降,甚至还可能会诱发暴发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小小感冒为啥会引发心肌炎?感冒与心肌炎的相关性,主要在于病毒。部分病毒如艾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可同时引发心肌炎和感冒两种疾病。这些病毒对我们的心肌细胞“情有独钟”,一旦免疫力下降,就会组团对心肌组织发动攻击,②。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不及时可能转变为致命的暴发性心肌炎。心梗患者中不乏平时有运动习惯的人。部分年轻人只关注自己的运动状态,却忽略了心血管情况。①由于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作息时间紊乱、喜爱重口味饮食等原因,②很多中青年人血压过高,③血管质量下降。④这时再剧烈运动,⑤身体耗氧量、心脏负荷会加重,⑥就容易导致供血不足。⑦如果血管内“潜伏”着不稳定的斑块,⑧一旦剧烈运动导致心血管负荷超过“临界值”,⑨就会引发斑块破裂的产生,⑩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又都摆列得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他们还会唱呢!他们把摊子摆好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唤———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那!”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注】花红:北方常见水果,又称小苹果、沙果。20.下列句子中的“像”与文中加点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我们清楚地看到为什么那些不能横渡广阔大洋的动物类群,像蛙类和陆栖哺乳类,没有在海岛上居住。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C.阿Q疑心他是和尚,但看见下面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也有满头剃得精光像这老头子的。D.风呼呼的刮着,天空阴森森的,像是要下雨,我有些担心那位叔叔会不会冷,他那身单薄的衣服能不能抵挡住严寒。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成:“各种各样的葡萄、梨和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多用儿化词,请分析其好处。(4分)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下“微”观念普及,“微”元素盛行,如微新闻、微公益、微创意、微梦想、微道德、微幸福等等,林林总总的微生活和数以亿计的微个体,将一个“微时代”推上了前台。“微”,既微,又不微,意味深长,功效卓著。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2.C3.D4.①“谣言=(问题的)重要性+(事实的)模糊性”采用了数学公式化的表达,利用等式清晰明了地描述了谣言的构成;括号的运用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一目了然,使读者清楚地看到是问题的重要性和事实的模糊性,强调了谣言的特点。②“安全阀”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网络谣言在公众表达社会抗议和政府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上发挥的作用。5.①控制网络谣言,就要从源头控制,在网络言论发出时监管部门要经过求证,符合事实才可以发表;②要大力宣扬中国传统美德,让大众具有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③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社会现实存在的一些关系人们切身利益但同时事实较为模糊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④理性对待网络谣言,积极发挥其预警作用,同时注意防范、控制其带来的社会危害。【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具有更加开放和难以监控的高度技术化特点的互联网”错误。原文第一段“谣言的传播又多了一个更加开放也更难以监控的高度技术化的途径——互联网”可知更加开放和难以监控的高度技术化是对于谣言的传播途径,而不是互联网本身的特点。B.“导致了人们对现有生活的不满”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社会价值迷失、精神困顿等问题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现有生活的不满”,而不是物质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取向导致了人们的不满。D.“网络谣言的传播能够将不同的个体置于同样状态”错误。原文表述“当面对个人无力解决的社会危机时”网络谣言可以“使不同的个体处于同样的状态,如此也就能够共同分摊和抵御危机所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使得个体感受到集体力量的支撑”,而不是所有的网络谣言都可以。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C.“是基于公众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和互利互惠”错误。根据原文“一旦谣言涉及政府部门或者特殊利益阶层,人们极有可能会不加甄别的选择肯定、转发”可知,“另类反抗”的网络谣言被人们转发的原因是涉及谣言涉及政府部门或者特殊利益阶层。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另类反抗”的特点是“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具备与社会抗争的能力,当其遭遇到不公的待遇或者处于一种压抑、焦虑状态的时候,出于发泄情绪的需要,他们往往会选择以言语为工具,以谣言为渠道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是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不满不是造谣;其积极作用是“政府了解社会发展状况的窗口,扮演着社会‘安全阀’的角色”。A.错误。“二人因‘虚构事实’被行政拘留”,可见他们是在造谣,而不是“另类反抗”。B.错误。村民黄某传播谣言,被公安机关批评最终公开道歉,可见黄某是在造谣,不是事实。C.错误。“编造‘有人抢劫银行’的网络谣言”,可见邬某某所说的不是事实,不属于“另类反抗”。D.正确。“有人贩子偷抢小孩”确实是存在的,“有人贩子偷抢小孩”的网络消息可以引起公安机关的关注,属于“另类反抗”特点。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特征及表现手法的能力。①材料中采用“谣言=(问题的)重要性+(事实的)模糊性”的表达首先分析这种表达的特点,“谣言=(问题的)重要性+(事实的)模糊性”主要是数学上的等式的表达方式,采用数学公式化的表达可以利用等式两边相等的原理清晰明了地描述了谣言的构成,重要性和模糊性;在等式中特别表明了括号,括号的运用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一目了然,可以提醒读者,让读者更加清楚地看到是问题的重要性和事实的模糊性,强调了谣言的特点。②“安全阀”这个句子在修辞上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效果是生动形象,“由此看来网络谣言的出现也具有其积极的意义,是公众表达社会抗议的重要途径,是政府了解社会发展状况的窗口,扮演着社会‘安全阀’的角色”本句主要描述了网络谣言的出现具有的其积极的意义,“安全阀”就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理解网络谣言在公众表达社会抗议和政府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上发挥的作用。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①根据“而这些未经求证的言论经过网络的广泛传播,直接导致人们对于社会的不满情绪被无限放大,进而引发社会的信任危机。”表明网络谣言是未经求证的言论,会引发信任危机,所以控制网络谣言,就要从源头控制,在网络言论发出时监管部门要经过求证,加大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符合事实才可以发表;②根据“为了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有一部分人选择在网络上散布各种谣言。而网络谣言的大肆传播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价值迷失和精神困顿”,发布者发布网络谣言主要是为了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一些对社会抱有负面情绪、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网民,将自身境遇归结于社会的不公,而忽视了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的中国传统美德。”所以我们要大力宣扬中国传统美德,让大众具有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③网络谣言如同社会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现实问题和民众社会诉求的反映。网络谣言所涉及的问题一般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同时又不是特别明确。所以我们的相关部门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社会现实存在的一些关系人们切身利益但同时事实较为模糊的问题,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④网络谣言是把双刃剑,对待网络谣言我们不能将其污名化,也不能将其敏感化,而应当将其看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理性对待网络谣言,积极发挥其预警作用,同时注意防范、控制其带来的社会危害。6.C7.D8.①“马”是游牧民族重要的生存工具,承载了新型居民对过去游牧生活的美好回忆与深深眷恋。②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已被其它工具所替代,变成了一种存在和象征,即已融入游牧民族血脉的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9.①再现了赛力克曾经拥有的自由奔放的游牧生活,丰富了小说内容;②借助梦境深刻表现了赛力克对少年时期游牧生活的深深眷恋,揭示了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已融入他的血液,突出了小说主题;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写赛力克在现实中骑马奔驰情节做了坚实铺垫。【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只能到回到儿时的梦里才能享受到骑马的快意”错。下文中“也足以让赛力克回到儿时的梦里”一句,说明赛力克已获得了骑马的享受与满足。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烘托了赛力克落寞、忧伤的心理”错。结尾段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新型牧民的美好家园,衬托了人物美好的形象。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赛力克放弃骑摩托车,而改骑马去田里,因为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马”是他们重要的生存工具。“赛力克用羊绒布仔细地擦洗着灰尘”“赛力克则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尽情狂奔,享受一种马背上的快乐,一种大山里的延续”,在骑马之前,他仔细擦拭马鞍子,熟练地整理骑马的设备,他享受骑马的快乐,“马”承载了新型居民对过去游牧生活的美好回忆与深深眷恋。文中说“村子里很多家庭亦耕亦牧,不管是放牧还是干农活,绝大部分人都驾驶着各种车辆,快捷、方便,尤其是年轻人。赛力克通常也是骑着摩托车去地里干活”“还是在二三十年前,在国家‘退牧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影响下,赛力克走出大山,走出祖辈们世居的雪峰、森林、河谷、草原,来到牧民安居点定居下来,成了亦耕亦牧的新型居民,但那种血脉里的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一直在流淌着,始终不曾泯灭”,时代发展了,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马”已被其它工具替代了,“马”变成了一种存在和象征,即已融入游牧民族血脉的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梦境的作用。(1)内容上“一匹健硕的栗色马在少年的驾驭下,昂首阔步,向着一个山脊攀爬而上。那么奋力踏蹄,肌肉抖动,鬃毛飘逸,长长的一声嘶鸣,马与少年就已经站在了高处的山脊上”“少年纵马冲下山脊,向着河谷策马飞奔。清浅的河水被马蹄趟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激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如碎银般地飞溅”“马儿慢慢亢奋起来,血脉偾张,经络通衢,由碎步转小跑,加速、腾空、飞奔。马上的少年身姿变得轻盈,如翱翔的雄鹰,如雨燕的身影。身子整个离开了马鞍,匍匐在马头上,马镫子向后用力支撑着,马载着主人如旋风般地狂奔。铿锵的马蹄声在草原上空久久地回荡着……”,文中用三段文字描写在山脊上少年骑马飞驰的梦境,再现了赛力克曾经拥有的自由奔放的游牧生活,起到了丰富了小说内容的作用;结合“那是一幅马与少年的坚毅影像,像一个骑士在瞭望着,这种影像分明烙上了远去的号角、古道的烟云,也承袭着阿肯弹唱、刺绣、叨羊、猎鹰等传统游牧文化的时光印记”“赛力克走出大山,走出祖辈们世居的雪峰、森林、河谷、草原,来到牧民安居点定居下来,成了亦耕亦牧的新型居民,但那种血脉里的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一直在流淌着,始终不曾泯灭”分析,小说借助主人公的梦境,表现了赛力克对少年时期游牧生活的深深眷恋,揭示了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已融入他的血液,所以,赛力克的梦境起到了突出小说主题的作用;(2)结构上下文是“一个开阔处,赛力克一抖缰绳,策马扬鞭,在夕照下奔驰起来。马蹄声敲击在砾石的路面上,发出清脆而有力的声响。扬起的尘土一溜烟飘散开,路边不时惊起归巢的野鸽子、布谷鸟、沙雀”“赛力克尽情地奔跑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是赛力克在现实中骑马奔驰的情景。正是因为做了少年骑马的梦,才有了下文赛力克在现实中骑马奔驰的场景描写,所以,赛力克的梦境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10.BDG11.D12.C13.(1)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五百里给我,才让你回去。”(2)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14.①子良对策: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②昭常对策:不能给,其愿坚守东地。③景鲤对策:不能给,其愿去求救于秦国。【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就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献之地”是个双宾语句,“献”作谓语,“之”“地”作宾语,应在B后断开;“所以为身也”是判断句式,“……也”表判断,其后应断开,即在D后断句;“爱地不送死父”句意完整,“爱地”动宾短语是原因,“不送死父”动宾短语是结果,前后意思衔接紧密,中间不断句,在“父”后断句,即在G后断句;“不义”偏正短语独立成句,“不”修饰“义”,中间不断开。故选BDG。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答复齐王说。C.正确。放弃;同“弆”,收藏。句意:如果要割让东地五百里。/挖掘野鼠收藏的草食来吃。D.错误。都是“主持、主管之意”。句意:我主管东地。/我和你共同主掌越国的政权。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虽年近六十不惜以五尺之身与齐国奉陪到底”错。原文说“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意思是我主管东地,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六十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三十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这里的“五尺”为小孩,六十岁是指六十岁的老人。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辞于齐王”,状语后置,应为“辞于齐王”,向齐王告辞;“隘”,阻止;“归”,使动用法,让……回去。(2)“受命弊邑之王”,省略句,应为“受命(于)弊邑之王”;“是”,这;“矫”,假托。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请与而复攻之’”可知,子良对策: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②由原文“昭常曰:‘不可与也……常请守之’”可知,昭常对策:不能给,其愿坚守东地。③由原文“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可知,景鲤对策:不能给,其愿去求救于秦国。参考译文: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五百里给我,才让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请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回去,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五百里。”齐王放太子归国。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齐国派了战车五十辆,来楚国索取东地五百里。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楚王说:“我能够回到楚国办父亲的丧事,又能和群臣见面,使国家恢复正常,是我答应把东地五百里给齐国。现在齐国派使者来索取土地,我该怎么办?”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不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见楚王。昭常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要割让东地五百里,这是割让了楚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名,却无千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昭常出去后,景鲤拜见楚王。景鲤说:“不能给。不过,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国。”景鲤出去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秦国求救。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军队来接收东地。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主管东地,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六十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三十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当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逼近齐国的西境,说:“你们阻挡楚国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五百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去南方告诉楚国,又派人向西出使秦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竟确保了东地的安全。15.A16.本诗的颔联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战场的景象,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施逶迤碣石间”两句极力渲染唐朝将士出征时的雄壮声势,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A.“‘苦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错,《战城南》是诗歌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诗中的主人公在叙述战争时,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故选A。16.本题考查学生对比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的颔联“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意思是旌旗飘舞就像鸟的彩翼,甲胄映日好似鱼的银鳞。诗人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猎猎,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隐隐可见。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意思是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绵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这两句极力渲染唐朝将士出征时的雄壮声势,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17.(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8.①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②造成病毒性心肌炎19.第①句可改为:由于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作息时间紊乱、喜爱重口味饮食等;第⑤句可改为:身体耗氧量会增大、心脏负荷会加重;第⑨句改为:就会引发斑块破裂。【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句“如果只是轻微感冒,是可以适当运动锻炼的。如果感冒比较重,一定不要剧烈运动……”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感冒后是否运动,这得视情况而定,故补写内容是“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二空,根据前句“这些病毒对我们的心肌细胞‘情有独钟’,一旦免疫力下降,就会组团对心肌组织发动攻击”,和“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不及时可能转变为致命的暴发性心肌炎”可知,此处是说病毒会造成心肌炎,故补写内容是“造成病毒性心肌炎”。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句,“由于……等原因”错,句式杂糅,可删除“原因”;第⑤句,“身体耗氧量、心脏负荷会加重”错,搭配不当,可改为“身体耗氧量会增大、心脏负荷会加重”;第⑨句,“就会引发斑块破裂的产生”错,成分赘余,删除“的产生”。20.C21.①原句连续使用三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排比,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②原句更能突出北京的水果种类之多,符合一一列举的话语情境;③原句将三个动词直接连缀在一起,语速加快,更能表现出说话者激动的心情。22.①多用儿化词,使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②增强了说话者对当地土特产的喜爱和夸耀意味。【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加点处的“像”表比较。A.表示举例。B.是比喻词。C.表比较。D.表示推测。故选C。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用的是排比手法,结构一致句式整齐,读起来节奏感强,强调水果种类繁多。改句把原句删减后,意思简洁了,但是缺少了排比的效果,不能突出水果之种类繁多,不能照应上文的“一一叫出名字来”的如数家珍的自豪感。原句的“够看够闻够吃”,没有顿号,一气呵成,表现了目不暇接等带来的饱满的幸福感,可以通过文字体会到说者激动的心情。改句增加顿号后,语气延长,幸福感就被冲淡了。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语段要表现的是“北平之秋的美丽”,北京方言中多用儿化词,“皮儿”“水儿”“虫眼儿”“梨儿”的使用,使文字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画线部分是“他们把摊子摆好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卖水果的额需要自卖自夸,在这独特的吆喝、叫卖声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夸耀感和爱、幸福感。2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23.例文:微中有大爱,微中显大智郁达夫曾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从微小的沙粒、微弱的花瓣中,可以透视世界,可以彻悟人情。“微”即微细、微弱、卑微,正因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