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云港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括选择题(第1题-第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5题)两部分。选择题及非选择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河南安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戍嗣子鼎的铭文中有“王商(赏)戍嗣子贝廿朋”的字样;不少商代墓葬还发现海贝、玉贝、骨贝和青铜贝等天然和人工货贝,这反映出当时A.河南安阳最早出现贝 B.贝主要用作随葬品C.贝巳成为财富的象征 D.青铜铸造技艺高超2.《诗经·大雅·秘高》中周王封赏有功于王室的卿士申伯出镇地方,有“王命邵伯(执政大臣),定(选定)申伯之宅……王命邵伯,彻(划定)申伯土田……王命邵伯,彻申伯土疆”的记载。这说明当时A.有功的卿士即能受封出镇地方 B.封赏过程遵循一定的制度规格C.执政大臣地位要高于地方诸侯 D.周王直接管理诸侯的田宅土地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乡举里选无从推行。曹魏时期政府规定,各州郡分别公推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任大中正,作为品评官,但是所品评人物是否任用则由吏部斟酌。据此可知,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旨在A.否定乡举里选的惯例 B.维护世家大族专权的局面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拓宽下层社会入仕的途径4.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一稿,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敕书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才算合法。这一规定的重要意义在千A.强化了君主的决策权 B.提高了门下省的地位C.扩大了官员的自主权 D.提升了政策的合理度5.明代嘉靖年间的《河间府志》记载,乡镇一级的集市每月有二、三个集日,州县每月大概有五、六个集日,府城则每日一集。这反映出当时市场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 B.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C.农工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D.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巳被打破6.下表是1865年一1894年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企业数单位:家;资本单位:两)。对该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是A.上海成为新式企业聚集地突出体现了其受西方影响较大广东缆丝厂最集中主要是因为该省遭受经济侵略最严重新式企业集中在轻工业是由于其都来自于传统工场转化火柴厂所用创业资本最多是因为其所需进口设备最昂贵7.张赛在大生纱厂《厂约》中规定:"(员工)功大者,月薪四元之人,可得上等;功小者,月薪四十元之人,只给中等;若上班而乘除功过,仅宜得下等花红。当公同察议(薪金)去留,公过多者不给,私过轻者罚薪。”这一规定突出体现了该厂A.沿袭旧式企业等级制管理模式 B.注重引入近代公司的运营理念C.努力节省支出追求利润最大化 D.充分发挥股份制企业经营优势8.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此国民经济运动,乃以振兴农业,改良农产,保护矿业,开发矿产,扶助工商,调节劳资,开辟道路,发展交通,调整金融,流通资金,促进实业为宗旨,而以革除苛捐杂税,减免出口税,与要求新宪法之实施,禁止纸币之乱发,为建设国民经济之初步。”这表明蒋介石主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A.以发展工矿交通行业为突破口B.把自由竞争作为主要指导思想C.以革除苛捐杂税等为根本目的D.将禁止乱发纸币作为重要内容右侧战役形势图能够说明粉碎了日本速亡中国的企图国共合作携手共赴抗战前线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主战场游击战术贯彻到了全国战场10.1954年《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中提及:与会国保证尊重、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它们的内政不予任何干涉。题中方框里的国家应是越(南) B.印(度) C.中(国) D.印(尼)11.右图是《人民画报》1956年1月号(第一期)上文章《农业社的竞赛》的配图。该内容传递的信息是A."大跃进”运动已延伸到农业领域为完成八大的主要任务而努力劳动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激发了建设热情D.合作化生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计划与市场的提法不断调整(见下表)。这说明改革开放时间 表述1978年 权力下放,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1979年 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1年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7年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992年 计划和经济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B.不断增强企业经营自主权C.突出经济发展规划的功能D.发展经济以改善人民生活13.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将由公众意志托付集体权力的某个人或组织指称为具有人格的”他“,并说“根据国家中每一个人的授权,他就能运用托付给他的权力和力量,通过其威慑来组织大家的意志,对内谋求和平,对外相互帮助并抗御外敌。“美国人在立国之初贯彻这一理念的典型措施是A.成立联邦政府B.实行分权制衡C.保留各州权力D.调和南北矛盾14.19世纪初,英格兰202个选邑中,选民人数少于50人的有56个,51至100人的有21个,101至300人的有36个,301至600人的有24个,601至1000人的有22个。选民人数在1000以下的选邑共计有159个,至少可以选出313名议员,约占当时英格兰全部489个议员席位总数的64%。此情形的出现是由于A.光荣革命胜利提供了变革契机B.责任内阁形成凸显了议会地位C.工业革命导致了人口分布变化D.议会改革重新分配了议员席位15."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劳动群众的苦难,知识界一些先进人物,对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理性社会”的僮憬破灭了,他们开始寻求新的“理性社会”。这里的”他们“对新“理想社会”的探索A.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B.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C.满足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D.成为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理论来源16.下表是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此信息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世界贸易初步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明显失衡美国取代英国正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17.苏维埃士兵从广场进入了院子、从院子进入皇宫的内门,沿着各个楼梯和走廊进入冬宫,进程持续好几个小时,几乎无甚伤亡。这一行动A.推翻了沙皇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形成历史上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C.践行了四月提纲和平夺权的设想 D.缔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五个五年计划规定,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至少要提高35%,集体农民的收入至少增加40%;到1955年计划完成时,工人和职员的实际收入了增加了39%,集体农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50%。这实际反映出五年计划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赫鲁晓夫改革措施初见成效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民收入19.右图是古巴为纪念某国际组织成立二十周年发行邮票,邮票上"20"字样以地球为背景,有砸断双手手铸、放飞和平鸽等信息。该组织的成立表达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诉求促进了美洲地区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显示出两大对立阵营势力趋于平衡体现出亚太地区经济联系日益加强20.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全球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充满生机的:它导致出现一个不可抗拒的市场一体化趋势,使单一民族国家看到了以前闻所未闻的新技术。这一趋势也让残酷无情的现实及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反冲力。”在这里作者认为,市场一体化趋势A.是全球化充满了生机的主要原因 B.带来了新体系中残酷的现实问题C.也激发了现实对全球化的反冲力 D.由单一民族国家技术交流所导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作答。21.(12分)关圣帝君在中国人的信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关羽被封神并不是一跳而就的,起初在陈寿的《三国志》里,他只是一位英雄,直到“逝世51年后才被追谥为壮缪侯”;到了北宋末年,他的形象开始得到升华,这也与身陷边“境危机的宋廷对忠勇之士的渴求有关。宋徽宗曾连续四次加封关羽。而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更是把关羽塑造成一个集忠、义、仁、勇于一身的完人,这对人们对关羽的群体性认同起到了颇为关键的作用。到了明神宗时,关圣帝君的形象就被固化下来。按照(明末)李光缙的描述,关帝信仰的接受群体涵盖了当时所有阶层,是正儿八经的“万能神”。这种认同从明末一直传到清代。清军入关以后,为巩固统治,遴选了汉人心目中忠义神勇的关老爷,关帝信仰在清王朝合法化的同时也具备了整合社会价值的功效。此时的晋商大修关帝庙,不仅迎合了主流信仰,更具备了绝对的政治正确;通过建庙、祭祀等手段不断强化着关帝崇拜,鼓吹“忠诚信义”等信条,不仅增加了伙计、商人间背叛的道德成本,也利于商人取信于主顾。晋商通过自身的信仰影响了当地人对关帝信仰的体认,置换了先前对其他财神的认同,人们熟悉的关羽的“财神”称号不得不说是拜晋商所赐了。晋商(关帝)信仰帝国的建立,是使晋商数百年来得以生生不息的关键一环。一摘编自杨全《从万能神到财神—一关羽的晋升之路》完成下列要求: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至清时期关羽的形象并分析其被不断神化的原因。(7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关公信仰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5分)22.(12分)探索国家出路和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这几次上书的内容,就是他提出变法的总纲领。“富国”的具体主张,就是取消各省原有禁令,允许人民办工厂、制机器、发展铁路、轮船事业。这些事业都要“纵民为之,由官保护”。“养民”的重点在于发展工农商业,诸如利用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讲究制造技术上的发明,给予专利,甚至允许民间制造枪炮,此外还鼓励商会和大公司的组织,并由国家协助……为了推行这个纲领,他在“求人才”的名义下,提出一种代议制度,即由每十万户推出一个“议郎”,也就是绅商推选的新式议员。——摘编自翡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笫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完成下列要求: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主张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全变”与“小变”的关系。(6分)23.(12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2年,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因清廷退位而付之实现,现在我们应该实行经济革命(社会革命)”,“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那么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1924年1月,他主张“国民党之主张,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3月,他又说“民生主义是什么用法呢?是用来对大富人打不平的"'"要把全国的贫富都打到平等”。8月,孙中山作了四场关于“民生主义”的演讲,他说“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个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一一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摘编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材料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有复杂的思想来因和理论源泉。从历史程序上看,首先应把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九十年代改良派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看做是“民生主义”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思想前导。同时,孙中山在制定“民生主义”学说的时候,一再提及古代中国的“井田制”,并以它与“平均地权”相比拟。其它如王莽之王田,王安石之青苗也在孙中山的研究之列。而中国近代进步思想一个更为重要的标志,是他们都“经过于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孙中山当然更是这样。他在帝国主义诞生的时代,接受和提出了避免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其中特别是当时风靡一时的亨利·乔治的著作、学说,几乎为孙氏完全吸取过来。——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完成下列要求:据材料一,简述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变化内容并概括其特点。(6分)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民生思想变化在当时产生的影响。(6分)24.(12分)新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二十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一九八0年九月,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笫一书记座谈会。会后,印发了作为座谈会纪要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纪要写道:“两年来,各地干部和社员群众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总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一类是包工包产,联产计酬。实行结果,多数增产,并且摸索到一些新的经验。特别是出现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更为社员所欢迎。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当前,在一部分省区,在干部和群众中,对于可否实行包产到户(包括包干到户)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为了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生产,从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规定是必要的。”“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泊。"(《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10月版)这样,在一九八0年和一九八一年,包产到户在全国农村中迅速发展起来,并且从经济落后、生活穷困的特殊困难地区,发展到一般的以至富裕地区。”一九七九年底,包产到户虽然在全国还只是个别地方试行,比重仅占百分之九,由于一些地方自发仿效,其数量在逐步增加。””到一九八0年以后,情况有了变化。”“例如苏南地区,在一九八0年冬是专业承包,到一九八一年包产到户就占据了百分之五十的比重。山东沿海地带,也是这样。"(《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座谈会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8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