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平法基础知识_第1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平法基础知识_第2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平法基础知识_第3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平法基础知识_第4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平法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情景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1.1平法基础知识介绍——钢筋相关知识与选择平法识图与钢筋计量一、钢筋相关知识及选择钢筋由来钢是含碳量在0.0218%-2.11%之间的铁碳合金。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一、钢筋相关知识及选择1.按外形分类:(二)、钢筋的类别(二)、钢筋的类别2.按化学成分分类:碳素钢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随着含碳量增加,钢筋强度提高,塑性性能却降低。普通低合金钢:除碳素钢已有的成分外,再加上少量的硅、锰、钛、钒等合金元素。强度显著提高,塑性性能也好。0102(三)、钢筋符号

软钢

(三)、钢筋符号

结构或构件的类型及重要性;

作用的性质(静力和动力作用);

连接方式(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

工作环境(温度和腐蚀等)。(四)、钢材的选择总体要求:强度合适(受力高强)、塑性好、可焊性好、与混凝土粘结性好(四)、钢材的选择对于常用构件,梁板柱的钢筋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结构或构件的类型及重要性;(2)作用的性质(静力和动力作用);(3)连接方式(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4)工作环境(温度和腐蚀等)。根据“四节一环保”的要求,提倡应用高强、高性

能钢筋,节约钢筋用量,梁板柱的纵向受力筋优先

考虑HRB400和HRB500,逐步淘汰HRB335;箍筋

淘汰HPB235,采用HPB300和HRB335。(四)、钢材的选择(五)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讲了钢筋的由来,钢筋的由来、类别。符号与选择。梁纵向筋和箍筋分别选用什么类型的钢筋?为什么?(六)考考你??下节课将为大家讲解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材料,钢筋在结构图中怎么表达?遵循什么规则?(七)下节预告1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1.1平法基础知识介绍——平法的概念、计算机原理及依据平法识图与钢筋计量图1-1传统结构施工图

人体解剖人体(一)平法概念图1-2平法结构施工图(一)平法概念扫描人体后报告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一)平法概念特点:整体标注、提高效率、减少图纸量(一)平法概念(二)钢筋计算的原理1.公式钢筋总重量=钢筋总长度*单位理论重量钢筋总长度=钢筋单根长度*根数单位理论重量=0.00617D×D(kg)注:在这里D代表钢筋直径,单位mm,钢筋长度单位m。2、推倒过程:钢筋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V=π×R×R×L,D:钢筋直径(mm),R:钢筋半径mm),L:圆柱体长,1米长(1000mm),π=3.1415927,每米钢筋体积为:V=π×R×R×L=π×D/2×D/2×L=3.1415927×D×D/4×1000=785.398175×D×D(立方mm);单位理论重量G=V×d(d钢筋比重:7.85g/cm3=0.00785g/mm3)G=V×d==785.398175×D×D×0.00785=6.1653757×D×D(g)=四舍五入得:单位理论重量G=0.00617D×D(kg)。(二)钢筋计算的原理3、举例应用:KL1,上部筋:4根直径18的三级钢,每根8.9m;中部筋:2根直径25的三级钢,每根长度8.2m。下部4根直径25的三级钢,每根8.9m。那么对于本梁来说直径25的钢筋用量总共多少?总的钢筋用量是多少?(二)钢筋计算的原理16G101系列图集是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包括:16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承台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区1.图集(三钢筋计算的依据)(三钢筋计算的依据)1.图集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