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中考一轮复习
-----讲练测--------
《水浒传》
01作者简介
02写作背景
03作品解读
04阅读指南
05专题探究
作者:施耐庵(约1296—约1370),元末明初人,原籍苏州。约
于至顺二年(1331)间中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两年,因与当权者
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水浒传》。身处于朝代更迭的动
荡时代,施耐庵目睹社会的凋敝、政治的腐败和农民起义的
风起云涌,深有所感,他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各种民间流传的资
料,最终创作出了为草莽英雄人物树碑立传的《水浒传》。
02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宋徽宗时代,即宣和年间(1119—1125)。当时宋皇室衰颓、腐
败。宋徽宗贪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又横征暴敛,弄得民
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盗贼四起。《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农民起
义,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甚至一些
小官吏和商人都加入了这个队伍。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宋代说书技艺兴盛,在民
间流传的宋江等三十六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用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施耐
庵广泛收集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经过提炼、加工、艺
术的再创造,同时又保留小说虚构的特征与生动细腻的描绘技巧,创作出了这部杰
出的白话长篇小说。
03作品解读
《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
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作为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
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
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好汉大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
们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
反抗”的真理。
小说还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的理想社会,“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不论是富豪
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高低,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
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也正因为此,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书名翻译为A"Me”
AreBro统ers(四海之内皆兄弟)。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再加上其他人
物,有数百人之多。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
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
的共性和个性。
《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
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
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语言上,《水浒传》用的是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
力。如“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看了带有印信的榜文,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回去被酒家
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这几句描写,既点出
了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又写出了人物惶恐不安的心境,还渲染出恐怖悲凉的气氛,读起来令人毛
骨悚然。像这样精彩的细节描写,只有精读细读,才能体会出其中意蕴。
04阅读指南
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本书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
不反皇帝。在阅读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L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区分重点情节和非重点情节
《水浒传》虽然是长篇小说,仍然可以按小说的一般结构总体把握其框架。
序幕:第一回,写一百零八魔头降世。
开端:第二回,按“乱自上作”的思路,由高俅发迹引出王进和史进的故事。
发展:(1)第三回至四十六回,写“逼上梁山”的情形,主要写水浒英雄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义军
小规模的联合;
(2)第四十七回至七十回,写梁山义军逐渐壮大到英雄齐聚。
高潮:第七十一回至八十回,写梁山英雄排座次,连续挫败朝廷的镇压。
进一步发展和结局:第八十一回至结束,写梁山义军接受招安及结果。梁山义军先后征辽国、
讨方腊,其间损兵折将,兄弟生离死别,仅少数人被封官授爵,最后逐渐被迫害、瓦解。
2.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要从共性中找出个性
《水浒传》最精彩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虽然众多好汉都聚在梁山,也有着共同的遭遇,但作者
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却是千人千面。如武松、林冲都受过官府的陷害,被充过军,但他们面对厄运时
的反应却大不一样。林冲在路上受差人任意摆布,忍气吞声;武松却相反,不但收拾了要害死他的
差人,还血洗鸳鸯楼。这是因为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是有地位、懂法度的人,只希望服刑
期满,重振家声;而武松无家室之累,报复心强。所以,在小说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他们两人的性
格差异。
3,准确把握人物立场,体会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水浒传》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它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提炼而成的文学语言。人物的
语言符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思想水平和修养,准确、到位地体现出了性格特征。例如,李逵讲宋
江:“吟了反诗,打什么鸟紧?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仅此一句,便将李逵憨直、粗野的性格特征
表露无遗,而且也反映出他的思想较为简单。
1^^Photoi/lof
专题一: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
探究提示:《水浒传》的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像“智取
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精彩篇章,往往集中了很多人物,有着
精彩的场面描写,令人难忘。
【核心知识点】
序幕(第1回):写108个魔头出世。
开端(第2回):写高俅“乱自上作”,引出王进和九纹
龙的故事。
发展(第3146回):写“官逼民反九梁山英雄各自
L理清水浒
不同的道路以及经历和义军小规模的联合。
传的情节
发展(第47〜70回):写梁山义军由小联合到大规模
脉络
进攻,梁山108位英雄会齐。
高潮(第71〜80回):写梁山义军震慑朝廷,英雄排座
次,两败童贯,三败高俅。
结局(第81〜120回):写梁山义军接受招安。
《水浒传》情节环环相扣,如描写武松情节就有:
①景阳冈武松打虎;②狮子楼斗杀西门庆;③十字
2.梳理情节坡遇张清;④快活林醉打蒋门神;⑤大闹飞云浦;
发展⑥血溅鸳鸯楼;⑦化身为行者;⑧夜走娱蚣岭;⑨
醉打孔亮;⑩单臂擒方腊;⑪六和寺武松出家。深
入刻画了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史。
《水浒传》的回目是以主要情节命名,可以翻开
书籍的目录,推知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如:由回目名“李逵打死殷天锡”推知起因:殷天锡
3.从回目推
要强占柴皇城的花园,柴皇城与其论理,竟被他殴
知情节
打。经过:柴皇城召其侄柴进回来,不久后去世。
柴进想与殷天锡论理时,但又差点遭到殴打。结
果:李逵将殷天锡从马上揪下来并打死。
【专题特训】
1.【新题型】《水浒传》中内容搭配有•误•的一组是(C)
A.杨志一发配大名府—生辰纲被劫—落草二龙山
B.林冲一误入白虎堂一发配沧州一火并王伦
C史进一落草桃花山一逃亡渭州一火烧翠云楼
D.李逵一落草梁山一沂岭杀四虎一怒杀殷天锡
解析:史进落草的是少华山,“落草桃花山”的是周通广火烧翠
云楼”的是时迁。
2.【新题型】补全回目。
阅读方法助读资料阅读任务
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小明同学打算为林冲做一张人
垂杨柳①C物卡片,但他不小心把《水浒传:
回(2)B管.目录打湿,导致字迹模糊看不清
智深大闹野猪林,请你根据卜面的回目提示,帮
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他补全回目(在横线上填写字
检索目录
下客③A母)。
第十回林教头风雪A.林冲棒打洪教头
山神庙陆虞侯火烧B.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C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D.林冲雪夜上梁山
专题二:为《水浒传》人物立传
探究提示:《水浒传》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人
物形象。这些梁山好汉号称“一百单八将”,如宋江、吴用、
林冲、鲁智深、武松……无不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核心知识点】
“忠义”是大部分梁山好汉的行事准则。
“忠”就是对朝廷和君王的忠心耿耿,绝不背叛。
即使梁山“好汉”的反抗,也是打着“杀尽贪官,报
答皇帝”的旗号。他们发动起义与他们的忠义并
《水浒传》
1.不矛盾,“官逼民反”是他们造反的根本原因。正
之“忠”与“
如金圣叹所说的“乱自上作”,正因为官府和豪绅
义”
的欺人太甚,他们才陆续走上梁山。
“义”表现为“见义勇为”和“江湖义气”。梁山“好
汉”每打到一处,总是开仓济贫,所以起义军受到
人们的喜爱,水浒英雄的故事历代传颂。
《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其共性是大多具有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
气的特点。而在细微之处又各具特色、富有个
2.求同存异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
识人物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
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再如林冲和武
松,同是小说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又都武艺高强,
有勇有谋。
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
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
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
.求同存异
2被迫造反的典型;武松则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
识人物
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因此,他不仅收拾了
要害死他的差人,还血洗鸳鸯楼,是下层英雄好汉
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专题特训】
1•【新题型】品读《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梳理表格,总结阅
人物相关情节人物形象
读方法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①嫉恶如仇、有勇有谋通过表格梳理,我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任性大度、粗犷豪放发现水浒人物可
鲁智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力大艺局、豪爽直率以这样读:③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重情重义、胆大心细探究具体情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生性耿直、武功高强节,分析人物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毫不矫情、莽撞暴躁形象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李逵侠肝义胆、率真孝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2.【新题型】中考临近,学校组织名著复习,小星同学整理了
类型提炼的表格,细心的语文课代表发现了表格有错误,请你
帮忙指出。
题材特点:多是宏大的社会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典①诸葛亮《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类型化倾向,部分缺
小说
乏性格发展
③孙悟空《西游记》
人物形象中鲁达这个例子不妥当。在《水浒传》中,鲁智深
这个人物形象非常鲜明成功,他“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
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英雄形象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他嫉
恶如仇、胆大细心、见义勇为、重情重义、率真善良的性格
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3.【综合阅读•新考向】文学世界中,“抗争精神”是小说的经
典主题。请从下面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原著具体情节,
指出其具有怎样的抗争精神。
①简•爱(《简•爱》)②武松(《水浒传》)
示例一:为尽快将简・爱赶去洛伍德学校,舅妈用刻薄的话诋毁
简•爱,简•爱第一次公开斥责蜀妈的虐待和无情。可见简•爱敢
于说出真相,对抗不公,维护个人尊严。示例二:武松到衙门为
武大郎伸冤,却被贪赃枉法的县官驳回,武松怒杀潘金莲、西
门庆为兄报仇,被判罪发配孟州。可见武松不畏权贵,勇于对
抗世道的不公。
专题三: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探究提示:《水浒传》是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写成的章回体
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井然有序,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
都有相对的独立性。
【核心知识点】
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很有特点。《水浒传》采取了
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四回先讲述单个英雄
.小说结
1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
构
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这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形象;通过对比手法
.臂刻
2突出人物个性;把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
画
人物的身份和经历来刻画其典型性格。
语言主要是北方方言,特别是山东一带的方言。如
:“俺”“爹”“仁兄”“贤妹”,又如“洒家”“那厮”"盘缠工
.语言特
3这些称谓和词语就充满生活味道,有些词语至今还
点
用,有些词语至今虽少见,但也通俗易懂。语言通俗
易懂、简洁明快,有很强的表现力。
4.故事情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善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
节推进故事情节,展现人物人生轨迹的重大变化。
书里诗词多达602首,这些诗词语言通俗易懂,表现手
.赏析诗
5法丰富,意境丰富多样,能够起到渲染气氛、衬托人
词
物形象、帮助叙事的作用。
【专题特训】
1,全民读书月”中,光明中学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掌握知识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试题及答案
- 未来理财的趋势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的资本结构解析试题及答案
- 网络编辑师2024年考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心理因素研究与应用探讨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含答案)
- 2024年网络编辑师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速递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应考技巧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重要考点解读试题及答案
- 小语种证书考试的典型案例与试题及答案参考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金融风险传染性研究
- 小学科学实验目录1-6年级新教科版
-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光伏电站事故处理规程
- 宠物共同抚养协议书范本
- 水源井工程施工方案
- (完整版)电路基础选择题100题
- 民族学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 日本工业标准JISH8641中文
- 专题五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