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概述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一、从历史考察中看农地制度中国古代三次农地变革的成败昭示在中国古代社会,有过三次大的农地变革,其中有两次比较成功,一次完全失败。第二次变革是西汉末年王莽主持的“托古改制”。宣布天下田为“王田”(即土地国有),家庭人口男性不满8人而田地超过一井(900亩)的,余田须分给同族人或邻里乡亲,无田的按一夫一妻授田百亩。这次农地变革作为王莽“托古改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复原“井田制”,抑制土地兼并。第三次变革是北魏到唐初实行的“均田制”(亦称“计口受田”)。唐初“均田制”规定:每个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其中20亩能够传给子孙,叫作“永业田”;80亩归受田农民在世时使用,死后由官府收回,叫作“口分田”。“均田制”是在政府占有大量空荒地基础上实行的,不触动原有土地格局。二、封建土地制度的三种类型1、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但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往往被兼并。2、国有土地是封建政府把握的土地在封建杜会整个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一样作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显现危机时的后备补充。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产生关系的基础,它的进展导致土地兼并。中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其始于秦汉,一直连续到1952年.其要紧特点是:第二、地主尽管也可能参加农业劳动,但其要紧是土地资本的经营者,而不是土地的经营者。第三、由于人口过剩,真正的土地经营者缺乏与地主谈判的能力,只能同意地主的经济压迫。传统中国的矛盾:地主和佃农的矛盾官府和平民的矛盾对前一个矛盾过去我们强调过多,对后一个矛盾没有足够的重视。咨询题:王朝末年的社会危机是因为农民没有土地吗?农民没有土地他就要造反吗?农民有土地他就可不能造反吗?三、建国以来三次农地变革第二次变革是发生在1953—1957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先是初级合作化,后转入高级合作化,直到1958年的公社化。通过合作化运动,将农民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成了农地私有向农地公有的转变。这次土地变革总体看是不成功的。1958年11月,“全国各族农民的99.1%,共计12,692万户,组成了26,572个‘又大又公’的人民公社。”第二次变革的时代背景: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政治经济局面,为了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作为重工业的国防工业的建立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的高层决策人士将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视为国家发达的要紧标志,加之西方工业国家的严密封锁,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进展和进口替代的进展战略。而重工业的进展需要庞大的资本积存,外界的封锁使中国的工业化只能走内部资本积存的道路,都市失业严峻和其作为政治中心的现实使农村成为工业化资本积存的载体。如此,农业、农村、农民不得不为中国的初步工业化提供庞大的和要紧的资本支持,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非主动的庞大的牺牲和奉献。人民公社的社员不再是土地所有者。名义上,他们是公有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组成部分;实际上,他们是靠“工分”领取工资的农业雇工。这类雇工没有就业自由,必须在其居住的公社劳动、生活。公社的土地也不分成独立的地块让各个家庭独立经营,而是由公社的领导们统一经营。由于私人收益率远远低于社会收益率,上述公有制成了有史以来效率最低的土地制度。这种农地制度低效率的表达: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全国“8亿农民搞饭吃,饭还不够吃,衣还不够穿,要靠进口粮食和棉花来补偿。”尽管农民极端贫困,然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51]仍旧制造了史无前例的高生育率。为了缓解人口增加的压力,又大规模开垦东北的草地、湿地,在北方山西等省和南方各省的山地毁林兴修梯田,在各地围湖造田等。这给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峻的破坏。改革开放前,国家通过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人民公社制、户籍制等俗称的“三驾马车”的农村治理制度对农村经济实行严密的操纵对都市人口实行的“低物价、低工资”体制,在农产品国家统购统销制度的配套实施下,有力地降低了工业产品的人工成本,顺利地实现了资本的高度积存,据估量,在1952年到1982年的30年期间,国家通过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农业税和农村储蓄的净流出三条渠道,从农村提取了6127亿元的经济剩余,相当于1982年全部国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农业和农民的经济剩余被剥夺殆尽,改革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占了农村人口的近1/3.能够如此讲,农民对都市工业的主动、被动的奉献对国家原始资本积存的顺利完成功不可没。国家为了工业化战略的实现对农民和农业、农村经济剩余进行了高强度的剥夺,使这一时期成为建国后国家与农民在分配关系上最为紧张的时代。第三次变革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的家庭联产承包。事实上质是将集体所有的农地承包给农户经营,形成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农户、两权分离的农地格局.这次农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迄今为止长达近30年中国农业的连续进展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尽管如此,和家庭农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相比,中国农地的生产效率仍旧专门低。因此,中国目前的土地制度仅仅能够临时解决吃饭咨询题。要紧特点有:1、运用了成本低廉的产权初始配置模式——均田制度。从权力核心向一般大众分配土地产权的最经济的方式确实是均田制度。即:分散的、私有的土地产权被消灭之后,国家重新分配土地产权的最经济的方式确实是按照身份平均地权。其要紧的社会道德目标是:迅速提高农业效率,解决贫穷农民的生存咨询题。然而,这场运动同样没有使农民成为直截了当面对市场与法律的独立的人。相反,农民的经济自由从属于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的行为、各级党委与政府的决策。2、小周期内重复实施均田制度。上文讲到,尽管中共中央要求稳固土地产权关系,然而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成千上万个集体经济组织仍旧在1978年至2000年间,把全国农地重新分配了3.01次。其制度安排的核心内容是:“增人增地、减人减地”。这种随意性、周期性的“重新分地”不但破坏了农地产权关系的稳固性,而且能够鼓舞生育。3、实施产权初始界定的权力单位极度分散。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中国数百万集体经济组织直截了当面对市场、权力和财宝。它们的代理人不但能够从收回、重新分配土地产权上获得政治租金,而且能够通过反复进行产权初始配置增加其自由支配的土地存量从而猎取经济租金。4、除非国家强力介入,集体经济组织对家庭农场进展的阻碍就会一直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主动集中起来的土地要紧不是流向自耕农、私人家庭,而是流向了集体经济组织操纵的农业企业。规模经营过程中,决定家庭土地产权流向的是集体经济组织代理人的自利动机。推动集体经济组织重新分地的也往往是那个动机。四、农地变革的计策为了优化家庭农场的制度安排,中国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变革。其要紧的计策设计需要回答以下咨询题:1、如何处置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地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单位,包括80多万个村级组织(改革前的生产大队,1997年拥有农村土地的8.5%)、数百万个组级组织(改革前的生产队,1997年拥有农村土地的91.5%)。此外,中国有4.5万个乡镇政府。其作为法定的基层政权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阻碍力专门大。2、选择私有化依旧国有化?中国不能推行土地私有制度。其缘故在于:任何制度要素在一个集合中相互匹配,才能产生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安排。因此,单纯讨论土地私有制的效率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考察它能不能和必须与之结合的制度要素相匹配。在现有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状架构下,中国仍旧能够进展有效率的家庭农场经济。在废止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国家能够把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全部无偿地收归国有,由中央政府垄断发动、实施土地产权初始配置的权力。新的初始配置中,各个家庭目前实际经营的土地位置、面积都不需变动。土地使用权能够是现行的30或50年不变,到期如何延长、调整,完全由中央政府单独决定,并由其单独实施。这种制度安排的实施成本会专门低,然而收益专门大。它不存在政治风险,也更容易被农民的意识形状所同意。3、国有化之后,要不要废止“增人增地、减人减地”制度??中共中央尽管通过一再延长土地承包期限来稳固土地产权关系,然而多数地点并未执行中央的政策。江泽民总书记讲,中央的土地承包政策是: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而且三十年以后也没有必要再变。因此,按照中央的思路,土地产权初始配置不能反复进行了,土地产权分配到各个家庭之后,公权力没有必要再重新进行土地产权初始配置了。事实上施方法能够是:现有的30年、50年期限届满之后,不总管庭人口是否增减、土地产权是否差不多流转,国家应当连续延长使用期30年、50年不变。4、国家应当排除哪些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配置的障碍?第二、国家要排除土地使用权的交易障碍。其中,国家要第一排除土地产权(使用权)进入市场的障碍。由于那个障碍,中国一度显现了大规模的土地撂荒现象。第三、国家要排除土地交易的技术障碍。中国应当把签发给农户的土地长期承包合同转变为不动产登记证书,并完善自然人为中心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农地使用权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配后,每个家庭成员获得均等的土地份额。每个家庭能够拥有一份产权登记证书,然而每个成员的名字、每个成员拥有土地份额的数量和位置应当注明。未列入证书的新生人口、新迁入人口等不能由于获得家庭成员的身份而自动获得土地份额。5、如何调控各类农业企业?目前,在中国,家庭农场之外的其它农业企业并不是市场配置土地产权的结果。其绝大部分是政府部门组建的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沿海地区,情形也无例外。就全国而言,到2000年年底,政府推动的合作化浪潮差不多把全国农户的25%带入各类合作化组织。这类组织的私有化比例极低。这类组织中的国有、集体企业差不多购买、租赁了大批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因此,目前中国的合作化浪潮并没有使土地使用权流入家庭农场。有人提出了两种进展规模经营的模式:我们认为:国家不能征收土地后把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企业法人、合伙组织。相反,国家应当让市场配置土地使用权,而且应当禁止企业法人、合伙组织从土地市场上无限制地购买、租赁农民私有的土地使用权。第二、土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操纵,由事实上行规模经营。我们认为:那个模式等同于复活“人民公社”时代的土地公有制。我们认为:在市场中进展起来的、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应当取代各种类型的有限公司、集体所有的股份制企业、合伙组织等,成为实行规模经营的要紧组织形式。在发达国家,家庭农场是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单位。集体、国家农场是前苏联,而且仍旧是当前俄罗斯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单位,其生产效率远远低于家庭农场。在俄罗斯国内,家庭农场的效率远远高于国家、集体农场。集体、国家农场主导地位的俄罗斯农地产权结构的效率也远远低于家庭农场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规模适度的、产权明晰而稳固的家庭农场是否在农地产权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差不多成为讲明各国农业生产效率差异的一个依据。世界银行在波兰的一份调查显示:一定规模的小家庭农场通常具有更大的生产效率。中国农村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相伴着中国市场化、工业化、都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比于改革开放前,目前的城乡利益关系、农村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农村中的利益冲突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也在加剧。一、人口流淌性越来越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结构最重要的变化是农村人口社会性流淌的增加。依照《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年),我国现在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3亿人左右;假如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为2亿人。二、老龄化比都市更严峻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涌入都市,他们处于工作不稳固、待遇低下、缺乏社会保证的境况之下,又受到都市文明的浸润,“迟婚少生”成了他们的必定选择,导致农村人口增长开始显现“三低”,即低生育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相伴着“三低”现象的显现,农村家庭结构出现出新的特点:第一是家庭人口规模逐步缩小。农村家庭常住人口数量由1978年户均5.7人下降到2003年的4.1人,并会连续下降。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流淌,农村家庭产生了普遍的“分居”现象,家庭的男劳动力与家庭的女劳动力、小孩和老人等在生活上长期分离居住,部分地区留守儿童咨询题十分严峻。与此同时,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加快提高。三、社会分化在加剧改革开放前,我国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是一个高度刚性且具有专门大同质性的封闭型结构。改革以来,农民不再只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不再只是在农村生活和工作,农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分化。农村分化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地区进展的不平稳性上。导致农村社会分化的要紧因素主:改革开放前:是家庭、出生、亲属等,以及农民参军、考学等。改革开放后:除了以上因素仍在起作用外,农民能够通过当干部、打工、经商、创业、从事专业种养殖等多种途径改变自己的身份此外,在农村社会的快速分化中,除了存在农民抓住机会变成了现代社会的成长性阶层外,也还存在一些农民及家庭因为当地进展缺乏投资、交通不便,或缺乏文化、技能、当地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等,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变得十分困难,变成被现代的工业化、都市化和市场化社会“甩出去”的人,成为了逐步被孤立和边缘化的社会弱势群体。四、村社治理结构“扁平化”人民公社时期,实行高度集权的政社合一体制,国家行政权力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操纵手段,对农村实行直截了当操纵。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主导农村社会的格局尽管没有发生全然性的变化,但国家对农村的操纵程度和传统意义上“集体”的职能已大大弱化,农村治理方式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变化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治理已差不多成型。人民公社被乡镇政权取代,生产大队被村民委员会取代,生产小队则演化为村民小组。尽管原先集体化时期三级村社治理模式的大体格局没有变化,但新的三级治理与旧的三级治理却有着全然的不同。二是扁平化的农村社区治理方式正逐步形成。打算体制下的农村社区是一种类似韦伯式的官僚层级治理模式。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三位一体,一步步强化着国家对农村社区的操纵。改革开放后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社区治理,大大改变了上述治理图景,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被完全打破,由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演化而来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不再服务于国家的打算,家庭复原为最差不多的生产单位。三、是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进展.改革开放后,农村多种多样的中介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如红白事理事会、各种协会、研究会、经纪人协会、合作社等都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五、价值观的裂变(一)新的价值观逐步形成一是农民的竞争意识增强。二是农民的开放意识增强。三是农民的自主意识增强。四是农民的知识意识增强。同时,在转型期农民身上也必定交错着多重文化冲突带来的矛盾。农民价值观在“旧的神祗差不多死亡,而新的神祗尚无力产生”的真空地带发生积极变化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消极的因素。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在都市物质文化高消费的诱惑下,在社会分配的某些不公现象的刺激下,当代农民在价值目标上更趋向功利。中国农村显现伦理性危机税费改革专门是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形势发生了专门大的变化,以农民负担为核心的各种治理性矛盾趋于消解,农民由指责政府变为埋怨社会。“社会风气坏了”,各种社会伦理咨询题逐步浮出水面,中国农村显现了伦理性危机,当前的中国乡村社会正在历经从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的转变。中国乡村社会再一次历经转型之痛,而伦理性危机咨询题的凸显同时也为当前的乡村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一、婚姻伦理的变异改革开放以后专门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乡村社会生活显现急剧变化,折射到家庭层面,确实是离婚现象的增多,同时显现了一个离婚的风潮,。农村中两次离婚潮:1、解放后,新中国颁布了新婚姻法,倡导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同时在农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致使当时的农村显现了一个解除包办婚姻的风潮。正如歌里所唱的“金花配银花,毛主席颁布的新婚姻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新的婚姻伦理的确立过程中,国家权力无疑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在农村许多人认为现在的离婚和过去不一样,是作风不正,是一山望着一山高。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离婚潮在解放初的离婚中,妇女是以弱者的姿势来翻身的,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离婚则是为了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带有一定的主动性,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这两者的比较中,我们能够看到婚姻伦理的变化,其背景因此是村庄生活伦理的变化。二、财宝伦理的变异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日益增多,有部分农村妇女开始在异乡的都市从事地下性服务业,这在农村差不多成为公布的隐秘。关于财宝的道德判定变得模糊了。三、从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三农咨询题的转型取消农业税之后,以农民负担为核心的各种治理性矛盾趋于消解,乡村社会里的社会文化性咨询题逐步浮出水面,中国农村显现了伦理性危机。李昌平式的三农咨询题要紧是治理咨询题和经济咨询题,缺少社会咨询题的视野。在农民负担繁重的背景下出笼的三农危机论,聚焦于乡村社会中的一系列治理性危机,而没有看到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差不多初见端倪的伦理性危机。这种伦理性危机表现为村庄日常生活中的伦理标准的缺失,专门多情况开始讲不清晰,同时不同人群对生活的体验和看法显现了明显的分歧甚至是断裂。因此,取消农业税以后,治理性危机依旧存在,我们要注意的是农村社会经济的进展,不仅仅要注重制度层面的变革,也要注重文化伦理层面建设。如此我们才能对三农咨询题的出路专门是新农村建设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设计。三农咨询题的提出及表现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咨询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咨询题、农业咨询题和农民咨询题从而产生的社会咨询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淌人口等。“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讲实话》后,“三农”咨询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01年三农咨询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咨询题写入工作报告。农民咨询题:是“三农咨询题”中的核心咨询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益得不到保证。
农村咨询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都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咨询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钞票,产业化程度低。解决三农咨询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固。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咨询题。三农咨询题的表现截至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1990~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48%,比80年代增长速度几乎慢了一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15%,年均增长7%,比80年代增长快54%。依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公报,2006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87元,二者比例为3.28:1(2005年为3.22: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78~1984年,年均增长达到16.5%;1985~1988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年均增长4.9%;1989~1991年,年均增长只有1.9%;1992~1996年年均增长5.6%;1997~2000年,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年均增3.7%;二、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和谐工农、城乡利益关系任重道远一是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迄今为止,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普遍存在规模不大、治理制度不健全、改组解体过于频繁等咨询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15万多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成员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二是农民土地权益缺乏有效保证。农村改革以来,尽管我国一直在探究加强和扩大农民权益的途径,但农村土地制度仍不完善,农民的土地权益仍缺乏有效保证,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三是农业支持和爱护水平低,与财力增长状况不相匹配。2003~2018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不为:8.7%、9.3%、8.8%、8.4%、8.2%和9.8%。从财政“三农”支出所占比重看,财政支农力度与国家财力的增长状况还不完全匹配。四是农村金融改革明显滞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适合农村特点。微型金融服务业是我国金融服务业中的“短板”,金融机构一样不愿涉足微型金融服务业。五是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畴有限。农村行路难、饮水不安全、供水难、环境污染难治理等咨询题仍旧突出。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差不多医疗服务城乡差距过大。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证以及失地农民社保、农民工社保等社会保证制度还专门不健全。六是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尚未形成。城乡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农民工工资长期偏低。户籍制度抬高了农民工进城的门槛,成为农民工谋求机会公平、待遇平等、权益保证和融入都市社会的最大障碍。三、农村社会不平等程度加深,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治理难度加大改革开放30年来,总的趋势是,农村居民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贫富分化趋势加速。农村多元利益主体的格局差不多形成,城乡利益关系、农村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化,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也在加剧,解决社会矛盾单靠政府行政动员差不多力不从心。一是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由于历史和制度上的缘故,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民缺乏自己的利益代表人,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农民与其他阶层相比,在利益代表和表达机会方面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二是农村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足。从政府和社会的互动过程看,要紧咨询题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农村社会组织力量过于微小,社会参与力弱,发挥作用的制度空间狭小。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保持了年均6%以上的速度。这是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各项支农补贴连续增加的基础上实现的。假现在后国民经济显现较大波动,农民增收显现徘徊甚至滑坡。农村公共产品供求一、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公共品定义所谓公共品确实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成员能够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可不能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萨缪尔森)事实上,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边界依旧专门模糊。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没有明确界定哪种物品是否属于纯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区不于都市公共产品,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具有一定“典型特点”的产品或服务的总称。而且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按其性质(特点),能够分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混合物品),农村准公产品还可据倾向程度进一步划分为共同资源和俱乐部物品;依照其内容可分为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照其区域范畴可分为全国性的(跨省、跨流域、跨行业的)、地点政府的(省级、市、县、乡级)、社区(村)级和农户共有型四级农村公共产品;按照其来源能够分为人工的和自然的公共产品;依照其用途或服务对象,能够将之分为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和生活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学术上一样差不多上从性质进行分类探讨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依据和意义1.什么缘故要为农村农民提供有保证的公共产品(1)农村公共产品的三个典型特点和其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点,决定了政府在供给中仍旧应发挥主导作用;(2)从政府的差不多职能看,补偿市场失灵的职能要求政府应当提供公共产品。政府职能的核心是提供公共产品;(3)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私人产品”来决定。农村私人产品对公共产品有较强的依靠性,客观要求农村公共产品实现最优产量;(4)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由公共风险来决定的。化解和防范社会面临的各种公共风险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5)是由公共财政决定的。政府及其财政不能侵犯市场,只能活动于市场失效领域——公共领域。因此,公共财政只能也必须涉足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6)是市场经济机会均等、公民权益平等有关市场经理论和法学理论的客观要求。同一属性的公共品应该在供给上采取相同的政策;农民跟市民一样有进展权和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公共品的供给,公共财政要把公共品真正地、公平地分摊于都市和农村。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依靠农民自身向以国家为主的政策目标过渡,让农民能享受到最差不多的国民待遇;(7)为农民提供差不多而有保证的公共产品,是我国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新时期的客观要求。2.农村公共产品的作用(1)认为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讲,农村公共产品是私人农户有效投入的先行条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生产的非增长格局一个要紧因素就在于农业公共产品的恶化大大降低了农业的生产力。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具有较高的乘数效应。(2)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其重要缘故之一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非均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制度关联性。(3)是拉动农村消费的需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建立统一市场的前提和基础。市场本身确实是公共产品。启动市场扩大内需离不开7.3亿农民,为他们提供公共物品有利于带动农村市场消费,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政府支出和民间消费从整体上看是互补的关系。当前,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严峻不足是一个重要缘故。(4)是缩小地区差距、扶贫的需要。地区财政规模的不平稳造成了各地公共服务程度悬殊和公共产品的数量、质量的差不。公共产品提供的不均衡性是拉大地区差距的一个要紧因素。3.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析(1)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较集体化时期差不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我们认为能够总结为:更加注重公共产品的有用性和多样性,只是需求仍旧表现为缺乏弹性;对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摊极为敏锐;农民开始有了自主产权意识,同时参与供给决策的要求逐步增强,然而仍旧是被动性消费;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具有差异性。农村公共产品本身的地域性特点(生产的地域性),公共产品的消费地域性和治理的地域性是同时存在的(2)公共产品需求的本质是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一个地区、一个社会需要什么公共产品,需要多少公共产品,是受该地区生产力和经济进展的水平决定的。从农民的需要动身,既要考虑当地生产力水平和经济进展的水平,还要考虑农民的实际承担力。当前大部分的相关研究一样差不多上强调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是庞大的:一是由于“二元分割”导致的历史欠账太多;二是农民关于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个性化。(3)关于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的缘故的探讨。要紧观点有:一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有收入效应,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公共产品提出了更高需求。二是我国农村战略性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需求。农业的增长和非农产业的进展也改变了农村社区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内涵和结构。农业高科技的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繁荣所带来的农村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都必定对农村公共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加入WTO使得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有了新的需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甚大。农业支持方式的改变要求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四是由于经济人行政官僚的主宰把持,通过公共产品需求的扩大化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预算的最大化,利用其供给中的垄断地位来掠夺村民剩余。公共产品需求呈扩大化倾向,甚至导致供求的“错位增长”。因此,公共产品需求的动态性和递增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而对公共产品需求增长中的消费阻力没有人去注意和研究。4.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析(1)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是不足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缘故要紧有:
①要紧是财政的非农偏好和财力有限。农村经济基础条件差、经济进展缓慢、投资收益率低,近年乡镇企业效益低下也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普遍不足;②大部分学者认为缘故在于优先进展重工业的非均衡进展模式、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其派生的制度安排。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差不多公共产品。从全然上讲,要紧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作用的结果③对公共产品消费权益重视和爱护不够。显现私人与公共两类物品之间的跛脚进展模式,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严峻短缺;④公共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其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缘故;⑤农民本身存在的文化特质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一个缘故;(2)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性失衡要紧表现在:硬件多,“软件”少;准公共产品多,纯公共产品少;重视短期公共产品而轻视长期公共产品生产;重“数量”轻“质量”;重视新建,关于爱护、修理已有的公共产品成效不明显,供给意愿不强烈;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民不需要的或者需求较少的公共产品却大量过剩;生产所需的要多,而生活所需的要少。公共产品供应中的结构性失衡咨询题加剧了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这是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供给主导型”,而不是“需求主导型”决定的。(4)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表现为城乡不平稳和地区不平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我国都市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有专门大的差不。成本差不多上是由农民自己负担,成本分担中存在着严峻的非累进机制,导致低收入者往往承担了更多的成本。二、农村医疗保证制度的变迁(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农民首创的、以互助共济为特点的集体医疗保证制度。60年来,它几经起落。其中,人民公社时期(1958—1984年)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展现的兴衰成败,值得我们回忆和总结。1.萌生:当地的乡人民委员会(乡政府)统一领导保健站,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群众和大夫共同集资兴建,日常经费来自农民交纳的“保健费”、从农业社提取的15%~20%的公益金和医疗收入(要紧是药费);每个农民每年自愿缴纳2角钞票的“保健费”,即可享受预防保健服务,患病就诊免收门诊费、出诊费、挂号费、手术费;保健站挂签治病、巡回医疗,大夫分片负责村民的卫生预防医疗;保健站的工作人员“专任兼职”,实行“三土上马”(土医、土药、土方)、“四自创业”(自种药、自采药、自制药、自用药),发挥中国传统医药的优势,减轻集体经济的负担;采取记工分与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大夫的酬劳。1955年11月,卫生部、国务院文教办和山西省卫生厅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确信米山的体会,认为“为农村的预防保健工作建立了可靠的社会主义的组织基础”,有必要在全国推广。到1956年,全国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由农业合作社举办的互助共济的集体保健医疗站进展到1万个,从业医务人员约10万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国覆盖率达到10%。2.曲进:1959年11月,卫生部党组向中央上报《关于全国农村卫生工作山西稷山现场会议情形的报告》及附件《关于人民公社卫生工作几个咨询题的意见》,指出目前“以实行人民公社社员集体保健医疗制度为宜。其要紧点是:1.社员每年交纳一定的保健费;2.看病时只交药费或挂号费;3.另由公社、大队的公益金中补助一部分。”“实行这种制度,关于开展卫生预防,保证社员有病能及时治疗和巩固公社的医疗卫生组织,都较为有利。”借助“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群众运动,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迅速进展。全国行政村(生产大队)举办合作医疗的比重,1958年为10%,1960年为32%,1962年上升到46%。在当时“左”的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在人民公社“共产风”泛滥之时,合作医疗也刮起了“共产风”,搞“供给制”,实行“看病不要钞票”。这些做法,脱离了农村的经济条件和农民的觉悟水平,使得合作医疗制度显现了“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的情形此后,农村一些地点相应地重新复原“联合诊所”,“实行看病收费、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承诺大夫个人开业”。基层的医务人员和卫生气构也有所精简。由于集体投入急剧减少,全国除极少数相对富裕的地区以外,多数社队的合作医疗都陷入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合作医疗覆盖率大幅度下滑。到1964年,全国农村只有不到30%的社队还坚持着合作医疗制度。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医务人员谈话,再次严格批判卫生部的工作。这篇闻名的“六·二六”指示认为:“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且这15%中要紧依旧老爷。宽敞的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现在医院那套检查治疗方法,全然不适合农村。培养大夫的方法也只是为了都市。但是中国有五亿多人是农民。”要“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1964年,卫生技术人员的分布: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的69%在都市,31%在农村(县及县以下卫生医疗机构,下同),县以下仅占10%。中级卫生技术人员的57%在都市,43%在农村,县以下仅占27%。经费的使用:全年卫生事业费的30%用于公费医疗;27%用于农村,县以下仅占16%。830万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所用经费,比5亿农民所用经费还要多。”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报告》提出,“今后要做到经常保持三分之一的都市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在农村,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9月21日,中共中央批转卫生部的《报告》,强调“必须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认真组织都市卫生人员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培养农村卫生人员,建立和健全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有打算有步骤地解决农村医药卫生咨询题”。3.鼎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真正普及和超常规进展,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后。1968年12月5日,经毛泽东亲自批示,《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之后,拥不拥护“合作医疗”那个“新事物”搞不搞合作医疗,差不多不是关怀农民医疗健康的咨询题,而“是对毛主席的态度咨询题,是‘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咨询题”。在如此的政治氛围下,全国各地农村“一哄而起”,专门快实现了合作医疗“一片红”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因此能够在“文革”期间“超常规”地进展,得助于两大措施的保证:一是复原振兴中医,大量使用中草药;二是培养赤脚大夫。挖掘、利用中草药,实行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也是巩固和进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物质基础。“赤脚大夫”是从“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又一个“新生事物”。1974年10月,邓小平会见民主也门卫生代表团,向客人介绍“赤脚大夫是我们正在试验的制度。”“赤脚大夫总比没有大夫好哇。赤脚大夫刚开始知识少,只能医疗一些常见病,过几年就穿起草鞋了,确实是知识增多了,再过几年就穿起布鞋了。”到1975年底,全国“赤脚大夫”的数量达到150多万名。作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紧实施者,“赤脚大夫”为解决我国宽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改造施工项目协议
- 城市道路园林建设协议
- 眼镜租赁合同样本
- 市政工程招投标质量保证协议
- 税务局人员聘用协议范本
- 广告传媒公司副总经理招聘启事
- 地震灾区重建泥水施工协议
- 临时办公室租赁协议
- 影像制作服务协议
- 地铁站电梯井道建设协议
- 绿化养护续签合同申请书范文
- 教科(2024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6 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
-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
- 4.3《课间》 (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班主任工作】2024-2025学年秋季安全主题班会教育周记录
- 2024-2030年街舞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 橡胶坝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
- 《2024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2
-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摸底数学试卷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卷一》真题及答案
- 公司培训工作报告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