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法制教育活动教案法制教化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当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焦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怜悯绪情感。
活动打算:
动物头饰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引起爱好,引出课题。
师:今日,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基本部分:
(一)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焦急、难受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兴奋的心情。
提问:
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焦急、难受)
2、谁捡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什么?)
4、集体练习: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
老师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兴奋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兴奋,他心理也很兴奋,我们小挚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二)探讨,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状况下的不怜悯感。
(1)小挚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
(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
(三)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欢乐。
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受?(望见他们难受,小挚友你们心里怎么样?
(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受?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望见他们难受你的心里
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假如发觉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
(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捡起来,捡起来以后怎么做呢?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
(3)幼儿找东西。
(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肯定很兴奋,他们确定会来感谢我们的,我们小挚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做一做兴奋的样子,笑一笑)
(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
4、幼儿探讨
(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
(a)人家会难受,会焦急。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2)(表扬自己)
探讨: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四)结束:
老师总结,今日我们小挚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特别兴奋,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方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法制教化活动教案2
一、教学主题
防溺水平安教化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珍贵,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2、使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缘由和自救的方法,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珍贵,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2、使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缘由和自救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悟到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五、教学打算
1、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身边的危急水域。
2、老师制作预防溺水平安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
1、激情导入
①课件出示一组儿童溺水事故的数据,并让学生读后谈感受。
②师:这都是一个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啊,他们本应和你们一样欢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可是现在,却被无情的水夺去了珍贵的生命。他们恒久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的妈妈恒久失去了可爱的孩子
啊!今日我们就来学习预防溺水平安教化的学问,让我们对溺水恒久说拜拜!(板书课题)
2、新授
①师:孩子们,我们该怎样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呢?
②小组沟通:小组长组织学生探讨,并记录下来。老师巡察检查。③集体沟通:小组代表发言,说说本组的沟通结果。师依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
④师:孩子们。我这里也总结了一些预防溺水事故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共享一下。(出示“怎样远离溺水危急”)
⑤播放“防溺水平安短片”,学生观看,加深相识。
3、谈收获
①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②同桌沟通。
③指名谈谈。
4、总结
法制教化活动教案3
一、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化宣扬,增加学生的自我爱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强法制教化宣扬,增加学生的自我爱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学问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化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状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加探讨事例增加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
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爱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协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家长,老师和社会不行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领,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爱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仔细学习法律学问,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化,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非常必要。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办法识渐渐增加。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珍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化缺乏正确的看法。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看法,发脾气;对老师的指责教化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假如连老师,家长的正确教化也不接受,那就很简单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当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爱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法制教化活动教案4
活动内容:
预防生疏人
活动目标:
1、培育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
2、教化幼儿不随意接受生疏人的东西、不给生疏人开门、不跟生疏人走。
活动预备:
1、图片1幅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视察并讲解并描述图片内容,
㈠这是谁?你熟识他吗?我们把自己不熟识、不熟习的人称为生疏人。
㈡观看课件,发问幼儿:一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甚么?小姐姐为何摆手?
㈢老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生疏人的东西,她怕生疏人会损害她。
二、学习童谣《生疏人》
㈠告知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生疏人》的童谣,请大家一起观赏。
㈡教幼儿学习这首童谣,激励小挚友把这首童谣说给小弟弟听。
三、引导幼儿探讨:生疏人为何会送礼物个小挚友?我们为何不要生疏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绽开探讨,让幼儿知道生疏人给小挚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挚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挚友到他家里往偷他家的东西。教化幼儿不要被生疏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法制教化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参与活动中通过视察和探讨,了解在家庭环境中活动时的平安留意事项。
2、依据已有阅历,在木偶表演中,发觉他人活动的危急,并主动为他们提出平安建议。
活动打算:
1、事先与住在幼儿园旁边的幼儿家长联系
2、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参与真实的家庭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
老师:今日老师要带小挚友们去一个小挚友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2、幼儿视察客厅,了解在客厅的平安留意点。
(1)视察客厅,熟识客厅中的摆放。
老师:我们先来到他们家的客厅,发觉客厅中存在的危急。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发觉客厅存在的.危急。
①老师:请小挚友们看一看小弟弟和小妹妹在干什么?
②老师才做玩偶表演:小女孩被小椅子绊倒,小男孩的脚踢到电视柜下面的尖角上。
③老师:小妹妹被绊倒疼不疼呀?怎样走路才不会被绊倒呢?小弟弟的脚踢到了哪里?他的脚会感觉怎么样?
3、引导幼儿视察餐厅,知道在餐厅中的平安留意点。
(1)引导幼儿视察餐厅,了解餐厅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觉餐厅中存在的危急。
4、引导幼儿视察卧房,知道在卧房中的平安留意点。
(1)引导幼儿视察卧房,了解卧房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觉卧房中存在的危急。
5、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总结,结束活动。
老师:今日我们去做客,发觉了小弟弟和小妹妹的危急,我们还帮助了他们。那我们在家的时候呀留意些什么呢?
法制教化活动教案6
教学目标:
(1)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爱护的意识、志气和信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敬重规则,敬重权利。
(2)实力目标:初步相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困难性,具有基本的道德推断和辨别是非的实力;初步驾驭辩证思维实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实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才智,机灵英勇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加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力;培育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实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实力,增加寻求法律爱护的实力。
(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相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擅长运用才智爱护自己,懂得用法律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
用才智爱护自己。
教学难点:
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打算: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导课
二、新授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小丽通过网上闲聊,相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状况。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依据你们的揣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
(一)提高警惕过渡: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受作了许多揣测,那么原委小丽的遭受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
2.师: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缘由是什么呢?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小丽落入魔掌的缘由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板书:警惕)
3.师:我们在网上交友要留意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
a.活动:小组探讨
b.指名汇报老师归纳: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如同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害人之心不行有,防人之心不行无。”
(二)用才智爱护自己过渡: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特别懊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方法:
1.小组活动
2.指名汇报
3.(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板书:才智)
4.师:当遇到这种状况时,我们依据环境和状况不同,方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来观赏一断录像。(出示录像)
5.师: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出示:一个生命随风而去)
师:遭受不法分子侵害,有实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英勇地同其博斗,力气悬殊大的,可以实行敏捷的方法及脱身。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
师:我们是否就这样宽恕、姑息他们?那该怎么办?(板书:法律)
6.介绍《未成人爱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拓展
1、你有遭受过不法侵害的经验吗?通过今日的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做?(出示课件)
2、师总结:(出示课件)通过今日的学习,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要用才智爱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爱护自己。只有我们多驾驭一些自我爱护的本事,主动地去保卫自己的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
3、播放音乐,齐读儿诗
法制教化活动教案7
课题名称:请敬重我的隐私
教学目标:
通过法制教化使学生树立自我爱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爱护自我的隐私权。
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实施爱护自我的隐私。
教学方法:
例举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闲聊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未成年人也应学会自我爱护,爱护自己的隐私不被非法窥看。
二、过程:
1.出示案例:小花是武隆县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始终以来小花的成果总是令父母满足,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果连续下降,妈妈特别担忧。于是家中就发觉:小花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花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静静地站在她身后;小花的书包这些天总是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
2.小组探讨案例:
你觉得小花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3.讲解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的含义: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隐私。比如个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私生活)等。
做练习:
请推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2、我往来的挚友
3、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4、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元钱
5、个人病情
(2)个人隐私权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记。
(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爱护:敬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敬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4)小结
4.结合理论,联系案例。
(1)小花的行为作了危害社会的事吗?
(2)小花的妈妈的行为是爱还是侵权?从哪里看出来的?
(3)假如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会怎样处理?
(4)小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爱护自己的隐私权。要大胆向家长说,这是属于我的隐私,请你敬重我的隐私。但是,我们不能敌对家长,终归家长是为了我们好。
5.辩论赛:“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要求:
(1)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
(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
(2)说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法制教化活动教案8
一、活动背景:
社会心态问题,说究竟是一种人的心理需求与社会发展状况双向互动的产物。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具有多角度性与多层次性,而社会变迁所发生的各种碰撞,又确定了青少年对社会现状心理反应的困难性,青少年社会心态具有更大的模糊性与不稳定性,这与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二、活动的目的:
1、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得才兼备的好学生。
三、活动打算:
1、收集资料
2、把学生分为五个小组
3、布置教室。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地点:高二(11)班
2、活动时间:第十二周
3、主持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日的法制教化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起先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赐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今日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二、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定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刚好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依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依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常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不讲道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担心、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记。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装扮:注意装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加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痴迷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果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有意毁坏财物;
(6)参加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相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峻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假如不刚好教化、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二)从两个案例谈起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超群。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刚好的教化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刚好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育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需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详细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化成大错。教化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刚好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加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有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相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四)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办法识渐渐增加。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珍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化缺乏正确的看法。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看法,发脾气;对老师的指责教化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假如连老师、家长的正确教化也不接受,那就很简单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胆怯 其次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果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请大家思索: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探讨)
(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当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爱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愿,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爱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爱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样看法,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到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需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学问,确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需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最终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六)学会断案
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告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案例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确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惩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学校,要求接着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确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三、小结:
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爱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协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家长、老师和社会不行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领,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爱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仔细学习法律学问,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化,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非常必要。
法制教化活动教案9
教学重点: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目的:
1、增加学生的公民意识,遵守法律意识;
2、使每一位学生远离未成年人的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
3、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懂法、遵守法律、用法;
4、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得才兼备的好青年。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观看一组漫画,思索为什么未成年人会有不良习惯,甚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二、学生活动
绽开小组探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点和成因?
进一步思索,针对成因应实行哪些对策?
三、主要内容: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
1、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扩散快”九个字来概括。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
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如建国以来,绍兴县第一起绑票案作案者陈铁江(当时17岁),因常常逃学,与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染上赌博和玩嬉戏机,为弄钱以绑票索要钱物2万余元,并将9岁男孩杀死,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
从扩散性看,青少年犯罪仿照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快速扩散开来,重复发生。团伙犯罪愈演愈烈,像绍兴前几年也有结帮搞派团伙作案的,如“东街帮”、“城南帮”等。
2、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
①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头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头,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
②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夫等。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③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
④犯罪的类型困难,他们或巧取豪夺,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3、青少年犯罪的缘由是困难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缘由,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
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学问,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相识上渐趋成熟,敏感新奇,富于想象,喜爱仿照,但辨别实力差,以致在追求新颖 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
从客观方面缘由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出现了很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状况、新问题,其中家庭教化的失误,学校教化的`偏差和社会上各种不良或腐败风气的影响等,都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针对上述成因,应实行的对策
1、要提高家长素养,改进家庭教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摇篮,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的素养,影响了子女的素养,良好的家庭教化,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要创建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给青少年儿童以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引导青少年把课余时间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正值活动中去。家长也要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化学、法律学问,提高自身素养和法制意识,培育高雅的爱好爱好,注意言传身教,与子女建立同等、民主、相互敬重、充溢善意的关系,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仔细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和社会也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安排措施来提高家长的素养,比如学校或社区开办“家长学校”,或有关部门和家长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化责任。
2、学校教化必需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
把德育教化落实到学生教化的每一环节上,落实到老师的工作实际中,学校全部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真正履行德育教化职责。学校不仅要关切得才兼备的尖子生,同时还要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
在详细工作中必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学校的法制教化必需长期化、制度化。
二是加强学生的道德教化。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起先的,学校要抓住青少年品德、特性、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化,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志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是努力提高老师的法律素养,决不允许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使每一个老师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3、要动员全社会的力气,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关部门要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联席会议制度,探讨制定青少年法制教化安排,指导学校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法制教化力度。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学校旁边的嬉戏厅、录像室、网吧等不健康场所,要坚决关闭,其它青少年消遣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教化、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1、广泛开展以“二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宣扬教化活动。
法制宣扬教化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和手段,也是贯穿始终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广阔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开展了以“二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扬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学校、在社区、在农村广泛开展“两法一制”宣扬日、宣扬周、宣扬月活动,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氛围;
二是充分争取社会支持,依靠宣扬、司法、教化、新闻等各职能部门,设计有效活动载体、用事实来说话、用活动来宣扬、实现全方位宣扬教化效果;
三是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开拓法律专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志愿者活动总结报告
- 年产3000吨护发洗护类生产流水线与厂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动车组司机安全模考试题(附答案)
- 选择专项07(综合易错题30题)原卷版-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深圳专用)选择题专项
- 中班科学活动多彩的颜色
- 朱鹮回来了课程设计
- 形势政策课程设计
- 幼儿园天气美育课程设计
- 创新型教师培养的策略与实践路径探索
- 以体树人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ASTM B896-10(2020) 评定电导体材料连接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力——曾国藩管理方略ppt课件
-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 最新《西游记》41至60回练习题(有答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EPE气泡垫检验通用标准
- 数独比赛“六宫”练习题(96道)练习
- 课程设计整体式肋梁楼盖设计
- 机械行业特殊工种目录
- 足球兴趣小组活动记录617
- 昆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最新抵押表全三套(共4页)
- 施工组织架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