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暨市2023年12月高三诊断性考试试题
生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马拉松运动时,香蕉是常用的补给品,下列成分中,不能被吸收利用的是
A.纤维素B.葡萄糖C.钾离子D.水
2.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力和传播力,是对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该种
植物在我国的大量繁殖会导致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中的
A.水资源短缺B.臭氧层破坏C.生物多样性锐减D.全球气候变化
3.抑癌基因的过度甲基化会导致细胞周期失常并最终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DNA甲基
化需要甲基化转移酶的催化,治疗MDS的药物DAC能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活性。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抑癌基因的过度甲基化能够提高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
B.DNA甲基化的本质是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性状发生改变
C.药物DAC通过促进甲基化的DNA发生去甲基化来治疗MDS
D.DNA甲基化可能干扰RNA聚合酶与DNA相关区域的结合
4.温度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其作用机理可用坐标曲线表示(如图)。其中a表示底物分子具有的
能量,b表示温度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c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的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活化能增加
B.处于曲线c中1、2位点酶空间结构相同
c.酶适于低温保存,原因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低
D.酶促反应速率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与酶空间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5.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露麻风病是由一种胞内寄生菌麻风册引起
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
列有关麻风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麻风杆菌
B.麻风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C.麻风杆菌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D.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麻风杆菌上抗原的受体相同
6.机体和生态系统一样,对同一变化过程可能存在相反的调节,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以使
机体和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稳态。下列调节过程属于此类的是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7、8小题。
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核糖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存在线粒体、叶绿体内,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
物核糖体较为相似。还有一部分以独立的细胞器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多种蛋白质的合
成。
7.氨基糖昔类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有损伤,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其最有可能危害人类细胞哪
种细胞器
A.叶绿体B.线粒体C.内质网D.中心体
8.信号肽假说认为,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时,先合成信号肽,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
SRP再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结合,将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肽链边合成边被转移到
内质网腔中加工,肽链合成结束核糖体发生解聚。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中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内质网无法对多肽进行加工
B.反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使得肽链的延伸终止
C.过程③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肽链的信号肽被切除后即为有生物活性的分泌蛋白
D.核糖体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9.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片中单层细胞区比多层细胞区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细胞
B.在高倍镜下比低倍镜下能更快找到各种分裂期细胞
C.箭头所指的细胞分裂方向由中心体位置确定
D.根据视野中各时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的细胞周
期时长
10.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等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含量增加
B.果醋制作过程中,用重倍酸钾测定醋酸含量变化,溶液灰绿色逐日加深
C.泡菜制作时,盐水要没过全部菜料2/3体积
D.果酒、果醋和泡菜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
11.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变异发生在体细胞中,则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的障碍,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D.用秋水仙素处理某种植物的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变异株一定是二倍体
12.神经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除受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影响外,还受膜内外电位差的影响。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静息电位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一定阻止K-的外流
B.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Na+的内流
C.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减小
D.内环境Na-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动作电位达到峰值时膜电位差增大
13.磷酸果糖激酶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过程中的限速酶,该酶的活性会受到高浓度ATP的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肌细胞中,磷酸果糖激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溶胶
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中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和厌氧呼吸可能增强
C.供氧充足时,细胞溶胶中ATP/ADP比值增高对糖酵解速度有促进作用
D.供氧充足时,酵母菌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产生CO?的同时可产生大量的[H]
14.Vero细胞因不能合成抗病毒蛋白干扰素,因而广泛应用在病毒性疫苗生产上。将病毒接种到
Vero细胞后,经细胞培养、病毒灭活及提纯,可制成病毒灭活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悬浮培养细胞可有效避免接触抑制
B.当病毒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影响细胞的增殖
C.培养细胞的器具和试剂都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D.培养细胞的时候既需要氧气也需要二氧化碳
15.灰鹤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
现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灰鹤的环境容纳量
B.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C.统计该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D.增加灰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16.遗传漂变是指小的种群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生育的子代数有所变动而引起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的
现象。下图表示个体数(N)分别是25、250、2500的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箱
国
A
送
薄
微
P
、
/
A.遗传漂变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从而引起生物进化
B.种群越小越容易发生遗传漂变,且遗传漂变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具有随机性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自然选择和迁移都会影响图中种群的A基因频率
D.若群体随机交配,第125代时,N为250的群体中Aa基因型频率比N为2500的群体的
大
17.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基因载体,以便其与目的基因连接。研究人员将相同的
基因载体分组并进行相应酶切处理(如表所示),其中限制酶H1和H2识别序列不同。各组
基因载体经充分酶切处理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等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分组相应酶切处理开*]■
甲限制酶H1二一一
:::二"
乙限制酶H2“
丙限制酶H1+H2
A.该基因载体为0.8kb的环状DNA分子
B.限制酶H1与H2在该载体上都有识别和切割位点
C.限制酶H1与H2在该载体上的酶切位点最短相距0.2kb
D.0.2kb的核酸片段迁移速率大主要与其分子质量小有关
18.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
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
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
B.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密度减小
C.随演替进行植物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
D.随演替进行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
19.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
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B.乙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
C.用特异性启动子诱导表达丙合成相关基因可获得无籽果实
D.突变导致丁与受体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
20.某二倍体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DDEe,将其精巢中一个精原细胞染色体上的DNA双链
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后,放入只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子细胞中
染色体及其基因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畸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中细胞只有1、2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图中1、2号染色体上
分别为A、a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B.若图中细胞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DNA至少经
过3次复制
C.若图中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
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
D.若图中细胞的4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该精原细胞也可能进行了有丝分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1分)某水稻主产区的农民通过稻田养蟹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该蟹稻共养体系中全部生物构成,其中的中华绒螯蟹是杂食性动物,喜食水生动植
物和腐臭的动物尸体,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为。
(2)中华绒螯蟹与水稻相伴共生,能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稻田为中华绒螯蟹提供了食物和—
。中华绒鳌蟹能减少农药和无机化肥的使用,原因是。稻田
的外貌和结构随四季变化会发生明显改变,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3)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候鸟如白头鹤来此越冬,为更好保护白头鹤,研究人员
开展系列调查。在调查白头鹤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决定
该区域白头鹤种群密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是0为确定该环境中白头鹤的环
境容纳量,围绕食物需要调查的内容有(答出2点即可)。
(4)黄鼠狼等天敌能够依据白头鹤留下的气味去猎捕,白头鹤同样也能够依据黄鼠狼等天敌的
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以上过程包括了信息。可见,生态系统的各组
成成员之间进行着,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2.(10分)强光会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造成损伤。科研人员对绿色植物光暗转换中的适应机制开
展下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测定绿色植物在由暗到亮环境中,CO2吸收速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未开始光
照时,CO2吸收速率低于0,这是由于植物细胞进行释放CO2的结果。0.5min
后,CO2吸收速率才迅速升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才被激活。光照
2min后C0.吸收速率保持稳定,此时改用含退CO2的空气(CO2浓度不变)培养,预
期植物细胞中放射性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是,五碳化合物的含
量_________O
(2)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了上述时间段中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叶绿体中以热能形
式散失的能量占光反应捕获光能的比例),结果如下图。
结合。。2吸收速率变化过程推测,0。0.5巾讥之间,光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请从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0~0.5min之间,图中热能散失比例变化的生
物学意义:。
(3)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细胞内的呼吸链中存在由交替氧化酶(AOX)主导的交替呼吸途径对植物
抵抗强光等逆境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下图表示eATP与呼吸链对光合作用相关反应
强光环境下,植物细胞通过“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途径,将过多的转移
出叶绿体,并最终在线粒体中将其中的能量转化为,从而有效缓解强光
对植物细胞内光系统的损伤。eATP能与受体结合,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起作
用。
23.(13分)下图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示意图,其中尿道内、外括肌是一种环形肌肉,逼
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
大脑皮层
||►膀胱逼尿肌---1
褪一鬣瞥7般翳患尿*肌一瞥
1
I-------►尿道外括肌一1
।----------尿道感受器一*
(1)图中初级排尿中枢的兴奋经(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传递至
,使人开始排尿。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
枢,—排尿中枢的兴奋,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从膀胱充盈后,到产生尿意,
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填“单向”或“双向”)的。正常情况下,成人能有意识的控制排尿,
说明O
(2)人的尿量超过3L/d称为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为尿崩症。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
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前者是由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
肾性尿崩症的病因往往由肾脏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检测患者体内抗利
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填“偏低”不变”或“偏高”)。
(3)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能使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
压力)升高,从水平衡调节的角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进一步研究发现,抗利尿激素还可直接作用于血管肌肉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该激素能作
用于不同细胞的原因是
(4)托伐普坦片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与抗利尿激素结构相似,会导致患者出
现尿频,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理推测其原因是。
24.(13分)因不当使用化肥导致重金属镉(Cd)在土壤中过量积累。为降低土壤中Cd的含量,研究
者将酵母液泡Cd转运蛋白(YCF1)基因导入受试植物,拟提高植物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能
力。
(1)为筛选适合的酵母菌株,称取了1.0g土壤样品,转入99mL无菌水中,充分振荡后,取一
(填“上清液”、“沉淀”)。经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0.
1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10倍稀释液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酵
母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有酵母菌个。
(2)为获取YCF1基因,将酵母细胞的全部DNA提取、切割后与连接,导入受体菌
的群体中储存,这个群体称为o
(3)扩增YCF1基因,已知A位点和B位点分别是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对应的基因位置,
扩增基因选用的引物组合应为引物1和-YCF1基因以b链为转录模板链,为了
使YCF1基因按照正确的方向与质粒连接,在引物1的端添加的酶切位点。
(4)研究者进一步获得了转YCF1基因的不育杨树株系,采用不育株系作为实验材料的目的是
。若过程③部分接种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的芽也能长
根,原因是O
(5)通过的方法已检测出转基因植株体内成功表达了Cd转运蛋白。能不能说明
已经成功构建具有Cd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转基因植物,理由是
25.(13分)果蝇的体色与多对基因有关,野生型果蝇为灰体。现有黄体、黑檀体两种体色的
果蝇单基因突变体(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果蝇不同,不考虑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为
探究果蝇体色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关系,进行了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F,的表型
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
实验一黄体a(雌)x野生型(雄)
体
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
实验二黄体a(雌)x黑檀体b(雄)
体
(1)由实验可知,黄体有关的基因突变发生在染色体上,根据实验二
_(填“能"不能”)确定黑檀体基因的位置,理由是O
(2)将实验二中的Fi果蝇相互交配,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黑檀体均为3:4:
1,说明黑檀体基因位于上,F2中黄体果蝇的基因型有种。
野生型果蝇产生黄体、黑檀体不同体色的单基因突变体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O
(3)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实验一F,灰体雌蝇的体细胞中(实验一中体色相
关基因用A、a表示),通过DNA重组和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黄体雌蝇。插入的
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但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果蝇表现为黄体。若
果蝇的受精卵无控制该性状的基因(A、a),将造成胚胎致死。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
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黄体雌蝇与实验一F,黄体雄蝇杂
交,统计子代的表型种类及比例。
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子代表现为全为黄体,且雌雄比例为2:1或表现为
—,则DNA片段插入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②若子代的表现为,则DNA片段插入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同源
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的表现为一则DNA片段插入一
诸暨市2023年12月高三诊断性考试答案
生物
一、选择题(40分)
123456789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公司保安员夜间值班与休息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梯井施工与电梯设备保养合同
- 2025年度幼儿园招生加盟与品牌转让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情感关系建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门面房租赁与社区配套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精装修公寓房购买与户外休闲设施使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奶粉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合同范本页22篇
- 2025年度影视基地场地租赁合同及影视制作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子商务SET协议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淋浴房市场推广与广告投放合同3篇
- 2024山西广播电视台招聘专业技术岗位编制人员20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材料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一:新材料行业研究框架
- 人教版小学英语各册单词表(带英标)
-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乡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解析
- 智能护理:人工智能助力的医疗创新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专题讲座
- 5G+教育5G技术在智慧校园教育专网系统的应用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
- 浅谈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与探究 论文
-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00054试题及答案新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