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中心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渭南市中心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渭南市中心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渭南市中心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渭南市中心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1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新增医用射线装置核技术利用项目建设单位渭南市中心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胜利大街中段项目建设地点渭南市中心医院内科住院楼二楼东北侧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216项目环保投资(万元)2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9.25%项目性质□新建□改建团扩建□其它占地面积(m2)65.9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销售/□使用射线装置□生产□Ⅱ类□Ⅲ类□销售□Ⅱ类□Ⅲ类☑使用☑Ⅱ类□Ⅲ类其他/项目概述渭南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31年,历经近90年沧桑巨变,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西安交通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作医院。张。设置科室79个,其中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15个。医院年门诊量85万人次,出院病人4.95万人次。承担着周边近百万居民的医疗保健、职业病防治、健康体检工作。2、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项目由来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满足群众的就医检查需求,渭南市中心医院拟利用医院二期在建施工中的内科住院楼2层东北侧预留机房作为中C机房,并购置飞利浦Veradius2Unity型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一台,配备相应的辅助用房,以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属于Ⅱ类射线装置。根据《射线装置分类》(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修正)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9年3月2日)等有关规定,本次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安装后用于介入治疗,根据《射线装置分类》,本项目拟购置的飞利浦VeradiusUnity型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具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功能,在实际操作中主要用于胰胆管造影介入手术,血管造影介入手术,属于Ⅱ类射线装置,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中的规定,本项目为“五十五、核与辐射-17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故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021年3月,渭南市中心医院委托西安桐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资料整理分析、调研有关法规等工作,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辐射危害特征,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1)项目概况渭南市中心医院拟利用医院内科住院楼二楼东北侧预留机房作为中C机房,并购置飞利浦VeradiusUnity型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一台,配备相应的辅助用房。项目组成一表1-1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类别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周墙体采用240mm砖墙+3层0.8mmPb硫酸钡防护板,顶部采用120mm混凝土+1mmPb铅防护板,地板采用120mm混凝土+40mm硫酸钡防护砂浆,观察窗采用3mmPb铅玻璃,病人进出防护门采用3mmPb电动推拉门,操作间防护门采用3mmPb手动平开门。新建设备拟购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一台(最大管电压120kV,最大管电流60m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拟购辅助工程操作间操作间位于中C机房的北侧,面积为22.2m2。新建公用工程供配电系统用电来源于市政供电,依托医院配电。依托给水系统依托医院新建给水管网,供工作人员生活用。依托3排水系统依托医院排水管网。依托环保工程辐射防护墙体、顶棚、地面采用混凝土、硫酸钡防护板、铅板、砖墙、硫酸钡防护砂浆等防护,防护门、防护窗采取铅防护,保证机房满足辐射防护要求。新建污水处理工作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依托排风系统设置通风装置,通风系统换气次数大于4次/h。新建固体废物工作人员生活垃圾依托医院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医疗废物暂存于医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依托(2)设备情况本项目涉及的医用射线装置见表1-2。表1-2医用射线装置参数一览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设备参数类别安装位置用途移动式平板VeradiusUnity飞利浦(荷兰)20kV60mAⅡ类内科住院楼二楼东北侧用于胰胆管造影介入手术,血管造影介入手术(3)劳动定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拟配备8名放射工作人员,由原有非辐射人员调配。其中医师4名,护士2名,操作人员2名。放射工作人员均应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持证上岗,上岗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投入使用后,预计设备每年最多进行手术150人次,每次手术开机照射时间包括透视10min、摄影2min,则本项目射线装置的预25h、摄影5h。(4)工作负荷情况工作量: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工作负荷见表1-3。表1-3工作负荷情况位置工作人员及数量年开展工作量(台)平均每台手术曝光时间(min)年透视曝光时间(h)8人150台10(透视)+2(摄影)=1230h4、项目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选址布局(1)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渭南市中心医院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胜利大街中段,北侧隔乐天大街为依林园,西侧为金星名座小区和永泰油脂,南侧为胜利大街,东侧隔六泉路为渭南市博物馆、熙园公馆。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4本次中C机房位于医院内科住院楼二楼东北侧,医院内科住院楼北侧隔院内道路为院内绿化休息区、职工餐厅,西侧、南侧为院内道路,东侧隔院内道路为停车场。中C机房北侧为操作室,西侧为预留会议室,南侧为走廊,东侧为走廊,楼上为预留会议室,C-4。(2)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胜利大街中段渭南市中心医院内科住院楼二楼东北侧,项目周围50m范围内多在医院厂界范围内,介入手术室内一般出现的人员较少,介入室内人员主要为医院介入科的职工和需要手术的患者。从满足安全治疗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的角度分析,在装置运行时,可有效减少公众人员的照射剂量,也有利于科室射线装置管理,且本项目监督区和控制区划分明确,布局合理,因此项目选址合理可行。5、核技术利用现状(1)原有射线装置情况渭南市中心医院辐射安全许可证为陕环辐证[40009],有效期2019年4月29日至2024年4月28日;许可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准的种类和范围见表1-4。表1-4陕环辐证[40009]核准的种类和范围工作场所名称核素场所等级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活动种类核医学科Tc-99m1.67E+09使用核医学科丙级7.4E+06核医学科P-327.4E+078.88E+09核医学科粒子源2.96E+08核医学科Sr-89丙级1.48E+073.7E+09核医学科2.22E+09类别序号装置名称装置数量工作场所1Precise直线加速器1台放疗中心2Allu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台介入科3Allura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台介入科Ⅲ类4SCT-7000TH定位CT机1台放疗中心55SL-1D模拟定位机1台放疗中心6TSX-301A高端CT1台CT室7TSX-101A16排螺旋CT1台CT室8TSX-101A16排螺旋CT1台CT室9DigitalDIagnostDR2台放射科RADSPEEDMDR1台体检中心XR6000CR1台感染科OPERA数字胃肠机1台放射科PLanmecaProx牙片机1台放射科ProMax3D口腔全景机1台放射科SenographeDS乳腺机1台放射科JZ06-1小C臂机1台手术室ZIehm小C臂机1台手术室TMX+移动拍片机2台放射科(2)履行环保审批情况渭南市中心医院近年开展核技术利用履行环保审批情况见表1-5。表1-5近年履行环保审批情况序号环评/验收批复文号项目名称类别备注1陕环批复[2012]777号渭南市中心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Ⅱ类2陕环辐射[2018]584号新增医用射线装置应用项目Ⅱ类其中,渭南市中心医院新增医用射线装置应用项目已于2018年7月进行企业自主验收,并于2018年7月9日~8月3日在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系统进行备案公开。备案截图见附件9。(3)辐射安全与管理现状渭南市中心医院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放射性法律、法规,配合各级环保部门监督和指导,辐射防护设施运行、维护、检测工作良好,在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的建立、落实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运行良好。①为加强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工作,渭南市中心医院已成立了辐射防护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小组(见附件2),明确辐射防护责任,并加强了对射线装置的监督和管理。医院已建立《放射装置、放射场所定期检测制度》、《放射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6《表面污染监测制度》、《放射性药品不良反应、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理及报告制度》、《放射性药品采购登记使用核对保管及注销制度》、《放射性废物处理制度》、《射线装置使用管理制度》、《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辐射安全岗位职责》、《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制度》、《放射场所监测仪器定期检测和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②医院现有辐射工作人员共59人,其中仅从事Ⅲ类射线装置销售、使用活动的辐射工作人员共计41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辐射安全考核的公告》(公告2021年第9号),医院内部已组织培训考核,从事Ⅱ类射线装置及核医学科等其他活动的辐射工作人员共计19人,均参加了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见附件8)。③辐射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带个人剂量计(医生及护士佩戴双个人剂量计),接受剂量监测,建立了个人剂量健康档案并存档。各辐射设备运行良好,无辐射安全事故发生。根据陕西新高科辐射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报告(见附件10),检测周期为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1日医院所有相关辐射工作人员的连续一年的累积最大剂量为3.43mSv,均满足不大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规定的20mSv的剂量限值。④医院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职业性健康体检,2019年6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共计59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均为“放射性作业体检未见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均可继续从事原放射性工作。医院建立了职业健康体检报告档案并存档。⑤医院放射性工作场所设置有电离辐射警示牌、报警装置和工作指示灯。⑥医院每年均对射线装置应用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一次辐射监测,建立监测技术档案,并向相关部门提交了《陕西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根据陕西秦州核与辐射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1月对渭南市中心医院使用医用射线装置及放射源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环境监测(报告编号:QNGC-202101-E015,附件4)可知,医院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防护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监测报告中存在监测设备数量和实际数量不符情况,经核实,是由于监测报告中存在2个设备的重复监测3次。设备编号分别为:12K020H、80849。渭南市中心医院严格执行按照环保管理部门的各项要求,并且认真履行各项规章制7度。每年接受省辐射监督管理站、渭南市生态环境局监督检查和环境辐射监测,历次接受检查中未发现违法问题。6、项目实践正当性分析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要求,对于一项实践,只有在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因素之后,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在医疗诊断和手术辅助等方面有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特点,对保障健康、拯救生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营运以后,将为病人提供一个优越的就医环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将提高医院的档次及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就诊人员,医院在保障病人健康的同时也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项目拟采取的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符合要求,对环境的影响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只有在临床上有充分理由要求,才能对已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进行会引起其腹部或盆腔受到照射的放射学检查,否则应避免X射线照射。因此,该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的使用对受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其引起的辐射危害,项目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中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的原则与要求。7、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主要使用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从事介入手术工作,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类中“十三5、新型医用诊断设备和试剂、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高端放射治疗设备,电子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外科设备,新型支架、假体等高端植入介入设备与材料及增材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危重病用生命支持设备,移动与远程诊疗设备,新型基因、蛋白和细胞诊断设备”,本项目属于上述“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属于鼓励类。综上,本项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的使用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89图1-2医院周边环境关系示意图图1-3医院平面布置及本项目评价范围示意图图1-4中C机房周边关系图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移动式平板中C1飞利浦VeradiusUnity0介入诊断/辅助治疗内科住院楼二楼东北侧(中C机房)///////////////////////////////(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量排放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臭氧、氮氧化物气体//少量少量//通过排风系统排入外环境/////////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6评价依据法规文件);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01日);》(国务院682号令,2017年10月1日);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1月1日);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18号令,2011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2005年12月1日实行,国务院令709号修订,2019年3月2日起实施);8、《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9、《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保部10、《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2006年9月26日);11、《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修正)》(2019年7月31日);12、《关于印发新修订的<陕西省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项目表>的通知》(陕环办发〔2018〕29号文,2018年6月6日)。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2、《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4、《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其他1、渭南市中心医院委托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2、其他与项目有关的资料。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本项目新增使用Ⅱ类射线装置,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中“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的范围”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选址,确定该项目评价范围为介入手术室屏蔽墙体外50m区域,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介入手术室屏蔽墙体外50m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见图1-3。保护目标本项目保护目标分为职业照射人群及公众人群,职业照射人群为射线装置操作的医护工作人员,公众人群为射线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范围内其他工作人员表7-1环境保护对象与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对象相对位置环境保护目标与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的距离规模保护控制职业人员介入手术室介入手术医护人员/6人年有效剂量不大于5mSv操作间(中C机房北侧)设备操作人员2.42人公众楼上预留会议室医护人员2.3流动人员不大于0.25mSv楼下120调度中心办公人员30西侧预留会议室医护人员2.4流动人员东侧走廊流动人员5.0南侧走廊流动人员3.0流动人员内科住院楼其他工作人员及公众50m范围内150人四周院内道路流动人员流动人员南侧医院篮球场流动人员东侧医院停车场流动人员南侧连廊流动人员30人北侧职工餐厅其他工作人员及公众50人西侧六泉路流动人员30人评价标准一、《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标准附录B剂量限值和表面污染控制水平B1剂量限值B1.1职业照射B1.1.1.1应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制: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B1.2公众照射B1.2.1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平均剂量估算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2、标准要求年剂量约束值及控制水平综合考虑医院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现状,并着眼于长期发展,为其他辐射设施和实践活动留有余地,本次评估分别对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年受照剂量约束值分别进行了设(1)取职业照射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作为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约束5mSv/a;(2)取公众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作为周围公众的年受照剂量约束值,即0.25mSv/a。二、《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本标准适用于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5.8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5.8.1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性能专用要求。5.8.2在机房内应具备工作人员在不变换操作位置情况下能成功切换透视和摄影功能的控制键。5.8.3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的装置。5.8.4介入操作中,设备控制台和机房内显示器上应能显示当前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测定指示和多次曝光剂量记录。6.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6.1X射线设备机房布局6.1.1应合理设置X射线设备、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应尽量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6.1.2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6.1.3每台固定使用的X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布局要求;每台牙椅独立设置诊室的,诊室内可设置固定的口内牙片机,供该设备使用,诊室的屏蔽和布局应满足口内牙片机房防护要求。6.1.4移动式X射线机(不含床旁摄影机和急救车配备设备)在使用时,机房应满足相应布局要求。6.1.5除床旁摄影设备、便携式X射线设备和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外,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X射线设备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符合表7-2的规定。表7-2X射线设备介入手术室(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介入手术室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介入手术室内最小单边长度m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a304.5单管头X射线机b203.5..................a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所有管球安装在同一间介入手术室内。b单管头、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每个管球各安装在1个房间内。c透视专用机指无诊断床、标称管电流小于5mA的X射线机。6.2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6.2.1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不含床旁摄影设备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低于表7-3的规定。6.2.2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C中表C.4~表C.7。表7-3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介入手术室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介入手术室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标称125kV以上的摄影机房3.02.0标称125kV及以下的摄影机房2.0C型臂X射线设备机房2.02.0..................6.2.3机房的门和窗关闭时应满足表7-3的要求。6.2.4距X射线设备表面10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μSv/h时且X射线设备表面与机房墙体距离不小于100cm时,机房可不作专门屏蔽防护。6.3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体外剂量水平6.3.1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测量时,X射线设备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6.4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6.4.1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6.4.2机房内不应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6.4.3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6.4.4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上应设置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候诊区应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6.4.5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曝光时关闭机房门的管理措施;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6.4.6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206.4.7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6.4.8模拟定位设备机房防护设施应满足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要求。6.4.10机房出入门宜处于散射辐射相对低的位置。6.5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要求6.5.1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7-4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橡胶防护衣。6.5.3除介入防护手套外,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25mmPb;介入防护手套铅当量应不小于0.025mmPb;甲状腺、性腺防护用品铅当量应不小于0.5mmPb;移动铅防护屏风铅当量应不小于2mmPb。6.5.4应为儿童的X射线检查配备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5mmPb。6.5.5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时,应妥善存放,不应折叠放置,以防止断裂。6.5.6对于移动式X射线设备使用频繁的场所(如:重症监护、危重病人救治、骨科复位等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移动铅防护屏风。表7-4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注:“—”表示不需要求。21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本项目位于渭南市中心医院内科住院楼二楼东北侧,为掌握项目所在地辐射环境质量现状,为掌握拟建项目所在地辐射环境质量现状,2021年6月29日,西安桐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渭南市中心医院中C机房拟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监测内容如下:(1)监测项目:γ辐射剂量率;(2)监测仪器:监测仪器基本信息见表8-1。表8-1仪器设备基本信息序号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测量范围检定证书编号有效日期1检测仪BG9521PXATZ-YQ-0020.01μGy/h~30mGy/h2021H21-20-3204715001日~2022年04月18日(3)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8-2。表8-2拟建探伤机房及周边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序号工作场所及设备名称监测点位描述备注环境本底1/拟建中C机房巡测室内2医院住院楼一层巡测室内3医院院内巡测.105室外由表8-2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地的X、γ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辐射环境本底涨落范围内,属于正常环境水平。与《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陕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1988年11月)渭南市处于同一水平,属于天然辐射本底波动水平。22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1、X射线机工作原理X射线机主要是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管由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通常是装在聚焦杯中的钨灯丝,阳极靶则根据应用的需要,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各种形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如钨、铂、金、钽等)制成。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射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轰击靶物质,与靶物质作用产生致韧辐射,释放出X图9-1典型X射线管结构图2、移动式C臂机工作原理C臂机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辐射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他是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完成的。在注入造影剂之前,首先进行第一次成像,并用计算机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储存起来,注入造影剂后,再次成像并转化成数字信号,两次数字相减,消除相同的信号,得知一个只有造影剂的血管图像,这种图像较以往所用的常规脑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图像更清晰和直观,一些精细的血管结构亦能显现出来。且对比度分辨率高,减去血管以外的背景,尤其使与骨骼重叠的血管能清楚显示,由于造影剂用量小,浓度23低,损伤小,较安全;节省胶片使造影价格低于常规造影,通过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处理的图像,使血管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备组成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拟采用飞利浦VeradiusUnity型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根据产品说明书,主要组成部分:机架系统(C型臂)、X射线高压发生器、X射线管套、X射线管、限束装置、影像增强器、移动工作站、胶片暗盒、激光瞄准器等。图9-2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外观图诊疗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在进行曝光时分为两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摄影。操作人员采取隔室操作的方式(即操作人员在操作间内对病人进行曝光),操作医师位于铅吊屏、铅帘后身着铅衣、铅颈套、戴铅帽、铅眼镜等在曝光室内观察病人情况,并与病人交流。24(2)第二种情况,透视。医生需进行手术治疗时,为更清楚的了解病人情况时会有连续曝光,并采用连续脉冲透视,此时操作医师位于铅吊屏、铅帘后身着铅衣、铅颈套、戴铅帽、铅眼镜等在曝光室内对病人进行直接的手术操作,护士身着铅衣等防护用品,在曝光时一般位于铅屏风后。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的X射线诊断机曝光时,项目污染因子为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工作时产生的X射线。此外,X射线与空气作用会产生极少量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注入的造影剂不含放射性,同时射线装置均采用先进的数字显影技术,不会产生废显影液、废定影液和废胶片。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诊治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9-3所:图9-3介入治疗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25污染源项描述1、正常工况下污染途径本项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开机时发出X射线,X射线贯穿机房的屏蔽墙进入外环境,对操作间职业人员及机房周围公众人员产生外照射影响;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对机房内操作的医护人员造成较高剂量的外照射。此外,X射线与空气作用会产生极少量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本项目射线装置的管电压、管电流较小,产生的有害气体相对较少,本项目在机房拟安装新风系统,可满足机房通风换气要求。2、事故工况下污染途径本项目射线装置属于II类射线装置,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辐射安全事故如下:①射线装置发生控制系统或电器系统故障或人员疏忽将照射参数设置错误,使受检者或职业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②人员在防护门关闭后未撤离机房,射线装置开始运行,对其造成额外误照射。③安全警示装置发生故障,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机房造成额外误照射。④医生在机房内为患者摆位或进行其它术前准备工作时,控制台处操作人员误开机出束,对机房内医生造成额外误照射。⑤设备维修期间,维修人员在检修设备时,误开机出束,造成额外误照射。⑥医生未穿戴防护用品进入机房,或未配置合格的防护用品,使得医生受到较高剂量的附加照射。26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项目安全设施1、辐射工作场所分区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本次环评中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103号出版物对控制区和监督区的定义:控制区:把需要或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限定区域定为控制区,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并预防或限制潜在照射或潜在照射的范围。在控制区的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处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并给出相应的辐射水平和污染水平的指示。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措施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本项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胜利大街中段渭南市中心医院内科住院楼二楼东北侧,根据表11-2、表11-3和表11-4。本项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介入手术室防护体四周关注点瞬时剂量率预测值均已到达本底水平,但为了安全起见本项目将中C机房划分为控制区,将中C机房北侧相邻区域(操作间)、南侧相邻区域(走廊)、西侧相邻区域(预留会议室)、东侧相邻区域(走廊)以及楼上(预留会议室)、楼下(120调度中心)划分为监督区,张贴警告标志,在设备开机工作时严格管控无关人员在监督区0-1,10-2。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通过隔离门与其他诊疗区隔离,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介入治疗室设置有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及工作状态指示灯;患者设有专门的出入口,减少了对周围人员的干扰。评价分析认为辐射工作场所分区划分较合理。患者通道:患者在下消化道诊疗区经诊断后通过走廊(患者出入防护门)进入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介入手术室。污物通道:手术产生的医疗废物由(患者出入防护门)进入走廊,后暂存至洗消间。医生通道:医生更衣淋浴后经走廊通过(操作间出入门)进入介入手术室经(操作间出入防护门)后进入介入手术室。手术室的患者通道、污物通道、医生通道示意图见图10-1。27图10-1工作场所分区管理及三通道示意图(平面图)0-22、辐射防护屏蔽设计工作场所分区管理示意图(剖面图)本项目新增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中C)最大管电压为120kV,最大管电流为60mA。28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介入手术室各面采取实体屏蔽,屏蔽设计见图10-3,屏蔽状况见表图10-3屏蔽设计图表10-1本项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介入手术室屏蔽参数一览表屏蔽防护体屏蔽防护建设厚度折算过程总铅当量标准要求评价四周墙体240mm砖墙+3层0.8mmPb硫酸钡防护板240mm砖墙按照2.2mm铅当量折算+3层0.8mmPb硫酸钡防护板按照2.4mm铅当量折算4.6mmPb2.0mmPb符合29屋顶120mm混凝土+1mmPb铅防护板120mm混凝土层按照1.4mm铅当量折算当量折算2.4mmPb2.0mmPb符合地板120mm混凝土+40mm硫酸钡防护砂浆120mm混凝土层按照1.4mm铅当量折算+40mm硫酸钡防护砂浆按照3.7mm铅当量折算2.0mmPb符合病人进出防护门3mmPb电动推拉门3mmPb电动推拉门3mmPb2.0mmPb符合操作间防护门3mmPb手动平开门3mmPb手动平开门3mmPb2.0mmPb符合观察窗3mmPb的铅玻璃3mmPb的铅玻璃3mmPb2.0mmPb符合①铅密度:11.35g/cm;砖密度:1.65g/cm;混凝土密度:2.35g/cm。②不同屏蔽物质铅当量厚度参考《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附录C表C.4、C.5,240mm砖墙铅当量为2.2mmPb,120mm混凝土铅当量为1.4mmPb;③根据《γ射线屏蔽参数手册》表7-1,在电压为120kV时,40mm钡砂混凝土相当于3.7mmPb。由表10-1可知,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可以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介入X射线设备介入手术室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2mmPb”的防护要求。3、其他防护措施(1)门灯联动装置:介入手术室患者进出防护门、医护人员进出防护门外的醒目位置张贴固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指示灯与患者进入防护门应有效联动,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介入手术室周边走廊张贴电离辐射危害告知等提示信息,本项目拟设置的警示灯、警示标志样例如图10-4所示。30图10-4警示设施样例图(2)诊断床及控制台设置紧急停止按钮;操作间操作台前安装铅玻璃观察窗,便于医生观察患者和受检者状态;控制台设置对讲装置;诊断床及控制台电源钥匙由专人保管,设置出束声音报警。操作间应张贴介入手术室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3)介入手术室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4)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曝光时关闭机房门的管理措施,电动推拉门应设置防夹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5)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6)机房采取实体屏蔽,保证人员全居留场所、机房屏蔽体外表面30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μSv/h。(7)介入手术室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8)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电缆、管道等穿过机房墙面的孔道应避开有用线束及人员经常驻留的区域,并采用弧状孔、曲路或地沟形式。本项目介入手术室机房电缆管道等穿过机房墙面的孔道采用U型管形式,示意图如下。图10-5电缆穿墙示意图(U型管)(9)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护人员不应滞留在机房内。(10)辐射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业务技术,自主学习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考取合格证书,持证上岗。(11)介入手术室内配备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移动铅防护屏风(选配)等防护用品,本项目介入手术室防护用品配备如表10-2所示。31表10-2本项目介入手术室防护用品配备一览表序号机房名称防护名称数量铅当量样例图1介入手术室铅悬挂防护屏1≥0.25mmPb2铅防护吊帘13床侧防护帘14床侧防护屏1(12)应为放射性工作人员配备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铅橡胶手套(选配)、铅橡胶防护衣等防护用品,本项目介入手术室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如表10-3所示。表10-3本项目介入手术室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一览表序号机房名称防护名称数量铅当量样例图1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介入手术室患者包裹式铅毯1≥0.25mmPb2铅橡胶颈套1≥0.5mmPb3铅橡胶帽子1≥0.25mmPb324铅防护眼镜1≥0.25mmPb5工作人员铅橡胶帽子3≥0.25mmPb6铅橡胶防护衣3≥0.25mmPb7铅围裙3≥0.5mmPb8介入手套3≥0.025mmPb9大领铅橡胶颈套3≥0.5mmPb铅防护眼镜3≥0.25mmPb对于介入诊疗操作时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须满足表10-4的要33表10-4介入诊疗操作时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注:“—”表示不需要求。(12)医院购置便携式辐射剂量监测仪,定期对介入手术室进行巡测并建立监测数据档案。4、与《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的满足情况本项目与《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对比情况见表10-5。表10-5与《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对比表序号《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本项目是否符合15.8.1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性能专用要。5.8.2在机房内应具备工作人员在不变换操作位置情况下能成功切换透视和摄影功能的控制键。5.8.3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的装置。5.8.4介入操作中,设备控制台和机房内显示器上应能显示当前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测定指示和多次曝光剂量记录。本项目拟购置出厂合格、防护性能达标的专用设备,满足5.8中对设备的要求。符合2.1应合理设置X射线设备、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应尽量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6.1.2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6.1.3每台固定使用的X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布局要求。本项目合理布局,有用线束避开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机房屏蔽性能考虑邻室人员防护;具有单独的机房,机房面积满足要求。符合36.2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标称125kV及以下的摄影机房: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Pb;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1mmPb.介入手术室四周墙体、防护门窗均大于2mmPb。符合46.3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体外剂量水平: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测量时,X射线设备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根据估算,本项目中C机房透视及摄影状态下,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不大于2.5μSv/h。符合3456.4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6.4.1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6.4.2机房内不应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6.4.3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6.4.4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上应设置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候诊区应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6.4.5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曝光时关闭机房门的管理措施;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6.4.6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本项目机房设观察窗;机房不堆放无关杂物;机房设置新风排风装置,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机房门外拟设置警告标志,机房门拟设置“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推拉门设置防夹装置、设置门灯联锁;符合67.1.1放射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满足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要求。7.1.2根据不同检查类型和需要,选择使用合适的设备、照射条件、照射野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7.1.5X射线设备曝光时,应关闭与机房相通的门、窗。7.1.6放射工作人员应按GBZ128的要求接受个人剂量监测。7.1.9工作人员应在有屏蔽的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并应通过观察窗等密切观察受检者状态。本项目工作人员上岗前需取得辐射安全培训证书,熟练掌握业务技术;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曝光时保持门窗关128的要求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符合78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检测要求8.1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和机房周围辐射剂量检测应满足下列要求:a)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检测指标和要求应符合6.3的规定;b)X射线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应在巡测的基础上,对关注点的局部屏蔽和缝隙进行重点检测。关注点应包括:四面墙体、地板、顶棚、机房门、操作室门、观察窗、采光窗/窗体、传片箱、管线洞口、工作人员操作位等,点位选取应具有代表性;8.2X射线设备机房放射防护安全设施应进行竣工验收,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定期检测的周期为一年。8.3在正常使用中,医疗机构应每日对门外工作状态指示灯、机房门的闭门装置进行检查,对其余防护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本项目建成后,机房按要求进行竣工验收,运营期间,每年进行定期检测;包括8.1要求的关注点。符合35三废的治理本项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三废”。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不使用显影液和定影液进行洗片操作,无洗片废水、废定(显)影液产生。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水进入医院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在开机并处于出束状态时,X射线与空气作用会产生极少量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由于项目射线装置的管电压、管电流较小,产生的有害气体相对较少。本项目在中C介入手术室病床顶部设置有排风通风装置,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经风量不小于620m3/h的排风箱收集,通过排风管道进入排风机房,最后由排风管排至室外,经室外空气稀释,将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空气浓度水平,对周围环境影响极小。介入手术室排风平面图见图10-6。疗废物介入手术过程中注入的造影剂不含放射性,同时射线装置均采用先进的数字显影技术,不会产生废胶片。介入手术时产生的医用器具和药棉、纱布、手套等医疗废物,采用专用容器集中收集经污物通道转移至污物处置间,然后就地打包、转移至医疗废物暂存间,统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36图10-6通风设施布设示意图37表11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和安装阶段,无辐射产生,对周围环境没有辐射影响。本项目射线装置安装前,需要对介入手术室进行施工装修。介入手术室装修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噪声影响、粉尘影响、建筑垃圾影响;对于施工期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可采取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介入手术室装修时,施工单位应优化施工方案,选用低噪声设备,尽量减小施工作业对周边工作场所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减小噪声影响。(2)施工时,可能会产生少量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其产生量较少,必要时可采取临时围挡等防尘措施,限制施工粉尘影响范围。(3)施工期间产生的装修废物、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统一收集后,统一运往建筑垃圾填埋场。(4)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依托医院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贮存设施加以处理。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1、设计与标准要求项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介入手术室净尺寸:7.4m(长)×5.9m(宽),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的相关规定:介入手术室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20m2,介入手术室内最小单边长度>3.5m。中C介入手术室机房四周墙体的防护铅当量为4.6mmPb,屋顶的防护铅当量为2.4mmPb,地板的防护铅当量为5.1mmPb,各防护门的防护铅当量均为3mmPb,观察窗的防护铅当量为3mmPb,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的要求。中C。2、辐射环境影响分析(1)预测模式依据典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工作原理,设备图像增强器对X射线主束有防护作用。根据《StructuralShieldingDesignForMedicalX-RayImagingFacilities》第4.1.6节指出,防护设计不需要考虑主束照射。因此,评价考虑泄漏辐射和散射辐射造成的辐射影38①泄漏辐射泄漏辐射剂量率计算公式参考《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辐射源与屏蔽》([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7)中给出的公式计算;对于给定的屏蔽物质,屏蔽透射因子参考《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附录C计算。(11-1)(11-2)式中:HL——距源点R(m)处的剂量率,µGy/h;f——设备射线泄漏率,取0.1%;H0——离靶1m处的剂量率,µGy/h;d——计算点距源点的距离,m;B——透射因子;X——铅厚度,mm;②散射辐射对于散射X射线可以用反照率法估计。散射剂量率计算公式参考《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辐射源与屏蔽》([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7)P437:式中:H—关注点处的患者散射剂量率,μSv/h;H0—距靶点1m处的最大剂量率,μSv/h;X0015(90°散射,相对于400cm2散射面积),取自《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P437表10.1;S—散射面积,100cm2;d0—源与患者的距离,一般取0.3m;dS—患者与关注点的距离,m;B—屏蔽透射因子,按式11-2计算。39表11-1X射线辐射衰减的有关的拟合参数管电压材料参数αβγ70kV铅5.36923.490.5881125kV(主束)铅2.2197.9230.5386125kV(散射)铅2.2337.8880.7295注:α、β、γ取值参考《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附录C.2本项目最大管电压为120kV,无合适的拟合参数,故采用125kV参数进行计算,考虑最不利情况。(2)关注区域选取图11-1各关注点分布示意简图评价选取中C机房实体防护外人员活动区域作为关注区域;对于同室近台操作人员,由于人员所处位置不固定,防护水平及距射线源距离均有所不同,评价选取第一术40者位、第二术位作为中C机房内关注区域。根据场所布局情况,评价选取北侧操作间(观察窗外30cm处)(A点)、北侧操作间(铅门外30cm处)(B点)、北侧操作间(墙外30cm处)(C点)、西侧会议室 (墙外30cm处)(D点)、东侧走廊(墙外30cm处)(E点)、南侧走廊(墙外30cm处)(F点)、南侧走廊(铅门外30cm处)(G点)、楼上会议室(H点)、楼下120调度中心(I点)、医生操作位(铅衣+铅帘)(J点)、护士操作位(铅衣+铅帘)(K点)等,对泄漏辐射和散射辐射做出预测分析。本项目各关注点分布示意简图如图11-1所示。同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机房内部固定手术床,因此手术过程中移动C型臂固定在手术室中间,距离各个关注点的距离如下表11-2、11-3所示。(3)预测参数选取及预测结果分析根据设备厂家提供,设备透视模式下管电压在50~70kV、管电流在5~20mA,摄影离靶1m处的剂量率约为0.2mGy/mA·min,当管电压为120kV时,离靶1m处的剂量率约为0.95mGy/mA·min,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两种状态下最大管电流进行计算,则本项目透视状态下距靶点1m处的剂量率约为2.4×105μGy/h;摄影状态下距靶点1m处的最大剂量率取2.85×106μGy/h。透视模式下,工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辅助防护设施,在术者位开展近台操作。利用公式11-1,11-2,11-3计算射线装置向上照射过程中,工作场所辐射剂量率见表11-2各关注点泄漏辐射剂量率估算结果工作模式关注)fd(m)X(mm)αβγ透视模式A2.40×1050.0015.3435.36923.490.58814.88×10-8B2.40×1050.0015.0435.36923.490.58815.47×10-8C2.40×1050.0014.644.65.36923.490.5881D2.40×1050.0013.284.65.36923.490.58812.40×10-11E2.40×1050.0013.684.65.36923.490.5881F2.40×1050.0013.884.65.36923.490.5881G2.40×1050.0014.8435.36923.490.58815.94×10-8H2.40×1050.0015.322.45.36923.490.58811.23×10-6I2.40×1050.0014.85.15.36923.490.58817.66×10-13J2.40×1050.0010.515.36923.490.58812.72×10-1K240×105000115369234905881472×10-2摄影A2.85×1060.0015.3432.2197.9230.53867.96×10-341模式B2.85×1060.0015.0432.2197.9230.53868.94×10-3C2.85×1060.0014.644.62.2197.9230.53862.92×10-4D2.85×1060.0013.284.62.2197.9230.53865.85×10-4E2.85×1060.0013.684.62.2197.9230.53864.65×10-4F2.85×1060.0013.884.62.2197.9230.5386G2.85×1060.0014.8432.2197.9230.53869.69×10-3H2.85×1060.0015.322.42.2197.9230.5386I2.85×1060.0014.85.12.2197.9230.53868.99×10-5J2.85×1060.0010.512.2197.9230.5386K2.85×1060.00112.2197.9230.5386表11-3各关注点散射辐射剂量率估算结果工作模式关注)fd(m)X(mm)αβγ透视模式A2.40×1050.0015.3435.36923.490.58812.03×10-7B2.40×1050.0015.0435.36923.490.58812.28×10-7C2.40×1050.0014.644.65.36923.490.58815.00×10-11D2.40×1050.0013.284.65.36923.490.5881E2.40×1050.0013.684.65.36923.490.58817.95×10-11F2.40×1050.0013.884.65.36923.490.5881G2.40×1050.0014.8435.36923.490.58812.47×10-7H2.40×1050.0015.322.45.36923.490.5881I2.40×1050.0014.85.15.36923.490.5881J2.40×1050.0010.515.36923.490.5881K2.40×1050.00115.36923.490.58810-1摄影模式A2.85×1060.0015.3432.2337.8880.72956.52×10-2B2.85×1060.0015.0432.2337.8880.72957.32×10-2C2.85×1060.0014.644.62.2337.8880.72952.41×10-2D2.85×1060.0013.284.62.2337.8880.72954.81×10-3E2.85×1060.0013.684.62.2337.8880.72953.82×10-3F2.85×1060.0013.884.62.2337.8880.72953.44×10-3G2.85×1060.0014.8432.2337.8880.72957.93×10-3H2.85×1060.0015.322.42.2337.8880.72952.54×10-2I2.85×1060.0014.85.12.2337.8880.72957.36×10-1J2.85×1060.0010.512.2337.8880.7295805K2.85×1060.00112.2337.8880.7295分析预测结果,项目工作场所各关注区域剂量率见表11-4。表11-4各关注点辐射剂量率估算结果关注点位置摄影状态透视状态位置泄漏辐射散射辐射总有效剂泄漏辐射散射辐射剂量率HS总有效剂42单位µGy/hµGy/hµGy/hµGy/hµGy/hµGy/h7.96×10-36.52×10-27.31×10-24.88×10-82.03×10-72.52×10-7B:北侧操作间(铅门)8.94×10-37.32×10-28.21×10-25.47×10-82.28×10-72.83×10-7C:北侧操作间(墙外)2.92×10-42.41×10-22.70×10-35.00×10-110×10-11D:西侧会议室5.85×10-44.81×10-35.40×10-32.40×10-11E:东侧走廊4.65×10-43.82×10-34.29×10-37.95×10-1186×10-11F:南侧走廊(墙外)3.44×10-33.86×10-3-11G:南侧走廊(铅门)9.69×10-37.93×10-38.90×10-25.94×10-82.47×10-73.07×10-7H:楼上会议室2.54×10-22.86×10-11.23×10-66.37×10-68.99×10-57.36×10-18.26×10-47.66×10-133.96×10-12J:医生操作位(铅衣+铅帘)8059272.72×10-1K:护士(铅衣+铅帘+移动铅屏)4.72×10-20-12.44×10-1由表11-4可知,在摄影状态下,中C介入手术室各屏蔽体表面处0.3m处的辐射剂量率估算值为8.26×10-4~2.86×10-1µGy/h;在透视状态下,中C介入手术室各屏蔽体表面处0.3m处的附加剂量率估算值为3.96×10-12~6.37×10-6µGy/h;有效剂量率与吸收计量换算系数,取1Sv/Gy,则本项目中C介入手术室各屏蔽体表面外0.3m处的辐射剂量率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µSv/h”的要求。介入手术室各屏蔽面的防护效果较好。此处,上述评价是基于保守假设进行的。实际运行时,介入手术室(介入手术室外)的辐射剂量率水平可以维持在正常本底水平。(3)附加年有效剂量率①人员受到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可由式11-4计算得到。HW=HRKTt式中:HW——年受照剂量;K——有效剂量与吸收剂量换算系数,取1Sv/Gy;(11-4)43T——人员居留因子;t——年曝光时间,h/a。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设备包括透视和摄影两种工作模式,根据医院提供信息,项目正常运行后,每年最多进行150台手术,手术开机照射时间保守估计为透视10min,摄影2min,则本项目射线装置的预计年开机工作时间如下:表11-5不同工作模式下的预计开机时间工作模式每次照射时间年最大工作量年开机时间透视min150台手术25h摄影2min5h①估算结果附加年有效剂量率估算见表各关注点附加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表关注点位置摄影状态透视状态换算系数K人员居留T附加年有效剂量率HW年剂量约束限值总有效剂年曝光时间总有效剂年曝光时间位置µGy/hh/h/µGy/hh/h/Sv/Gy/mSv/amSv/aA:北侧操作间(铅玻璃)7.31×10-252.52×10-725113.66×10-45B(铅门)8.21×10-252.83×10-7251152.70×10-350×10-1125111.35×10-55D:西侧会议室5.40×10-352516.75×10-60.25E:东侧走廊4.29×10-3586×10-112515.36×10-60.25F:南侧走廊(墙外)3.86×10-35-112514.82×10-60.25G:南侧走廊(铅门)8.90×10-253.07×10-72510.25H:楼上会议室2.86×10-156.37×10-62513.57×10-40.25I:楼下120调度中心8.26×10-453.96×10-1225111.03×10-60.25G:医生操作位(铅衣+铅帘)927525114.675K:护士(铅衣+铅帘)52.44×10-125110.81544(1)职业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由上表可知,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项目所致操作间内工作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为4.10×10-4mSv,所致介入医生年有效剂量为4.67mSv,护士人员年有效剂量为0.81mSv,本项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设备拟配备4名介入治疗医师,2名护士,2名操作间操作人员。即4名医生轮班,每名医生年最大手术量为38台,故轮班后每组医生所受的年附加有效剂量为1.17mSv/a,护士受到的年附加有效剂量为0.41mSv/a,操作人员受到的年附加有效剂量为2.05×10-4mSv/a,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要求的工作人员连续5年年平均有效剂量 (20mSv),也不超过本项目对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控制目标(5mSv)。在实际中,上述估算比较保守,计算忽略了设备材料的衰减作用和人体的吸收作用,此外本项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设备床边操作系统、床边剂量控制系统等防护设施,可实时显示剂量率、调节运行档位,因此实际本项目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医护人员受到的年附加剂量率小于理论计算值。(2)公众年附加有效剂量移动式平板中C系统设备正常运行工况下,机房外公众所受的年附加有效剂量范围为1.03×10-6mSv~4.10×10-4mSv,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年有效剂量基本限值(公众人员1mSv)及本次评价所取的年剂量约束值(公众人员0.25mSv)要C型臂类比分析为分析了解本项目移动C型臂装置建成投入运行后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辐射影响,本评价选取《武功县人民医院新增医用X射线装置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进行类比评价,可比性分析详见表11-7。表11-7射线装置可比性分析类比对象本项目技术参数(最大管电压/管电流)120KV/60mA主要设备VeradiusVeradiusUnity机房面积(m2)27.44m243.66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4.9m5.9m防护设施四周墙体240mm实心砖墙+30mm硫酸钡涂料(4.4mmPb)240mm砖墙+3层0.8mmPb硫酸钡防护板(4.6mmPb)观察窗铅当量2mmPb铅玻璃铅当量3mmPb铅玻璃45防护门铅当量2mmPb铅防护门铅当量3mmPb铅防护门房顶120mm混凝土现浇层+12mm硫酸钡防护涂料(2.0mmPb)120mm混凝土+1mmPb铅防护板(2.0mmPb)地板土层无防护120mm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