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1信息系统导论汇编_第1页
part-I-1信息系统导论汇编_第2页
part-I-1信息系统导论汇编_第3页
part-I-1信息系统导论汇编_第4页
part-I-1信息系统导论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RTI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课程介绍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信息系统导论PARTI民航信息系统概论

课程介绍民航信息系统概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定义和特征信息系统的需求、应用与发展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学要求:理解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概念,了解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掌握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几种形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国内市场有限,必须开拓国际市场;(如日本,德国)》必须利用各国的资源优势,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好的

产品;(如系统软件和CPU等核心部件在美国生产;机

箱、硬盘等却在台湾等地生产)》生产必须本地化,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减少运输成本。(

如汽车、家电等)概览: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1.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概览: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2.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知识经济(

KnowledgeandInformation-BasedServiceEconomy)。而知

识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企业要发展和生存就

必须依靠信息系统的支持和知识的创新。□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而不是生产设备,谁就赢得了市场.□明显的例子是以软件为产品的微软公司的产值已超过美国三

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

)产值的总和

——据美国总统的一位科学顾问于1997年介绍

2.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part-I-1信息系统导论汇编3.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变革

□金字塔形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转变□管理模式的创新,如MRP、MRPII、ERP、JIT、SCM和CRM等□虚拟企业的出现3.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变革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使得那些得不到信息系统支持的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结论市场信息化3C,顾客(Customers)、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

企业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使得那些得不到信息系统支持的企业越来越难以□许多公司在相互竞争中用信息作为武器来提高生产率、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维护顾客利益以及进行重大决策。

□在充满竞争的世界经济领域,信息技术意味着成功与失败的差异。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传统公司

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许多公司在相互竞争中用信息作为武器来提高生产率、提供高质量世界处于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科学院2009年6月10日发布的“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指出:在今后的10年至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战略任务,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必须及早准备。该报告提出了必须着力解决22个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其中,包括6个信息领域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泛在感知信息化制造系统、艾级(1018)超级计算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将对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世界处于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科学院2009年6信息化助力社会全方位创新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信息化助力社会全方位创新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智慧地球”——信息社会的远景由IBM公司提出的“Smartplanet”描述了信息社会的远景。“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Smart,Smart,Smart:通过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使得政府、企业和人们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智慧方法有三方面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Smartplanet,smartcity,smartpower,smartwater…Smartpeople,smartleadership…Smartdecision“智慧地球”——信息社会的远景由IBM公司提出的“Smar

信息化是指加快信息技术(IT)的发展及其产业化,通过普遍采用IT和电子信息装备,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IT及产业,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使信息产品及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直到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信息化是指加快信息技术(IT)的发展及其产对信息化浪潮的理性认识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农业化浪潮——10000年前犁具工业化浪潮——1760年起蒸汽机

信息化浪潮——1950年起计算机

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前工业社会——以天然生产业为主,其经济是基于农业、矿业、渔业、林业和其他自然资源(如自然煤气和石油)工业社会——以加工业为主,利用能源和机械技术大量制造物品后工业社会——以程序处理为主,电信和电脑对于信息和知识的交换起着全局性的战略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新方向》

“虽然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是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美国学者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日本专家梅卓忠夫:《论信息产业》美国学者波拉特:《信息经济论》对信息化浪潮的理性认识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新时期信息化发展动力强劲

技术因素战略因素

经济社会因素技术创新结构变革信息化综合国力新时期信息化发展动力强劲技术因素战略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创新结“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主要表现在管理、科学技术计算和生产控制等方面大力应用IT,其中又以管理应用最为突出,现阶段大概占到70%以上。管理方面应用IT已发展成为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

”。

信息化表面看起来是IT的推广应用,但实质是使信息——这一信息社会的主导资源发挥作用。可以说推广IT是手段,真正利用信息是目的,信息化则是实现目的的过程。“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走以信息化1.1信息的概念1.1信息的概念1.1.1信息的概念数据(Data):一般意义上认为是客观实体的属性值,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数字,字符、文字、图形等等)数据表示的仅是一个描述,并没有特定的背景和意义,不提供对事件的判断或解释。信息: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就称为信息信息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信息是对数据的有效解释如某气象台某天记录空气湿度为:20%1.1.1信息的概念数据(Data):一般意义上认为是客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论创始人香农,C.E.Shannon)信息基本概念—观点1例如:对于一位要18日从重庆到“上海”的旅客而言重庆有飞机飞往上海重庆18日8:15有飞机飞往上海重庆18日8:15有东航飞机飞往上海浦东机场信息量小大数据中包含信息量的多少是由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来决定的。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基本概念—观点1例如:对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信息基本概念—观点2客观事物(固有信息)数据识别记载加工处理形式:数据解释后成为信息再识别【示例】

车间出了100件废品,仅仅是个数据,将它折算成废品率(经过了加工)并且与工厂规定的废品率水平比较,就可以发现废品率是高了还是低了。

如果计算结果发现废品率超过规定值,工厂质量管理部门和车间主任会根据废品率信息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这一信息便对质量管理部门等客观实体产生了影响。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信息基本概念知识、智慧知识:对信息的进一步提取、加工智慧:基于知识预见事情的发生并采取行动数据+语境信息信息+判断知识知识+整合智惠知识、智慧数据+语境信part-I-1信息系统导论汇编1.1.2信息的特性

1、真伪性

真实而准确的信息才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信息的价值

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的保证是靠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中的数据库的完整性来实现的

2、层次性

信息大多是为管理服务的而现实世界中管理是分层的,不同的管理层需要不同的信息,所以信息也具有层次性

可以人为地将信息分为战略级、策略级和执行级三个层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问题发生变化,管理层次和信息层次也将发生变化。

信息来源信息寿命加工方法使用频率加工精度保密要求战略级信息大多外部长灵活低低高策略级信息内外都有中中中中中执行级信息大多内部短固定高高低1.1.2信息的特性1、真伪性信息来源信息寿命加工方法3、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全部信息是不可能得到的

4、滞后性

信息是数据加工后的结果,因此信息必然落后于数据5、扩充性

信息的扩充性就象热量的扩散一样,热量越高,扩散能力越强。

6、压缩性

信息的压缩性主要指能够对信息进行统计、综合和概括

7、共享性

企业或组织内部需要大量的共享信息来协调各项管理业务,因此才使得信息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8、转换性

信息转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的价值。包括: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的内在价值以及按信息的使用效果来计算的外延价值。1.1.2信息的特性

3、不完全性1.1.2信息的特性按产生信息的客体的性质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按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语言信息等;按信息的依附载体可分为文献信息、口头信息和电子信息;按应用领域可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体育信息和军事信息等;按照加工顺序可分为:原始信息(原生信息)、二次信息(再生信息)和三次信息等;按照信息稳定性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按照管理的层次或重要性可分为:战略信息、策略信息和作业信息等。

按信息的使用性可分为:累积信息和累计信息信息的分类按产生信息的客体的性质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241.1.3信息的生命阶段

1、信息的收集(两个步骤:识别和收集)识别方法:①、由管理者、决策者识别②、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识别③、由管理者、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共同识别收集方法:①、自底向上广泛收集

②、有目的的专项收集

③、随机积累

2、信息的传输①、技术问题—如何快速、准确地传输信息。②、语义问题—如何确切地表达信息的意义。3、信息的加工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缩短了信息加工时间采用预测模型、决策模型和模拟模型及一些标准的软件包,如统计包、数学规则软件包、模拟软件包等进行二次信息的加工。1.1.3信息的生命阶段1、信息的收集(两个步骤:识别4、信息的存储

为什么要存储这些信息

存在什么介质上

存储多少时间

存储方式

5、信息的维护:指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

狭义上是指不断更新数据、维护数据,使数据保持合用状态

广义上是指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中的一切数据管理工作

1.1.3信息的生命阶段

4、信息的存储1.1.3信息的生命阶段1.2信息系统的概念1.2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是什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哪些信息系统学习教学综合平台选课系统生活银行个人帐户管理系统食堂就餐信息管理系统票务管理系统电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工资管理系统信息系统是什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哪些信息系统定义

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或要素结合而

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钱学森)按照某种规则,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联系在一起的合理的、有序的组合□系统是由若干部分(要素、子系统Subsystem)组成的。

例如: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元素组成了人的呼

吸系统。□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例如:钟表系统是由齿轮、发条、指针等零部件按一定方式

装配而成的。□系统有一定的功能和目的。系统类型含义实例自然系统客观世界自然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天体系统、生态系统等。人造系统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对一系列的要素作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相关联的整体。计算机系统、生产系统、运输系统、信息系统等。1.2.1系统定义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或要素结合而□系系统总是在一定环境(Environment)下存在的,区分系统内、外部的是系统边界(Boarder),边界之内是系统,边界之外是环境。环境(Environment)系统边界(Boarder)输出(Output)输入(Input)系统(System)反馈(FeedBack)输入是获取和收集原始数据的活动系统是将数据转换或变换为有用信息的过程输出是将处理后的信息以文档、报告等形式传递给需要此信息的人或部门反馈是一种改变输入或处理活动的输出,用以进行控制系统的构成系统总是在一定环境(Environment)下存在的,区分系1、整体性。系统是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每个部分都要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这就是所谓全局的观点。2、层次性。可以将一个系统逐层分解,体现出系统的层次性。3、相关性。系统是由内部各个互相依存的组成部分按照某种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因此,各个组成部分尽管在功能上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即具有相关性。4、目的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目标而构造的。5、环境适应性。系统通过边界与外界联系,当外界发生变化时,系统内各个部分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需要根据客观现实与自身条件调整自己,因此任何一个系统是“动态”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系统是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每个部分都要服从整体,主要定义之一:最早的定义1970年WalterT.Kennevan(瓦尔特·肯尼万)

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要点:起源于企业管理,未谈到计算机,信息支持决策,包括企业外部信息1.2.2信息系统

主要定义之二:普遍接受的定义1985年GordonB.Davis(高登·戴维斯)

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综合性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要点:人机系统,包括手工作业,信息支持决策,支持三层次管理活动,使用管理模型主要定义之一:最早的定义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1.2.2信息系统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信息,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也是社会系统;能够为决策服务;具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人机系统信息系统的特征1、信息系统与环境密切相关

2、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必须由管理部门来领导,要有高层领导和最终用户的参与

3、信息系统建设的群体性、计划性

4、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管理的用户—机器系统

5、数据库系统的特征

6、信息就是资源是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1.2.2信息系统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信息,人员硬件过程软件数据信息系统的组成反映技术系统特征反映社会系统特征人员硬件过程软件数据信息系统的组成反映技术系统特征反映社会系组织中的管理层次和信息需求1965年,安东尼等人通过对欧美制造企业的长期研究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型系统结构,称为安冬尼金字塔模型(Anthony’sParamid)。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基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全景。安东尼金字塔模型组织中的管理层次和信息需求1965年,安东尼等人通过对欧美制安冬尼金字塔模型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战略层管理层作业层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安冬尼金字塔模型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战略层管理层作业层企信息特征战略层管理层作业层来源主要来自企业外部界于中间主要来自企业内部范围范围很宽事先已明确规定、范围窄综合性综合性很强未经综合、均为明确数据时间性用历史和现实数据预测未来时间性很强频度不经常产生和使用经常地连续地产生和使用精度精度低精度高结构化程度低高可预期性低高信息特征战略层管理层作业层来源主要来自企业外部主要来自企业内事务处理系统TPS知识工作系统KW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经理信息系统EIS信息系统的分类事务处理系统TPS知识工作系统KWS管理信息系统MIS战略层5年5年5年

供应链战略

激励机制

销售预测

经营计划

利润计划管理层销售网络

生产能力

财务风险

供应商评价

人才选拔

优化

平衡

投资决策销售统计

生产计划

账龄分析

库存分析

薪资核算知识层CAD工作站

企业流程优化

知识库管理知识交流

文字处理

工作流自动化

电子邮件电子会议作业层订单登记

产品数据管理

应收账

采购申请

员工档案登记POS处理

作业监控

应付账

入库登记

员工考勤经理信息系统EIS决策支持系统DSS管理信息系统MIS知识工作系统KW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事务处理系统TPS销售/市场

生产

财务/会计

采购

人力资源

战略层5年5年1.3信息系统的需求、应用与发展1.3信息系统的需求、应用与发展1.3.1

信息系统发展简史数据处理系统(DPS)20世纪50年代

1、单项事务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MIS)20世纪60年代

2、系统处理决策支持系统

(DSS)20世纪70年代

3、决策支持综合集成系统

(ERP)20世纪90年代

4、综合集成1.3.1信息系统发展简史数据处理20世纪50年代管理信一、单项事务处理在管理信息处理中,除计算工作外,文书、档案处理,各种报表生成等业务也逐步计算机化了。这种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工作,称为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DataProcessing,缩写为EDP)。这一阶段由于有关管理业务在计算机上是按项目分别进行的,不同项目之间在计算机上没有联系,因此称为单项事务处理阶段。

一、单项事务处理在管理信息处理中,除计算工作外,文书、档案处二、系统处理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MIS),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规章制度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狭义的MIS,亦可称为MRS、MCS。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处理的区别信息系统强调信息处理的系统性、综合性,不但要求在事务处理上的高效率,而且更强调对各级管理决策的有效支持;信息系统强调及时地为各级制定和实施决策的人员提供准确、适用的信息;信息系统的研制,面向整个管理系统,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和软、硬件系统及信息处理人员的配置必须与企业管理系统的结构和企业目标相匹配。

二、系统处理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三、支持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s,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目标,就是支持管理中的半结构化决策,它具有以下特点:⑴决策支持系统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⑵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基础不但包括直接反映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的数据,而且还积累了与决策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⑶决策支持系统面向管理决策问题,具有较强的问题处理能力。它能利用与决策有关的数据、模型和知识、经验来协助决策者明确目标、探索方案、分析和选择方案。它不代替决策者作结论,而是对决策者提出的问题迅速作出反应,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协助决策者进行推理、求解。战略信息系统(StrategicInformationSystems,SIS)、主管信息系统(ExecutiveInformationSystems,缩写为EIS),都是以支持决策为主要任务的信息系统。三、支持决策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四、综合集成统一规划、统一规范下的综合集成。综合集成阶段扩大了信息系统的作用范围以及处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sesPlanning)系统是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ERP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它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主要或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生产计划及管理、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等主要功能模块,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四、综合集成统一规划、统一规范下的综合集成。阶段主要目标典型功能核心技术代表性系统事务处理提高文书、统计、报表等事务处理工作的效率统计、计算、制表、文字处理高级语言、文件管理电子数据处理(EDP)系统系统管理提高管理信息处理的综合性系统性、及时性与准确性计划、综合统计、管理报告生成数据库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支持管理者的决策活动以提高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分析、优化、评价、预测人机对话、模型管理、人工智能的应用决策支持系统(DSS)、现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环境为管理者的智能活动(决策分析、研究、学习提供支持INTERNET/INTRANET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基于WEB的信息系统.ERP系统.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阶段比较阶段主要目标典型功能核心技术代表性系统事务处理提高文书、统计1.3.2

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

信息处理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与业务活动的支柱,是决策形成的基础。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可以促进组织的改革与发展,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对与组织活动有关的信息进行系统、综合管理,以支持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以及各级管理决策与各项业务活动。1.3.2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信息处理是现代社会组织管信息系统使命提升与战略转变信息系统不单是用来支持组织的日常管理与业务活动的工具,而且在当今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大变革时代,信息系统是促进组织变革、进行制度创新与知识创新的战略手段。企业的信息战略由面向企业内部活动转为面向企业外部活动。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也应以支持企业市场战略为主要宗旨。新发展起来的客户关系管理(CRM)成为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E-commerce/E-business)的发展为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商务活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

信息系统使命提升与战略转变信息系统不单是用来支持组织的日常管1.3.3

信息系统的技术发展互联网技术,特别是WEB服务器(即WorldWideWeb服务器,

又称WWW服务器)的广泛应用,导致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重大变革,实现了多媒体信息的统一管理、跨平台操作和客户端的标准化(不需维护)。尽管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系统仍然具有生命力,基于WEB的系统、即具有浏览器/WEB服务器(B/S)模式已逐步成为信息系统的主流结构。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以及多智能主体系统(MultipleAgentSystem,MAS)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和主动性不断提高。1.3.3信息系统的技术发展互联网技术,特别是WEB服务器信息管理集中化、信息系统集成化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组织向扁平化、分散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以发挥基层经营单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形成竞争优势,又需要整个企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因而“组织活动分散,信息管理集中”成为企业信息战略的组成部分,实现一个组织的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把分布在广阔领域的信息按统一规范集中管理起来。信息管理集中化、信息系统集成化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组信息系统跨越组织与地域竞争越是激烈,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重要,市场竞争最终体现在供应链、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多个企业根据新的市场机会建立动态联盟(虚拟企业)以取得竞争优势。信息系统已经跨越企业的边界,在虚拟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SCM)和合作商务(CooperativeCommerce)中,信息管理是当前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新课题。信息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地域、距离以至国界已经不成为构建信息系统的障碍。

信息系统跨越组织与地域竞争越是激烈,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重要□是由系统的参与者(应用系统的企业)和系统的支

持者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专门设计和开发□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企业共同使用□实现企业之间信息的自动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概念组织间信息系统□是由系统的参与者(应用系统的企业)和系统的支组织间信息系统

CHRYSLER(克莱斯勒)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之一。

早在1969年,公司就与供应商进行电子通讯,但是由于必须要有人工干预,效果不是很好。1976年,采用在线接收系统后,发现供应与需求数据很不一致。

存在问题:供应商不能及时得到公司的需求信息;公司也得不到有关供货数量和内容的确切信息。CHRYSLER公司应用电子数据交换CHRYSLER(克莱斯勒)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公

1985年起,公司采用了供应商供应规划处理系统,它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交换供应和需求信息。需求产品类别、品名、规格和数量模拟运输的产品清单,等待确认EDICHRYSLER供应商1985年起,公司采用了供应商供应规划处理系效果□库存资金费用降低

20.85美元□进货报废有效控制,成本节约

4.26美元□中间库存减少

26.52美元□运输策略优化,运输费用减少

10.63美元□信息处理费用减少

38.63美元

∑单车成本下降低

100.89美元效果□库存资金费用降低1.4信息系统生命周期1.4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开发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完整地获得用户的需求,而大多数系统的开发者不可能是一个业务专家,不可能对相关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有一个认知过程。信息系统开发的认知模型信息系统的开发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准信息系统开现实世界:问题域计算机世界:计算机可执行模型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就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有信息技术支撑、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数据处理的、可运行的计算机模型。现实世界:计算机世界: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就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现实世界问题域观念世界逻辑模型数据世界物理模型计算机世界计算机可执行模型根据问题进行抽象根据系统平台进行设计利用实用软件进行描述目标技术内容增加信息系统开发的认知过程现实世界的抽象描述现实世界观念世界数据世界计算机世界根据问题根据系统平台利用实(1)问题域□在信息系统中,现实世界就是企业管理中需要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包括企业的各种资源、企业组织与管理、企业运行的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制约等关系。引入“系统”的观点(1)问题域引入“系统”的观点□引入系统的观点,就可以应用系统方法

将一个问题视为一个系统这样就可以通过定义系统,界定组成系统的要素、要素的相关属性、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的边界等,这些内容就构成了问题域。系统边界(Boarder)输出(Output)输入(Input)系统(System)反馈(FeedBack)环境(Environment)问题域起到过滤器的作用,它使开发者只关心与问题相关的要素、要素的属性、要素之间的关系等,而屏蔽了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东西。

□引入系统的观点,就可以应用系统方法系统边界(Boarder弄清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识别适合采用信息系统处理的问题的要素、要素的属性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逻辑模型帮助开发者识别用户需求,正确定义系统需求,即确定将开发的系统功能。(“做什么”)目的与采用的方法相关,但是与要采用的信息技术以及系统运行平台无关(即不涉及具体的物理细节)。具体形式(2)逻辑模型模型:一个概念或过程的图形化表示。弄清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识别适合采逻辑模型帮助开发者识别用户在考虑信息技术支撑、人机分工的基础上,按照信息技术的方法、规则将观念世界的系统(即逻辑模型),设计出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如何做”或“怎么做”)目的与采用的方法相关,也与将采用的信息技术以及系统运行平台有关。具体形式(3)物理模型在考虑信息技术支撑、人机分工的基础上,按物理模型目的与采用的□逻辑模型描述系统要“做什么”,或者说具有哪些功能

□物理模型描述系统“如何做”,或者说如何实现这些功能逻辑和物理的区别

如读者查询的逻辑过程主要包括:查什么内容?从什么表(文件)中获取需要查询的信息,读者的逻辑结构如何设计等而读者查询的实现细节:如数据库存放在外存的位置,查询信息输出的设备,读者查询的界面设计等问题则属于“物理”和“如何做”的问题。□逻辑模型描述系统要“做什么”,或者说具有哪些功能逻

使系统分析员在系统分析阶段集中精力考虑新系统应具有的功能,避免在未搞清系统干什么之前,过早地陷入具体物理细节的设计,从而造成大量的返工,蒙受人力、财力和损失。将设计工作分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好处使系统分析员在系统分析阶段集中精力考虑新系将设在计算机世界构造的信息系统由数据库、程序组成。系统开发人员采用已选定的程序设计语言,根据物理模型,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组成与采用的方法相关,也与将采用的信息技术以及系统运行平台有关。

(同物理模型)具体形式(4)计算机可执行模型在计算机世界构造的信息系统由数据库、程序组成。系统开组成与采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随着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变化,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信息系统用了几年以后,都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提出新需求、新目标,这时就需要更新或建立新的信息系统。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SystemLifeCycle)。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循环不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对于复杂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随着组织自身的发展和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划分阶段主要活动系统规划战略规划: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业务流程规划:根据组织的目标与战略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识别、改革与创新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进行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数据规划、功能规划与系统划分、信息资源配置规划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根据应用需要和可能将整个系统划分成若干项目,估计每个项目所需硬件、软件、网络、资金、人员等各项资源系统开发系统分析系统初步调查,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开发项目范围内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系统设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贮设计、计算机处理方案选择系统实施软件编程和软件包购置、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购置,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测试,新旧系统的转换系统运行维护系统运行的组织与管理、系统评价、系统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系统更新现行系统问题分析、新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划分阶段主要活动系统规划战略规划:根据组织一、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的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进行业务流程规划,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制订信息系统建设总计划。主要活动通过对问题的识别,提出系统开发的需求,并对采用IT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可行的开发,进行全面的系统规划,确定拟建系统的总体目标、功能、大致规模和粗略估计所需资源;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及人、财、物、时间四种资源和应用环境的约束,把规划的系统建设内容分解成若干开发项目以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系统规划初步调查报告瀑布模式一、系统规划信息系统的起始阶段系统规划初步调查报告瀑布模式二、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是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拟建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由于资源及应用环境的制约,一个开发项目常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某个或某几个子系统的建立。合理确定每次系统开发的目标、边界和开发周期,应用科学的开发方法、工具和规范,对于系统开发的成功至关重要。二、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是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二、系统开发每一个项目的开发工作包括系统调查和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工作。系统开发一般分为:1.系统分析:主要任务是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需要进行的工作有系统的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及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等。2.系统设计:主要任务是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总体结构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存贮设计和计算机系统方案的选择等。3.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主要工作有软件的程序编制与软件包的购置、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的购置,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测试、新旧系统的转换等。二、系统开发每一个项目的开发工作包括系统调查和系统开发的可行主要任务:根据系统初步调查报告所界定的任务、规定的时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活动(系统需求文档)

详细调查,获得问题的相关信息

定义系统需求

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测试用例

系统分析1、系统分析阶段——逻辑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根据系统初步调查报告所界定的任务、规定的时系统分析主要任务:以系统需求文档为任务书,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出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对系统的最小运行平台、软件体系结构、模块、数据库、输入/输入和处理过程、系统安全等设计方案,形成系统的物理模型。主要活动主要解决系统的框架、功能如何实现的问题建立系统设计说明文档。系统设计2、系统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主要任务:以系统需求文档为任务书,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系统设主要任务:将新系统的技术方案变成可运行的计算机模型,并投入运行。主要活动(完成执行功能的信息系统)

编写程序

调试和测试

系统转换

人员的培训系统实施3、系统实施阶段主要任务:将新系统的技术方案变成可运行的计算机模型,并投入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逻辑模型物理模型》1个儿童房》1个主卧》厨房、卫生间等等系统需求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逻辑模型物理模型》1个儿童房系统需求三、系统运行与维护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历时最久的阶段,也是信息系统实现其功能、发挥效益的阶段。主要任务:对使用中的系统进行正常维护;当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对系统进行评价,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今后系统的新开发提供资料。主要活动(运行的信息系统)

维护:改错、新需求

评价运行支持三、系统运行与维护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历时最久的阶段,也是信三、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维护可以分为:纠错性维护是指对系统进行定期的或随机的检修、纠正运行阶段暴露的错误,排除故障,消除隐患,更新易损部件,刷新备份的软件和数据存贮,保障系统按预定要求完成各项工作;适应性维护是指由于管理环境与技术环境的变化,系统中某些部分的工作内容与方式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因而影响系统预定功能的实现,故需对这些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完善性维护是指用户对系统提出了某些新的信息需求,因而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扩充,完善系统的功能以满足用户新的信息需求;预防性维护是对预防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或受到的冲突而采取的维护措施。信息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管理环境和技术环境不断变化,系统维护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投入资源多。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开支占整个系统成本的三分之二左右,需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占信息系统专业技术人员50%-70%。

三、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维护可以分为:四、系统更新

在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单位时间内的费用随时间增长。适时开始新系统建设工作,使旧系统或其中某些主要部分退役,不仅能增强系统功能,满足用户新的信息需求,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现有系统进入更新阶段时,下一代新系统的建设工作便告开始。因此,这一阶段是新、旧系统并存的时期。对现有系统来说,可以全部更新,也可以部分更新的或有步骤地分期分批更新。四、系统更新在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单位时间内的费用随时1.5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1.5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系统工程方法的三维模型A.D.霍尔(A.D.Hall)所提出的系统工程方法三维模型描述了复杂系统建设方法的一个总体结构框架。时间维表示系统建设在时间上的阶段划分,把整个建设过程分成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七个阶段;逻辑维表示处理问题逻辑步骤,即问题定义、目标选择、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计划;知识维表示系统建设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如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霍尔的三维模型为系统方法在复杂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总体结构框架。这也是人们长期从事复杂的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管理系统建设所积累的经验的科学概括,对于建设各类复杂系统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系统工程方法的三维模型A.D.霍尔(A.D.一、传统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主要问题1.工作阶段的划分原则不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缺乏规范的规程、方法、表达工具与标准。2.系统建设过程用户参与程度低用户与专业人员对话缺乏有效的手段3.系统开发的工作任务集中在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分析、设计工作不深入4.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由于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采取“自底向上”的方法,系统总体功能与目标的实现难以保证。一、传统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主要问题1.工作阶段的划分原则不□“结构化”一词出自程序设计,也就是常说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的含义是指用一组标准的准则与工具从事某项工作。■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又称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程序员以及最终用户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自顶向下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个过程,是组织、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一种基本框架。它是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基本思想结构化□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二、结构化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又称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系统分析员、软件

“结构化”在系统开发中的含意是用一组规范的步骤、准则和工具来进行某项工作。基于生命周期概念的结构化方法则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规范的步骤、准则与工具,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成果)。阶段

......方法技术工具标准任务

......产品活动

......

“结构化”在系统开发中的含意是用一组规范的步骤、准则和工具■基本思想》结构化分析方法是美国Yourdon(约当)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经典的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将系统自顶向下逐层分解,达到表达系统的目的,它采用一组过程模型图形化地描述一个系统的逻辑模型。1.结构化分析■基本思想1.结构化分析就是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集中精力先解决主要问题。分解抽象就是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分解”和“抽象”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就是抓住主要问题忽分解抽象就是把大问题分解成□“分解”和“抽■逻辑模型的表达方法

□数据流程图(DFD:DataFlowDiagram)--过程模型DFD从信息流的角度描述系统能“做什么”以及相关的外部项,描述系统相关的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转换,即描述系统逻辑模型中的流程模型部分。

□数据字典(DD:DataDictionary)

详细描述DFD中涉及的数据、数据结构、数据变换规则等。

□过程描述工具

对底层处理逻辑的补充说明。■逻辑模型的表达方法描述过程的外部逻辑IF…...THEN…...ELSE…...ERD详细说明数据流数据字典关联图细化的数据流图过程细化过程描述工具:结构化语言决策表决策树单据、报表内部部门外部实体业务流程图综合反映信息的流动、处理和存储系统的逻辑模型构成描述过程的外部逻辑IF…...THEN…...ELSE…..2.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系统设计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Constantine和Yourdon等总结一些优秀的程序设计实践总结而发展的,它由一组概念、标准和指导思想组成。2.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系统设计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基本思想

□遵循黑箱原则、模块化原则□采取结构图(SC:StructureChart),对SA所建立的分层DFD,按照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以及其组合,设计为结构相互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建立系统的结构图,并给出模块说明书,从而完成新系统的物理模型的设计

□结构图:描述系统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基本思想有效工作时间卡信息工资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卡工资总量工资信息录入考勤卡信息计算工资总量打印工资单计算雇员工资率计算支付工资总量雇员工资率比率工资总量结构图的例子有效工作时工资系统有效工作工资总量工资信息录入考勤卡计算工资3.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认为任何程序,其结构均可以由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以及三者的任意组合表示。起立向右转走向窗口向窗外看看下雨吗?带上雨伞擦防晒油否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向前走一步到达目的地了吗?停止否是是3.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认为任何程序,从结构化分析到结构化设计再到结构化编程的顺序结构化分析事件数据流图实体联系图结构化设计

结构图模块说明书结构化程序设计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从结构化分析到结构化设计再到结构化编程的顺序结构化分析结构化结构化开发方法的要求与挑战结构化方法的要求:用户参与“自顶向下”,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先逻辑,后物理”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结构化方法的挑战:系统开发工作是劳动密集型的,软件生产率低下。系统开发工作费时过长,难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对用户需求的变更不能做出迅速的响应。前一步工作的正确性与完善性对后一步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系统开发人员进行工作时,对下一步是否可以实现上一步所规定的内容有很强的预见性。维护工作繁重,专门人才紧缺。结构化开发方法的要求与挑战结构化方法的要求:三、原型法(prototypingapproach)

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原型法(Prototypingapproach)是通过快速建立并供用户使用的原型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原型法的基本思路是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根据用户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和想法,先很快建立一个应用系统的骨架,作为应用开发的实验模型。通常把这个实验模型叫做系统原型(Prototype)。用户先运行这个原型系统,熟悉它,使用它,受到启发和取得经验,然后对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提出精确、具体的需求,在对系统的需求最后决定后,再用传统的方法(生命周期法)建设系统。通常原型系统的部分程序可以在后来的系统建设中直接采用。原型法是传统方法和用户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原型法的主要问题仍是建设周期稍长,对于需求和目标的变化响应速度较慢,系统维护工作量也较大。三、原型法(prototypingapproach)20原型法的步骤建立信息系统原型分为四步:(1)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2)建立初始的原型系统。(3)使用原型系统,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4)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按照第二步的原则,根据用户的意见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这一步要强调的是尽快完成并交付用户,然后又回到第三步,在建立原型系统时,第三步和第四步是反复进行的,直到用户和系统其它建设人员均满意为止。

修改后的原型

可应用的原型

用户和分析设计者满意吗?第三步第二步第四步修改原型

使用原型,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

建立初始原型明确用户基本需求和应用规模待修改的原型

初始原型直接将原型用作应用软件使用此原型作为应用系统开发的依据NY第一步原型法的步骤建立信息系统原型分为四步:修改后的原型四、面向对象的方法

面向对象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一种名为Simula的计算机仿真语言。七十年代问世的名为Smalltalk的计算机高级语言则首次提出面向对象这一概念。到了八十年代,由于Smalltalk—80和C++语言的推出,使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趋于成熟,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形成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简记为OOP)这一新的程序设计方法。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了在系统开发各个环节中应用面向对象概念和方法的研究,出现了面向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Analysis,简记为OOA)、面向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Design,简记为OOD)等涉及系统开发其它环节的方法和技术,它们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系统开发方式模型,即许多文献都称之为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简记为“O-O”方法。)四、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一种名为Sim追求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世界的近似和直接模拟认为信息系统是对象的集合、对象与人交互以及对象之间交互,某个对象发出消息,其他对象则响应消息。基本思想面向对象方法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挪威开发语言Simula(一种模拟语言),九十年代成为计算机领域中开发软件的主流技术。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追求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世界的近似和直接模拟基本思想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以对象为中心构造信息系统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对象+类+继承+通信对象:客观事物由对象组成,具有封装性,对象是对其状态和行为的封装,状态是对象的静态特征,由“属性”描述,行为是对象的动态特征,由操作(方法)描述。类:是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类可以用来产生对象,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