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47年,美国以土耳其和希腊(前者因为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与苏联关系紧张,后者的资产阶级政府则在共产党游击队打击下摇摇欲坠)受到共产主主义威胁为由,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提供援助,这一史实是指冷战中的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D.马歇尔计划2.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四位同学对《辛丑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正确的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图为基督教世界的传奇斗士罗兰正在接受查理大帝授予其作为骑士标志的宝剑和服饰。画中年轻的骑土双手伸展的恭顺姿势象征他的效忠宣誓。通过宣誓,骑士承诺为其领主的尊严而战。作为回报,他能够在其生命和领土受到敌人威胁时得到领主的庇护。以上场景发生在()A.古希腊 B.古罗马C.中古西欧 D.中古日本4.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5.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指的是()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6.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7.江西有一首民歌唱到:“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两军会师”发生在()A.南昌 B.九江 C.井冈山 D.会宁8.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有很大的相似性,以下对它们共同点理解正确的是A.都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都是为了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D.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9.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二十六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签署的最重要作用是A.促成了联合国的建立 B.-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C.决定了苏联对日作战 D.加剧了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下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C.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11.《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B.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D.冷战目的是为了称霸世界12.如果要为事迹相同的人物写一本传记,以下哪些人会在同一本书中出现()①章西女王②玻利瓦尔③克莱武④尼赫鲁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1946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颁布《国民保险法》,规定在失业、退休、工伤、怀孕、疾病、死亡的情况下,职工可以得到补助。此后,社会保险的范围逐步涵盖了教育、住房、医疗等各个方面,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工党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实施撒切尔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14.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15.被誉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A.深圳B.珠海C.上海D.厦门16.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①反映了周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B.图②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C.图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D.图④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8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B.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使西汉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中期以后陷入混乱局面,使东汉走向衰亡18.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A.文成公主入藏 B.玄奘西游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遣唐使来华19.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D.1918年11月,德国投降20.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主题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A.杯酒释兵权B.清明上河图(局部)C.锦衣卫印D.军机处21.澳门大学校长特别顾问冯达旋的《“一带一路”与新文艺复兴》文章中说到:“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亚欧沿途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诞生新的文艺复兴。以下有关文艺复兴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①否定神的绝对权威②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生活③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④宣扬忍受苦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2.一位英国人这样说道:“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则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这是()A.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 B.新航路开辟的结果C.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D.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2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姓氏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中国姓氏来源之一就是皇帝赐姓,尤其是赐国姓,对于接受者更是无上光荣。如郑成功就被赐国姓为“朱”,因此郑成功被称为国姓爷。这种现象反映出()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皇帝爱惜子民C.维持统治的需要 D.皇帝也爱作秀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下图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列强创办工厂刺激民族工业发展B.辛亥革命的冲击C.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26.被称为“医圣”,他的主要著作是。27.20世纪初流行于美国的黑人音乐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2)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9.(6分)从鸦片战争开始,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两例)材料二: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请依据上述图片提供的信息说说两个的选择理由。结合所学,说说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过程具有怎样的特征?材料三:“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认为)“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范文澜《中国近代史》(3)与材料三相关的这两场农民阶级进行的反抗斗争失败的相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悟?30.(7分)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与毛泽东主席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开展了一段对话。对话中的“蒙哥马利之问”饶有兴趣、发人沉思。请根据对话,完成探究问题。(历史之感)蒙: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毛: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蒙: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⑴“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国为例说明。(释疑解惑)毛:要向外侵略,就会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以上材料摘编自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⑵毛泽东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图7:中国富强神八飞天

图8: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⑶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论从史出)⑷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根据“1947年”、“美国以土耳其和希腊(前者因为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与苏联关系紧张,后者的资产阶级政府则在共产党游击队打击下摇摇欲坠)受到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提供资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于这一史实,美国实施了杜鲁门主义,l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这种“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需要掌握冷战的过程。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经济长期受制与列强;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中国在军事上失去了自主权;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内政外交完全被洋人控制,仔细审查D.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的骑士接受查理大帝的赏赐,又要宣誓效忠领主,这反映了中古西欧的分封制,这种现象在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古日本并没有出现。故答案选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4、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C项符合题意;一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5、B【解析】

依据题干“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B选项符合题意;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选项不符合题意;中法战争之后,中国西南门户大开。C选项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鸦片战争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6、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912年”,结合所学知识,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可知,“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评价的是中华民国成立,B项符合题意;A项评论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项不能从评论中体现出来;D项不符合史实,新文化运动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分析可知,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指的是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所以C项符合题意;南昌发生过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九江大败曾国藩,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8、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没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ABD均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主观上都是为了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故C符合题意。故选C。9、B【解析】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B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上作出成立联合国的决定,A排除;雅尔塔会议决定了苏联对日作战,C排除;加剧了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不是《联合国家宣言》的作用,D排除。故选择B。10、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东汉之后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西晋取代曹魏,并灭掉吴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因此①是西晋;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的局面,后来北魏统一北方,故②是北魏;但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统称北朝,因此④是北周;西晋灭亡后,南方由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之后,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因此③是梁。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1、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新全球史》“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战争也开始了。…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实行冷战。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其表现主要有: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便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苏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章西女王是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领袖人物,带领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带领拉丁美洲地区人民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尼赫鲁是二十世纪中期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追求印度的民族独立,并且在印度独立后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发起了不结盟运动,这三个人物事迹类似,都反抗殖民侵略,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作出了不懈斗争。而克莱武是英国殖民者的代表人物,他在印度建立了殖民统治,并成立了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和贫穷。因此,①②④可以出现在同一本书中,故选C。13、B【解析】

1946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颁布《国民保险法》,规定在失业、退休、工伤、怀孕、疾病、死亡的情况下,职工可以得到补助。此后,社会保险的范围逐步涵盖了教育、住房、医疗等各个方面,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工党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B符合题意。所谓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混血儿"。撒切尔1979年-1990年在任,A项错误。社会福利加大了政府财政负担,C项错误。福利国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D项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14、D【解析】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不代表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故A不符合题意;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题干材料的“则皆瞠目而不解”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违背了题干材料的含义,故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的“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大意是我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怎么顾得上革命哪,这说明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表明人民群众对代议制了解很少,说明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15、D【解析】

依据题干“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开放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是第一个开放的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6、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①司母戊鼎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图②中罗盘针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图③交子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图④中的著作《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BD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C解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17、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战斗力和经济实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A项推论正确;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有效的解决了王国问题,B项推论不正确,符合题意;战国“百家争鸣”体现了学术的丰富多彩,西汉“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有利于思想的控制,这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C项推论正确;东汉时期,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使得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样东汉中期以后陷入混乱局面,使东汉走向衰亡,D项推论正确;故选B。18、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讲究华夷之别,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视为兄弟,派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族、吐蕃关系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遣唐使来华,均是中外文化交流,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9、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选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的表述,属于历史现象;B项是一战当中的事件,也属于历史现象;C项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属于历史现象的本质;D项对一战结果的表述,属于历史现象。C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历史现象和本质的却别。历史现象是对历史史实的陈述,历史现象的本质是对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在此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0、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经济的繁荣,不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故B符合题意;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按宰相赵普的建议,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首先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明代设立锦衣卫,加强对臣民的监督和控制;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这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CD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措施,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它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否定神的绝对权威;突出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①②③项叙述正确,A项符合题意;④项叙述错误,需排除含④的BCD三项。故选A。2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澳洲、美洲、亚洲都在与英国发生联系,说明在19世纪中期,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的材料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3、C【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姓氏来源之一就是皇帝赐姓,尤其是赐国姓,对于接受者更是无上光荣。如郑成功就被赐国姓为‘朱’”可知当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维持统治的需要,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没有涉及皇帝爱惜子民;没有涉及皇帝爱作秀,故排除ABD项。故选C。【点睛】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选择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本题的关键语句是“中国姓氏来源之一就是皇帝赐姓,尤其是赐国姓,对于接受者更是无上光荣。如郑成功就被赐国姓为‘朱’”。根据这一关键语句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4、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加上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成为思潮,这是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原因。ABC选项属于图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日本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是图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列克星顿的枪声(来克星顿的枪声)【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775年4月,一支企图突袭民兵军火库的英军在波士顿附近来克星顿同民兵交火,从此,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了。因此,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来克星顿枪声。26、《伤寒杂病论》【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27、爵士乐【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美国的爵士乐,诞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讲究即兴,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并很快风行美国,流传到世界各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亚历山大二世。(2)不同意;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解析】

(1)根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为1861年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次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2)根据材料“……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反映了改革使农奴性积极性很高,很高兴。我不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俄国1861年改革颁布法令规定: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须高价赎购买。这次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点睛】(1)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知反映了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据所学可确定当时改革的沙皇:亚历山大;(2)问首先根据材料内容确定反映的观点。“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确定观点:农奴制改革调动了农奴的积极性,拥护政府改革;据所学知识从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解放获得一块份地,是对农奴的变相的剥削方面回答。29、(1)《南京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