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课件《墨子》非攻授课人:姚娜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1《墨子》非攻授课人:姚娜《墨子》非攻授课人:姚娜2“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3“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

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的人民,尽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也不是义战。

“非攻”是墨家针对当时诸侯间的兼并战争提出的反战理论。墨子认为,战争是天下的“巨害”,无论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因之既不合于“圣王之道”,也不合于“国家百姓之利”。节选的这段文字用比喻说理的方法,通过论述窃人桃李,窃人鸡犬猪马牛,杀无辜之人,罪行层层加重的事实,点明攻人之国罪为至大,从而阐明了“非攻”“兼爱”的思想。

“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

到战国时期4非:谴责、非难、反对。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解题非:谴责、非难、反对。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解题5孟子有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要做到“知人论世”。孟子有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深入透彻地理解6墨子生平简介

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墨子》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生平简介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7

朗读“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8朗读课文——自由朗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字音。2.落实重难点文言实词、虚词。朗读课文——自由朗读9你认为本文在谈什么问题?你认为本文在谈什么问题?10研读文本——找、评、辨

第一步,找“不义”与“义”之行;第二步,评“不义”与“义”之行;第三步,辨“不义”与“义”之行。

研读文本——找、评、辨11研读第一段:

找“不义”与“义”之行。

找一找研读第一段:

找“不义”与“义”之行。

找一找12

本文说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评价。可以换位置吗?评一评

本文说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评价。可以换位置吗13

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14课文研讨1、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生活现象(1)窃人桃李评判不义原因亏人自利(2)攘人犬豕亏人愈多(3)取人马牛更加不义更加不义亏人愈多(4)杀不辜人更加不义亏人愈多攻国最不义亏人最多轻(程度)重课文研讨1、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生活现象(15第一段从亏人轻重的角度,列举生活现象,逐层推进第一段从亏人轻重的角度,列举生活现象,逐层推进16再读第一段,深层次品味文本再读第一段,深层次品味文本17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是混帐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18研读第二段

杀人为“不义”谈起找一找研读第二段杀人为“不义”谈起找一找19生活现象1、杀一人评判不义罪行一死罪2、杀十人

十重不义十死罪3、杀百人百重不义百死罪攻国无数重不义无数死罪少(数量)多第二段从杀人多少的角度,列举生活现象,逐层推进。生活现象1、杀一人评判不义罪行一死罪2、杀十人十重不20第二段末则以人的生理感觉事例作类比。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不知白黑之辩矣——不知甘苦之辩矣——辩义与不义之乱也。第二段末则以人的生理感觉事例作类比。——不知白黑之辩矣——不21层层铺叙,对照鲜明墨子极善论辩,他的论辩逻辑严密,善于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在说理散文史上,墨子散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墨子采用层层推进说理及类比说理的方法,反复证明了自己“天下之君子”不知道“义”与“不义”分别的观点,指出了天下的君子们在如何看待攻打别人的国家这种事情上,显示了价值判断上的混乱,他们根本不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层层铺叙,对照鲜明22

拓展延伸:学习层层铺垫、对照鲜明写作技巧:现场写作,师生下水尝试!拓展延伸:23

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圆环失去了一个部件,它旋转着去寻找这部件。因为缺少了部件,它的滚动非常缓慢,这使得它有机会欣赏沿途的鲜花,可以与阳光对话,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虫聊天......而这是它在完整无缺、快速滚动时无法注意、没能享受到的。但当它找到那部件后,因为滚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能从容欣赏鲜花,也没有机会聊天,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

请以“得与失”运用层层铺叙、对照鲜明的特点写一个片段片段作文: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24

落叶失去了繁茂的大树,把养料点点地献于贫瘠土壤之中,却得到了它那奉献的美誉;

松柏失去了肥沃的土壤,把根部深深地扎入悬崖怪石之中,却得到了它那傲然的雄姿;

梅花放弃了安逸的环境,把花朵片片献于凛凛风雪之中,却得到了它那挺拔的傲骨;世间万物如此,有失才有得。材料中圆环虽失去了一个部件,它却欣赏于沿途的鲜花,对话于温暖的阳光,吟唱于起舞的蝴蝶,聊天于地上的小虫......乐于得者必先乐于失,有失才有得。

人生亦如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人生之路,多有坎坷,命运中的失去,往往汇聚成生命中的光彩,有失才有得!

落叶失去了繁茂的大树,把养料点点地献于贫瘠土25过去现在将来

非攻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非攻过去现在将来非攻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26总结明确主旨:本文墨子采用层层推进及对照鲜明的说理方法,反复证明了自己“天下之君子”不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的观点。从而得出了“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的结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下的君子们在如何看待攻打别人的国家这种事情上,显示了价值判断上的混乱,他们根本不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墨子在谴责“天下之君子”的同时,言明了战争是最大的不义的观点,表达了自己“非攻”的思想主张。总结明确主旨:本文墨子采用层层推进及对照鲜明的说理方法,反复27感谢指导!感谢指导!28抗美援朝的思考:战争带给人类的永远是伤害。抗美援朝的思考:战争带给人类的永远是伤害。29战争中逃亡的孩子们战争中逃亡的孩子们30战争中可怜的孩子们战争中可怜的孩子们31惨目忍睹,伊拉克儿童身上的战争之伤惨目忍睹,伊拉克儿童身上的战争之伤32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伤害是无法弥补的。3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第2课《非攻》经典课件34抗日战争日军发动细菌战队中国造成的伤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