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五四制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字词音形义、文学常识,加深理解重点课文知识点(内容、感
情、写法)。
2.把握叙事详略,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详写主要部分,突出重点内容。
3.揣摩文中细腻、生动的描写,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
3.分析三篇现代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常见修辞手法。
【知识回顾】一、北京的春节
一、字词1、字音字形
初旬xun腊八粥zhδu蒜瓣suan香醋cu翡翠feicuι腊月Ia
展览Ian
饺子ji3o栗子Ii眨眼Zha通宵Xiao燃放小贩i⅛n轿
车jiao
杂拌ban榛子zhen娴熟xian黏nian蜜饯jian掺和
chanhuo
截然不同张灯结彩万象更新gθng
2、词语含义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例: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例: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
残灯末庙:指春节快要结束了。残灯,快要熄灭的灯。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
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
更:变更。
二、文学常识《北京的春节》作者(),原名(),字(),
()人,()族,()代著名作家。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称号。代表作品有小说《》《》,剧本《》《》等。
三、主题归纳:这篇散文以时间为顺序,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
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生活及祖国传统文化的赞美之情。
四、写作特色(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语言朴素自然、清浅俗白,"京味儿"
十足
二、腊八粥
—•、字词1、字音字形腻ni沸腾伯i咽y占n大匙Chi唾沫tuðmo塞灌Ji
guan搅和jiaohuo浓稠chou资格zi孥nu股胀pengzhang染搁ge
糊糊涂涂:无感觉的,麻木的或茫然的状态的。
例: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
2、词语含义
糊糊涂涂:无感觉的,麻木的或茫然的状态的。
例: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
二、文学常识
《腊八粥》作者(),原名(),()人,
()族。()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散文集《》等。
三、中心主旨:作者了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
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描绘出腊八节时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洋溢
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写作特色:
L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现情境,渲染气氛。2、人物语言很有个性,极具
生活气息。
三、《藏戏》
字词1、字音字形掀翻Xian脱缰jiGng涉水Sh4咆哮p3oxi5o吞噬Shi发
誓Shi宏愿h6ng旷野ku占ng撒遍s3两颊j陌王妃fθi巫女WU窟窿kUlong
敦厚dun一镀bo演绎yι拖延yan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行善积德身
无分文开山鼻祖两面三刀青面獴牙地广人稀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师
传身授
2、词语含义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例: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青面獴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现形容人面貌极其凶恶。青面:
脸上泛着青色;糠牙:露在外面的长牙。
例:妖魔的面具青面獴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足:充足。
例: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欲:想要。
例: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优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从容自得。
能歌善舞:指很擅长唱歌和跳舞,多才多艺。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
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
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
开山鼻祖。
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三、文学常识:《藏戏》是一篇民俗散文,作者()。藏戏主要流传
于我国西藏、青海一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戏曲剧种,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
藏文化的“活化石"。
四、古代诗歌三首
字词.迢迢tiao皎皎jiao纤纤xian擢zhuo扎扎zha机杼zhu
脉脉mð韩亚hong御yu五侯hðu栖qT冷露Iu
一、.节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诗意:看那遥远的牵牛星,皎洁的织女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诗意: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织着布,织布机发出札札的声音。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诗意: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如同雨水般掉落。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意: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他们之间虽然只隔了一条清
澈的河流,但也只能含情脉脉而相视无言。
寒食(唐・韩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意:暮春时节的长安城处处柳絮纷飞,落花飘散,寒食时节东风吹拂着皇帝御花
园里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意: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鸦鹊。夜深
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意: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当空的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二.主旨归纳:
(-)《迢迢牵牛星》
L主旨归纳: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
传说,抒发了游子、思妇的哀伤,或也可认为,是一种爱而受阻、相思而不可得的离恨
别愁。
2.写作特色:1.描写细腻,感情浓郁,意蕴深沉:2.大量运用叠字来渲染气氛,抒发
情感:
(二)《寒食》
《寒食》这首诗,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一说为称颂之作,一说为讽喻之作。
主题一:可以认为诗句描摹出了寒食节时浓郁绚烂的春景,刻画了皇室的气派,充
溢着对京城景色的陶醉,表达了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主题二: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宫特权及宦官专宠的讽刺,反衬普通百姓的贫寒。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在"不准百姓点灯”的寒食节,但皇帝宠幸之臣的家中,
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仅用两句
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
目的。
主题三:士人失意的怅惘及对现实的不满。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皇帝却开恩赐火
给王侯贵族,对这个细节的描述,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写作特色:
(1)前两句以清丽之语写景,后两句以白描手法勾勒。
(2)思绪缜密,结构严谨。
(三)《十五夜望月》
一.主旨: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副寂寥、
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景,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表达了诗
人对朋友的思念及一种别离思聚之情,想象别致,意境悠远,情韵含蓄。
二.写作特色:(1).情景交融,韵味悠长。(2).语言形象,想象丰富。
三、文学常识:1.《迢迢牵牛星》最早见于()(朝代)()组织编
选的《》,是一组(),一般认为产生于()。
2.《寒食》作者(),字(),()之一。"寒食节"
在()后的第()天或()天,()节前的()天。古代习俗
要禁火,只吃冷食。
3.《十五夜望月》作者(),字(),()代诗人。
【对应训练】
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ban)JLo这是用花生、胶枣、榛
(zhen)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jian)掺(chan)和成的。
B,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I6ng)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
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
沫(tu6mo)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shι)大匙朝口里塞(sai)灌呢!
C.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他OhU。)。锅里的粥也象是益发浓稠(ch6u)了.
D.谁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
姿(zT)态与娴(Xi6n)熟技能。
2.下列各句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ch。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
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f而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
饺子。
B.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ji6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pU户都上着板
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C.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Zi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
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嚷
dUnang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D.王妃同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
三刀。妖魔的面具青面獴I陌。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
眼睛和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dUn厚。
3.下列各句中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
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
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B.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
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C.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
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
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D.诬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獴牙,以示压
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谁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
朴实墩厚。
4.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
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一一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
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
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B,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
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
C.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洪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
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D.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
戏的开山鼻祖。
5.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
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B.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C.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
开山鼻祖。
D.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钺为其伴奏。
他们有求必应,只要有观众就行。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
娴熟技能。
B.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C.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因为不跑到街上去淘气,所以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色地
玩要。
D.观众也在吃喝玩要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豆瓣斩获高分,是因为该节目真正做
到了“在价值引领中创新传播,在创新传播中彰显文化自信”的缘故。
B.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D."一湖一环"景观照明项目是济南城市灯光亮化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
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B.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
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C."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D.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
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9.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新中国第一
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
馆》。
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七言古诗,作
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
C.《十五夜望月》作者是王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
D.寒食,即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或106天,清明节前1〜2天,古代习俗要
禁火,只吃冷食。
10.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寒食》作者韩翔,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
子”之一。天宝十三年(754)考中进士。
B.《腊八粥》是一篇小说,作者是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1925年
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沈从文20年代起蜚
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
河》,散文《湘行散记》。
C.《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五言古诗,选自《文选》,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
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作者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寒食》选
自《韩君平集》,作者韩字君平,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十五夜望月》
选自《王建诗集》,字仲初,许州人,唐代诗人。
D.寒食,即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或106天,清明节前2—3天,古代习俗要
禁火,只吃冷食。
二、课内阅读题。
(-)阅读《北京的春节》一文,完成下列题目。
11.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B.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C.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D.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12.对课文第①.②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这个时
节的天气的"冷"与后面北京过春节年味的"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年"在北京人心
中的重要地位,让人们从文中感受到浓浓的北京人过春节的生活气息。
B."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这一句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和饺子。
C.“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非常自然地用了比喻,把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
和期盼。
D.第①段中“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与全文最后一段
中"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前后照应,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春节
的时间长,还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流畅通达,清浅俗白,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这种语言
风格在文中处处可见,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
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B."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形或为瓜形,
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这句话对糖形糖味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
不仅仅是“热闹",更是"甜美"的。
C."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这句话说明过小年不很重要,后面
的春节才隆重。
D.选文字里行间透露出作为北方人的老舍先生,对北京春节习俗浓浓的喜爱之情。
1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1一6段主要写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及风俗习惯。
B.孩子们准备过年,喜欢做的事有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C."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D.大人们也忙乱的原因是"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
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5.下列对选文语言表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小年相对于春节的意义。
B.“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
腊八粥食材的品种众多,内容丰富,也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C."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精练地说明了腊八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
有了些辣味”的特点。D.选文引用谚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说明了这是一年中捕捉鸟
类最好的时候,易于捕获,增添野味。
16.我们都有在春节贴对联的习惯,下列对联最适合贴在书房的是()
A.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
B.万户春风贺人寿半窗松雪庆天伦
C.春风得意千条绿快马加鞭万里程
D.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白足一家言
17.本文对于民俗特点详写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众多的习俗,老舍娓娓道来,叙述不紧不慢,平缓自然。他详细写了腊八、除夕、
元旦、元宵节这几个重要日子中人们的风俗活动,根据各个重要日子的不同特点,又运用了
不同的艺术手法。
B.写腊八节,主要是选点式,抓住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来写。"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
业展览会。""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饺子。"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地突出事物的特点。
C.写除夕,采用全景式,全面描写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
饭、守岁等习俗,突出"除夕真热闹"。写元旦,则有点有面,既有全景的描绘,写"全城都在休
息”,也用散点式的手法,分类介绍了男人、女人、小孩子的活动,又重点描写了小孩子逛庙
会一一这恐怕是春节期间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
D.写最热闹的元宵节的习俗,作者运用渲染、铺陈,通过全景展示与重点描绘相结合,
通过语句的参差变化来表现热闹的氛围。
18.下列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
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
句中划线的"零七八碎儿"意思是零零碎碎,"玩意儿”指玩具。这两个北京人常说的口
语词,表现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也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果改用普通话
中的一般词语,则缺少了这种"京味儿"。
B.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句话围绕“各形各色",用四个“有的"构成对比,描写了有名的老铺子都挂出各自不
同形状和颜色的灯,既显示出这些老铺子的气派,又表现了元宵节的场面很壮观,并渗透着
一种文化的气息。
C.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
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句中画线的词"灯火通宵""日夜不绝"详尽描述了除夕之夜的热闹。"万不得已""必定"
既诠释了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的重视,也饱含着浓浓亲情,更浸润着传统的美德,赋予热
闹的春节以丰富的内涵。
D.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家中也有灯"照应上文,由写大街上商铺的灯过渡到写家中的灯。虽然规模小,但种类
繁多,进一步突出了元宵节的热闹。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中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
好生活的心愿。
B.课文详细介绍了春节的三个高潮:除夕、初一、元宵的习俗。
C.课文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D.文章以人们的活动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结构全文。
20.下面对“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俗,
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B.作者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举办农业展览会这一
民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C.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举办农业展览会这一
民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D.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俗,
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二)阅读《腊八粥》一文,完成下列题目。
21.对文中画线的语句"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近了他的眼中。"
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描写,一个“呃"字,将八儿从最初的“迫不及待"到"苦苦
等待",再到美妙的"猜想",一直到最后亲见时的惊讶"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
将一个可爱、天真的孩童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B.神态描写,一个"呃"字,将八儿从最初的“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美妙的"猜
想",一直到最后“亲见时的惊讶"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将一个可爱、天真的
孩童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C.语言描写,一个"呃"字,将八儿吃了腊八粥以后心满意足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
出来;同时也将一个天真、嘴馋的孩童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D.神态描写,一个“呃"字,将八儿吃了腊八粥以后心满意足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
出来;同时也将一个天真、嘴馋的孩童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22.对第三段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
的"句中加点的"跌"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一个"跌"字表现了栗子仿佛是自己不小心捧进锅中的,
正因为是“跌"进来的,所以"不久"就粉碎了,看来跌得不轻,这样写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体
会到作者未泯的童心。
B.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跌〃字表现了栗子仿佛是自己不小心摔进锅中的,
正因为是“跌"进来的,所以“不久"就粉碎了,看来跌得不轻,这样写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体
会到作者未泯的童心。
C.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跌"字表现了八儿想象着栗子不小心摔进锅中的
情景,体现出对栗子的珍惜,这样写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未泯的童心。
D.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一个"跌"字表现了八儿想象着栗子不小心摔进锅中的
情景,体现出对栗子的珍惜,这样写充满了趣味,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未泯的童心。
23.下列对文中吃粥前后内容的详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详写"煮腊八粥”的过程。将八儿迫不及待、急于吃粥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呼
之欲出从而将腊八粥诱人的色、香、味,借助八儿的眼、鼻、嘴,渲染得淋漓尽致。
B.略写“吃腊八招”的过程,用粗笔勾勒的方式,从侧面进一步表现腊八粥味道好,对
前面的内容起到照应和衬托的作用。
C.详写"吃腊儿粥”的过程更能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温暖的
柔情,增添了文章的生活气息。
D.本文向我们描述了腊八节的民俗风情,其中吃腊八粥就是最主要的风俗之一,所以
作者略写“吃腊八粥,详写煮腊八粥
2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顼是()
A.为了能多吃上几碗粥,八儿设定吃粥计划,并与妈妈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得
到妈妈的同意后,八儿"得寸进尺"。作者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将一个天真、可爱、聪明、
体贴、孝顺的孩子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
B.文章运用较多笔墨正面描写人儿一家吃粥的场面,运用动作描写"靠""斜立"等词和
比喻的修辞手法,“肚子己成了一面小鼓了“突出八儿粥吃得多、饱,吃得尽兴、心满意
足。
C.本文构思很别致:粥是事件的线素,八儿是人物线素,两条线交叉,八儿的爹妈
和大哥都自然而然编织进来。
D.作者在文中不惜笔墨介绍腊八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是为表现腊八
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25.下列句子表现不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的一项是()
A.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
久了,但他妈总是说时候还早。B."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C."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D.晚饭桌边,靠着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2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物语言很有个性,极具生活气息,文章描写八儿与母亲的对话,虽然语言并不是很
多,但能充分表现出八儿急于吃到腊八粥的心理。
B.本文语言典雅,简练流畅,乡土气息浓郁。
C.本文向我们描述腊八节的民俗风情,其中吃腊八粥就是最主要的风俗之一,所以作
者详写煮腊八粥,略写吃腊八粥。
D.文中写锅中的腊八粥熬煮时,"叹气似的沸腾着"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慢火熬煮下,腊
八粥浓稠甜腻,不时无力泛起泡泡的状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新奇而又恰当。
(-)阅读《迢迢牵牛星》,完成下列题目。
27.下面对古诗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主人公是织女。
B.诗歌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更具体了故事的情节,更加突出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
之哀怨,
C.诗歌运用欲扬先抑手法来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
D.诗歌描写更细腻,艺术手法更完美,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女主人公渴望夫妇团圆的强
烈愿望。
28.诗歌中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比B.夸张C.比喻D.拟人
2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B.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雄浑、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
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C."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可望却不可即,咫尺胜天涯。这
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
D.诗歌突出描写了主人公的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
30.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1.下列对诗意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理解: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
个不停。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理解: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因为下雨而哭泣
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理解: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距离也没有多远。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理解湘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
痴痴凝望。
3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皎皎河汉女(皎皎:形容很白很亮。)B.纤纤摧素手(擢:伸出)
C.终日不成章(章:文章)D.脉脉不得语(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
的样子)
33.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
九首》,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反映爱情生活。看似写神话传说,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
实写照。
B.整首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寂苦闷的心情,最后两
句突出地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
C.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诗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
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D.诗中六个叠音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或写景,或描人,或叙情,生动传
神,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3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从独居念远的思妇着笔,写她秋夜遥望牛女二星时的所见、所感、所思、所
悲
B.作者通过她(思妇)的化身抒发了担心个人安危的忧虑之情。
C.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合叙事与抒情为一体,它无句不在叙事,又无句不在抒
情。它既简洁明了地描绘出神话中牛郎与织女的动人故事,又真实贴切地表达了人世间
千古相通的离恨别愁。
D.本诗的十句诗中六句用双声字,这些双声字除它们字义本身对诗中人物与景物之
形象塑造所起的辅助作用外,还具有美化诗歌韵律的积极作用。
(-)阅读《寒食》,完成下列题目。
寒食(作者:韩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B.寒食东/风御柳斜
C.0暮/汉宫传蜡烛D.轻烟散/入五侯家
36.下列对诗意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
B.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东风驾着着花园的柳枝.
C.日暮汉宫传蜡烛: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
D.轻烟散入五侯家: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
3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
"无处不”,以反问句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B.第二句专写皇城风光,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
镜头。
C.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第三句中一个"传"字,意味着挨个赐
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D.第四句中"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五侯"使人联想到中
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暗寓讽喻之情。
(二)阅读《十五夜望月》一文,完成下列题目。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8.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B.冷露无声/湿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D,不知秋思/落谁家
39.下列对诗意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地面的树枝上栖息着白鸦.
B.冷露无声湿桂花: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
D.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40.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律诗。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
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B."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练而含蓄。全句无一字提到人,
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C."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
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似乎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带给人以美的联想。
D.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
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4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
B.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
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C.此诗以抒情起,以写景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D.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42.下列诗歌没有表现思乡之情的是(
A.《静夜思》(李白)B.《杂诗》(王维)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D.《回乡偶书》(贺知章)
四、国学经典诵读与名著阅读考查。
43.下列内容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A.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
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B.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
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C.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俵,
损矣。
D.诗,可以兴①,可以观②,可以群③,可以怨④。远之事君,迩⑤(er)之事
父;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4.下列诗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A.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B.君子有三畏:畏大人,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
侮圣人之言。
C.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
为下矣。
D.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
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45.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A.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
思难,见得思义。
B.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而谋动干
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D.侍于君子有三愆: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未见颜色而言谓
之瞽。
46.下列诗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A.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B.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蕴藉,木犀花。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D.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7.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A.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也随缘。
B.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C.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的只数椽。千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D.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鲁滨逊漂流记》表述错误的一项:()
A∙小说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
了一个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
船长,回到英国。
B.丹尼尔・笛福,(1660—1731)十八世纪英国作家,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人,
鲁滨逊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
精神。
C.鲁滨逊在古巴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生活。鲁滨逊在岛
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鲁滨逊在岛上还用(牛皮)制作了一把伞。鲁
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旱季)和(雨季)。
D.在孤岛上鲁滨孙找到祈祷书和《圣经》,鲁滨逊经常在岛上阅读的书是《圣经》。
49.《鲁滨逊漂流记》表述错误的一项:()
A.书中最经典的一句名言是什么?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可怕一万倍。
B.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
住了性命。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欧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鲁滨孙第三次出航
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鲁滨
孙第四次航行是去(贩卖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
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C.船触礁以后鲁滨逊上船搜寻有用的东西,.手枪.英镑.面粉等。
D.鲁滨逊在荒岛上做的事:建造别墅和房子、地窖、造过三、四艘船、围羊圈抓小
羊和母羊来驯养、制造工具,制作陶器、建了两个住所、制造葡萄干、面包、写荒岛日
记、种植小麦、大麦、采集烟草、营救星期五.
50,下列对《家》的叙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A.《家》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
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B.觉民性格温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运动缺三应有的关注。
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经一代,他也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时,
他毅然高家出走,公开反抗,和瑞珏成为小说中唯-对胜利者。《家》除了重点塑造高老
太爷、觉慧、觉新这三个典型外,《家》还注重刻画了一些生动而富于特征的女性形象,
如温顺驯良地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的弱女子瑞珏以及纯洁,刚烈,
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鸣凤等等。
C.《家》这部小说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
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
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
遭受巨大的痛若。
D.《家》写了高家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为了争
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了花招。他
们先是闹"鬼",吓死了老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
战,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
51.对《家》中人物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觉民受过新思想熏陶的“新青年",虽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处在长房长孙这样特
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使他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导致他的
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
B,觉新具有进步思想的新青年,不像大哥那么软弱,也不像觉慧那么激进,是介于
他们之间的一个人。平时温和谦逊,但为了与琴的爱情和爷爷坚决斗争,离家逃婚,做
了高家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
C.觉慧是高家最具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也是当时社会进步青年的典型代表。
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平等地对待各个阶层的人。目睹了梅、瑞珏的死等一系列悲剧,
最终也没有离开这个家。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曾一起开报社办报纸宣传新思想。
D.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
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他是这个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按照
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他是家族的"君主",全公馆上下无不敬畏
的"神
五、语言积累与运用
52.默写
(1).室雅何须大o(宅联)
(2).四面荷花三面柳,o(济南大明湖联)
⑶海纳百川;,o(林则徐自题联)
(4).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o(杭州西湖联)
(5).著述最谨言,非徒中国小说史;。(蔡元培挽鲁迅
联)
(6),,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杭州西湖
岳飞墓联)
(7)迢迢牵牛星,o纤纤擢素手,o终日不成章,
o,相去复几许。,
(8)春城无处不飞花,o日暮汉宫传蜡烛,O
(9),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
(10)春度春归无限春,。o
六、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完成题目。(4分)
注:漫画里的文字是"着什么急!采访的来了才能开始洗!"。
(1)描述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2分)
(2)这幅漫画的讽刺寓意是什么?(2分)
七、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主旨讲话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冲击,夺走数十万人宝贵生命。在此,我
提议,我们为在疫情中的不幸罹难者默哀,向他们的亲人表示慰问。
一一面对疫情,中国和非洲经受了严峻考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
大代价,控制住国内疫情,但仍面临反弹压力。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众志成城,非洲联
盟全力协调,采取有力举措,有效缓解了疫情,成果o
一一面对疫情,中国和非洲相互声援、并肩战斗。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非洲
送来宝贵支持,我们o非洲疫情暴发后,中国率先驰援,同非洲人民坚定
站在一起。
一一面对疫情,中非双方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我愿重申,中方珍视中非
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
(1)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2分)
(2)读了上面的文字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一段话。(不超过40字)(2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
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
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
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
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
程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
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宿于逆旅()②良宵难遣()
③可棋一局乎?()④明日复其势()
2.①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②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3.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
体表现在何处?
4.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
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九、(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
一只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
吴佳骏
①小时候,我在村里学堂读书。学堂坐落在一个土丘上,周围除生长着三棵枣树和
两株柳树外,看不见更多植物。木条的窗根,灰尘密布。屋顶的瓦,长满荒草。这是一
个缺少色彩的、黯淡的世界。
②但那一抹朝阳般的色彩,被装在一只墨水瓶里,放在老师的讲桌上。它照亮了我
的眼睛,温暖了我的童年,每天上课,我的注意力都会被这只瓶子吸引。我喜欢看老师
批改作业时的样子,三根指头拈住笔柄,将笔尖朝墨水瓶中沾沾,再在瓶口刮刮,潇洒
地在作业本上划下"V"或"x"。老师,自然成了我的偶像一一他不但可以判断知识的对错,
还能判断心灵的美丑,甚至预测一个人的未来,从老师身上,我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和目
标。
③我知道,要成为老师那样的人,不容易。老师是喝过大量墨水的人,文化人都是
墨水浸泡出来的。姐姐说,谁墨水喝得越多,文化就越高,人就越聪明。姐姐的话,坚
定了我在苦难中的信念一一拥有一瓶墨水,学做一个文化人。但我不敢将这个想法告诉
父母,他们能养活我们姐弟,并送我们中的一个进学堂,已属不易。
④那是一个黄昏,放学后,教室里空荡荡的。躲在教室门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台落地窗安装合同范本
- 早教老师礼仪培训
- 新学期班级家长会培训
- 《ME人机料法环测》课件
- 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 全新海鲜供货合同模板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合同3篇
- 《如何做好出纳工作》课件
- 房屋买卖合同补充协议书(2篇)
- 《SOP制定与实施》课件
- 农产品物流管理教材 课件
- 库房日常清洁卫生记录表
- DB37-T 4085-2020 商务楼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 《合并同类项》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四级)电子商务师理论考试核心题库及答案(含理论、实操)
- (完整)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
- 浙江履行行政协议决定书(参考格式)
-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 金融工程学(第五版)第1章金融工程概论
- 202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上)
-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第七单元-《雪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