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反复诵读课文,感受史论文体的特点,体会其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结合北宋背景,把握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理解文章的现实针对性。群文阅读,扩展阅读总结六国灭亡教训的文章,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互文对比,对比不同文章中关于六国灭亡原因的论证,辩证思考苏洵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苏洵文章借六国灭亡“弊在赂秦”而谏北宋割地的现实针对性。难点:辩证思考苏洵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大家有没有玩过一种桌游,叫做“三国杀”?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玩一次进阶版的七国杀。下面开始抽取大家的身份牌(身份:谋臣。忠心度:忠诚。国籍:齐国。主线任务:维持霸主地位。)请根据游戏的随机事件,做出你的选择。(援助或旁观)随机事件4秦国攻打楚随机事件3秦国攻打魏随机事件2秦国攻打赵随机事件5秦国攻打燕随机事件1秦国攻打韩随机事件4秦国攻打楚随机事件3秦国攻打魏随机事件2秦国攻打赵随机事件5秦国攻打燕随机事件1秦国攻打韩在前三次随机事件中,无论你选择了援助与否,齐国国君都没有选择援助。在袖手旁观下,你发现,除了日益强大的秦国,居然只剩了自己国家和楚国,还有一个小小的燕国。于是,随机事件4,国君终于选择了援助楚国,但却趁火打劫,要求楚国割让城池,谈判破裂。当楚国也被吞并,你知道,一切都完了。经过这次憋屈的游戏体验,你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北宋,看着相似的背景(展示文章写作背景),你决定再试一次,用《六国论》向宋仁宗示警。教学过程一、齐读课文,感受特点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读出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朗读的声音直接决定了宋仁宗能否看到这篇史论。(板书:六国论苏洵)读得非常好!磅礴的气势成功让宋仁宗听到了你的声音,他把你召到了殿前,有一些问题想问你。提问:六国中有几个国家割地赂秦?引导:课文第三段,反向列出了没有赂秦的是哪些国家?(齐人未尝赂秦。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明确:齐、燕、赵(板书)提问:现在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得知,哪些国家选择了赂秦?明确:楚、魏、韩(板书)二、聚焦标题,探讨原因提问:那为什么标题不叫《三国论》?引导:文章第一段也有人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文中是怎么解释的。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赂秦。提问:文章第2段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分析论证。在这段,有四处对比,大家能找出来吗?明确:1.数量上对比,强秦受赂所得的土地要比以攻取所得的土地多很多倍,六国因赂秦所亡的土地要比因战败而丢失的土地也多很多倍。2.态度上对比,用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与后人割让土地的轻易对比,从侧面证明不能赂秦的道理。3.效果上对比,用“得一夕安寝”与“秦兵又至”对比,说明赂秦的灾难性后果。4.事理上对比,用“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进行对比。(板书:数量、态度、效果、事理)提问:第3段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深刻分析了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这些国家破灭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从文中找找答案。明确: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国“以荆卿为计”,赵国“牧以谗诛”。(板书:独善其身,刺杀失败,离间良将)结合现实,读懂深意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作者独独着眼于割地赂秦。同学们,回想一下最初,我们穿越成苏洵,写下《六国论》的目的是什么呢?你还记得吗?明确: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能把握住的只有现在。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指出:“老泉此论,实为宋赂契丹,借来做个事鉴。”苏洵写这篇文章的根本意图在于借古讽今,指明现实弊端,提出具体对策。文章写的是秦和六国,实际隐喻的是辽、西夏和北宋王朝。也正是因为六国与现实处境的相似,让苏洵发出了悲叹。请大家齐声朗读第4段,读出苏洵的悲叹。(板书:借古讽今)读得非常好!老师都忍不住叹息了。提问:其实文章中最后一句话,就是苏洵留下的一个隐晦的告诫。我们把他省去话,填补上去。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明确:苟以天下(大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割地赂秦),是又在六国下矣。互文对比,辩证思考提问:苏洵写下这篇《六国论》,认为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赂秦。他的两个儿子,苏辙和苏轼也都写了一篇《六国论》,他们又从中看出了什么呢?引导:苏轼的《六国论》议论秦国统一而速亡,六国处战乱之世反而绵延较久的原因,认为六国久存,在于善养“民之秀杰者”。苏辙的《六国论》认为六国之失,在于不知“天下之势”,即不能采取“厚韩亲魏以摈秦”的正确战略。提问:同学们从这段历史中看出了什么呢?或者,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请大家思考五分钟,可以小组讨论,五分钟后,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明确:同学们的观点非常独特!有问题意识,能够积极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形成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才有可能提高思辨能力。总结经过作为齐国谋臣的博弈与穿越宋朝的上书进谏,相信你也有了许多感悟。虽然你没能完成使齐国保持霸主地位的主线任务,也没能使宋仁宗幡然醒悟,但相信你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恭喜你完成了成长支线任务——养成批判性思维。作业理性的声音需要理性地表达,这就要求观点鲜明,言必有据,运用合适的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