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精)小学数学教案7篇_第1页
2024年(精)小学数学教案7篇_第2页
2024年(精)小学数学教案7篇_第3页
2024年(精)小学数学教案7篇_第4页
2024年(精)小学数学教案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精)小学数学教案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第86、87页例2,练一练,练习十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相识连续比较是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初步驾驭用综合法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驾驭应用题的结构,学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打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

1、口头提问题:

(1)面粉28千克,大米比面粉少5千克,?

(2)班级图书柜里有科技书20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2倍,?

学生依据题的问题,口答算式。

2、教学打算题

(1)学生读题

(2)思索:这是一道怎样的应用题?

(3)先要提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提柏树多少棵?

(4)第一个问题怎样求?其次个问题呢?

3、引入新课

假如去掉刚才提的问题,你会解答吗?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①学生读题

②说说有哪些条件和问题?

③依据条件画线段图。

15棵

松树

6课

柏树

8棵

杨树

④求杨树有多少棵?就是求线段图上的哪一段?你会算吗?

⑤学生尝试解答

⑥思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5+6=21求的是什么?

21+8=29求的是什么?

⑦同桌相互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⑧小结:这里的三个条件是连续比多少的,解答问题时,可以依据两个条件求出一个问题,再依据求出的'结果和第3个条件求出题目的结果。

2、教学“想一想”

(1)把第一个条件改为

①柏树比松树少6棵

②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

(2)学生尝试解答

(3)集体订正时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比一比

探讨:

(1)这三道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这三道题为什么都要先算柏树的棵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

(1)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

(2)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十九第1题

⑴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

⑵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作业:

练习十九2、3、4、5题。

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驾驭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依次。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实力。

3、培育视察、比较、分析实力,养成仔细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依次。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运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你会填吗?

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从()算起。

2、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

60-24-16=18+27+39=

先让学生说出运算依次,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细致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了解信息,小组沟通。

让学生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下车再上车。车上原来有67人,依据上下车人数的改变,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让学生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慧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小组沟通、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说)

探讨: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行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明确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写算式,老师在下面巡察,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几种状况,可出示正确的做法。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状况,由学生推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拓展思维

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做法?

2、教学例4。

先说明和例3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运算依次。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这道题竖式有没有简便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6题,第5题。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题老师巡察、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视察了解信息,和同桌沟通发觉。独立思索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刚好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师: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须要留意什么问题?老师引导梳理。

生:仔细思索,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加减混合的笔算试题,在笔算的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小学数学教案篇3

教材内容:

《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化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其次节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学问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肯定的算术学问(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学问(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打算。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学问,是教材中必不行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基础学问,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依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驾驭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驾驭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洁的方程。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动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和应用实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依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殊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学问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确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和驾驭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动身获得学问,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肯定的发展。基础学问驾驭坚固,具备了肯定的学习数学的实力。在课堂上能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具有视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实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沟通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学问差,上课不仔细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须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更习惯运用算术方法解题,这是因为他们之前长期用算术的思路思索问题,再学列方程时,往往会受到干扰。因此在教学中要留意过渡和对比,克服干扰,多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而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想着重突出这么几点。

1、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串,激发学生爱好,调动学生主动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索,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依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索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纳学生参加程度高的学导式探讨教学法。在学生看书,探讨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探讨法。在采纳问答法时,特殊注意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育其自信念,激发其学习热忱。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学问回到社会实践。供应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四周世界亲密相关的数学学问,学习基础性的学问和技能,在教学中主动培育学生学习爱好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借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让学生回忆旧学问,巩固旧学问,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2)推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推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12

(4)73=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探讨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说的真好,那么请同学视察这幅图(P57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依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板书)

运用学问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方程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究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沟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沟通后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生1:依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依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熬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那么它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就叫做叫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请同学在书中找到这两个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并齐读。

学生齐读的时候,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你们能说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分么?探讨一下,然后汇报。

生: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

通过组内沟通,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分,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实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例1解析

师:(出示例1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板书:x+3=9)

(1)引导学生思索怎样解方程。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借助天平(电脑显示)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想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

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平两边还平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2)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为X=6使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我们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精确。

自学思索汇报沟通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究,保证特性发展,也有利于老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敏捷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楚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解方程要留意:(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留意检验。

再一次强调,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驾驭解方程的正确格式和步骤,再今后的解题中不会出现格式错误的问题。

3、巩固练习

师:你会学老师这样解方程吗?

请同学们解方程x+3.2=4.6,x+19=30。

先独立完成,再招学生板书练习集体订正

在理解例1的解法后再完成本题,巩固对同种题型解题方法的认知,使学生对学问驾驭的更坚固。

4、小组探讨怎样解方程x-2=15,x-1.8=4

师:刚才的题同学们都做的特别好,那么下面的题你们会解么?(出示题目:x-2=15,x-1.8=4)请同学们小组探讨怎样解方程x-2=15,x-1.8=4并说出你这样做的依据。

学生小组探讨并解出上面两道方程,并板书、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

师: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

生:我们计算的过程是解方程,而x=17和x=5.8是方程的解。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不同类型方程的解法,让学生享受到自学的乐趣,明白解这类方程就是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让方程的左右两边仍旧相等。与此同时再复习巩固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填空

(1)含有()的()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方程的解。

(3)求()叫做解方程。

(4)x-15=20这个方程的解是()

指名学生口头回答。

2、解下列方程

x+0.3=1.8x-1.5=4

x-6=7.6x+5=32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3、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订正。

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驾驭状况。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同学们思索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解方程和学问帮我们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共享。

小学数学教案篇4

《分数与有限小数的关系》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中的例3,原教材支配与例1、例2合并成一节课,教学例3时,先把3/4等5个分数化成小数,接着把5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最终发觉并归纳出结论。假如根据这样的支配,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平淡、枯燥、抽象,无法突现出分数和有限小数的这个关系的规律性,也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缺乏敏捷性和探究性,也无法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我只支配例3这部分内容,重点突出:一个最简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这个规律,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对为什么要分解分母的的质因数及结论中“一个最简分数”的出现不会感受到突然,变“被动”为“主动”,这样驾驭住的规律才是“坚固的规律”,才是“理解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学问性目标:使学生驾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敏捷、娴熟地进行判别。

2、发展性目标:在探究学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视察分析、推理推断实力,培育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创新性目标:通过视察、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策略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模式的更新

本节我选用了“猜想――探究――发觉――引伸”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以猜想提出为起始,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动”,检验――质疑――发出1――举例――质疑――发觉2――最终引伸。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亲历性”,即学问让学生去探究,规律让学生去发觉,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培育学生具有创建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仅驾驭规律,还学会数学的思想。

小学数学教案篇5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强大,办学条件优秀的现代化城镇小学,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化都很重视。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时刻以胜利从这里起先为理念,留意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实力。学生的学习爱好得到了提高,主动学习的愿望也就随之增加,并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课堂实录片断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师:请同学们听一支歌,大家可以随歌曲做喜爱的动作,同时想这支歌的名字是什么?

生:健康歌。

师:那么要想身体健康,应当怎样做呢?

师: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得很好,要想身体好,必需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足够的睡眠。今日,我们就来做个小调查,统计我们二(3)班同学的睡眠状况。

师:要统计同学们的睡眠状况,应先知道什么呢?

生:睡眠时间。

师:老师每天晚上9:00睡觉,早晨5:00起床,那么老师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多长呢?你能算出来吗?

(以老师的睡眠时间为例,小组探讨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

师:下面就用你喜爱的方法,算一算自己每天睡眠的时间,然后,同桌相互检查一下。

(二)统计分析二(3)班同学的'睡眠状况

师:每个人的睡眠时间知道了,那么,要统计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怎样统计呢?请你们帮老师出个办法好吗?

生:先在小组内统计本组成员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分时间段记录,再在全班汇总。

生:分时间段统计,并进行记录。

生:用画的方法统计4个大组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并进行记录,再在全班汇总。

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并进行记录。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这么多合理的方案,那谁的方法最好呢?

经过探讨,选用全班同学到前面画正字记号的方法进行统计。

师:(出示二(3)班同学睡眠时间统计表)在起先统计前,请同学们看统计表,假如你睡眠时间是11时,你认为它是在10~11时这个时段,还是在11时这个时间段?那么,根据这种算法9~10时里含不含9时呢?(对时间段做统一规定。)

全班同学到前面在睡眠统计表空格的下面(用正字记录)每人写一画,然后汇总,把统计结果填入统计表。

〖教学反思

由于班级有学生70多人,在教学中,怎样才能用又好又快的方法统计出全班同学睡眠的时间呢?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帮老师出办法、想方法。我发觉学生想出的方法许多,最终从学生提出的方法中,选出大家一样认为最好的画正字的方法,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加强了师生相互沟通和沟通,所以我想老师只要给学生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案例点评

《标准》中指出,学生在本学段应经验简洁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洁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本案例中,老师在组织此次活动时,首先留意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爱好。老师的谈话要想身体好,必需有足够的睡眠,说出了统计的必要,让学生乐于参加。其次是注意全员参加,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统计的过程,从中学会收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概述这是一节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对话,解决在游森林公园过程中遇到的买门票、租船、为猴子选择食物等问题,从而复习“单价×数量=总价”这个类型的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一、能够应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关系式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相识到计算机是学习的有力工具;

学问形成目标

一、娴熟的驾驭“单价×数量=总价”这类应用题的解法;

情感形成目标

一、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实力。

二、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并培育其优化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室与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习障碍资料

1、是否能够娴熟地运用计算机;

2、解决问题时是否能够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板书设计

游森林公园

购买门票

租用船只

选择食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内容及方式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设计意图及课后随笔

一.创设情景

激发爱好

今日我和你们的班主任带你们去游森林公园。

(师贴艺术字:“游森林公园”)

听到这个消息,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课件演示一辆小火车前进,放着《火车开了》的音乐

我们到公园里面去游玩,,要先干什么呀?

师板书:购买门票

课件显示森林公园门票价格牌:“零售:

儿童票每张10元,

成人票每张20元;

团体票(25张或25张以上):

儿童票每张8元,

成人票每张16元。

怎样买票才能算最合适呢?让我们进入到买票方案的设计界面。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下买票方案,情愿设计几个就设计几个。

大声地读这几个字

生形容自己的心情

生异口同声答到:“买票”

生读门票价格牌

沟通获得的信息

生在计算机上设计买票方案

只需在方案内输入单价和数量,就会自动出现总价

渲染气氛,

激发爱好

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实现人机交互,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带给学习的便利。

教学

环节老师活动内容及方式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设计意图及课后随笔

二.设计方案

人机互动

将服务器切换到监看功能,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买票方案

评比一下最优方案

课件播放森林公园的美景。

课件显示收到的新邮件,猴山的饲养员叔叔要大家去猴山帮忙。

课件显示森林湖

师提问:到猴山要过森林湖,我们该怎么办?

课件显示设计租船方案的界面

将服务器切换到监看功能,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租船方案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制定的方案

生评比最优方案,并说出理由。

生观赏森林公园的美景。

生答应去帮忙。

生主动想方法,一样认为应当乘船。

生在计算机上设计租船方案

只需在方案内输入租金和数量,就会自动出现总租金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制定的方案

反思:老师肯定要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们对生活的酷爱

联系生活实际

说明:一共供应了5种船的图片,将光标放在每种图片上面,就会显示每种船的租金和座位数。

反思:老师要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

环节老师活动内容及方式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设计意图及

课后随笔

三.设计方案

人机互动

采纳“学易”系统评比最优方案

通过“学易”系统查看选择状况

课件演示猴山的全景并出现饲养员叔叔,他提出要求,让大家帮助他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为猴子购买食物的方案。

师提问饲养员叔叔要我们帮什么忙?

课件显示为猴子选择食物的设计界面

师演示选择食物的过程。

生拿起遥控器从5个方案中选择认为最好的

生通过“学易”系统中显示的每个选项被选择的比例状况,选择最合理的租船方案

生重复要求

生在计算机上设计方案:

将光标放在每种图片上面,就会显示每种食物的单价。选择哪种,只须要单击一下这种食物的图片,方案内就会自动出这种食物的名称和单价,只需在方案内输入数量,就会自动出现总价,而且还有经费运用状况的提示信息。

培育学生的.优化意识

“学易”系统的运用为学生的选择供应了科学的依据

1进一步明确要求,为设计选购食物方案作打算。

使学生的确的感受到了计算机带来的便利

教学

环节老师活动内容及方式学生活动内容及方式设计意图及

课后随笔

四.设计方案

人机互动

将服务器切换到监看功能,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

评价方案

课件先播放森林公园的美景,但是最终呈现出一幅人们践踏草坪,破坏环境的画面。

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他们制定的方案

生提出优点和不足

生谈感受

但不选最优,只要合理即可

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师生小结

畅谈收获

这次游森林公园你有什么收获和缺憾?

老师做小结,明确今日复习的学问,小结这节课学生的表现,确定优点,指出不足。

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的感受

使学生养成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一节复习课成了一节让学生爱好盎然、意犹未尽的活动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问、情感看法、价值观都获得了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篇7

课时目的:

1、让学生在详细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分析实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教具打算:学生每人10个彩色小圆片,白纸一组8张;挂图1幅;动物数只;幻灯片若干;奖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过渡语言):(放音乐)春天,气候暖和,动物王国团聚!森林中的很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提示:展示挂图。

(过渡语言):谁来介绍一下?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有多少只各在做什么事情?A同学你来。(能说完整话吗?)

(评析语言:)(你胜利了!回答得棒极了!)我们现在来填填已知条件的数量是多少!

谁来试一试!H同学你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鸭□只小松鼠□只孔雀□只

猴子□只小鸟□只小鸡□只

(用惊喜的语气确定,我们大家向他学习!)

(反思):这一个环节,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新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物王国团聚、很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为题,这时学生都乐于玩耍。在探究性学习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加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擅长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主动看法,让学生感觉特别好玩,在一种兴奋、主动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究、创新的欲望。

二、探究性学习

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过渡语言:)玩耍既轻松又开心是很好玩,现在我们边看他们玩耍边学习数学好吗?你能用学过的学问来提数学问题吗?(请其他同学口答)回答妙极了!

(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学习新的学问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别用圆片代表猴子、小鸭,摆出它们的数量。

猴子:○○○

小鸭:○○○○○○

(讲解语言:)现在我们按3只一组,在小鸭右边的圆片图上圈一圈。留意视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订正:2个)

(教学语言:)请再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A同学你来一说:板书:63=2

(评析语言:)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我们发觉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书: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讲解语言:)现在要留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反思):探讨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学问、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老师不再作为学问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学问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验学问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学问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老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带着自己的爱好、须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

2、做一做,生生互动

每个小组发一张表。(小组活动)(评出这节课听得最仔细、发言最主动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嘉奖小红花、小红旗。)

教学语言:请同学们留意,现在要求前后桌合作,用手中○代表,摆出松鼠、小鸡的数量;过渡语言:然后圈一圈,视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终,填空列式。

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

教学语言:B同学你来回答。

(小结性语言:每2只一组,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

(反思):惋惜这里没有留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比如你问我答、我问你答。

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

实物投影出示问题。

小结性语言:我们通过前面的应用题的练习知道了这样的应用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