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课件_第1页
医学心理学课件_第2页
医学心理学课件_第3页
医学心理学课件_第4页
医学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醫學心理學緒論概說第一節、醫學心理學的對象與任務第二節、醫學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第三節、醫學心理學與醫學模式轉變第四節、醫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第五節、醫學心理學的主要分支醫學心理學與醫學模式轉變一、什麼是醫學模式二、醫學模式轉變過程

1.自然哲學模式

2.生物醫學模式

3.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1.由來:Engle於1977年提出2.為什麼要轉變醫學模式(1)將人等同於生物,忽視了心理與社會屬性(2)把人看成機器,忽視了整體性,只見樹木不見森林(3)醫生喜歡“病”而不是“人”,喜歡疾病而不是健康(4)“疾病譜”和“死亡譜”的變化(5)心理障礙與心身疾病上升-----------醫學臨床、醫學研究、醫學教育、衛生政策什麼是生物醫學模式基本觀點:每一種疾病都必須在器官、細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測量的形態學或病理的變化,都有確定的生物學或理化方面的特定原因,從而找到相應的治療手段這種立足於生物科學對健康和疾病的總看法,即所謂生物醫學模式。。附:生物醫學模式的發展過程生物醫學模式發展過程1.17世紀W.Marvery,英)建立血液迴圈學說----近代醫學誕生2.18世紀(Morgani,法)《論疾病的位置和原因》----器官水準3.19世紀(R.O.Virchow,德):《細胞病理學》----細胞水準4.20世紀50年代以後分子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分子水準5.其他發現:19世紀多數傳染病的病原體,20世紀各種維生素和激素,近50年來遺傳學的發展已查明數千種疾病屬於遺傳性疾病並可在基因或染色體上找到病因,20世紀內抗毒素血清療法、砷劑驅梅療法,磺胺藥、抗生素、驅蟲藥的發現以及外科手段和檢測手段的進步,使多種疾病有了特異性診療方法生物醫學模式發展過程17世紀英國醫學家哈維(WillianMarvery)建立了血液迴圈學說作為近代醫學的標誌,18世紀法國病理學莫幹尼(Morgani)發表了《論疾病的位置和原因》,器官水準;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魏爾嘯(R.O.Virchow)發表了《細胞病理學》,細胞水準;20世紀50年代以後,分子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分子水準;19世紀下半葉,以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L.pasteur)為代表的學者們相繼發現了大多數傳染病的病原體;本世紀上半葉,各種維生素和激素的陸續發現,確知了許多營養缺乏病和內分泌疾病的原因;近40年來,人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已查明數千種疾病屬於遺傳性疾病並可在基因或染色體上找到病因;本世紀內抗毒素血清療法,砷劑驅梅療法,磺胺藥,抗生素和驅蟲藥的發現以及外科手段的進步,使多種疾病有了特異性治療方法什麼是自然哲學模式

以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來解釋和防治疾病為特徵的醫學,稱為自然哲學醫學模式特點:。1.出現在西元前3000年左右2.擺脫迷信和巫術,以樸素的唯物論、整體觀和心身一元論為指導3.強調人的心身統一,注重自然環境與疾病的關係我國的《黃帝內經》和古希臘希波克拉底的醫學思想體系就是這一模式的代表。什麼是醫學模式所謂醫學模式(醫生心情)是指一定歷史時期內醫學發展的基本觀點概念枉架、思維方式、發展規範的總和它反映了在某一特定時期醫學理論的高度概括和哲學思想在醫學中的反映,它包括以醫學發展指導思想為核心的醫學觀本身,也包括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取得的知識體系,還包括在這一指導思想支配下全部醫療衛生工作實踐。醫學心理學的產生1、醫學心理學思想源遠流長:醫學與哲學著作中,有2300多年的歷史

2、"醫學心理學"術語的提出:1852年R.H.Loze(德)

3、醫學心理學的誕生:1896年臨床心理學家L.Witmer(美)開設門診(1896),創辦期刊,提出"臨床心理學"術語(1907),開設課程,出版雜誌,成立臨床心理學會(1917),出版教科書(1936,Louttit)醫學心理學的發展1、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2、戰後3、臨床心理學家的培訓計畫(1)美國退役軍人管理局(音視頗簡稱)牽頭的培訓計畫(2)美國心理學會(APA)確定臨床心理學家"科學家-----實踐家”模式(3)臨床心理學博士點在世970年有81個,1990年發展到161個,臨床心理學工作者涉足於綜合醫院、精神病院、醫學院、心理保健診所、大學和私人診所等我國醫學心理學現狀1931年成立“中國測驗學會”,1936年成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60年代以後,整個心理學遭到嚴重催殘,70年代末,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工作才得以恢復1979年11月成立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同年衛生部提出開設醫學心理學課程要求,北京醫學院醫學心理學教研室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多次舉辦醫學心理學師資培訓班和心理測驗培訓班,全國際性及地方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或專業小組相繼成立,並開展了大量學術活動,開展教學、科研活動,編寫出版《醫學心理學》教材數十種,醫學心理研究論文成為心理學刊物的重要內容。我國的醫學心理學已進入蓬勃發展階段。我國醫學心理學現狀1931年成立“中國測驗學會”,1936年成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60年代以後,整個心理學遭到嚴重催殘,70年代末,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工作才得以恢復1979年11月成立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同年衛生部提出開設醫學心理學課程要求,北京醫學院醫學心理學教研室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等多次舉辦醫學心理學師資培訓班和心理測驗培訓班,全國際性及地方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或專業小組相繼成立,並開展了大量學術活動,開展教學、科研活動,編寫出版《醫學心理學》教材數十種,醫學心理研究論文成為心理學刊物的重要內容。我國的醫學心理學已進入蓬勃發展階段。臨床心理學家“科學家-----實踐家”模式1.臨床心理學家必須在大學的心理系和醫院接受訓練;2.首先要成為心理學家(心理學),然後再成為臨床醫師(臨床醫生);3.必須通過臨床實習(臨床的intership);4.必須具有診斷、心理治療和研究的技能;5.訓練的目標是取得ph.D學位。醫學心理學的對象與任務對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規律的科學性質: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學科特點:四大特點任務:四大任務醫學心理學的四大任務1、研究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規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別是情緒對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響;

3、研究人的個性心理特徵在疾病發生、發展、轉歸、康復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過人的高級心理機能,認知思維來控制或調動自身生理機能,以達到治病、防病和養身保健的目的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規律;醫學心理學的四大特點1、強調人的生物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2、強調人的生理與心理的統一3、強調個體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統一4、強調個體的心理狀態的作用醫學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傳統醫學課程與醫學心理學研究重點)傳統醫學課程:物理、化學、生物、營養、環境等

健康-----------------------------------------------疾病醫學心理學:心理、社會因素概說一、醫學心理學成為醫學生的必修課1.1979.11衛生部提出在有條件的院校開設醫學心理學課程2.1980通知各醫學院校和中級衛生護士學校開設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課程3.1987.5衛生部將《醫學心理學》規定為新增加的必修教材。二、我國醫師執照考試的必考內容1997年我國制定了醫師執照考試法,規定在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3個專業、醫師和助理醫師共6個類別考試中,醫學心理學成為唯一的一門都必考的一門課程。三、臨床工作必須具備的知識-----1990年誰的研究綜合性醫療機構就診者中心理障礙調查結果(20世紀90年代初)

1.全球五大洲14個國家15個中心的平均患病率為24.2%,(我國為9.7%),診斷標準為ICD-10;2.各種心理障礙的患病率,抑鬱症為10.4%,廣泛性焦慮為7.9%,神經症為5.4%,酒濫用為3.3%,軀體障礙為為2.7%,3.綜合性醫療機構的臨床醫師對心理障礙的識別能力不高,15個中心的識別率中位數為51.2%,上海最低識別率僅15.9%;4.綜合性醫院對已識別的心理障礙處理也有問題,僅約半數(中位數47.7%)的患者給藥治療,約半數(中位數53.9%)給予非藥物處理(兩者有重疊),上海比率更低,只有42.2%的患者有藥物治療,絕大部分為鎮靜藥,已識別的11例抑鬱性疾病,無1例獲抗抑鬱藥物治療,非藥物處理(心理治療或轉診)僅占8.9%。心理學的主要理論

心理學在產生與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解釋心理機制的觀點或學說,這裏介紹幾種主要理論。每一種理論都很有實際意義,但任何一種理論都不能解決所有的心理問題,這就告訴我們需要綜合運用,並有待於不斷創新。這裏,主要講授行為學習理論和精神分析理論。

一、行為學習理論二、精神分析理論三、認知心理學理論四、人本主義理論五、心理生物學理論第一節行為學習理論一、有關概念

1.行為(behavior):一般指個體在主觀因素影響下產生的外部活動,如表情、動作和語言等。行為主義心理學無限擴大了行為的概念,他們把人與動物對刺激所作的一切反應都稱之為行為,不僅指一切遺傳與習得的所謂外顯行為,還包括一切遺傳與習得的內隱行為。後者指內臟活動和思維活動。

2.學習(Learning):是指經驗和行為的獲得、發展和變化過程。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一種前所未有的關係的過程。

3.行為學習理論(Learningtheariesofbehavior):一般指刺激-反應理論,是心理學關於行為的性質和行為改變過程的理論。二、行為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

(一)華生的刺激反應理論

(二)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三)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論

(四)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

(五)米勒的內臟操作條件反射

(六)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等

(一)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思想

華生(J.B.Watson)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1913年他發表的一篇題為《行為主義者眼光中的心理學》(PsychologyfromtheStandpointofaBehaviorist)文章是這一學派誕生的標誌。

1.華生反對以人的意識作為心理學研究對象,認為內心深處的主觀體驗、意識,甚至腦的活動都是不能進行科學研究的。

2.心理學的主題是“可觀察的行為”,目的是“預測和控制行為”。

3.提出刺激─反應(S-R)公式,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才能根據刺激預測反應,或根據反應推知刺激。

4.放棄內省法,大力提倡客觀法,即條件反射方法。

5.極端的環境決定論者和教育萬能論者。

(二)巴甫洛夫經典條件作用理論(classicalconditioningtheory)

由巴甫洛夫(IvanPavlov)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

1.巴甫洛夫進行狗的消化過程研究的意外發現,觀察到學習可以來自兩個聯結在一起的刺激。

2.創造了嚴格實驗條件下研究高級神經活動的方法。

3.實驗表明,條件反射不是天生的一種反應,而是後天習得的行為。條件反射是個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與環境平衡的重要基礎和條件。

4.人類天生具有非條件刺激(UCS)-非條件反應(UCR)聯結;學習的產生是因為經典條件作用創造了條件刺激(CS)-條件反應(CR)聯結。

條件作用過程

1.強化(reinforcement):指環境刺激對個體行為產生促進過程,即非條件刺激(UCS)的作用過程。

2.習得(acquisition):即條件反應首次被誘發出來並隨著試驗的重複不斷增強其頻率的過程。

3.消退(extinction):如果非條件刺激(UCS)長期不與條件刺激(CS)結合,已經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就會消失,此現象稱為消退。

4.泛化(generalization):某些與UCS相近的刺激也產生條件反應(CR)的效果。

5.辨別(discrimination):是生物體學會在某些維度上對與條件刺激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過程。個體在環境適應過程中必須平衡泛化和辨別過程(既不過度選擇,又不過度反應)6.相倚:為了使經典條件作用能夠發生,除了CS與UCS在時間上相接近外,CS還必須可靠地預期UCS的出現。(RobertRescorla,1966)7.資訊性:如果存在著多種刺激,刺激越強,與其他刺激越明顯,越容易被注意到,CR形成的越快。對UCS的先前經驗而使被試用第一個CS來降低第二個CS的資訊性的能力,稱為阻斷(blocking)。(LeonKamin,1969)

(三)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論

1898年桑代克(E.L.Thorndike)以貓做實驗。他把一只貓關在籠子裏,籠外放置食物,貓不斷嘗試弄開籠子的活門。起初貓出現“嘗試與錯誤”性行為,亂抓、爬、咬、後來偶然打開門閂,取得食物。如此重複數次,錯誤動作減少,最後可直接把門打開。按照桑代克的分析,學習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動物學會做出的反應之間建立的一種聯想:刺激-反應聯結(stimulus-responseconnection)。S-R聯結濃密學習是隨著通過嘗試錯誤體驗到動作的結果之後逐漸產生的。桑代克據此提出“效果律”(lawofeffect)的學習法則:行為得到獎勵,該行為產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該行為產生的可能性就會減弱。(四)操作條件反射

操作條件反射(operantconditioningreflex)是美國心理家斯金納發現的與經典條件反射不同的學習方式。斯金納從桑代克、巴甫洛夫和華生的理論出發,更系統地研究了行為規律以及環境與行為的關係。他認為,行為的產生是環境刺激的結果,行為的後果又可作為後續行為的原因。因此,人們可以運用環境刺激和行為的後果來控制新行為。這種由結果控制的行為稱為操作性行為(operantbehavier)。斯金納以“斯金納箱”的動物實驗裝置進行實驗(1953)。老鼠逐漸學會了主動按壓杠杆取食的行為。按壓杠杆的行為可因停止供應食物而逐漸消退。這一過程是學會一種操作的過程,因而被稱之為操作條件反射。這裏的操作條件反射是對工具操作的學習,故又稱工具操作條件反射(instrumentalconditioning)。操作條件反射與經典條件反射不同之處在於:操作條件反射事先沒有誘發刺激,其行為是自發的、隨意的,動物通過主動操作來達到一定目的,強化出現在反應之後。進一步研究表明,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們都以強化和神經系統的正常活動為基本條件。在複雜的行為中往往並有兩種反身模式。

強化相倚強化相倚(reinforcementcontingency)是指某一反應和它產生的環境變化之間的一致性關係。

1.陽性強化物和陰性強化物強化物(reinforcer):即與行為相倚——隨時間的推移能增加行為出現可能性的任何刺激。陽性強化(positivereinforcement):當某一行為之後伴隨著喜愛刺激出現時,這一事件被稱為陽性強化(正強化)。陰性強化(negativereinforcement):當某一行為之後伴隨著討厭刺激的解除時,這一事件被稱為陰性強化(負強化)。

2.陽性懲罰和陰性懲罰懲罰物(punisher):指的是任何一種刺激——當它伴隨著某一反應之後出現時——能降低該反應在以後發生的概率。懲罰是在反應之後增加懲罰物。陽性懲罰(positivepunishment):某一行為之後伴隨著討厭刺激物時,我們稱這一事件為陽性懲罰。陰性懲罰(negativepunishment):某一行為之後伴隨著喜愛刺激的去除時,我們稱這一事件為陰性懲罰。體罰與兒童的攻擊性行為:被母親打屁股的孩子比那些沒挨過打的孩子在課堂上更多地出現攻擊性行為。攻擊性最強的是那些曾被母親用暴力——用拳、掌,或借助外物痛打——懲罰過的兒童。

辨別性刺激與泛化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時候都去改變某一行為的概率。相反,你可能只想改變某一特定情境中的行為概率。例如,你想強化小孩子在教室裏安安靜靜坐著的行為,卻不想改變他們在課間喧嘩的行為。通過強化和懲罰相聯合,某些先於特定反應的刺激——辨別性刺激(discriminativestimuli)——便可以設定行為發生的背景。有機體知道,當一些刺激而不是另一些刺激出現時,他們的行為很可能會對環境產生某一特定的影響。斯金納將辨別性刺激-行為-結果這一序列稱為三相相倚(three-termcontingency)並相信它能解釋大多數人類行為。有機體也會將反應泛化到類似於辨別性刺激的其他刺激中。一旦某一反應在一種辨別性刺激出現時被強化,相似的刺激也能成為同一反應的辨別性刺激

(五)內臟操作條件反射內臟操作條件反射是操作條件反射的又一種類型。1967年,心理學家米勒(N.E.Miller)進行了內臟學習試驗,他在用箭毒排除任何隨意肌反應的條件下,以刺激腦的“愉快中樞”獎賞的辦法,使動物的心率和腸收縮發生了預期的變化,當腸收縮時給予獎勵,腸收縮活動就增加,心率仍維持不變;當心率快時給獎賞,快心率就增加,慢心率減少,而腸活動保持不變。米勒還訓練動物成功地控制血壓及其它內臟平滑肌運動和腺體分泌。實驗證明,沒有任何隨意肌作仲介,內臟活動也可形成工具條件反射。以後其他人的研究者進一步證明,借助表像、想像也能使人的心率、血壓等發生變化。內臟操作條件反射證明,心身症狀也是可以習得的,人的各種內臟活動也可以通過內臟學習獲得意識的調節和控制。目前廣泛應用的生物回饋技術就是根據這一原理,把人體各種生理變化資訊轉變成視聽信號,被治療者通過學習,達到自我控制內臟反應之目的。

(六)社會學習理論社會學習理論(sociallearningtheory)是一種在行為主義刺激─反應學習原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理論。美國心理學家班社拉(A.Bandura)等人曾在60年代設計過實驗證明了這一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許多行為都不能用傳統的學習理論來解釋,現實生活中個體在獲得習得行為的過程中並不都得到強化。班杜拉主張把依靠直接經驗的學習(傳統的學習理論)和依靠間接經驗的學習(觀察學習)綜合起來說明人類的學習。觀察學習是社會學習的一種最主要形式。人類的大量行為都是通過觀察他人的所作所為以後進行模仿學習學會的。班杜拉認為,如果給那些有行為問題的人提供模仿學習的機會,就有可能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建立健康的行為。社會學習理論具有下列特點:①強調行為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②強調人運用符號的能力;③強調觀察學習尤其強調模仿對象及其特徵激發特定行為的重要性;④強調自我調節過程,不僅強調外部事件,也強調內部事件的作用,認為行為的增強來源於外界反應與自我評價。第二節弗洛伊德與精神分析一、概述二、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論三、精神分析的基本治療一、概述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1.民族的影響——2.職業活動——從實驗室(1881)到全科醫院醫生(1882)3.法國進修——1885,薩爾拍屈裏哀醫院,Charcot4.開業行醫——1886,與Breuer合作二、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論(一)潛意識理論(二)性心理學說(三)人格學說(四)釋夢學說(五)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學說(六)心理疾病的心理病課學說(七)心理防禦機制理論(一)潛意識學說1.意識(conscious):有目的的心理活動2.前意識(preconscious):“潛伏的無意識”3.潛意識(unconscious):“深層的無意識”、“動力的無意識”、“被壓抑的無意識”定義內容核心如何知道(二)人格結構學說1.二部人格結構學說(精神劃區論):潛意識、前意識、意識2.三部人格結構學說(1923《自我與伊德》)(1)本我(id):各種欲望和衝動;快樂原則(principleofpleasure);初級思維方式(primarythinkingprocess)(2)自我(ego):現實化了的本能;現實原則(principleofreality);次級思維方式(secondarythinkingprocess)(3)超我(superego):道德化了的自我;至善原則(principleofperfect)3.三者之間的關係(1)健康的人格:三者之間相對均衡與協調(2)動力學特徵: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三)性心理學說

1.早年:自我保存本能和種族保存本能(性本能)

推動自我保存的力是饑餓推動性本能(性欲)的力是利比多(libido)

2.1920年: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埃洛斯”(Eros).自衛本能與種族保存本能死的本能:“塔娜圖斯”(Thanatos).死亡本能與破壞本能

3.利比多(Libido)

利比多是存在於性的後面的驅使人追求快感的一個潛在的驅力,潛在的能量。是每個人和人類種族藉以生存和發展的心理方面的根源和原動力。是人的一生中一切心理因素的基本動力源泉。性是潛意識的核心3-1性是潛意識的核心1.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欲望歸結為人的性欲衝動2.性本能是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東西,是行為的唯一重要動機3.性本能的含義極為廣泛的(泛性論)①人的性功能或性欲在生命的初期就已開始②性功能並不限於生殖器官,而是整個身體的功能性重要性3-2弗洛伊德對性重要性的看法“通過自己的經驗快速增進的累積,我知道在神經病現象的背後,並非隨便一種情緒激奮在作崇,而通常都是因為早年的性經驗,或新近的性衝突所引起。我之所以研究神經質(症)患者,原是不懷任何偏見的,所以,我的結論絕不是我有意造成,沒有夾雜半點個人的期望在內。”“在我這個新奇發現的影響下,我邁上了極其重要的一步,超越了歇斯底里領域,開始探究那些經常在門診時間內來看病的所謂‘神經衰弱病人’的性生活。我做這一嘗試的代價很大,犧牲了醫生的聲望,但卻給我即使在三十年後的今天都仍然堅定無比的信念。”性欲階段理論3-4弗洛伊德對性的定義“我對性觀念的發展是兩方面的。第一,性一直被認為與生殖器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則把它區分開來,並視‘性’為一種包羅更廣內容的生理機能;它以獲得快感為終極目標,而生殖不過是他的次要目的;第二,我認為性衝動包括所有可以用‘愛’這個籠統字眼來形容的念頭,哪怕只是親昵的或友善的衝動……這些引申所表達的,是撒除過去常常引導人們犯錯誤的觀念和局限性。”三、精神分析的基本治療

——經典的精神分析治療是在弗洛伊德理論指導下,通過自由聯想、釋夢、移情、解釋和宣洩等方法挖掘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心理癥結,使患者從中領悟,讓焦慮情緒得到發洩,並逐步改變其行為的方法。心理學基礎一、科學心理學的產生二、科學心理學的發展三、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一、科學心理學的產生

“心理學有著漫長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H.Ebbinghous,1908)。

1.心理學思想源遠流長。孕育在哲學和醫學等學科中的文字記載的關於心理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Aristotle,西元前384~322)寫的《論靈魂》(psyche)是西方最早研究心理現象的著作。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Happorcratts)對心理學及心理學的生理學基礎作過了精彩的描述。在我國,對心理學的探索實際上比亞裏士多德還早。許多古代醫學典籍記載了十分豐富的心理學觀點。《黃帝內經》中對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思想的描述十分豐富。正如美國心理學家Mupply說的那樣,“世界心理學的第一故鄉是中國。

2.科學心理學的誕生: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二、科學心理學的發展

近120餘年來,心理學在發達國家快速發展。目前心理學已成為一個寵大的學科群。

(一)基礎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神經心理學、心理物理學發展心理學、生物心理學、比較心理學、心理學史

(二)普通心理學

(三)應用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醫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學校心理學、軍事心理學、工程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司法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護理心理學、文藝心理學、商業心理學、變態心理學、測量心理學、心理諮詢學、心理治療學……三、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一)定義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

(二)什麼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mentalphenomena)又稱心理活動,即通常我們所說的“心理”,是指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

1.心理現象的概念:心理是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

2.心理現象的展開:(見下)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人格(個性)兩個方面。如下:

┌認識過程(知):感覺、知覺、思維、想像、注意、記憶、學習┌心理過程┤情感過程(情):喜、怒、哀、樂、愛、惡、懼│└意志過程(意):目的、計畫、意向、行動心理現象│┌個性心理特徵:能力、氣質、性格└個性心理┤└個性心理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人生觀、世界觀四、心理過程

心理過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動發生、發展的過程。認識過程是基本的心理過程,情感與意志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認識過程是接受、加工、貯存和理解各種資訊的過程,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的反映過程。

(一)認識過程認識過程是從感覺開始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都是認識過程的有機組成成分,都是反映事物的性質和規律而產生的心理現象。

1.感覺: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2.知覺: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知覺還包含有經驗、思維和言語活動等心理成份。

3.表像:當某種事物再次作用時,人腦中重現過去留下的來的形象。

4.思維: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事物之間規律性聯繫的反映,是人腦對客觀現實概括的、間接的反映。

5.想像: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是在客觀現實刺激下,在頭腦中對舊有形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6.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

7.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有選擇的指向和集中。

(二)情感(緒)過程

1.定義:人在認識客觀事物的時候,產生的某種態度的主觀體驗。

2.情緒和情感的區別與聯繫:情緒是個體對事物較初級的、顯露於表的、主要與生理需要相聯系的態度體驗;情感則是較高級的、深層次的、為人類所特有的,主要與個體的社會需要相聯系的態度體驗。情緒受情感的制約,也是情感的外在表現。

3.情緒狀態:指情緒的表達方式。(1)心境是一種帶有渲染作用的、比較持久的、微弱的、影響人的整個精神生活的情緒狀態。(2)激情是暴發的、短暫的情緒狀態。通常由個體生活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刺激所致。如勃然大怒、欣喜萬分等。(3)應激是在突然的、危急的情況下產生的情緒反應。

(三)意志過程

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不僅能認識事物並產生一定的情緒情感,而且還能有意識地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去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這就叫意志過程。由於意志是與行動聯繫在一起,所以常把意志稱為意志行動。

知、情、意三者之間的關係: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是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一方面,情緒情感和意志是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另一方面,人的情感和意志對人的認識也有重要影響。五、個性心理

人格又稱個性,是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人格結構是多層次、多側面的,主要包括個性傾向性、個性特徵和自我意識三部分。個性特徵: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是一個人穩定的典型心理特徵和行為方式。個性傾向性:包括需要、動機、興趣、信念、人生觀和世界觀等,是人對客觀世界的態度和行為的積極性特徵。個性傾向性制約和調節人的所有心理活動,是個性的潛在力量,是人進行活動的基本動力。也有將自我意識作為個性的一個層次進行描述:是個人對自己本身的一種意識。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等構成。初生嬰兒是沒有自我意識的。自我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是個體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也是個性特徵形成的過程。

心理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繫:心理過程是心理現象的動態表現形式;個性是在心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具有個人特點的、穩定的心理傾向與心理特徵,可謂是靜態表現形式。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有機有組成人的完整的心理面貌,實現著心理活動。第六章心理應激

第一節概述

一、心理應激的概念

1.1936年,加拿大學者塞裏(Selye.H)認為指機體對傷害性刺激的非特異性防禦反應。2.1968年,拉澤魯斯(Lazarus)認為心理應激是個體對外界環境有害物、威脅、挑戰經認知、評價後所產生的生理、心理和行為反應。3.現代應激理論將其定義為:應激是個體面臨或覺察(認知、評價)到環境變化(應激源)對機體有威脅或挑戰時做出的適應性和應對性反應的過程。

應激看作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包括引起機體應激的生物、心理、社會刺激(應激源)個體對不良刺激和應激情境的反應(應激反應);刺激物與機體之間的互動(仲介機制);個體對應激過程的應對(應對過程)。關於應激,我們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理解:

(1)應激是一種刺激物

如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緊張、擁擠、遷居等。(2)應激是一種反應應激是個體對刺激或應激情境所作的應答反應,它導致個體各種機能的變化,且個體能夠體驗到這些變化。(3)應激是刺激物與機體相互作用的過程現代應激理論將應激過程分為輸入、仲介、反應、應對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相互聯繫、相互影響。(4)應激是機體對內在和外在環境變化的應對過程應對能力和技巧是決定機體是否產生應激及應激強度的重要因素。二、應激源

1.概念

應激源是指環境對個體提出的各種需求,經個體認知評價後能引起心理及或生理反應的刺激或情緒。

2.種類(1)軀體性應激源

(2)心理性應激源

(3)社會性應激源

第二節應激的仲介機制

1.概念是指機體將傳入資訊(應激源或環境需求)轉變為輸出資訊(應激反應)的內在加工過程,是應激的中間環節。包括心理仲介機制和生理仲介機制。2.心理仲介機制(認知評價或覺察)一般情況下,將個體對應激源的認知評價分為兩類,既積極的評價和消極的評價,產生積極的應激和消極的應激。應激的評價過程即是通過原發和繼發性評價,衡量全部潛在應激情境因素,運用人格歸因及應對能力對潛在應激源做出再評價,確定是否應激。

Lazarus(1993年)認為時間和空間因素可影響認知評價和應對能力。

3.生理仲介機制

(1)應激生理仲介涉及的中樞區域

Chrousos

和Gold(1992)提出“應激系統”的概念,用以說明應激刺激與反應間的神經與體液變化。“應激系統”是指協調一般性應激的中樞結構及外周效應器和有關的神經分支。(2)應激生理仲介的主要途徑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是應激反應的重要功能途徑。心理應激過程的分子機制是:心理應激→腦神經元釋放遞質和內分泌腺分泌應激激素(第一信使)→靶細胞內第二信使啟動。cAMP、甘油二酯、Ca++(第二信使)→作用於靶細胞核內DNA複製、RNA轉錄、蛋白質翻譯(第三信使),此時轉錄生成的mRNA逸出細胞核到胞質翻譯成fos、Jun等含磷酸蛋白質表達出應激功能。

第三節應激反應

一、概念

當個體覺察應激源的威脅後,就會通過心理和生理仲介機制產生心理、生理反應,這種變化稱為應激反應。1.應激的心理反應

可分為積極的心理反應和消極的心理反應。積極的心理反應是指適度的覺醒水準,注意力集中,積極的思維和動機調整及適度的情緒緊張度。消極的心理反應包括過度警覺導致的緊張焦慮、過低或過高的情緒張力,興趣降低,放棄責任等。包括:(1)認識反應(2)情緒反應(3)行為反應(4)自我防禦反應2.應激的生理反應應激源作用於人體時,中樞神經系統對應激資訊接受、整合,傳遞至下丘腦,下丘腦通過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增加心、腦、骨骼肌的血流供應。同時,下丘腦分泌的神經激素可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廣泛影響體內各系統的功能。應激生理反應動態發展的三個階段(Selye.H):第一階段(警戒期):表現為體重減輕、腎上腺皮質增大。第二階段(抵抗期):表現為體重恢復正常,腎上腺皮質變小,淋巴腺恢復正常,激素水準恒定。第三階段(衰竭期):表現為腎上腺增大,最終耗竭。體重再次減輕,淋巴系統功能紊亂,激素再次增加,然後耗竭。3.影響應激反應的因素

(1)應激源的性質(2)認知評價認知評價指個體對應激事件所抱有的態度和信念。

(3)人格因素

人格特徵影響個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決定個體對應激源的反應方式和強度及所採取的應對技巧。

(4)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指在應激狀態下,個體受到的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支持或援助。(5)應對能力恰當評估應激事件和自己的應對能力,並能合理運用心理防禦機制,能較好地適應和應對應激源。過高或過低估計自己的應對能力,或對應激事件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而導致不能很好地應對應激事件者,則應激強度高。

應激反應的主要表現

行為表現生理表現情緒表現

工作能力或效率下降血壓升高焦慮或急噪不安判斷力降低、失誤增多肌肉緊張或僵硬緊張感思維緩慢或停頓心跳、呼吸加快易激惹記憶力降低手心出汗或發冷恐懼、多疑注意力下降或難以集中緊張性頭痛傾訴增多創造性工作能力下降胃痛抑鬱

開始或增加飲酒或藥物低熱哭泣吸煙或喝咖啡食欲下降衝動、敵意、爭鬥生病或不適頻率增加尿頻自殘或毀物

疲乏、缺乏活力與興趣睡眠困難或易醒內疚、自責、自殺傾向

發生事故的頻率增加休息不好或萎靡不振無價值感生病或不適頻率增加

疲乏、缺乏活力與興趣發生事故的頻率增加

4.應激對健康的影響

適度的心理應激可以提高個體在現實生活中的適應能力,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促進人格的成長與發展及身心健康水準。但是,持久而強烈的應激、長期的緊張和困擾,可導致交感-腎上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垂體-甲狀腺系統活化而產生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從發展的觀點看,不良的生活環境或應激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導致發展緩慢或停止,引發各種情緒、認知和人格問題,並影響其成年後的社會適應能力,甚至出現發展危機。成人後,應激可破壞原有的心理平衡,出現心理功能失調,導致神經症、性偏好障礙、精神活性物質濫用等障礙,嚴重者可導致精神分裂症、反應性精神障礙等精神疾病。老年人若遭遇孤獨、創傷等事件,可導致老年性癡呆等疾病的發生。

第四節應對

一、應對的概念應對是個體處理應激情境的種種認知行為努力。應對一詞由“cope”變化而來,其原意為:個體有能力或成功地對付環境的挑戰或處理問題。

lazaruas的定義是:應對是個體為實現被自己評價為超出自己能力資源範圍的特定內外環境要求而做出的不斷變化的認知和行為努力。目前不少學者認為,應對應包括有意識應對和無意識應對的更廣泛的範疇。從發展的觀點看,個體首先發展了無意識的應對過程,然後,才發展有意識的應對技巧。這兩種應對技巧在功能上有所不同,個體對其改變和調控的程度也存在差異。

二、應對的分類

從應對活動的主體角度看,應對涉及個體的心理活動(如再評價)、行為操作(如回避)和軀體變化(如放鬆);從應對活動和應激過程的關係看,應對涉及應激各個環節,包括生活事件、認知評價、社會支持和心身反應;從應對活動的指向性來看,有針對問題的應對和針對情緒的應對。

1.lazaruas的分類

lazaruas等(1980年)對應對提出了三種基本類型:①積極的認知應對;②積極的行為應對;③回避應對。

2.Folkman和Lazarus的分類Folkman和Lazarus(1966年)提出應對類型分為問題指向性應對(problem-focusedcoping)和情緒指向性應對(Emotion-focusedcoping)。

3.Moos和Schaefer的分類分為認知性和行為性兩類,然後考慮應對取向性因素,出認知探索型、行為探索型、認知回避型、行為回避型四大類。三、應對的評估

應對是心理應激過程中的重要仲介因素,與應激的強度和結果密切相關。目前,對應對的評估主要採用自我報告、半結構式訪談、他人報告和行為觀察等方法。其中,根據自我報告和他人報告的研究和相關分析較多,而根據半結構式訪談和行為觀察的研究相對較少,標準化程度也較低。目前,國內正式出版的應對方式測量工具有以下幾種。

1.應付方式問卷適用於14歲以上的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

2.防禦方式問卷適用於正常人和各種精神障礙。

3.特質應對方式問卷

4.簡易應對方式問卷

5.醫學應對問卷另外,應對方式還包括個體利用和獲得社會支持的多少。國內已有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和領悟社會支持量表可供應用。

應激處理對策

由於現代應激學說是心身障礙的主要理論基礎,因此,應激處理對策也就成為干預心身障礙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應激處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應激的強度來維護心身健康,這種處理模式的核心稱為“重組”(reorganize),包括再思(rethink)、降低(reduce)、放鬆。

1.再思也即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

2.降低即降低應激源的影響。主要措施包括消除、回避、改變。

3.放鬆主要指心理放鬆,使思維和情緒恢復平靜。

4.釋放應激使機體兒茶酚胺大量釋放,能量動員,擾亂機體內穩態從而損害機體健康。

5.重組重組是指將上述各種手段結合起來,重新改建新的生活方式。

心理應激

psychologicalstress恐怖襲擊災難

海嘯SARS空難

應激多來源於日常生活事件:戀愛、人際關係、經濟問題、工作環境、事業和學業問題……可以說,應激“無時不在,無處不在”。①應激是一種刺激;②應激是一種反應;③應激是一種處理;④應激是一種整體現象。心理應激定義:為個體在察覺(認知性評價)自身處於威脅或挑戰情境中做出適應和應對的全過程。第一節應激概念的發展一、早期先軀

1936年,Hans.Selye提出“應激”概念。在極度或有害的環境刺激(熱、冷及化學物質)作用下,機體的生命系統(迴圈、呼吸、消化及體溫調節)的活動遠遠超出其正常生理範圍,並處於瀕死的危險,此時外部刺激的需求遠遠超過機體適應的應對能力。應激定義為機體對任何需求所引起的非特異性反應。“一般適應綜合征”(GAS)1、警戒期:為應對有害刺激,喚起體內整個防禦能力。2、阻抗期:持續暴露在有害刺激中,機體便轉入抵抗。3、衰竭期:有害刺激過於嚴重,機體將會喪失所獲得的抵抗能力而轉入衰竭階段。二、後繼研究者

1.Mason在研究中注意到內分泌系統對心理影響極為敏感,並證實心理不適在仲介生理應激反應中的重要性;他還指出,一切有效的應激源都伴有心理成分。

被剝奪食物的猴子在看到其他猴子進食時,尿內皮質類固醇水準升高;如果飼以無營養價值的擬似食物(動物仍處於饑餓狀態)以滿足其心理需求,則皮質類固醇水準降低。

解決了Selye提出但未能解決的,在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仲介者”問題,也為應激從生理過程轉向心理生理過程開闢了途徑。通過測定瞭解不同內分泌腺的反應,他認為不同的應激源各自優先啟動特殊的激素反應系統,這種系統再促使許多激素定型地、按不同程度地釋放。這個結果,動搖了Selye應激學說的基礎——GAS。2.Simeons人的問腦沒有進化到能夠區別象徵性及軀體性威脅,因此不能對這些應激源做出不同的反應。腦仍然保持將所有對我們安寧的威脅都看作同樣的危害。

Simeone的觀點是將應激作為一種處理,這種處理包括將一種刺激知覺為威脅,繼而觸發一種適應性應激反應。心理應激的研究者注意到“知覺”在應激反應中的重要作用。除了某些環境刺激(極端的溫度,污染及噪音)之外,引起人們應激的大多數事物是被判斷為對安寧有潛在威脅的人物和情境。認為不存在對每一個人都可作為應激源的生活事件。如離婚可能被一個人察覺為極度應激,而另一個人可能高興。只有他們被察覺為威脅或可以引起傷害或喪失時,才屬於應激源。換句話說,良好應激歸根到底不是應激,因為它引起的是良好情感。3.MarianneFrankenhaeuser揭示,應激反應中有強有力的心理學組分參與。如隨著動物對電擊的控制減少則E及NE分泌增加。

Patkai(1971年)令被試者參與4個專案實驗:①玩一種有機遇的娛樂性紙牌遊戲;②觀看嚇人的手術電影;③完成一項不愉快、冗長乏昧的作業;④“中性不活動”的基礎對照。證明心理因素可以引發與情緒及認知能力有關的應激性生理反應(E及NE分泌)。4.RichardLazarus認為,只有當人與事對人們構成威脅時才能成為應激源,這種威脅可以是軀體的傷害,但更多的是屬於心理社會的性質。例如,有人對穿著打扮評頭品足,這本身並無直接傷害,但如果計較這些而將其解釋為一種威脅,則就足以引起應激反應。威脅是指預感面對一種傷害條件的狀態。不論應激源是現實的還是想像的都無關重要,主要是威脅的知覺決定著它們是否應激源。Lazarus模型涉及對潛在應激源的三步評價:第一評價決定應激源是否有威脅;第二評價確定個體能否應對威脅;第三評價是對第一、第二兩種評價的資訊進行認知性再評價。

(1)原發性評價(prlmaryappraisal)回答是否有威脅?原發性評價是檢查刺激與人格因素,以決定潛在的應激源有無威脅。①刺激因素,第一刺激因素是威脅的程度;第二刺激因素是面臨的危急;最後一個因素是刺激的模棱兩可。②人格因素,這個模型中的人格因素是與刺激相關的,第一種人格因素是動機強度;第二種人格因素是信念系統,就是核心的價值觀;第三種人格因素是智力資源。(2)繼發性評價(secondaryappraisal)與原發性評價同時發生,即回答“我能否應對這種威脅?”信念占應激評價中應對能力的大部分。

(3)認知再評價當上述兩個問題(“這是威脅?…‘我能否應對?”)得到回答後,則由腦對情境進行再評價並決定這種潛在的應激源是否成為一種現實的應激源。三、從整體健康運動到安康運動

(一)整體健康運動(holistichealthmovement)WHO(1947年)頒佈“健康是一種完整的精神、軀體及社會的安寧(wellbeing),而不僅是沒有疾病”Dunn認為,WHO的健康定義只包含軀體、社會及心理三個維度。而整體論的擁護者強調心理維度的兩個組分:智力(理性思維過程)及情感(情緒);Dunn又加上一個標準,心靈的或精神的(spiritual)。因此,整體的健康定義有了五個維度:軀體、社會、情緒、智力及心靈。(二)安康(wellness)與健康1.安康的六個維度軀體的、社會的、情緒的、智力的、心靈的和環境的。2.應激與安康在健康安寧維度有高水準功能活動的人,對應激有較大的抵抗力;而機能活動不良者則易感疾患。應激源(stressor)是指那些能引起機體穩態失調,並喚起適應反應的環境事件與情境。

一、社會支持與應激

Lazarus及Folkman(1985年)將人們的社會資源分為兩類:①社會網路,指存在的社會關係的類型、數量及相互聯繫;②社會支持,指可察覺到的社會關係資源。

第二節應激源(一)社會關係與應激研究表明,有支持性社會關係的人,能較好地應對問題、處理應激,以及防止心身障礙。這些保護效應的真實機制不明,有兩種解釋。

1.直接效應學說廣泛的社會網路有抗應激效應,這種效應的本質是防護,因為寂寞與孤獨對許多軀體和心理疾患都是危險因素,而社會交往可阻止這種影響。

2.應激緩衝學說良好的社會支持網路可以消除和分散應激源的負性效應。社會支持在需要時就可以發揮作用。(二)社會支持,應激與疾患大量的證據表明,缺乏社會支持是導致心理及軀體疾患的一個因素。反之,有廣泛的支持性社會關係網路則可降低許多軀體疾病的發病率。二、生活事件與應激生活事件(lifeevents)是指生活中的變故。生活事件量表用以檢測生活事件對個體的心理刺激強度。三、日常困擾與振奮日常困擾及振奮是用來檢查應激的一種方法。困擾(hasseles)是環境中日常相互作用為特徵的激惹、挫折和苦惱,從交通堵塞到經濟盤算,從與人爭辯到天氣不好等。另外,生活中的事件也可引起振奮(uplift),即愉快、舒適的體驗,其範圍是從聽一首喜愛的歌曲到完成一件任務等。(一)困擾的界定日常困擾頻率與強度不僅影響應激,也與整體的健康明顯相關。研究發現,日常困擾與健康的相關要比生活事件為強。困擾的頻率及強度與心理疾患相關特別強烈。(二)振奮的界定振奮的仲介作用。日常困擾常常是在人們改變能力的範圍之內。而且與健康問題的相關明顯高於生活事件,人們可以通過對它們多加注意來縮小對應激有關疾患的危險性。四、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五、慢性負性社會條件從悲慘的生活事件到細小的日常困擾之間有著如貧困、失業(解雇、下崗),以及受歧視現象等。這些既非急性悲慘的事件也不是細小的煩惱,有人將其歸類為慢性負性社會條件。第三節應激的反應基礎應激反應是機體對被察覺的應激源進行適應應對作業的整體反應。一、情緒基礎

(一)人格與應激1.人格的發展人格是個體在生長及生活經歷中形成和完善的。2.人格類型大量文獻認為,人格對應激源有的易感、有的對抗,故分別稱之為易感應激(stress-prone)及對抗應激(stress-resistant)人格類型。(1)A/B型行為類型(typeA/Bbehavioralpattern)是Friedman及Rosenman(1959年)提出的。典型的A型行為類型(TABP)者就是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盡可能多的工作。一般認為TABP者屬於易感應激人格,B型行為者相反。(2)堅韌人格(hardypersonality)Kobassa(1979年)發現,這種人格有助於對抗應激與疾病。有堅韌人格者具有以下心身特徵:血壓不高,很少生病,個性愉快,很少煩惱。此外與堅韌有關的三個人格歸因是:奉獻、控制和轉變。(3)非理性的不合邏輯的人格(irrational,illogicalpersonality)Ellis提出具有不合邏輯信念(illogicalbeliefs)的人格。他創導理性情緒治療(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的理論基礎,就是一個人對人對事的不良情感或神經質的行為,不是由人或事所引起,而是源於自己對人和事的負性思維及不合邏輯的信念。這就是應激和神經症的基礎。非理性信念者當面臨啟動性事件時採用一種非理性的思維去解釋。Ellis說,非理性信念自身就是啟動事件,一旦發生,即使僅僅想到啟動性事件,也能觸發應激反應或另一種負性結果。Ellis認為,每個人終會在某一時刻出現這種想法,有了這些信念,並以非理性的或不合邏輯的方法去常規看待世界事物時,很易發生應激。非理性信念歸納為四類:①庸人自擾狀態,加劇一種情境的負性效應;②一定/必須/應該(should/must/ought),將不合邏輯的的需求鎖定於自身或他人;③價值狀態的評估。認為某人或某事毫無價值或完全是浪費時間;④需要狀態,希望達到不現實的、不可能獲得的需要。(4)焦慮反應人格(anxious-reactivepersonality)這是Girdano等(1993年)提出的一種人格類型。(二)知覺與應激1.威脅評價Lazarus(1966年)首創威脅評價概念,威脅是一種預期面臨有害的條件和引起軀體危害、心理苦惱或社會不適的狀態。凡是被知覺為威脅的事件均可導致應激反應。2.影響認知的時空因素Lazarus(1993年)認為空間與時間可影響應對能力。過去的經驗及成功的應對可使人堅強,並且為應對技術增加新的對策。3.再評價的認知問題Lazarus(1993年)提出“核心關係主題”(corerelationalthemes)在應激評價中的重要性。二、軀體基礎軀體應激反應都是以Selye的GAS學說來解釋。它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警戒期、阻抗期及衰竭期。(一)搏鬥或逃跑——一種警戒反應搏鬥或逃跑是機體處在危急狀態下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動員整體能量的一種防禦反應。Cannon稱之為“應急”。

GAS理論中的警戒期是指機體進入暫時的休克狀態。

Cannon研究的是急性應激情境的生理反應,而Se|ye觀察的是慢性強烈應激期間的第一階段。

(二)阻抗——長期應激的反應若搏鬥或逃跑不能對付應激源,或應激源是慢性的或長期持續存在,則機體就轉向應激反應的形式。(三)耗竭的生理學

Se|ye認為機體用於適應應激需求的能量是很有限的,他稱之為“薄弱環節”,過度使用就會導致耗竭。(四)對GAS學說的評論

Selye學說中兩個關鍵要素一非特異性,以及良好應激(eustress)及不良應激(distress)的可比性受到抨擊。非特異性是指所有的應激源都在體內觸發同種反應。身體對正性(良性應激)與負性(不良應激)應激源也做同樣反應;所有應激源都擾亂身體平衡。Goldstein,對任何需求的非特異性反應的概念化是與關於進化論思想矛盾。

Goldstein還證實了對七種特異性應激源的不同反應Mason的研究,不是對任何需求都引起非特異性應激反應,而是只對可能觸發情緒喚起的需求才有應激反應。三、應激的心靈基礎(一)信仰、宗教與心靈之間的差別(二)虔誠、心靈寄託、信仰與應激處理第四節應激對身心的影響一、急性、高水準應激對疾病的影響二、慢性低水準應激對機體的效應(一)應激與內分泌系統(二)應激與肌肉系統(三)應激與心血管系統(四)應激與免疫系統(五)應激與消化系統(六)慢性應激與心理障礙心身疾病

第一節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亦稱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disease),是指一組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的軀體疾病或病理生理過程。心身疾病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心身疾病是指一組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的軀體疾病和軀體功能障礙,狹義的心身疾病僅指那些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的軀體疾病。心身反應是指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短暫的生理反應。心身障礙指長期的心理刺激引起軀體功能的持久變化,但並不具有器質性的改變。

二、心身疾病的主要特點

1.發病原因主要是心理社會因素的刺激,或者心理社會因素在其發病中是重要誘因。情緒通常起引發作用。2.心理社會因素的存在與心身疾病的發生有時間上的相關性,病程的發展和轉歸與心理社會刺激因素成平行關係。3.多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軀體症狀和體征,該軀體症狀有明確的器質性病理改變,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變化。4.通常涉及的是植物神經系統所支配的系統或器官或內分泌系統支配的器官。5.在發生上和遺傳、個性特徵有一定的聯繫。6.有反復發作的傾向。7.不是神經症、精神病及心因性精神障礙。

三、心身疾病的發展歷史

1.背景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約西元前377~460年)用體液學說解釋疾病的發生,認為體液不平衡是導致疾病的原因;他還認為醫生醫治的不僅是病而且更重要的是病人,主張在治療上必須注意人的性格特徵、社會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對疾病的影響。最早的祖國醫學著作《黃帝內經》表明了我國古代醫學家也是從心身相關的角度對疾病進行防治。

“心身”

(psychosomatisch或psychosomachosomaticmedicine)術語是德國的精神病學家HeinrothJ於1918年在一篇文章中最早使用的。

“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medicine)是由Deutsch於1922年提出。

“心身疾病”的提出應為Halliday和Alexander。20世紀20~30年代弗洛尹德的精神分析學說開始被引入心身疾病的研究之中。

2.心身疾病概念的演變

(1)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治療手冊(DSM)中,DSM-I(1952)設有“心身疾病”類;(2)DSM-Ⅱ(1968)更名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經與內臟反應”定義為“由情緒因素引起的單一器官系統的軀體症狀”;(3)DSM-Ⅲ(1980)開始用“影響身體狀況的心理因素”分類。(4)DSM-Ⅳ又將與心身疾病有關的內容列入“影響醫學情況的心理因素”中,它是指對醫學疾患起不良影響的心理或行為因素。(5)WHO制訂的ICD-10將傳統的“心身疾病”分別納入不同分類,

歸為“神經症性、應激相關的及軀體形式障礙”(F4),還有一些內容分散在“伴有生理紊亂及軀體因素的行為綜合征”(F5)及其它分類中。(6)我國的精神疾病分類

四、心身疾病的分類

世界各國均沒有統一的心身疾病分類方法其實,心身疾病不是一組獨立的疾病單元,它已經包含在有關軀體疾病或其他疾病分類體系之中。即使是同一種“心身疾病”,在不同的個體身上,其心理社會因素的作用程度也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現將常見的心身疾病羅列如下。1.內科心身疾病2.外科心身疾病3.婦科心身疾病4.小兒科心身疾病5.眼科心身疾病6.口腔科心身疾病7.耳鼻喉科心身疾病8.皮膚科心身疾病9.其他與心理因素有關的疾病

第二節心身疾病發病的心理學說

一、心理動力學理論

這一理論以精神分析學說為基礎,主要以潛意識中未解決的心理衝突為心身疾病發病的原因,代表人物有亞曆山大(AlexanderF)和鄧巴(DunbarF)。亞曆山大強調心理衝突在心身疾病中的作用,認為心身疾病的發病有三個要素:①存在未解決的心理衝突;②身體器官的脆弱易感傾向;③植物神經系統的過度活動性。鄧巴認為心身疾病與人格類型有特異關係,提出了“疾病的人格特異性”理論。該理論認為,患有同一疾病的病人都具有類似的人格特徵,而某些人格類型的人特別易患心身疾病。

二、心理生理學理論

心理生理學理論主要是通過一些動物和人體實驗,來探討心理社會因素如何引起機體的生理生化變化。這個理論以坎農(CannonWB)的軀體內穩態理論、塞裏(SelyeH)的應激學說以及巴甫洛夫、貝柯夫與謝切諾夫的條件反射研究與“皮質-內臟相關學說”為基礎。坎農提出強烈的情緒變化(如恐懼、憤怒)在使動物產生“搏鬥或逃跑”(fightorflight)反應的同時通過植物神經系統影響下丘腦激素的分泌,從而喚醒了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導致心血管等系統活動的改變。塞裏指出各種傷害刺激會使人產生應激反應,並把應激反應過程引起機體產生的症狀和體征稱為“一般適應綜合征”(GAS),認為這些生理變化是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啟動和耗竭的表現。巴甫洛夫學派提出高級神經活動學說,認為軀體各器官都受大腦皮層的調節,當高級神經活動功能異常時,會向內臟發出病理性衝動,使內臟機能失調。

三、行為學習理論

行為理論的基礎是條件反射學說和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勒(MillerNE)等心理學家。米勒提出了“內臟學習”的理論,認為疾病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他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提出個體的一些生理變化(例如血壓升高或降低、腺體分泌增多或減少、呼吸加快或減慢等)在心理社會刺激因素存在時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