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法制讲座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环境法律体系与环境行政机构设置环境法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一、环境问题的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而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给人类带来灾害,就是环境问题,通常也称环境危机、生态危机。其中,由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洪水泛滥等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通常也称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通常也称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称之为“公害”。第一章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二、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和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两类。狭义环境问题仅指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狭义环境问题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a.环境污染。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把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致使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生产和生活。b.生态(环境)破坏。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短缺、枯竭,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三、我国主要的十大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世贸组织与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Airpollutionandclimatechangeissues
2011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17.9万吨,比上年下降2.21%,但仍居世界第一位。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04.3万吨,比上年上升5.73%。2011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829.1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448.7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世界能源组织预测,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世界银行预测该进程将提前至2009年;2007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结论。目前,我国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煤炭消耗量位居全球第一,消耗量超过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水环境污染问题
Waterpollution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珠江、长江,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1%、25.3%和13.7%。占总量约40%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52.1亿吨,比上年增加5.6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499.9万吨,比上年下降2.04%;氨氮排放量为260.4万吨,比上年下降1.52%。
垃圾处理问题
Garbagedisposalproblem
2011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5140.6万吨,比上年增加31%;处置量分别为199757.4万吨,占产生量的60.5%。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处置量均未发布。2010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为25.4%。2011年数据仍未发布。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Landdesertificationissues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水土流失问题
theproblemofsoilerosion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水土流失总量为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2%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旱灾和水灾问题
droughtandfloodingproblem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和2003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destructionofbiodiversityissues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世界濒危的600余种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WTO与环境问题
WTOandtheenvironment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theThreeGorgesreservoirareaofenvironmentalissues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9年全部建成。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2010年前长江晒网坝断面为Ⅰ-Ⅱ类水质,其余断面均为Ⅱ类及以下水质。2011年环保部公布的三峡库区水质已经全部在Ⅲ类及以下。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persistentorganicpollution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四、环境问题的成因1.市场失灵(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在环保领域失效)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非竞争性:我用并不影响你用非排他性:我用你也可以用2.政策失误(政府不当作为加速市场失灵)3.国际贸易的影响(1)涉及对环境有影响的贸易有害废弃物跨境输送(科特迪瓦)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象牙、藏羚羊)(2)引起环境问题的贸易活动热带雨林木材交易、捕鲸贸易(3)国际投资导致的污染转嫁珠江三角洲电子垃圾、淮河流域造纸一、环境法的体系概述环境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环境法的体系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是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为促进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渐次制定的相关法律的集群。研究环境法体系的理论意义(环境法学)与实践意义(法制建设)第二章环境法律体系与行政机构设置
二、我国环境法的体系构成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单行立法还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城乡规划法》、《标准化法》以及《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环境污染防治法环境要素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妨害规制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有害物质管理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自然保护法自然资源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生态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物质循环管理与节能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部分内容环境侵害救济法尚未在环境侵害救济法领域制定专门的法律,有关规定仅散见于《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各单项环境污染防治法之中危害环境犯罪制裁法《刑法》已确立“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犯罪”的犯罪类型,但尚未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独立出来。三、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构的体系
1、中国政府各部门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权力的配置中国环境行政实行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其他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的模式。它们共同对国务院负责。各地方政府有关环境行政机构的构建基本上与国务院有关环境行政机构的构建相同。地方的某些环境保护事项还可以由地方立法予以确立。
2、专门对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国务院环保部门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中国的环境行政机构在结构上是由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环保部门组成的。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管理层、微观管理层和联接两者之间的中间管理层。(二)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机构的体系
3、其他对环境保护实施分工负责监督管理的机关(1)环境污染防治分工负责机关主要包括国家海洋局(海洋污染防治)、交通部(汽车、港口、码头污染/民航管理部门负责飞行器与场站污染)、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军队环保)以及铁道(机车、路网污染)等。(2)自然环境保护分工负责机关主要包括国土资源部(土地、矿产资源)、国家林业局(森林、国家公园)、农业部(草原、农牧业环保、固废防治)和水利部(水利用、水利建设)。(3)其他涉及环境保护事务的行政机关在中国,政府部门中涉及环境保护事务的行政机关还有很多。它们职能的特点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实行综合平衡和宏观调控,例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建设部(城市规划、市容环境、园林、风景名胜区)、商务部(产业调整)、卫生部(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管理)、文化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民政部(防灾减灾)公安部(环境犯罪)以及国家质监局、(产品质量与认证、进出口动植物)等。第三章、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内容预防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破坏等应事前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在科学不确定的条件下谨慎对待可能的环境风险协调发展在各类决策中将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发展协调一致,建立循环型社会,促使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受益者负担从环境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获得实际利益者,都应就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减少负担补偿费用;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建立共同负担制度公众参与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开发决策活动,并有权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协同合作国家内部各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国际社会的国家(地区)之间重新审视既得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实行广泛的技术、资金和情报的交流与援助一、预防原则案例:为将周边地区的电能输送到城区内,A电力公司拟建设一条220KV的输电线路,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是通过架设铁塔的方式进行,该方案成本较低、容易操作,但铁塔的架设不仅会直接影响沿线优美的风景,而且输电产生的辐射还可能影响沿线科研单位电子仪器的正常使用,以及导致沿线数万居民身体健康的损害。方案二是采用铺设管道的方法,将线路掩埋在地下管道里,此方案虽可避免方案一中各种可能的危害,但建设成本比方案一高出近一倍。问:在方案一所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尚未有充分证据证明的条件下,环境决策应采用哪种方案为优?一、预防原则
(一)概念环境法上的预防原则是指为避免或消除环境损害,应当事前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可能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功能减损或资源破坏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预防原则的形成背景与过程:1.20世纪中期:先污染后治理2.20世纪70年代:八大公害是人们认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美国多诺拉烟雾、英国伦敦烟雾、日本熊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日本爱知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3.1980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首次提出4.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正式确立5.1987年OECD组织将其确立为成员国国内立法的基本原则1978年将“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1979年将该原则写入《环境保护法》二、预防原则在我国,环境政策和法律一般将其表述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把事前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放在首位,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对于不可避免的或者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则要采取措施积极治理,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预防原则的含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可能带来的环境危害(具有发生损害后果的较高可能性的状态)事前采取措施以避免其发生-在科学不确定的条件下,基于现实的科学知识去评价环境风险(具有发生损害后果的潜在可能性,但又不确定其是否发生及其损害程度的状态),作出合理决策。针对不确定性:1987年OECD提出“谨慎原则”,指当某些开发行为的未来影响具有科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只要发生危害的风险存在着可能性,决策者就应当本着谨慎行事的态度采取措施,否则不能免责。二、协调发展原则案例: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市政府决定兴建一条贯穿城市南北的地铁。但是,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发现设计方案中地铁线路将从位于城市西北部的某著名大学校园的地下穿过,地铁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对教学科研使用的精密电子仪器以及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于是编制人员提出了两个减缓环境影响的方案:第一,维持设计方案但必须采用减振措施;第二,修改设计方案使地铁通行线路绕开大学校园的地下。相比之下,第一方案较之第二方案投入较少,但运用现有减振技术虽可使地铁运行振动达到B市政府在20年前制定的振动标准却不能满足精密电子仪器对周边振动环境的要求;而采用第二方案则会大大增加地铁的建设成本。问题:如何选择一个既能使地铁项目正常新建,又能满足学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要求的方案?二、协调发展原则
(一)概念协调发展原则是指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间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步实施、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该原则是法理上利益平衡原则的体现,即各类开发决策应当考量其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及其所处的状态。因此该原则也被称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利益衡平原则”、“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原则”、“环境与决策一体化原则”等。由于该原则阐述的是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在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中居于核心地位。
二、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发展的核心在于寻求可持续发展,其具体路径是:
1.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要求促进和鼓励在生态可能范围内的消费标准和合理的、所有人均可向往的标准;
3.要求应当从提高生产潜力和确保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两方面满足人民的需要;
4.要求应当尽可能地降低非再生资源的耗竭速率以减少对将来选择的妨碍;
5.要求保护动植物物种;
6.要求将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995年英国著名国际环境法专家桑兹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四项核心: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可持续利用、环境与发展一体化。三、受益者负担原则案例:在一个河流上下游两岸设有三家企业。下游的A鱼类养殖场建立于1970年,上游的B造纸厂和C纺织厂建立于1980年以后。由于B和C均利用河流排放污水,因而造成位于下游的A由于水污染而减少收入。问:A是否负有治理河流水污染的责任?A是否可以请求B、C赔偿损失?三、受益者负担原则
1.概念(1)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提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的财产价值无法基于市场化的方式得到彰显,所以人们普遍不珍视环境,企业不重视治理污染。为此经济学家提出使治理环境的费用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来承担,使环境外部化的成本内化到具体社会关系参与者的经济运行成本之中。为此,福利经济学派提出了污染税和环境费等概念。1972年OECD为协调各国的环境政策,创造成员国产品间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一项决议中明确提出了“污染者负担原则”,即企业应当为排污损害环境而付出一定的费用以治理环境。2、我国环境法上该原则称为“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1979年《环境保护法》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1989年《环境保护法》改为“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该原则是环境法中的固有原则之一,其确立的目的在于落实各类环境损害和资源破坏的责任主体,使危害环境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建立起有效的环境资源保护工作责任制。因此,该原则在我国环境法中也曾被直观的称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损害环境付费原则”、“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原则”、“环境责任原则”。所谓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其目的是促使自然资源开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维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所谓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其目的在于明确污染者的责任,促进企业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四、公众参与原则案例:地方政府A拟批准电力公司B在所辖的一条以风景优美闻名的河流上游修建一个拦水大坝蓄水发电,公民D是在C市注册的一个保护河流环保团体的成员,他在来该河流旅游的途中听导游介绍了A拟批准B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坝的情况。为此,D以该保护河流环保团体的名义找到A的主管机关E,请求提供拟建大坝的环境影响等信息资料,但被E以保密为由予以拒绝。问:D是否有权请求A或者E提供拟建大坝的信息资料?当A或者E未提供法定保密理由的证据而拒绝D时,D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四、公众参与原则
1、定义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开发决策活动,并有权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以防止决策的盲目性,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在我国,公众参与原则通常也被表述为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该原则在1989年《环境保护法》中有所体现,该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以及行政机关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等”2002年我国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明确确立了“公众参与条款”;2006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专门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流咨询服务合同
- 药用磷酸盐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环境保护合同污染治理履行
- 电线识别线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卫星导航技术开发合同
- 自动扶梯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分包合同
- 缝合针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建设合同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的广告内容、发布渠道与费用
- 急性脑梗塞护理查房1课件
- 课题结题材料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研究
- 沥青路面用木质素纤维检测原始记录
- 0~3岁儿童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高职学前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露天煤矿边坡监测报告
- 化脓性脑膜炎英文
- 消防演练制度规定
- 压疮登记表模板
- 2023燃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200题)
-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有点警惕性课件
- 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技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