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题呈现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题伯时天育骤骑图二首①
黄庭坚
其一
玉花照夜今无种②,杨上追风亦不传。
想见真龙如此笔,羡藜沙晚草迷川。
其二
明窗槃礴③万物表,写出人间真乘黄④。
邂逅今身犹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注]①伯时:宋代画家李公麟的字。天育:天子所畜养的马。②玉花:玉花照。照夜:
照夜白。两者皆为唐玄宗坐骑名。③槃礴:箕踞而坐,表现不拘形迹的神态。④乘黄:传说
中的神马名。⑤江都王:唐代画家李绪,善画马。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一前两句反复强调玉花、照夜、追风等名马失传,为李公麟所画骏马的出现蓄足了
气势。
B.其一第四句紧承上句,以景收结,写出了诗人欣赏画作后想象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
情景。
C.其二后两句将李公麟与江都王作对比,表明了作者认为李公麟在画马方面技高一筹的
态度。
D.两首题画诗立意新,入思深,虽视角不同,但前后照应,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宛若一
诗。
16.两首诗在题咏的侧重点和具体写法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C(“对比”“技高一筹”错)
16.①第一首侧重题咏马画,避开常见的“以画作真”的写法,以真龙马来衬托画中马,
称赞了李公麟马画的逼真传神。②第二首侧重题咏画家,首先正面描写李公麟在明窗前不拘
形迹、凝神聚思作画的神态,然后以画家李绪侧面衬托李公麟,赞扬了李公麟画艺的高超。
(6分。每点3分)
设题角度
从大方面看,一般从“求同”、“求异”或“求同和异”三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
面设题。
比较类型
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
济水送别》韩琮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
船天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
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天津卷)州歌(其六)》汪元量
问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
同情感。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题型专项指导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习惯于单首诗歌的欣赏,往往忽视了
多首诗歌的比较鉴赏,这是因为比较鉴赏并非每年必考。其实,诗歌鉴赏是多维度的,比较
鉴赏更是诗歌鉴赏的较高境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掌握了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
再来进行单首诗歌的鉴赏,事半而功倍;反之,则事倍而功半。下面我们即以实例从三个方
面加以解说。
一、比较鉴赏题的三大特点
L衔接教材,深化运用。诗歌比较鉴赏多为课内诗歌和课外诗歌之间的比较。如拿一首
我们较熟悉的课内诗歌《雨霖铃》和一首我们较陌生的诗歌《送王昌龄》进行比较:“(2)
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使得考生更容易
在对照中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全方位的立体的鉴赏结论。这种选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好地
衔接了教材和高考,沟通了课堂与课外,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让教和学变得更加有序
化,更加梯度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对语文课堂不够重视的现象。
2.课外比较,迁移运用。诗歌比较鉴赏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两首课外诗歌的比较鉴赏。
如选用了刘克庄的两首同题诗《北来人》:“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无需看诗歌内容,只需看试题的比较,就可以看出试题在选材上的特点:即它们是按照诗歌
的题材来选材的,或同是写景诗,或同是咏物诗,或同是送别诗,或同是怀古诗,或同是山
水田园诗(一般情况下是这样选材的,个别情况例外)。而这些诗歌的类别在我们的教材中
比比皆是,虽然考试的素材取材于课外,但我们是可以通过努力得法于课堂之内的。
3.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纵观高考的比较鉴赏试题,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大的比较角
度:比较其同,比较其异和比较异同。
二、比较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对于诗歌鉴赏比较题,除了要运用单首诗歌的鉴赏方法如分析意象、概括形象、炼字技
巧、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主旨寓意等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
(1)要通读试题所提供的两首,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
背景知识和注释说明。
(2)仔细审题,要厘清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写作对象、诗词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
法、表达方式、修辞技巧、意象运用、最有表现力的字词等。
(3)既然是比较鉴赏,命题人所给的诗歌素材中,一定会有某一方面的相同点,也一
定会有某一方面的不同黠,所以,答题时要先找相同点,再找相异点。
(4)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
分明。
(5)答题时一定要用鉴赏术语,不能说外行话,同时,答案不能“贴标签”,既有鉴
赏术语,也有根据诗词句子所做的具体分析,所谓“有理有据”就是这个意思。
三、例析比较鉴赏题的四大题型
1.比较鉴赏形象类。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邓♦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制: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
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
常相邀到此。
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
参考答案: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
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炎!|则表现了寂寞
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
2,比较鉴赏语言类(炼字、炼句)。
例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江雪
柳宗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字都有表现力,但内涵不同,试作分析。
答案解析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是“独自一人”的意思。李诗是说此将领独自一
人率领残部突破重围,夺路而归。一个“独”字凸显了此将领的出众,它似有千钧之力,压
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赞颂之能事。柳
诗是说在空灵雪飘的世界,万物皆退缩隐匿,只有此老渔翁在寒江独钓。一个“独”字,突
出了蓑笠翁形象。而写此形象是为了自喻,表现诗人在长期流放过程中特立独行、不甘屈服
的精神。
3.比较鉴赏情感主旨类。
例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虚①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曼喙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
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①虚:废墟。
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答案解析“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
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
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
4.比较鉴赏技巧类。
例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古意
王驾
夫成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两首诗都写思妇怀人,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案解析第一首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写思妇看到柔嫩的柳条、青青的桑叶,不由
得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丈夫,表现对丈夫的深切的思念。第二首直抒胸臆,用平实自然的语言
直接诉说思妇对丈夫的关心怀念。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上闻笛
张祜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
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夜笛词
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1.第一首诗末句中的“稀”字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2.请联系已学诗词,简要分析第二首诗中的“西楼”意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既写出了笛声吹向高远之处渐渐消逝的情态,又写出了边地高飞大雁渐高渐远渐稀
少的情形,表达了征夫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无边的思乡之愁。
2.2.“西楼”常指女子闺房或伤心地,也是相思与愁绪的代词,如李清照“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本诗中指女子居所,和“月”的意象组合在
一起,暗示了裁衣妇的思远闺情。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题型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
臂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髯距(ziju):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②观衅:
窥伺敌人的间隙。
(曹操刚刚拿下荆州这个长江重镇,又获得了众多的水军,正大张声势地杀向夏口,气
势如虹。此时的曹操,不但拥有上千艘的战舰,(因为占领了荆州)已经和孙、刘同样掌控
了长江天险。此时此刻,百战百胜、踌躇满志的曹操哪里知道会在赤壁被烈火焚烧而功败垂
成?他的眼中只能看到自己实力大增,似乎已经具备决胜的武力,正要和孙刘联军一决雌雄o
他却没有看到对手孙、刘虽然实力弱小,但是君臣同心大计早定。知己而不知彼,结果不但
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反而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幕布。古往今来,征伐敌国不但要自己做好准
备,更要窥伺敌人的间隙来寻找机会。否则,想着突然一下子成就功业,这是没有听闻过的
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一二联以描写为主,三四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C.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
D.“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16.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
古》的不同。(6分)
15.B.(一二联以记叙为主。)
16.(1)内容:①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苏辙诗聚焦于曹操,苏轼词聚焦于周瑜。②情
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
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
(2)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
(3)风格不同:苏辙诗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苏轼词雄浑豪放。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辰州建中四年多怀①
戎昱
荒徼辰阳远,穷秋瘴雨深。
主恩堪洒血,边宦更何心!
海上红旗满②,生前白发侵。
竹寒宁改节,隼静早因禽③。
务退④门多掩,愁来酒独斟。
天涯忧国泪,无日不沾襟。
【注】①此诗作于戎昱被贬辰州(治所辰阳,今湖南怀化)任上。②此句指藩镇割据,
战乱四起。③禽:通“擒”。④务退:处理完公务之后。
(辰阳地处荒远的辰州,晚秋时节,饱含瘴气的秋雨绵绵密密。君主的思德隆厚,值得
我抛头颅洒热血,即使在边远之地做官又会有什么别的心思呢?藩镇割据,战乱四起,还未
进入老年而白发早早爬上双鬓。竹子在寒冷的天气里难道会改变挺拔的节操?虽然我身处贬
谪,就像早早被擒的鹰隼,但仍然静待为国效力的时机。我崇尚恬退,院门大多时候都关闭
着;忧愁袭来,独斟独饮。身在天涯,忧国忧民,悲愁的泪水没有一天不沾湿衣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描写所居之地偏僻荒远,又适逢连绵瘴雨,透露出诗人孤寂伤感的心境。
B.诗人此时虽然远离京城,但仍表示为报答皇恩甘愿倾洒热血,誓死不移忠贞之心。
C.诗人用被擒的隼鸟作比,形象地表达了对于自己被贬远地的愤怒、怨恨和无奈。
D.诗歌的最后四句从日常生活场景入笔,用语平易朴实,忧国忧民之情显豁浓烈。
16.后人多认为,戎昱在诗歌创作上追摹杜甫。请以本诗“海上”两句与杜甫《登岳阳
楼》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为例,谈谈你的理解。(6分)
15.C(“愤怒、怨恨和无奈”不准确。从全诗来看,诗的基调是忧和愁,没有愤和恨。
“隼静早因禽”中“静”应理解为静待为国效力的时机。)
16.这两联诗句体现了戎诗与杜诗的相似之处:①都反映了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国家处
于动荡离乱之中的现实,诗人此时身体衰弱,处境艰难,报国无门;②都把对国家命运的深
切担忧与个人心境的苦闷哀伤融合在一起,情感深沉蕴藉,感人至极,彰显了沉郁的风格特
点。张老师的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溶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余
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
布满黄昏天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抱着名贵的琴,从峨眉峰翩翩而下,暗含了诗人
对他的倾慕。
B.颔联正面描写蜀僧弹琴。“万壑松”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琴声
的铿锵有力。
C.颈联写诗人听了琴声,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也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暗含
两人的友谊。
D.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着重表现对音乐的描摹,表现弹者、听者之间
感情的交流。
16.音乐是一种难以言传的艺术,本诗的尾联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吴质不眠
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对音乐的描写既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15.D(“着重表现对音乐的描摹”错误。对音乐的描写只有一句“如听万壑松”,其
余都着重表现诗人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的感情交流。)
16.(1)相同点: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本诗尾联写到作者沉浸于琴声之中的状
态,感觉时间过得快。侧面写出了琴声的魅力。《李凭箜篌引》中的“吴质不眠倚桂树,露
脚斜飞湿寒兔”写到吴刚、玉兔的状态,从侧面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巨大魅力。
(2)不同点:本诗尾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
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成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层层叠叠,布满天空。《李凭箜篌引》中
的“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诗人运用想象,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
瑰丽的境界。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满江红
辛弃疾
送徐抚干衡仲之官三山①,时马叔会侍郎帅闽。
绝代佳人,曾一笑、倾城倾国。休更叹、旧时清镜,而今华发。明日伏波堂②上客,老
当益壮翁应说。恨苦遭、邓禹笑人来,长寂寂③。
诗酒社,江山笔。松菊径,云烟屐④。怕一觞一咏,风流弦绝。我梦横江孤鹤去,觉来
却与君相别。记功名、万里要吾身,佳眠食。
【注】①三山,福州称谓。②《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被拜伏波将军。③《南史・王
融传》载南朝齐王融年轻时自恃才高,急于做到公卿,曾抚案而叹:“为尔寂寂,邓禹笑人。”
东汉邓禹辅佐汉光帝得天下,二十四岁即封鄢侯,官拜大司徒。④云烟屐,登山屐。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以“绝代佳人”与“而今华发”对比,抒发无奈怅惘之情。
B.上片羡慕徐抚干年事虽老仍还能为国效力,慨叹自身功名迟暮。
C.下片联想到词人在山间赋闲寂寞的诗酒生活,恐无人畅叙幽情。
D.词作多处引用典故,抒写送别徐抚干到三山为官时的复杂情感。
16.《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与本词“明日伏波堂上
客”,二句在用典目的上有什么异同之处?(6分)
15.A(“无奈怅惘”错)
16.异:前者对刘寄奴那样建功立业的壮举表示热切的向往;后者对徐抚干到三山与建
功立业者共事交游表示赞叹与羡慕。
同:都表现词人对建功立业仰慕与壮志难酬的惆怅。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渐渐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
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山路上萧萧秋雨下个不停,淅沥溪风吹着溪边的蒲苇。问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来
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穷秋”点出此行季节是晚秋:“萧萧”二字既形容落叶纷纷,也兼写山路
上秋雨之萧瑟。
B.第二句不用动词,却引人想象那两岸蒲草在风雨中摇曳的动态,给读者留下很大的
艺术联想空间。
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南飞的大雁看成是带来家乡音讯的使者,显现出诗人旅程
的孤独与岑寂。
D.结尾急切的询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把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直接强
烈地表现出来。
16.本诗前两句,与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在语
言表达及意境、情感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请赏析。(6分)
15.D(“直接强烈”错误,应该是“曲折委婉”。)
16.相同点:①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借秋景营造一种寒冷凄清氛围,融入了诗人
内心之悲情。②运用拟声词入诗,不仅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
不同点:①意境上:杜牧诗中描写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溪风吹
着蒲苇,营造出寒冷凄迷的氛围,意境更加萧索凄寒;杜甫诗中描写落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
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而来,描绘出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境界壮阔磅
礴,意境更加深远。②情感上:杜牧诗勾画出一幅风雨凄迷的行役图,表达了作者被贬官时
的痛苦,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烦闷之情;杜甫诗在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传达
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以及对生命有限、宇宙永恒的感怀。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效古秋夜长
钱起
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
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檐前碧云静如水,月吊栖乌啼鸟起。
谁家少妇事鸳机,锦幕云屏深掩扉。
白玉窗中闻落叶,应怜寒女独无衣。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分别从视觉到嗅觉、由长空到大地渲染了一种寒凉萧瑟的秋日氛围。
B.三四两句暗示寒女纺织之艰辛,身世之孤苦,为人织布却身心俱寒的凄凉。
C.七八两句描写一位富家少妇,住在锦幕云屏的家中与寒女形成了鲜明对比。
D.“白玉窗中”人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应”写出作者对寒女们的同情与关心。
16.“檐前碧云静如水”与“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两处“云”一静一动,在
表达感情上各得其妙。请分别赏析。(6分)
15.D(“应”是希望,是呼吁,说明现实中“白玉窗中”的人没有去可怜同情寒女无
衣。反推白玉窗中的人不是作者自指,而是上文中的富贵少妇。从“白玉”二字亦可佐证。)
16.“碧云静”①实写户外的风平云静。②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云之静反衬女子一夜未
眠汹涌澎湃的自伤之情、思念之情。
“生曾云”①实写泰山云蒸霞蔚,壮阔宏伟之景。②以升腾的层云衬托作者开阔的胸襟,
无畏的雄心,表达作者对大自然(泰山)的喜爱赞叹之情。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泣然有感②
陆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麻。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注】①九域志:北宋地理名著,以熙宁、元丰间四京、二十三路行政区划为标准。②
本诗作于庆元二年秋(1196年),作者闲居山阴。
(一件事情都没有做成,衰老却己经成为现实。岁月总是无情流逝,让人无法承受。秋
寒初生,我的忧愁就像新近返回的大雁络绎不绝。梦中惊起,东方既白,残灯尚明。天地之
间,哪里会容纳金人这样的丑类?功名和事业恐怕正是属于那些立志恢复的读书人。眼看就
要七十岁了,但是我杀敌报国复兴宋室的初心仍然鲜活如初,偶尔展读大宋地图,眼泪就不
由自主地倾泻如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情感,“泣然”饱含诗人的家国之情。
B.首联中诗人不能忍受岁月的不断流逝,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的慨叹。
C.天寒欲晓北雁南飞,诗人以新雁自况,表达了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
16.本诗中的“书生”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书生”
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5.C(“以新雁自况,表达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错误)
16.①同: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②异:本诗中的“书生”是一个年逾古稀、
壮志犹存的爱国诗人:《沁园春•长沙》中的“书生”是一个立志救国、勇于拼搏、直面困
难的青年知识分子。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嵋①,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②,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①峨:大山上的小山。②西凉簿:谢艾,西凉名将,儒生出身,曾任主簿。
(青色车篷前飘荡着黑色旗帜,仪卫何等威风凛凛。黄茅冈布列士兵,组成又长又广的
合围狩猎阵式。矫马腾跃在秋天劲风之中,鬃毛飘洒、马蹄立空扬尘。苍鹰追逐着野兔,擦
地疾速而飞。回首仰望那空中的白云,从翠绿的山岑升腾而出。踏上满获猎物的归程,红叶
飘落征衣满尘。朝廷若用知兵善战的书生为将,我还能摇动着白羽扇指麾三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参加了黄茅冈举行的一次习射会猎,狩猎场面相当气派。
B.诗人从狩猎全景中选取两个最为英武的场面,着重加以描写。
C.归来时,苍翠的山峰烟雾缭绕,漫天的红叶暗示着猎物丰硕。
D.整首诗感情激昂,气势飞动,对仗工整,遣词用字尤见功力。
16.苏轼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题材与本诗接近,词的下片有“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几句,与本诗尾联互相阐发,请分析这几句和
本诗尾联在手法和情感上的相似之处。
15.C(“漫天的红叶暗示着猎物丰硕”错误。颈联写罢猎归来的风度神采。经过紧张
的围猎,诗人现在一身轻快,不由回过头去眺望方才廛战之处,但见常山白云缭绕,远远望
去,恰似在不断吐出云气。俯视自己,一路归来,火红的枫叶已落满了征衣。二句表现了诗
人顾盼自如的神态,而白云、绿岭、红叶,色彩对比鲜明,更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并没有
暗示猎物丰硕。)
16.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一个以冯唐自比,一个以谢艾自许,倾吐怀抱,表现出驰骋
疆场的豪情,表达了想要报国的迫切之情。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
肩。
【注】①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
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
集送孔令》一首。
(黔中阴雨连绵,仿佛天漏,遍地都是水,终日被困家中,犹如待在一艘破船上。久雨
放晴,又逢重阳佳节,在蜀江之畔畅饮狂欢。不要取笑我,虽然年迈但气概仍在。请看,老
翁头上插菊花者有几人呢?吟填词,堪比戏马台南赋诗的两谢。骑马射箭,纵横驰骋,英雄
直追古时风流人物。)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二句起调低沉,用比喻手法写出秋雨使人只能困居于室内,室内却漏雨积水
的艰难处境。
B.上阕后三句写重阳放晴,又逢佳节,催发词人以鬼门关的险峻来衬托内心抑郁愁苦,
借酒消愁。
C.本词通过重阳即事感怀,借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将诗人豪爽的气概表现
得淋漓尽致。
D.全词结构上一抑三扬,从雨天困居的沉闷走向“驰射”“拍肩”的畅快,语意疏宕,
意境开阔。
16.有人评价黄庭坚词“入于苏而又出于苏”。本词下阕在写法上“入于苏”,情感上
“出于苏”,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对此简要分析。
15.B(“催发词人以鬼门关的险峻来衬托内心抑郁愁苦,借酒消愁”说法错误,"及
至重阳天也霁”中“及至”“也”体现词人喜出望外的心情,生出“催醉”之意,并非借酒
消愁。“鬼门关”是用其险峻来衬托忘怀得失的胸襟和兀傲之气,并非衬托内心抑郁愁苦。)
16.写法上“入于苏”:都把自己和古人作对比,都写到“白发”。
情感上“出于苏”:①苏词中,头白苍老却功业无成的苏轼,与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
周瑜形成对照,带有自嘲自伤的意味,表达了苏轼有志报国却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或“表
达了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渴望现实中也有如此豪杰”)。②黄庭坚表达了自己“风流”不逊
于二谢的豪迈情怀,并以“白发簪花”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强调了自己不向命运屈服的博
大胸怀,抒发了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
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题老学庵壁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弗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
安江南一隅。老学庵,陆游书斋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一生酷爱读书,哪怕晚年生计艰难,也要盖上一间书斋,以此来打发无聊难捱
的时光。
B.颔联中“古今”与“昏晓”相对,“永日”与“流年”相对,精炼准确地概括了作
者终生与书为伴,以书开导人生的读书生涯。
C.诗人对生活要求不高,书斋没有书童,请一个南村的跛脚童子也无所谓,同时也说
明了诗人生计艰难,照应了开头的“萧然”。
D.老学庵是陆游晚年生活的精神家园,哪怕它十分简陋,他依然写诗作记,并题写在
墙壁上。
16.有人说“太平民乐无愁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有相仿之意,请谈一谈你的看法。(6分)
15.A(“无聊难捱”错误,诗人把书斋看成精神家园,“古今”“昏晓”"永日"''流
年”都写出了诗人读书之废寝忘食。)
16.①《永遇乐》中,这两句是说如今的中原沦陷区的百姓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
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②本诗“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百姓安于现
状,只有高兴,没有愁叹。③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收复失土刻不容缓之意,如果继续拖延,民
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这里指卖酒女。②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
用。
1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一个“香”字,用得极妙,不仅有柳花的“香”,还有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
店内横溢的酒香,也暗示了“金陵子弟”来相送的浓浓情意。
B.作者运用了抑扬手法来抒情。春色迷人,花香满店,吴姬劝酒,畅饮佳酿,但是却
面临着别离之愁,先扬后抑,在繁华热闹中愈见愁苦。
C.全诗的惜别之情饱满酣畅,吴姬劝酒的热情,金陵子弟相送的友情,欲行不行的留
情,放在“满店香”的氛围中,使情感表达饱满酣畅,有强烈的感染力。
D.诗歌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法,全诗语短情长,而又热情洋溢,语言流畅明快,自然天
成。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语言清新俊逸、情韵悠长的特点。
16.本诗的结尾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不过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两句固是佳句,但纯
以抒情与境界而言,与同样用“东流水”抒情的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结尾相
比,还是略逊一筹。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6分)
15.B(不是抑扬,而是以乐写哀(或反衬)。以春色之美、情谊之深反衬离别之愁。)
16李煜《虞美人》在情感与境界上确实更胜一筹。
(1)抒情上:①两首诗同样通过“东流水”抒情,但李煜是亡国之后,被拘禁于汴京
时写的《虞美人》,诗句中既有故国之思,更有国破家亡之恨。情感意蕴丰富而深沉,李白
诗中感情则比较单纯,只是写离别时的不舍。②李煜《虞美人》中,以“春水”作喻,江水
浩荡东去,既写出愁之广阔,又写出愁之无尽,而春水浩荡,更显出愁之深重。李白的诗句
中运用对比,但局限于“谁短长”,只写愁之无尽,在感情的深沉、厚重上有所不如。
(2)境界上:③李煜《虞美人》结尾"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东去,写愁之广阔,
以春水东流,写愁之无尽,在空间、时间上都大大拓展了,境界阔大,气象超迈。李白的诗
句只是单纯地对比“别意与之谁短长”,在境界上也逊色一筹。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5-16小题。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①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②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孥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①主父:《汉书》载:“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
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②马周:《旧唐书》载,马周投宿新丰被旅店主人轻视,后
至长安做中郎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五年,他代何条陈多事皆合上意,后被授监察御史。
(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当年主父偃向
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
老无人赏识。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我是个执迷不悟的人,但听君一席话我
茅塞顿开,犹如雄鸡一声啼叫,天下大亮。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
唉声叹气呢?)张老师的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一二句总写劝酒场面,客人对酒兴怀,主人举杯劝酒。寥寥数语,奠定了全诗感
伤不平的基调。
B.“主父”两句与“吾闻”两句,使用典故。前者从对面落笔,通过家人望眼欲穿突出
久羁异乡之苦,后者则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困守的狼狈。
C.“空将”两句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盐城工学院《高级英语读写》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理工学院《算法与数据结构》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计算机网络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慢性病管理与健康促进措施总结计划
- 徐州工程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城市给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招标合同三篇
- 室外火灾逃生技巧指导培训
- 携手共创校园精彩计划
- 2024统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顺丰控股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教科版)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 中国传世名画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K607 防排烟及暖通防火设计审查与安装
- 2024年中航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药学电子版教材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期末考试
- 澳大利亚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做法和其对我国启示
- 安徽某110KV变电站工程机械挖土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