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3、H2O>CO2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最多的是HzO

B.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分别为738kJ∕moK1451kJ∕mok

7733kJ∕mok10540kJ∕mol,13630kJ∕moK17995kJ∕moh21703kJ∕mol,当它与氯气反应

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χ2+

C.NH?-CH?-COOH有机物中,。键和π键比例为7:1

D.已知反应N2O∕l)+2?24(I)=Nf⅞(g)+3NQ(l),若该反应中有4molN-H键断裂,

则形成的π键数目为3M

2.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CH,CH2Br>CH,CH2OH

B.溶液酸性:CF3COOH<CC13COOH

C.分子的极性:BC1,>NCI,

D.沸点:

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K、L、M均是由这些元素形

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

是无色气体,也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丙的溶液中C(H+)=0.1mol∙LL

上述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X

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

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W>Z>Y

D.K、L、M中沸点最高的是M

4.H2θ分子中每个O原子结合2个H原子的根本原因是()

A.共价键的方向性B.共价键的饱和性

C.共价键的键角D.共价键的键长

5.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的含量越多,则该碳原子形成的C-H键键长会短一些。

下列化合物中,编号所指三根C-H键的键长正确的顺序是

HC=CH-CH-C≡C——H

ΦlI②③

HH

A.□>□>□B.□>□>□C.□>□>□D.□>□>□

6.有机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其组成元素X、Y、Z、W、Q为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只有Y、Z、W为同周期相邻元素,Z的原子序数与Q的最外层

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X

\/

Y==Y

Z\

Q-YY-ZW2

、/

Y-Y

X'x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顺序为Q>W

B.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Q>Z>Y

C.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Y<Z<W

D.元素X、Z、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含有正四面体结构

7.常温常压下,某金属有机老多孔材料(MoFA)能催化CO2与环氧丙烷的反应,其工

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杂化B.b的一氯代物有2种

C.afb的过程有极性键的形成D.MoFA能选择性吸附CO?,减少Co?的排放

8.在N2F2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对该分子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σ键,两个π键B.三个σ键,一个兀键

C.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D.分子中的N原子采取sp3杂化

9.臭氧通常存在于距离地面25km左右的高层大气中,它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人

类健康。但是在近地面,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已知0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

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2互为同素异形体

B.在水中的溶解度:。3>。2

C.03是极性分子,02是非极性分子

D.0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的电子排布式Is22s22p;,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B.常温常压下,18gH2θ含有氢键数为2NA

C.Ti的电子排布式Is22s22p63s23p∣。违反了洪特规则

D.n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l)p电子的能量

11.《GreenChemistry》报道,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了一种在低压条件下高效电催化还

通电

原CO2的新方法,其总反应为NaCl+CO,CO+NaClOo下列相关化学用语和说法正

确的是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Cl

C.Co2分子中C原子杂化方式:sp2D.NaCIe)的电子式:

12.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BF3、CCl4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78gNa2O2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3NA

C.18gH2O或D2O的质子数均为IONA

D.34gH2O2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3NA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部分物理性质数据如表:

物质金刚石石墨

熔点/□35503652

硬度101.5

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硬度却比金刚石小得多,原因是.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形成氢键如图所示:

O

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酪

沸点: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填“>”、"="或“<”),主要原因是»

14.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取决于多种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发现:CE极难溶于水,而HF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o

(2)通常条件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NE,请说明三点理由:»

15.二氧化钛、四氯化钛、钛酸钢等钛及其化合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用极广。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基态T产中的核外电子有个空间运动

状态。

(2)Ti(BH,入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TiCIq和LiBH4反应制得。

□LiBH,由Li*和BH;构成,BH:的空间构型是,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Ti(BHj中各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口某储氢材料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M的氨化物,M逐级失去电子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

所示,M是填元素符号。

兀素M

738

1451

电离能(kJ∕mol)7733

10540

13630

1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三原子分子常见的空间结构有形(如CO?)和形(如HQ)。

(2)四原子分子常见的空间结构有形和形,如甲醛(HCHO)

分子呈形,键角约为;氨分子呈形,键角为

;需要注意的是白磷分子呈___________形,键角为。

(3)五原子分子最常见的空间结构为形,如常见的CH4键角是。

17.⑴酸性强弱比较:苯酚碳酸(填或"V”),原因(用相应的离子

方程式表示):。

(2)沸点:H2OFhS(填或“<"),原因»

(3)实验室欲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ω(Na2CO3),实验步骤如

下:称取此固体样品4.350g,溶于适量的水中,配成50mL溶液。取出25mL溶液,加

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为5.575g.则原混合物中

ω(Na2CO3)=(保留4位有效数字)。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18.填空

(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有,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互为同系物的

有,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属于同种物质有o

H

CH-CHCH.

31HψblkH-((I

'I

□02和。3口35。和37C1∑]CH;和(赛J飙H而弧□Cl+和

H□CH3(CH2)2CH3和(CH3)2CHCH3□乙醇和甲醛(CH3OCH3)

O

(2)立方烷结构为它的结构高度对称,其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

(3)化合物甲只含C、H两种元素,化合物乙只含C、H、F三种元素,甲、乙都是饱和

化合物,且分子中都含有26个电子,据此推断:

口甲的分子式是;若甲分子中有两个H原子被F原子代替,所得产物可能有

_______种结构。

Z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制冷剂。已

知乙分子中C、H、F原子个数比为1口2□2,则下列对于乙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B.碳为sp3杂化

C.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D.没有同分异构体

19.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Heyliger等首次报道了偏钢酸钠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

糖的作用后,机化学的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钮及其化合物也广泛应用于特种钢、催化

剂、颜料、染料、电子材料及防腐剂等等领域。

(1)钿酸盐与磷酸盐结构相似。请画出VO:、H2VO4ʌVO2(H2O):和V2O1的空间构型

(2)生理条件下的钢以多种氧化态存在,各种氧化态可以相互转化。通常细胞外的钿是

V(V),o而细胞内的钮是V(IV)o研究表明,乳酸二氢根离子可与亚铁血红素(MtrC-Fe2+)

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3)口已知配合物[VON(CH2COO)3]在水溶液中的几何构型是唯一的,画出它的空间构型

图o

理论推测上述配合物分子在晶体中是有手性的,指出产生手性的原因O

(4)钮酸忆晶体是近年来新开发出的优良双折射光学晶体,在光电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可以在弱碱性溶液中用偏钿酸镂和硝酸钮合成。写出以Y2O3与V2O5为主要原料合成锐

酸铝的化学方程式o

(5)若以市售分析纯偏钿酸镀为原料制备高纯钢酸铝单晶,需将杂质铁离子含量降至一定

数量级。设每升偏钿酸镀溶液中含三价铁离子为5.0XlO-5mol,用0.01moldmɜ的整合

剂除铁。

□说明不采取使铁离子水解析出沉淀的方法除铁的理由o

□通过计算说明如何选择螯合剂使偏帆酸镀含铁量降至10-30moldm-3以下。

配离子Ke

[Fe(edta)]2^2.1×1014

[Fe(edta)]^1.7×1024

[Fe(phen)3]2+2.0×1021

3+l4

[Fe(phcn)3]1.3×10

沉淀Ksp

16

Fe(OH)28.0×10

38

Fe(OH)34.0×10-

20.茉莉醛具有优雅的茉莉花香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和空气清新剂的

合成香料。

制备茉莉醛的一种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工艺流程和有关数据如下:

I.反应原理:

CHO

CHO÷CH√CUOACHO+HQ

(CH2)4CH1

乙醇KOH6.84g庚醛无水Na?SOi

IV.关数据: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一3沸点/□

苯甲醛1061.04179

庚醛1140.85153

茉莉醛2020.97287

V.色谱分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a与普通分液漏斗相比,其优点是。

⑵“搅拌,,中加入乙醉的作用是;“加热”中需保持温度为60〜65:],应采取的加热

方法是;“操作I”的名称是。

(3)柱色谱分离法是利用吸附剂对物质吸附能力的不同,进行物质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吸附剂一般难溶于水、表面积比较大,可选用下列物质中作吸附剂。(填正确选

项)

a.氯化钠B.活性炭

(4)茉莉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5)根据题中所给数据,所得茉莉醛产率约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毒剂。常温下是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合成二氯异氟尿酸钠的反应为

(CNO)3H3+2NaC10=(CNO)3Cl2Na+NaOH+H2O0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二

氯异氯尿酸钠(部分夹持装置已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I)二氯异氟尿酸钠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2)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D中的试剂是o

(3)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B的作用是;如果没有B装置,NaOH溶液会产生的不良结果是。

(5)待装置C时(填实验现象),再滴加C3H3NQ3溶液,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

Cl?的目的是o

(6)实验室测定二氯异氟尿酸钠样品中有效氯的原理如下:

+

[(CNO)5CI2]+H+2H,O=(CNO)3H3+2HC1O

+

HCIO+2Γ+H=I2+CΓ+H2O

I2+2S2O^=S4O^+2Γ

准确称取mg样品,配成IOOmL溶液,取20.0OmL所配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稀H^SO,

和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用Cmol∙I√NaB2O3标准溶液滴定,滴

到终点时,消耗Na42O3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则样品有效氯含量为

%(有效氯含量=测定中转化吃券尊的质量3100%)

样品的质里

22.工业制备并提取一氯乙酸(ClCH2COOH)的母液中有CH3COOH、CICH2COOH.

CLCHCOOH等残留。实验室用多孔硫颗粒做催化剂,对母液进行深度氯化,使其中残

留物转化为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三氯乙酸(CCl3COOH)。

S

主要反应方程式:C1CH2COOH+C1=CC13COOH÷2HC1o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ψn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用仪器X替换分液漏斗的好处是。

(2)甲中制取Cl2离子方程式为。

(3)丁中仪器Y的名称是o

(4)制备三氯乙酸时,需要控制温度在140口左右持续加热,则丁的加热方法是

(填“水浴加热”“油浴加热”或“酒精灯直接加热”)。

(5)该制备装置一处缺陷会产生实验安全问题,该缺陷是。

(6)制备过程中无需沸石,原因是。

(7)可以用PKa(PKa=-IgKa)来衡量酸性的强弱,下表是部分酸的PKa数据:

CICH2COOHCI2CHCOOHCChCOOHH2SO3

pKa(室温)2.861.290.65PKai=I.9、pKa2=7,5

□从表中数据可知,酸性:CICH2COOH<CI2CHCOOH<CC13COOH,请从物质结构角

度解释原因。

□在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ICH2COOH,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C

A.NH3、H2O>CO2的电子式分别为H、II:。:"、9"C’9,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

分别为1、2、0,则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最多的是H2O,A正确;

B.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分别为738kJ∕mok1451kJ/mol、7733kJ/mol、

10540kJ∕moK13630kJ∕moK17995kJ∕moK21703kJ∕mol,L与b的能量差最大,则其最外层

电子数为2,它与氯气反应时表现+2价,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B正确;

C.NH:-CH^-COOH有机物中,。键和π键的个数分别为9和1,则比例为9:1,C错误;

D.已知反应N2O4(l)+2N2H4(l)=3N2(g)+4H2θ(l),N2H4分子中含有4个N-H键,W分

子中含有2个兀键,若该反应中有4molN-H键断裂,则参加反应的NzH4为ImO1,生成Nz

为1.5mol,形成的π键数目为1.5*2NzI=3刈,D正确;

故选Co

2.D

A.卤代煌难溶于水、乙醇与水互溶,所以溶解性CH3CH2OH>CH3CH3Br,故A错误;

B.F原子电负性大于Cl,所以溶液酸性CF3COOH>CCI3COOH,故B错误;

C.BCb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为非极性分子;NCb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NCb是极

性分子,分子极性BCI3<NCI3,故C错误;

选D。

3.A

0.05mol∙L-∣丙的溶液中C(H+尸0.1mol∙LL则丙为二元强酸,K、L、M是三种氧化物,甲是

固体,则丙应为H2SO4,甲为C,K为S02,它能与H2O、。2反应生成H2SO4,从而得出乙

为02、L为H2O、M为C0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贝IJW、

X、Y、Z分别为H、C、0、S«

A.W、Y、X分别为H、0、C,H的电子层数最少,原子半径最小,C、。为同周期元素,

C的原子序数比O小,则原子半径C>0,从而得出原子半径:H<O<C,A正确;

B.Z、Y、X分别为S、0、C,元素的非金属性:O>S>C,B不正确;

C.W、Z、Y分别为H、S、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S>C>H,C不正确;

D.K、L、M分别为So2、H20、CO2,由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常温下水呈液态,

沸点最高,D不正确;

故选Ao

4.B

0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可得到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H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

只能形成2电子稳定结构,则每个0原子结合2个H原子与共价键的饱和性有关,答案选

5.D

由图中C原子的空间构型可知:口号C原子采用sp2杂化,口号C原子采用sp3杂化,口号C

原子采用SP杂化。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的含量越多,即P成分越少,该碳原子的形

成的C—H键键长越短,而SP杂化时P成分少,碳原子的形成的C-H键键长短,sp3杂

化时P成分多,碳原子的形成的C-H键键长长,所以编号所指三根C-H键的键长正确顺

序为故选:D。

6.D

Z的原子序数与Q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说明Z为第二周期,Q为第三周期元素,依据有

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元素Y形成四个键,应为C元素,则Z、W依次为N、0元素,Q则

为Cl元素,X为H元素。

A.W、Q的简单氢化物依次为H20、HCL其沸点由高到低顺序为W>Q,A错误;

B.Q、Y、Z对应最高价含氧酸分别为HClO4、HNO3、H2CO3,满足酸性强弱顺序为Q>Z>Y,

但含氧酸则不正确,如HCIo酸性弱于H2CO3,B错误;

C.N元素2p轨道半充满,较为稳定,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即顺序应为Y<W<Z,C错

误;

D.元素X、Z、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NHKO,中含有的NH;为正四面体结构离子,D正确。

故选D。

7.B

A∙a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用sp3杂化,故A正确;

B.b中含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b的一氯代物有3种,故B错误;

C.a和C0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该过程中有C-O极性键形成,故C正确;

D.MOFA能催化CO2与环氧丙烷的反应,说明MOFA能选择性吸附CO2,利用该反应可

减少COz的排放,故D正确;

故答案选Bo

8.B

在N2F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N原子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F原子形

F

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则N2F2分子的结构为N=N,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

F

键,单键中含有一个◎键,因此1个N2F2分子中含有三个σ键,一个π键,根据双键的结

构特点可知,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三F=3,因此N原子

采取sp2杂化,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B项,故答案为B。

9.D

A.Ch和。2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

B.03是极性分子、02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在水中的溶解度:C>3>θ2,故B

正确;

C.03的空间结构为V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03是极性分子,02是非极性分

子,故C正确;

D.03分子中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故D错误;

选D。

10.D

A.2p能级共有2个电子,应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选项中填充在1个轨道中,

违背了洪特规则,故A错误;

B.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形成4个氢键,每个氢键为2个水分子共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

单独占有2个氢键,液态水不存在冰晶体的结构,只有部分水分子与邻近的水分子形成氢键,

相同量的液态水中氢键比冰中少,l8gH2O的物质的量为Imo1,则含有的氢键不是2NA条,

故B错误;

C.3p能级有3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电子,3p能级最多容纳6个电子,选项中

3p能级填充10个电子,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故C错误;

D.电子能量与能层和能级都有关,根据构造原理可知,n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l)P

电子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11.D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是20+17=37,可表示为3,C1,A项错误;

B.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是11,核外电子总数是10,B项错误;

C.CO2分子中C原子是SP杂化,直线型分子,C项错误;

D.NaClO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D项正确;

故选D。

12.B

A.BF3中B元素化合价为+3价,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3+3=6,则B原子不满足8电

子结构,故A错误;

B.78gNa2θ2的物质的量是ImO1,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3NA,故B正确;

C.H2O或D2O的质子数均是10个,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因此l8gH2O或D2O的质子数

不相同,故C错误;

D.34gH2θ2的物质的量是Imo1,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2NA,故D错误;

故选Bo

13.(1)石墨晶体中C-C的键能大于金刚石晶体中的C-C的键能,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层

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硬度却比金刚石小得多

(2)<邻羟基苯甲醛在分子内形成了氢键,在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对羟基苯甲醛不可能

形成分子内氢键,只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

(1)石墨晶体中C-C的键能大于金刚石晶体中的C-C的键能,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层间

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硬度却比金刚石小得多,故答案为:石墨

晶体中C-C的键能大于金刚石晶体中的C-C的键能,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层间存在分子

间作用力,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硬度却比金刚石小得多;

(2)分子内生成氢键,熔、沸点常降低,分子间有氢键的物质熔,熔、沸点常升高,因为

邻羟基苯甲醛在分子内形成了氢键,在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对羟基苯甲醛不可能形成分子内

氢键,只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则沸点: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故答案为:<;邻

羟基苯甲醛在分子内形成了氢键,在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对羟基苯甲醛不可能形成分子内氢

键,只能在分子间形成氢键。

14.(1)CH4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溶剂,所以CH,极难溶于水;HF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

分子形成氢键,所以HF极易溶于水

(2)NH3与H2O均为极性分子;NFh与H2O分子间易形成氢键;NE与H2O易反应生成

NH,∙H2O

【解析】(I)

CH」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是非极性分子,而HQ的空间构型为V形、是极性分子,HF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只含H-F极性键,是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CE极难溶于水,

HF极易溶于水,且HF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2)

凡。的空间构型为V形、是极性分子,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是极性分子,依据相

似相溶原理,NH3极易溶于水,N、0的电负性大,NH3可与H2O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得

NH3极易溶于水,NH3能与H2O反应生成NH3•H2O,增大了NH3在HzO中的溶解度。

15.⑴3d24s29

(2)正四面体形sp3H>B>TiMg

【解析】⑴

钛原子为22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为3d24s2;Ti失去4个电子得到Ti,+,则基态Ti>中的核外电子排布为Is22s22p63s23p6;s

能级有一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因此Ti,+中的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数为

1+1+3+1+3=9,占据几个轨道就有多少种空间运动状态,则基态T产中的核外电子有9个空

间运动状态:

(2)

口BH,中有4个C键,无孤电子对,B%的空间构性为正四面体;杂化轨道数等于价层电子

对数,即BH,中B的杂化类型为sp3;BH;中H显-1价,B显+3价,则H的电负性大于B,

Ti为金属,Ti的电负性小于B,电负性大小顺序是H>B>Ti;

□根据电离能的概念,从表中数据得知,I3>>I2.从而推出该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M

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因此推出M为Mg。

16.(1)直线V

(2)平面三角三角锥平面三角120°三角锥1070正四面体60°

(3)四面体109028,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0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

==∣×(a-xb),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

的电子个数;据此确定VSEPR模型,实际空间构型要去掉孤电子对。

(1)

三原子分子常见的空间结构有V形或直线形。CO2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

4-2×2

=—^―=0、价电子对数2+0=2,则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形,HzO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

对数="Irɪ=2、价层电子对数=2+2=4,故空间构型为V形。

(2)

四原子分子常见的空间结构有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如甲醛HCHO分子呈平面三角形,

键角约为120°;氨分子呈三角锥形,键角为107。;需要注意的是白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形,

键角为60。。

(3)

五原子分子最常见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如常见的CH」呈正四面体、键角是109。28%

17.<C6H5O-+CO2+H2O=C6H5OH+HCO;>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73.10%

(1)我们可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酸性强弱,根据苯酚钠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

钠可以判断出酸性:苯酚<碳酸,原因:C6H5O-+CO2+H2O=C6H5OH+HCO3o答案为:

<;C6H5O+CO2+H2O=C6H5OH+HCO;;

(2)H2O和H2S都形成分子晶体,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若分子间形成氢

键,熔沸点会出现反常,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H2O>H2S;答案为:>;水分子之

间存在氢键;

(3)力口入AgNO3后,发生如下反应:NaCl+AgN03=AgClJ+NaNC>3,

Na2CO3+2AgNO3=Ag2CO3i+2NaNO3

设4.35Og样品中含有Na2CO3为XmOI,NaCl为ymol,则可得以下等量关系式:

Zllo6x+58.5y=4.350;□276x+143.5y=5.575x2;解得x=0.03mol,y=0.02mol;ω(Na2CO3)=

106gm1003mθl

-0'×∙×100%^73.10%.答案为:73.10%。

4.350g

18.(1)

(2)3

(3)C3H84BD

(1)1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5Cl和37CI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2-甲基丙烷和2—甲基丁烷的结构相似,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由结构式可知,两种结构都为二氯甲烷,是同种物质;

□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口乙醇和甲醛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则互为同位素的为」,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为I」,互为同系物的为□,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为□J

属于同种物质的为口,故答案为:□;□;□;□;

(2)由结构简式可知,立方烷的一氯代物有1种,二氯代物有3种,故答案为:3;

(3)由甲为只含C、H两种元素的饱和化合物可知,甲为烷烧,设甲的分子式为CnH2n+2,

由分子中含有26个电子可得:6n+2n+2=26,解得n=3,则甲的分子式为C3H8;由化合物乙

为只含C、H、F三种元素的饱和化合物可知,乙为氟代烧,设乙的分子式为CnH2n+2-χFχ,

由分子中含有26个电子可得:6n+(2n+2-x)+9x=26,由乙分子中C、H、F原子个数比为1□2□2

可得n口x=l2解得n=l、x=2,则乙的分子式为CH2F2;

口由分析可知,甲的分子式为C3H8;丙烷的一氟代物有1—氟丙烷和2—氟丙烷,共2种,

其中1—氟丙烷分子和2—氟丙烷分子中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所得结构有4种,分别为

CH3CH2CHF2,CH3CF2CH3,CH2FCHFCH3ʌCH2FCH2CH2F,故答案为:C3H8;4;

口由分析可知,乙的分子式为CH2F2,名称为二氟甲烷;

A.二叙甲烷分子中碳氢键和碳氟键的键长不同,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不是正四面体形,

故错误;

B.二氟甲烷分子中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正确;

C.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二氟甲烷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D.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二氟甲烷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正确;

故选BDo

H2LIl^OH2

0

2+3+2+

Mtrc-Fe+H2VO4+4H*=Mtrc-Fe+V0+

3H2O分子的手性来源于鳌环的扭曲导致镜面对称性破

缺Y2O3+6HNO3=2Y(NO3)3+3H2O,V2O5+2NH3H2O=2NH4VO3+H2O,Y(NO3)3+

NH4VO3+2NH3∙H2O=YVO4I+3NH4NO3+H2O(1)如果在弱酸性条件下,采取沉淀法除

铁,则有以下问题:

A.Fe?+在弱酸性条件水解难以将铁离子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

B.Fe(OH)3具有胶体的性质,过滤困难。

(2)如果在弱碱性条件下水解,Fe(OH)3会与原料共沉淀而损失原料。

所以不能用沉淀法除去微量铁。@采用加入鳌合剂在氨水中二次重结晶的方法除去微量的铁

离子。第一次重结晶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以除去绝大多数Fe?+,第二次重结晶时

加入邻二氨菲,进一步降低Fe3+的含量。采用加入鳌合剂在氨水中二次重结晶的方法除

去微量的铁离子。第一次重结晶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以除去绝大多数Fe?+,第二

次重结晶时加入邻二氨菲,进一步降低Fe3+的含量。

(1)第一步

设残余Fe?+浓度为Xmoldnτ3

Fe3++edta4^=[Fe(edta)]^

5.0χl0^∙5-χ

(0.01-5.0×105+x)X=]7XlO24

x=2.9×1027

(2)第二步

设残余Fe?+浓度为ymoldm3

Fe3++3phen=Fe(phen)33+

2.9×10^27-y

(0.01-3×2.9×10-27+y)3y=ɪ3χ]0∣4

y=2.2χ10-35

或者

(1)第一步

设残余Fe?+浓度为Xmoldm3

3+

Fe3++3phen=Fe(phen)3

5.0xl0-5-χ

(0.01-3×5.OxlO',+3X)3X=ɪ3×10ι4

3.8×10l3

(2)第二步

设残余Fe?+浓度为ymoldm3

Fe3++edta4'=[Fe(edta)]^

3.8xlOTLy

H3

(0.01-3.8xlO+y)y=17x1θ24

y=2,2×IO-35

3+4

(1)VO4(2)H2VO4-(3)VO2(H2O)4(4)V2O7-

以下画法不扣分。

+

VO2(H2O)4等等,未画成双键不扣分。

2++3+2+

1-2Mtrc-Fe+H2VO4+4H=Mtrc-Fe+VO+3H2O

1-3

1-3-1

1-3-2分子的手性来源于鳌环的扭曲导致镜面对称性破缺。

1-4Y2O3+6HNO3=2Y(NO3)3+3H2O

V2O5+2NH3H2O=2NH4VO3+H2O

Y(NO3)3+NH4VO3+2NH3∙H2O=YVO4I+3NH4NO3+H2O(1分,未画[不扣分)(共3分)

1-5

1-5-1。

(1)如果在弱酸性条件下,采取沉淀法除铁,则有以下问题:

A.Fe3+在弱酸性条件水解难以将铁离子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

B.Fe(OH)3具有胶体的性质,过滤困难。

(2)如果在弱碱性条件下水解,Fe(OH)3会与原料共沉淀而损失原料。

所以不能用沉淀法除去微量铁。

1-5-2采用加入鳌合剂在氨水中二次重结晶的方法除去微量的铁离子。第一次重结晶时加入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以除去绝大多数Fe3+,第二次重结晶时加入邻二氨菲,进一步降低

Fe3+的含量。

(1)第一步

设残余Fe?+浓度为Xmoldm3

Fe3++edta4'=[Fe(edta)]^

5.OXlOT-X

5

(0.01-5.OxlO+x)x=j7χ1()24

x=2.9×1027

(2)第二步

设残余Fe?+浓度为ymoldm^3

3+

Fe3++3phen=Fe(phen)3

2.9xl(Γ27-y

j73

(O.01-3×2.9×10+y)y=ɪɜ×jθ∣4

y=2,2×1O^35

或者

(1)第一步

设残余Fe?+浓度为Xmoldm-3

Fe3++3phen=Fe(Phen)3升

5.0xl0-5-χ

53

(0.01-3×5.0×10"+3X)X=ɪ3×ι0∣4

3.8XIOT3

(2)第二步

设残余Fe'+浓度为ymoldm^3

Fe3++edta4^=[Fe(edta)]^

3.8xl(Γ∣3-y

(0.01-3.8×10'3+y)y=]y×∣024

y=2.2XIO.

20.(1)球形冷凝管内外压强相通,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2)做溶剂,增加苯甲醛的溶解度水浴加热分液

⑶B

(4)sp∖sp3

(5)41.7

茉莉醛是苯甲醛和庚醛在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反应得到,用乙醉溶解苯甲醛和KoH,再加

入庚醛在水浴条件下反应,冷却后分液得到有机层,再水洗分液、过滤,再蒸储,柱色谱分

离,最终得到产品。

(1)根据图中信息得到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仪器a是恒压分液漏斗,a与普通分

液漏斗相比,其优点是内外压强相通,便于液体顺利流下;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内外压

强相通,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2)整个反应中乙醇没有作反应物,因此“搅拌”中加入乙醇的作用是做溶剂,增加苯甲醛

的溶解度;“加热”中需保持温度为60〜65口,应采取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根据“操作I”

后得到有机层,说明“操作I”的名称是分液;故答案为:做溶剂,增加苯甲醛的溶解度;水

浴加热;分液。

(3)吸附剂一般难溶于水、表面积比较大,活性炭具有表面积大,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

溶于水,因此可选用活性炭作吸附剂;故答案为:Bo

(4)茉莉醛分子中-(CH2)4CH3中碳原子都为sp3杂化,其他的碳原子都是sp2杂化,因此分

3

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故答案为:sp2、SPL

⑸1。.6矶苯甲醛物质的量为号Jo优;鬻mLWR,6.84g庚醛物质的

量为n=>需≡F=°∙°6md,则按照庚醛进行计算得到茉莉醛物质的量为。.06m°L

5.05g

根据题中所给数据,所得茉莉醛产率约为×IOO%≈41.7%.故答案为:

0.06mol×202g∙molτ

41.7,

21.(l)sp2,sp,

(2)恒压滴液漏斗NaOH溶液

⑶6HC1(浓)+KCIO1=KCI+3C12T+3H,O

(4)除去Cl?中的HClNaOH的利用率低,产品杂质含量多

(5)液面上方有黄绿色气体使反应生成的NaOH再次生成NaCI0,提高原料利用率

A装置制备氯气,B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C装置中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和C3H3NQ3合成二氯异氟尿酸钠,D用于吸收尾气。

(1)二氯异氟尿酸钠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sp3,答案:sp2、sp1;

(2)仪器a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