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鉴赏小说的情节结构(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鉴赏小说的情节结构(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鉴赏小说的情节结构(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鉴赏小说的情节结构(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鉴赏小说的情节结构(题组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八鉴赏小说情节结构——突破新高考小说简答题(解析版)✬题组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乌发胡炎刚过四十岁,我就成了“秃瓢”,脑袋上寸草不生,夜里随便借点光,能当半个灯泡用。妻子没少挖苦我:“人都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就你这个憨葫芦,凭啥冒充大头蒜?”我还真没啥辩驳的,论本事,我平平庸庸;论地位,小老百姓一个,连个芝麻粒大的官衔也没捞着。可头发一个招呼不打就搬了家,我有啥办法。偏偏,就有这么个既有本事又有地位的人,副厅级,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那是多大的官。人都快六十岁了,头发还茂密乌黑,看上去比我都年轻。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我和妻子曾经的老领导、如今的政协副主席彭舒浩。“瞧人家彭主席,能耐不比你大吗?心不比你多操吗?可人家还是一头乌发,臊不臊啊你?”妻子的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你以为我愿意当秃瓢呀?这彭大主席也真是的,鞠躬尽瘁大半辈子了,咋就不掉一根毛呢?不光不掉,还不褪色,跟十五年前一个样。人比人气死人,可这跟人家啥关系,要气就气自己不争气,活该当妻子的出气筒。事有凑巧,家里遇到一件麻烦事,解决不了,妻子一声令下,让我去见彭舒浩。我本来就在这位大人物跟前自惭形秽,加上还有点自卑懦弱,让我去求他办事,这不是把我往死处逼吗?可气质优雅、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妻子杏眼一瞪:“你去不去?不去就离婚!”我还有得选吗?心一横,牙一咬,去呗。万没想到,彭舒浩这么大的官,居然还是旧楼旧物旧家当,简朴得都有点寒碜了。见了我这个老部下,一点不拿架子,笑呵呵给我倒了杯茶,说话也不绕弯子,让我有难处尽管说。我一张脸憋得猴屁股似的,鼓了半天勇气才磕磕巴巴道明来意,彭舒浩淡淡一笑,说:“回去等消息吧。”我怀疑自己听岔了,这么难的事,彭舒浩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正愣神呢,彭舒浩看看表:“我还有个应酬,就不陪你了。”我连忙告辞,把“谢谢”也忘了。走到楼下,一摸口袋,才意识到犯了一个天大的失误——那个鼓鼓囊囊的信封还在口袋里待着呢。返身上楼,恰碰上彭舒浩下楼。我把信封掏出来,语气虚弱得跟偷鸡贼似的:“不、不成敬意……”彭舒浩这下变脸了,双眉紧锁,面色铁青,呵斥道:“搞啥名堂,拿走!”这天回到家,妻子问情况如何,我嗫嚅半天,只道出了四个字:“清官,好人。”不到一周,我家的麻烦事顺利解决。妻子又命令我去答谢,我死活也不敢了。妻子过意不去,精心装扮一番,袅袅婷婷亲自出马。不出所料,同样碰了一鼻子灰。不过妻子的神情非但没有沮丧,反而二目放光,直夸彭大主席形象好,人品好,从里到外一个帅,连晚上说梦话都是:“帅,太帅了!”世上真有这么完美的人,我心悦诚服。就算妻子暗恋上这位老帅哥,我也不吃醋。说话间,夏天到了。这年夏天出奇的热,可比天气更热的却是一个爆炸消息:彭舒浩“进去”了。我和妻子跟挨了一闷棍似的,全傻了。这怎么可能呢?会不会搞错了?可纪委的消息明明白白发布在公众号上,由不得你不信。多日后,我们在新闻上看到了彭舒浩出庭受审的镜头。天哪,我们简直认不出他了,他不仅瘦得不成样子,最显眼的是那一头茂密的乌发居然全白了,让他看上去完全成了一个可怜兮兮的干巴老头。我和妻子屏声敛息,急于知道彭舒浩到底犯了什么罪。没错,他是个“巨贪”,且善于伪装,就连档案也造假,把年龄改小了六岁。庭审最后,彭舒浩涕泪交流,认罪悔罪,除了一些大同小异的官话,他竟道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从小是个少白头。”接着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几十年了,我再也不用染发了。”在我目瞪口呆的时候,妻子竟“嘤嘤”地哭起来。我知道,一个品貌双佳的老帅哥在她心中轰然坍塌,对她的打击一定小不了。何况,彭舒浩还帮过我们呢。三个月后,我的人生意外地出现了转机,组织给我这个老实人戴了顶小小的乌纱帽。我激动得一夜没合眼,第二天恰逢周六,我放下所有的事,一个人跑出去精挑细选买了个漂亮的假发套,经理发师那么修修剪剪焗油塑形,一个焕然一新的我出现了。站在家门前,我想象着妻子惊喜的模样,说不定还要给我个熊抱呢,可进门后,妻子惊倒是惊了,下巴都快脱臼了,却是有惊无喜,突然,她一个箭步冲上来,不由分说揪下我的发套,隔窗扔了出去。“你干啥?”“还是秃瓢好。”妻子说。(选自《小说月刊》2022年第5期)9.小说以“还是秃瓢好”结尾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茶干汪曾祺连万顺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乡下人打油,都用一种特制的油壶,广口,高身,外面挂了酱黄色的釉,壶肩有四个“耳”,耳里拴了两条麻绳作为抬手,不多不少,一壶能装十斤豆油。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他们要的十斤干黄酱也都装好了。装在一个元宝形的粗蔑浅筐里,筐里衬着荷叶,豆酱拍得实实的,酱面盖了几个红曲印的印记,也是圆形的。乡下人付了钱,提了油壶酱筐,道一声“得罪”,就走了。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瓣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刷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有删改)文本二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9.在《汪曾祺小说选》的自序中,汪曾祺说道:“我曾想打破小说、散文和诗的界线。后来在形式上排除了诗,不分行了,散文的成份是一直都明显地存在着的。”请简析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蘑菇圈阿来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烱拿起手机,她想要给胆巴打个电话。她要告诉儿子,自己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她说:“胆巴呀,看来我要把蘑菇圈永远留在山上了。”胆巴很焦急,“阿妈生病了吗?”阿妈斯烱觉得自己眼睛有些湿润,但她没有哭,她说:“我没有病,我好好的,我的腿不行了,明年,我不能去看我的蘑菇圈了。”“阿妈斯烱,你不要伤心。”“儿子,我不伤心,我坐在山坡上,无可奈何的时候,看见彩虹了。”阿妈斯烱听见胆巴说话都带出了哭声,他说:“阿妈斯烱,我的工作任务很重,我离不开我的岗位,不能马上来看你!你到儿子这儿来吧!”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烱,我替胆巴哥哥看望你老人家来了。胆巴哥哥让我把你送到他那里去。”阿妈斯烱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阿妈斯烱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你不会!”丹雅说:“我会!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耐心地看着它们慢慢现身吗?”阿妈斯烱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阿妈斯烱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事情。”阿妈斯烱说:“你不可能知道。”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阿妈斯烱没有言语。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烱跟前。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出一片幽蓝。然后,阿妈斯烱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阿妈斯烱认出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那块紧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个石头空着。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又赶紧啄食几口。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半。丹雅说:“阿妈斯烱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她指着画面,这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阿妈斯烱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烱出现了。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风吹过,树叶上的水滴簌簌落下。阿妈斯烱坐在石头上,一脸慈爱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雨后刚出土的松茸。镜头中,阿妈斯烱无声地动着嘴巴,那是她在跟这些蘑菇说话。她说了许久的话,周围的蘑菇更多,更大了。她开始采摘,带着珍重的表情,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来的蘑菇轻手轻脚地装进筐里。临走,还用树叶和苔藓把那些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看着这些画面,阿妈斯烱出声了,她说:“可爱的可爱的,可怜的可怜的这些小东西,这些小精灵。”她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可爱的小东西,阿妈斯烱不能再上山去看你们了。”丹雅说:“胆巴工作忙,又是维稳,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电话马上就让我来看你。”阿妈斯烱回过神来,问:“咦!我的蘑菇圈怎么让你看见了?”丹雅并不回答。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烱,公司怎么在阿妈斯烱随身的东西上装了GPS,定位了她的秘密。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烱,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装了自然保护区用于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只要有活物出现在镜头范围内,摄像机就会自动开始工作。阿妈斯烱明白过来,“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妈斯烱,我们找到了。”阿妈斯烱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踵而至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说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有丹雅在跟她说话。丹雅说:“我的公司不会动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换来的钱对我们公司没有什么用处。”丹雅说:“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蘑菇圈中的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我们野外培植松茸成功,让他们看到野生状态下我公司种植的松茸怎样生长。”阿妈斯烱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问:“这是为什么?”丹雅说:“阿妈斯烱,为了钱,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长,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很多钱。”阿妈斯烱还是固执地问:“为什么?”丹雅明白过来,阿妈斯烱是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丹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妈斯烱,钱,为了钱,为了很多很多的钱。”阿妈斯烱把手机递到丹雅手上,我要给胆巴打个电话。丹雅打通了胆巴的电话,阿妈斯烱劈头就说:“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的蘑菇圈没有了。”电话里的胆巴说:“过几天,我请假来接你。”过几天,胆巴没有来接他。胆巴直到冬天,最早的雪下来的时候,才回到机村来接她。离开村子的时候,汽车缓缓开动,车轮压得路上的雪咕咕作响。阿妈斯烱突然开口:“我的蘑菇圈没有了。”胆巴搂住母亲的肩头:“阿妈斯烱,你不要伤心。”阿妈斯烱说:“儿子啊,我老了我不伤心,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有删改)文本二:过去我们听说小说,首先是一个叙事性的文学,叙事性的文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为什么不是叙述而是叙写?叙,大家明白它是什么意思,述,大家也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要把叙述改成叙写,之前没有人这样谈论过短篇小说。述是一个动态性不太强的字,在述的状态下,我们开始写作一篇小说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把对于小说丰富文本的关注只放在事件上。我们今天看到的小说,大部分都是设计人物关系,构建故事框架,然后,推进情节。而且,这种推进没有延宕,小说进入一个故事的时候缺少节奏感,没有快慢,没有回旋。如果用水流打个比方,今天的很多小说就像农村的人工渠道里头的水,渠道里的水很有效率,流得很快也不会浪费。但是人工渠道,一样的宽度深度,同时也规定它是一样的速度,一渠水这样一泻往前奔流,这样的水用于生产当然是有效率的,但是这样的水没有观赏性。我们从事的,或者说我们要讨论的叙事文学,它是有美学效应的,它永远相伴于审美活动,那么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它就一定是另外一种状态。如果叙述是一条人工渠道,那么叙写就是一条山溪,蜿蜒曲折,快的时候比所有快都要快,慢的时候比所有慢还要慢,它要回旋。叙写和叙述相比,当然一样关注情节的进展,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在写的状态中的人,或者说一个好的小说文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味地推进情节,它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进行延宕。如果说我们承认是写,写一篇有意味的小说,充满语感的、想象力的小说,它一定在故事之外另外写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成功的小说家一定都是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在讲述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而且非常成功,发人之所未见的这样的一些人。所以小说一定要有旁枝斜出,一定要有言外之意,一定要有关涉趣味的笔墨。(节选自阿来《文学的叙写抒发与想象(上)》)8.阿来认为小说应该要“叙写”,而不是要“叙述”,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叙写”的特点。11.文本一中阿妈斯烱反复说的“我的蘑菇圈没有了”具有哪些“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北中国萧红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则整个的滚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上房的门喀喀的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疑疑,把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识字。不过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的倒念着:中华抗日英雄耿振华吾儿收父字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忙补添着说:“耿振华吾儿收。”清雪还照旧的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唰唰的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自己年轻时,也是那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的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他在外边碰了钉子就回来了。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作。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的坐着,往往一坐坐个通宵。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出来的。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伐呀,不伐白不伐。”把树木都锯成短段。“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等他昏迷的时候,他就要笔要墨写信。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说:“你等一等,给我带一封信去。”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所以自从他一发了病,也就被幽禁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那花园里素常没有人来,一到了冬天,满园子都是白雪。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他寂寞的时候,就往炭火盆上加炭。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一开门,满屋子的蓝烟。往地上一看,耿大先生就在火盆旁边卧着,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似的。耿大先生死了。1941.3.26(有删改)文本二:好的作家在具体的文学创造中,会采用很多策略加强时空叙事的张力和粘合力,使叙事中的时间进程和空间拓展趋于复杂化,丰富文本的审美意蕴,萧红的小说擅于在单一故事情节发展中蕴涵隐性情节,把时代风云变化的隐性情节隐藏在具体平实的小人物日常生活遭遇的表层情节发展中,让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一方面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表层情节进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某些因素,另一方而也丰富和拓宽了小说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这样处理不仅能够揭示时代特征,还能巧妙地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作家的主观意图。(摘编自楚金波《论萧红短篇小说的时空叙事策略》)8.小说中“树”多次出现,富有意味。请分析这样写的用意。9.请根据文本二,从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的角度,对画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分析。考点八鉴赏小说情节结构——突破新高考小说简答题(解析版)✬题组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乌发胡炎刚过四十岁,我就成了“秃瓢”,脑袋上寸草不生,夜里随便借点光,能当半个灯泡用。妻子没少挖苦我:“人都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就你这个憨葫芦,凭啥冒充大头蒜?”我还真没啥辩驳的,论本事,我平平庸庸;论地位,小老百姓一个,连个芝麻粒大的官衔也没捞着。可头发一个招呼不打就搬了家,我有啥办法。偏偏,就有这么个既有本事又有地位的人,副厅级,在我们这个三线城市,那是多大的官。人都快六十岁了,头发还茂密乌黑,看上去比我都年轻。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我和妻子曾经的老领导、如今的政协副主席彭舒浩。“瞧人家彭主席,能耐不比你大吗?心不比你多操吗?可人家还是一头乌发,臊不臊啊你?”妻子的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你以为我愿意当秃瓢呀?这彭大主席也真是的,鞠躬尽瘁大半辈子了,咋就不掉一根毛呢?不光不掉,还不褪色,跟十五年前一个样。人比人气死人,可这跟人家啥关系,要气就气自己不争气,活该当妻子的出气筒。事有凑巧,家里遇到一件麻烦事,解决不了,妻子一声令下,让我去见彭舒浩。我本来就在这位大人物跟前自惭形秽,加上还有点自卑懦弱,让我去求他办事,这不是把我往死处逼吗?可气质优雅、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妻子杏眼一瞪:“你去不去?不去就离婚!”我还有得选吗?心一横,牙一咬,去呗。万没想到,彭舒浩这么大的官,居然还是旧楼旧物旧家当,简朴得都有点寒碜了。见了我这个老部下,一点不拿架子,笑呵呵给我倒了杯茶,说话也不绕弯子,让我有难处尽管说。我一张脸憋得猴屁股似的,鼓了半天勇气才磕磕巴巴道明来意,彭舒浩淡淡一笑,说:“回去等消息吧。”我怀疑自己听岔了,这么难的事,彭舒浩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正愣神呢,彭舒浩看看表:“我还有个应酬,就不陪你了。”我连忙告辞,把“谢谢”也忘了。走到楼下,一摸口袋,才意识到犯了一个天大的失误——那个鼓鼓囊囊的信封还在口袋里待着呢。返身上楼,恰碰上彭舒浩下楼。我把信封掏出来,语气虚弱得跟偷鸡贼似的:“不、不成敬意……”彭舒浩这下变脸了,双眉紧锁,面色铁青,呵斥道:“搞啥名堂,拿走!”这天回到家,妻子问情况如何,我嗫嚅半天,只道出了四个字:“清官,好人。”不到一周,我家的麻烦事顺利解决。妻子又命令我去答谢,我死活也不敢了。妻子过意不去,精心装扮一番,袅袅婷婷亲自出马。不出所料,同样碰了一鼻子灰。不过妻子的神情非但没有沮丧,反而二目放光,直夸彭大主席形象好,人品好,从里到外一个帅,连晚上说梦话都是:“帅,太帅了!”世上真有这么完美的人,我心悦诚服。就算妻子暗恋上这位老帅哥,我也不吃醋。说话间,夏天到了。这年夏天出奇的热,可比天气更热的却是一个爆炸消息:彭舒浩“进去”了。我和妻子跟挨了一闷棍似的,全傻了。这怎么可能呢?会不会搞错了?可纪委的消息明明白白发布在公众号上,由不得你不信。多日后,我们在新闻上看到了彭舒浩出庭受审的镜头。天哪,我们简直认不出他了,他不仅瘦得不成样子,最显眼的是那一头茂密的乌发居然全白了,让他看上去完全成了一个可怜兮兮的干巴老头。我和妻子屏声敛息,急于知道彭舒浩到底犯了什么罪。没错,他是个“巨贪”,且善于伪装,就连档案也造假,把年龄改小了六岁。庭审最后,彭舒浩涕泪交流,认罪悔罪,除了一些大同小异的官话,他竟道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从小是个少白头。”接着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几十年了,我再也不用染发了。”在我目瞪口呆的时候,妻子竟“嘤嘤”地哭起来。我知道,一个品貌双佳的老帅哥在她心中轰然坍塌,对她的打击一定小不了。何况,彭舒浩还帮过我们呢。三个月后,我的人生意外地出现了转机,组织给我这个老实人戴了顶小小的乌纱帽。我激动得一夜没合眼,第二天恰逢周六,我放下所有的事,一个人跑出去精挑细选买了个漂亮的假发套,经理发师那么修修剪剪焗油塑形,一个焕然一新的我出现了。站在家门前,我想象着妻子惊喜的模样,说不定还要给我个熊抱呢,可进门后,妻子惊倒是惊了,下巴都快脱臼了,却是有惊无喜,突然,她一个箭步冲上来,不由分说揪下我的发套,隔窗扔了出去。“你干啥?”“还是秃瓢好。”妻子说。(选自《小说月刊》2022年第5期)9.小说以“还是秃瓢好”结尾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

3.①结构上,照应开篇“我”刚过四十岁就成为了“秃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②情节上,以留白式结尾,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秃瓢”比有假乌发更好。③主旨上,突出了为人为官,需表里如一、不忘初心的主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结构上,“还是秃瓢好”,与开头“刚过四十岁,我就成了‘秃瓢’,脑袋上寸草不生”“我”的形象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效果上,“还是秃瓢好”作为文章结尾,引发人们对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的思考,语意未尽,更加耐人寻味。主题上,“还是秃瓢好”肯定了如“我”一样虽外在形象欠佳,但做人踏实人的品质,对照政协副主席彭舒浩的形象,启示我们要表里如一,不忘初心。(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茶干汪曾祺连万顺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乡下人打油,都用一种特制的油壶,广口,高身,外面挂了酱黄色的釉,壶肩有四个“耳”,耳里拴了两条麻绳作为抬手,不多不少,一壶能装十斤豆油。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他们要的十斤干黄酱也都装好了。装在一个元宝形的粗蔑浅筐里,筐里衬着荷叶,豆酱拍得实实的,酱面盖了几个红曲印的印记,也是圆形的。乡下人付了钱,提了油壶酱筐,道一声“得罪”,就走了。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瓣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刷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有删改)文本二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9.在《汪曾祺小说选》的自序中,汪曾祺说道:“我曾想打破小说、散文和诗的界线。后来在形式上排除了诗,不分行了,散文的成份是一直都明显地存在着的。”请简析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答案】9.①淡化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②虚化人物。作者对连老板的描写刻画不多,人物并不立体、典型。③语言散文化。多是简单的生活化语言,质朴而接近口语。④意境散文化。小说写了和气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的酱菜、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营造了一个独具民情风俗的艺术境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情节上,小说以叙述的口吻讲述了开酱园的买卖人连万顺的故事,主要写他的店面的装修、善做生意、制作茶干以及喝酒、口头语等生活小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淡化了情节。人物上,小说虽然讲述了开酱园的买卖人连万顺的故事,但是大部分笔墨写农村人卖他的东西以及制作茶干的程序等,只有少量文字写他喝酒、口头语等生活小事,对连老板的描写刻画不多,人物并不立体、典型,这是一种虚化人物的写法。语言上,“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豆酱拍得实实的”“煮得了”“什么也不‘就’”“故去多年了”等语言多用生活口语,语言质朴自然,呈散文化特点。意境上,“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装在一个元宝形的粗蔑浅筐里,筐里衬着荷叶,豆酱拍得实实的,酱面盖了几个红曲印的印记,也是圆形的”“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小说着意描写和气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的酱菜、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使小说充盈了一种和谐与美好的氛围,营造了一个独具民情风俗的艺术境界,小说整体意境优美,富于散文化。(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蘑菇圈阿来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烱拿起手机,她想要给胆巴打个电话。她要告诉儿子,自己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她说:“胆巴呀,看来我要把蘑菇圈永远留在山上了。”胆巴很焦急,“阿妈生病了吗?”阿妈斯烱觉得自己眼睛有些湿润,但她没有哭,她说:“我没有病,我好好的,我的腿不行了,明年,我不能去看我的蘑菇圈了。”“阿妈斯烱,你不要伤心。”“儿子,我不伤心,我坐在山坡上,无可奈何的时候,看见彩虹了。”阿妈斯烱听见胆巴说话都带出了哭声,他说:“阿妈斯烱,我的工作任务很重,我离不开我的岗位,不能马上来看你!你到儿子这儿来吧!”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烱,我替胆巴哥哥看望你老人家来了。胆巴哥哥让我把你送到他那里去。”阿妈斯烱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阿妈斯烱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你不会!”丹雅说:“我会!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耐心地看着它们慢慢现身吗?”阿妈斯烱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阿妈斯烱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事情。”阿妈斯烱说:“你不可能知道。”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阿妈斯烱没有言语。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烱跟前。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出一片幽蓝。然后,阿妈斯烱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阿妈斯烱认出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那块紧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个石头空着。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又赶紧啄食几口。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半。丹雅说:“阿妈斯烱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她指着画面,这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阿妈斯烱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烱出现了。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风吹过,树叶上的水滴簌簌落下。阿妈斯烱坐在石头上,一脸慈爱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雨后刚出土的松茸。镜头中,阿妈斯烱无声地动着嘴巴,那是她在跟这些蘑菇说话。她说了许久的话,周围的蘑菇更多,更大了。她开始采摘,带着珍重的表情,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来的蘑菇轻手轻脚地装进筐里。临走,还用树叶和苔藓把那些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看着这些画面,阿妈斯烱出声了,她说:“可爱的可爱的,可怜的可怜的这些小东西,这些小精灵。”她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可爱的小东西,阿妈斯烱不能再上山去看你们了。”丹雅说:“胆巴工作忙,又是维稳,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电话马上就让我来看你。”阿妈斯烱回过神来,问:“咦!我的蘑菇圈怎么让你看见了?”丹雅并不回答。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烱,公司怎么在阿妈斯烱随身的东西上装了GPS,定位了她的秘密。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烱,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装了自然保护区用于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只要有活物出现在镜头范围内,摄像机就会自动开始工作。阿妈斯烱明白过来,“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妈斯烱,我们找到了。”阿妈斯烱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踵而至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说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有丹雅在跟她说话。丹雅说:“我的公司不会动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换来的钱对我们公司没有什么用处。”丹雅说:“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蘑菇圈中的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我们野外培植松茸成功,让他们看到野生状态下我公司种植的松茸怎样生长。”阿妈斯烱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问:“这是为什么?”丹雅说:“阿妈斯烱,为了钱,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长,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很多钱。”阿妈斯烱还是固执地问:“为什么?”丹雅明白过来,阿妈斯烱是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丹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妈斯烱,钱,为了钱,为了很多很多的钱。”阿妈斯烱把手机递到丹雅手上,我要给胆巴打个电话。丹雅打通了胆巴的电话,阿妈斯烱劈头就说:“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的蘑菇圈没有了。”电话里的胆巴说:“过几天,我请假来接你。”过几天,胆巴没有来接他。胆巴直到冬天,最早的雪下来的时候,才回到机村来接她。离开村子的时候,汽车缓缓开动,车轮压得路上的雪咕咕作响。阿妈斯烱突然开口:“我的蘑菇圈没有了。”胆巴搂住母亲的肩头:“阿妈斯烱,你不要伤心。”阿妈斯烱说:“儿子啊,我老了我不伤心,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有删改)文本二:过去我们听说小说,首先是一个叙事性的文学,叙事性的文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为什么不是叙述而是叙写?叙,大家明白它是什么意思,述,大家也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要把叙述改成叙写,之前没有人这样谈论过短篇小说。述是一个动态性不太强的字,在述的状态下,我们开始写作一篇小说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把对于小说丰富文本的关注只放在事件上。我们今天看到的小说,大部分都是设计人物关系,构建故事框架,然后,推进情节。而且,这种推进没有延宕,小说进入一个故事的时候缺少节奏感,没有快慢,没有回旋。如果用水流打个比方,今天的很多小说就像农村的人工渠道里头的水,渠道里的水很有效率,流得很快也不会浪费。但是人工渠道,一样的宽度深度,同时也规定它是一样的速度,一渠水这样一泻往前奔流,这样的水用于生产当然是有效率的,但是这样的水没有观赏性。我们从事的,或者说我们要讨论的叙事文学,它是有美学效应的,它永远相伴于审美活动,那么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它就一定是另外一种状态。如果叙述是一条人工渠道,那么叙写就是一条山溪,蜿蜒曲折,快的时候比所有快都要快,慢的时候比所有慢还要慢,它要回旋。叙写和叙述相比,当然一样关注情节的进展,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在写的状态中的人,或者说一个好的小说文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味地推进情节,它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进行延宕。如果说我们承认是写,写一篇有意味的小说,充满语感的、想象力的小说,它一定在故事之外另外写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成功的小说家一定都是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在讲述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而且非常成功,发人之所未见的这样的一些人。所以小说一定要有旁枝斜出,一定要有言外之意,一定要有关涉趣味的笔墨。(节选自阿来《文学的叙写抒发与想象(上)》)8.阿来认为小说应该要“叙写”,而不是要“叙述”,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叙写”的特点。11.文本一中阿妈斯烱反复说的“我的蘑菇圈没有了”具有哪些“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答案】8.①小说叙事节奏有快有慢,情节详略有致、跌宕起伏;②小说要有语感、想象力,要有言外之意,要能发人所未发。【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根据“如果叙述是一条人工渠道,那么叙写就是一条山溪,蜿蜒曲折,快的时候比所有快都要快,慢的时候比所有慢还要慢,它要回旋。叙写和叙述相比,当然一样关注情节的进展,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在写的状态中的人,或者说一个好的小说文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味地推进情节,它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进行延宕”可知,小说叙事节奏有快有慢,情节详略有致、跌宕起伏;根据“如果说我们承认是写,写一篇有意味的小说,充满语感的、想象力的小说,它一定在故事之外另外写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成功的小说家一定都是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在讲述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而且非常成功,发人之所未见的这样的一些人。所以小说一定要有旁枝斜出,一定要有言外之意,一定要有关涉趣味的笔墨”可知,小说要有语感、想象力,要有言外之意,要能发人所未发。(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北中国萧红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则整个的滚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上房的门喀喀的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疑疑,把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识字。不过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的倒念着:中华抗日英雄耿振华吾儿收父字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忙补添着说:“耿振华吾儿收。”清雪还照旧的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唰唰的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自己年轻时,也是那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的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他在外边碰了钉子就回来了。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作。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的坐着,往往一坐坐个通宵。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出来的。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