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行一蹴而就,七年级的同学们不

如做一份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欢迎大家来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学问及其运用。(29分)

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匿笑匿i)嫌恶(wti)寒颤(zhdn)宽恕(shti)

B.繁衍(ydn)椅角(qi)内疚(jiti)攥着(zudn)

C.祷告(ddo)诀别(jUe)脸颊(jid)瑟缩(she)

D.花瓣(bdn)荡漾(ydng)虐杀(nti。)分歧(zhi)

2.填空:(10分)

⑴《风筝》选自《》,,原名,浙江人,是我国宏大的家、

家、家。请你再说出他的一部作品集:。

⑵《金色花》是国的家,他在1913年获得过奖;《荷叶•母

亲》,原名,她的代表作有《》《》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⑶《咏雪》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书。

⑷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

⑸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依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为了正义说公道话。()(2)形容病危,或借喻事情不行挽回。

()

(3)遗忘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4)腿脚不灵活,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4.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连接连贯的一项是()(2分)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

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

地,稳稳地,走得很认真,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

个世界。

A.儿子究竟幼小,虽然很胖B.儿子究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究竟幼小D.儿子虽然很胖,究竟幼小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2分)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景物描写

(1)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今也宽松了

第2页/共11页

吧。()

(2)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

扁了。()

(3)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4)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

没有。()

6.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2分)

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答:

7.仿按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方句。(3分)

例句:语文是味道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1/4页

8.依据下面供应的情景,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话。(2分)

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却常被拒绝,为此,你

非常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难过,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

时,你应当怎样对他们说?

答:。

9.读下面两首小诗,按要求答题。(5分)

㈠(二)

墙角的花!空中的鸟!

你孤芳自赏时,何必和茏里的同伴争噪呢?

天地便小了你自有你的天地。

①这两首小诗的是。(1分)

②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评析。(2分)

评析:

③选择其中一首,进行仿写。(2分)

仿写: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以下问题。(10分)

第4页/共11页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

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

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日:“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

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⑤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

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解释]①之:动词,至U,去。②、女:女通汝,即你。③、彘

(zhi):猪。④、婴儿:

孩子。⑤、知:才智。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分)

A.女还(回来)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耳(开玩笑)D.遂烹彘也(烹调)

2.下列加点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

①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

孩的母亲)

③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它,指猪)④妻止之日(他,指曾子)

⑤听父母之教(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B.②C.②④⑤D.③④⑤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翻译: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翻译:

4.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12分)

①然而我的惩处最终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我已经是

中年。我不幸间或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嬉戏是儿童

最正值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

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绽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

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2/4页

②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

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一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

早已有了胡子了。

③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

第6页/共11页

“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肯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

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很多“生”

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慢慢谈起了儿时的旧事来,我

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今也宽松了吧。

④“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

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

谎罢了。

⑥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1分)

答:

2.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详细指前文的哪些

事?(2分)

答:

3.产生忏悔之意的缘由是,而根本缘由是2分)

4.语段③一⑤运用了的手法,突出了。(2分)

5.语段③“脸上都已添刻了很多,,生说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

“生”应如何理解?加上引号有何

作用?(2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

6.语段⑤中“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应怎样理解?(2分)

答: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16分)

三代(10分)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生疏先生的右脚踝碰

伤了。原来我可以平安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拉着一个刚会

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

立即紧急煞车把车头倾向一边,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步,

自己撞了上来。

我抓紧跳下车,担心地说:“对不起!对不起!”他一边弯下腰按

摩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说:“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是我太

多虑了,以为车子假如不会撞上我的小孩,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

下意识地上前拦挡。”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

者渐渐离去,我愣愣地目送他们,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

的画面。我有股搁下车子跟上前去帮忙那位先生的冲动。可是,我始

终没有那样做一一我发觉小孩和老者似乎那位先生肩上的两头担子,

再艰苦他也不愿放下任何一边。

14.那位生疏的先生为什么向“我”的自行车撞上来?(2分)

第8页/共11页

15.“我愣愣地目送他们",“我”为什么发愣?(2分)

16.试从写作方法和主题等方面比较《三代》与课文《漫步》的

异同,至少比出异同各一点。

(3分)

异:

同:

3/4页

三、作文(40分)

进入学校已有半个多学期了,你肯定对学校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

验和感受,其中酸甜苦辣也肯定令你回味无穷。请你以《我的学校生

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600字左

右;要求有真情实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学问及其运用

1.A2.⑴野草鲁迅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如:呐喊、

朝花夕拾

⑵印度文学泰戈尔诺贝尔文学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⑶

刘义庆世说新语

⑷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水来

3.⑴仗义执言⑵病入膏肓⑶忘恩负义⑷步履蹒跚

4.D

5.(DC(2)B(3)A(4)

D

6.头上是蔚蓝的天空7.示例:颜色缤纷的花园留恋忘返;意境

深远的油画赞叹不已;旋律美丽的音乐听之动容。

8.示例:爸爸妈妈,我理解你们的心情,知道你们也是为我好,

其实,劳逸结合,我会学得更好。再说,我已经长大了,也应当替你

们分担点家务了。

9.①冰心②A.托物言志,借物抒怀;B.言简意丰,蕴含哲理;

C.运用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

③(一)a.墙角的花!/你迎风摇摆时,/忧愁便抖落了。b.田里

的谷穗,/你弯腰俯首时,/心里便踏实了。

(二)a.空中的鸟!/何必艳羡飘浮的云呢?/你自有你的灵性。b.

地上的蜗牛!/何必与壮硕的水牛比力气呢?/你自有你的能耐。

二、阅读理解

(一)10.DILA12.(1)现在你哄骗儿子,这是教儿子哄骗别人。⑵

母亲哄骗儿子,

第10页/共11页

儿子就会不信任自己的母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