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汇编

《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2.《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4.《陈情表》用“,”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5.用“,”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6.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7.作者用“,,,"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8.用“,”两句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9.李密写祖母在世间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两句是:“,"

10.李密用“,”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IL李密用“,”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12.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13.《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14.李密用“,”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15.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16.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9.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10.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11.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1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1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6.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葬。14.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7.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询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8.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兰亭集序》理解性默写

第1页共15页

1.《兰亭集序》中交代集会地点的句子是“",表明集会地点周围有高峻的山峰的句子

是“”.

2.《兰亭集序》中交代集会目的的句子是“",直接表明作者参加集会时的心情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描绘宾客尽是文人雅士、贤德之人,《兰亭集序》中表达

类似意思的句子:“,

4.《兰亭集序》中,作者与文人雅士们列坐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边,油然而生地表达自己的幽深内藏的

情感的句子:",,

5.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J

6.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与此句意义相近的句子:

7.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

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

8.每个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亡的句子:“

9.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这一思想的句子:

10.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写兰亭的“山”“木”的句子是“

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

IL能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视听乐趣的前提的句子是:,

1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谈及的“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8.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修禊事也信可乐也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殄为妄作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0.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激湍映带左右

畅叙幽情IL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5.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

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托放浪形骸之外

7.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

第2页共15页

1.《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

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来表达

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

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

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

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6.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间是“,

7.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算太远的自恕自慰之句是:“,"

8.在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0.《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

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

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

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

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4.《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

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15.《归去来兮辞》中",,,"几句

写出了陶渊明归家时欣喜若狂,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

妻子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16.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

17.《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

第3页共15页

表现游历经过的句子是:“,”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

“,”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

18.《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

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19.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20.《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

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2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2.《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

弹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寓形宇内复儿时,曷不委心任去留?6.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7.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8.舟遥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

9.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10.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1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3.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14.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15.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16.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7.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18.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19.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2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氓》理解性默写

1.诗中表现男子以忠厚老实的面貌出场,并以“贸丝”为借口来求亲的句子是:

2.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容颜亮丽的句子是:,。

3.诗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4.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一

第4页共15页

5.诗中写桑藕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

是:,。

6.诗中写女子对爱情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

是:,,>

7.诗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

是:,。

8.诗中女子思想上起了深刻变化,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

:,。

9.诗中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o

10.诗中写女子因为思念而遥望男子的句子是:,。

11.诗中表现女主人公对心爱的人“不见则忧,既见则喜”的句子

TH:,。,。

12.诗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13.诗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14.诗中写男子心满意足后就凶恶起来的句子是:,。

15.诗中写女子兄弟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0

16.诗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o

17.诗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18.从诗的最后一章里的,,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19.诗中表现男子违背了当初许下的誓言,对女子变心的句子是:,o

20.诗中女子回忆丈夫请人占卜之后来迎娶自己的诗句

是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L氓之蚩蚩,抱布贸丝。10.乘彼境垣,以望复关。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IL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1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1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5.于嗟鸠兮,无食桑基。14.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15.兄弟不知,噪其笑矣。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6.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8.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9.匪我愆期,子无良媒。18.总角之宴,己关妥妥

第5页共15页

19.信誓旦旦,不思其反。20.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离骚》理解性默写

1.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2.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是:,。

3.,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

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诗人怨恨楚怀王昏馨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0

《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7.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8.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9.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10.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11.《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1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

正义:,.

1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o

14.《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15.《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

自己的两句:,。

16.《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17.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

18.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19.《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20.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21.《离骚》中写清浊杂处,自己与群小共处一朝,但光明洁白的品质并没有受到污染的两

句:,。

22.诗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就被免职的句子是:,

23.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第6页共15页

24.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

25.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

26.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27.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28.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德当做常态的句子是:

29.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30.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被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31.表现作者只求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

32.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33.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

34.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

∕J∖:»

L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8.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余虽好修娉以鞍羁兮,骞朝淬而夕替1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0.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4.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苣21.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5.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22.余虽好修娉以鞍羁兮,骞朝淬而夕替

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逐谓余以善淫2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固时俗之工巧兮,俩规矩而改错2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须谓余以善淫。

8.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2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9.性郁邑余住僚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6.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0.宁潞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7.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1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9.宁潞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3.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30.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4.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31.不吾知其亦己兮,苟余情其信芳。

15.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32.鹫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6.制斐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33.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7.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3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第7页共15页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作者一连用了几个虚词,来表达对蜀道之高的感叹的两句是:,—

2.作者感慨攀登蜀道比登天还难的两句是:,

3.作者通过蜀地两位远古时代的君王写出蜀道历史悠久的两句是:,

4.作者通过具体数字直接写出蜀道拥有悠久历史的两句是:,

5.既写出蜀地历史悠久,又写出蜀地交通闭塞的两句是:,

6.作者写出蜀道高不可攀,唯一的道路是鸟飞行的路的两句是:,

7.作者运用“五丁开山”的典故,来写出开辟蜀地艰难的两句是,—

8.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蜀道上通云霄,下临急流的两句是:,—

9.作者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人行走之艰难的两句是:,

10.在《蜀道难》中,写出道路曲折,蜿蜒盘旋的两句是,

11.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们行走在蜀道之上的神情的两句是:,一

12.作者借询问友人何时回来劝告友人不要入蜀的两句是:,

13.作者通过鸟在古木上啼叫写出蜀地环境的凄凉的两句是:,—

14.作者通过描写月下杜鹃的啼叫渲染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的两句是:

15.作者写出游人听闻蜀道攀登之难后脸色大变的一句是:。

16.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写出蜀道的高和险的两句是:,

17.作者通过听觉来描写蜀地山川惊险的两句是:,

18.作者以蜀人的身份反问友人为何要历经艰险来蜀地的两句是:,—

19.写出剑阁易守难攻的两句是:,,

20.作者写出守关将领若不是亲信,可能会变成叛乱之人的两句是:

21.作者运用互文手法写出蜀地局势的混乱的两句是:,

22.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这里战乱残酷如同斩乱麻一般的两句是:

23.作者通过写蜀地战乱的残像,劝告友人不要西游的两句是,—

24.在《蜀道难》中,写作者西望蜀道不禁怅惘万分的一句是:,

1.噫吁喊,危乎高哉6.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7.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9.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5.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1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第8页共15页

1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18.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2.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崛岩不可攀1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20.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1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1.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15.使人听此凋朱颜22.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16.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3.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17.飞湍瀑流争喧眩,破崖转石万壑雷24.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相》理解性默写

1.以柏树长得郁郁苍苍来衬托出祠堂的庄严肃穆的两句是:,

2.《蜀相》中,以乐景来表达作者哀愁惆怅之情的两句是:,

3.《蜀相》中,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功绩的两句是:,。

4.运用诸葛亮伐魏失败,病死五丈原的典故的两句是:,o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望海潮》《扬州慢》理解性默写

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词句:“”,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词句:

2.《扬州慢》中“,”两句,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物在城非的深沉感慨寄

托在了具体的物象之中。

3.《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词句:","

4.《望海潮》中","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描写了杭州

繁华热闹的景象。

5.《望海潮》中,柳永用了“,”八个字展现出杭州的繁华富庶。

6.《望海潮》中“,”几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

曲和采菱的歌声。

7.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两句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

8.姜夔在《扬州慢》中用“,”两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

令人感叹。

9.在《望海潮》",,”这几句中,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

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的美景。

10.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两句是“,”

第9页共15页

11.姜夔《扬州慢》中“,”两句,化用了杜牧《赠别》里的诗句,运用反衬手

法,以昔日的繁华来衬托当下的荒凉。

12.《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两句化用了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诗

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3.《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用““,”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两种景物,以典型

景物突出了西湖乃至整个杭州四季如画的美景。

1.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8.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9.重湖叠幡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10.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4.烟柳画桥风帘翠幕11.过春风十里尽算麦青青

5.市列珠矶户盈罗绮1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1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7.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项脊轩志》理解性默写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介绍项脊轩由来的两句是:,

2.在《项脊轩志》中,写出项脊轩空间狭小的两句是:,

3.因为项脊轩历史悠久,所以房屋出现的问题是:,

4.面对漏雨的屋子,作者想移动桌子都是不可能的的两句是:,

5.在《项脊轩志》中,因朝向问题,屋子不仅没有光照,且没到晚上就已经变得昏暗了的两句

TE!,。

6.写作者对房屋进行修理,不让其漏雨的两句是:,

7.写作者不仅开辟窗户,还修建了围墙的两句是:,

8.作者对项脊轩进行改造后,屋内光线变好的两句是:,

9.写作者在院子中种植植物来修生养性的一句是:o

10.因为有兰桂竹这些植物,院子里的景色也有了改变的两句是:,

1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在堆满书的屋内吟咏文章的两句是:,

12.在《项脊轩志》中,写作者端坐着聆听自然的声音的两句是:,

13.在《项脊轩志》中,写庭院寂静,吸引小鸟到来的两句是:,

14.写小鸟常飞来庭院,怎么赶都不走的两句是:,

15.在《项脊轩志》中,写明月朗照矮墙的两句是:,

第10页共15页

16.作者写明月下,桂树随风摇晃的两句是:

17.写作者看着风中的树心生喜爱之情的两句是:

L项脊轩,旧南阁子也10.旧时栏楣,亦遂增胜

2.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IL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3.尘泥渗漉,雨泽下注12.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4.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13.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

5.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14.小鸟时来喙食,人至不去

6.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1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7.前辟四窗,垣墙周庭16.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8.日影反照,室始洞然17.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9.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作者在项脊轩中居住悲喜交加的两句是:,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介绍庭院格局的一句是:。

3.作者写分家后,庭院用门或墙分隔的两句是:,

4.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写出家族分家后的情况是:,

5.写宴请客人吃饭时,客人看到庭院景象的两句是:,

6.庭中变化由篱笆变成矮墙的两句是:,»

7.写作者的奶娘曾居住在这的两句是:,o

8.在《项脊轩志》中,作者介绍老妪的身份的两句是:,

9.在《项脊轩志》中,写祖母厚待老妪原因的两句是:,

10.在《项脊轩志》中,写母亲曾到内室的两句是:,

11.在《项脊轩志》中,写老妪照看姐姐辛苦的两句是:,

12.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来表达母亲对姐姐的关爱的两句是:,

13.在《项脊轩志》中,祖母对作者的想念的两句是:,

14.祖母开玩笑地对作者说他安静得像女孩的两句是:,

15.面对作者用心读书,祖母看到成才的希望的两句是:,

16.祖母拿着祖先曾用过的象笏勉励作者用心读书的两句是,—

17.作者看着祖先用的象笏,恍如昨日的两句是:,

18.作者面对祖先使用过的象笏,睹物思人,情不自禁落泪的两句是:

L多可喜,亦多可悲2.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第11页共15页

3.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IL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4.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12.儿寒乎?欲食乎?

5.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13.吾儿,久不见若影

6.庭中始为篱,己为墙14.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7.家有老妪,尝居于此15.儿之成,则可待乎

8.妪,先大母婢也1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9.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17.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10.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18.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介绍项脊轩东边房子的用途的两句是,

2.在《项脊轩志》中,写项脊轩前人来人往的两句是:,

3.写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能通过走路的声音辨别人的两句是:,—

4.在《项脊轩志》中,写项脊轩多次遭遇火灾却没有烧毁的两句是:

5.作者认为项脊轩在火灾中能够保存下来与神明有关的两句是:,

6.写妻子嫁给作者后常到项脊轩中玩的两句是:,

7.在《项脊轩志》中,写出妻子好学的两句是:,

8.写妻子探亲归来,告诉作者妹妹的困惑的两句是:,

9.写妻子去世后,作者无心修理毁坏的项脊轩的两句是:,

10.在《项脊轩志》中,写作者重修项脊轩是的缘由的一句是:,—

1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重修后的项脊轩与之前有所不同的两句是:

12.作写作者再次修理好项脊轩后,却常年在外的两句是:

13.写作者为了怀念妻子而在庭院中种植枇杷树的两句是:

14.写自己为妻子而栽种的枇杷树已长得高大茂盛的两句是:

L轩东,故尝为厨8.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2.人往,从轩前过9.吾妻死,室坏不修

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0.余久卧病无聊

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IL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5.得不焚,殆有神护者。12.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6.吾妻来归,时至轩中1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7.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1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第12页共15页

《种树郭橐驼传》理解性默写

1.《种树郭橐驼传》中,",,,,",既概括了树木的

本性,又揭示了种树的要领。

2.《种树郭橐驼传》中,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

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3.《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早上去看了,晚上还要

再去摸摸,更有甚者,“,"。这些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4.《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经验的时候,谦虚的说,自己种树种的好,是因为:

5.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自己种树经验的时候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

“,"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于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6.在《种树郭橐驼传》中,“,,,,

,,"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

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1.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5.其荷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2.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6.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