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九年级化学《浩瀚的大气》教材分析上海市莘光学校化学组《浩瀚的大气》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个九年级化学中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渐渐进入化学学习的角色,进一步了解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按“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过程达到知识的生成,认识按“性质--用途--制法”探究气体的一般过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物质观和世界观。做好这一内容的教学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本次教材分析我们准备分两个板块阐述:第一板块包括《2.1地球的面纱》和《2.2神奇的氧气》;第二板块是《2.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在阐述过程中我们基本按照教材的自然编排顺序进行,对每个板块的分析我们准备分五部分阐述: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三维目标的确定、课时安排、教学建议及资料链接、作业与练习。我们这次教材分析的出发点是:力求能做得细腻一点、仔细一点、实用性强一点,能给广大老师一点借鉴、帮助和启发。今天我们主要阐述第一板块:《2.1地球的面纱》和《2.2神奇的氧气》,在这一板快中,我们又把它分成自然的二个部分来叙述。第一部分《2.1地球的面纱》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既是化学启蒙的重要的素材,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它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而《2.1地球的面纱》这一内容正好是一个较佳的切入口,教材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较熟悉的空气,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人类生活质量提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感悟到学好化学将对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和人类的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地球的面纱》中所体现的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新概念、形成新的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也为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的目的。综观本内容,教材似乎试图通过教学要求达成以下几方面的目的:1.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与含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得到激发与培养;2、通过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辨证唯物主义思想;3、通过对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及拉姆塞发现一系列稀有气体元素过程的介绍,感受化学家献身精神与科学方法的熏陶;4、通过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初步培养学生既能从定性又能从定量的角度观察实验的能力;5、通过探究实验体验微粒的真实存在,通过学生实验“分子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分析的能力,通过顺利导出分子、原子等基本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由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并为后面《物质的量》的学习作有效的铺垫。三维目标本内容又分为三个小板快,它们分别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构成物质的微粒》、《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它们的三维目标我们是这样来理解并制定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主要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2)知道大气圈的结构与臭氧层的作用,了解稀有气体及其常见的用途。(3)知道氧气的存在,了解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简单方法。(4)感知分子微粒的真实存在,初步理解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了解分子的性质并能用微粒观点解释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5)理解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关系,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能运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计算。(6)知道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知道大气污染和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常见处理方法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观察实验的能力(2)能够面对自己熟悉的物质进行猜想和假设其组成。(3)培养由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阅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化学家的献身精神,体验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2)体验探究过程,感受化学的魅力,学会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3)树立严肃认真、事实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课时安排(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拟安排一课时(2)《构成物质的微粒》拟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动手实验并初步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特性及其微观模型;第二课时完成用微粒观点解释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学习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简单计算。(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拟安排一课时四、教学建议及资料链接(1)“空气中氧气存在及含量的测定”除了教材上的“磷燃烧”实验外,还可利用一个比较简易的实验:把一根稍长一点的蜡烛竖在水槽中燃烧,然后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杯内液面的上升。(为了明显可把水槽中的水改为红颜色)这个实验虽然不是最精确但比较简单安全,而且现象明显,教学效果很好。(2)在进行“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的教学时,要考虑到我们的学生一般没有相关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同时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3)在进行“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止的措施”的教学中,要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并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媒体对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的报告,同时逐步使学生养成关注上海空气质量状况的良好习惯。但在教学中内容安排要比《初中科学》课程的学习水平有所提高,避免低层次的重复。(4)在教学顺序上,有些学校与老师采用这样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就是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作为一个整体来展开教学,以强化教学的完整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这样的教材处理方式有着其较强的实用性的。(5)在进行《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学习时,建议设计高锰酸钾溶解实验(建议让学生分步观察主要流程:高锰酸钾放入水中震荡后观察加水稀释后观察)通过实验证明分子微粒很小及不停运动,还可设计氨水挥发扩散实验(氨水和挥发出的氨气分别用干和湿的酚酞试纸检验)通过实验主要证明同种微粒处于不同状态但微粒的化学性质相同,利用水与酒精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证明分子间是有一定空隙的。(6)对于分子、原子的教学,不要拔的过高,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目标和要求已有所降低。但对学有余力的个别学生可作适当的引导。相对原子质量及在进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时可适当补充原子个数比及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可作为课外知识加以介绍。(7)教材上的“请你先说”、“科学史话”、“看图讨论”、“拓展视野”等小栏目编排的比较严谨翔实,教师应带领学生去主动阅读体会其中的内容,这样既可帮助学生养成看书的良好习惯,又可避免教师在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遗漏。(8)适当的训练和巩固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建议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编拟适量的习题和作业,达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进一步理解与运用,也能对教学有一个比较真实有效的反馈,以弥补教材上的不足。五、作业与练习作业与练习的安排我们基本与课时同步,做到一课时一作业,下面我们提供一些我们依据教材和正常教学进度所选编的作业与练习供大家参考。(按课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1、电工使用使用的“试电笔”内充有一种气体,此气体是()A.氮气B.氖气C.氧气D.氦气2、在人类历史上,较早用实验证明空气有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普里斯特利D.道尔顿3、用化学符号填写(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2)人体中最多的物质__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4)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基础元素是______。4、下列利用的哪一种气体的用途,填写所用气体的字母: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氦气(1)可用来制取氮肥、炸药、硝酸的是___,(2)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的是___,(3)可用来制作清凉饮料的是___。(4)可用来提高炼钢炉温的是_______。5、现有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各一瓶,你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区别开来?简述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气体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氧气B.氩气C.氮气D.二氧化碳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子由原子构成B.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C.原子、分子都在不停运动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对二氧化硫的叙述正确的是()二氧化硫由硫和氧气组成每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硫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下列物质里的氧元素一游离态存在的是()A.二氧化碳B.氧化铜C.空气D.氧化镁5、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许多新物质通过化学方法不断制得,科学家继得到C60后又制得了C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化合物B.它是一种单质C.它是一种混合物D.它的式量为840g据下列事实,填写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1)一杯清水中投入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片刻后整杯水变成紫红色。_________________(2)走进公园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50ml水和50ml酒精相混合,体积小于100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依据意义书写化学符号:二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硅元素__,五个氯原子____。8、植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它能用于金属防锈,电镀、废水处理以及食品、医药、生物工程,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6H18O24P6依据它的化学式请回答:它由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由____个原子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其式量为_____。(C-12H-1O-16P-31)9、请你仔细阅读下表:物质水二氧化碳密度1g/ml1.98g/1000ml一个分子的质量209889×10-26Kg7.3062×10-26Kg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试计算一个容积为500ml的塑料瓶能装多少个水分子?《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氮气_____,硫粉____,氦气___,氧化铁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氢氧化钙_____,碳酸钠_____,硝酸银____,氯化钙_____。简述空气污染的三大污染源。空气中会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一定的指标会引起_________,臭氧的化学式为_____,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第二部分《2.2神奇的氧气》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使课程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二期课改的初中化学课程由抽象的科学世界逐步回归到直观形象的生活世界,从关注学科规律转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二期课改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在《神奇的氧气》这一教学内容真正体现了: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各种情景的创设试图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在本内容中,教材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通过新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原有正确知识的印象,并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深刻体现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注意从学生熟悉的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必然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内容通过对学生较熟悉的氧气进行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学习氧气的性质与制法,引出催化剂、氧化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等化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学生“动手做实验”,要求学生学会仪器的连接和气密性检查、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方法,并完成“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的实验。在学习化学实验简单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学习比较复杂的仪器装置的装配,进行比较复杂的实验操作,并逐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实验能力。通过学习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初步学会气体制备和性质实验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氢气,以及它们的性质实验打下基础。通过家庭实验“铝在潮湿的空气中”、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体会氧气的神奇”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落实探究学习,强化学生对化学的亲近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氧气的性质用途时,通过对不合理使用氧气会对人类造成伤害这一事实的介绍,进一步培养学生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通过学习不同的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设计、比较与选择的能力。三维目标本内容又分为三个小板快,它们分别是《人类离不开氧气》、《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怎样得到氧气》,它们的三维目标我们是这样来理解并制定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和人类的关系及用途。(2)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理解二氧化锰在实验制取氧气中的催化作用。(4)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知道工业制法。(5)理解氧化物、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6)比较实验室制氧气的不同方法。(7)学习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过程与方法(1)认识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2)学会搭建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认识对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的改进,并能灵活运用到其它实验中。(3)认识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学会知识的运用,能周密地设计、大胆地探索,在模拟的科学研究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相互协作在学习中的意义。(2)感受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3)感受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增进友谊、增进合作。(4)感受参与、合作、创新和实践带来的学习乐趣。课时安排(1)《人类离不开氧气》拟安排一课时。(2)《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拟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安排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第二课时进行归纳和概念学习。(3)《怎样得到氧气》拟安排二课时。(其中一节可进行学生实验)说明: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节复习课。教学建议及资料链接(1)在进行氧气性质的实验时,除了教材上的两个动手实验以外,可增加木炭的燃烧、氢气的燃烧及加热铜丝的实验,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更加饱满,对氧气的认识更加充分,也可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帮助学生设计一些表格印发给他们,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记录和分析理解实验。(2)教材P.39页家庭实验“铝在潮湿的空气中”以及实践活动寻找资料活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及其它一些媒体,注重的是过程与学生的兴趣,不必过多追求结果。(3)通过查阅空气主要成分的沸点,引出工业制氧的方法。工业制氧的过程可以参照教材图2.2-9工业制氧流程,也可通过录象或投影或网络媒体来让学生观察。建议通过判断工业制氧属于哪种变化,指导学生对以前学过的概念进行复习。(4)《怎样得到氧气》在教材中所占的篇幅很小,但却是本单元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我们应该作好教材的研究处理和挖掘工作,应作好适当的展开和调节。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氯酸钾、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条件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理解不同反应物、不同条件,需要不同的实验装置。同样,气体的收集装置,也因气体的性质不同而不同。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突出“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教学,还应带领学生做好教材P.42页上的实践活动。(5)在进行催化剂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模仿二氧化锰探究氧化铜或氧化铁的催化作用。这样做既可保持和提高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也使得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得到一个有机的结合。(6)本内容的化学概念分得比较散,教材上的解释也比较平淡。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作好归纳理解、分析比较以及运用的工作。五、作业与练习下面是我们选编的一些比较典型的(或较有代表性)的练习和作业,仅供大家参考。(按课时顺序安排)《人类离不开氧气》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CO2B.H2O2C.MnO2D.储存在钢瓶中的液氧2、在一般情况下需要纯氧的是()A.正常呼吸B.天然气燃烧C.炼钢需提高炉温D.急救病人3、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变成臭氧,即3O2→2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上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以上反应属于物理变化C.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4、用化学式写出课本上曾出现的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的表达式(化学方程式)。5、1999年,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事件轰动全球。焚烧生活垃圾也会产生二恶英。二恶英是含C、H、O、Cl元素的有机物,其中毒性较大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12H4O2Cl4根据该物质的化学式请你回答:该物质含有_______种元素,每个分子由_______个原子构成,各原子的个数比_________,其中氢元素和洋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C-12H-1O-16Cl-35.5)《氧气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1、填写下表反应(实验)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镁带燃烧硫粉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木炭燃烧加热铜丝2、普通灯泡里玻璃柱上常涂有一点暗红色的物质,用以除去灯泡里剩余的氧气,该暗红色物质是()A.铜B.氧化铁C.红磷D.氧化汞3、鉴别空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四种无色气体,最好选用()A.带火星的木条B.燃着的木条C.澄清的石灰水D.灼热的木炭4、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且不引入其它气体,加入的可燃物最好是()A.硫粉B.木炭C.氢气D.红磷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Fe3O4B.H2CO3C.O2D.NaO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跟氧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B.氧气跟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C.由于人类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空气中的氧气会越来越少D.天然气和氧气混合后点火一定会发生爆炸7、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粉逐渐减少8、澄清石灰水露只置在空气中逐渐出现浑浊,这说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____,空调的冷凝器的外壳上会产生冷凝水,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怎样得到氧气》1、工业上,生产大量氧气的方法是以_____为原料,先加压降温,使原料___;然后升温,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低,所以_________先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_______;这个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2、实验设计题。课题: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固体残渣的成分分离。(1)固体残渣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离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过程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空气多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铜网,最后剩下的气体主要有()A.N2CO2B.N2稀有气体C.N2O2D.CO2稀有气体4、某气体既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备的物理性质是()A.难溶于水,比空气重B.易溶于水,比空气轻C.难溶于水,比空气轻D.易溶于水,比空气重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1)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原因是7、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②;③;(只写三个即可)。(2)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方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过氧化氢(H2O2)溶液可迅速分解出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现欲制取干燥而纯净的氧气,可采用右图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盛放的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干燥气体。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2)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②②①ABCABC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上面装置进行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⑴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⑵甲同学用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应选用上图中的___装置(填编号)。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________后,这样做的目的是。九年级化学《物质的量》的教学思考与设计上海市莘光学校孙宏磊分两部分阐述:一是对目前九年级化学《物质的量》的教学思考;二是谈谈我们是如何设定三维目标的及所采取的一些教学应对策略1、对目前九年级化学《物质的量》的教学思考“二期课改”的初中化学新教材增加了《物质的量》这一内容。对于初中化学老师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学校已进行了三年的新教材试点,我们也一直关注着对《物质的量》的实践与探索。教学中发现教师和学生对于这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普遍感到不适应,教师觉得“难教”,学生也感到“难学”。也就是“教”与“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那么造成初中学生学习《物质的量》障碍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比较有益的思考。1.1教师传统教学定势的负面影响对于目前的初中化学来讲,《物质的量》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初中化学老师对这一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对初中化学为什么要增加《物质的量》,以及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认识不足;对于这一知识在初中教学中该如何定位心里不清楚。这样就出现了许多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干脆照搬照抄高中化学的一套。这样势必造成教学中违背初中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也有背于教材改革“减负”的初衷,人为地设置了学生学习的障碍。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克服传统化学教学的封闭性,注意反映现代化学的特点和化学学科的新发展。显然,在初中生学习《物质的量》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充分关注到这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然而,我们的许多老师仍然按照以往的一些教学定势,我们曾听过多节初中化学关于《物质的量》的教学随堂课,许多老师还是采用简单的“传授”加“练习”的方式,或是人为地提高教学难度,惟恐教的太少,教的太浅。甚至出现有些化学教师把《物质的量》当作一个纯的化学计算来进行教学。很明显,教师传统教学定势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初中学生学习《物质的量》障碍的成因之一。1.2学生思维缺陷的影响初中学生有着其特有的思维特点,他们往往对宏观具体的概念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对初次接触到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常常会感到困惑与迷茫,难以对这些抽象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而《物质的量》又恰恰是从宏观向微观的一个学习“飞跃”,学生面对这样一个新的挑战,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机械地识记而缺乏主动的内化与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把握和灵活运用了,从而造成学生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缺陷。由此可见,初中生思维上的缺陷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物质的量》障碍的成因之一。1.3学生学习动机、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化学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参与,也需要动机、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有时在智力因素一定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在刚刚接触《物质的量》的时候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只是低层次的感知兴趣,难以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在实践中碰到困难而不能马上解决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尤其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而造成失败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我们曾在讲完《物质的量》后,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燃料空气炸弹的主装药之一是环氧乙烷,它的化学式为C2H4O,现有440克的环氧乙烷,请问其中含_____个碳原子?”大部分学生通过“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微粒个数”这样一个方法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对知识理解的不足,走了许多弯路仍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出现了畏难情绪。又由于初中学生普遍缺乏探究的勇气和毅力,造成一看到《物质的量》就怕,总觉得这一内容“难学”、“学不好”。可见,学生学习动机、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又是造成初中生学习《物质的量》障碍的重要因素。2、三维目标的设定及教学应对策略2.1三维目标的设定鉴于上述思考以及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我们制定了这样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3)初步学会能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微粒数、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三者之间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认识并能描述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情感与态度:培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体验克服学习困难带来的乐趣。2.2教学策略2.2.1增加教学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改变传统的教学定势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物质的量》的教学要求有着非常明确的说明: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知道和初步学会、过程与方法为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体验。作为教师在进行《物质的量》的教学之前,应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你的教学就不会盲目行事,脱离学生的实际,首先消除由于教师而造成的障碍。其次,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定势。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学内容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师很清楚,而学生在学习前却不得而知,师生间的教与学处于一种“封闭”和“盲目”的状态。为此,在进行《物质的量》的教学中,我们试图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定势,增加教学的开放度和透明度。课前先将《物质的量》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印发给学生,具体做法是:在发给学生的教学目标中明确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影视鉴赏》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绵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数字江西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三新供电服务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贵州宜兴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民生集团及所属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股权转让顾问委托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买卖居间与市场调研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医疗户外广告牌拆除与健康服务合同3篇
- 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
-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四)
- 科学备考讲解模板
- 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24版)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北碚区三上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大宗贸易居间协议2024年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工程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版
- DL∕T 5499-2015 换流站二次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答案)
- 中外合作办学规划方案
- 增强现实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