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中学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中学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中学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中学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中学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中学中考化学押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膳食中营养搭配有利于人体。下列食品含维生素相对较多的是()A.奶油蛋糕 B.碱面馒头C.凉拌黄瓜 D.清蒸鲈鱼2.学生具备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 B.检验H2的纯度C.倾倒液体 D.测溶液的pH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铊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81C.Z的原子序数大于Y D.X和Y处于同一周期4.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C.固体中一定有

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

(NO3)25.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A.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铜固体和稀硫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6.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它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FeCl2﹒nH2O加热脱水干燥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纳米级铁粉会与水反应。B.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FeCl2Fe+2HClC.纳米级Fe粉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D.实验中通入的N2只起到防止纳米级铁粉自燃的作用7.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A.实验开始甲处酒精喷灯最先点燃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D.该装置进行了尾气处理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验氧气的性质B存放二氧化碳气体C蒸发操作D过滤操作A.A B.B C.C D.D9.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1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括号内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A.纯碱和食盐(稀盐酸)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C.羊毛与涤纶(灼烧) D.氧化铜与木炭粉(观察颜色)1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12.草酸()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下列有关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B.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C.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元素组成D.向其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呈红色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目前保定市的汽车都在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即用工业上生产的乙醇,再以一定比例与汽油混合,就可以供汽车等作为能源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乙醇燃烧的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理论上,完全燃烧28g乙醇可以产生8.4×105J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将______kg20℃的水加热到沸腾,(c水=4.2×103J/kg℃)14.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______。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15.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方案进行实验:(制得的CO2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_____.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_____装置相连并产生的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写出所填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a→_____.其中,写出C装置的作用是:_____.1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P点的含义是_____.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g.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氧气是我们学过的一种重要物质,它在生产、生活中有利有弊。(1)保证实验A成功的条件有_____(填序号)。A装置气密性良好B红磷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C红磷足量(2)实验B仪器1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率,常在氧气瓶和病人吸氧管之间接入C图所示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填“a”或“b”)端接氧气钢瓶。(4)上述A、B、D三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填序号)。18.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待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规律,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请按照要求及示例填写下表:与众不同的物质物质与众不同的物质理由KCl、K2SO4、K2CO3、BaCO3KClKCl中不含氧元素,其他物质中都含氧元素__________________(2)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明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①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②若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已知甲酸(HCOOH)在水分子的作用可以解离出H+和HCOO-。请写出甲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同学把20g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50g水(足量)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6.8g。请计算:生成氧气_____g;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奶油蛋糕中富含油脂、蛋白质、糖类,不符合题意;B、碱面馒头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C、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D、清蒸鲈鱼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2、B【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图中放反了,故错误;B、氢气验纯: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松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故正确;C、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标签没对手心、瓶塞没倒放,故错误;D、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不应该把试纸置于待测液中,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3、D【解析】

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1,质子数=原子序数=81,故说法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Z的原子序数大于Y,故说法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为一族,同一横行为一周期,因此X和Y处于同一族,故说法错误。故选D4、B【解析】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A、固体中只有Ag时,镁质量不足,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滤液一定呈蓝色,硝酸铜溶液呈蓝色,故A正确;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不一定呈无色,只有镁质量充足时,滤液一定呈无色,故B错误;C、固体中一定有

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如果镁质量比较少时,滤液中有AgNO3是完全有可能的,故C正确;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

(NO3)2,这是由镁的质量决定的,故D正确。点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物的成分组成要成分考虑到反应物的质量以及是否过量,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5、C【解析】

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溶液质量等于反应前溶液质量加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后溶液质量等于反应前溶液质量加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铜固体的质量,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56份的铁转化为64份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将FeCl2﹒nH2O加热脱水干燥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纳米级铁粉会与水反应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B.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FeCl2Fe+2HCl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纳米级Fe粉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有题的叙述可知是正确;D选项实验中通入的N2只起到防止纳米级铁粉自燃的作用是错误的叙述,还可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考点:物质的性质7、A【解析】

A、若实验开始甲处酒精喷灯最先点燃,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与玻璃管中的空气在加热条件下易发生爆炸,应先点燃乙处的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丙左侧导管刚刚露出塞子,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进行了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8、D【解析】

A、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故可以验证氧气的性质,故正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要瓶口向上保存,并盖上玻璃片,故正确;C、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正确;D、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错误。故选D。9、B【解析】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不符合题意;B、施用大量农药会造成空气污染,残留的农药对人体健康有害,符合题意;C、合成新型洗涤剂可以减少氮磷排放,减少水污染,不符合题意;D、研发易降解材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解析】A、碳酸钠俗称为纯碱,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俗称食盐,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当向两物质滴加稀盐酸晨,有气泡产生的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为食盐;滴加稀盐酸可鉴别两种物质;B、硬水中因含较多的钙镁离子,当向其加入肥皂水时会形成大量白色沉淀而泡沫较少;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中能产生较多的泡沫;加入肥皂水可鉴别出两种液体;C、羊毛是蛋白质,灼烧时会发出烧焦的羽毛味;而涤纶为合成纤维,其组成元素比较复杂,灼烧时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灼烧的方法可鉴别两种纤维;D、氧化铜为黑色粉末,木炭粉也是黑色粉末,仅从外观颜色上是不能区别出两种物质的;故选D.点评:鉴别物质时,通过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能出现明显不同现象时,物质可以鉴别;若现象不明显或无现象时,鉴别操作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11、B【解析】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详解】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选项错误;B.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选项正确;C.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选项错误;D.镁燃烧生成氧化镁:,选项错误。故选B。12、A【解析】

A选项,依据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碳元素化合价为X,则2(1)+2X+4(-2)=0,X=+3,故选A。B选项,氢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1:32C选项,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D选项,草酸显酸性,加入酚酞不变色【点睛】重点: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C2H5OH+3O22CO2+3H2O化学2.5【解析】

(1)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由题知,,即。故可以将2.5kg20℃的水加热到沸腾.14、(1)可燃物;(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3)①不合理;②M;N【解析】试题分析:(1)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具有可燃性,充当可燃物;(2)水蒸发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故洒水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3)①“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不合理”,如表格中的L物质的着火点高于M和N,但是其熔沸点比M和N两物质低;②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所以可燃物的着火点应低于500℃,应为表格中的M和N。考点: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表格数据分析15、(1)长颈漏斗(2)有气泡产生蛋壳逐渐溶解(3)DCa(OH)2+CO2=CaCO3↓+H2O(4)a→d→e→b→c→g→(f)(f可有可无)吸收HCl【解析】试题分析:(1)所标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2)反应时A中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蛋壳逐渐溶解;(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D装置相连并产生的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所填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a→d→e→b→c→g→其中,写出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HCl.考点: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净化16、t1℃时a与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克b>a=c60b>a>c【解析】

(1)从图中看出,物质a和物质c在P点处的溶解度相交,且坐标为(t1,20),根据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P点的定义为“t1℃时a与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克”(2)根据图示,t1℃时溶解度的大小即为比较温度为t1时纵坐标的大小,此时大小为b>a=c(3)根据题意,物质a溶于水后浅红温度都为t1℃,此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20g,即100g水中可溶20g物质a。则50g水中能溶解10g物质a,此时溶液质量为50g+10g=60g(4)温度在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c,升高温度,b和a的溶解度增大,但没有增加溶质或溶剂,因此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c溶液会析出晶体,相当于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综上得出结论,溶质质量分数b>a>c故答案为t1℃时a与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克;b>a=c;60;b>a>c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AC2H2O22H2O+O2↑aA【解析】

(1)A本实验是利用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氧气,使瓶的气压降低,打开止水夹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倒流到集气瓶,水的体积等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装置气密性良好,保证实验A成功的条件,符合题意;B红磷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的空气逸出,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红磷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不是保证实验A成功的条件,不符合题意;C红磷足量才能将空气中氧气完全消耗,才能准确测量空气中的氧气体积,是保证实验A成功的条件,符合题意。故选AC。(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