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铁粉可做食品保鲜剂﹣﹣铁粉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D.金刚石能裁玻璃﹣﹣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属3.生活中金属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熔点高 B.良好的导电性C.硬度大 D.银白色的光泽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高钙奶粉C.蒸馏水D.生铁5.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6.下列说法科学的是()A.用加碘食盐预防贫血B.用亚硝酸钠腌制腊肉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D.用甲醛浸泡食物防止腐烂7.硼烯(Borophene)因其优越的电学、力学、热学属性,被科学界寄予厚望,或将成为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神奇纳米材料”。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B.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D.硼原子核外有5个中子8.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向一定体积的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9.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A.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B.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D.共享单车出行10.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下列从化学角度对画线部分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分子在不断运动B.“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反复煅烧锤打氧化,降低含碳量,变成钢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但并未发生化学变化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下图的信息填空: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_____,甲、乙图中所示二种元素的单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剧烈反应的产物是_____(填名称)。A、B、C、D表示4种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氢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微观示意图①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②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若有34gA,则需_____gB与之恰好完全反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向盛有13.5g石灰石的烧杯中,加人5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9.1g,试计算:(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2)所取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班同学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甲方认为“利大于弊”,理由是: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或碱反应;乙方认为“弊大于利”,理由是: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等。你愿意加入________方(填“甲”或“乙”),并说出你的一条辩论理由_______________(与上面所列理由不同)。14.t1℃时,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各20克,分别加入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未溶解的固体/g5.402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t1℃时丙的溶解度为_____。图中表示固体甲的曲线是_____。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用甲乙丙表示)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实验小组以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在水中能溶解出微量的Ca2+,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为牙齿的替代物,模拟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查阅资料)①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含氟牙膏中的NaF能与牙齿表面溶解的微量Ca2+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②常温下,酚酞溶液遇pH<8.2的碱性溶液不变色。(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一:如图连接仪器,进行实验。实验组对照组锥形瓶中的物质0.5g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0.5g未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注射器中的物质20mL3.5%的盐酸m试管中的物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试管中溶液褪色时间(s)t1t2实验二:如图连接仪器,锥形瓶和注射器中的物质均与实验一相同。进行实验,测量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与结论)(1)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用止水夹夹住右侧橡皮管,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实验一中:①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m处应填写的是______。(3)实验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其理由是______。由此推断出实验一中,t1______t2(填“>”、“<”或“=”)。(反思与评价)(4)根据本实验模拟的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推测下列摩擦剂一定不能用于制作含氟牙膏的是______(填序号)。ACaCO3BSiO2(二氧化硅)CAl(OH)3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向烧杯中加入变质的氢氧化钙固体和一定量的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固体全部溶解.他们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_____;猜想二:CaCl2和HCl;猜想三:CaCl2和Ca(OH)2;猜想四:CaCl2、Ca(OH)2和HCl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_一定不成立.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1:_____.结论:猜想三不成立.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2:_____.结论: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碱性较强的液体直接进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要处理上述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ACaOBCaCO3CCa(OH)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与先减小,后达一定值,故A错误;B、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B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溶液质量应减小,故C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铁先与AgNO3反应,再与Cu(NO3)2反应,故D正确。点睛∶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2、D【解析】

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对应关系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可以作保护气,对应关系正确;C、铁粉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可以作食品保鲜剂,对应关系正确;D、金刚石硬度大,可以用来切割玻璃,但是金刚石是非金属单质,对应关系错误。故选D。【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3、B【解析】

A.不是所有的金属熔点都很髙,有一些金属熔点较低,例如:汞,故A错误;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B正确;C.不是所有的金属硬度都很大,有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例如:铅硬度很小,故C错误;D.金属不同,金属的颜色可能不同,如铁是银白色,但铜是紫红色,故D错误。故选:B。4、C【解析】

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高钙奶粉是由奶粉、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蒸馏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D、生铁是由铁、碳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5、C【解析】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错误的说法,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错误;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是错误的叙述,燃烧的达到着火点,故错误;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是正确的叙述,增大了接触面积,故正确;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是错误的叙述,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故错误。故选C6、C【解析】

A、人体缺碘会患大脖子病,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人贫血应该补充铁元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A选项说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氯化钠可做调味品,用氯化钠腌制腊肉,B选项说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C、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都会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可以用食醋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C选项说法科学,符合题意;D、甲醛可以防腐,但是有毒,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属于致癌物质,对人体有害,但是不能用甲醛浸泡食物防止腐烂,D选项说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解析】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5,符合题意;B、由“石”字旁可知,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不符合题意;D、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5,故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8、D【解析】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时,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为固体物质,图象显示反应后固体质量为零,错误;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一样多,而图示显示加催化剂与不加催化剂生成的氧气质量不一样,错误;C、向一定体积的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水显中性,pH=7,错误;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溶质质量及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故选D。9、C【解析】

A、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以有效的减少“白色污染”,而且可以避免土壤污染。A做法正确;B、农田灌溉使用喷灌和滴灌的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B做法正确;C、焚烧落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既会污染大气,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C做法错误;D、骑行共享单车,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D做法正确。故选C。10、C【解析】

A、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知骤暖说明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所以“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故A正确;B、生铁炼成钢,要降低含碳量,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故B正确;C、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故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2Mg2+氧化镁BD置换反应16【解析】

元素周期表小方格的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表示元素符号,中间表示元素名称,正下方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且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详解】(1)甲图中所示元素为镁元素,原子序数=核电荷数=12;丙图核内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2,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Mg2+;甲、乙图中所示二种元素的单质即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的产物是氧化镁;(2)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图示可知A是由氢原子和硫原子构成的硫化氢分子,属于化合物,B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属于单质,C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属于化合物,D是由硫原子直接构成的硫单质,则属于单质的是BD;②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即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由题意可知该反应为硫化氢(A)和氧气(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C)和硫(D),设需要B物质(氧气)的质量为x,2H22×3434解得x=16g,即若有34gA,则需16gB与之恰好完全反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0%10g【解析】

(1)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知,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40%,故填写:40%;(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5g+50g-59.1g=4.4g设所取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解得:x=10g答:所取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甲价格低廉、透光、防水等(或乙易造成环境污染等)【解析】

加入甲方,理由是塑料价格低廉、透光、防水等;加入乙方,理由是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点睛】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注意不能重复题目中的理由,且要与观点对应。14、甲、丙36gc乙>丙>甲丙>乙>甲【解析】

(1)由题中信息可知,t1℃时,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各20克,分别加入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甲、丙均有剩余固体,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甲、丙,t1℃时丙在50g水中最多溶解18g,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t1℃时溶解度为36g;(2)t1℃时甲固体剩余最多,所以t1℃时,甲的溶解度最小,图中表示固体甲的曲线是c;(3)由题中信息可知,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丙>甲;(4)由t2℃时的溶解度和表格中数据可知,溶解度曲线对应物质是甲-c,乙-b,丙-a,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丙>乙>甲,所以饱和溶液中相同质量的水中溶解的溶质大小关系为丙>乙>甲,取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至一段距离,松开,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CaCO3+2HCl=CaCl2+CO2↑+H2O20mL3.5%的盐酸实验组产生气体的速率比对照组慢>A【解析】

(1)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用止水夹夹住右侧橡皮管,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至一段距离,松开,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①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②本实验采取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唯一改变的因素是鸡蛋壳是否被含氟牙膏处理,其他量相同,从而形成对照试验,故本实验盐酸的用量应保持一致,故m处应填写的是20mL3.5%的盐酸。(3)实验二能证明含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