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孙蚌珠_第1页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孙蚌珠_第2页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孙蚌珠_第3页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孙蚌珠_第4页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孙蚌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孙蚌珠第一讲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主讲人孙蚌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一)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一)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2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党的思想路线

5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7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11

“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与祖国完全统一战略

12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与对外开放战略

13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推进党的建设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一)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二)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教学A组:吴树青、赵存生、陈占安、居维纲、夏文斌、孙蚌珠、沙健孙、王东、陈德民、宋国兴

教学B组:梁柱、陈占安、杨河、赵家祥、居维纲、钱淦荣、宋国兴、闫志民、夏文斌、李义虎、白雪秋、赵存生。

教学C组:孙蚌珠、赵存生、聂锦芳、居维纲、夏文斌、宋国兴、王寿林、郭建宁、陈德民、陈占安。

教学D组:丰子义、陈占安、杨河、居维纲、孙蚌珠、宋国兴、关海庭、夏文斌、陈德民、张德修、赵存生。

本学期共聘主讲教师23位组成四个教学组,开设八个课堂。在23位教师中,教授17位(16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位(5位博士,1位在职读博)。A组周一7、8节理教105

周二9、10节理教201

B组周一9、10节理教201

周二7、8节理教107

C组周三7、8节理教105

周四9、10节理教201

D组周三9、10节理教201

周四7、8节理教203

组别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孙蚌珠

女,1963年生,满族,辽宁省北宁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学术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当代中国经济问题主要著作:在《社会主义研究》、《经济评论》和《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要著作有《走向大市场——国有企业的困境和出路》等5部著作。参加了《邓小平理论概论》等3部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主持参加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4项。曾获教育部全国百名优秀“两课”教师称号,1997、2001年两度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北京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主讲:

第一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课的学习目的和方法第七讲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丰子义

男,1955年生,山西省应县人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党委书记,北京市和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学术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主要著作:《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索》、《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新视野——资本论哲学新探》、《主体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等。

主讲:第二讲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陈占安1946年生,山东省荣成市人。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7卷)、《中国现代哲学史》、《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革命》、《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革命道德》(德行卷)、《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本课程的主持人。主讲:第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男,1954年生,四川省绵阳市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学术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时间概念史研究》、《笛卡尔》、《哲学百年》、《社会群体个性——恩格斯早期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

主讲:第四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党的思想路线居维纲

男,1950年生,北京市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副教授。曾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学术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经济发表了《论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毛泽东社会主义观浅析》《论国有无形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四题》等多篇论文;出版教科书《企业财务会计》,参加过《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教材的编写。主讲:第五讲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六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宋国兴

男,1965年生,陕西省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曾在以色列学术访问一年时间学术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支撑经济增长》、《以色列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改革》等。主讲:第八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海庭

男,1954年出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法学博士,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学术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政治主要著作有《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等。

主讲:第九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夏文斌

男,1962年生,安徽省天长市人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百人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学术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社会公正问题主要著作有《走向正义之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参加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的编写。主讲:第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陈德民

男,1967年生,湖北省随州市人国际政治副教授,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在韩国作访问学学术研究方向: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主要著作有《中国的第二次飞跃》、《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等。主讲:第十一讲“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与祖国完全统一战略张德修男,1931年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留学莫斯科大学经济系,获得过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学术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发展战略主要著作有《南斯拉夫经济》、《东欧经济浪潮》、《东欧经济概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改革与马克思主义》等。主讲:第十二讲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与对外开放战略赵存生

1942年生,河北省冀县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会长。学术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著作有《新时期高等学校党建问题研究》、《理论创新与21世纪的中国》、《与时俱进的理论探索》、《中共十六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等。

主讲:

第十三讲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的建设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一)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二)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三)“四为一体”的教学管理体制7号课堂主持人主管人主讲人助教陈占安孙蚌珠11位老师王峰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四)多种教学环节的结合课堂讲授(主导性环节)观看录像(在网上进行)写作心得(提倡并鼓励)教学和参观(争取能办到)开展讨论(课上课下)

在4月底安排一次课堂讨论,老师将会提前一到两周布置讨论题,学生应该提前进行准备,写好发言提纲。

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即的两周时间里安排两次讨论,将每个大班自然地分成两个小班,每个学生只需要参加一次讨论,争取使更多的同学有发言的机会。

发言提纲要交给助教,在平时成绩中占10分,对于发言好的同学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五)新的考核方法的试验

学生的成绩按平时和期末考试4:6记录。平时成绩占40分考勤10分,讨论发言提纲10分;期中小论文20分。期中小论文可以是学习中的心得体会、课程点评,也可以是参观展览、观看录象片的观感。(提前两周提醒大家交。)期末考试占60分。期末考试方式,是闭卷还是开卷?要视课程进展情况再定。如果是开卷考试,将允许同学带指定的这本教材、网上课件的复印件和自己记的笔记进考场(不准带其他的书籍和其他的复印件)。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一)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二)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三)“四为一体”的教学管理体制(四)多种教学环节的结合(五)新的考核方法试验

(六)自由选课方式的实行

这门课是必修课,但是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即可以在两个学期里自由地选择一个上课的学期(不要同时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可以自由地选择任课的老师,自由地选择课堂。原则上,这门课允许三年级本科生选课,有个别的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补上这门课的四年级本科生选课。没有特殊原因,不允许一、二年级本科生选课。

第一周为试听,第二周要确定名单,发课表。原则上,选了在哪个班上课就应该在哪个班上课,不能自己安排。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七)教材和文献主要学习文献:1

《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2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3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教材: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3月份出版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八)学习要求自学(阅读)到课(按时)听讲(纪律)思考(写作)讨论(发言)运用理论实际联系历史现实结合老师学生互动同学之间互助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老师沟通,从第四周开通。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目的和意义1.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国家的统一规定

思想理论教育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新中国建立初,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确定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50多年的历史表明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10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目的和意义1.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概论课是国家的统一规定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有没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不是理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邓小平理论: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目的和意义1.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国家的统一规定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有没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不是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视野。

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目的和意义1.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国家的统一规定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青年学生的客观要求

(1)是青年学生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

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使命:

理论是旗帜我们从事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进行的是一项伟大的实践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事业的希望。当代中国大学生是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个群体中科学文化素质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坚部分。当代中国大学生是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