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颈部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诊断课件_第1页
小儿颈部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诊断课件_第2页
小儿颈部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诊断课件_第3页
小儿颈部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诊断课件_第4页
小儿颈部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诊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块的儿童颈部软组织肿块分类●

:多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约占40%,如甲状舌管囊肿、

鳃裂囊肿、淋巴管瘤、血管瘤、皮样囊肿和畸胎瘤、

舌下囊肿以及颈部胸腺囊肿等。●肿

:恶性较多见,淋巴瘤(占恶性肿瘤的50-60%)

肉瘤类如横纹肌肉瘤(10-

15%),其他有神经母

细胞瘤、纤维肉瘤,神经肉瘤、甲状腺癌和朗汉斯

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等,鳞状细胞癌儿童罕见。●

:主要包括颈淋巴结炎、蜂窝织炎和脓肿。儿童颈部肿块发生特点·有显著的年龄特点·

婴幼儿期(0-3岁)以淋巴管瘤及血管瘤多见,尤其婴

儿期(I岁以内)最多,其它肿块较少。·

学前期和学龄期为甲状舌管囊肿的好发年龄,高发

年龄为3-10岁。而鳃裂囊肿发病年龄较晚,多为17-30岁,

一般10岁以后逐渐增多。·

儿少期甲状舌管囊肿明显高于鳃裂囊肿。学龄期还是颈淋巴结核的好发年龄,几乎都发生在5岁以后·

恶性肿瘤在儿少期极为少见,但7岁后逐渐增多。儿童颈部肿块发生特点·

不符合“80%’规律·Skandalakis

于1970年提出在颈部肿块中

非甲

状腺肿块多于甲状腺肿块,非甲状腺肿块中,新士性肿块多于炎性肿块友芜天性肿块,新生物

块i■

恶性者多于良性者,恶性肿瘤中,转移

肿瘤多于原发肿瘤,转移肿瘤中,原发灶在锁

以上者多于锁骨以下者,并提出“80%”多与少的

律尽管各家所报告的百分比很不一致,但大体上相

近,基本上符合这一规律。国内彭勇炎等对4564

例颈部肿块的统计分析也基本上支持这一规律。○■|儿童颈部肿块发生特点陈振东等报道346例儿童颈部肿块的发生除全

部为非甲状腺肿块外,均不符合上述规律。儿童颈

部肿块中,先天性肿块、炎性肿块和肿瘤差不多各

占1/3,先天性肿块主要见于发育囊肿,其中甲状舌管囊肿最多,占发育囊肿的79%。新生物性肿块在儿少期主要见于良性肿瘤,点86%。其中淋巴管瘤最

多,其次是血管瘤,上皮性肿瘤较少见。恶性肿瘤中,原发肿瘤占75%,均为间叶组织

肿瘤,恶性淋包瘤占首位,占恶性肿瘤的62.5%。转移癌占25%,均为鼻

咽癌同侧转移,提示鼻咽癌

的发病及转移均较早。肿块部位分布特点·

儿童颈部肿块多发生在上

颈部,而且由上至下逐渐

减少。各种不同的颈部肿

块有其较固定的好发部位。

淋巴管瘤、慢性淋巴结炎

等多发生在颌下区及颌后

区;甲状舌管囊肿均发生

在颈前区,淋巴结核、鳃

裂囊肿及各种肿瘤多沿胸

锁乳突肌分布。1.瓿下须下区

2.颈前正中区颈前区3.胸铺亮突现区4.履瓣苦骨肌哥方肌区

5.镇骨上窝事颈然区儿童颈部肿块发生特点中本5你一壤我一塊尔

我一黑贴还點还點的景積逐塊还塊的填满受的砂固要你我都付出一黜

…儿童颈部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诊断世

内會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

系未完全退化的甲状腺舌管或上皮所引起。为儿

童及成人最为常见的颈部囊性病变,是鳃裂囊肿

的3倍。·发病年龄:范围大(2月一87岁),女性多于男性·分类:囊肿大多位于舌骨下,其次是舌骨上和舌骨水平。中央型:囊肿位于颈部正中偏心型:

囊肿位于颈部中线偏一侧甲状腺舌管在胎儿发育至第

3周时出现,其上端在原口腔

底部,其下端发生在甲状腺,

至胎儿第5周时退化。其上端

段留为舌根部盲孔。若发育障碍,甲状腺舌管未

能消失而存留下来,退化不

全的甲状舌管就可在颈正中

线自舌根盲孔到胸骨上切迹

之间颈中线的任何部位形成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囊肿。甲状腺舌管舌根部育孔甲状腺舌骨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

临床表现:●最常见为颈前正中呈园形,直径约2-3厘米,表

面光滑,无痛性肿块;检查时囊肿固定,不能向

上及左右推移,但可随吞咽而活动,位于中线上

与舌骨相关、是甲状舌管囊肿最典型的特点。·

大而浅表的囊肿透光试验阳性,囊肿可破溃形成

瘘管且时愈时发,有时可在舌骨与囊肿间触到一

坚韧的索条。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影

:C

T表现:位于颈中线或中线旁舌骨与胸骨上窝

之间肿块呈囊性密度区,边界清楚、光滑。增强

扫描囊肿不强化,可见囊壁增强。合并感染或出

血时,囊内容物密度增高,囊壁增厚,边界不清,

强化明显。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影

:MRI

表现:囊性肿块呈长T1长T2

信号,抑脂像呈

高信号,合并感染或出血时囊内容物T1WI

呈低、

等或高混杂信号,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邻近组

织结构受压移位。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男,7天。发现左颈部肿块7天,肿块突然增大并气促3天。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ductcyst鳃

肿(branchialcleft

cyst)·是胚胎鳃裂残余上皮组织形成的囊肿。·

按照发生部位分为:第1

鳃裂来源者—位于下颌角水平以上。第2鳃裂来源者—位于下颌角水平以下,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第3,4

鳃裂来源者—位于颈根部。以上三个水平的囊肿均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鳃

肿(branchialcleftcyst)鳃

肿(branchialcleftcyst)·第一鳃裂囊肿亦称腮腺淋巴上皮囊肿,发生于第一鳃裂的残留的胚胎痕迹,即从外耳道至颌下三

角,占所有鳃裂囊肿5%-7%。·

临床表现:耳前区反复发作的脓肿或其它形式的

感染。鳃

肿(branchialcleftcyst)●

影像学表现·

C

T:平扫表现为外耳道口和腮腺上极周围软组

织不规则低密度影,瘘道造影后CT

扫描可见上述

区域不规则窦道。·

MRI:

平扫见外耳道区和腮腺上极长条状和囊状

影,呈长Tl和长T2信号,边界不清楚,与外耳道

平行。鳃

肿(branchial

cleft

cyst)右第一鳃裂囊肿鳃

肿(branchialcleft

cyst)第二鳃裂囊肿由第二鳃裂未完全退化之遗留组织发高面感合占蟹鑫露壁的5%,无务在10名或盖外鄂朦乏简。装肿位子鹏孔

-地牵春升公叠细委传收应存坚级的于

万胸锁乳突肌的前缘。有时囊肿可同内突向咽侧壁,呈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粘膜完整,增大时

可有春咽异物感。鳃

肿(branchialcleftcyst)·影

:·

CT:

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低密度椭圆形肿块,壁薄,增强后囊壁可轻度强化,囊内不强化。囊

肿典型位置是位于一侧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的

前内侧,颈动脉间隙的外侧和颌下腺的后方,胸

锁乳突肌受压向后外移位,颈动脉鞘内大血管向

内或内后移位,颌下腺向前移位,有时囊肿也可

位于咽旁间隙内。鳃

肿(branchialcleftcyst)·

:·

MRI:

囊肿的信号改变取决囊内的液体成分,

T

1加权上信号可从低信号至高信号,

T1WI呈低、等、

高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见囊壁强化、壁薄、囊内无强化;当囊肿边界模糊,与周围结

构间隙欠清晰,囊壁增厚不规则,囊内信号稍高

提示感染可能。

MRA可见囊肿周围血管被推移,

囊肿可深入颈动、静脉之间,使本来相邻的两血

管分开。鳃

肿(branchialcleftcyst)右第二鳃裂囊肿鳃

肿(branchial

cleft

cyst)男,5岁4月。左第二鳃裂囊肿鳃

肿(branchialcleft

cyst)·

第三、第四鳃裂囊肿甚为罕见。·

第三鳃裂囊肿位于颈总和颈内动脉的后方,在舌

下神经上,舌咽神经下,如果病变是相通的瘘,

可以穿过申状舌骨膜与梨状窝相通。理级高要理劳置”果 Ⅱ

kWF

K

T

n

2

金m

MNABE

bXa"Ba

X

⁸xS

Z较低可能是第四鳃裂囊肿。二者可伴有异位单状

旁腺,因甲状旁腺起源于第三、四鳃裂小囊。田

肿鳃

肿(branchialcleftcyst)右第三鳃裂囊肿淋

(lymphangioma)分果支羸或璃未量能

潜履巴管和淋巴囊所致。·

组织学分类:毛细管型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

淋巴管瘤常见于健康小儿,国外统计出生时占50%-65%,2岁以前发病占80%

90%,男性发

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淋巴管瘤在全身以颈部最常见,约占80%,主要

位于颈后、颈外三角,约10%伸入纵隔。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临床表现:·多在出生时即可见到颈部肿物,肿物突出皮肤,

大小不一,光滑而柔软,波动感明显,无触痛,

边界多不清楚,透光试验阳性。易并发感染及囊

内出血。瘤体较大时可压迫气管和食管,甚至引

起呼吸窘迫和吞咽困难。淋

(lymphangioma)·

:·CT

表现:平扫为颈部多房或单房性薄壁水样密度E

,弥漫分布,向上可

m

*Cisc

CyiX

m

.

VS

y

达的

典型特征为沿疏松组织间隙

“爬行性生爬

其ETYS形开态与局内a部D简同P隙kS原往任往任相相吻明合后,

上围航肉或脂肪等组织结构清晰。肿块体积较大,张力高

范围广,边界欠清,并压迫邻近结构。如囊肿合并感染、出血或脂质含量增加时,囊内

CT值增高,其中出血时可出现液液平面,合并感

染时,囊壁增厚强化。伴发海绵状血管瘤时,病灶亦出现强化。一(aroaHTJ;HT淋

(lymphangioma)男,16天淋

(lymphangioma)男,9月。囊状淋巴管瘤合并囊内出血及感染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女,52天。淋巴管瘤并感染淋

(lymphangioma)·

MRI表现: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可清楚显示淋巴管瘤大小、

形态、边缘,病灶呈多房囊状长T1

、长T2信号及

其中等信号分隔影,增强后囊壁强化。合并出血

时内可见短T1、

长T2

信号影。淋巴管

(lymphangioma)男,孕28周。淋巴管

(lymphangioma)同上例,38天。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男,3天。生后发现颈部巨大包块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女,2岁。淋巴管瘤伴瘤内出血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女,11岁。淋巴管瘤并血管瘤血

瘤(hemangioma)·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

根据Mulliken和Glowacki分类,毛细血管瘤:浅表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深部血管瘤混合血管瘤:毛细海绵状血管瘤血

瘤(hemangioma)·儿童发病率高达12%,女多于男,男女之比为1:3。

60%的血管瘤发生于头颈部,25%在躯干,15%

在四肢。·

80%的血管瘤为单发,20%为多发性血管瘤。·

血管瘤出现于出生后的数周,较婴儿生长快,为皮肤或皮下肿块,质软,蓝色。血

瘤(hemangioma)·

5岁时,通常有50%消退,7岁时近70%消退,9

岁时可达到90%消退。·

近40%-50%的患儿会遗留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纤

维脂肪组织或瘢痕形成等后遗症。·

深部血管瘤的退缩与浅表部位相比更缓慢且不完

全。血

瘤(hemangioma)●影

:·C

T表现:平扫呈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累及皮肤

和皮下组织,肿块较小时边界清楚,较大的血管

瘤边界常较模糊。由于血管瘤质地软,可顺应周

围组织呈不规则弥漫性生长,有时肿块虽大,占

位效应可较轻。海绵状血管瘤偶见静脉石,呈高

密度小结节。年长儿中由于血管瘤的退化,瘤内

脂肪增多,肿块呈不均质改变。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也可显示周围强化,然后

强化向中央扩散。有血栓的部分不强化。血

瘤(hemangioma)男,7月。混合型血管瘤血管瘤(hemangioma)血

瘤(hemangioma)·MRI表现:·

显示肿块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内信号不均匀,可见点条状小流空血管影。·

注射Gd-DTPA后增强明显强化。血

瘤(hemangioma)男,3岁2月。发现颈部肿块3年余。甲

肿(thyroidcyst)·

绝大多数是由甲状腺腺瘤或结节内出血或退行性

变而形成,儿童多为甲状舌骨囊肿第四鳃裂残余

所致,是甲状腺良性占位的常见病之一。·

分为胶样囊肿和非胶样囊肿。·

多见于20~40岁女性,儿童少见。甲

肿(thyroidcyst)·临床表现:·

囊肿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光整,边界清楚,质地软,随吞咽上下滑动

无触压痛。甲

肿(thyroidcyst)·

:·CT

扫描:甲状腺内单发囊性病变,边缘光整、锐

利。由于胶样囊肿内富含蛋白质物质,其CT

值一

般高于非胶样囊肿。增强后囊壁强化,囊内容物

无强化。儿童多为非胶样囊肿。甲

肿(thyroid

cyst)女,19天。发现颈部肿块甲状腺囊肿(thyroidcyst)甲状腺囊肿(thyroidcyst)·影

:·M

RI表现:胶样囊肿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非

胶样囊肿T1WI呈低信号,

T2WI

呈高信号,如合并出血T1WI也可呈高信号。增强后囊壁强化,囊

内容物无强化。甲状腺囊肿(thyroidcyst)畸

(teratoma)·为来源于非颈部器官组织结构的外来多潜能细胞

的发育性疾病。由两种或三种胚层成分组成。·皮样囊肿大多位于中线部位的舌骨上颈段的前部,

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

畸胎瘤则多位于非中线的甲状腺附近或一侧甲状

腺中。往往出生时被发现,很少发生在1岁以上儿

童。畸

(teratoma)·

:·

CT表现:·

皮样囊肿:颈前部中线区边界清楚薄壁低密度肿

块,囊壁环形强化,有时可见钙化及脂-液平面。

畸胎瘤:为非中线的甲状腺附近或一侧甲状腺中

不均质的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实性

部分含脂肪、软组织密度及高密度钙化或骨化。畸

(teratoma)女,3岁。畸胎瘤

(teratoma)·影

:·

MRI

表现:颈部信号不均匀长T1

长T2

信号肿块,实性部分或囊壁强化,钙化呈低或无信号,脂肪

抑制序列可明确脂肪成分的存在。畸

(teratoma)男,8月。发现右下颌肿块8月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xanthogranuloma)·

也称痣状黄鱼内皮瘤,是以多核细胞为主组成的组织细胞良性肿瘤,属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范畴,

为好发于要几或几童的良性自限性疾病。·

分为单纯皮肤型和全身型2种亚型。全身型则累及皮肤以外的1个或多个组织和器官,

已狼道累发的器官有肺、眼、心外膜、口腔、睾丸、肾、脑、外周神经、肝、脾、肾上腺、骨、眼眶、颌下腺、鼻腔、舌、支气管、上颌窦、肠、淋巴结。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xanthogranuloma)·大多数患儿随年龄增长可自愈,部分损害进行性

增大压迫重要生命器官,可致残致死。约5%可表

现为肌肉或内脏孤立性病变,多发生于幼年儿童,

常见于躯干四肢、头颈部,皮下或较深组织。肿瘤由大量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杜顿细胞及少数泡沫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可

见少量纤维组织。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xanthogranuloma)●

:·

CT:表现为颈部等或稍低密度软组织密度肿块,

形态不规则呈分叶外观,密度不均匀,与周围组

织分界不清楚;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部分呈环

形强化。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xanthogranuloma)男,5月。发现左颈部肿块2月。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xanthogranuloma)·

:·M

RI:

显示肿块呈混杂信号,

T1WI

呈等信号,T2WI

及抑脂像呈低或稍高信号,以稍高信号为主。

边界模糊,增强扫描肿块轻度不均匀强化,肿块

壁强化明显,可见分隔。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xanthogranuloma)同上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xanthogranuloma)男,6岁2月发现左颈部肿块1年,进行性增大1周。神经源性肿瘤·

为来源于原始神经嵴细胞。·

依分化程度分为:神经母细胞瘤、节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瘤和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

儿童以神经母细胞瘤常见(发生于颈部占20%)

,

多见于5岁以下。·

临床表现:颈后外侧实质性肿块,逐渐增大,可

有声音嘶哑,气道阻塞,Horner综合征及下部脑

神经麻痹。神经源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神经母细胞瘤:·C

T:

表现为脊柱旁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明

显或轻度强化;50%有钙化;常椎管内侵犯,可

侵犯周围软组织和包绕邻近血管。·

MRI:

呈混杂信号,内可见更长T1更长T2

囊变区

和短T1

出血灶。神经源性肿瘤·

现·

节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CT:表现为脊柱旁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密

度均匀,边界清楚,相应部位椎管或椎间孔受压

变大,但无破坏,典型者呈哑铃状。·

MRI:

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男,3月。神经母细胞瘤。A:

平扫

B:

增强神经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男,7岁。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男,11岁。神经鞘瘤。A:

平扫

B:增强神经源性肿瘤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

儿童相对少见,约10%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在儿

冀,点儿童所有恶性肿瘤的3%

,Haselkorn

等报

道20岁以下单状腺癌年发生率为1-2/百万,以10

-18岁多见,大于10岁的儿童女性为男性2倍以上,而10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病理上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髓样癌和未分

化癌,儿童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最为多见,极少

发生未分化癌,这是其预后较好的病理学基础。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临床多表现为甲状腺结节伴/不伴颈淋巴结肿大和

无甲状腺结节的颈淋色结肿大,甲状腺结节质硬,表面不光滑,不易随吞咽上下移动,在儿童甲状

腺单发结节中50%

-

71%以上为癌,较早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Feinmesso

等报道约60%-80%的患者可触及颈部

淋巴结转移,肺转移发生率低,约10%,骨转移

极少见。甲

癌(thyroidcarcinoma)●

:·

甲状腺癌在CT、MRI

等影像学检查上往往因为缺

乏特征性的征象,定性诊断较难。CT

表现为甲状腺实质性为主的低密度肿块或结节密度欠均匀,边缘多不规则,写周闱组织分果不度区空整要低的组织受侵。罗德红等报道52例中有51.9%出现NA

*HtEHnE飞

强化的乳头状结节是乳头状癌的特和

URE

品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M

RI:

显示肿块T1WI、T2WI和脂肪抑制像均呈略

高信号,信号欠均匀,多边界模糊,与周围正常甲

状腺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实性部分有不同程度

强化。部分肿块周围见T1WI、T2WI

均呈低信号

的假包膜,假包膜部分区域被肿瘤侵及穿破,形

成瘤周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是MRI

诊断甲状腺

癌的特征性表现。甲

癌(thyroidcarcinoma)女,11岁。发现右侧甲状腺包块1年余。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同上例MRI

检查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横

瘤(rhabdomyoblastoma)·

RMS为发生于儿童期的一种中胚层恶性肿瘤,以

头颈部多见,最常发生在眼眶和鼻咽部,其次为

鼻窦和中耳,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约占儿童

恶性肿瘤的4%-8%,儿童期间任何年龄段都可发

生,但以低龄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