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_第1页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_第2页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_第3页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_第4页
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测量技术2020级】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

二、入学要求.............................................................................................1

三、修业年限.............................................................................................1

四、职业面向...........................................................................................1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2

(一)培养目标...................................................................................2

(二)培养规格...................................................................................3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7

(一)公共基础课程...........................................................................7

(二)专业(技能)课程...................................................................9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6

八、实施保障...........................................................................................20

(一)师资队伍.................................................................................20

(二)教学设施.................................................................................22

(三)教学资源.................................................................................23

(四)教学方法.................................................................................24

(五)学习评价.................................................................................24

(六)质量管理.................................................................................24

九、毕业要求...........................................................................................24

十、附录....................................................................................................24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人:梁磊审核人:李捷斌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二)专业代码:520301

二、入学要求

入学要求: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3年(全日制)

四、职业面向

表1本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所属专

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

业大类业类

(代码)(代码)(或技术领域)证书)

(代码)(代码)

控制测量、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

工程施工测量、

资源环测绘地与处理、

专业技术工程测量工程工程变形监测、

境与安理信息测绘地理信息智能应

服务业技术人员线路与桥隧测量、

全大类类用、

(M7483)(2-02-02-02)地下管线测量、

(42)(4203)无人机摄影测量、

矿山测量

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库

1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测绘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建筑企业、测绘仪器销售与服务等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城市和工程建设、资源

勘察开发、调查与管理的相关领域从事大地测量、数字测图、工程测量、地籍

测量、房产测绘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一)主要岗位类别

(1)控制测量技术员;

(2)工程测量技术员;

(3)地形测量技术员;

(4)地籍测量技术员;

(5)航测内业测量技术员。

(二)未来经过培训能转岗到的岗位

(1)建筑制图员岗位;

(2)施工监理员岗位;

(3)建筑资料员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

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工程

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的工程测量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或技术技能领域),能

够从事控制测量、工程施工测量、工程变形监测、线路与桥隧测量、地下管线

测量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应熟悉规范和标准

(1)《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

(2)《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2021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GB/T13989-2012;

2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5967-2008;

(6)《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7)《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CH/T2007-2001;

(8)《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9)《地籍测绘规范》CH/T5002-1994;

(10)《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

(11)《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

2.应掌握技术技能

(1)具备控制测量的能力;

(2)具备数字化测图的能力;

(3)具备水准测量的能力;

(4)具备建筑施工测量、变形观测的能力;

(5)具备地籍测量的能力;

(6)具备航测数据编绘的能力;

(7)掌握GPS测量的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

(8)具备编制测量程序、误差分析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

①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

②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

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③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3

④勇于奋斗、乐观向上,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

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

通和协作。

⑤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

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⑥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

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职业素质

①业务素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工程测量设计、施

测、测量仪器操作能力,熟悉工程测量技术管理、生产组织与生产调度。有较

强的自学能力,具有大胆创新、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与职业(岗位)有关的专

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能及时评价、吸收国内外新技术,具有较快适应第一线工

作的能力。

②职业道德素质:热爱测绘事业,遵守测绘行业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相关

规定,按《测绘法》办事,保守秘密,不弄虚作假,不做虚假的测绘资料,不剽

窃他人测绘成果,正确使用已有测绘资料。

2.知识结构

(1)公共基础知识

①掌握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②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④掌握人文、道德和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专业知识

①熟悉测绘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创

新创业等知识。

②掌握常用工程测量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的知识。

③熟悉工程施工的组织与管理、控制的模式、方法和手段,掌握工程施工

4

技术与方法的相关知识。

④掌握地形测量、工程控制、工程施工、变形监测等控制网布设、施测、

数据处理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⑤熟悉地形图图式,掌握工程地形图数据采集、编辑处理与制图的知识。

⑥掌握GNSS静态、GNSS-RTK动态数据采集、编辑处理和成果输出的知

识。

⑦掌握工程建设施工测量、变形监测施测及数据处理的相关知识。

⑧掌握地下工程测量、地下管线探测的基础知识。

3.能力结构

(1)通用能力。通用能力一般包括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

能力等。

①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口语表达能将自己

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运用有效的表达方式准确传递,运用文字表达能

做到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

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去努力思考、积极探索,

并且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终身学习能力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

力,能够查阅专业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能够自学专业领域的一些前沿知识和技

能,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④信息加工、数字应用能力

能根据专业领域的需要,借助媒介,采集整理信息。运用一定的专业的计

算方法,对专业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和评价。

5

⑤实践动手能力

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能够处理生产中存在的简单问题,并能对所在

岗位的技术难题提出较可行解决方法。

⑥与人交流能力

具有较好的心态和换位思考的宽广胸怀,尊重他人,诚以待人,做到善于

倾听他人的意见与感受,发现共同的话题和兴趣,运用合适的方式和对方沟通。

⑦与人合作能力

牢固树立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

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⑧创新能力

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以自主学习的能力,敢于创新的

勇气和赋予实践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专业能力

①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图像的能力。

③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水准仪、全站仪和GNSS接收机等常规测绘仪器。

④能够识读工程设计图、施工图以及使用常规测绘仪器进行工程放样,并

具备地面点定位、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的基本能力。

⑤能够布设工程建设控制网以及变形监测、地籍测量等专项工程控制网,

并具备进行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的能力。

⑥具有工程建设规划及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管理等阶段的工程测量

能力。

⑦能够使用全站仪和GNSS接收机采集地物地貌数据,并具备利用数字测

图软件进行工程地形图的绘制和编辑的能力。

⑧能够发现并有效处理工程施工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具备工程施工、组

织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⑨能够初步编写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总结报告,具备工程测量成果

6

质量检查与验收的初步能力。

⑩能够收集现代测绘技术和测绘技术发展水平、发展现状资料,具有本专

业领域的发展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

(1)道德与法律(56学时,3.5学分)

道德与法律是本专业公共基础课,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它又是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课

程,其目的是使同学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法学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

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56学时,3.5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是本专业公共基础课,通过系统学习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

律和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使学生牢固

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问题,增强执行党的基本

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

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

人。

(3)形势与政策教育(16学时,1学分)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本专业公共基础课,“形势与政策”课程结合我国社会主

义建设进程,着重讲述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

和发展成就;让同学们明确现阶段党和国家重大方针、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

施;了解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

7

重大事件以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

识分析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4)体育(72学时,4.5学分)

体育是本专业公共基础课,主要开设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

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艺术体操、散手等内容。通过学习锻炼,使学生达

到国家颁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

精力,保证学习顺利进行,并为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5)高等数学(96学时,6学分)

高等数学是本专业公共基础课,主要讲授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的导数与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

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后续课程及工作实践所必须的数学思想、计算

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专业服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

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6)大学英语(A/B)(104学时,6.5学分)

大学英语是本专业公共基础课,在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

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读、写、听、译的能力,

加强口语会话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使学生达到能够阅读一般资料、在一般交际活动中进行简单对话的水平,以适

应工作需要。

(7)计算机应用基础(56学时,3.5学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本专业公共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的使用及计算机安全等内容。通过学

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软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病毒、网络及计算

机安全等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处

理软件Word的使用;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使用;掌握PowerPoint软件

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和日常维护能力。

8

(8)应用文写作(16学时,1学分)

应用文写作是本专业公共基础课,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务文书、

事务文书和经济文书三大类文书写作的基本要领和要求,了解这些文书的制作

程序等。通过应用文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多种应用文体写作能力,重点掌握

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产品说明书、合同、招投标书的写作技巧,了解

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报告写作要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9)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8学时,2.5学分)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本专业公共基础课,通过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

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6个

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

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

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

创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

技能、求职技能及各种通用技能。

(10)创新创业基础(24学时,1.5学分)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为职业做准备的一门专业基础

课程。课程以创新基础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教学生学会从新的视角思考问题、

用创新的思维方法观察问题,用创新技法解决问题。为后期结合所学专业,产

生发明、创造、创新成果。提升其专业能力,为专业服务。对学生树立创新意

识,提高分析、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打好基础。

2.公共选修课程(课外,6学分)

在学院指定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创新类等

课程中选修6学分,其中3-4学期选修不少于2学分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通

过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技能、特长,培养学生人文

情怀,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9

(1)测量基础(72学时,4.5学分)

测量基础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水准测量、

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误差理论基本知识、方向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三角高

程测量、大比例尺的地形测绘、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的基本应用。使

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测量技术和方法。

(2)工程识图(24学时,1.5学分)

工程识图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了常用投影的基本知识,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基本形体的投影、轴测投影、建筑工程识图的基本知

识、立体的表面交线、组合体、工程物体的表达方法、房屋施工图、道路与桥

梁工程图、水利工程图。

(3)控制测量(48学时,3学分)

控制测量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讲授电磁波测距、水准测量、三角

高程测量、导线测量、参考椭球和高斯投影计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4)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48学时,3学分)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讲授了数字化测图的基

本原理、作业过程、野外数据采集、数据编码、数据传输、图形编辑和图形输

出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数字化测图、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5)测绘工程CAD(48学时,3学分)

本课程在对AutoCAD的基础知识、地形图、地籍图基础知识进行一般性阐

述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测量专业对AutoCAD的要求,结合南方CASS测量绘图

软件,较为详细地介绍地图符号的设计方法、地形图和地籍图以及道路工程图

的绘制,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地形图,地籍图和道路工程图的

绘制方法。

2.专业核心课程

(1)摄影测量与遥感(48学时,3学分)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学习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

基础理论,使工程测量专业的学生具备航片和遥感影像判读的能力,能熟练运

10

用各种软件对航片和遥感影像进行处理,以满足诸多领域(包括土木工程勘察、

国土资源调查、自然灾害与环境监测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对摄影测量与

遥感技术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

(2)工程测量(48学时,3学分)

工程测量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讲授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的应用、

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及精度分析、建筑工程测量、管线测量、贯通测量、建筑

物变形观测和高精度工程测量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施工放样、变形观测和工程

施工中的常规测量方法。

(3)GNSS原理及应用(48学时,3学分)

GNSS原理及应用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内容讲授GNSS卫星测量

的基本原理、GNSS测量的误差来源、技术设计和数据处理、GNSS卫星信号接

收机的使用、GNSS卫星测量技术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GNSS

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GNSS的产生、优点和广泛用途,掌握GNSS的组成及

信号结构,GNSS定位中的误差源,距离测量和定位方法,GNSS的实际操作与

应用。

(4)测绘程序设计与应用(40学时,2.5学分)

测绘程序设计与应用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包括了计算机编程,

了解可视化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具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可视化编程能力;

通过上机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编写简单基本程序,或

与他人协作编制较为复杂的测量程序。

(5)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48学时,3学分)

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讲授工程建筑物的变

形监测的要求和特点、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理论、技术、方法等内容。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具备处理分析监测数据的基本

能力。

(6)现代测量数据处理(48学时,3学分)

现代测量数据处理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测量误差理论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利用条件平差法和间接平差法进行水准网、三角网基

11

本图形的平差计算;能应用平差软件进行导线网、测边网、边角网、三角网平

差计算。使学生掌握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平差方法。重点使学生掌握现

有平差软件的使用。

(7)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48学时,3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讲授地理信息系

统(GIS)的基本概念,GIS数据源、数据模型、编码及特征表达,GIS空间数据

的输入、编辑和组织,GIS数据库及属性库的操作,GIS空间数据处理,GIS

的基本空间分析操作,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其应用,GIS数据及其产品的输出

等内容。结合软件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GIS技术的基本原理、GIS在

城市规划中应用。

(8)地籍与房产测量(48学时,3学分)

地籍与房产测量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讲授地籍与房产控制测量,

地籍细部测量,面积量算,计算机地籍数据处理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土地管理

的基本知识,掌握权属调查和计算机地籍数据处理的方法,掌握地籍与房产控

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方法和面积量算的方法。

(9)矿山测量(40学时,2.5学分)

矿山测量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主要讲述矿山测量的基本知识、使学生

掌握矿井联系测量、井下巷道测量、巷道中线测量、巷道贯通测量、矿图的基

本知识、投影知识以及矿图的识读和应用。

(10)线桥隧测量(40学时,2.5学分)

线桥隧测量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是将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与道

路、桥梁、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及常用的工作内容

和方法结合的一门实用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道路工程、

桥隧工程的施工测量理论和方法,能够妥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工程地质(40学时,2.5学分)

该课程是工程测量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较扎实地掌握从事

工程地质调查、测绘所必需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熟悉工程地质测绘的工作过

程、工作方法、工程地质图件的绘制及资料整理等,掌握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

内容、主要测绘方法,掌握工程地质剖面绘制的基本程序、主要内容、图饰及

12

图例的正确标注等。

3.专业选修课程

(1)测绘英语(20学时,1学分)

测绘英语是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它

既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又是基础英语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内容覆盖了测绘

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包括工程测量、摄影测量、遥感、GPS以及地理

信息系统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术语以及常用测绘仪器、软件的简要

介绍,并包括了科技英语论文翻译和写作技巧的有关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测量专业的学生掌握好专业词汇,理解长句的翻译技巧,全面了解测绘专业

相关的英语表达,提高测绘专业相关英语材料方面的阅读能力和词汇表达能力,

同时能够撰写科技论文英文摘要。

(2)城市规划(20学时,1学分)

城市规划是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包括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

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

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3)地图制图(20学时,1学分)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地图学基本理

论和地图编制方法,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具有编制普通地图和专题

地图的能力,主要学习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设计和地图表示的基础

理论知识,以及地图编辑与整饰方法,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等基本

技能。

(4)测绘法律法规(20学时,1学分)

测绘法律法规是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我国测绘法律法

规的现状、我国测绘基本法律制度以及与测绘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我国测绘

资质管理、测绘执业资格与注册测绘师、测绘人员权力保护和测绘作业证、涉

外测绘。测绘项目的承包发包与招投标、测绘合同及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法规

13

等。

(5)测绘技术发展及应用(20学时,1学分)

测绘技术发展及应用是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了现代测绘技术在

国土规划、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水利交通等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测绘

行业发展动态,了解最新测绘技术,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前,更全面了解测

绘专业。

(6)测绘仪器检测与维修(20学时,1学分)

本课程以测绘仪器的检测维修为主线,主要学习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

及GPS接收机等常规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检测、维修三大部分工作。

4.专业实践课程

(1)测量基础实训(120学时,4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使用;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

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2)控制测量实训(90学时,3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二等水准控制测量,导线控制测量,

内业数据的计算。通过控制网布设及实测,使学生掌握控制网优化方法、选点

埋点、实践完整的设计实测计算过程。

(3)数字测图实训(90学时,3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全站仪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地形图的绘

制全站仪角度观测、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RTK测图,软件绘图,使学生掌握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的基本知识及技术要求。

(4)GNSS测量实训(60学时,2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GNS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GNSS的使用,静态观测、动态

观测,数据处理。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掌握GNSS的使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5)摄影测量实训(60学时,2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航测外业的测量数据,即像控点的坐标数据,以及无

人机拍摄的像片,利用航测内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无人机像片进行外业

调绘工作。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掌握航测的内外业的基本工作流程。

(6)绘图软件实训(90学时,3学分)

14

主要内容包括:绘图软件的使用、平差软件的使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测绘软件。

(7)变形观测实训(30学时,1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沉降位移点的布设、沉降位移观测、变形数据处理。通过

本次实习使学生掌握变形观测的过程及数据分析的能力。

(8)工程测量实训(150学时,5学分)

主要内容包括:根据道路断面测量、施工测量、施工放样,带状地形图测

量及内业数据处理。通过本次实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中测量问题的能力。

(9)综合技能强化实训(120学时,4学分)

主要内容为结合一个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测量外

业组织、数据处理、资料整理。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积累管理组织经验,培养

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0)毕业设计/论文(180学时,6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

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

(11)顶岗实习(600学时,10学分)

顶岗实习指在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

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

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

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

5.综合素质实践课程

(1)入学、安全教育(30学时,不计学分)

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校纪法规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和专业思想

教育等活动,帮助大学新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

和职业生涯,使其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地学习、生活习惯,

充分利用大学优越的学习条件,为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做好准备。

(2)军训(60学时,2学分)

15

通过基本军事训练与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增强国防观

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观念;加强组织

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

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3)素质拓展(课外进行,3学分)

通过科技技能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锻炼学生

的交流、创新、创业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

开阔、胸怀宽广、脚踏实地的社会需求人才。

(4)毕业教育(课外进行,不计学分)

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

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毕业典礼和毕业生欢送等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远大理

想,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奋斗目标,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饱满的热

情走上工作岗位。

(5)劳动与卫生(课外进行,1学分)

课程主要通过劳动法、劳动合同、劳动争议等知识学习,了解和掌握劳动

法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学生将来劳动就业提供一定帮助。通过劳动安全

卫生、以及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艾滋病有一个正确

的认识,并掌握艾滋病预防的有效方法。

(6)创新创业实践(课外进行,1学分)

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测量基础工作,学生借助所学的测量工

具,让学生从创新测量方式、优化测量方案等方面出发,发散思维,再结合教

师的指导,去完成实际工程的测量任务。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表2-表5分别为实践教学设置表、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进程表、理论教学

进程表、教学学分、学时统计表。

16

表2实践教学设置表

序学周备

实践课程名称主要内容及要求地点考核办法

号期数注

熟练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

1测量基础实训Ⅰ4校内考查

仪,掌握测量工作的内容和任务

掌握二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等

校外实

2控制测量实训Ⅱ3的方法及数据处理,实践完整的考查

训基地

设计实测计算过程。

掌握数字化测图的技术方法,掌校外实

3数字测图实训Ⅱ3考查

握简单的数据处理及方法训基地

GNSS的使用,静态观测、动态校外实

4GNSS测量实训Ⅲ2考查

观测,掌握数据处理方法。训基地

航天远景等无人机相关软件的

5摄影测量实训Ⅲ2校内考查

使用,使用航片外业调绘。

CASS软件的使用、平差软件的

6绘图软件实训Ⅲ3使用、arcgis软件的使用、。校内考查

使学生学熟悉相关软件。

沉降位移点的布设、沉降位移观

测、变形数据处理。掌握变形观

7变形观测实训Ⅳ1校内考查

测的过程及数据分析的能力。三

维激光扫描仪应用

道路断面测量、施工测量、施工

校外实

8工程测量实训Ⅳ5放样,掌握测量方法及技术资料考查

训基地

的提交。

技术方案的设计、测量外业组

校外实

9综合技能强化实训Ⅴ3织、数据处理、资料整理。积累考查

训基地

管理组织经验。

按照规定题目撰写毕业论文,综普通教

10毕业设计/论文Ⅴ6考查

合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室

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专业所

11顶岗实习Ⅵ20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企业考查

生产任务。

表3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进程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2020】

学年一二三合计

(周

学期ⅠⅡⅢⅣⅤⅥ数)

总周数262625272527156

假期66575736

学期周数202020202020120

实践教学周数767692055

课程序课程

项目名称学分周学时数/教学周数学时

性质号代码

综合素1入学、安全教育40354030/130

质实践

课程2军训00003230/260

17

共12学3素质拓展000043课外

4毕业教育412310课外

5劳动与卫生403501课外

6职业资格证书000053课外

7专项技能证书000062课外

8创新创业实践000111课外

9测量基础实训07074430/4120

10控制测量实训07075330/390

11数字测图实训07078330/390

12GNSS测量实训07081230/260

专业实13摄影测量实训07357230/260

践课程

14绘图软件实训07080330/390

共42学

分15变形观测实训07079130/130

16工程测量实训07077530/5150

17综合技能强化实训00008330/390

18毕业设计/论文00009630/6180

19顶岗实习412641030/20600

合计学分、学时542101802101802706001650

备注:素质拓展含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毕业教育均在课外进行。

表4理论教学进程表【测量专业2020-01班】

学年一二三

合计

学期ⅠⅡⅢⅣⅤⅥ

理论教学周数1313131311063

考试周数1111105

上课周数1212121210068

课程课程讲实验

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上课周合计

性质代码课实训

道德与法律1320054/1248408

14.5

道德与法律2320062/12242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

论1416014/1248408

26

公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

必修论2416024/1248408

课程3形势与政策教育060001课外进行16160

共39

学分体育1416032/1224240

4体育2416044.52/1224240

体育3416052/1224240

高等数学1120074▲/1248480

56

高等数学2120084▲/1248480

18

大学英语(A/B)1120734▲/1248480

66.5

大学英语(A/B)2120744▲/1456560

7计算机应用基础040303.54▲/14563224

8应用文写作0813712/816160

共38学时课外进行

10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403532.5381622

(1-4学期,每学期理论4学时)

11创新创意基础000101.52/1224240

12军事理论000122课外进行36360

公共在学院指定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创新类等课程中选修6学分(其中

3-4学期,选修不少于2学分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自主招生学生在入学报到前完成的在线课程(超

选修13

星尔雅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各1学分)学习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1学分)按照对应学分直接计入公共

课程选修课学分。

14测量基础070824.56▲/12726012

专业

基础15工程识图072981.52▲/1224240

课程16控制测量0708734▲/12483216

1517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0709134▲/12483216

学分

18测绘工程CAD0715834▲/12483216

19工程测量0708934▲/12483216

20GNSS原理及应用34▲/12483216

21摄影测量与遥感0701334▲/12483216

22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0709034▲/12483216

23现代测量数据处理34▲/12483018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

240709534▲/12483216

25地籍与房产测量0709234▲/12483216

26矿山测量070972.54▲/10403010

专业

核心27线桥隧测量070952.54▲/10403010

课程28工程地质2.54▲/10403010

共31学

测绘程序设计与应用2.5▲

分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