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选读》复习2第一课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孔子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他有足民的思想;他也强调教民,主张以德治国,他对礼的关注最多。孔子的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3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到达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后代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百姓自然拥护他,小人必然被感化,“远人不服,那么修文德以来之”,无须用用武力去征伐。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是养生、送死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爱民、使民以时,不可横征暴敛。上下要各得其分。教民以礼、信、孝悌。4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3·9)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
阅读以下材料,答复后面的题目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5答题要点: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首先就要保证百姓根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根底,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要取信于民,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表达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强调教民,主张以德治国。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表达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强调教民,主张以德治国,/一个国家必须有人民的信任才能稳定,博得人民的信任,让人民对政府充满信心,是执政者的重要任务。6阅读以下材料,答复后面的题目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那么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那么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那么敬;孝慈,那么忠;举善而教不能,那么劝。”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8答案: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到达了君子的要求,他才可能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够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孔子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故远人不服,那么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的典范是对老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那么敬;孝慈,那么忠;举善而教不能,那么劝”。9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答题要点:“均无贫”与“均贫富”两者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那么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因此,朱熹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10第二课克己复礼
“仁”和“礼”的关系是怎样的?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根底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标准,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标准;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异的兼爱、博爱。〔孝悌、节信等〕★明确孔子提出的礼与仁的关系,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和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主张的异同。11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反对。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么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1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17·11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仁。2、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根底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标准,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标准。13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曰:“天下有道,那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那么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14下有道,那么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那么庶人不议。”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15答案:1.孔子认为西周是完美理想的社会,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的周公。2.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确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经、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3.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16〔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了,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4.礼的作用: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礼就在其中起调和的作用,与法律互补,其作用有时甚至比法律更大,所以,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7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那么。①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②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18答案:①“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符合义,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礼”的必然。〔理解根本正确,言之成理即可〕②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将君权父权绝对化,未免狭隘。孔子提倡要各安其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意思根本正确即可〕19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留,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孔子和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不一。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还是从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的“用之那么行,舍之那么藏”的态度更为积极。20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在屡次碰壁后,知道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但他仍然为之奋斗,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而孔子的这种精神却遭到了许多隐士〔有识之士〕的反对。如接舆〔狂放游侠似的隐士〕、长沮、桀溺〔匿迹山林的隐士〕、荷蓧丈人〔清高孤傲而性格复杂的隐士〕。他们对孔子师徒极尽奚落和嘲弄。同时还遭到普通人的反对,如晨门人、荷蒉者。认为孔子固执,不因势利导改变自己。21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假设从辟世之士哉?”……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22
〔2〕赞成孔子的观点。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赞成桀溺的观点。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23阅读以下文段,答复文后问题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24答案:接舆要表达的意思:“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人说麟、凤,有时候代表人中之君子,或者是天下绝对太平,时代有道的时候,就可见到走兽中的麒麟、飞禽中之凤凰,乱世的时候就看不见。现在楚狂是用凤来比孔子,挖苦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这是德行衰败的表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劝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已而!已而!”——言乱世已甚,不可复治。“今之从政者殆而”——劝孔子不要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25孔子想跟“接舆”说:我们撇开《论语》里这节看接下来一节。在长沮、桀溺的两位隐士和孔子的交锋跟这节的内容类似。两位隐士通过孔子弟子子路诘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薇子第十八》〕天下都无道成这样了,谁能改变得了呢?孔子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改变它呢?在接下一节里,心直多勇的子路更是明确提出一个思想——不仕无义。“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之也。”子路的意思是,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孔子想要同接舆说的,想必也是这样的话。26看待“接舆”这类隐者: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沟通交流,“欲与之言”。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屈原《涉江》里“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一句中提到的接舆就是他。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的失望、厌恶和对抗,不如说是对自己心灵救世的责任感进行的挣扎与逃避。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他首先想到要担负起拯救文化的道义和责任,这和孔子的思想作为也不谋而合。他认识到,旧文化衰落成这样,怕是已经无可挽回了: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政治混乱黑暗,推销文化礼仪出力不讨好,有着很大的危险,还是不干这营生,安安生生佯狂避世平安自在。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2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那么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之矣。”①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②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③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28①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用意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说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②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儒家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洁身自好,却忘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君子出仕,是为了践行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29①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说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②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30认同孔子或陶渊明均可。认同孔子,主要从积极入世承担责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方面作答;认同陶渊明,主要从洁身自好,坚守人格方面作答。③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31阅读以下文段,答复后面的问题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假设哀公同意了孔子的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子会怎么做?32答案:“沐浴而朝”表达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孔子反对武力攻伐,但也并非绝对反对战争。试想孔子连“八佾舞于庭”都无法忍受,而陈成子臣弑其君,此乃人伦大变,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按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后率国以讨之。33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认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疑心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到达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不超过100字〕答案: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34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答案:“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要分析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到达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辉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发动作用和典范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牺牲。35在中国的古语里,没有比“知其不可而为之”更动人更悲壮的了。从古至今,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整体的不公正不清醒不健康的形势。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主观方面的实力缺乏,一件事的能否成功太无把握。怎么办?是知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进?是doit,tryit,还是望而却步?而一些仁人志士,爱国者先行者革命者,大师大家,明知正确的主张处于劣势,正义的事业处于劣势,清醒的思想处于劣势,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够,还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必败的估计,挺身而出,作出完全没有成功希望的努力,叫做知其不可,知其必定不能成功,知其36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知其不能被很多人理解,其处境真叫恶劣了,而不放弃,而为之,仍然那样去做。多少民族英雄是这样做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在本朝代已经全无希望的情况下作出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只能是以身殉职。这里有一个被康德称之为绝对命令的东西,无条件无保存无商量,我们无法想像他们可以有别的选择。多少革命志士也是这样做的,比方秋瑾,比方李大钊,他们在最艰难的情势下没有惧怕付出代价。还有如韩愈的谏迎佛骨,海瑞的罢官,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中,艺术创造中,学理探讨中,新理论体系37的形成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垫脚石,成为铺路的石子,成为划时代的突破的一个序曲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
——摘自《王蒙自述》38阅读以下文段,答复文后问题。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那么厉,浅那么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①“深那么厉,浅那么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②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答案:①“深那么厉,浅那么揭”的意思是说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荷蒉者”是在说孔子就是一个不知水深水浅、不顾水深水浅的人,挖苦孔子不知通达权变。②孔子认为荷蒉者的评说干脆利落,很难辩驳。39“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为正义而战,在所不惜。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40本课总的思想内容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那么。“仁”的根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仁”的具体准那么〔内涵〕: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仁”的理想效果: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仁”的最高境界:能施恩于百姓,周济群众。“仁”的途径和方法: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看一个人是不是“仁者”,不能过于注重小信小节,要看他是否对社会、对百姓作出了奉献。五、仁者爱人41孔子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根底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但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奉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孔子的仁爱观是怎样的?42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从各自的答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颜子不自夸长处,不自夸功绩,谦虚谨慎;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希望建立一个人伦有序、亲善和谐的社会,表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43阅读以下文段,答复文后问题①子曰:“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②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③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答案:①章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倒在其次。②章提出“忠恕”乃待人的根本原那么。③提醒在实践仁爱的过程中不妨从小处着手。44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假设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那么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孔子一方面否认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奉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45答案: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奉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说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46阅读以下文段,答复文后问题。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②。”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③斯语矣。”
47【注释】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②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③事:从事,照着去做。
“忠”
“恕”两字的内涵是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矛盾?48答案:
“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指待人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矛盾。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49阅读以下文段,答复后面的问题。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从各自的答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50从各自的答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答案: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绩,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那么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孔子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德爱民。51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惕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根底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那么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答案: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根底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异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52第六课君子之风君子必须具备哪些道德素养?儒家是怎么看待“义”和“利”的?走正道、守道德、有仁爱、有才艺安贫乐道,重义重德,不患得患失见利思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理想的价值观是义利的统一53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2〕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的?54〔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2〕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的?孔子所讲的“乐”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富足。坚守道义、有所追求的人,即使是在贫困中内心也总是安宁的快乐的。孔丘把“安贫乐道”“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人生准那么。即使处于忧患之中,他还是“乐在其中”“乐以忘忧”。“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55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56答案:
1.孔子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572.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那么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到达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孔丘把“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他是“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58第八课周而不比儒家的交友观是怎样的?选择朋友首先看重的是正直和诚信,与人为善,好恶清楚,实事求是,适中交往〔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59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那么止,毋自辱焉。”
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那么。60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那么1.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那么就可能自取其辱。2.看人不片面,而要作详细的考察,作出综合评价,要看到一个人的缺乏,也要看到一个人的长处。3.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不凭讲了几句正确的话,就全面肯定,竭力推举,不因为一个人的行为缺点而全盘否认。61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那么止,毋自辱焉。”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那么。62答案:1.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那么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2.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是不凭你讲了几句正确的话,就全面肯定你,竭力推举你;“不以人废言”,是不凭你说了几句错误的话,就全盘否认你,从此不用你。3.孔子看人从不片面出发,而是详细的考察一个人,作出综合评价,因此,孔子能看到一个人的缺乏,同样也能看到一个人的长处,不把人一棍子打死。所以,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很恰当。63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联系现实,谈你的理解。答案:在现实中确实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去“爱”,对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恶痛绝,真正的仁者是“爱憎清楚”的,爱人,才能使人们敬佩你、归顺你;憎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远离你。孔子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那么的爱。64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②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③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④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⑤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从这几段文字看,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什么?
〔2〕以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看,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君子?65答案:〔1〕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看他注重道义还是注重利益。〔2〕要成为君子就要有志于追求道义;要以道义去结交朋友,而不结党营私;不讲究吃喝穿着,不争名夺利;做人要谦虚,要有自尊〔矜持〕,要讲信用〔诚信〕。〔评分标准:题目不难,但必须对孔子说的那几段话进行分类整合,从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物质财富〔名利〕的角度去答复。〕66第十一课诲人不倦本课总的思想内容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那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有教无类,公平公正,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启发诱导,触类旁通,教学相长,重视身教,述而不作。67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面对子路、冉有的同一问题,孔子的答复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很困惑。孔子的解释表达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对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你有什么体会?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长,要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展现不同的个性,发挥各自不同的特长。68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假设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简析文中所表达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贵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从中推及未知事物。〔分析略〕69从这那么材料中看,作为一个老师,孔子有怎样的教育教学思想?请简要答复。内容上重视诗教与礼教。方法上,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提倡教学的公平公正。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70阅读下面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面对子路、冉有的同一问题,孔子的答复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很困惑。孔子的解释表达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为什么?答案:因材施教。因为孔子认为子贡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他是能够把握好做事的度的。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里有数。7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①面对子夏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②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答案:①孔子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文学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末。②孔子这里就是在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内在德行为务,少一些外在虚伪的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一启发,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且能举一反三、启发老师,而老师肯定并谦虚地接受他的这种理解,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7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结合文段,请你评价孔子的启发诱导教育方法。答案: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那么启,悱那么发〕;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到达触类旁通的目的。“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迫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73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假设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诗经》中的含义是什么?子贡引用它的用意又是什么?为什么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诗了?答案:“切磋琢磨”是加工骨角玉石的各种方法。子贡引用这句诗,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到达更高的境界〔求学之德应精益求精〕。子贡由谈人生道理而开悟,悟到了诗经的深意,反映孔子对学生能举一反三的重视。74阅读论语中的这那么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这段文字反映出孔子的怎样的教育特点?请结合文字内容进行评析。答案:①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不偏私,对自己的学问也不秘传,反映了孔子一视同仁的教育原那么。②“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强调“诗”、“礼”在言语和立身方面的重要作用,反映出孔子在教育内容上注重“诗”、“礼”。〔结合文段,能够概括出教育内容和教育原那么的相关信息的各得1分,能够进一步具体阐述的再得1分。〕75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答复①②两题子曰:“假设圣与仁,那么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那么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①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语段的成语。②孔子对于教育学生之事的态度是否矛盾?请就这两章内容简要分析。76①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语段的成语。②孔子对于教育学生之事的态度是否矛盾?请就这两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①举一反三
诲人不倦②这两章里表达孔子的育人态度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他强调学生首先需要进行思考,尝试表达,只有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根底上,老师才会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只有在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的时候,他才“那么不复也”。如果学生自身有求学之心,他就会诲人不倦。77第十二课高山仰止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孔子的学问和道德都很高。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学生即使受到孔子的严厉斥责批评,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78第十二课高山仰止从本文的表达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其弟子的个性是很了解的,其中子路的性格最为鲜明,请问子路有什么性格特征?孔子似乎最看中颜回,为什么?子路坚强、好勇、直率;颜回德行好,聪敏过人,能“闻一知十”,虚心好学,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79阅读下面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子谓颜渊曰:“用之那么行,舍之那么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那么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80答案:〔1〕反复。〔2〕第一,孔子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性格上的理解和引导。第二,孔子不仅希望自己的学生“博学于文”,还希望学生“约之以礼”,更难得的是对学生采取了“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1〕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试问,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情绪的修辞手法是什么?〔2〕孔子通过平时的言行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段谈谈其理由,并作简要分析。81阅读下面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说说上述选文中蓝颜色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82答案:孔子的话生活化、口语化,多处采用叠句形式,极富感染力,处处表现出浓烈的爱生之情。孔子看到学生志向高远,文采斐然,情不自禁说道:“归与!归与!”由衷的喜悦溢于言表。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说道:“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话语中充满痛苦和无奈。83
颜渊死了,孔子哭喊:“噫!天丧予!天丧予!”“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叠句和反问形式表现出哀伤欲绝的感情,足可催人泪下。孔子想当官想得昏了头,不顾自己身份走女人路线,去和那位口碑不怎么样的南子夫人套近乎,子路不满之色溢于言表,逼得孔子连连向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叠句形式充分表达了孔子急于要表白的思想即对子路的无奈。
84第十三课沂水春风本课总的思想内容记述孔子与学生关于言“志”的教学过程,再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其乐融融的情景。子路志在通过一大国来实现治国理想。冉有志在通过一小国的治理来实现“富民”的理想。公西华志在学习。曾点志在通过礼乐教化来实现治国理想。本课的具体内容孔子问志,弟子谈志,孔子评志,孔子的治国理想。85本章孔子与弟子之间和谐平等的气氛表现得很充分,是如何表现的?1、既记言谈,又传神情。写出了人物的神情风貌——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人事;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谦退;曾点的沉着;孔子的长者风范和闲暇心情。2、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曾点的鼓瑟,孔子的简要点评、神态表情。还有比照——“率尔”、“铿尔”,“哂之”、“喟然”等。86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87
参考:〔1〕描绘了一幅暮春郊游的和乐景象。〔2〕赞同:因为曾点勾勒的是一幅太平盛世和乐景象图,他的理想反映了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社会境界。不赞同:曾点缺乏济世大志,反映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而儒家讲究入世,讲究积极进取。88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如何理解孔子的“吾与点也”?89孔子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可以有这样几种解释:①孔子虽然热衷于人世,但屡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说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②曾点描绘了一副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表达了孔子的政治理想。90阅读文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那么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那么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⑴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⑵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91⑴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⑵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答案:〔1〕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景,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2〕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92第十四课中庸之道本课总的思想内容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过”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中庸有原那么,而非折衷主义。中庸的前提是义、礼,要到达“和”。“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那么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那么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中庸具体表现:中德、中行、中礼、中和。93什么是中庸之道?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善恶清楚〕94“中庸”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中庸”的实质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那么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那么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它不等同与折中主义。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缺乏,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二人的评价是“过犹不及”。“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前者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后者流于退缩、不敢有作为。孔子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一方面,对立双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才符合中庸的思想。95“过犹不及”〔中庸〕和“折中主义”有何区别?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过”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那么地调和在一起。根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96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子曰:“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97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那么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庸”与“和”的理解。“中庸之道”是否等同于“折中主义”?请例举现实生活中能表达中庸之道思想的事例并简要分析。98答案:A.中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之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B.“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那么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那么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C.折衷主义是指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那么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其特征和表现是: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许多属性不加区别地东抽一点,西抽一点,作完全偶然的机械的拼凑;在原那么问题上模棱两可。D.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99京剧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临沧c1客运资格证考试
- 拆迁要求市场补偿申请书
- 吉首大学《竞技武术套路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影片制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声乐基础训练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门店充电宝签约协议书范本模板
- 吉林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公共文化服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招聘与甄选》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大型饭堂采购合同范本
- J-STD-020D[1].1中文版
- 数值计算方法总复习课件
- 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
- 智慧校园项目—数据大脑等平台建设方案
- 体育市场营销学试题库
- 墨菲定律课件PPT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1)
- 微信使用保密管理自查情况报告及微信泄密整顿工作汇报总结范文(2篇)
- 低老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 气相色谱(GC)培训
- KTPZ系列盆式橡胶支座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