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自相矛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生词。会认“吾、弗、夫"3个字,会写“矛、盾”等4个会写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教程与方法
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字的意思,并结合注释弄懂古文的意思。
通过了解课文中楚人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目标:
1、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字的意思,并结合注释弄懂古文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动画故事引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寓言故事。
2、你知道这个寓言故事吗?——对,自相矛盾。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就与这个故事有关。
3、出示:矛(金文)。你认识它吗?不着急,它在演变着:矛。认出来了吗?对,它就是矛,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十分的锋利、尖锐,是士兵们用来进攻的武器,那怎么才能写出矛这个字的锋利和尖锐呢?,你们看它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写的进候要。。。最后一笔是撇开就像是握矛人的手。矛是进攻性武器的代表,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矛的孪生兄弟——盾,盾是防御性武器的代表,在甲骨文金文中活脱脱是一幅方形盾形的图画,但从周代开始却成了完全不同的于盾的字形。于是有人说盾字的两撇就像是盾的侧面,也有人说,十字像用作抓手的部件,还有人说,目代表被盾保护的头及身子。板书矛与盾。完善课题。
4、《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是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就来走进《韩非子》这本书里的《自相矛盾》,请同学们打开书,先听老师来读。请同学业们自读这篇文言文,注意读准备字音。
(1)认识生字“誉、吾、弗、夫"指生领读
(2)认识多音字“夫”,并指导长句子“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诵读
(3)继续练读其它生字所在的句子。
(4)指导书写:誉、吾
2、指生读,生评正音
3、朗读教学:读通句子、读出停顿。
在读古文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这样才能读出古文的韵味与意思,请听范读,连听连在书上画出节奏。
(1)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注意:认真倾听。(课件出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学生自由练读,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和韵味。
(3)学生展读。指读、评价、齐读。
三、借图交流译古文
1、读准确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们还要把它读明白,怎样读懂课文呢谁能说说学习的方法
2、同学们总结的方法真不少。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既可以一个人学习,在书上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3、出示图片:楚国的集市上,一堆人围在一起,究竟在看什么呢文中哪一句话描述了他们看的内容?
(1)生答: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出示)
通过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知道楚人在夸自己的盾非常坚固。
“誉之曰”是什么意思?(“誉",夸耀;“之”,这里指盾;“曰",说;“誉之曰”的意思是夸耀他的盾说。)联系故事内容,猜一猜“誉"是什么意思呢?(板书:誉盾——莫能陷)怎样记住这个字呢
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夸夸他的盾吗?(“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坚是坚固意思,有些字的意思其实就是这个字组的词语。追问:有多坚固?这里的物指的是?师演示
指导朗读:谁来当当这个楚国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强调物)
夸完了盾,这个楚国人又是如何夸矛的呢?
出示: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读一读:通过这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楚人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板书:矛——无不陷)
谁来读读这句话,夸夸他的矛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中加点的这三个字“无不陷”,你发现了什么?(双重否定)原来他在夸他的矛——锋利无比呢!
演读。谁来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替这个楚人吆喝吆喝?(引导学生读出夸耀的语气)生评。
师生合作读文。我们来一起替他吆喝一下吧!
师: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鬻之曰——
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师:又誉其矛曰——
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7、楚人的矛非常——锋利,他的盾非常——坚固!这么锋利的矛,这么坚固的盾,会有人来买吗?为什么?假如你也在场,你会怎么说?课文中是如何记录的呢?再读课文,从书中找找答案。指生答
出示: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或曰”是什么意思?(“或",有人;“曰”,说;“或曰",有的人问他。)有人说了什么?(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用;“子",你;“之”,的;“陷",动词,戳、穿;“何如”,会怎么样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2)听出破绽,明知故问,该怎么问(用质问的语气。)谁来质问质问楚国人
8、楚国人面对别人的质问,有什么反应呢(其人弗能应也。)联系下下文猜测一下“弗”的意思是?(“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1)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尴尬、窘迫、吃惊、难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看合适吗(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
9、是呀!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会有什么结果呢?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坚固,这跟他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锐利,这跟他说的“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一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10、所以说: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出示)
(1)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四、领悟寓意
1、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谁来告诉他错在什麽地方了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说话不讲逻辑,真厉害,一下子点出要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五、配音讲故事
1、能用自己的话再一次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吗?
2、老师这里有《自相矛盾》的动画,可惜没有声音,想请大家担任配音工作。谁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艺品的创新设计理念考核试卷
- 租赁业务的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考核试卷
-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考核试卷
- 涂料在医疗器械涂装的应用与要求考核试卷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初二语文作文
- 塑料鞋消费趋势与流行元素考核试卷
- 滑动轴承的疲劳裂纹扩展研究考核试卷
- 建筑消防工程安全评估考核试卷
- 水果种植园农业产业链优化考核试卷
- 无线家庭视听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高三下学期《积极调整成为高考黑马!》主题班会课件
- 委托代签工程合同协议
-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探讨试题及答案
- 笔算加法(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性格塑造与成长历程:八年级语文教案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广东公需科目答案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DB32∕T 4073-202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 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民法典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