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信息提取-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1页
重难点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信息提取-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2页
重难点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信息提取-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3页
重难点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信息提取-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4页
重难点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信息提取-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3神经.体液.免疫信息提取专题

命题趋势

这一章节对于高考而言非常的重要,会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可以考查实验题,例如以实验为载体,

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

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要熟练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从实验

材料的选择、自变量的设置、无关变量的控制,到因变量的检测以及实验结果与结论的预期,能够利用题

干背景信息答题。考查神经调节的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

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免疫调节则是高考的宠儿,是高考必考知识点。

满分技巧

对于这一章节,要以理解为主,同时熟悉教材知识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反射弧结构中

的兴奋总是沿“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效应器”单向传递的。

2、突触是由突前膜,突间隙和突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

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

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水盐平衡的调节。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T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

放抗利尿激素多T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T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体内水多

T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T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T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一

尿量增加。

3、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①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②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③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4、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

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发挥免疫效应。

5、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热点话题

新冠肺炎、抑郁药、免疫缺陷病、糖尿病

限时检测

一非选择题

1.(2021・重庆市垫江中学校)胰岛素抵抗(IR)是由于胰岛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患者血糖和

胰岛素水平均升高的现象,药物Y为目前治疗IR的首选药物。现有一种新药X,为研究在缓解胰岛素抵抗

中的作用效果,请根据以下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IR高血糖模型小鼠若干只、药物X溶液(1001^3、20001/1^、4001期3)、药物丫溶液2001期/1^、

生理盐水、普通饲料、灌胃器、血糖浓度测定仪、胰岛素浓度测定仪等。(要求与说明:空腹测定血糖、胰

岛素浓度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药物的具体用量不作要求,药物Y在持续给药2周后对病症有明显改善。)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同龄同性别且体重相近的IR高血糖模型,随机平均分为A-E五组。

②。

③每天同一时间给A组每只小鼠灌胃适量的,B、C、D、E组每只小鼠分别适量且等量的灌胃

200mg/kg药物Y溶液和«

④各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天饲喂等量普通饲料,o

⑤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实验结果:

将记录统计的结果绘成柱状图如下:

m糖含员胰岛素含量

■血糖

In।口胰岛素含母

IIInI1111

ABCDE组别

分析上述柱状图,我们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胰岛素促进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并抑制氨基酸转化转化成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②科研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对其脂肪组织细胞膜上的GLUT4蛋白浓度进行测定,发现C〜E组中

GLUT4蛋白浓度相比A、B两组都有一定的升高,A组和B组中的GLUT4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已知GLUT4

参与葡萄糖的摄取和转运,一般分布在细胞内,在胰岛素的刺激下,它会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膜上。

由此推测:药物X是通过降低血糖;药物Y可能是通过促进

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答案】(1)用血糖测定仪和胰岛素测定仪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含量,求平均值并记

录生理盐水lOOmg/kg.2OOmg/kg、400mg/kg药物X溶液2周后,重复实验步骤②

(2)药物X对R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但作用效果不如药物Y

(3)摄取、储存和利用促进GLUT4蛋白向细胞膜转运,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转运

【解析】

【分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新药X在缓解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效果,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要去X,同时做

了两组对照,一组是空白对照,另一组是金标准的药物Y处理做对照,实验的因变量是测量小鼠的血糖浓

度,据此答题。

(1)

根据实验材料结合分析,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步:取同龄同性别且体重相近的IR高血糖模型,结合材料可知,将这些小鼠随机平均分为A-E五组。

第二步:用血糖测定仪和胰岛素测定仪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含量,求平均值并记录,作

为比较的指标。第三步:每天同一时间给A组每只小鼠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B、C、D、E组每

只小鼠分别灌胃200mg/kg药物Y溶液和100mg/kg、200mg/kg、400mg/kg药物X溶液。第四步:各组小鼠

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天饲喂等量普通饲料,2周后,重复实验步骤②并记录实验结果。第五步:

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由柱状图可知,B组血糖、胰岛素浓度浓度最低,CDE组血糖、胰岛素浓度浓度高于B组,但以此降低,

药物X对R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但作用效果不如药物Y。

(3)

①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它能促进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并抑制氨基酸转化

转化成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②给予药物X处理后,脂肪组织细胞膜上的GLUT4蛋白浓度明显升高,由此可知药物X是通过促进GLUT4

蛋白向细胞膜转运,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转运。

2.(2021•广西・桂林十八中)科研人员给生长状况等其他条件相同的两组小鼠分别饲喂等量的正常饮食和高

脂饮食,六周后的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6周后体重/g空腹血糖/(mmol-L1)胰岛素/(mU-L')

正常饲养组2714.818.7

高脂饲养组3485.336

(1)该实验体现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2)实验结果表明,高脂饮食会使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填“升高”或"降低”)。高脂饲养组小鼠体重

偏大的原因是。

(3)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原理是。高脂饲养组的小鼠空腹时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

而血糖也处于较高水平,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对照、单一变量

(2)升高过剩的脂肪在体内储存

(3)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高脂饮食影响了胰岛素与受体的识别、结合,

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可知,本实验H的是探究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可对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三者影响,则实

验的自变量为饮食情况,因变量为体重、空腹血和胰岛素含量,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据此分析作答。

结合图表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饮食情况,实验设置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两组,体现了对照原则;另外除

了饮食不同,其余都设置一致,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2)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与正常饲养组(18.7mU-Li)相比,高脂饮食会使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36mUL「)

升高;高脂饲养组小鼠体重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过剩的脂肪在体内储存,导致体重增加。

(3)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原理是: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属于激素,需要与特定的

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而实验中高脂饲养组的小鼠空腹时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而血糖也处于较高水平,

可能的原因是高脂饮食影响了胰岛素与受体的识别、结合,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3.(2021•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河豚味道极鲜,肌肉组织可以食用,但卵巢、肝脏等多部位均含大量河豚

毒素(TTX),远超过肌肉组织食用标准(10mU/g),如果误食会先后引起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麻痹,甚至

导致呼吸衰竭,需要作为有毒废弃物处理。研究小组用TTX及某动物的神经组织,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研

究,处理方法及结果见下表。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0.5ms后测得突触

组号对神经组织的处理元,随后测得细胞膜两侧后神经元细胞膜两

的电位差/mV侧的电位差/mV

I浸在生理盐水中3535

II5min后3025

浸在含有一定

III浓度TTX的生1Omin后2010

理盐水中

IV15min后10-70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1)第I组实验中测得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为35mV,这一电位差的形成是由于—导致的。

0.5min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造成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神经元在通过突触时需要进行转变:

在突触前膜信号的转变是_,转变后的信号(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_,进

而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

(2)医疗中TTX可作为麻醉剂使用,其最可能影响一(填“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或“兴奋在细胞间的

传递”)。

(3)由H、III、W组的实验数据分析推测,TTX作用机理最可能是关闭/阻断—通道。突触前神经元膜两侧

电位差逐渐降低的原因是一O

(4)第IV组的突触后膜依然保持静息电位,说明TTX不改变神经元细胞膜对的通透性。

【答案】(1)Na+内流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受体##特异性受体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3)Na*随着时间的延长,河豚毒素对Na'通道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

(4)K*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静息时,

神经元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电位主要是由

于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产生动作电位时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造成的,动作电位形成后,在兴奋

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

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

据表分析可知,第I组实验中测得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为35mV为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

流导致的。兴奋经过突触结构时,需要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所以存在突触延搁,

在突触前膜处的电位变化为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中神经递质以物理扩散的方式通过突触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

(2)

手术时河豚毒素作为麻醉剂使用的原因是TTX可抑制兴奋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使神经冲动无法传达到

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3)

据II、HI、IV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河豚毒素对Na+通道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导致

突触前神经元膜两侧电位差逐渐降低。

(4)

第IV组的突触后膜依然保持静电位,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引起的,说明TTX不改变神经元细胞膜对

钾离子的通透性。

4.(2021•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给小白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

泌分级调节的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

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

究:

实验步骤:

(1)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它们的。

(2)甲组小鼠,(填实验处理),测定TRH分泌量。乙组小鼠,摘除甲状腺并适量

注射TSH,测定TRH分泌量。

(3)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则表明垂体分泌的TSH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

馈作用;

如果,表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如果,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答案】(l)TRH的分泌量

(2)摘除垂体并适量注射甲状腺激素

(3)仅是乙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仅是甲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甲、乙组TRH分泌量均

明显减少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T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一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一甲状腺T甲状腺激素,

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1)

本题实验的因变量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的变化,因此首先要测定A、B两组动物血液中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的初始值。

(2)

在实验处理时,因为乙组小鼠摘除甲状腺并适量注射TSH,也就是可以检验TSH能否宜接直接对下丘脑进

行反馈调节,也就是检验观点I;另组甲组应该检验只有甲状腺激素没有TSH能否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

节,因此甲组的处理是摘除垂体并适量注射甲状腺激素,也就是要检验观点2。

(3)

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时要“逆推正答

假定垂体分泌的TSH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作用,则乙组因为摘除甲状腺并适量注射TSH,TSH

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分泌量明显减少,甲组没有注射TSH,没有抑制作用,因此没有明

显变化。答案书写时反过来即可,即如果仅是乙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则表明垂体分泌的TSH对下丘脑

分泌TRH具有负反馈作用;

同理假定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则乙组因为摘除甲状腺且没有注射甲状腺激

素,没有甲状腺激素,因此无明显变化,甲组注射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抑制

作用,因此分泌量明显减少。答案书写时反过来即可,即如果仅是甲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则表明甲状

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假定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甲、乙组TRH分泌量均明显减少。答案书

写时反过来即可,即如果甲、乙组TRH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

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5.(2021•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为了验证a-BGT(一种神经毒素)能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

阻断突触间兴奋传递,请结合所给实验材料,以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和腓肠肌收缩为检测指标,完善实验思

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和讨论。

材料用具: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任氏液(生理盐水)、任氏液配制的乙酰胆碱溶液,任氏液配制的a-BGT

溶液,微电极、导线、电压表等(要求与说明:实验不再分组;电刺激强度适宜;实验条件适宜)

完善实验思路:

用微电极、导线及电压表连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段,再将标本置于任氏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

观察并记录

(1).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并记录。

(2),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并记录

(3)分析实验结果

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处理顺序坐骨神经动作电位腓肠肌

【答案】(1)将标本转移至任氏液配制的a-BGT溶液中

(2)将标本转移至任氏液配制的乙酰胆碱溶液中

实验处理顺序坐骨神经动作电位腓肠肌

任氏液有收缩

a-BGT溶液有不收缩

乙酰胆碱溶液有不收缩

【解析】

【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a-BGT(一种神经毒素)能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阻断突触间兴奋传递,可

设计三组实验,-组为对照组,将标本置于任氏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坐骨神经应能产生动作电位,腓

肠肌收缩。另外两组先后分别用a-BGT溶液和乙酰胆碱作用于蛙坐骨神经,观察坐骨神经是否有动作电位,

腓肠肌是否收缩来验证实验结论。

(1)

首先对照组将标本置于任氏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产生动作电位,腓肠肌收缩。然后将标本转移至任氏液

配制的a-BGT溶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并记录。由于受到刺激,坐骨神经能产生动作电位,但由于

。-BGT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断/突触间兴奋传递,腓肠肌不收缩.

(2)

将标本再转移至任氏液配制的乙酰胆碱溶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并记录。由于受到刺激,坐骨神经

能产生动作电位,但标本之前在a-BGT溶液处理过,a-BGT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断了突触间兴奋传递,

即使有充足的乙酰胆碱,兴奋仍然不能传递,腓肠肌不收缩。

(3)

具体实验预测结果如下;

实验处理顺序坐骨神经动作电位腓肠肌

任氏液有收缩

a-BGT溶液有不收缩

乙酰胆碱溶液有不收缩

6.(2021・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每年的冬季,流感疫情都会进入一个流行期。但由于人们接种了甲流疫

苗后,甲型H7N9病毒不再是最占上风的毒株了。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抑制肽聚糖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患流感的病

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H7N9病毒的增殖?,为什么?。

(2)据说H7N9流感康复者血清能治疗H7N9流感。下面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过程,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

期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验证H7N9流感康复者的血清能治疗H7N9流感。

实验材料:健康小白鼠、H7N9病毒液、未患过H7N9流感的小白鼠血清A、患H7N9流感后康复的小白

鼠血清B等。

实验步骤:

①取年龄、体重、性别、身体状况相同的若干健康小白鼠,平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

②给甲、乙两组小白鼠同时注射,使其患H7N9流感。

③给甲、乙两组小白鼠分别注射。

④一段时间后。预测结果:。

【答案】(1)不能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

抑制作用

(2)等量的H7N9病毒液等量的血清A、B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康复情况乙组小白鼠康复

情况明显好于甲组

【解析】

【分析】

特异性免疫应答分为两大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直接对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

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体液免疫乂叫抗体免疫,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当这些

病原体和毒素在组织和体液中自由地循环流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

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性的蛋

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1)

H7N9流感病毒是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肽聚糖构成的细胞壁,因而青霉素不能起到抑制其增殖的效果。

(2)

②为了验证H7N9流感康复者的血清能治疗H7N9流感,首先要获得患病的实验用鼠,因而使用等量的

H7N9病毒液去注射甲、乙两组小白鼠,以获得患病程度相同的实验用鼠。

③为了确保单一变量,更好的控制自变量一血清的种类,因而要给甲、乙两组小白鼠分别注射等量的血清A、

④根据题干信息,可以通过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康复情况来检测因变量。根据免疫学原理,患H7N9流感后

康复的小白鼠血清B中含有特异性的抗体,注射抗体属于被动免疫,是免疫治疗的手段,因而乙组小白鼠

康复情况明显好于甲组。

7.(2021•江苏徐州•)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激素(GH)

软骨细胞,4).1(+)

生长

下生

(+)

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

(1)垂体中的腺垂体除分泌GH外,还能在接受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调节下分泌。神经垂体部分能贮

存并释放神经垂体激素,如

(2)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受体和受体。

(3)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I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

小鼠体内GH水平应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

(4)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

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

组别ABCDE

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无IGF-1GH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组。

②若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结合本实验目的,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是

【答案】(1)多种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

(2)GHIGF-1

(3)高于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

(4)C、D正常小鼠(去垂体后注射过GH)的血清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肝脏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够抑制垂体分

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生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也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

(1)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

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因此垂体中的腺垂体除分泌GH外,还能在接受下丘脑分

泌激素的调节下分泌多种促激素。神经垂体部分能贮存并释放神经垂体激素,如抗逆尿激素。

(2)

根据示意图可知,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都可以作用于软骨细胞,促进软骨细胞

生长,因此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GH受体和IGF-1受体。

(3)

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IGF-1,IGF-1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IGF-1基

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故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

(4)

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的自

变量应为GH的有无以及IGF-1的有无。

①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则C组培养液中添加GH,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血清中不含GH,则也不含有肝脏细胞分泌的IGF-1,软骨细胞也不能生长。B组培养

液中添加1GF-1,可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综上可知,与A组比较,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C、D组。

②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的物质中应含有IGF-1,结合D组可

知,添加的物质是正常小鼠的血清,通过B、C、D、E4组对照,说明没有垂体分泌的GH或GH不能发挥

作用,均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有了IGF-1,软骨细胞才能生长,可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

细胞生长。

8.(2021•浙江省淳安中学)不同血型红细胞上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如表所示。利用硬脂酸钠与氯化钙溶

液反应可生成难溶沉淀物的反应机理,使用“血型鉴定包”模拟医护人员进行血型鉴定的过程。请根据实验原

理,完善设计4种血型鉴定包的组成和血型鉴定表,预期结果并分析相关问题。

血型

ABABO

红细胞表面凝集原A凝集原B凝集原A和B凝集原无

血清中凝集素抗B抗A无抗A和抗B

实验原理:肥皂水的成分主要是硬脂酸钠(Cl7H35coONa),在水中硬脂酸钠被水电离,形成硬脂酸根离子

和钠离子。硬脂酸根离子会和钙离子结合生成硬脂酸钙沉淀,而肥皂水与水混合只是一个稀释的过程。本

实验利用添加了食用色素的肥皂水模拟红细胞溶液,实验产生的沉淀显红色,与血液凝集现象相一致。

(1)完善设计4种血型鉴定包的组成:

血型鉴定包

血型

血液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A肥皂水+食用色素氯化钙溶液水

B

AB

0

(2)请完善血型鉴定表,并填入预期结果。

凝集原

血液

抗A

抗B

(3)“免疫粘附”是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粘附于具有受体的细胞表面的现象。通过粘附形成大的复合物,便于

细胞清除。研究发现,人体循环系统中95%的受体位于红细胞膜上。据此推测,红细胞可

能具有功能,循环系统中的“免疫粘附”主要依赖细胞。

【答案】⑴

血型鉴定包

血型

血液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A肥皂水+食用色素氯化钙溶液水

氯化钙溶

B肥皂水+食用色素水

氯化钙溶

AB肥皂水+食用色素氯化钙溶液

O肥皂水+食用色素水水

(2)血型鉴定表及预期结果

凝集原

血液

ABAB0

抗红色沉淀无红色沉淀红色沉淀无红色沉淀

抗A

抗B无红色沉淀红色沉淀红色沉淀无红色沉淀

(3)巨噬免疫红

【解析】

【分析】

ABO血型系统含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类型决定的,即A

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B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

A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和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0型血的红细胞上既没有A凝集原也没有B

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抗B凝集素。血液凝集反应是指当人体有些异型血液相遇时,一方血液中的血清

凝集素会导致另一方血液中血细胞表面相应的凝集原发生免疫反应,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液中的血细

胞会发生相互黏连成团的现象。本实验中利用硬脂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可生成难溶沉淀物的反应机理,

模拟血液凝集反应。

(1)

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B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发生免疫反应,与抗A凝集

素不发生免疫反应,肥皂水+食用色素相当于B型血液,水相当于抗A凝集素,氯化钙溶液相当于抗B凝

集素;A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和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发生免疫反应,

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发生免疫反应,肥皂水+食用色素相当于AB型血液,氯化钙溶液相当于抗A、抗B

凝集素,硬脂酸根离子会和钙离子结合生成硬脂酸钙沉淀,即发生凝集发硬;。型血的红细胞上既没有A

凝集原也没有B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抗B凝集素,由于没有凝集原,所以遇见凝集素不发生免疫反应。

肥皂水+食用色素相当于0型血液,水相当于抗A、抗B凝集素,肥皂水与水混合只是一个稀释的过程,即

不发生凝集反应。

A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反应,与抗B凝集素不反应;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B凝集原,

与抗B凝集素反应,与抗A凝集素不反应;AB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和B两种凝集原,与抗A和抗B凝集

素均发生反应;。型血的红细胞上既没有A凝集原也没有B凝集原,与抗A、抗B凝集素均不发生反应。

(3)

免疫粘附是在补体的参与下,抗原——抗体复合物粘附于灵长类动物的红细胞上,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

继而转运至肝脏和脾脏而被局部巨噬细胞清除。根据题中信息,可推测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循环系统中

的“免疫粘附''主要依赖红细胞。

9.(2021•河北定州实验中学•)GLP-I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葡简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即只有在血

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而在血糖水平正常时,不会使其进一步降低。肠道进食可以

促进人体整个肠道内GLP-1的分泌,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DCLP-I分泌后,一方面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同时抑制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通过促

进肝脏分泌激素FGF21抑制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图示该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激素

有o

(2)研究人员开发的新一代降糖药物索马鲁肽是GLP-1的类似物,I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

泌减少所致,索马鲁肽(填“能''或"不能”)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理由是。

(3)另有研究表明: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葡葡糖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如

图1);回肠切除术的大鼠表面的Glut2的表达量明显下降。据此,有人提出假说,认为小肠后端的内分泌

细胞及其分泌的GLP-1对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注:CLP-1主要由回肠中的L细胞分泌。(小肠分为十二

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AAA触发

AAAA/

区4葡萄糖A&A

△t△△K

7m

受体

A1&

A葡萄糖

1AATP

葡萄糖-6-PADP

糖酎解作用一胰岛素

000

三竣酸循环」一o°o

cC

胰岛素:•:.••J.。

图1分泌

为验证该假说,研究者选择生理状况良好的同种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为5组,检测血糖变化,其中部分

进行高糖高脂饮食等诱导制成糖尿病模型鼠。部分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

编号12345

大鼠种类及处

正常大鼠正常大鼠+假手术正常大鼠+切回肠术

请将上述实验方案补充完整,2:;5:.若以上五组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大小

顺序为2>4>5>3=1,则(填写支持或不支持)该假说。

【答案】⑴胰岛A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与FGF2I,GLP-1与FGF21

(2)不能降糖时GLP-1的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受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

(3)糖尿病模型大鼠正常大鼠+切回肠术+GLP-1支持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GLP-1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

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

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1)

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由图可知,CLP-1分泌后,一方面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同时抑制胰岛

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GLP-1分泌后促进肝脏分泌激素FGF21进而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胰岛

素和FGF21都能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FGF21和GLP-1都能促进胰岛B细胞

分泌胰岛素,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

(2)

I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的,索马鲁肽不能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因为降糖时GLP-I的靶细胞

是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受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

(3)

结合题意分析可知,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小肠后端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GLP-1对血糖的控制有重要作用,

则实验的额自变量为小肠后端的有无,因变量血糖浓度,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

实验为:

对照组1、2、3分别是正常大鼠、糖尿病模型、大鼠正常大鼠+假手术;实验组4、5分别是正常大鼠+切回

肠术、正常大鼠+切回肠术+GLP-1。由于CLP-I主要由回肠中的L细胞分泌,而GLP-1可增强胰岛素的合

成和分泌,若支持“小肠后端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GUM对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的假说,则五组小鼠

中的胰岛素分泌量大小顺序为3%>5>4>2,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因此五组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大小

顺序为2>4>5>3力,

10.(2021・山东兰陵育才中学•)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笛体激素。某研究小组发

现向小白鼠注射促糖皮质激素,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对此现象,该研究小组提

出了两种假说:

(1)假说一:该现象是促糖皮质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假说二:该现象是通过,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为了验证哪一假说与实际情况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与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A,B两组小白鼠、适宜浓度的促糖皮质激素溶液、适宜浓度的糖皮质激素、

手术器械等;

(2)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均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小鼠血液中的含量。

②O

③向两组小白鼠注射。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A,B两组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通过计算、比较

获得结论。

(3)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则假说一正确。

②若,则假说二正确。

【答案】(1)促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2)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肾上腺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

不摘除肾上腺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糖皮质激素两组小白鼠实验前后的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量

的变化

(3)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A组小白鼠促糖皮质激素释放

激素减少量小于B组小白鼠(或A组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增加,B组减少)

【解析】

【分析】

1、分级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或性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抑

制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

2、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单一变量、等量原则(无关变量)、对照原则。

(1)

分析题意可知,向小白鼠注射促糖皮质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