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分值50分)

1.郭沫假设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

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诸侯争霸局面B."百家争鸣〃局面

C.竞相改革局面D.儒学独尊局面

2.秦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规定作为标准文字

颁行天下的字体是()

((”

?空4

AB:CD尹

贝32

渐Λ*

∙k∙出β.

3."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以下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B.行省制C.科举制D.郡县制

4.?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

到了()

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

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

选项是()

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D.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状态

6.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

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

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引文中的“亡

国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A.重视军事训练B.重视政治教育C.军事政治并重D.重视军事理论

8.曾任侵华日军驻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在他的加快录中说:"1937年6月,在东

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

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材料说明日军在精心筹划以下哪一侵略事变()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

9.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向我交

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大……”

日军的这个作战记录针对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B.百团大战C.武汉会战D.台儿庄战役

10.如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

这次谈判主要是为了()

A.推迟内战爆发B.争取和平民主C.争取更大利益D.争取舆论支持

11.解放战争期间,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概之人是

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

断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

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2.如下图这两幅历史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某一历史事

件。图片信息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无视了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开展的规律,这

一历史事件是C)

图二市民将家中铁质农具

图一全民大炼钢

送去炼钢

A.大跃进运动B.社会主义改造

C.土地改革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13.1971年10月26日,中国外交部代理部长姬鹏飞收到某国际组织秘书长发

来的电文,告之了该国际组织二十五日通过的决议。毛泽东得悉后快乐地说:"这

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由此判断中国被黑人兄弟抬进了哪一国际组

织?()

A.亚太经合组织B.欧洲共同体

C.联合国D.东南亚国家联盟

14.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屡次进行海外探险,史称“新航路开辟”。

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哥伦布。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进行航行的

路线是()

A.①BfC.③D.④

15.他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为法兰西的新生

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这里的“他"是()

A.华盛顿B.罗伯斯庇尔C.克里孟梭D.拿破仑

16.列宁在评价某社会主义经典著作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

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

无产阶级。”列宁评价的这本经典著作是()

A.?人权宣言?B.?人民宪章?C.?法兰西内战?D.?共产党宣言?

17.如图信息说明,当时英国棉花加工量、生铁产量快速增长是由于它进行了

()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8.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

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为与邻国

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德国缔造的军事集团是()

A.三国协约B.法兰西同盟C.三国同盟D.反法西斯同盟

19.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

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

的“敌人〃是指()

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B.封建农奴制度

C.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D.资本主义制度

20.1919年参与巴黎和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会后说:"......夺走德国的殖民

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

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所得报复的手段。”劳合•乔治担忧德国会对这次会议

签订的哪条约进行报复()

A.?四国条约?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D.?五国海军条约?

21.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的宣言中表示:

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斗争中给予物质援助和奉献的国家,均可参加本宣言。这一

宣言是()

A.?人权宣言?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共产党宣言?

22.

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

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就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了毛

泽东的科学论断()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战役攻克柏林战役

C.D.,

2其3中.被如“图夹漫板画〃形扶象持直的观“小地树反”映代了表美的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的“马歇尔方案”

A.拉美国家B.东欧国家C.西欧国家D.前苏联

24.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曾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

受这种屈辱呢?”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拔掉了这面"插在

自己国家的心脏”上的外国国旗,结束了屈辱的历史。被拔掉的这面外国国旗是

()

A.英国国旗B.法国国旗C.西班牙国旗D.美国国旗

25.如下图是美国麦道公司飞机零部件产地供给分布图,它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

当今世界呈现出()

英国

英国

日本

西班牙韩国.一

西班

韩国巴西奥地

加里大

西班牙

英国‘

A.经济区域化趋势B.经济封闭化趋势

C.政治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总分值50分)

26.(13分)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局部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

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

望。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

最宜于群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

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送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

兴旺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

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

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以“驱除勒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根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

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

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住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

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缺乏?为此,他提出了什么

主张?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

义中的哪一主义?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27.(12分)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始终充满信心,在生死关头力挽狂澜,自己

纠正发生过的严重失误,勇敢地走自己的路,不断开创新局面。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组织上增选毛泽东为常委;军事上成立由周恩来、毛泽

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

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

变同生产力开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

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在自力更生的根底上积极开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

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名称,当时中共中央领导红军进行

哪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2)据材料一指出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纠正了自身的什么错误?解决了哪

两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建国以来以什么事件为典型代表的“左"倾错

误?据材料二概括这次会上党的工作重点作出了怎样的转移?为提高生产力水

平党还决定实行什么决策?会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28(.4)(12分)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世

界大国。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

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

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局部中下级武

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

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摘编自?世界通史?

材料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开展大工业增添了

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1)材料一中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史称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天皇进行

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

为其资本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日本、俄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9.(13分)20世纪50-70年代是美国、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黄金时期,

究其开展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开展,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

50年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增加了

1.24倍。究其原因,首先是世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

领域,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第二,二战期间的资本积累;第三,政府开展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和实行一些社会经济改进……

材料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昔日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

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

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I,欧洲政治家们发出了新的欧

洲统一的呼声。

材料三:1958-1972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

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

贸易更为迅速。从1958年到1972年的15年间,增长了9.7倍……1959-1969

年期间,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

--以上三段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开展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开展

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表达了什么愿望?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

种愿望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共同体六国经济开展相对于美国呈

现什么特点?并概括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4)究其20世纪-70年代美欧经济快速开展的原因,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

鉴?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分值50分)

1.郭沫假设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

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诸侯争霸局面B."百家争鸣〃局面

C.竞相改革局面D.儒学独尊局面

【考点】2P:百家争鸣.

【分析】此题考查百家争鸣.

【解答】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开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随着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

见解,著书立说发表意见,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郭

沫假设之所以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的就是百家争鸣这

个学术繁荣局面.

应选B.

【点评】要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2.秦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规定作为标准文字

颁行天下的字体是()

王(

A甘BCD

B⅛-箭ɪ

如?

【考点】32:秦朝稳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此题以统一文字为切入点,考查秦朝稳固统一措施.

【解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A为

小篆.

应选A.

【点评】此题以秦朝稳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以下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B.行省制C.科举制D.郡县制

【考点】5D: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创立的知识点,应把握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

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结合所学知识:隋朝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使有才识

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方法进入政府任职.

应选C.

【点评】此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

记科举制的有关内容.

4.?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己经转移

到了()

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

【考点】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此题以?宋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解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末年开始,到南宋最终完成.材料"国

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正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到长江流域的历史状况.

应选D.

【点评】此题以?宋史?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

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

选项是()

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D.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状态

【考点】73:郑和下西洋.

【分析】此题以“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为切入点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

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阔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

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

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应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6.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

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

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引文中的“亡

国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考点】8B:?马关条约?.

【分析】此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解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

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

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可知,这是1894

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应选C.

【点评】此题掌握?马关条约?.重点读懂材料和正确解读材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A.重视军事训练B.重视政治教育C.军事政治并重D.重视军事理论

【考点】9G:黄埔军校的建立.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黄埔军校.

【解答】据"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可知,这个“军官学校”是黄埔军校.1924年5月,孙中

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下,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军校设在广州附

近的黄埔岛上,又被称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

命军校,孙中山亲自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

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应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国

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

8.曾任侵华日军驻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在他的加快录中说:"1937年6月,在东

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

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材料说明日军在精心筹划以下哪一侵略事变()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

【考点】A4: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

【分析】此题考查七七事变的相关内容.

【解答】据材料"1937年、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的时间

可知是七七事变的内容.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

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

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应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另外向学生说

明,卢沟桥事变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掀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

族反侵略战争.

9.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向我交

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大……”

日军的这个作战记录针对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B.百团大战C.武汉会战D.台儿庄战役

【考点】AB:百团大战.

【分析】此题考查百团大战.

【解答】据题干"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

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大.•.〃可知是对百团大战的描

述.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

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

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

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应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0.如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

这次谈判主要是为了()

【考点】AE: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分析】此题考查了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

要目的是争取和平民主.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抗日战争胜利后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

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民主,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

应年选8月B.,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熟记毛泽东参加重庆谈

判的主要目的.

11.解放战争期间,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概之人是

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

断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

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考点】AK: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分析】此题考查辽沈战役.属于根底知识,重点记忆即可.

【解答】据材料"这一着非雄才大概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

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中的“锦州”"东北〃等关键信

息可知,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高超的指挥艺

术.

应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巧掌握解放战争中

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12.如下图这两幅历史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某一历史事

件。图片信息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无视了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开展的规律,这

一历史事件是()

图二市民将家中铁质农具

图一全民大炼钢

送去炼钢

A.大跃进运动B.社会主义改造

C.土地改革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考点】CE: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此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大跃进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据题干图片内容"大炼钢铁〃与"市民将家中铁质农具送去炼钢〃结合所

学可知,是反映了是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现象.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

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

群众运动.

应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大跃进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大跃进运动的

内容与影响.

13.1971年10月26日,中国外交部代理部长姬鹏飞收到某国际组织秘书长发

来的电文,告之了该国际组织二十五日通过的决议。毛泽东得悉后快乐地说:"

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由此判断中国被黑人兄弟抬进了哪一国际组

织?()

A.亚太经合组织B.欧洲共同体

C.联合国D.东南亚国家联盟

【考点】E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分析】此题考查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1971年10月26日”和"该国际组织二十五日通过的

决议”可知中国被黑人兄弟抬进了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

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应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巧运用能力,需要灵巧运用中国恢复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

其14.中最15著-名-1的7航世海纪家,是欧哥洲伦许布多。冒结险合家所屡学次知进识行和海图外中探信险息,判史断称哥"伦新布航进路行开航辟行"的。

路线是()

A.①B.②C.③D.④

【考点】H2: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点.

【解答】题干中的地图是?新航路的开辟?.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

助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对应路线①.

应选A.

【点评】此题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的记

忆能力.

15.他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为法兰西的新生

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这里的“他"是()

A.华盛顿B.罗伯斯庇尔C.克里孟梭D.拿破仑

【考点】HH: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分析】此题考查拿破仑.

【解答】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雾月政

变”.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十九世纪最著

名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

变成帝国.对内,拿破仑巴公布?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

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果实.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还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保卫了

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战败并被流放.遭遇过滑铁

卢战役,改变了他及帝国的命运,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应选D.

【点评】重点识记拿破仑的主要事迹与影响.

16.列宁在评价某社会主义经典著作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

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

无产阶级。”列宁评价的这本经典著作是()

A.?人权宣言?B.?人民宪章?C.?法兰西内战?D.?共产党宣言?

【考点】J3:?共产党宣言?.

【分析】此题考查?共产党宣言?.

【解答】据材料“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可知,经典著作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

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

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应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注意掌握国际共运史的

重大史实以及地位.

17.如图信息说明,当时英国棉花加工量、生铁产量快速增长是由于它进行了

()

C.第三次科技革命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考点】14;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哈格里夫斯创造了珍妮

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解答】题目给出的示意图中时间范围是1764年至1789年和1740至1800年,

这期间英国的棉花加工和生铁产量都大幅提高10倍左右,这主要得益于英国开

始进行工业革命.

应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巧运用能力,需要灵巧运用英国工业

革命的时间及作用.

18.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

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为与邻国

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德国缔造的军事集团是()

A.三国协约B.法兰西同盟C.三国同盟D.反法西斯同盟

【考点】K5: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分析】此题以19世纪末的德国声明为背景,考查三国同盟的相关知识.

【解答】一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重新划

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出现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而两大集

团的竞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中德国主导成立的是三国同盟.

应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有关内容.

19.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

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

的“敌人〃是指()

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B.封建农奴制度

C.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D.资本主义制度

【考点】K9:启蒙运动.

【分析】此题考查了伏尔泰.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伏尔泰〃可知材料中的“敌人”是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天

主教会.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君主执政,强调

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他剧烈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的势力是建

立在“成见和无知”根底上的.他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

兽”.针对天主教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提出"打倒卑劣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

的战斗口号.

应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巧运用能力,需要灵巧运用启蒙运动中伏

尔泰的思想主张.

20.1919年参与巴黎和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会后说:"......夺走德国的殖民

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

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所得报复的手段。"劳合•乔治担忧德国会对这次会议

签订的哪条约进行报复()

A.?四国条约?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D.?五国海军条约?

【考点】LB: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分析】此题考查?凡尔赛和约?.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结合所学知

识:在巴黎和会上,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

对德国的宰割性条款,引起了德国人民的痛恨和民族复仇主义.因此,二战期间,

德国人用侵略战争对战胜国进来残酷的报复.故劳合•乔治担忧德国会对巴黎和

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进行报复.

应选C.

【点评】此题考查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

关键是熟记?凡尔赛和约?的有关内容.

21.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的宣言中表示:

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斗争中给予物质援助和奉献的国家,均可参加本宣言。这一

宣言是()

A.?人权宣言?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共产党宣言?

【考点】M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分析】此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解答】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

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

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

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

西斯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应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世界反法

西斯同盟建立的内容及影响.

22.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

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就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了

毛泽东的科学论断()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D.攻克柏林战役

【考点】M6: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

【分析】此题以“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

在进

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就完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格勒战

役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据题干"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

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就完了〃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描述.1942

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

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

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

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应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斯大林格勒

战役的内容与影响.

23.如图漫画形象直观地反映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的“马歇尔方案”,

其中被“夹板"扶持的"小树”代表的是()

A.拉美国家B.东欧国家C.西欧国家D.前苏联

【考点】。4: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分析】此题以漫画被“夹板〃扶持的“小树”为切入点,考查马歇尔方案的相关

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帮助西欧国家开展经济并进一步加

强对西欧的控制,美国实施了马歇尔方案,漫画中被"夹板"扶持的"小树"代表

的是西欧国家,反映了西欧国家受到了美国的控制.

应选C.

【点评】注意对漫画的解读,识记美国冷战的具体表现.

24.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曾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

受这种屈辱呢?”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拔掉了这面"插在

自己国家的心脏”上的外国国旗,结束了屈辱的历史。被拔掉的这面外国国旗是

()

A.英国国旗B.法国国旗C.西班牙国旗D.美国国旗

【考点】NB:拉丁美洲人民保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分析】此题考查了巴拿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

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

【解答】根据题干中的国家巴拿马和时间1999年可知被拔掉的这面外国国旗是

美国国旗.70年代后期起,巴拿马从美国逐步收回运河区海关、邮政、司法等

权力,到1999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应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巧运用能力,需要灵巧运用巴拿马人民从

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25.如下图是美国麦道公司飞机零部件产地供给分布图,它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

当今世界呈现出()

西班牙西

巴西

韩国奥地

加堂大

士Γ加里大

≡"西班牙

A.经济区域化趋势B.经济封闭化趋势

C.政治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

【考点】0E: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根底上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图片所示美国麦道公司飞机零部件产地供给分布世界各地,这是说明了

当今世界生产经营的全球化,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

势.

应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巧掌握经济

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总分值50分)

26.(13分)(2023•镇江)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局部的成功,都

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

燃起新的希望。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

最宜于群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

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送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

兴旺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

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

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以“驱除勒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根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

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

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住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

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缺乏?为此,他提出了什么

主张?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

义中的哪一主义?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考点】96:辛亥革命;94: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及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

目标的国外因素.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的缺乏及为此提出的主张.主

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及与之相应的主

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此题主要考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的理想目标.主要考查学生

的分析理解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的原因.主要

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解答】(1)据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

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群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

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可知,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欧美的共和制是影响孙

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

(2)据材料二"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

民权兴旺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

革命之运动也.”可知,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不关注民生,

据"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

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可知,为此,孙中山提出了民生主义.

(3)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民国是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的核心理想目

标.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

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

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鞍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

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

权""民生"三大主义,驱除勒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解除民族压迫;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政府;平均地

权即民生主义,指改革土地制度.创立民国是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的核心

理想目标.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据材料四“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

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5)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

独立、民主进步的愿望.

故答案为:

(1)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民主共和制.因素:欧美共和制的

影响(或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2)缺乏:不关注民生.主张:民生主义.

(3)目标:创立民国.主义:民权主义.

(4)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或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5)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进步的愿望.(或表达了近代中

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

命及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27.[12分)(2023•镇江)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始终充满信心,在生死关头力

挽狂澜,自己纠正发生过的严重失误,勇敢地走自己的路,不断开创新局面。阅

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组织上增选毛泽东为常委;军事上成立由周恩来、毛泽

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

点和全国实人现民四的个注现意代力化转,移要到求社大会幅主度义地现提代高化生建产设力上,来也的就战必略然决要策求。多方面地改

变同生产力开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

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在自力更生的根底上积极开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

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名称,当时中共中央领导红军进行

哪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2)据材料一指出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纠正了自身的什么错误?解决了哪

两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建国以来以什么事件为典型代表的“左"倾错

误?据材料二概括这次会上党的工作重点作出了怎样的转移?为提高生产力水

平党还决定实行什么决策?会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考点】9P:遵义会议;90:红军长征;DL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此题以中国共产党"勇敢地走自己的路,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切入点,

考查遵义会议和H"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解答】

(1)由材料一"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

错误;组织上增选毛泽东为常委;军事上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

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可知,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召开于

1935年,当时中共中央领导红军正在进行长征.

(2)由材料一"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顷教条主义错误;

织上增选毛泽东为常委;军事上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

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可知,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纠正了自身的"左"倾教条

主义错误,解决了军事上和组织上两个方面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建国以来以文化大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左"倾错

误.由材料二“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的

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可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

策.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党还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4)此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对未来充满信心,勇于纠正错误,

实事求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结合国情进行改革等.

故答案为:

(1)遵义会议;长征.

(2)错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毛泽东.

(3

)文化大革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邓小平

(4)对未来充满信心,勇于纠正错误,实事求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结合国情

进行改革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注意识记党的历史上重要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28.(12分)(2023•镇江)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

义道路,成为世界大国。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

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

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局部中下级武

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