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7《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梳理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重点)

2.分析本文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的表达效果,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难点)

3.学习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欣赏法;3.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播放课件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邱少云、黄继光)

他们是在哪里英勇牺牲的?(抗美援朝战场)

是的,在这场正义之战中,像他们这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人民志愿军战士不胜枚举,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些“最可爱的人"吧!

新课教学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档案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他是一位长期生活在部队中的颇负盛名的优秀作家。他的诗歌、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杂文都反映了现实生活,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语言朴实优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背景链接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

(二)夯实基础,整体感知

1.掌握生字

摁倒(èn)聚歼(jiān)犁耙(pá)

2.文章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么谁是最可爱的人呢?

明确:我们的战士。

3.作者为什么认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呢?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明确: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三)品读全文,理解“最可爱”

1.作为一篇通讯,表现人物品质必须以事实说话。请速读课文,然后概括文中表现战士们崇高的精神品质的事例。

明确:

第一件事:松骨峰战斗。

第二件事:马玉祥在熊熊烈火中救朝鲜小孩。

第三件事:“我"与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的对话。

2.细读三个事例,理解“最可爱”。

(1)叙“松骨峰战斗",理解“最可爱”。

请细读第5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场战斗。

明确:

志愿军一支部队的先头连为切断敌人的逃路,在小山冈上跟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搏斗,最终使主力部队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场壮烈的战斗,充分展现出战士们的“最可爱"。请学生再读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说说战士们的“最可爱”的具体体现。

提示:可以从力量对比方面说,可以从地形上说,可以从战士们的行为上说,可以从战后的情景说……

示例: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可战士们“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英勇顽强、奋勇杀敌的战斗精神最可爱。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飞机投掷的汽油弹把战士们的身上烧着了火,但战士们仍然不后退,带着呼呼的火苗向敌人扑去。这种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最可爱。

战士们阻击敌人的阵地只是汽车路边一个低低的光光的小山冈,地形极为不利,但是战士们坚持激战8个小时,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这种坚守阵地的钢铁意志、宁死不屈、绝不后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最可爱。

战后的阵地令人震撼:战士们的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这种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牺牲精神最可爱。

小结:战士们这种奋勇搏斗、坚韧顽强、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就是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样的战士最可爱。

(2)叙“马玉祥救人”,理解“最可爱"。

请细读第11段,画出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想一想这些描写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明确: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满屋子灰洞洞的烟"等语句,写出环境极其危险。

心理描写:“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等语句,写出战士救朝鲜儿童的思想基础。

动作描写:抓住“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词,写出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马玉祥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英勇迅速地救出朝鲜小孩,这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3)叙“防空洞谈话”,理解“最可爱"。

分角色朗读谈话内容,女同学问,男同学答,只读引号里的内容,注意战士回答时的神态、语气和感情。

第13段:战士的三个回答表现了他的哪些思想品格?

明确:“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在这里流点儿血不算什么,吃这点儿苦又算什么哩!”——高尚的苦乐观

“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高度的责任感

“我们什么也不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崇高的荣誉感

小结:作者与战士的三问三答,将战士的神态和语言描写结合起来,表现战士愿为祖国人民幸福吃苦的幸福观、苦乐观;同时也表现他们时刻把祖国人民的托付记在心上,有着崇高的荣誉感。这充分表现出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的战士最可爱。

3.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生动表现了战士们的可爱,请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事例呢?

明确:第一个事例刻画的是英雄群体形象,第二个、第三个事例刻画的是个体形象。群体和个体结合,全面展现了志愿军的精神风貌。

三个事例从战斗、救人、思想三个方面分别表现了战士们的可爱,具有典型性。三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松骨峰战斗写的是与敌人打仗,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能体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祥救儿童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能体现志愿军战士的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谈话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能体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同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最可爱"的内涵,丰富生动,形象感人。

4.三个事例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明确:不可以颠倒。

志愿军战士出国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击侵略者是他们最大的任务,“松骨峰战斗"是这神圣任务的具体体现,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应放在首位来写。“火中救小孩”写的是战争的另一面,是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具体援助,战士对朝鲜人民的这种爱,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亲情,是纯洁高尚的爱,是国际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与第一个事例相比,就其意义而言,自然应当放在第二位。前面这两个事例主要写英雄的行为美,最后一个事例则是为了揭示志愿军战士的心灵美,它是产生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旨在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放在最后来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上一个课时,我们从三个典型事例中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从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方面,感受作者强烈的情感。

新课教学

研读课文,品味情感

研读课文,根据要求,在文中做批注。

1.用词角度:赏析“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明确:

在具体描写烈士们遗体的各种姿势时,运用“抱”“掐"“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

2.写作手法角度:“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把思想感情比喻为“潮水”在“放纵奔流",比用“我一直都被深深地感动着”好在哪里?

明确: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文学性、也更有感染力。

3.抒情方法角度:请找出文中议论与抒情有机融合的段落并朗读,然后从人称、句式、修辞等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在旁边批注。

明确:

第1、2、3、8、9、12、14、15段。

批注示例:

(1)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用呼告、设问句和反问句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对战士们的赞美之情和为祖国自豪的感情。

(2)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用对比和带有强烈感情的词语深情赞美战士们的高尚品质。

(3)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用疑问句引起读者思考,然后用排比句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与人们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战士的热爱之情。

小结:作者通过运用强烈的感情词运用、呼告、排比、设问、反问等多种手法,把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嵌入文章的每一字、每一句中。请同学们再次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