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7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7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7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7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周敦颐及“说”这种文体的特点。2.理解文章中莲花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4.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莲花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和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和意境美。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重点语句,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莲花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花?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莲花又称荷花、芙蓉,从古至今,它一直是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许多人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二)作者及文体介绍:周敦颐(1017年5月5日-1073年7月14日),为北宋道州营道县(今湖南省道县)人,初名敦实,避宋英宗讳改名为敦颐,又名元皓,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也被称为周元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主要研究理学,著作丰厚,被推为“北宋五子”之一,被称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继承了汉代以来的官教合一的传统,在理政之余,还讲学。作为文人,在理政讲学之余还作文,有多部著作传世。周敦颐晚年归隐九江,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周敦颐病逝于庐山濂溪书堂,终年57岁。“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即“托物寓意”。(三)写作背景《爱莲说》的写作背景为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他为人清廉正直,胸怀坦荡,淡泊明志,生平酷爱莲花。周敦颐来星子上任后,在军衙东侧命人开挖了一口池塘,塘内全部种植荷花。作者来星子时已至暮年(55岁),又病痛加身,故每当茶余饭后,或孤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荷品茗,最终留下这篇佳作《爱莲说》。(四)整体感知1.初读文本: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并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与其他花卉的对比,表达了他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和追求。文章首先列举了陶渊明喜爱菊花、世人喜爱牡丹的现象,然后指出自己独爱莲花的理由。作者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种品质象征着君子的高尚品德,如高洁、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等。最后,作者强调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并表达了对世俗之风的鄙弃。《爱莲说》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清雅高洁的审美情趣。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怎样的?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喜爱和赞赏的。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描绘莲花的形象和品质,表达了对莲花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高洁和纯净;濯清涟而不妖,展示了其端庄和质朴。此外,作者还赞赏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等特点,这些品质使莲花成为君子的象征。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不仅仅是对其外表的欣赏,更是对其内在品质的敬仰。他将莲花与其他花卉进行对比,突出了莲花的独特之处,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总的来说,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五)精读赏析:1.文中“莲”的形象有哪些特点?文中“莲”的形象具有以下特点:高洁纯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明莲虽生长在淤泥中,但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不被污染。正直不阿:“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描述了莲的茎内部贯通,外形挺直,没有多余的枝蔓,象征着莲的正直。优雅美好:“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描绘了莲的香气远播,姿态端庄优美。庄重自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示莲只可远观,不可亵渎,体现了其庄重和自尊。这些特点使“莲”成为一种高尚品质的象征,作者通过对“莲”的赞美,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崇尚和追求。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一特点与人的品质有什么关系?“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一特点与人的品质有以下关系:象征人的高洁品质:就像莲从淤泥中生长却不被污染一样,人在复杂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正直,不被外界的诱惑和污秽所影响。体现人的自律和坚守:这一特点展示了人的自律能力和坚守原则的精神,即使身处困境或不良环境,也能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它暗示了人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培养,使自己具备抵御外界干扰和保持纯洁的能力。启示人的自我净化:这一特点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自我反省,清除杂念和不良习惯,提升自己的品质。寓意人的独立和自强:莲不依靠他人而独立生长,人也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不随波逐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一特点寓意着人在面对复杂环境和各种诱惑时,应该保持纯洁、正直、自律和自强的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3.文章中提到的“菊”和“牡丹”有何象征意义?在《爱莲说》中,“菊”和“牡丹”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菊:菊花通常被视为秋季的象征,它在秋天盛开,与其他花卉相比,菊花具有独特的气节和不畏风霜的品质。在文中,“菊”象征着隐逸者,代表了那些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牡丹: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之一,色彩艳丽,花朵硕大,被誉为“花中之王”。在文中,“牡丹”象征着富贵者,代表了追求荣华富贵、名利地位的人。通过对“菊”和“牡丹”的描写,作者与“莲”的品质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莲”的高洁和独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不同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思考。4.《爱莲说》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爱莲说》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赞颂,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向。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形象生动:通过对莲的形象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寓意深刻:以莲为喻,使文章的主题更具深度和内涵,让读者在欣赏莲的美丽的同时,思考其所代表的品质和精神。引起共鸣:托物言志可以让读者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因为物品往往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增强感染力:这种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有教育意义,让读者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六)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探究《爱莲说》对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有什么启示?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探讨一下《爱莲说》对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有什么启示。你们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想法呢?学生A:我觉得《爱莲说》让我明白了要像莲花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不受外界的污染。老师:很好,这就是文章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B: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随波逐流,不被金钱和权力所诱惑。老师:对,无论环境如何,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那还有其他启示吗?学生C:我觉得莲花的正直和中通外直的特点也很重要,这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事要秉持公正。老师:非常正确。正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它能让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学生D:还有,文章中说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让我想到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不轻易侵犯别人的权益。老师:很棒的思考!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学生E:我认为《爱莲说》还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像莲花一样散发清香。老师:没错,内心的修养是我们成长的关键。通过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