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9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沉淀溶解平衡_第1页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9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沉淀溶解平衡_第2页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9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沉淀溶解平衡_第3页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9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沉淀溶解平衡_第4页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9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沉淀溶解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9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

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沉淀溶解平衡

一、单选题

1.(2023•安徽蚌埠•统考三模)百里酚蓝(以下记为H2A)是一种有机弱酸,结构如图1

所示,其电离平衡可表示为:h++¾⅛'¾^H++金;

25℃时0.1mol∙L-'溶液中,H2AʌHA∖A?-的分布分数3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B知:δ(A2-)=-----------——-

C(H,A)+C(HAr)+C(A2)

0

8

6

分4(2.0,0.5)⅛(8.8,0.5)

J2

L

百里酚蓝0L^~~■1---1I1j11-J

02468101214PH

图1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原因是酚羟基发生了变化

C(H)L

B.δ(HA)=

2++

c(H)+c(H)Kal+KalKa2

2+

C.pH=7.0:c(HA)>c(A)>c(H2A)>c(H)=c(OH^)

D.NaOH滴定CH3COOH,可用HzA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复

原即为滴定终点

2.(2023•安徽安庆・统考二模)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变化来判断滴定

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滴定终点时电极电位发生突变。常温下,利用盐酸滴定某溶

液中磷酸钠的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与PH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已知:磷酸Kal=6.9x10-3、36.2x10-8、κa3=4.8×10-'

25

VP7mL

A.a点对应的溶液呈弱碱性

B.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b点

+

C.b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H)+C(H3PO4)=C(OH)+(HPO=-)+2C(PO^)

D.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Cr)>c(H3PO4)>c(H?PO;)>c(HPO;)

3.(2023•安徽•统考一模)用OJOOOmolLlNaOH溶液滴定20.0OmLHA溶液过程中的PH

变化如图所示:

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

K(NaOH)∕mL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A为一元弱酸

B.初始HA溶液中的电离度αα=:10%>a>1.0%

C(HA)+c(A)

C.V(NaOH)=20.0OmL时,混合溶液中有c(H+)+c(HA)=c(0H)+c(A)

D.若使用酚儆作指示剂,会产生系统误差,测得HA溶液浓度会偏大

4.(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实验操作中,锥形瓶洗涤后不需要润洗

B.制备FeCL晶体,需将FeCL饱和溶液蒸干

试卷第2页,共18页

C.检验NH3时,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D.焰色试验前,需先用稀硫酸洗涤钳丝并灼烧

5.(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ILPH=9的CHQ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NA

B.2.0g重水(DQ)中所含质子数、中子数各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LHF中H,数目为NA

D.SlmolN?和OJmolH?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N&分子数为0.2NA

6.(2023.安徽滁州•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校考二模)下列说法布亚颐的是

A.有机色素只要遇酸碱变色的PH值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内,并且变色明显,不易受

空气影响的,都可以用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B.准确量取25.0OmL的液体可选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等量具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

蒸储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做“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先将市售食醋稀释10倍,然后用润洗后的酸式滴

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稀释液于洁净的锥形瓶中

7.(2023•安徽宿州♦统考一模)25。C时,用HCl气体调节0.1mol/L氨水的pH,溶液中

微粒浓度的对数值(Igc)、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与PH的关系如下图。若忽略通入气

A.水的电离程度,P1>P2>P3

B.P2所示溶液中:C(Cr)=C(NH;)+C(NH3∙H2O)

C.P3所示溶液中:c(NH:)>c(Cl-)>c(OH-)>c(H+)

D.25℃时,NH;的水解常数为10-925

5

8.(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B(OH)2是易溶二元弱碱(K“=1x10,/Cb2=IxKr'),

常温下,向0.1mol∙LBOHCl溶液中通入HO,溶液中C(BoH随

POHIpOH=Tge(O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0.ImolLBOHCl溶液:C(BOH)>C[B(OH)2]>C(B)

C(BOH+)

B.当POH=I5时,;,2+)=1

C.水的电离程度:a<b

D.当c(B>)>c[B(OH)J时,PH大于3.5

9.(2023•安徽蚌埠•统考二模)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研究X2(g)分别在不同浓度的HX(aq)

和NaX(aq)中的溶解情况,实验测得X2(g)的饱和浓度c(X2)-⅛HX(叫)和NaX(叫)的浓度

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XKg)溶解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ΦX2(aq)+X-(aq).`Xj(aq)KI=O.19

+4

②X2(叫)+H2O(l)=∙H(aq)+X-(aq)+HXO(aq)K2=4.2×10'

+8

③HXO(叫)H(aq)+X0-(aq)Ka=3.2×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4页,共18页

A.a点溶液中存在:c(H+)>c(X)>c(XO)>c(HXO)>c(Xj)>c(OH)

++

B.b点溶液中存在:c(X-)+c(X3)+c(XO-)>c(H)+c(Na)

C.对比图中两条曲线可知X-对X2的溶解存在较大的抑制作用

D.NaX曲线中,随着X2溶解度的减小,溶液中当牌增大

C(HXO)

10.(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下列化学概念或化学用语叙述正确的是

A.BaSO4属于弱电解质B.四氯化碳充填模型可表示为

C.Sz和Sg互为同素异形体D.HClO的结构式为H-Cl-O

11.(2023•安徽滁州•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校考二模)如下图所示,只有未电离的HA

分子可自由通过交换膜。常温下,往甲室和乙室中分别加入ShnollT的NH4A溶液

(PHQ7)和0.imol∙LT的HA溶液(pH=3),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交换膜

甲室乙室

0.1mol∙L-NH4A溶液0.1mol∙L-HA溶液

A.常温下,HA的电离度约为0.1%

B.平衡后,甲、乙两室的PH相等

C.平衡后,甲室中NH-HQ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乙室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

D.若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溶液代替NH,A溶液,则通过交换膜的HA分子的量减

12.(2023♦安徽黄山•统考一模)某元素M的氢氧化物M(OH)2⑸在水中的溶解反应为:

M(OH)2(S),∙M"(aq)+20HXaq)、M(OH)2(s)+2OH(aq)_M(OH);'(aq),25°C,-lgc与

PH的关系如图所示,c为M2+或M(OH疗浓度的值,下列说法镇摩的是

A.曲线②代表-lg[M(OH)j]与PH的关系

B.向pH=14.0的NaJM(OH)J溶液中加水稀释,平衡:

M(OH)2(s)+20H(aq)M(C)H)f(aq)逆向移动,C(OH-)增大

C.M(OH)2的KSP约为IXIoT7

D.25℃,0[1^(0}1):]=0.10101/1时,溶液中的C(OH-)>lmol∕L

13.(2023∙安徽宣城•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实验发现,O.lmol∙L∣MHRO3(强

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PH与温度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不考虑水挥发),图2实验观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的C(OH)a=c

B.a点时,Kw<Kal(H2RO3)∙Ka2(H2RO3)

C.b点溶液中,C(M+)<c(HRθJ+2c(Rθ;)

D.be段主要原因是MHRO3分解生成MKO3

14.(2023•安徽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试卷第6页,共18页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生成白色沉淀,

向滴有酚献的Na2CO3溶液中

A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滴加CaCl2溶液红色褪去

向MgCl2溶液中先滴加过量先生成白色沉

淀,后生成蓝色

BNaoH溶液,再滴力[ICuCb溶KsplCu(OH)2J<KspLMg(OH)2]

液沉淀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

C有白色沉淀生成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

的BaCl2溶液

用伯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该溶液一定为含钠元素的盐

D火焰呈黄色

焰色试验溶液

A.AB.BC.CD.D

15.(2023•安徽蚌埠・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溶液中一定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含Fe3+

向蔗糖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蔗糖完全水

B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热煮沸解

向5mLCuSCh溶液中滴入适量同浓度的先产生蓝色沉淀而发生了沉淀

C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等浓度NazS溶液后沉淀变黑的转化

加热氯化镀和氢氧化钙混合物,在试管口放一

D试纸无明显变化无氨气生成

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A.AB.BC.CD.D

16.(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下列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NHJSO4使蛋白质变

A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NHJ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B

品红褪色SO:

向2mL0.1mol∙L'AgNO,溶液中滴入ɪθ滴

C0∙1mH∙L'K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KSP(AgCl)>Ksp(AgI)

OlmOlLTκι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向°∙lmol∙LHQ溶液中滴加0.1mol∙LKMnO,溶液,

D凡02具有氧化性

溶液褪色

A.AB.BC.CD.D

二、实验题

17.(2023∙安徽安庆•统考二模)重铭酸钾作为实验室重要的基准物质,通常用来标定某

些物质的浓度。实验室模拟固体碱熔氧化法制备K2CnO7步骤如下:

I、制备阶段

①氧化焙烧:在熔融碱中,用强氧化剂氯酸钾氧化Cnθ3,得到易溶于水的铝酸盐;

②熔块提取:用水浸取熔体,过滤,将滤液酸化;

③复分解结晶:向酸化后的滤液中加入细小KCl晶体,抽滤、干燥、得粗产品重铝酸钾。

IL纯度分析

称取1.0OOg的粗产品,配制成IOomL溶液,取25.0OmL用硫酸酸化,加入适量Kl和

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亮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氧化焙烧时,用进行熔融(填仪器名称),下列仪器在纯度分析中用不

到的是(填序号)。

试卷第8页,共18页

ABCD

(2)步骤①中使用的碱为苛性钠,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加入强酸酸化的目的是o

(4)步骤③中加入细小KCl晶体能得到重铭酸钾,原理为2KCl+Na2Cr2θ7=2NaCl+K2Cr2θ7

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o

(5)纯度分析中选择的指示剂是,写出酸性重铭酸钾与Kl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滴定原理是I2+2S20f=2I+S4O;-,若滴定终点消耗O.2θOOmH∕LNa2S2O3

标准溶液22.50mL,则该产品纯度为%(保留两位小数)。

18.(2023•安徽蚌埠・统考二模)[C0(NH3)6]Cl3(三氯六氨合钻)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实验室制备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氯化镂和浓氨水置于锥形瓶中,混合均匀;

②分批加入氯化钻粉末,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呈棕色稀浆;

③再向其中滴加30%H2θ2,当固体完全溶解后,慢慢加入浓盐酸加热10~15min;

④在室温下冷却,过滤,可得到橙黄色[C。(NH3川03晶体。

(ɪ)[Co(NH3川。3中Co的化合价是,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为。

(2)“加热”应控温在60。C进行,控温方式可采取,温度不宜过高

的原因是。

(3)溶液中CoCI2、NH4Cl和浓氨水混合后与H2O2溶液反应生成[C0(NH3)6]Cl3的化学方

程式是。

(4)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

(5)沉淀滴定法测定产品中Cr的质量分数:

i.准确称取mg的产品,配制成IOOmL溶液,移取20mL于锥形瓶中;.

ii.滴加几滴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

iii.重复滴定三次,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mL,计算晶体中Cl-的质量分数。

己知溶解度:AgCI1.3×10-6πιol∙L',Ag2CrO4(砖红色)6.5xl0“mol∙L'

①ii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o

②制备的晶体中Cr的质量分数是(列计算式即可)。

19.(2023•安徽黄山•统考一模)氧钮(IV)碱式碳酸镂晶体

{(NHJ[(VO)6(COJ(OH)JIOHM是制备多种含钢产品和催化剂的基础原料和前

驱体。

已知:①氧帆(IV)碱式碳酸镀晶体呈紫红色,难溶于水和乙醇

②vo"有较强还原性,易被氧化

实验室以V2O5为原料制备该晶体的流程如图:

国I氧比IV)碱式碳酸嵌晶体

向。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溶液,微沸数分钟。

i∙45N2H4∙2HC1

ii∙将净化的VOCl2溶液缓慢加入到足量NH4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析出紫红色晶体。

近待反应结束后,在有CO?保护气的环境中,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抽滤,所得晶体

用饱和溶液洗涤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次,得到粗产品。

NH4HCOj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生成VoCl2的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ii可在如下图装置中进行:

①上述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e→(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打开K,,当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关闭K,,打开K?,进

行实验。

③写出装置D中生成氧钢(IV)碱式碳酸镂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步骤iii中抽滤装置如图所示,抽滤原理是0

试卷第10页,共18页

自来水龙头

(4)步骤iii中用饱和NH4HCO3溶液洗涤晶体,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0

(5)为测定粗产品中钢的含量,称取0∙8g粗产品于锥形瓶中,用20mL蒸储水与30mL稀

硫酸溶解后加入0∙01mol/LKMnO4溶液至稍过量,充分反应后继续滴加2%的NaNo?溶

液至稍过量,再用尿素出去过量的NaNO滴入几滴铁氟化钾KjFe(CN%溶液,最后

用0.2mol∕L(NHJ?Fe(SOJ)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20.(X)mLo

(已知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1,假设杂质中不含钮,杂质也不参与反应,滴定反应为:

2++2+3+

VO:+Fe+2H=VO+Fe+H2O)

①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O

②粗产品中锐的质量分数为O

20.(2023∙安徽∙校联考模拟预测)无水氯化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试剂,乙醇溶解

CuCl2.2凡0减压脱水法制备CuCI2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圆底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2)在常压下,圆底烧瓶中液体的恒沸温度为78℃,本实验中恒温槽中最佳水温是

_______°C。

a.0b.60c.78d.100

(3)干燥塔中装有足量的无水CaCl2,其作用是。

(4)实验结束后,关闭真空泵,在卸下圆底烧瓶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O

(5)直接加热CUCI2-2应。无法制得CUCl2,而是分解得到CU(C)H)2∙CuJ。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6)采用佛尔哈德返滴定法测定样品中氯化铜的含量的反应原理为:Ag++CΓ=AgClI,

Ag.+SCN一=AgSCNJ。取样品0135g于锥形瓶中,加入40.0OmLO.100OmoIZL的

AgNC)3溶液,再加指示剂:用0∙1000mol∕L的NHdSCN溶液滴定,消耗NHitSCN溶液

20.04mLo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O

a.甲基橙b∙酚酬c∙淀粉溶液d.NH4Fe(SOJ2溶液

②样品中CuCl2的含量为%。

三、工业流程题

21.(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

溶剂,难溶于水,熔点为156~157°C,温度超过60℃完全失去药效(已知:乙醛沸点为

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一种工艺如下:

幽驾提取液型-►乙酸

青蒿粉末起驾青蒿素

一粗品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装置a,

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青蒿粉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

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青蒿粉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题:

索氏提取器

1.滤纸套筒

2.蒸汽导管

3.虹吸管

(1)装置a的名称为

试卷第12页,共18页

(2)索氏提取的青蒿素位于(填“圆底烧瓶''或"索氏提取器”)中;与常规的萃取

相比,索氏提取的优点是。

(3)提取液蒸储过程中选用下列哪种装置更好(填字母),原因是。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70%的乙醉溶解、水浴加热、冷却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醛进行萃取分液

青蒿素的纯度,取样品8.0g配制成25OmL溶液,取25.0OmL加入锥形瓶中,再加入足

量的KI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用O.lmol∙L'Na2S2O3标准液滴定。(已知:

I2+2S2O--=2Γ+S4O^,M(青蒿素)=282g/mo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三次滴定数据记录如下:

标准液读数(mL)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5.001.5041.52

第二次25.003.0042.98

第三次25.004.5041.60

青蒿素的纯度为。

22.(2023•安徽安庆•统考二模)金属钢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中有重要作用。含钗尖晶石是

钮渣中最主要的含钮物相,其主要成分有V2O3、FeO、Fe2O3>AI2O3,SiOz采用以下工

艺流程制备V2O5

NaC

203H2OHClNaOH(NH4)2CO3

,i,11P产)1iι榔片

尖晶石一T焙烧800tC∣-►[水溶—►滤液]—T调节PHl~~T沉钮I般邑VQs

气体沉淀1沉淀2沉淀3滤液2

(1)“焙烧''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为,写出V2O3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沉淀1”的成分是»

(3)“滤液1”中铝元素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沉淀2”加热分解后固体产物的用途。(任写一种)

⑸“沉锐”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2CO3,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6)该工艺流程中可回收再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23.(2023•安徽宿州・统考一模)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新型无机材料,化工上可以

利用废弃的锌银电池废料(主要含,Zn、Ni和少量的Fe、Al)制备纳米氧化锌,其生产流

程如图所示,

试「

H2SO4ɪZFP204ɪ

第T血I春Tli反,取H1锌T灌渣锻烧卜》纳米氧化锌

水相(含NiSOP

16l539

已知;Ksp[Zn(OH)2>1.6×10;Ksp[Ni(OH)2]=2.8×10;Ksp[Fe(OH)3]=2.7×10-;

33

KspfAl(OH)3=4.6×10-

回答下列问题:

(I)HzSCU属于高沸点的酸,不仅是因为HzSCU分子属于极性分子,另外一个主要原是

(2)为检验“氧化”操作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某同学取适量待检溶液,滴加酸性高镒

酸钾溶液该方法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以离子方

程式表示)。

(3)“沉铁铝”操作中加热不仅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取“沉

铁铝”操作所得的沉淀物置于LOL水中室温下充分溶解,其中沉淀物中若含有

试卷第14页,共18页

3+

5.6gFe(OH)3最终所得溶液中c(Fe)=mol∕Lo

(4)假定萃取达到平衡时,样品在水和萃取剂中的总浓度比为1:80,若在50mL的水溶

液样品中用IOmL萃取剂P2O4萃取,则萃取后溶液中残留的样品浓度为原溶液的

___________倍•

(5)化工生产中,分离Zd+离子用萃取法而不通过调节溶液PH形成沉淀的方法,原因是

⑹“沉锌”过程中若NH4HCO3用量过大,易生成碱式碳酸锌[2Zn(0H)2∙ZnC03∙2H20]

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4.(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金属银作为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铜银矿(主要成分为银、镁、铜、铁、硅的氧化物)的湿式冶炼

是获取馍的重要途径,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war—►

NXoHh

帙91点淀液

(1)“氧压酸浸”滤液中含有Fe'+、Mg"、Ni2+>Cu?+等离子,通入氧气时加压的目的是

(2)Cu"萃取剂是由I‘H与‘"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其与Cu"

τY

RR

形成的络合物含有的作用力有o

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d.配位键

(3)已知铁碗渣的成分是NazFee(SOjjOH)K,MgO在沉淀除铁过程中的作用是

,其参与生成铁矶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沉镇步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填化学式)。

(5)沉银过程中MgO的加入量对镇沉淀的影响如图所示,当PH为8.5时,溶液中Ni2t的

浓度为(己知该温度下KjNi(OH)2]=2.0X10")结合图中信息回答,选择

MgO加入量为3.0g的理由是。

9

80

8

*60

½40

≡207

6

3

25.(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一种由铜阳极泥(主要成分有Se、Ag2Se,Cu2Se,

还含有少量的Au、Pt等贵金属)提取Se,同时回收Ag和CU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NaWOjNaOH

MH2SO4

MnOlNaCI蚪X沉晒-I,沉铜-CUOHh

lxστ

m.浸出.盘阳懑沉银一

极泥粗硝注液2

浸出演NarS3O册液

⅛Γ溶浸还原—

潴液3

已知:①硒的沸点685C,在空气中加热时会被氧化。

②在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恰好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Cu2+Mn2+

开始沉淀的pH4.08.1

恰好沉淀完全的PH6.710.1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浸出”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种合理措施);浸出渣的主要

成分是。

(2)工业上铜阳极泥还可以用浓硫酸浸出,从产物角度分析其缺点是。

(3)铜阳极泥中的硒元素主要以SeOj形式留在浸出液中,写出Se单质在“浸出”时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______。

(4)“沉硒”所得粗硒可采用真空蒸储的方法提纯,采用真空蒸储的目的是。

试卷第16页,共18页

(5)加入NaOH进行“沉铜”处理,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

3t

(6)已知:常温下,[Ag(S2O3)J(aq),Ag(aq)+2S2O≈(aq)K=2.7xl(Γ”,

AgCI(S)AgYaq)+Cl(aq)勺=1.8x1(T°。“溶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AgCI+2S2O^[Ag(S2O3)2]+CΓ,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⑺“还原”时,工业上常用HCHo在碱性下还原[Ag(SzOs)J"得到Ag,反应后所得滤

液3可进入操作中循环利用(填流程中操作名称)。

四、原理综合题

26.(2023・安徽滁州•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校考二模)电解质的溶液中存在着众多的化

学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25°C时,H2SO3的电离常数KaI=LoXlO-,κa2=1.0×10∖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

溶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通过计算解释原因是;若

c(H,SO,)

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C(HSo)将(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2)已知室温下:Ka(HCIO2)=LIXIo-2,Ka(CFhCOOH)=1.8x10-5。25℃时,浓度均为

0.1mol∕L的NaC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两溶液中c(CIO2)(填,“Y

或"=")C(CH3C00)若要使两溶液的PH相等,可(填序号)。

a.向NaClO2溶液中加适量水

b.向NaClO2溶液中加适量NaOH固体

c.向CHsCOONa溶液中力riCH3COONa固体

d.向CH3COONa溶液中加适量的水

(3)25°C时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nCI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首先生成沉

2013

淀的离子方程为。已知Ksp[Cu(OH)2]=22xl(yKsp[Mn(OH),]=l.IxlOo

(4)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室温下,向IOOmLO.4OmoI∙L∣H2C2O4溶液中加入

1.0mol∙LNaOH溶液调节pH,加水控制溶液体积为200mL。测得溶液中微粒的3(x)随

C/∖C(X)

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b(χ)=c(Hgo4)+c(Hcq4)+c(cq;)X代表微粒H2JO4、

HC2。4或cq:。

PH

①室温下,草酸H2C2O4的电离常数Kal=

②当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40mL时,c∙(H+)+c∙(H2C2OQ=.(写关系式)。

③在C点,C(HC2O4)=mol∕L0

试卷第18页,共18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随着PH的增大,HA-在增大,FhA在减小,随着PH的进一步增大,则HA-在减小,

A%在增大,以此解题。

【详解】A.根据结构可知,百里酚蓝为二元弱酸,其中酚羟基更加难以电离,根据信息可

知,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原因是酚羟基发生了变化,A正确;

R根据H,AH++HAHAH++A2^∏τ⅛K-),C(HA)_c(H)∙c(A^)

B∙根据fl⅛黄色嚼.一蜃包可知,Kal-C(H,A)'∙,'~c(HA),

将其代入,,/H?Kal-------=-------巴生?-------=3(HÆ),B正确;

2++2V,

c(H)+c(H)Ka,+KalKa2C(HA)+C(A)+C(H2A)

2+

C.根据分析结合图示可知,pH=7.0:c(HA)>c(A)>c(H2A)>c(H)=c(OH"),C正确;

D.滴定终点为醋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此时溶液应该橙色变蓝色,

D错误;

故选D。

2.B

【分析】0-a发生的反应为PO:+H+=HPO:,a点的主成分为Na2HPO4和NaC1;a-b发生的

反应为HPC⅛+H*=H2PO4,b点的主成分为NaHzPO4和NaC1;b-c发生的反应为

+

H2PO4+H=H3PO4,c点的主成分为HFO4和NaCl0

KIA14

【详解】A.Kh2=-ɪ=--->Ka3,即HP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故该溶液为碱性,

Ka26.2×10

A项正确;

K]0∣4

B.Km=广=77Fr<Ka2,即H,PO4电离大于水解,b点溶液呈酸性,HTOa电离出来

Kal6.9×10

的H+抑制H2O的电离。而a点HP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a>b,B项错误;

C.b点成分为NaHzPCU,该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为C(H+)+

C(H3PO4)=C(OH)+(HPo:)+2c(PO:),C项正确;

D.主成分为HFo4和NaC1,由上分析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c(Cl)>C(H3PO4)o同时

磷酸的电离逐级减弱c(H2PO;)>C(HPO:),所以c(Cl)>c(H3PO4)>c(H,PO;)>C(HPo:),

答案第1页,共18页

故D项正确;

选Bo

3.C

【分析】滴定过程中溶液PH突变时,V(NaOH)=20mL,此时参与反应的“(NaOH)="(HA),

由此可知HA的初始浓度为0.IOOOmol∙LΛ

【详解】A.初始溶液3>pH>2,说明HA未完全电离,因此HA为一元弱酸,故A项正确;

B.初始HA溶液中l(Γ2mol∙L7∣>c(H+)>10-3mol∙LT,初始溶液中c(H*)稍大于C(A一),

C(A)

c(HA)+c(A)=0.Imol-L',因此初始HA溶液中的电离度10%>>1.0%,故

C(HA)+C(A1

B项正确;

C.V(NaoH)=20.0OmL时•,溶液中溶质为Na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H*)+c(Na+)=c(θH-)+c(A)物料守恒:C(Na+)=C(HA)+c(A),因止匕

c∙(H+)+c(HA)=c∙(θH)故C项错误;

D.酚酰试液在溶液pH>10时变红,由图可知当溶液pH>10时,所加NaOH溶液体积大于

20mL,因此测得HA溶液浓度会偏大,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的是C项。

4.A

【详解】A.滴定实验操作中,锥形瓶洗涤后不需要润洗,润洗会导致所测值偏大,A正确;

B.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且会发生水解,制备FeCl2晶体,需将FeCl?饱和溶液在真空且氯化

氢气流中蒸发,B错误;

C.检验NH,时,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存在氨气,C

错误;

D.进行焰色反应时,所用伯丝需要用稀盐酸洗涤并充分灼烧,不能用稀硫酸,D错误;

故选A0

5.B

【详解】A.C&COONa溶液促进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NA,A错误;

B.重水(D?O)的质子数为10,中子数也为10,2.0g重水(QO)为(Mmol,故质子数、中

答案第2页,共18页

子数各为NA,B正确;

C.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不能用于计算,C错误;

D.此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N&分子数小于0∙2NA,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有机色素只要遇酸碱变色的PH值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内,并且变色明显,不

易受空气影响的,都可以用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A正确;

B.准确量取25.00mL的液体可选用移液管或滴定管等量具,量筒不可以准确量取,B错误;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憎水

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否则导致量取的液体浓度偏小,C正确;

D.做“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先将市售食醋稀释IO倍,然后用润洗后的酸式滴定管

量取一定体积的稀释液于洁净的锥形瓶中,酸式滴定管必须润洗,而锥形瓶不需要润洗,D

正确;

答案为B

7.D

【详解】A.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PHP2、P3点对应的溶质分别为:NH3∙H2O和少量的

NH4CI,NH3∙H2O和较多的NH4Cl,NH4Cl,由于链根离子水解对水的电离其促进作用,其

含量越高促进作用越强,故水的电离程度,P∣<P2<P3,A错误;

B.由A项分析可知,Pz点溶液的溶质为NH3∙H2O和较多的NEC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P2所示溶液中:C(Cr)<c(NH:)+C(NH3∙H2θ),B错误;

C.由A项分析可知,P3点溶液的溶质为NHqi,溶液呈酸性,故P3所示溶液中:c(CI-)>

C(NH;)>c(H+)>c(OH),C错误;

D.由题干图示信息Pl点可知,当C(NH:)=C(NH3∙H2θ)是溶液的PH值为9.25,故250C时,

NH:的水解常数Kh=C(NHJHe)C(H)=C(H+)=ιo-9∙25,D正确;

C(NH4)

故答案为:D。

8.D

【详解】A.B(OH)2是易溶二元弱碱,而BoH+的水解平衡常数

答案第3页,共18页

K]0-'4

Kh=黄=U=IoT>Kγ,则说明BoH+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水解和电离都是

/Yu∣1.UX1U

+2+

微弱的,故O.lmolLjBOHCl溶液:C(BOH)>C[B(OH)2]>C(B),A正确;

++

1C(BOH),cc(BOH)

B.当POH=I5时,C(OH)=IoΛnol∕L,—=-τ-⅛τ——J=IOI则.、-八/=1,B正

qc(B2+)∙c(OH)c(B2t)

确;

C.向0.1mol∙L∣BOH。溶液中通入HCl,发生反应生成更多的B?+,B?+越多,水解程度越

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则水的电离程度:a<b,C正确;

D.KbMb2=空温粤=10咒当C∙(B2+)>C[B(OH),]时,e2(OH)<1021,

C(OH)VlOT3,贝IJC(H*)>10",PH小于3.5,D错误;

故选D。

9.D

【详解】A.由反应②可知,HX为强酸,完全电离,溶液中反应程度①>②>③,a点主要

溶质为HX、X2,由于HX(aq)=H+(叫)+X(aq),X-会与X2反应,所以C(H+)>c(X>

c(X;)>c(HXO)>c(XO)>c(OH),选项A错误;

B.b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X)+c(X;)+C(XO-)+C(OH)所以

c(H+)+c(Na+)>c(X-)+c(Xj)+c(XO),选项B错误;

C.HX和NaX溶液均能完全电离出X-,在HX溶液中,随着c(K)增大,X2的饱和浓度增

大,在NaX溶液中,随着c(X-)减小,X2的饱和浓度增大,X-对X2的溶解度无明显作用,

选项C错误;

D.NaX溶液中,=条,随着X2的溶解度减小,其溶液中C(H+)减小,所以条

增大,即坐襄增大,选项D正确;

C(HXO)

答案选D。

10.C

【详解】A.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即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完全变

成阴阳离子的化合物,一般是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硫酸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