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及石墨矿情况介绍_第1页
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及石墨矿情况介绍_第2页
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及石墨矿情况介绍_第3页
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及石墨矿情况介绍_第4页
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及石墨矿情况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

研究框架1、关于战略规划研究的认识Ø

战略规划研究是对未来发展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预期研究;Ø

战略规划研究的核心在于提供未来发展的整体思路,而不是完成具体的、完整的规划方案;Ø

战略规划研究的内容应主要涉及到发展的战略性问题。2、本报告的内容包括两部分:1)总报告是对研究结论的描述,内容包括:Ø发展条件分析Ø区域发展背景:宏观过程的地区影响Ø发展目标和理念Ø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Ø空间发展方案的选择Ø空间发展战略2)专题研究是针对重点问题的展开研究,其内容包括:Ø石家庄城市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研究Ø石家庄城市产业发展布局研究Ø石家庄城市空间拓展与布局模式研究Ø石家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3、本研究的思路与结构框图城市发展的条件分析1、机遇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1)石家庄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城市竞争力偏低会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今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则在于如何拓展市场的影响力。2)首都经济圈具有较强的生长性,但石家庄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石家庄要做大做强,就地域空间而言要依赖自身的拓展,而从发展动力来讲,需要借助更强、甚至更远的外力。3)石家庄具有承东启西的地位,但仅具桥梁地位,缺乏流动中的聚势,通过型经济的特征明显。因此,如何发挥通过型经济的优势,并通过现代流通业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则是石家庄能否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石家庄整体经济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中期,且由于历史原因,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封闭,与国内其他省市和国际市场的联系比较薄弱,因此,在产业发展方面遭遇结构性调整的瓶颈。传统经济如何在新型工业化时期获得重生,以新型制造业带动起相关产业的发展,是石家庄产业发展的关键。5)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整体的演进,石家庄面临着更长远的城市化战略的考验。石家庄要通过城市化战略带动地区发展、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而且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地区的配合。

2、优势和劣势:城市发展的内部资源1)城市空间资源禀赋优良,但城市空间拓展遭遇多重要素的制约。因此,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借助战略性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来实现城市空间的重组,而如何集聚起相应的能量实现跨越,疏通相应的瓶颈,则是城市空间发展所直接面对着的关键性问题。2)石家庄的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尚处于由“要素推动”向“投资推动”的发展过渡阶段。因此,石家庄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以大力推进工业化为核心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其发展动力仍将以发挥廉价要素的优势为基础,但将逐步转变为更为依赖于投资推动,吸引外来资本的投入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3)石家庄具有相对较为丰富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包括相当数量的大专院校储备的高级人才,以及众多经过技术培训的熟练工人。但也应看到,技术和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相对仍集聚在早期工业化阶段,如果不能得到较好的再造和补充,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负担。4)石家庄市的城市建设资金相对有限,但作为省会城市和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具有一定的建设资金集聚的特殊优势。关键在于:拓展资金来源,把视野放得更为远大些;有效使用资金,避免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将大量资金集中于无长远战略目标的旧城改造,避免因此削弱对战略性开发的推动力量;从更为长远的利益来建构近期行动的框架,尤其应当避免贪图近期建设和使用的便利而对城市未来发展构筑起新的发展门槛。5)石家庄既有革命圣地的光荣传统,又有新兴工业城市的产业文化积淀;既有交通枢纽城市的开放心态,又有山区和小农经济的封闭意识;既有开拓奋进的坚定决心,又有“等、靠、要”传统计划经济政治生态下的观望观念。因此,培育城市新型文化精神,建立现代城市心态,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机制。区域发展背景:宏观过程的地区影响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要求石家庄以更加开放的结构,参加到全球范围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去,从而为石家庄的快速发展注入动力。但这一过程给石家庄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有效地弥补资本、技术等要素缺口,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但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些要素的流动加快,如果石家庄不具备较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就有可能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冲击。

2、地域经济圈的影响石家庄地处首都经济圈。首都经济圈的未来发展,将形成以北京为主、天津为辅的“双子星座”模式,其在政策、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在对外交往、利用外资、参与国际经济的优势和广阔渠道方面,借助北京的首都地位,有着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对石家庄市的未来具有相当的影响。但:首都经济圈内各城市实际上是地理位置相近而组成,并未形成网络型的实质联系。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较小,重工业较发达,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内向型突出。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尚处于集聚过程,对外无辐射的实力,导致经济圈内各城市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同构性较强。

3、石家庄城市的影响范围受到周边大城市的挤压

4、区域发展规划的地区影响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环北京、环渤海的“两环”战略和城镇群发展的首都都市圈和省会都市圈的“两圈”战略,为石家庄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北京今后的发展中仍以集聚为主导,对河北的资源会起一种抽离的作用。而北京的功能疏解则主要向东和东北方向。石家庄要密切与环渤海经济带城市的联系,强化城市经济的外向性,但建立这种联系,并不只是建立黄骅港。发展目标和理念1、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石家庄市的未来发展将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建成华北地区重要的商贸和交通中心之一,不断提高城市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在不远的将来确立首都经济圈边缘中心城市的地位。

2、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发展目标一:有凝聚力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二:可生长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三:创新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四:效率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五:生态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六:宜居的城市

3、目标—策略框架根据目标与策略的逻辑关系,本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分解,寻找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空间规划的策略。策略目标规划策略策略(1)策略(2)策略(3)策略(4)

发展目标集目标—Ⅰ有凝聚力的城市塑造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和首都经济圈边缘的中心城市汇聚周边城镇的能量,打造省会都市圈重构城市中心体系,形成空间内聚的向心力破除交通瓶颈,畅通地区交流,密切人际交往目标—Ⅱ可生长的城市延伸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培植产业集群,适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协同地区城市体系,扩张城市空间,实现战略性跨越破除城市发展门槛,定向扩展城区,有序疏解城市功能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相互交融,促进城市有机生长目标—Ⅲ创新的城市推进知识经济发展,以新经济改造传统产业体系,强化城市功能性开发重构城市发展轴线,创新城市空间结构突破单纯功能分区,形成城市发展单元盘活城市资源,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改造目标—Ⅳ效率的城市架构区域交通框架,促进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打破空间联系障碍,架构快速交通网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发挥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营建高效公共交通网络,促进城市高效运作目标—Ⅴ生态的城市注重区域山水格局的保护,建立有机的自然生态网络重视城市水源保护,建设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建设城市结构性林地,打造城市森林整体性建设城市的绿化体系建设目标—Ⅵ宜居的城市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建设环境优美的适宜生活的居住区生活方便,教育一流,城市装备完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城市产业发展1、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石家庄现有优势产业:Ø

医药:是全国抗菌素和化学原料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以原料药为基础,积极发展成品药、保健药,并推进生物工程药品的研发与生产。Ø

纺织:现已建立以棉纺织、印染为主的纺织工业体系,今后的发展应以精深加工、服装加工和新型纺织材料的研发为方向。Ø

华北商埠:现以小商品零售批发的集贸市场为特色,今后的发展应着重提高商品的品种、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商品服务大城市。Ø

北方特色农业:在现有基础上,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并拓展农产品的后续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今后发展中应积极培育和加快发展的产业类型:Ø

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新技术产业,着重与制造产业关联密切的科技开发和创新,建设首都经济圈内中小企业的创新基地。Ø

教育产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新型制造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工人。Ø

临空产业:发展以航空加工业、仓储物流业、服务贸易业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及以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等加工业为导向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业。Ø

房地产业:增强城市的聚集能力,提高城市对人口居住活动的吸引力。Ø

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Ø

文化产业:结合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文化设施和文化事业,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2、石家庄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要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发展关联和接替产业;在多种优势资源综合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优势组合,形成产业集群,并不断培育新增长点。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互动效应,培育产业集群。要形成产业集群,就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集聚有大量同业和相关产业的公司,凭借产业链而建立相互的关联;需要建立相应的有支撑性的制度结构,促进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地交易、交流和互动,从而形成多个产业集群。

3、产业的非均衡发展石家庄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仍需要按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补好重化工工业化的课,进一步实现高加工度化和信息化,奠定好工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制造业重组的同时,要与发展信息、金融服务业结合起来,将发达国家三个阶段的重组任务比较集中地予以解决,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石家庄应针对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现状,采取非均衡性倾斜发展政策,工业产业倾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迅速向技术集约型的工业化时代推进。第三产业向提升经济控制功能的目标迈进,强化金融、产权交易和资本集聚流通的功能。

4、空间扩张的规模与质量石家庄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将是城市空间扩张的重点。依托产业空间的扩张,促进城市空间地域的向外推进。城市空间的拓展应遵循产业成长和扩散的一般规律,有选择地围绕特定产业的空间需求,成规模集中开发特定区段,避免城市的无序蔓延。在城市空间扩张的过程中,需加强对空间使用质量和土地使用效率的控制,针对扩展空间的区位条件、环境要求和产业集群安排,建立各自适宜的、符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项目准入制度,以可能的产出作为评价要素,保证空间质量和高效使用。空间发展方案的选择1、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比较石家庄城市空间发展在各个方向上均有一些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向东发展主要受到高速公路和规划的高速铁路的限制,有可能会出现京广铁路对城区阻隔的现象。向南发展会受到高速铁路、规划高速铁路和南水北调水渠级保护区等的限制。详细发展受到地下水保护、军用机场净空限制、泄洪渠、铁路和高速公路分割以及规划南水北调等的限制。向北发展会受到滹沱河、高速公路、水源保护区等的限制。

2、空间发展结构方案的比较本规划根据未来发展的可能,进行了方案比较。方案一:延续现状发展态势,依据各自的条件寻找各自发展的动力和空间,城区和各组团呈就近扩散,城市整体出现分散式的格局。这一方案的优点是近期建设成本较低,社会的接受程度较高。缺点是城区与组团分散过度,相互联系不便,缺乏整体的集聚效益。方案二:城市在就近蔓延扩展的基础上,出现各组团的再组合,城市结合成一个相对比较密集的空间实体。这一方案兼顾到了整体结构的整合和现实的可能性,但整体空间比较密实,一些污染型的产业区又占据了城市的上风向,对城市空间质量有一定影响,同时也未能揭示未来发展的可能。方案三:本方案顺应城市现有发展轴线,强化东西向发展,有利于延续空间发展的基本态势。城市也呈现出较为明确的定向发展,并为外部组团的整合提供了基础。这一方案近期建设的重点是向东扩展,解决好东西向联系的交通是本方案能否有效运作的关键。但由于城市东西向扩展较长,南北向扩展不足,容易造成东西向交通不便,而且,要保持这样的空间状态需要有较强的控制力。方案四:城市呈东西、南北向定向扩展,城市空间结构寻找到新的多方向扩展,城市的拓展余地较大。城市整体空间的整合程度较高,且又能保持相应的生态绿色空间,使城市能比较有序地发展。但该方案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是需要建构起强有力的发展轴线以统领起整个地区的结构,其次要外迁京深高速公路等阻碍城区向东扩展的门槛,同时要解决好向东、向北等方向的交通联系,并促进藁城城区的发展,把藁城纳入到城区的统一安排之中等。

3、基于结构元素控制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石家庄城市空间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物质空间方面其最直接作用的有这样三个因素:首先是效率因素,由于交通条件的便利或改善而促进地区的发展,由此而直接决定了未来发展基本取向;其次是生态因素,确定了从城市长远健康发展角度需要保护甚至永久不得开发的区域;第三是受城市空间历史演进影响的、建立在城市功能布局基础上的弹性因素,由此所决定的地区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得到较好发展,在条件不具备时其发展的可能会有所束缚。通过对相关要素的评价,我们得出了推荐性方案。空间发展战略战略一:重内联强外争,打造中心城市石家庄应在都市圈范围内消解行政区经济的恶性竞争,避免对城市整体外向竞争能力的化解。城市内部竞争应服从外向竞争,严格控制小而全的同构性竞争。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家庄要以吸引外来的投资、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抓手,城市政策应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建立外向型的城市政策;培育有利于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制度环境。石家庄要在国家最大、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的基础上,提升城市经济能力和服务功能,使通过型经济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石家庄应在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将通过性的资源留驻一部分、在通过性的物品中增加一部分,大力提高城市的到发量;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货物的调配能力和范围,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的枢纽城市。石家庄市还应背靠首都经济圈,发挥首都经济圈向西、向南辐射重要节点的地位作用,积极拓展向西、向南的影响范围,极力打造辐射河北中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的中心城市。石家庄市应审慎检讨与首都经济圈的互动关系,在积极争取、努力加强与首都经济圈密切联系的同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行动,面向全国和国际社会,引入更强、更大、更远的外力支持,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崛起于首都经济圈边缘。战略二:轴向聚势,统合市域石家庄要建设成为首都经济圈边缘的中心城市,就必须加快、加强城市化进程。一方面,要吸引区域外的产业、资金、人员,另一方面,应在市域空间拓展、行政建制方面加以保证,建立中心城区——近郊区——省会都市圈的地域空间结构。以京广铁路沿线、石太、石德铁路线和朔黄铁路沿线、至平山县、赵县的轴线为市域发展轴线。强化中心城市地位,辐射带动。抓住资本和市场两个关键环节,打破行政界线,强化中心城市的各项功能,构筑、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避免区域内部的无序竞争,推进都市圈有序建设,使经济区域作为整体参与外部竞争。建立区域协作的制度基础和产业分工的空间体系。采用大都市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大都市行政机构,以管理、协调大都市圈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事务。以开发区为核心促进产业集聚,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培育产业群落。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市域整体功能的发挥。战略三:合纵连横,整体生长石家庄的和周边环境条件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随着城市的“做大”、“做强”,石家庄需要首先打造强大的中心城区,现城区周边的市县城区也将与主城区组合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中心城区。合纵:主城区向北组合正定,发挥正定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一方面增强旅游吸引力,另一方面充实石家庄市历史文化底蕴。沿滹沱河北岸建设石家庄市的大学城和相关产业区,成为石家庄市文化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正定机场西南建设临空产业区。主城区向南整合栾城和窦妪,形成以制药为核心的、有一定污水量的产业区。栾城城区已向北、向西发展为主,城区污染工业和制药业向窦妪集中。连横:主城区西连鹿泉,逐步缩减污染严重的小水泥制造规模,发挥集团优势治理环境。发挥山前地带旅游景观资源,逐步向休闲旅游经济发展。主城区在整合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借助京珠高速公路、京武快速铁路东移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向东轴向连接藁城城区,建设以纺织服装业为主体的产业区。在合纵连横的基础上,城区建设应突出分片组合,整体生长。战略四:再造城市中心,重组中心体系城市中心整体东移,以现高速公路(规划改造为城市快速路)加上两侧的城市森林为核心,形成城市的中心轴线,并南接窦妪工业区中心和栾城组团中心,北跨滹沱河与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和大学城县连接,成为中心城区的发展轴。在城市南二环路以南,建华大街以东形成商贸中心,发展以金融保险、商务办公、信息等服务功能为核心的地区。改造东北工业区,在建华大街以东形成城市的会展、商贸中心。省行政中心迁移至东部组团,带动城市向东南方向的拓展。现高新区中心建设成为为高新区服务的研发服务、会展、商务办公集中的地区。现高速公路改造为城市快速路,增加与地面道路的连接,其两侧建设城市林地。战略五:分区协作,内部整合主城区的核心组团承担主城区功能,其中桥东组团为中心组团,桥西和东部组团为两翼。Ø桥西组团:结合省级行政中心东迁进行土地功能置换,发挥老城区的优势,发展地方商业,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形成完善的生活居住地区。适度发展都市工业。Ø桥东组团:以开发建设市级商务、商业、文化、会展中心为核心,完善中心功能和各项设施配套,培植城市中心组团的城市形象。Ø东部组团:以省级行政中心建设为先导,依托高新区向南拓展,成规模建设生活居住区。结合现有高新区和良村经济区,发展相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强化产业研发和技术交易功能,在东部新增产业用地中安排研发孵化基地。医药、纺织等行业应尽量避免再迁入该地区。

主城区外围组团,承担主城区卫星城的功能和不同的产业基地。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发展条件和历史状况,以东、南方向为制造产业中心,西南向、北部为文化旅游产业中心。Ø藁城组团:依托规划东部组团和现城区产业用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利用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以发展医药、纺织、食品等为主要产业方向,同时承接主城区向为疏解和外溢的制造产业。Ø栾城组团:以现城区和窦妪工业区为依托,各自向北推进发展。医药、化工及机械工业主要集中在窦妪以北发展,为主城区提供产业配套。城区片产业用地以地方工业和小型工业为主,发展物流贸易,密切与南部的联系。Ø鹿泉组团:应充分发挥山水环境的资源优势,与十三所、五十四所合作发展新型产业,以此形成高新技术用地、产业研发及孵化基地、居住和休憩用地。整治地区环境,转移小水泥生产基地,保护山体植被和水体质量。Ø山前组团:以休闲旅游、修疗养和高档居住为主。该地区与主城区由东西向城市快速路相连接,但近期开发建设受到较多制约,且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在近期控制开发,保育生态环境,待远期城市经济整体上升后,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活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后,再度势而行。Ø正定组团:以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大学城的建设为主要内容。历史遗存的古迹及其周边环境应以保护为主,生活居住区向北推进;东部以新建大学城为重点,配备相应的产业基地。大学城的建设应以大学园区为核心和主题,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校际学术与教学协作、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等)为基础,集教学、科研、生产、居住等多种职能于一体。大学城是拉动产业振兴、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石家庄急需借建设大学城的契机,为建设中心城市提供智力保障。Ø临空组团:结合货运枢纽机场发展高附加值、高时效的产业部类,以食品、电子等高新技术、物资交流、航空服务、飞机维修产业为代表,同时在严格的分区控制下,开发部分房地产。战略六:东优北美,西悠南强东优:集聚城市中心功能,建立高新技术的优质产业基地,凸现后现代城市产业风貌和体现城市形象的空间节点。北美:依托滹沱河建设沿河生态园,提高滹沱河生态环境景观的价值;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整体环境,建设综合开放型大学城,创造具有历史风韵、充裕文化意蕴的城市风貌。西悠:借助西侧和西南侧的山体、北侧的滹沱河,突出山水环境的保护,以高新技术的研发为带动,建设研发、高档居住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社区,形成山水辉映、生态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南强:结合铁路编组站建立城市物流枢纽中心,成为城市中最为核心的区域性市场;桥东组团的东南部是城市商务、贸易中心,是石家庄的经济枢纽;窦妪工业区是石家庄城区最为集中的医药、化学工业区,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核心,可以全面体现现代工业形象和风貌的产业区,从而形成城市经济实力建设的重点,

“东优、北美、西悠、南强”的最终归结是——“中兴”,既是石家庄城区中部,更是石家庄整个城市的“兴盛”、“兴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身在何处?一、

宏观区位l

中国燕晋咽喉l

国家主动脉上的重要节点l

国家大战略的焦点之一二、

中观区位l

环渤海经济圈的外围中心l

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l

囿于一隅的河北省省会城市l

京广线上三大编组站之一所在地三、

微观区位l

居中偏东的内陆近海城市l

首都经济圈南缘城市l

双向制约的“小马拉大车”型城市l

地貌类型多样化,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l

现状人口近200万,市区土地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结论:Ø

从宏观地理区位上分析,石家庄位于中国的东北部,跻身于环渤海经济圈内。在东北亚经济结构调整中资源报警条件下,京津冀地区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先发不足后发潜力巨大的石家庄有可能成为从东北亚到环渤海的投资新热点;Ø

中观区位上石家庄受到京津两大都市圈的影响,辐射范围萎缩到冀中南地区,即使如此,也只是在京津对冀中南地区的辐射范围内担当了配角。但是,作为省会城市,随着河北两环战略的推进,交通条件的优势日益得到发挥,石家庄有望在配角的角逐中取得绝对胜券;Ø

微观区位上,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力不足,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在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种现状限制了石家庄作为增长核心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对周边县市带动作用的发挥。因此,石家庄应积极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于“小马拉大车”的微观区位上发挥“大车”的优势,实施非均衡战略,思考“小马”的提高和做大,利用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拉动作用,内引外连共同促进城镇发展。困由何因?一、

制约因素l

令人堪忧的城市生态环境使石家庄现状宜居度不高l

多样性地势的过渡形成了石家庄西部的潜在断裂l

瓶颈资源的存在加重了城市发展的忧患二、

历史遗留l

城市的超常规发展造成石家庄城市定位模糊l

原有机制、文化、观念上的问题使城市发展“偏左”l

国有企业比重大,政治经济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l

比较优势下降,“计划经济宠儿”失落,城市发展目标不明确l

短暂的发展史创造了城建史的奇迹,使城市内涵的跟进滞后l

省会城市确立较晚,城市职能滞后,区域地位提升缓慢l

城乡政策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行政区划调整后石家庄为本不够大的自己加重了包袱l

生产空间拉动了生活空间的生长,造成产业轴和交通轴错位三、

现状困惑l

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但特色尚存,平庸之中亦显精彩l

产业科技附加值不高,经济外向性偏低l

民营经济薄弱,中小企业集群不发达,l

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面临城市规模扩张的挑战l

城市人口密度偏高,就业岗位缺乏,用地紧张l

发展门槛重重,城市扩张选择有限l

城市发展方向徘徊,耗费了城市过多的发展精力l

综合竞争力不足,城市面临“百业待兴”的严峻局面l

近水楼台未得月,大树底下难成凉,“灯下黑”局面显现

结论:Ø

石家庄的发展在新一轮的区域城市格局中应以“草船借箭”的方式阻止“四面楚歌”的局面出现。Ø

资源结构与城市经济形成了辨证的存在关系,双嬴局面的形成对城市的管理和运营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Ø

石家庄要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取得领先就必须寻找新的着力点。下一步石家庄应当从这些因素中寻找新的支撑:提高经济外向度,吸引外来投资,加强对口科研资源的吸引力度等等。因此,石家庄下一步迫切需要做大城市规模。Ø

尽管在当前条件下石家庄很难参与到环渤海经济协作的核心活动中去。但面对中国市场全方位开放的前所未有机遇,石家庄不应再迟疑,主动与冀中南腹地凝聚整体优势成为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实现的前提。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区域重组,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的城市会利用首发优势缩短城市竞争力的累积过程。石家庄能否再度盛装出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大区域中的地位。Ø

石家庄的超常规发展造成城市定位滞后,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三赢机制,进而产生的多向摇摆牵扯了城市过多的发展精力,造成城市发展的顾此薄彼,并丧失先机,造成马困车乏的局面,今后的发展只能以后发的优势弥补先发的不足。路在何方城市出路在于基于现状和机遇分析的发展目标的确定,通过目标导向引导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一、城市经济发展目标

政策导向做大城市规模做大做强经济实力做强做优城市功能做优做美城市环境做美。表3-1城市经济发展指标战略预测表年代市域GDP都市区GDP中心城区GDP20011085亿元715亿元462亿元20052081亿元1500亿元1000亿元20072250亿元1800亿元1200亿元20103000亿元2500亿元1600亿元20154050亿元3200亿元2200亿元20205500亿元4300亿元3000亿元20308000亿元5000亿元3800亿元205010000亿元7000亿元5000亿元

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重点(一)

中心城区:以医药产业为龙头,积极培育现代制造业;以流通贸易为核心,构筑现代服务平台。l

发展医药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医药第一城”l

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l

石油及化工行业急待深化与提高l

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需自由发展,逐步推出l

对纺织行业的再认识:腾挪置换,轻装前行l

商业贸易依然是石家庄不变的主旋律l

从交通仓储到现代物流,继续发挥优势l

金融、房地产业成为亟待提高的新兴服务业l

教育业,积极推进,专业化分工强化(二)

外围县市:接受市区产业扩散,开展分工协作;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三、城市人口与城市化水平发展目标

表:石家庄都市区各阶段各片区人口构成表单位:万人时间

市域都市区城市人口主城区人口(含石东新城)正定片区鹿泉片区藁城片区栾城片区(含窦妪工业区)现状895.9202165121010520059302331851512138200795025820018141412201098029322520201513201510203762902328201520201100410-430310-330253325202030116049738527302822远景125055042030403025

由人口相应测算城市化水平为:市域城市化水平为现状35%,2005年规划城市化水平为40%;2007年城市化水平为43%,2010年规划城市化水平为50%;2015年规划城市化水平为60%;2020年规划城市化水平为65%;2030年规划城市化水平为70%;2050年规划城市化水平>70%。

四、城市旅游开发目标与旅游业发展方向l

旅游业发展的总目标—一个依托,两个主导;一个载体,五个支柱l

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一年一个台阶,十年形成支柱l

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提高收益,推向世界l

旅游与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借助文化传媒,推动旅游发展五、城市文化特色的挖掘与发扬l

通过城市精神的深度挖掘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的亲和力和市民的自豪感。l

从古到今,从内到外,进行城市文化的品位分析(历史、现代和生态)l

通过多角度融合,与时俱进的选择城市文化建设的原则六、交通发展总体目标和宏观政策l

建成以航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城郊通勤轻轨、城市快速路为主的客货快速通道,加强与区域的协调发展。l

建设“九横十一纵五环”的市域公路网络系统、“干”字型铁路运输骨架、十字型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各组团的轨道交通系统和快速路系统。l

规划建成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信息中心,实现城市交通信息的采集、管理、发布一体化。l

控制城市交通的尾气排放、噪声污染,使道路两侧的空气质量和声环境在国家标准的限制范围内。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建设重点l

自然要素的梳理—自然赋予城市的生态条件是保护的重点l

生态敏感区的建立—脆弱生态环境急需保护

结论:Ø

推进缓慢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提高“开放洼地”经济水平。打破经济国际化和区域化程度偏低的经济壁垒。产业布局应充分体现级差地租原理,符合产业偏好,产业集群发展,振兴园区经济;Ø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到高效益,培育制度环境,优化投资主体及结构,突破外向瓶颈,实现跨越发展;Ø

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将成为城市支柱产业之一,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垄断性旅游资源的开发,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Ø

挖掘燕赵文化与药都文化底蕴,提升石家庄城市文化品位;Ø

塑造完整的城市形象:现代城市的精神形象、现代城市的行为形象、现代城市的视觉形象、现代城市的消费形象、现代城市的风情形象、现代城市的经济形象;Ø

围绕“显山、露水、增绿、现蓝”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迈向何处?

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石家庄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石家庄该往何处去?石家庄的未来究竟将会怎样?石家庄究竟应该在区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在盘根错节、纷纭复杂的区域格局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能否变弊为利成为盛装出场的新亮点?

一、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加大辐射,拓展腹地;面向渤海,开放带动;适当挂靠,合理做大。

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不仅仅是开放而已

经济腹地-提升与拓展

建设"石家庄都市圈"-空间结构开始做加法

随时把握时机-接轨京津

二、城市定位石家庄的城市定位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引擎中的重要支点,首都经济圈的第三级,冀中南经济圈的经济振兴中心,河北省省会,中国医药之都,华北中南部的物资集散和交通枢纽。建成产业强大、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功能完备、文化先进、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

三、道路系统与对外交通

近中期(2010年):东西轴线是城市的主要发展轴,也是城市用地发展的重点,加强东西向的道路建设,完成内三环的建设,加强主城区与各组团之间以及城市与外界交通联系,公路方面继续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建设及拓宽改造的同时,规划在主城区西南建设青银高速公路,铁路方面建设石太快速客运专线,沿京深高速走向予留京武高速铁路沿线及其站址,民航方面争取石家庄机场获批为4E级国际机场,成为大都市区航空枢纽。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以东西向为主,2010年左右开始建设高新区沿中山路的轨道线路,并分别在高新区及西南部居住区建设轨道交通车场等设施。

远期(2020年):将东西轴线纳入城市内部联系轴,加强城市外三环路(跨滹沱河)的建设,增强南北向的联系。公路方面继续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建设及拓宽改造的同时,提升县乡公路等级。铁路方面着手京武高速铁路及其站场的建设。民航方面争取成为冀中南地区区域性航空枢纽。积极开辟新的国际航线。着手航空港的研发。轨道交通增加中心城区与周边组团的联系,增加西北到东南的联系线。

远景(2020年以后):加强城市南北向联系,增加跨滹沱河的交通通道,强化主城区与北部新区和南部综合区的联系。结合穿城的高速公路形成生态廊道,京珠高速公路东迁。铁路方面完成京武高速铁路及其站场的建设。民航方面争取成为冀中南区域性航空枢纽并扩大辐射范围。继续开辟新的国际航线。加强航空港的建设规划和建设容量。轨道交通增加中心城区与周边组团的联系,增加放射状轨道交通线,增加南北向联系线。

四、主城区城市发展方向选择得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要从东和东南两个方向重点发展,着眼于长远向北跨河向正定发展和向南沿轴发展的结论。

五、城市布局结构及空间发展战略表:经济发展模式分析表时间

发展模式近中期(2003—2010)远期(2010—2020)远景(2020—2050)经济稳速发展模式“1+6”模式“1+4”模式“1+3”模式“1”:中心城区“6”:正定、鹿泉、栾城、藁城、石化区、窦妪“1”:中心城区(含石化区)“4”:正定组团、鹿泉组团、栾城组团(含窦妪)、藁城组团“1”:中心城区(含石化区)、正定副城“3”:鹿泉组团、栾城组团(含窦妪)、藁城组团经济快速发展模式“1+4”模式“1+3”模式“1+2”模式“1”:中心城区(含石化区)“4”:正定组团、鹿泉组团、栾城组团(含窦妪)、藁城组团“1”:中心城区(含石化区)、正定副城“3”:鹿泉组团、栾城组团(含窦妪)、藁城组团“1”:中心城区(含石化区)、北副城组团(正定)、南副城组团(栾城、窦妪)“2”:鹿泉组团、藁城组团

六、市域空间发展战略

l非均衡发展战略:功能分区,风险共担

l十字型城镇发展轴:产业轴、交通轴和城镇发展轴的融合

l石家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构想:点轴呼应,网络布点

l石家庄市域城镇等级结构构想:规模层次化,结构一体化

l石家庄市域城镇职能演进构想:资依托源平台,多角色融入区域整体

l发展时序-加法造就的城镇结构:一点一轴-三点三轴-网络模式

七、城市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战略

l产业重构:解除产业锁定的苗头

l中心区产业空间布局-退二进三的分阶段实施:优二进三-二三联动-退二进三

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l城市生态框架:山水相依,地绿天蓝

l生态功能分区:自然、生产、休闲和生活串四区

l绿地系统规划:绿在城中,城在绿中

l环境保护治理措施: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前提

l生态环境政策管理措施:以治促保

九、城市特色的挖掘与塑造

l空间布局特色:健马铸车三轴合一,南北联动东成西就

l交通结构特色:外"优"内"患"矛盾突出,公交优先铸造立体交通

l产业布局特色:结构失衡演进缓慢,突出优势全面突破

l生态环境特色:依山傍河曲水通幽,脉络分明绿水交融

l资源构成特色:瓶颈资源制约明显,优势资源潜力巨大

l文化特色:吸收丰厚文化底蕴,引领城市文化时尚

l体制特色:以人为本创造环境,自下而上积极创新

十、关键性投资的识别

l腾笼换鸟:启动石东新城起步区建设,通过起步区建设,为城市发展的诸多要求提供空间引导,进而带动老城区产业退二优三的步伐,推动城市更新。

l筑巢引凤:运用BOT、TOT等市场机制和争取国家或区域性投资等多种方法,充分改善石家庄的对外对内的基础设施条件,构筑大石家庄的3小时交通圈,把沉睡在区域中的各种资源宝藏尽快地变成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经济优势。强化中心城市与市域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换频率和交换效率,增强大石家庄对区域的影响力度。尽快启动中心城区轨道交通1号线的建设。

l旗舰工程:滹沱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大型全国性运动会或节庆工程的建设、大型药都文化工程建设、大学园区、西柏坡爱国主义基地工程建设、石家庄国际机场、空港城和机场园区的建设均是旗舰工程的重要项目,这些项目的投资对城市发展品质的提升、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动力的加速都将起到决定作用。

l政策特区:选择白色地带作实验地,通过民营经济园区建设,为石家庄的体制创新注入一剂强心剂,把沿海地区或南方城市的一些先进做法和理念搬到石家庄,营造比国有企业更为宽松的产业环境和氛围,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提供鉴戒。

十一、石家庄区域城镇化战略

l中心强化,非均衡发展;

l经济带动,产业兴市;

l改革带动,制度创新;

l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l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

十二、空间管治研究

l多种资金形式投入旧城改造区

l良好设施保障改善城市建成区

l严格土地管理控制协调过渡区

l节制产业类型管理限制发展区

l放宽政策渠道鼓励优先发展区

l关注国际动态候机引导发展区

l放眼长远未来启动发展备用区

l注重清洁生产维护生态保护区

l发挥农业潜势管制城乡开敞区;

l建设隔离绿带构筑生态走廊区措施何在?一、展望城市未来l

石家庄在未来20-50年间将经历从点—块—团—田字型结构—中字型结构等演化过程,最终形成串字型结构。l

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l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l

未来产业布局为:北部的行政、办公、商务和高科技研发中心;南部的物流、创新工业中心;西部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中心;东部产业集群中心;中部现代服务、生活居住中心。二、“驶入快车道”的战略实施措施l

依托区域优势,借助产业革新,走出“灯下黑”,步入“快车道”l

改变石家庄稳字当头,丧失时机的历史教训,在国家战略中不再迟疑,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地带。l

走出内陆城市的误区,与周边三座省会城市优势互补,产业形成互动关系。l

改变“生搬硬套式”的发展思路l

配角也需重新定位,从服务业上做京津的配角,从制造业上做京津的合作配角,而在其他行业中充当主角,形成互补或错位发展的格局。

三、石家庄走出困境的深层次剖析l

解决区域地位的沿海标签与城市成长性格的内陆气质的矛盾l

解决陆路交通枢纽地位的传统特征与相对滞后的物流业不协调的矛盾l

解决国家主流经济轴线与城市发展方向不匹配的矛盾l

解决历史文化资源广泛遗存分散和城市文化品位低下的矛盾l

解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基底和城市环境特色平淡的矛盾l

解决市域腹地偏大与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偏弱的矛盾l

挖掘深层次动力,作好政府的角色四、目标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l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城市l

建设自主创新的学习型城市l

建设适应WTO的经营型城市l

阔步上市为城市印好一张精致的名片l

拟定远景发展目标:建设适合居住、有经济竞争力、管理良好、金融国际化的城市五、城市经营与营销战略1.城市经营方略:城市土地经营、城市基础设施经营、城市无形资产经营2.城市营销理念:十大营销战略l

把握机遇,创造奇迹—发展潜力巨大的石家庄l

首都南缘“空白地段”,任你驰骋—地理区位优越的石家庄l

新生的石家庄—产业战略转型的石家庄l

再创辉煌的石家庄—激活发展动力的石家庄l

北京的配送中心—区域一体化中的石家庄l

制造业的创新园—国家战略中的石家庄l

现代工业化之都—产业转型的石家庄l

豪情之都,惊喜无限—旅游资源丰富的石家庄l

北方健康之都—以医药为主导产业的石家庄l

绿文化的展示之都—生态的石家庄

六、实施措施和政策建议l

制度安排及改革深化:打破最大的桎梏l

落实城市发展战略的优先计划:建设发展和完善石家庄市创新系统的政策选择l

加强管理与协调:以制度促实施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石家庄,河北省省会,在短短的百年之间造就了城市辉煌。省会城市、交通枢纽、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商贸集散中心的地位,是石家庄赖以发展的基石和需要张扬的既有优势;京津冀、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在信息、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多方面为石家庄实现快速增长提供了区域支撑;21世纪,经济全球化、加入WTO、新经济将加速石家庄接受国际制造业转移、产业升级优化、商贸流通发展的过程,会给石家庄的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并使石家庄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同时,石家庄也面临环京津都市圈竞争、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空间拓展、投资环境改善、环境生态整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弘扬石家庄的发展优势,把握城市发展的新机遇,战胜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根据经济实力、社会文教、生态环境三大系列22项指标分析,石家庄的总体实力在环渤海8座主要城市中排名第5,强于其周围的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而在临海省份中的省会城市中优势并不突出。从竞争力要素来看,将石家庄与周围5个紧邻省份的省会城市、北京与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内的唐山与秦皇岛进行比较,石家庄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要素,但土地资源、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具有相对优势。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城市拓展新空间,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比较优势对石家庄适应全球产业重构与转移有重要意义。石家庄应当抓住这些竞争优势,建设国家乃至全球意义的医药、纺织制造业基地。同时,利用交通枢纽优势,发展信息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引资力度,强化开放的条件,达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为使石家庄将迈向新世纪的新辉煌,启动石家庄城市腾飞的战略在于:l

做强中心城区参与全球化进程依托现有中心城区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再造北方流通中心和国家高速交通枢纽,强化融入京津走向世界的国际功能,完善全国铁路运营枢纽、北京以南邮政电信枢纽、华北重要商埠和省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的管理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快老城区改造,建设现代化新城区,构建区域性组群城市,大幅度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l

发挥竞争优势实施产业重构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加速接受国际制造业转移,利用医药、纺织等支柱产业基础,打造国家乃至国际制造业基地。利用省会科教中心基础和通讯技术优势,加快发展“新经济”部门,营造微波通讯、生物制药高技术产业园区。利用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邮政通讯枢纽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商贸流通物流服务业,扩大中心城市集聚和扩散能力。l

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要提升石家庄的城市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扩大城市对外开放,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首先,加强与大北京都市区的经济、技术和文化联系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理念等的流动和导入,而且还能更好地发挥石家庄的比较优势,提高城市品味,塑造城市特色;其次,发挥石家庄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l

整治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石家庄以交通枢纽和制造业基地著称,进一步发挥这一竞争优势,生态环境整治至关重要。“退二进三”实施老工业区改造,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强调生态修复,治理环境污染,改善交通拥挤状况,进行滹沱河综合治理,引水入城,增加绿色开敞空间,打造“绿色药都”、建设“环保纺织基地”,营造“花园商埠”……将石家庄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的生态花园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与规模预测l

经济发展预测本次规划预测石家庄GDP总量2005年达到1616亿元、2007年达到2486亿元,2010年达到2486亿元、2020年达到5366亿元。l

市域总人口预测本次规划预测石家庄市域总人口到2005年为960万人,2007年为990万人,2010年为1020万人,2020年为1160万人。如表3-1所示。表3-1石家庄市市域总人口预测(2005-2020)年份2005200720102020总人口(万人)96099010201160l

城市化水平预测本次规划预测未来主要年份城市化水平如表3-2所示:表3-2主要年份城市化水平预测年份城市化水平2001(现状)37%200542%200746%201051%202062%l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根据现状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以及相关规划确定的等级规模结构,本次规划预测到2020年石家庄中心城区及周边四县(市)县城(市区)人口为350万,其中中心城区270万人,周边县市80万人,如表3-3所示。表3-3石家庄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2002-2020)城镇等级城镇数量人口规模城镇名称中心城区1270中心城区(270万人)周边县市480正定卫星城(25万人)鹿泉卫星城(20万人)藁城卫星城(20万人)栾城卫星城(15万人)合计5350——l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2001年,石家庄主城区城镇人口为166.5万人,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22.8平方公里(含高新区东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73平方米,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需进一步疏解主城,拓展新区。规划2020年主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提高到90平方米/人,可容纳人口140万人,新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按110平方米规划,尚需拓展147平方公里,可容纳130万人。因此,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合计270平方公里,平均100平方米/人。周边四县市均按照110平方米/人的建设面积规划。(详见表3-4)。表3-4石家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2020)

人口规模(万人)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主城区14090123需拓展空间130110147合计270100270周边县市正定县城2511028栾城县城1511017鹿泉市区2011022藁城市区2011022合计350102358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石家庄是一个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发达的城市。目前,制药、纺织、食品、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基础比较好,产业关联度大,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重大,应继续强化它们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石家庄产业结构重构的指导思想是:重点发展医药、纺织为主的传统制造业,扶持通信、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和旅游服务业发展。主要产业的发展目标和策略:l

制药工业:石家庄医药产业发展目标将是依托化学制药的传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中国药品加工制造基地、中国中药材生产供应基地、中国药品科研教育基地和中国药品会展交流中心,形成国内极具竞争力、并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中国药都”。制药产业的发展策略是:巩固化学制药的优势地位,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提升生物制药能力,扩大兽药生产规模。按“化学原料药调高调优、中成药由大到强、生物工程由小到大;中药材由粗到精”的医药产业指导原则,建立“药都”产业框架。l

纺织业:石家庄市纺织业发展目标为: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形成以服装、装饰、产业用布三大系列产品为主,集生产、研发、加工、贸易为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国纺织基地。石家庄市纺织业发展策略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为核心,高起点、大规模地实施全行业技术改造,吸引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参与改组改造,不断提升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水平。l

食品工业:以良好的农业基础为依托,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原料,以京津都市圈为主要市场区,以现代生产技术为支撑,基本形成订单化种植业、集约化养殖业、精品化林果业、现代化加工业的产业群体,构筑起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竞争能力强、国内外知名的北方特色农业区,最终建成面向京津都市圈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l

通信技术产业:抓住通信技术发展机遇,依托信息产业部第十三所、第五十四所,河北软件中心和高新区新兴信息企业群为依托,发挥技术优势,开发现代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电力电子器件及信息技术应用产品。重点推动硅外延材料、微波通讯模块、微波混合集合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项目建设,并建成国内最大、国际上有影响的硅外延产业化基地,国内最大的微波通信模块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微波混合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加快半导体照明工程、数字集群通讯系统、无线电监测系统、CDMA宽带无线扩频通信设备、弱场通信系统的产业化。l

商贸流通业:立足区位优势和现有发展基础,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以现代大流通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业快速发展,建成以下六个方面的中心:(1)集购物消费、休闲娱乐、观光游览、金融电信、商务政务等为一体,在华北地区有重要影响的购物消费、文化旅游、商务活动的商品博展交易中心;(2)以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为主的,专业市场、大型批发企业集团、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多种业态并存的区域性物流中心;(3)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强集聚、辐射能力,面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大宗农产品、日用商品及皮革、建材、花卉、畜禽等专业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贸易中心;(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现代商业信息传播中心;(5)联通国内国际市场,以国内外商品展览、洽谈、定货为主的对外贸易中心;(6)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以诚信服务、文明经商、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为支撑的现代商业文化中心。

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增添文化内涵,加强设施建设,拓展旅游市场,重点围绕太行山自然生

态、燕赵历史文化、西柏坡革命历史教育、省会商贸会展四大系列主题产品以及正定古城、赵州桥、苍岩山、天桂山等一批知名品牌,突出“红、绿、古、新”四大特色。着力培育石家庄的精品和名牌,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城市功能再造与城市性质综观石家庄的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从铁路枢纽、国家制造业基地、省会城市到华北地区商贸中心等功能的演变。优越的地理区位、便捷的交通枢纽条件和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量投入,是石家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造业基地、省会科教文化中心的功能则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全球化、新经济和加入WTO,为石家庄城市功能再造提供新机遇。石家庄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运行质量高、综合实力强的现代化省会城市,必须把握加入WTO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利用北靠京津、西依山西能源基地的区位和建设中国家高速交通枢纽优势,打造医药和纺织发达制造业基地和“三北”重要商埠,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功能,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本次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拟定的城市性质为:全球医药制造业基地,国家纺织产业发展中心,“三北”地区重要商埠,华北重要高速交通和通讯枢纽,冀中南区域中心城市,把石家庄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特色突出、环境优美宜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有序的现代化省会城市。可持续人居环境营造现代化城市不只是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且应当具有良好、优美的生态环境。石家庄是一个制造业发达、区域交通枢纽的省会城市,生态与环境限制是城市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根本制约。石家庄现状大气污染严重,风大尘多,缺乏天然河湖水系调节,主城区绿地和开敞空间不多。生态条件有待改善,城市绿地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增强。本次规划试图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营造石家庄的可持续人居环境。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设立自然斑块保护区,保障滹沱河一级廊道、三纵一横的二级廊道以及一纵两横的三级廊道,构筑"一环四射"的区域开敞空间总体格局以及城市内部点、线、面完整多功能绿色开敞空间。以维护景观生态体系为前提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可建设用地。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为"东进为主,辅以向东北拓展"。理想城市空间结构石家庄是一个由村庄发展而成的年轻大城市。石家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经历了从单中心棋盘式到花园城市结构、双中心城市结构、一轴一核方格网式城市结构、一轴一核三环+中心的布局模式以及最近的“1+4”分散组团结构的演变。近年来,信息化、高速化、郊区化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扩展和重构的重要因素。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方式变革,家庭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使城市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发展成为可能,也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出现明显的松散化倾向,城市新区沿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高速干道的交叉点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开始从单核心型向多核心城市形态过渡。对一些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地区而言,中心城市出现郊迁扩散现象,城市新区和开发区建设成为主流。与此同时,随着高速公路等区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也出现新型企业、大型购物中心、高档别墅区沿高速公路向城市边缘地带某些节点扩散并集中布局的趋势。这些“郊区化”现象的结果是:中心商业区衰退,大型工业区郊迁,郊区大型平价商城建设,高档别墅区和远郊度假区在郊区出现。由于城市本身特性、规模大小以及城市所在地具体的区位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下会衍生出多种不同的城市空间类型。但贯穿于城市空间结构衍生及类型分异的总体趋势是:大城市空间结构从紧凑趋于分散,从封闭的单中心城市走向开敞式、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结构。石家庄主城区现状人口已接近200万人,正处在由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化的临界点。在未来石家庄市从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变的过程中,有飞地增长模式、蔓延式、集中紧凑式、都市区增长模式、指状增长模式、带形城市模式、生态型模式、新城增长模式等形式可供选择。生态社区、流动技术、可支付住房、TOD开发模式成为构造理想城市的基本要素。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之城。石家庄的城市结构转型在于:l

从工业城市到后工业城市后工业城市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商务区(CBD)和国际贸易中心(ITC)的发展。城市中心区高耸的办公大楼和公共机构成为新城市景观,白领中产阶级成为城市就业岗位的主体,制造业工人数量持续减少。社会极化、贵族化(GENTELTRIFICATION)和膨胀的地价通过住宅市场导致城市社会空间的碎化。l

从交通枢纽城市到高速交通节点城市21世纪,影响石家庄城市发展的交通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最近京深、石太、石黄高速公路建成,青银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速铁路正在筹建之中。航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必然导致城市发展高速流动空间推进,高速公路互通口、高速铁路站场和航空港遂将成为城市增长的节点,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无疑将从交通枢纽型城市向高速交通枢纽城市转变。石家庄城市结构再造的目标是造信息城市、花园生态城市。石家庄城市结构重组在于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如下变化:l

从圈层蔓延走向轴向拓展石家庄在本次规划期将进入巨大城市行列,原有的圈层式发展模式必须被打破,可以利用建设中的高速和快速交通框架,采取轴向发展模式——以一个区域性服务功能区为核心,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等高速交通形成新的城市发展轴。城市的空间结构将从圈层蔓延走向轴向拓展。l

从紧凑团块走向开敞组团根据石家庄城市现状格局、城市道路网与空间拓展轴线,石家庄城市未来应从紧凑团块走向开敞组团发展,组团之间通过绿化和廊道体系分隔,并通过对各个组团规模的控制和功能的塑造,实现整体布局和功能的优化,创造适宜的人居的良好环境。l

从城市开发区走向城市新城区石家庄开发区的发展规划要与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相融合,以建立充满活力、功能强大的现代化新城区作为战略目标,实现城市单核心向三核心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建设具有现代化城市风貌的石门新城区。石家庄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按四个层面展开:大都市、组团圈、主城区、石门城。l

大都市:将“石家庄1小时都市圈”作为构造石家庄大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技术流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次发展战略规划构建以石家庄主城区和石门新城为核心,以外围地域的正定、鹿泉、栾城、廉州(藁城)四个外围组团和新安、诸福屯、岗上、冶河、窦妪、铜冶、上庄、大河8个卫星镇为重点,以外围其它城镇为依托,以东西、南北向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为纽带,构筑石家庄城市发展新体系(图7-15)。l

组团圈:组团圈按“1+4”分散组团模式组织。原有丘头组团并入石门新城,窦妪组团并入栾城组团,新增廉州组团(原藁城市区)。2020年石家庄市各组团的性质和规模组团性质规模(2020年)正定组团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旅游、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区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人口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8平方公里。栾城组团以医药和食品工业为主的区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人口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7平方公里。鹿泉组团以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为主的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山水城区。城市人口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平方公里。廉州组团以轻化工业、机械加工业以及食品工业为主的区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人口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平方公里。l

主城区:形成“一城、两轨、三核、四环、五街、六路、七组、八射、九心”的总体格局。l

石门城:石门新城主要由国际贸易区(ITC)、国际信息港、国际物流园区、高速铁路站场、城市会展中心、新城政务中心、中高档居住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石油化工园区、民营企业园区和大型体育休闲中心等重要城市功能区组成。规划形成“一核两轴六片”的空间布局结构。主城区再造生态花园城市结构。按三大功能区七个组团组织:即(1)城市中心区:CBD+政务区,东部居住区;(2)东南文教流动区:CED,物流区(交通、物流、购物);(3)西北产业区:东北制造业区,西北军事用地区,西部信息技术产业园区。理想的石家庄城市空间结构应该是:“以主城为核心,拓展石门新城,形成三个核心,建设四大组团,营造开敞、组团式花园生态城市空间格局”。城市新战略空间及其整合新战略空间是石家庄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新经济和中国加入WTO的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石家庄的具体体现。根据石家庄的城市性质、发展动力及发展目标,在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的过程中,规划石家庄未来20年城市发展的新战略空间为:l

中央商务区(CBD)主要由传统的政务区(省、市两级)和现有桥东、桥西商业中心构成,以中山东路为依托,以裕华东路、谈南路、青园街和育才街为界,形成具有现代都市风格特色的商业区,其主要功能包括:行政办公、高档购物中心、大型餐饮城、高档娱乐中心和中高档酒店群。与此同时,在裕华区行政中心附近建设东南片城市副中心,由大型会展中心、市级体育中心、文化教育中心(CED)和区级行政中心组成。l

国际贸易区(ITC)规划在石门新城中心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区(ITC)。主要功能包括:金融(银行、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和离岸银行中心)、专门化服务区(法律、管理、创新、开发、设计、生产技术、保存、交通、通讯、批发、广告、情报服务、保密和储藏等生产性服务业或高级服务公司)、跨国公司总部或分支机构。l

全球医药制造业基地主要由药物研发基地、制药产业基地、中成药制造基地三个部分组成。l

国家纺织中心规划期坚持“退二进三”的原则,更新和改造的企业全部搬迁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利用交通和商贸发达的优势,建设国家级纺织产品研发生产中心、高档织物生产、替代进口服饰面料生产、名牌服装生产和两个纺织工业园区等五大标志性项目,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l

专业特色市场紧密围绕医药、纺织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新华市场区、北部生产资料市场区、西北果蔬市场区、西南生产资料市场区、东南生产资料市场区、新城服装市场区、正定板材市场区。l

高新技术开发区根据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藁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开发状况,规划期按“一区三园四地”进行规划建设。l

现代物流基地石家庄现代物流基地建设的总体框架是:建设“一个园区”(国际物流园区),设立“两个综合物流基地”(城南、正定物流基地),“两个专业物流基地”(城北、鹿泉物流基地),搭建“三个平台”(信息网络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政策平台),完善“三大体系”(市域配送体系、区域集运体系、国际中转体系),最终构建国际物流园区、综合及专业物流物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相结合的多层次布局合理的物流点、线、面网络体系。l

国际信息港高起点、高标准超前建设“石家庄国际信息港”。港址选择在石门新城中心区,与国际贸易区遥相呼应。石家庄国际信息港”由下述六部分组成:(1)信息资源;(2)信息支撑设施;(3)信息产业实体;(4)信息交易市场;(5)信息机构;(6)信息管理机构。l

大学城本次规划考虑利用市区东南片区的大型体育、文化和展览设施,在主城区南二环和三环之间京深高速以西集中布局一处大学城(CampusTown),对近几年在鹿泉、正定新建的大学城进行统一调整。大学城的建设注意与高科技工业园区相结合、与全市的文化教育中心(CED)相呼应。加快启动大学城共享设施和中心绿地建设,塑造有文化特色的空间环境。l

现代换乘枢纽本次规划以火车站(东)广场为中心规划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换乘枢纽。结合规划的一号、二号线轨道交通线,高速公路客运站、高速铁路客运站、公共交通站场,与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会展中心等配套布局。l

大型购物城本次规划利用高速公路南互通口和快速道路系统,在二环快速路、京深高速和谈固主干道之间布局大型综合购物城,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该购物城依托青银—京深互通口、裕华路互通口和二环快速路的节点位置,建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大型平民化消费场所。l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本次规划对正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提出由内向外保护性开发理念,严格划定以下三类区:古城保护区、古城控制区、新城开发区。l

城市开敞空间本次规划从“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两方面出发,营造以绿色的深幽、蓝色的宁静为基本格调城市景观空间。l

城中村改造结合城市总体功能布局和绿化系统的建设对城中村实施全面改造,除了一部分用地置换为城中村居民居住用地外,原则上将相应地块转换为城市公园、街头小游园和广场,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绿色开敞空间。

此外,城市战略空间是城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