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9•力学实验及创作
命题规律
本专题主要力学实验,了解基础实验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
能力突破法的理解与掌握,探究实验的实验方案,实验器材及数据
处理的理解与掌握。
(1)掌握每一个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中的每一个实验步
骤;
(2)领会每一个实验步骤的作用,学会每一个实验仪器的
高考热点
使用;
(3)学会每一个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弄清每一个实验误
差的来源。
出题方向实验题,题目难度一般为中档。
pc考点归纳
考点1力学基础实验
【解题技巧】
纵览近几年全国卷及各省市等级考物理试题,实验命题不避热点,注重陈题翻新;
重点实验频频考,其他实验“轮换”考。实验“小题”常考力学内容,实验“大题”常考电
学内容。在两个实验中,通常一个实验立足教材,立足创新,凸显对科学探究素养的
第1页(共19页)
考查,一般较为基础,注重对考生的实验基本功的考查;另一个实验题依据新课程标
准要求挖掘改造,对考生的实验能力要求较高,突出选拔作用。地方卷的实验题文字
量较全国卷大,更加注重对实验原理的考查,创新程度较高
【例1】(2022秋•武清区期末)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的
祛码桶
图1图2
(1)实验中要调节长木板的倾斜度,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不受
牵引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运动。
(2)在尸一定的情况下,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测得了加速度a与小车和小车上祛码的总质
量"的6组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出了6个点,如图2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
MM
图线—。由图线可知,当尸一定时,a与M成—(填“正比”或“反比”)关系。
【分析】(1)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
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可;
(2)根据题中所描的点,尽量画在一条直线上;由数学思维得到加速度与质量〃的关
系。
【解答】解:(1)实验中要求细线的拉力大小等于小车所受外力的合力,则需要平衡摩
擦力,即使小车在不受牵引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将图中各点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使得点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如图所示
第2页(共19页)
▲a/(ms-2)
由于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可知,在尸一定时,加速度a与,成正比,
M
即在尸一定时,a与M成反比。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见解析、反比。
【例2】(2023•思明区校级二模)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弹簧弹性势能大小。
实验器材有:左端带有挡板的水平长木板、轻质弹簧、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光电门、数
字计时器、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天平。
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d,用天平测得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质量为加;
②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P上,右端与滑块不拴接,当弹簧
自由伸长时,弹簧的右端垂直投影位于平板上。处,在此处安装光电门,并与数字计时
器相连;
③用滑块压缩弹簧,然后用销钉把滑块锁定,此时遮光片中心线通过平板上的4点,用
刻度尺测量出N。间的距离x;
④拔去锁定滑块的销钉,滑块经过光电门,记录数字计时器显示的遮光时间为/,滑块
停止运动时遮光片中心线通过平板上的8点,用刻度尺测量出08间的距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滑块与弹簧分离瞬间,滑块的速度大小”—;
(2)滑块在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3)实验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号—o(均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光电门
遮光片n
OB
第3页(共19页)
【分析】(1)极短时间可以用平均速度替代瞬时速度,根据平均速度公式计算滑块与弹
簧分离瞬间速度;
(2)根据运动学规律计算加速度;
(3)根据功能关系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
【解答】解:(1)根据光电门工作原理,滑块与弹簧分离瞬间做匀速运动,极短时间可
以用平均速度替代瞬时速度,则滑块与弹簧分离瞬间速度大小v=@
t
(2)根据运动学知识,滑块在08段运动可得
(3)实验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摩擦内能,则
Epm="+x)
滑块在08段运动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a
联立解得与“二处等工
故答案为:(1)-;(2)£;(3)二。
t2Lt22Lt2
【例3】(2023•翠屏区校级开学)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
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
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斜槽必须是光滑的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心,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
几个位置如图中的八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c点
的竖直分速度为—(用A、g表示)。
第4页(共19页)
三二二二二
二二工二二
【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计算。
【解答】解:(1)力、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
/正确。
8、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
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8错误。
C.只要保证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相同即可,不需要斜槽光滑,故C错误;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固定白纸的木板必须调节成竖直,小球运
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以免有阻力的影响,故。正确。
E、将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故
E错误;
故选:ADo
(2)设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7
竖直方向:2L-L=gT2
得:
水平方向:%=系=2庇;
小球在b点时,竖直方向上的瞬时速度等于%=券
所以b点的速度为:vh=yjv1+y[gL
故答案为:(1)AD;(2)2y[gL,o
【例4】(2022秋•福建期中)某同学利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和光电门”验证机械能守
恒定律”,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加,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d,光电门4、8之间的距离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
第5页(共19页)
夕9f]、(2°
(1)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办=—(用相关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要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需要—和—在误差范围内相等。(均用相关物理量
的符号表示)
(3)根据实验数据发现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是因为—o
小飞手导轨光卡*
||刻度尺II
【分析】(1)根据块通过光电门4时的时间较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解得;
(2)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判断。
(3)运动过程滑块与钩码受空气阻力作用,机械能有损失。
【解答】解:(1)滑块通过光电门4时的时间较短,所以匕=幺;
A
②根据实验原理,我们需要得到滑块和钩码动能的变化量与钩码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在误
差范围内相等。
(3)运动过程滑块与钩码受空气阻力作用,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有损失,从
而导致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故答案为:(1)«;(2)滑块和钩码动能的变化量;钩码重力势能的变化量;(3)运动
过程受空气阻力作用,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有损失。
【例5】(2022秋•榆阳区校级月考)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小西同学选
出的纸带部分如图甲所示,4、8、C、。、E为纸带上标出的连续5个相邻打点。打
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用的电源上。则Z、£两打点间的时间a=s、距
离S"=cm;小安所选纸带都分如图乙所示,A>B、C、D、E、F>G为在纸带
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仍为50”z,则相邻两计
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根据。、G两点间的位移Ax和所用时间△/,可以算出
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三,用这个平均速度就可以代表纸带在打下E点时的瞬
△t
时速度,则由此方法求得打下E点时的瞬时速度丫=m1s.
第6页(共19页)
2345678910
cm
iliiHhiiil山山wlw山川I川山川1山山山||阳1川||山山山1山山川1
甲
R.4RJ.90,2.38J,2.88J3.39J3.87
乙
【分析】先计算打点周期,再计算4、E两打点间的时间和乙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
间间隔,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读出£点读数,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点的速度。
【解答】解:打点周期为:T=;=以s=0.02y,A>E两打点间的时间为:
5=47=4x0.02s=0.08s;
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mm,距离%=9.30cm;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f=5T=5x0.02s=OAs
打下E点时的瞬时速度n=也=288+339+3.87))10:机卜=0.338掰/s
3f0.3
故答案为:0.08;9.30;0.1;0.338。
【例6】(2023•河南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1)为了平衡摩擦力,他将手机固定在滑块上,滑块放到木板上,打开手机测量加速
度的软件,将木板力端支起,逐渐调整木板抬起的高度,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向
下运动时手机显示加速度为,之后用手扶住滑块,打开手机测量角度软件,
测得此时木板和水平桌面的夹角为13。。
(2)保持木板角度不变,将滑块通过细绳拴接两个质量均为〃?=20g的钩码,由木板顶
端释放滑块,手机显示滑块的加速度“。=0.87〃7/52;
(3)取下滑块(包括手机),用天平测出滑块和手机的总质量〃=410g;
(4)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加22,该同学用。=等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为
mis1;
(5)该同学发现计算得出的加速度a与手机显示的加速度为相差较大,原因是—;
(6)该实验过程也可以测出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tanl3o=0.23)。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第7页(共19页)
【分析】(1)根据平衡摩擦力判断;
(4)根据所给公式计算;
(5)根据以小车手机、钩码为系统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分析;
(6)根据平衡摩擦力时平衡条件计算。
【解答】解:(1)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让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相等,合力为零,加
速度为零;
(4)该同学用.=也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为:”迹=2x2°xl°,xl%/s2=o98m/s2
MM410x10-3
(5)以小车手机、钩码为系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mg=(M+2m)a
解得:”=国_
M+2m
该同学发现计算得出的加速度“与手机显示的加速度%相差较大,原因是忽略了钩码的
质量;
(6)平衡摩擦力时有:mgsin0=/jmgcos0
解得:〃=tan9=tan13°=0.23
故答案为:(1)0;(4)0.98;(5)忽略了钩码的质量;(6)0.23o
【例7】(2023春•鼓楼区校级期中)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打点
计时H
0
甲
(1)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
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Z.低压交流电源
第8页(共19页)
B.刻度尺
C.天平(含祛码)
(2)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
个连续打出的点/、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的距离分别为幻、怎、hc,已知当地
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机。从打。点到打8点
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纥=—,动能变化量△4=—。
(3)各地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可能的
原因是—o(本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处理纸带时,没有每隔4点取一个计数点
B.重力加速度取值偏大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选择正确的实验器材;
(2)根据运动学公式得出重物的速度,结合能量的计算公式得出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
化量;
(3)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出重力势能减小量大于动能增加量的原因。
【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
从而求出瞬时速度以及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实验中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
量是否相等,质量可以约去,不需要用天平测量质量,故正确,C错误;
故选:ABo
(2)从打。点到打8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
△约=mghB
8点的瞬时速度为:
827
则动能的增加量为:
△纥」叫「伍a『
k2B8T2
(3)各地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可能的
第9页(共19页)
原因是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其他的不会导致各地学生实验结果均显示重力
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C正确,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
(1)AB-,(2)mghB;2;(3)C
BST
考点2力学创新实验
【解题技巧】
1.创新型实验的特点
(1)以基本的力学模型为载体,依托运动学规律和力学定律设计实验。
(2)将实验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和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图象法、逐差法),融入到
实验的综合分析之中。
2.创新型实验的解法
(1)根据题目情景,抽象出相应的力学模型、运动过程,根据相应规律列出关系式从而
明确实验的理论依据。
(2)应用原理公式或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结合物体实际受力情况和理论受力情况对结
果进行分析。
【例1】(2023春•九龙坡区校级期中)陈凯老师欲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等器材进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测得4和8两滑块上遮光片的宽度均为d;
③得到/、8两滑块(包含遮光片)的质量叫、
④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⑤利用气垫导轨左右的弹射装置,使滑块/、8分别向右和向左运动,测出滑块/、8在
碰撞前经过光电门过程中挡光时间分别为和
⑥观察发现滑块4、8碰撞后通过粘胶粘合在一起,运动方向与滑块8碰撞前运动方向
第10页(共19页)
相同,此后滑块力再次经过光电门时挡光时间为A,。
(1)碰撞前4滑块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B滑块的速度大小为。
(2)为了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需要验证的关系式是:—(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分析】(1)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根据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应用速
度公式求出速度。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
【解答】解:(1)碰撞前力滑块的速度大小为巳=幺
碰撞前8滑块的速度大小为为=区
(2)为了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需要验证的关系式加2以-〃7M=(〃?1+吗)口
其中碰后共同速度为"I
△t
解得也_叫=町+加2
△/2△,[
故答案为:(1)A.(2)此_"=四上生。
△Z|4t2△£]△£
【例2】(2022秋•海淀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利用单摆探究两小球一维对
心碰撞时机械能变化的设计方案,在悬点。处细绳与拉力传感器连接,通过传感器与计
算机可以测量细绳中的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细绳末端系有一个小球/,质量为
班。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固定在。点的正下方,当细绳摆至电热丝处时被电热丝
瞬间烧断;在悬点。正下方〃处有一水平台面MV,质量为明的小球8静止放置于电热
丝尸的下方(图中8球没有画出,8球的大小与4球相同)。已知悬线长为悬点到水
平台面的距离OO'=h(h>乙),小球的质量叫>m2o
(1)电热丝尸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而小球8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略微偏右的位置,
保证4、8两球在水平方向发生对心碰撞。
(2)将小球/向左拉起适当角度后自由释放,接着4、8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碰撞,
最后Z、8两小球分别落到水平台面上的C、。(。点图中没有标出)两点,OC=S「
第11页(共19页)
O'D=S2,在4球下摆的过程中,计算机显示细绳中的拉力由耳增大为巴。则碰撞前/小
球的动能乙=,碰撞后N小球的动能纥,=,碰撞后8小球的动能/=o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移走小球8,改变释放小球/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小球4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E将随之改变,则E和传感器的拉力巴之间的函数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动能的表达式即可求解碰撞前/小球的动能;再根据平
抛运动的规律以及动能表达式联立即可求解碰撞后/、8球的动能;最后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以及平抛运动的规律联立求解即可得E和传感器的拉力月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答】解:(2)碰撞前对/小球,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8-叫8=町匕,
L
2
碰撞前A小球的动能为EM=^mtv=y(^2-叫g);
小球碰撞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L=;gJ,
在水平方向,£=可,
联立可得碰撞后/小球的动能为与,=<加y=岁*;
M24(h-L)
碰撞后B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靖,
在水平方向,S2=vt,
联立解得碰撞后B小球的动能为,E.S=舞冬;
(3)小球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居-㈣g=町。,
第12页(共19页)
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g产,
在水平方向,S、=vt,
2L(hL)
联立解得S「和传感器的拉力F,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E=l-F2-2L(h-L);
V叫g
故答案为:(2)1(/s-,g);簿';景吟;⑴产(f-d。
2W4(n-L)4(h-L)'/w,g
【例3】(2022秋•河南月考)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与长木板8间
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8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放置在长木板8的上表面,用细
线将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和物块4连接,调节弹簧测力计的高度使细线拉直后恰好水
平,现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厂将长木板2从物块/下方加速拉出,拉出过程中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的质量为2.0彷,长木板5的质量为4.0检,取重
力加速度大小g=10N/Ago
^////////////////////////////////////////.,1:::—I
甲乙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2)物块/对长木板8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填“左”或“右”)0
(3)物块/与长木板8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增大水平拉力尸对测量物块/与长木板8间的动摩擦因数—(填“有”或“无”
)影响。
【分析】根据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W,即可读数;
根据/与8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解动摩擦因数;
【解答】解:(1)由图知,最小分度值为0.W,读数应当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所
以读数为3.54N;
(2)N静止,8相对于Z向右运动,所以8会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3)因为4静止,所以N受力平衡,所以弹簧弹力大小等于2给工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第13页(共19页)
即7=3.54N,根据公式/=得,
(4)增大对8的拉力,此时“仍然静止,所以“8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仍然为弹簧测力计
示数,所以不会影响摩擦力的数值,自然也不会影响动摩擦因数。
故答案为:(1)3.54,(2)左,(3)0.18,(4)无
【例4】(2023•佛山二模)小明发现,在夜景照片中,车灯常常会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
线,受此启发,他决定利用发光小球自由下落时在照片上留下的光弧,来测量当地
重力加速度。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黑暗的房间里,如图甲所示将相机正对竖直的刻度尺放置,调节相机快门为100
(即曝光时间At为」_$);
100
②将发光小球从刻度尺零刻度处由静止释放,待小球下落至与相机近似等高位置时
按下相机快门,得如图乙所示的照片,读出亮线上边沿到释放点的距离H,亮线的长
度d(曝光时间At内小球的位移);
③用At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小球下落高度H玲时的瞬时速度,进而计算出重力加
速度g;
④重复步骤②③,读出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g的平均值,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
3■一
0/
8■
1-
=
3=
2■
3
3-£
--=
3三
4=
-
3-
5-
二
3二
一
第一张图第二张图第三张图
d/cm2.502.803.20
H/cm31.339.5051.70
(1)根据上表数据,小球在第三张图中曝光时间At内的平均速度大小v=m/s
第14页(共19页)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根据步骤③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8=—(用At,H,d表示)。
(3)本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4)为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C0
A.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发光小球
B.选用密度小,体积大的发光小球
C.将相机快门调整为125
D.将相机快门调整为60
【分析】(1)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一位移公式得出g的表达式;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得出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和真实值的
大小关系;
(4)根据实验原理,结合题目选项分析出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措施。
【解答】解:(1)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得:
100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一位移公式可得:
v2=2g(H玲)
同时,
联立解得:g=
(2H+d)At
(3)设下落高度为H时的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且)的速度为V2,下落高度为
(H+d)的速度为V3,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根据速度一位移公式可得:
Vj=2gH
v:=2g(H或)
v1=2g(H+d)
同时,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
第15页(共19页)
212
Jvl+v3
v2T~T~
而小球在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d_vl+v2
寸△,2
因为4号£28<0
N4
所以V<V2
所以根据本实验原理v2=2g(H玲)可得,本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小于真实值;
若考虑空气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ma
所测得的加速度a小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
(4)AB、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发光小球则空气阻力的影响会相对较小,有利于减
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B错误;
CD、将快门调大,则时间间隔变短,则vi和V3的差值减小,根据运动学公式
/_\2
v.vW=-3-VJ可知VI和V2的差值减小,则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故C正确,D
24
错误;
故选:AC-
,2
故答案为:(1)3.2;(2)------------;(3)小于;(4)AC
(2H+d)At2
【例5】(2023•重庆模拟)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加速度测量仪”,用来测量垂直电梯竖直
上、下运行时的加速度,其构造如图1所示:将一根轻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竖直放置且带
刻度的“I■”形光滑小木板上端,当弹簧下端悬挂0.9N重物并?止时,指针指向31.0cm位
置:当弹簧下端悬挂L0N重物并静止时,指针指向30.0cm位置。实际测量时,该同学在
该弹簧下端固定L0N重物,重力加速度g取所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上=N/m-,
(2)实际测量时,当指针指到31.05位置时,垂直电梯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3)如图12所示,将该加速度测量仪水平使用时,若指针仍指到31.0cm位置,则水平
第16页(共19页)
【分析】(1)根据胡克定律计算;
(2)(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解答】解:(1)由胡克定律产=辰可得
代入解得k=£1.0-0.9
(31—30)x10-2NIm=IONIm
X
(2)重物质量〃?=0.1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恒流恒压电源课程设计
- 体育行业的会计工作总结
- 线性代数总结课程设计
- 自动散热器课程设计
- 电子信息行业电话客服工作总结
- 文化行业采购合作案例分析
- 教育行业美工工作心得交流
- 2023-2024学年上海师大附中闵行分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 医疗机构保安工作内容详解
- IT科技行业中信息技术顾问的工作总结
- 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教育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版寒假特色作业
-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 国内外航空安全形势
- 零售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2024年版汽车4S店商用物业租赁协议版B版
- 《微观经济学》习题(含选择题)
-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福建高二物理期末卷2
- 2024-2025年第一学期小学德育工作总结:点亮德育灯塔引领小学生全面成长的逐梦之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