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世界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从世界范围看,这是人类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相互融合的重要时期政治(1)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教权至高无上并形成教阶制度;王权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拜占庭帝国法律体系系统完整;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非洲各区域兴起一系列文明古国。(2)出现了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帝国,如:俄罗斯逐渐成为地跨欧亚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地跨亚非欧三洲;美洲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的强大帝国。(3)东亚的日本、朝鲜深受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如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制度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形成幕府政治经济(1)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欧洲:西欧形成封建庄园制、农奴制度;教会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众多城市兴起;拜占庭帝国工商业发达,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2)大帝国对各区域经济交流产生重要影响拜占庭帝国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桥梁;阿拉伯商人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延伸和繁荣;奥斯曼帝国一度经济繁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但其控制了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了东西方贸易;西非环印度洋贸易发达,通过阿拉伯人与印度、波斯和中国有贸易往来思想(1)区域文化特色鲜明中古西欧深受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城市开始兴办大学;印度教、伊斯兰教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西非廷巴克图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古代美洲玛雅文化发达。(2)文化交流推动各地区文明的发展阿拉伯帝国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日本、朝鲜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续表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农奴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城市自治、王权与教权、基督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法典》、俄罗斯帝国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苏丹南亚与东亚的国家笈多帝国、印度教、突厥人、大化改新、幕府统治、新罗、高丽王朝、朝鲜抗击日本侵略古代非洲与美洲古代非洲文明西非文明、东非文明、南非文明、北非文明古代美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课程标准目标分解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欧洲文明的特点1.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的史料,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与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关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4.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对帝国的兴衰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一、政治自然经济封君民族国家封君封臣制度产生社会动荡和①
的产物关系②
为封臣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影响国王或皇帝与各级封建主成为统治阶级;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分裂割据局面王权加强表现15世纪晚期,英格兰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国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影响为西欧③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经济法律自治权租税庄园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在④
上是非自由人,他们和自由农民都要为领主服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⑤
。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城市条件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发展10—11世纪起,城市兴起;一些城市通过谈判,以赎买或暴动的方式赢得⑥
影响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大学开始兴办;城市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三、基督教会等级制度特点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形成⑦
;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在中古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四、代表查士丁尼拜占庭帝国6世纪⑧
统治时期,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1453年灭亡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16世纪初建立统一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颁布新法典,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深化认知】中古西欧文明的特征多元的社会结构政治上,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经济上,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文化上,天主教神学、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共处封君封臣封土的体制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的基础是封土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相对独立的庄园制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以领主为中心,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追求城市自治城市“自治”和市民“自由”基督教文化是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基督教文化是近代西方文化的基础【图示巧记】1.西欧的封建社会及新变化2.封君与封臣的关系3.西欧的封建庄园4.基督教的发展演变历程任务1中古西欧社会的多元面貌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包容性,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与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成为中世纪拜占庭帝国政治制度的骨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概括指出拜占庭文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四读”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材料:从引文“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包容性,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与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正文“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得出拜占庭文明的特点“两定”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第①小问,时空限定——拜占庭;内容限定——拜占庭文明的特点。第②小问,时空限定——拜占庭;内容限定——对拜占庭文明的特点加以阐释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第①小问,据“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包容性,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与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可知,拜占庭文明是集多种文明为一体的独特的融合性文明。第②小问,据“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可知,拜占庭帝国独特的地理优势及历史地位促进了帝国文明的繁荣;据“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可知,其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据“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成为中世纪拜占庭帝国政治制度的骨架”可知,其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机构大致源于罗马;还可结合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优势、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统治者的努力、对后世文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等进行作答【参考答案】特点:拜占庭文明是集多种文明为一体的独特的融合性文明。阐述:拜占庭帝国独特的地理优势及历史地位促进了帝国文明的繁荣。其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文化上承袭古希腊,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官僚机构和立法制度)则大致源于罗马;独特的地理优势便于其吸收融合东西方文化;统治者的使命感也促进了拜占庭文明的繁荣。拜占庭文明的独特地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拜占庭文明保存延续了希腊罗马文化;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宝贵的精神营养;对欧洲近代法律产生重要影响。任务2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其影响
材料在以往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研究中,西欧的城市总是象征着自由和进步,由资产者缔造的城市也被认为是孕育自由的资本主义的母体。但通过对11世纪到13世纪西欧城市的具体考察,可以发现情况恰恰相反,城市不仅是由封建领主建立的,而且城市中教俗领主也占据着支配和统治地位。因此对于西欧中世纪城市“自由”的说法,需要给予更多的批判和认识。——摘编自朱明《城市的空气不一定自由——重新审视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自由”》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初步设计“问题”(论点)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读相关素材(文字、图片、表格等)有效信息西欧的城市总是象征着自由和进步,由资产者缔造的城市也被认为是孕育自由的资本主义的母体时空定位中古时期的西欧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影响;对农奴制的冲击;对教育体系的冲击;对王权和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层次鲜明经济影响—文化影响—政治影响其他方面结合所学知识续表答题步骤确定论点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城市兴起冲击了农奴制度城市兴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中古时期的城市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进步。阐述:城市工商业复兴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工商业活动需要行动自由,而农奴被禁锢在土地上,因此城市需要摆脱封建主的控制,所以城市兴起冲击了农奴制度。工商业发展需要实用人才,城市开始兴办大学,培养符合城市需要的人才,冲击了宗教神学控制的教育体系。在国王与封建主、教会的激烈斗争中,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加强了王权,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总之,中古时期的城市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示例二论题: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并不意味着自由与进步。阐述:中古时期的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之上,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古时期的城市仍然处在一个或多个领主的管辖之下,部分城市通过谈判、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只是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基督教会在中古欧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居民也被教会控制着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人性的发展。因此,对于西欧中世纪城市“自由”的说法,需要给予更多的批判和认识。1.“领主与封臣关系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因素。要解除关系意味着必须收回封土,显然没有重大的理由,领主不会这样做。”这表明维系西欧封臣和封君关系的基础是()。
A.人口 B.土地 C.血缘 D.忠诚B解析依据材料“要解除关系意味着必须收回封土”可以看出,土地是维系西欧封臣和封君关系的纽带,故选B项。2.公元751年,教皇为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举行涂油礼和加冕仪式助其篡位。事后,丕平把征服得来的意大利部分土地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一事件说明中古西欧()。A.封建制度并不完善 B.教会地位举足轻重C.王权与教会相互依存 D.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C解析根据材料“教皇为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举行涂油礼和加冕仪式助其篡位”可知,欧洲王权的合法性需要依赖教会的承认,“丕平把征服得来的意大利部分土地送给教皇”说明教会权威的树立也需要得到王权的支持,说明中世纪欧洲的教权与王权相互依存,故选C项;材料主要描述的是教会与王权的关系,与封建制度的完善无关,排除A项;“丕平把征服得来的意大利部分土地送给教皇”说明教会举足轻重地位的确立也是建立在王权支持的基础上的,排除B项;材料中的这一事件说明中世纪欧洲的教权和王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顺势而为农业植保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裁判员等级考试全攻略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考试考场对策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挑战分析试题及答案
- 足球裁判员考试所需的核心素养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员个人成长计划与试题与答案
- 种子繁育员育种伦理问题试题及答案
- 深挖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执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UV胶版磨砂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农业植保员考试的应试技巧与试题答案
- 《塑料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森林防火护林员聘用合同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6.1.1复数的相关概念课件
- 街道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云梯高空作业车的施工方案
- 视觉设计基础
-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设计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09-03-03 陶瓷工艺品制作师(试行) 2024年版
- 教育培训机构运营流程手册
- 安全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 中职教育基础模板课件《集合的概念 》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