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9散文阅读五题汇讲在中考中,小说和散文是文学类文本的两种考查形式(近年浙江部分地区新增寓言、童话类)。从考频来看,近五年的中考以考察小说为主。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中,除文本性质造成的题型不同外,其命题底层逻辑却较为相似。散文阅读基本包含五类大题:“概括题”“赏析题”“作用题”“含义题”“探究题”。以浙江杭州为例年份篇目知识点题型题量分值2022年《夏天奔跑的声音》【美】雷·布拉德伯里小说情节梳理题分析人物心理题作用题探究题创新题(考察名著阅读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521分2021年《粮食》茹志鹃小说情节梳理题分析人物心理题人物形象分析题探究题416分2020年《家有斑鸠》陈忠实散文概括题赏析题作用题探究题416分2019年《鸡蛋小面包》【西班牙】胡丽塔·尼古拉斯小说概括题赏析题作用题317分2018年《老木匠桑伯》徐惠林散文人物形象分析题概括题赏析题作用题416分赏析、作用与含义的区别①赏析:是一种欣赏,往往是看重词句本身的艺术性,比如修辞手法等;②作用:需要放到一定的范围中去,看待它在这个范围中发挥的作用。③含义:由字词组成的字面意思或结合语境时包含的意思;一、概括题概括题一般位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一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读懂文本,并按照一定顺序梳理文章,筛选出重要信息。该题型难度一般,有两种提问方式:第一种提问: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文本内容或文本重要信息。【真题在线】1.(2023年·浙江杭州·一模)“我”决定在“诚茗茶庄”买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2.(2023年·内蒙·一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此类提问重难点在于“如何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或信息)”,因此在答题时,可先划分层次,抓主要人物和事件,结合关键句子回答,可用“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形式精炼地整合答案。而在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真题在线第一题)时,可用“分点概括”力求作答清晰简洁。第二种提问:题干中会出现“图表”或“流程梳理”等,以填空形式考查。【真题在线】1.(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我”与斑鸠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时间有记事能力的时候(2)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早晨重返家乡后的某一日关系(1)“我”未见过斑鸠(3)“我”给斑鸠喂食,斑鸠敢到院里啄食此类提问可采用“定位法”答题。概括题——“定位法”阅读文章时需标出段落序号,再标注楚图表内的已知条件所在段落,由此可锁定所需条件的段落范围。具体如下图所示。时间有记事能力的时候(第5段)(2)(可推断出此空信息范围在第5-7段之间)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早晨(第7段)重返家乡后的某一日(第10段)关系(1)(对应内容第5段)“我”未见过斑鸠(3)(对应内容第7段)“我”给斑鸠喂食,斑鸠敢到院里啄食(对应内容第8段)1.(2023·浙江杭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家有斑鸠陈忠实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我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尽管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我和王教授还是喜欢站着或坐在后院里。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树木的枝杈上,栖息着,毋宁说侍立着一群鸟儿。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儿,在人刚打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它们便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就好了。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甲]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已无法计算。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鸟儿整得种族灭绝——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还是说我家的斑鸠。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在我家乡的鸟类中,斑鸠是最朴拙最不显眼近乎丑陋的一种鸟儿。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鸶。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粗浑单调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仅由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底部的缝隙透见窝里有几枚蛋。记得有篇小学课文,说斑鸠是最懒惰的,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再也看不到斑鸠了。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们。它们还是飞走了。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蹑足开门走路,它们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到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抛撒米谷。直到某一日,我开门出来。[乙]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我心里一动,它们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在房脊在院墙上栖息追逐,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它们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我将等待。(选自《我走在这活泼泼的人间》,有删改)1.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我”与斑鸠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时间有记事能力的时候(2)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早晨重返家乡后的某一日关系(1)“我”未见过斑鸠(3)“我”给斑鸠喂食,斑鸠敢到院里啄食二.赏析题1.常见的题型分类一:指定角度型如:1.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第⑤节划横线的句子。2.品读第③段和第⑤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3.“风是个淘气的孩子......”(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分类二:选择角度型如:1.请选取一个角度(如词语运用、描写方法(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2. 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分类三:自判角度型如:1.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加波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2.文中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赏析。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的表达效果。◎句子赏析题标志:1.问题中含有“赏析/鉴赏”二字;2.问题中含有“表达效果/表达作用”字样;3.其他特殊情况,如(朗读设计)。2.答题思路句子的赏析:是一种欣赏,句子赏析往往侧重于句子本身。赏析方法(三步法)——原则:句不离段1.确定赏析角度:角度①:字词短语;角度②:句式;角度③:表达技巧;2.分析内容:结合语境分析内容3.分析人物+思想情感/道理/特点◎提示:句子赏析题一般不答结构上的作用;句子赏析题侧重于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和事物特点赏析题——答题小技巧字词赏析:“XX”词+(词意或句中所表达的特殊特点)(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内容+特点(表达作者情感);②句式:运用长句(短句、陈述句、对偶句、疑问句等)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引人深思,吸引读者,制造悬念感叹句:抒情强烈长句:语气强烈、突出情感短句:详略得当,灵活多变对偶句:句式整齐,具有音乐美+写出对象内容+特点(表达作者情感);表达技巧:运用修辞(描写、表现手法等)+句子本身讲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人物:写出了人物...(外在)和...(内在)+表达......的思想感情。正文见上题《家有斑鸠》2.有同学对文中[甲][乙]两处有疑问,请你解答。(1)[甲]处“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语句很长,没用标点停顿,强调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处的“探头探脑”好像有丑化斑鸠的感觉,去掉是不是更好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用题作用题一般会出现“标题的作用”“段落的作用”“人物的作用”“环境的作用”等,如前文所说,作用题需要放到一定的范围中去,看待它在这个范围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在作答作用题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先内容后结构,缺一不可。标题的作用内容上交代写作对象(《老王》)②点明故事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等(《草船借箭》)③点明/暗示文章主旨(《背影》)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台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最后一片叶子》)(部分运用手法吸引读者,如引用诗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段落的作用内容上文段叙述了……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强调了……,表达作者……的情感)。结构上在文章开头:(事例、故事、设问、诗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总领全文;开门见山;点题。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引出下文的……);前后照应;(反复)强调;为下文作铺垫;点题;补充说明(插叙)。在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揭露主旨;升华主旨;深化主题;首尾呼应点题。人物的作用主要人物表现主题,承担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如鲁迅《祝福》)。推进情节,人物性格(命运)变化,情节也随之变化。体现社会意义,深刻理解人物对当时社会的思想指导、价值引领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引出主要人物、评价主要人物等。作为线索推动(串起)故事情节发展。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刻画/突出人物……形象(精神品质)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深化主题,揭示了……正文见上题《家有斑鸠》3.本文题为“家有斑鸠”,二、三两段却没有写“斑鸠”。这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题【真题在线】1.(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真题)文章以“我将等待”结尾,“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吗?请联系全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2.(2023年·浙江宁波·中考真题)联结【批注5】。冯骥才的散文集《世间生活》有下面四个专题,本文归入哪个专题最适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1)人生感怀(2)生活雅趣(3)人间生灵(4)旅行印象3.(2023年·浙江湖州·中考真题)结合全文,探究文中“希望的种子”的内涵。(一)根据曾经的考试说明,探究题属于F类是指(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中我们可以找到探究意图的本质:从设题上看,探究题具有思辨思维,其中包含着立场的探究,确定立场后的探究思路确定立场,就需要从人物、内容、环境、主题(标题)、读者方面进行因果关系上的探究,证明自己的立场。
答题方法:
确定立场+从(人物/内容/环境/主题/标题/读者)(一般六选二或三)来证明自己的立场+贴合题干收尾。正文见上题《家有斑鸠》4.文章以“我将等待”结尾,“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吗?请联系全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人物:我、斑鸠
内容:“我”在家乡见到斑鸠,并试图与斑鸠亲近却遭到斑鸠警惕对待,从而联想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人类曾对斑鸠大肆捕杀,残害的往事,后“我”多次尝试与斑鸠亲近后,才有了突破性进展
环境:乡下老屋
主题: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读者:引发读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呼吁人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示例:不能等来(立场)。文中写过去人们对鸟类的伤害,让“斑鸠”一直对人类保持戒心(内容);生活中还有不少缺乏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伤害鸟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主题)。斑鸠要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还很困难(结论/立场)。
请以“能等来”为立场,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含义题含义题一般会出现“词语的含义”“句子的含义”“标题的含义”等,含义题一般可从两个方面作答,即“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具体解答方式如下:词语的含义答题步骤回答本义,明确思考方向为(人物、事件、环境等),结合具体的思考方向分点回答文中含义。例如:“XX”词的本义是“XX”,文中义是“XX”,文段中描述了……(内容),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句子的含义(两种解答技巧)①在该句子前面加“为什么”,把句子变成一个问题,读文章回答这个问题,问题的答案便是句子含义。②“偷梁换柱法”,在该句子中找到一个关键词,读文章后去回答这个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再把深层含义带入句中重复一遍,就是句子含义。例如:“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通读文章后,发现“这条路”并非普遍意义的马路,而是指“人生之路”,带入句子中,“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人生之路,这条人生之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一条人生之路。”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①××(题目)指………(释义:表层义或深层义),点明(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旨、背景、线索、写作对象、故事环境、主要。②××(题目)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③××(题目)富有诗意,为全文营造了……的氛围。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背影”作为线索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回忆背影。1.(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与稻田重逢谢枚琼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②老家地处丘陵地带,稻田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形态,大小不一。村民往往按其形状和所在地,给一丘丘稻田命名。三角形的就叫三角丘,荷叶状的就叫荷叶丘,那丘最大的田,叫长丰大丘,弯弯曲曲的,就叫大湾丘。从荒地上挥汗如雨地拓出几分田来的,那就叫新开丘好了。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规整,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④田是好田,爷爷亦是种田好手。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那时已八十高龄,虽种不动长丰大丘,却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他还是喜欢每天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唠唠叨叨,无非是新初那小子还不知道这几天要治虫哩,田里又要薅草了……⑥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爷爷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去。母亲偶有念叨:“__________”父亲接过话题:“现在种田的政策多好啊,不用交税,还有补贴。有什么法子呢?又有哪个愿意来种。”⑦三月,水桐花开的时节,新初意外来到我家。原来新初不想南下打工了,打算回村里种更多的田,问母亲闲置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连声说:“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若是能种,怎么不好呢?”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了,乡里鼓励的举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补贴了一部分,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帮着把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⑧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老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那一丘丘稻田,大湾丘、枫叶丘、荷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⑨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了长丰大丘,母亲的目光在那一层层盈盈新绿上舍不得挪动。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请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画线处补写母亲念叨的话,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赏析第②③段画线句子。(1)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与链接材料都写到了“目光”,请探究两段文字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并简要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链接材料】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颗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节选自《台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任务。诗意的春韭周华诚①记不清是哪一个晚上的事情了。下着雨,雨点轻轻敲打在芭蕉叶上,发出富有韵律的声响,我在灯下读一本闲散的书。这时候,忽然听到柴门轻叩,是友人来访。于是我合上书,从墙上取了蓑衣和头笠穿戴上,往屋后去了。②我是去割一把新韭!头刀韭,是最宜这样湿湿的春天雨夜割的,极为嫩绿,连菜刀也会沾染韭菜的绿汁。洗了切段,做一个韭菜炒蛋,再从陶瓮里取出一小堆落花生摊于木桌上。闲聊间,炭上炖的黄酒已然飘香,好呀,上酒,浅斟慢吟,细品时光。A这样的待客,不显寒酸了吧?③这样的故事,后来就写在一首诗里流传千古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B本来,这样散淡的小事,是不值得大书特书的,然而为什么至今想来,都让人觉得温暖和诗意呢?想来想去,便一定是与春韭有关了。每到春天,舌上便浸润春韭炒蛋的清香——不怕被人耻笑,一碟清碧嫩绿的韭菜炒蛋放在眼前,我便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唐朝诗人杜子美了;一句老诗、一位故友、一碟新韭,我似乎便能穿越时光,回到千年前的那个雨夜。④明代高启写《韭》诗,就更像是一幅江南的水墨画了:“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⑤韭菜是极富诗意的,稍有留心,便可见它是唐诗宋词中的常客,多少文人墨客对它钟爱有加。“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苏东坡便借青蒿与黄韭,表述他对春天的“满心春绿”。刘子翚写过“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刘子翚,自号“病翁”,他毕竟是生活在南宋,好好的中原江山,被金兵占领了,这样的情势照进心中,让他时常满怀忧伤,触景生情,而韭菜顽强的生命力,或许让他又有所悟吧。⑥一部《诗经》,罗列了众多野味,但在蔬菜之中,“献羔祭韭”,独独只有韭菜可以入祀。由此可见,韭菜看似纤细,却早已得到古往今来人们的认可,是倍受珍重的一样菜蔬了。⑦春韭好,很多人却不知韭菜花也是一道极好的菜。在吾乡浙西,每到秋日韭菜花将放未放,满是骨朵儿,便带着韭白采摘,切成寸段加肉丝一起炒,清香异常。而这种菜,在市场上每年也只能是见到一星期,时间一过,韭花结籽,韭干便也枯老,自然是不堪再吃。⑧韭花之好,亦有一件大雅事可以佐证的——习书之人都知道,有一部《韭花帖》行楷书,是五代著名的书法家杨凝式的代表作,乃是五代上承晋唐、下启宋元的千年经典之作。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⑨C这样一部书法名作,何以名叫《韭花帖》?原来,杨凝式午睡醒来,正饥肠辘辘,适逢友人馈赠韭花一盘,真是非常好吃呀!一时兴起,遂执笔信手修成致谢信一封,共七行六十三个字,通篇笔墨间流露着轻松愉快、散淡闲适的心境。啊,就是这小小韭花,促成了书法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其功不可谓不大也。⑩春来有韭菜,秋去有韭花,光阴就这么逝去了。(选自《一饭一世界》)1.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请帮助小西完成以下思维导图。2.小湘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发现有几处问句很值得玩味,请结合小贴士,选取一处判断其类型并分析其作用。小贴士:问句通常有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疑问句是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为了加强语气,反问句的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设问句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西和小湘在探讨文题“诗意的春韭”时,觉得“诗意的春韭”背后是“诗意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好的阅读需要拓展,小西和小湘在阅读完本文后,又阅览了周华诚的其他作品,请结合以下摘抄,联系本文,说说周华诚崇尚过怎样的生活,并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对此的看法。①面对一株新鲜的茶树,一片活泼泼的茶叶,我们立刻露怯了,和它们在一起,我们底气不足,内心惶恐,我们离开这些植物太久了。②这世界太快,坐下来,喝一杯尚田的春山慢。③而今我在另一个城市,离故乡自然是远得多了,虽然偶尔也去菜场逛逛,买些菜回来,但这些菜的味道,却是相当生硬、笨拙、了无生气,吃到口中,也不复有故乡的味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3·浙江宁波·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任务。对岸高鹏程①①站在萧山围垦区的塘坝上,陪同我们的当地朋友指着钱塘江说:对岸是盐官。心里一动。倒不是因为盐官是著名的观潮胜地或者出了徐志摩、金庸这样的文学大家。真正让我一动的,恰恰是盐官前面的“对岸”两个字。这一路下来,我所关注的一直都是江面上的事物,是此岸的事物。②什么时候,我开始忽略对岸的呢?③幼年时的北方家乡,一条河穿村而过,宽大的河床上面,流水几近干涸。多数时节村民们可以自由蹚过。两岸的人家大致雷同,土黄的屋舍,土黄的锅灶,土黄的脸色。人们都在默不作声地生活。并不关心彼岸的事物。④整个青少年时代,我都停留在北方老家的小城里读书、成长,不再见过另外的河流,也无从想起彼岸的生活,仅有的对于彼岸的想象,都是建立在书本上阅读。掀开《诗经》的第一页,就有一条河流阻挡住了我们的行程。然后,诗三百篇中,总是传来河水的汤汤之声。在一条又一条有名或者没有名字的河流两岸,记载着最古老的农事、祭祀和爱情。这些水气淋漓的诗句,勾起了我对彼岸的向往。但是,因为年少,因为生长在相对干旱的黄土高原之上,我无从进入这种文字背后的生活。⑤而现实中真正有关彼岸的经历,只是在少年时期,跟随母亲去了一趟陕西,看到了渭河和泾水交汇时的景象。彼时我站在渭水此岸,惊异于浊流和清流的相交。遥想着对岸的情境,该是怎么样一个清朗世界。但河水阻隔,终究没有机会到对岸去看一看,留下的,仅仅是一个少年对外面世界的惊鸿一瞥。⑥直到毕业那年。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抉择之后,我踏上了前往南方某地谋生的旅程。站在一列绿皮火车的对面,和家人挥手道别时,忽然有了身处彼岸的感觉。列车启动、加速的期间,生活了20余年的小城熟悉街景,忽然变得陌生。往日厌倦了的生活忽然变得亲切起来,但这已不再是我的了,目送渐行渐远的小城和自己21年的成长岁月,泪水忽然就涌了出来。⑦此后数年,我一直借居在东海边的一个渔港小镇。记得刚刚来到渴慕已久的海边,我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教书之余,我都会沿着通往海边的村道,走到海边远望,而脑子里始终盘旋着一个古老的问题:海那边是什么。就像少年时期,坐在家乡门前的矮坡上想过的山那边是什么一样。⑧一段时间以后,初来时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单调、雷同的日子。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去海边,原因仅仅在于那个古老的问题,其实早已有了答案,山那边依旧是山,海那边依旧是海。仅此而已。⑨如果不出意外,我也会像一条河流一样,被命运的岸线挟持,辗转、流逝,度过波澜不惊的一生。⑩是的,难以回返的上游,可以预见的下游。除此以外,是否还有第三种可能?我要去对岸,要踏上江边停泊已久的船去远方我为什么要热爱远方整整一夜我辗转反侧“做一个任性的孩子”。我闭上眼时所有幻想都是一种相同的底色(《黑》)⑪在经历过无数个苦闷的夜晚之后,我读到了这样一首诗,眼前忽然一亮。是的,对岸。一个水声闪亮的词,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开始写诗了。仿佛《诗经》里的那个人,在暗夜里循着水声向彼岸摸索。⑫在此后一个时期的行走中,我都会有意识地接近一些河流。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检视我写下的有关河流的文字。奇怪的是,对于河流的抒写,我依旧把视角放在了对它的流淌、流速的观察上,对它的上游和下游的想象上。我甚至会专注于水面上的一个漩涡,一堆看不清楚的漂浮物,但却对对岸视而不见。⑬我真的是丧失了对彼岸的想象力了吗?或者,我的日渐昏沉的思绪,已经丧失了内心仅存的一丝对于理想生活的祈盼?⑭2014年的初夏,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采风行动,沿着一条江的源头,一直走到它的入海口。一路下来,我有幸参与了一条江自始至终的流淌。通过体察它的前世今生,我感受到了一条江生命的节律和跃动。我有幸目睹了一条江在它的源头诞生、泉涌的瞬间,也有幸目睹了它在入海口从容无言的告别。⑮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回来以后,看见一同参与采风的马叙兄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散文,回顾了早年的一次盐官之旅,一个少年的漂泊史和中年男人的沉思跃然纸上。而我,若非那一句醍醐灌顶的唤醒,我想,时至今日我依旧会忽略对对岸的探究与想象。⑯“其实也差不多。盐官能看到的一字潮,萧山同样也能看到。”陪同的当地朋友说。⑰但我想,毕竟还是有不同的,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想起了幼年时因夏雨暴涨的家乡的河流,那些被阻隔在对岸的村民,那些想回家的急切的眼神。想起早年离家时的光景。想起火车启动时突然看清楚的我生活了21年未曾看清楚的事物。⑱我们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漂泊?要经历多少河流的阻隔?而那些构成阻隔的河流,也许并不一定都是水声喧哗,它也许就是我们的一段经历,一种想法,一种欲望。它甚至就是一面镜子:流水,青铜,别人,从中照见了另一个你,一个你自己不曾轻易看清楚的你。⑲也许彼岸,同样并没有我们想要的生活。但是,你可以站在对岸,用来观测自己此岸的生活,你会看清楚自己的生活和需要。⑳“隔江人在雨声中”。就算大河改道,就算河水泛滥淹没津渡,你必须给自己一只想象中的舟楫,一只始终停泊在江边等你的船,以便去彼岸建立那个观察点。只有这样,你才能看清自己的流速和流向,才能明白你所要的生活、你要珍惜的人,而不至于迷失。如此,即可信由人生如河,任其拐弯,也不会慌张。【注】①高鹏程: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波市奉化作家协会主席。【任务一:梳理脉络】1.阅读全文,根据作者关于“对岸”的经历和感受,补写思维导图。【任务二:品味语言】2.下面语句中“有幸”一词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回答。2014年的初夏,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采风行动,沿着一条江的源头,一直走到它的入海口。一路下来,我有幸参与了一条江自始至终的流淌。通过体察它的前世今生,我感受到了一条江生命的节律和跃动。我有幸目睹了一条江在它的源头诞生、泉涌的瞬间,也有幸目睹了它在入海口从容无言的告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分析写法】3.文章中作者两次提到《诗经》是否有深意?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1)掀开《诗经》的第一页,就有一条河流阻挡住了我们的行程。然后,诗三百篇中,总是传来河水的汤汤之声。在一条又一条有名或者没有名字的河流两岸,记载着最古老的农事、祭祀和爱情。这些水气淋漓的诗句,勾起了我对彼岸的向往。(2)我开始写诗了。仿佛《诗经》里的那个人,在暗夜里循着水声向彼岸摸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四:探究主旨】4.“难以回返的上游,可以预见的下游。除此以外,是否还有第三种可能?”根据全文阅读,说说作者所指的“第三种可能”是什么。第三种可能对人生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3·浙江温州·二模)苦夏冯骥才①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从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②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都依从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么?③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是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A.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边上;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再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④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⑤B.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下边。然而一般的苦字下边又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收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⑥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当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身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的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⑦在维瓦尔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确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⑧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的挥发。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⑨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与你相遇,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选自《中华散文我的故事》)【读法•写法】1.梳理散文内容苦夏之苦苦夏之甜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童年之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年之夏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的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文中划线的A、B语句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关联】3.本文题目是“苦夏”,为什么作者要多次提到四季,联系全文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本文和名著相关情节,阐述“苦夏”的含义。备选:A.孙少平
B.保尔·柯察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3·浙江宁波·一模)上林湖越窑青瓷是慈溪的一张文化名片,让我们共赴“朗读者”活动,完成下面小题。回眸上林湖吴珍艳①关于上林湖的文字读过不少,著名的如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他曾在《乡关何处》中对这一个他“小时候三天两头去玩水的地方”有过不少的着墨;优美的如诗人俞强的《上林湖之绿》,这篇难得一见的美文曾被纳入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中。还有那年读无雨兄《九秋风露越窑开》一文,则是在他细细的追溯间品出一份上林湖所特有的沧桑来,从东汉至唐宋,不过是历史的一个转身,上林湖越窑上千年的盛衰便在他豪迈大气的笔端奔泻而出,令人浮想联翩……②自然,作为土生土长的三北人,上林湖是去过多次的,秋色的明媚,冬日的静谧更有满湖的春光,皆一一领略,细细储存,轻易却是写不出文章来的,总觉得自己的文字是如此单薄,不足以承载上林湖深邃的内涵以及厚重的历史。那么,我能够做的,便是一次次地走近它、靠近它、感受它……③这个夏日的黄昏,再一次陪同几位客人前往,其间的一位老师去年曾有过一次上林湖之行,记忆犹为深刻,以他所言:来慈溪,若不去上林湖,便算不得到过慈溪。到了上林湖,不去看荷花芯窑遗址,无论如何是一种遗憾。是的,从千年之前的窑火在荷花芯窑燃起的那一刻开始,上林湖必将成为慈溪人的骄傲。“中国青瓷文化发祥地、海上陶瓷之路始发地”,无论是谁,只要听说过上林湖以及与其相关的种种,都免不了会萌生出一睹为快的念头来。④所以,如果你从未来过,那么这一刻,请循着我的足迹前行——这黄昏的上林湖畔,有着多么美丽的画面,不说轻波涟漪的水面,不说风姿绰约的远山,只要看岸边拍照的对对新人脸上的笑容,只要看晚霞中随风舞动的洁白婚纱,这般动人的景致,怎能不让人沉醉于其间?⑤登上等候在岸边的机动船。嘈杂的机器发动声却是不合时宜的,如同一首经典的老歌被重新谱了曲,如此突兀生涩。好在船行不过数里,便至古越窑遗址——荷花芯窑。荷花芯窑几经修葺,依然镌刻着岁月的最痕。立于几十米长的遗址前,你仿佛能感受得到远古的炉火熊熊,那一幕幕尘封于历史褶皱里的画面亦随着湖水此起彼伏——谁在窑工的号子里捧出第一片青瓷?来往的桨影船帆间扬起的是谁的希望?又是谁在汉唐月下倾听瓯声缠绵瓷韵悠悠?⑥我们脚步轻轻,话语轻轻,我们在亦步亦趋间再次上船,前往上林湖的深处。湖中此刻山风徐徐,波漪涟涟,愈行湖面愈是浩淼,愈行湖水愈是澄澈,俯身于船舷,这一泓碧水离我是如此之近,近到我可以俯照容颜,近到可以感知你的呼吸——若非湖水深处散落着的如玉青瓷,何来这上林湖绿如釉色的盈盈之水?⑦上林湖深湾的最后一个自然村吴家溪也将在近期被整体拆迁。我们让船停在村子的对面,从各个角度把它留在了我们的镜头之下。说是村子,其实不足十来户的人家。残垣断壁、茅屋土墙,看上去虽是萧条荒凉,倒也与这青山绿水有着说不出的贴合,或者竟可以说它是美的。这美是一种未经雕琢的天然之美,就像它的谦卑。它的质朴一样,不需要过多的粉饰,不需要任何浓彩重墨。落日的光影下,小村孤独矗立,想着这里面也许会有几个年迈的老人留恋着故土迟迟不愿离去,想着不久之后眼前这个村落将不复存在,不免怅然。上林湖的窑火可以重燃,繁华可以重生,可是,许多美丽却无法复原,许多的风景将永远消逝。⑧回眸上林湖,碧波万顷,所有的感慨因这一片开阔而变得透明,岸边依然有拍照的新人,让摄影师的快门按下满满的幸福。多年之后,他们的脸上会布满皱纹,他们的世界会渐渐混沌,而上林湖,上林湖一切的美好,是否可以永远青翠鲜活在他们的记忆中?(选自《文学港》2011年01期)【读出游踪】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游踪,完成填空。【读出画面】2.从修辞、句式、用词、人称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写一段批注。要求:至少两个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问题】3.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这篇文章的一则对话。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针对两位同学谈论的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情思】4.作者在回眸上林湖之余,不禁产生了“上林湖一切的美好,是否可以永远青翠鲜活在他们的记忆中?”的疑问,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探究作者想表达的情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23·浙江丽水·一模)“老伙伴”梁思成黄汇①我们建11班(4961届)和梁思成先生有着一段深厚的师生情,回顾四十六年前与先生相处的戏剧性的场面,幅幅相连仍如同昨日。先生在同学们和我的心中不是圣者,甚至不是严师,而是我们成长中亲切的“老伙伴”。现在细想起来,相处的那六年间的点点滴滴都影响了我一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习惯,不知不觉中铺垫了我们的敬业之路。②1955年高高兴兴走入清华园的时候,我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因为能乍乎,班主任派我暂任文娱干事。为了使来自全国各地互不相识的同学熟悉起来,组织全班同学到颐和园玩了一次。③一到谐趣园,我们不由得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有个小老头水彩画画得真棒!”他又瘦又“小”,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们胸前佩戴的清华大学新生的小布章:“呵!了不起!清华大学的学生。你们也喜欢画画?是哪个系的呀?”我们颇有些得意地表示:“当然,我们是建筑系的学生。你知道进了清华大学要上建筑系还得再考一次画画呢!”④“噢……我也累了,不画了。我请你们上楼去看看吧。”⑤“你是颐和园的干部吧,住在这地方多好玩!”⑥“我是个没事干的小老头,住在这里并不好玩,因为没人跟我玩,你们来了这里,带我玩行吗?”⑦“行!你这人挺好玩。”⑧开学后才知道,那“小老头”竟然就是我们的系主任。那是在林先生刚去世而且他正遭“复古主义大批判”的时候,总理关照他在谐趣园休养。⑨对于谐趣园时的不逊,我们丝毫没有什么顾虑,因为直觉说明他对我们并没有反感。⑩幸运的是,特殊的机会使他对我们班多了一份特殊的关心,主动不定时地给我们讲专题课,甚至辅导课程设计。⑪一年级结束前,在二校门旁遇。见先生,他问我暑假怎么安排,并要给我留一点家庭作业,我求他别再让我放假都玩不成。梁先生说,这作业不妨碍你又吃又玩,只需要你去和你家周围扫街或摊大饼的那种人交往,交两个朋友,把他家各方面的情况写下来,交卷。这作业真奇怪,不过梁先生常常会出一些怪题,做起来也会挺有意思,我就照办了。⑫当时我家前门、后门各处于不同的两条巷中,我主动去和那两位扫地的阿姨搭讪,因为外祖父在当地受尊重,所以她们待我都很好,有时我也去辅导一下她们孩子的功课。一来二去,开学时就完成了两份“交朋友报告”,将她们家的成员、工作、经济情况、生活规律和不同的特殊困难,一一罗列。于是,我第一次获得了梁先生的夸奖,说写得很实在、细致,文笔也还可以。然后他讲,学建筑这行要做设计,而设计的房子要为各行各业的人所用,每一种人和另一种人的需要不同,你不了解他们不行,你不学会了解别人的需要也不行,要养成随时观察和关心各种人的习惯,要“知人”。⑬二年级期末考试时。全班2/3的同学材料力学不及格,同时有人向老师反映,说我常聚合七八个同学骑车进城看演出,看球赛,不上晚自习,影响很不好。老师批评了我,我不服气,就顶嘴,被梁先生传唤了去。梁先生板起面孔严肃地批评我不守纪律,他说:“刚才,是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和你谈话,我的意见你必须执行;下面是小老头梁思成和你讨论‘玩’的问题,你爱听不听都行。其实,‘玩’是好事,学建筑的人多玩多见识,只是必须会玩,不能傻玩。”他讲了许多自己年轻时在体育、文艺方面的精彩经历。“运动队的人设计体育场的跑道就不会忽视跑道的弯道坡度和冲刺后的缓冲道,合唱团的人设计音乐堂就不会忽视后排观众席的音响质量,他们的设计观念和毫无文体兴趣的人的深度不同。但是你光傻玩,不看,不想,那就叫白玩。玩的时候要顾及四周,东张西望,想一想,如果让你做这个设计,你怎么处理?要玩,不要当书呆子。”⑭我想起四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设计方案受到大家的夸奖,飘飘然地拿去给梁先生看。看后他什么夸奖的话也没有说,让我下楼去拿一个碟子、一个碗上去,再把书架下的一个小陶土罐子拿出来,让我灌了大半罐子水,然后对我说:“你看,这半罐子水不满,有人会对它在意吗?可是现在你把这水倒在碗和碟子里直到溢出为止,然后人们会惊呼水太多了,水真多。其实,罐子里还剩很多水,罐子里的水才真多,你可千万别把自己捏成碗,更不要捏成碟子,那就没出息了。”⑮我在回想罐子的事时,先生立刻唤回我的思路,嘱咐我:“每当你做成一件事受夸奖时,一定要冷静地去调查一下还有什么不足,甚至勇敢地问一问有没有错误,认真总结,定出新的目标,这是不断进步的诀窍。千万要改正你的缺点,不要在成绩而前沾沾自喜,甚至跟别人计较自己的功劳有多大。要记住,我今天的话很重要!”“当然,我的画也很重要,现在把曾受你夸奖的那张谐趣园的画送给你。”他的话我铭记至今,他的画就是梁先生画集的封面。⑯琐琐碎碎的许多小事,教诲指点终生,却无法回报。世上最无法弥补的是时空造成的无奈,越是在纪念、追念先生的时候越是难过,真是难过极了。(本文为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文章,有删减)【“我”与“老伙伴”】1.那些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成为了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时间琐琐碎碎的许多小事指点终生的教诲初次相遇“我”对梁先生画画不逊,他对此没有反感。(1)____________大学一年级结束前(2)____________要学会了解别人的需要,要养成随时观察和关心各种人的习惯,要“知人”。大学二年级期末考试时由于“我”成绩不合格,梁先生以两种身份和亲身经历教导“我”。要劳逸结合,不当书呆子。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把自认为得意的设计方案拿给梁先生看时,梁先生却给“我”讲了罐子装水的故事。(3)____________称梁先生为“老伙伴”的原因:(4)____________2.散文往往用情极深,但下笔平淡。请对划线句进行品析。世上最无法弥补的是时空造成的无奈,越是在纪念、追念先生的时候越是难过,真是难过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与“使命”】3.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资料,探究黄汇从过去的“大学生”成为现在的“平民建筑师”的原因。【材料一】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代建筑之父,纪念馆位于大同。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材料二】古建筑保护、危旧房改造、旧城改造等涉及保护的主题,是黄汇工作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保留下来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考虑如何让这些建筑重新散发魅力并延续下去”,黄汇说,“我在学校念书时,老师教给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调查。”按照这个原则,她每次做设计的时候,都会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民风民俗、历史文脉,直到把这个地区的前世今生了解的十分透彻,才会动手做规划。《城市住宅》杂志称赞她是“平民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界独树一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23·浙江丽水·二模)调查显示,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电子游戏已经成为当下青少年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那么,你是否还记得一些童年时代的游戏呢?阅读《童年的游戏》,回答问题。童年的游戏赵丰①依稀记得,因为捉迷藏,我要藏在一个绝对隐秘的地方。于是,翻过一道矮墙,掉进了一户人家的茅坑里。没有人能够想象到我的狼狈。明亮的月光,晃动着我扭曲的影子。我玩命地奔跑,跳进沣河的水里,赤裸着,用河水冲刷身上的污粪。②好在,那是夏天。③游戏,要依附一个载体,于是,儿童的躯体,就充当了游戏的广场。游戏,就是打开身体的枝节,让它自由自在地生长,享受谷苗拔节一般的快感。摔四角,捉迷藏,压摞摞,顶牛,踢瓦,打尜,上树……A那些游戏,像整装待发的碾压机,一声令下,轰隆轰隆,驶向我们体内疏松的土壤。④我们把捉迷藏叫藏猫猫,一个,或者几个孩子藏起来,让黑暗吞没。更多的孩子,像捉俘虏一样四处搜寻。相对而言,扮演俘虏的角色更具诱惑。被人四处寻找,有种自我存在的快乐。⑤压摞摞,是夏天里的游戏。我们从老远的地方一起蹦上麦草垛,翻跟头,打滚,叠罗汉似的一个压着一个。柔软的麦草,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丝毫的伤害。⑥冬天里有个游戏:挤热窝。那时,除了土炕,寒冷随时随地都会袭击我们的身体。但我们不满足土炕那样窄小的空间,就到房檐下拥挤身体。土墙是一面巨大的遮挡,孩子们缩小自己的身体,相互碰撞。如此,可以产生热量,拒绝寒冷。⑦那时,城里的孩子弹玻璃球,我们弹杏核。趴在地上,中指架在拇指上,中指瞄准杏核猛一发力,杏核就滚进地面上一个预定好的圆孔。那样的过程,类似于现在的打高尔夫球。城里的孩子拍画片,我们摔四角。四角,用纸来叠。废纸用完了,就用报纸,或者用课本的书页。往往是,书还没读完,课本已经撕完了。那时,书本对我们来说,远没有游戏重要。撕课本,是一个冒险的行为。要是被家长或者老师发现了,免不了遭受皮肉之苦。⑧我喜欢滚铁环。圆型的铁环,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是我的精神寄托。一个圆,宛若生命的轨迹。生活就像个铁环,没有任何选择,只能依附着它的轨迹,向着可能的幸福狂奔而去。那时的我无法具备这样如此诗意的思考,但是,毕竟还要想着什么。累了,坐在小河边,将铁环套在脖子上,若有所思地坐着。铁环垂落在胸前,想着儿童不该想的一些问题。譬如大地的边缘在哪儿?我是被母亲从沣河里打捞出来的么?太阳和月亮上有没有人?他们也孤独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折磨得我的头皮发麻。⑨父辈的血液中,循环着泥土和庄稼的气息。日复一日的劳作,将他们变得跟泥土里的植物一样,并不在意生长的过程,只是满足收获的喜悦。作为孩子,当然无法承受这种单调。⑩偶尔,也看到现在的孩子玩游戏。B那些游戏,被装在游戏机和电脑里。仿佛,游戏的主体是影像里的人或动物,而孩子,成为游戏的客体。游戏的道具,演变为孩子们的手指和大脑。关于游戏的定义,是要重新解释么?⑪扭曲的游戏,让我皱眉。所以,我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回到我们玩过的游戏。⑫吸吸鼻子,我嗅到醇厚的泥土味。譬如踢瓦,打尜,还有上树。随便一个角落,都可以捡拾到残碎的瓦块,用树枝在地上画几条线,形成格子,一只腿弯起来,一只脚把瓦块踢进一个个格子里。折下一截树枝,用刀子切成手指长。两头尖,中间大。我们把那东西叫“尜”。地上挖个渠槽,用一片窄薄的木板支着尜,木棍一点击木板,尜就跳起来,用棍子击出老远。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树。大人不许我们爬树。可是,大人禁止的,却是我们向往的。白天总是在大人的眼皮下,我们就晚上爬。月光寂静着,像是无声的召唤。我们溜出家门,去河岸上爬树。谁爬得高,谁就赢了。⑬我无法想象,缺少了游戏的童年,会是怎样的寂寞?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是游戏,让我们的生长过程填满了快乐,也支撑起了我们内心的强大。⑭我的成长经历,验证了一句话:身体的成长,是从游戏开始的。⑮离开了游戏,一个人很难拥有完整的童年。游戏,不仅是对身体的解放,也拯救了我们不够安分的灵魂。⑯一九七二年,我跨进了高中的大门,学校的秩序正常了,书包沉重了,老师们一副副凝重的面孔窒息了我们躁动的心。终于,我们与游戏“拜拜”了。⑰和游戏的告别,预示着身体的成熟。然而,总有些无法抹去的细节,潜伏在心灵的底部。中年时看见了一幅题为《黄土欢歌》的图片,就想起这样的画面:牛头山下光秃秃的黄土坎上,没有一棵草,只有一棵歪脖子的桑树。男孩子脱掉上衣,挂在桑树的枝。上,然后闭上眼,鸟一般张开双臂。这样跳下去,会有种飞翔的感觉。⑱那个游戏的名字叫跳崖。之所以铭记它,是因为那是我十六岁时做的最后一次游戏。为了证明身体的渐渐强壮,我和几个伙伴相约着去山坡上一个叫虎跳跳的地方跳崖。一开始,还有些胆怯,但是,风绕过桑树的身子,一遍遍催促着我们,我们一闭眼,喊声一二三,飞身跃下四米多深的土坎。那次跳崖,让我扭伤了脚腕,好多日子没有去学校。⑲所有关于游戏的记忆里,唯有那次,让我感到了彻心裂骨的疼痛。⑳游戏便戛然而止。㉑一个个游戏,终于凝固成梦。㉒以快乐开始,以疼痛结尾,这也许是生命的运行轨迹。1.[散文·结构]阅读全文,填写思维导图,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2.[散文·语言]文章画横线的两句话都描写了“月光”,请任选一句做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散文·情结]文章第⑲段写到,“所有关于游戏的记忆里,唯有那次,让我感到了彻心裂骨的疼痛”,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谈谈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疼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散文·思考]现在有许多家长联合抵制王者荣耀这类手游。请你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句话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23·浙江宁波·中考真题)阅读《吃鲫鱼说》及某同学做的批注,完成下面小题。吃鲫鱼说冯骥才①鸡不能吃自家养的,鱼必须吃自己钓的。②前者的缘故是,家禽通人性,吃时下嘴难;后者的缘故是,钓鱼又吃鱼是双倍的乐趣。③深秋晨时,在水塘边择一幽僻处,取香饵一珠,粘于银钩之尖,悄悄下竿于苇草间。水色深碧,鱼漂明亮,尖头露出水面,显得十分灵通。漂儿连着细如发丝一般的敏感的线,再接着埋伏在香饵中锐利的钩儿。少焉,鱼漂忽地一动,通报了水底的鱼讯。这时千千万万沉心屏息,握竿勿动,待这漂儿再动两下,跟着像出水的潜水艇顶上的天线,直挺挺升起来,一直升到根部。一个生活中那种小愉快将临的关键时刻到了,手腕一抖,竿成弯弓,水里一片惊慌奔突的景象。钓者最大的乐趣也就在这短暂时刻里。倘是高手,必然不急于把鱼儿提上来,而是用欲擒故纵之法,把鱼儿在水里拉近放远,直遛得没了力气,泄了气,认了头,翻过雪白的肚子,再拉上岸来。④当然这鱼既不是鲤鱼草鱼,也不是武昌白鲢。唯鲫鱼,秋日里最大最肥,而且吃饵的表现,是一种极优美的“托漂”。不像鲤鱼草鱼,吃食时横扫而过,把鱼饵吞下去一拉就走,鱼漂也被一同拉入水中,这称“黑漂”。黑,就是鱼漂在水面上一下看不见了。鲫鱼吃食要文静幽雅得多,它们习惯于垂头吸食,待把鱼饵吸入口中,一抬头,鱼漂便直挺挺浮升上来,就叫作“托漂”。天下渔人,一见托漂便知是鲫鱼;一见鲫鱼心中必大喜。唯鲫鱼之味才鲜美也。⑤若钓到半斤左右鲫鱼,勿烧勿焖,勿用酱油。鱼见本色,最具鱼味。⑥鲫鱼是最常见的鱼,多种烹调之法中,首推如下:⑦先把鱼除鳞去肠,收拾干净。愈是银光透亮模样,则愈诱人生出烹调的快感。然后将收拾好的鱼摆在案板上,反正都用刀背轻轻拍打几下。刚钓到的鱼,尽管已把鳃片取掉,眸子仍旧闪闪发亮,时而还会扭动一下身子,把瘪嘴张成一个圆洞。鱼鲜肉紧,拍打几下,松其肉,烹煮时味道才好出来。拍打过后,放在油锅煎炸,微黄即止,取出晾在一边。⑧另取一锅烧白水。待水滚沸,投鱼入水煮将起来。待汤水见白,放入葱花,姜末,精盐,茴香豆,以及加饭酒。此中要点有三:其一,必须等待汤水变白,再放作料。汤水变白,是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业工程造价评估合作合同版B版
- 济宁学院《音乐美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实务 第2版 课件 单元五及单元六
- 医疗器械库存分析
- 护理单元医疗废物管理
- 肛瘘非手术治疗护理
- 2024-2025学年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专题整合复习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考点训练(含答案解析)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雷鸣电闪波尔卡》课件
- 幼儿园2024年度教具与玩具购置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文化交流与艺术展览合作合同2篇
- 供应链安全培训教材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 DB42T2020-2023河道疏浚砂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编制导则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 模拟真实天平(flash模拟型课件)
- 第三章_微载体培养技术
- 真太阳时查询中国各主要城市平太阳时差对照表
- 复合板焊接工艺全
-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