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8-人教课标版_第1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8-人教课标版_第2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8-人教课标版_第3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8-人教课标版_第4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8-人教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鸦片战争时的道光帝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道光帝可笑的问题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统治者闭目塞听,虚骄自大,其无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恩平市华侨中学鸦片战争时的道光帝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1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讨论:结合单元知识介绍,说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几个阶段及相关历史事件?第五单元讨论:2器物(科技)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思想(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维新派)辛亥革命(革命派)新文化运动(激进派)马克思主义传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历程器物(科技)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思想(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的表现成就是什么?2、洋务派提出什么思想?影响是什么?3、早期维新派的哪些代表?主张是什么?4、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的代表有哪些?他们的主张各是什么?5.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4

问题探究: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先进的中国人为何要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1、背景

a、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c、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民族危机—强国御侮、救亡图存(目的)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问题探究: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5

A、主张:B、表现:C、地位:

设立译馆,翻译书籍

《各国律例》《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林则徐向西方学习,师以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2)魏源A、编写著作:B、主张:C、意义:《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A、主张:设立译馆,翻译书6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

回顾必修二相关内容:1、洋务运动的背景2、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时间3、洋务运动的思想主张4、洋务运动的实践活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4、洋务运动的影响内忧外患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19C60S---90S“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回顾必修二相关内容:内74、洋务运动的影响:

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4、洋务运动的影响:8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种思想的目的何在?阅读教材并思考:就是说,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9学思之窗:魏源“师夷长技”的唯一目的是“制夷”,即抵抗外国侵略者。洋务派“师夷长技”的目的,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和好”条件下,徐图自强。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有:他们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无:①洋务派“师夷”目的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而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学思之窗:有:他们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维护清王朝的10三、维新变法思想问题探究: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1、早期维新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代表人物、和主张及其评价各是什么?2、后来又有何进一步?在这一思想影响下发生了什么运动?有何影响?三、维新变法思想问题探究:11代表人物:主张:局限性: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1)产生的原因

(2)代表人物及主张19世纪60年代以后,1)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不断加深2)洋务运动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一批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王韬、郑观应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代表人物:三.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1)外国12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19C90S)(1)背景:思考:维新派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宣传维新思想,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找出其主张。(2)代表: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1)背景:思考:维新派代表从不同的角13康有为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2、宣传维新思想方式:①办万木草堂讲学②著书:《新学伪经考》把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斥为伪经;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孔子是改革之师是民权、平等的倡导者。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1、思想主张:

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建立君主立宪制,来救国图强总之,借助于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康有为“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14梁启超(1873—1929)材料: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代表作:《变法通议》

思想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变法之本在于培养人才,兴办学校、改变科举制度,变法能够成功,在于改变政治制度梁启超(1873—1929)材料: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15严复(1854—1921)封建君主是“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思想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严复(1854—1921)封建君主是“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162、维新思想的发展

(1)代表人物及主张(2)指导实践: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的高潮)(3)历史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维新思想的发展(3)历史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17

特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原因:从这句话能看出维新变法思想宣传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特点?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可以减少变法阻力特点: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183、“开眼看世界”

的历史意义:A、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B、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C、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开端及时训练

1、下列著作、杂志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A3、“开眼看世界”的历史意义:及时训练A192、右图所示著作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师夷长技以制夷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3、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陈世镕;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为奇书。”——陈澧;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林昌彝。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海国图志》B、《天演论》C、《新潮》D、《青年杂志》BA2、右图所示著作提出的思想主张是()BA201、19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直接原因是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B.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了有识之士C.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D.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林则徐之所以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①为了了解外国情况,翻译外文资料②组织人员编写《各国律例》和《四洲志》③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④领导了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及时训练BA1、19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产213、有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提出此观点的是A.林则徐、魏源等人B.李鸿章、张之洞等人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D.慈禧、光绪等4、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5、19世纪九十年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这体现出张之洞主张A.全面向西方学习以应付清政府面临的危机B.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C.加强个人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D.倡导西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BAB3、有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况今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自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李文忠公全书》材料三: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政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摘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2.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三观点的相同之处。4.材料三中“臣料数十年后……”含义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231、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民主共和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A.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物,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这段言论应该出自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3、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DCA1、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244、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抵抗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5、历届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展台,最早见识世界博览会的中国人是以纯粹的私人身份去的,比如王韬,他亲历了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当时的中国人把世界博览会称为炫奇会或赛奇会。这反映了A.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B.中国物产贫乏C.统治者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D.中、英科技间有很大的差距CA4、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256、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完全相反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期间的抵抗派和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派B.顽固派和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D.洋务派和维新派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书中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火成,在变官制。”这里的“官制”指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立宪君主制8、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AC6、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完全相反26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①著有《海国图志》②创办江南制造总局③著有《新学伪经考》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概述编号①、③、④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2)编号②、③、④所代表派别分别进行了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特点。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①27(3)①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题、目的②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从学造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到仿行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思想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3)28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

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16、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

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

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

2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0、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

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3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3、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

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4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

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44、有志者事竟成。

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

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1、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2、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3、不好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萧伯纳

4、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如果愉悦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愉悦的。——赫拉克利特

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7、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2、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13、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蒙田

14、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15、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6、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好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家具广告)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