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一中2022级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历史(文科)_第1页
甘肃天水一中2022级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历史(文科)_第2页
甘肃天水一中2022级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历史(文科)_第3页
甘肃天水一中2022级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历史(文科)_第4页
甘肃天水一中2022级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历史(文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甘肃天水一中2022级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历史(文科)甘肃天水一中2022级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历史(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2分]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2分]

A.西周晚期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要的耕作方式是[2分]

A.铁犁牛耕

B.刀耕火种

C.耒耕

D.轮作

4.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2分]

A.郑国渠

B.漕渠

C.都江堰

D.白渠

5.“(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段材料可能出现在[2分]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东晋南朝时期

6.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分]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7.著名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蝉衣,其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从纺织技术方面判断,它可能出自[2分]

A.私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以上都有可能

8.唐李贤在《后汉书》注文中说:“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这里描写的生产工具的功能是[2分]

A.灌溉

B.排涝

C.冶铁

D.挖煤

9.古代银行的雏形出现于唐朝,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它就是[2分]

A.柜坊

B.飞钱

C.交子

D.商帮

10.某电视剧以两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的“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2分]

A.“市”是商业区

B.“市”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处于城中特定的位置

11.《宋会要辑稿》食货志记载“岭南村墟聚落,间日会集裨贩,谓之虚市。”这种“虚市”属于[2分]

A.边境互市

B.朝贡贸易

C.南方草市

D.北方集市

12.2022年10月31日晚,上海世博会胜利闭幕,同时决定中国馆将续展半年。中国馆展出的是动态的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其原作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内外社会生活和习俗,“折射出了时代的风采”。“时代的风采”指[2分]

A.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B.北宋风俗画的写实精神

C.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

D.手工业商人人数众多

13.世界经济史研究领域出现过许多经济思想,以下最符合农耕文明经济特点的是[2分]

A.工商皆本

B.重本抑末

C.重商主义

D.工业至上

14.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自耕农和地主佃农手工工场主和雇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①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④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2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明史》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这一规定[2分]

A.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B.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

C.有助于白银的货币化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16.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2分]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

17.诗能入史、证史。有不同的研究者在自己论文中都引用了《卖炭翁》中“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的诗句。下列各项分别是他们研究论文的主题,请据此判断其中引用不当的最有可能是[2分]

A.封建时代社会下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B.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艰难

C.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价值

D.唐代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18.某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2分]

A.史籍《宋史》

B.北宋“交子”刻版等实物

C.宋朝诗词作品

D.电视剧《水浒传》

19.图1所示为甲骨文“田”字的不同写法,它们反映的我国古代土地制度是[2分]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0.唐人崔融《禁屠议》说:“江南诸州,乃以鱼为命;河西诸国,以肉为斋。”近代史学家吕思勉说:“而(唐)北方之人,亦未尝不以稻米为美”。这主要说明了当时[2分]

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B.南北经济的差异与交流

C.对外贸易的不断繁荣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1.台湾艺术家蒋勳(勋)在评价战国的工艺特点时说:“它在工艺上强调的不是体积的巨大和庄严,而是流动性的线纹。颇具侵略性的线条,如相斗的龙蛇,夭矫蜿蜒,组织成活泼而强烈的战国之美。”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形成战国工艺的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2分]

A.战争不断、社会动荡

B.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C.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D.书写工具的进步,促进线条的艺术表达效果

22.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关东”一词,但是具体所指是不同的,秦汉时期的“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明清时期的“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2分]

A.疆域的扩大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政治中心的迁移

D.社会制度的剧变

23.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史之俦,赢十白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2分]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不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D.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中断的主要原因

24.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③严格限制海外贸易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据《十三行史料展》记述“……18至19世纪上半期,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2分]

A.资本主义商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

B.反映了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达

C.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

D.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

2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2分]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对航海活动的贡献更大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27.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2分]

A.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逐渐发展

C.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D.东西方国家间的对抗激烈

28.某学者写道:“拿意大利来说,……(16世纪后)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2分]

A.荷兰的崛起

B.英国确立海上殖民霸主地位

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9.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马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②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是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④工业革命开始后确立的“工业资本”为英国打败荷兰奠定了物质基础[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0.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表1人均糖消费量(磅)[2分]

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B.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城市中,占主要成分和具有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是统治集团和贵族豪绅阶层。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是其权威和尊严得以反映的场所。一座城市的大小和规模,以及这座城市所具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完全是由这个城市的主人决定的。在这样的城市里,一方面统治阶级追求深宫内院中极端奢侈、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方面平民的生活处于极端贫困之中……唐宋以来,因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接踵而来的是城市功能逐渐多元化的兴起;城市生活逐渐体现了城市居民的大多数——平民阶层的生活情趣;由贵族化趋向平民化,闲选、安适和享乐,这是“城里人”追求的目标。……尽管日用消费品的比例在增加,但商业经营仍以给统治阶级的奢侈性消费服务为主。——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英国的“圈地运动”深入发展源于工业化需求而非城市扩张需求,面对大量失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先后颁布了《工厂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1868年和1875年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拆除贫民窟,建设廉租房。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一方面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动者的雇用保障,采用近乎“终身雇用制”的方式,确保农民进城后不会陷入困境。——高云才《城市化不能大跃进》(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10分)(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同之处。(6分)据此,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4分)[20分]

32.(2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材料二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