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021·湖南卷]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2.[2021·广东卷]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3.[2021·湖南卷]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4.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卑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而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替换为天下为家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的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A.坚持文治方针又注重社会实际B.兼顾世家大族与庶族地主利益C.坚持多元选任不看重家世出身D.强调候选者的品德及工作业绩6.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A.地方享有自治权B.地方形成了割据势力C.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双重性D.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7.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驳正违失,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使诏敕“务求至当”,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已从人”,故行之不久,相互之间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太宗初年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说明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监督宰相执政C.明确三省分工D.完善中枢体制8.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9.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这一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A.宋代与唐代相比,国力渐趋衰弱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地方财政困窘C.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宋代君主专制加强,皇帝威势凸显10.[2021·浙江1月]某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古代铜镜,上有铭文:“郡举孝廉州博士,少不努力老大悔”“孝言之始孝为右”“居必忠必信”等。从这些铭文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郡县制 B.察举制C.铜镜制造于西汉 D.宣扬儒家伦理思想11.[2021·全国甲卷]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12.唐代地方乡族势力较为关注地方官员的去留,有时会“诣阙”请求官员留任,或带领民众截道拦留官员,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而中央也重视向以耆老为代表的地方民众核实该官员的治绩是否属实。这些举措()A.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B.保障了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C.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D.反映了“家天下”观念的弱化专练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B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所以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排除A;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材料未涉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2.B根据“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得出国家大事都掌握在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说明魏晋时期相权转移到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与效率无关,排除D。3.A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载地方官吏的薪俸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和唐代中期后,地方节度使掌握财政权有关,即地方势力膨胀,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故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官员薪俸的降低,故C项和材料无关;高出部分是合法收入,不能说明地方官吏贪腐,故D错误。4.C本题考查选官制的演变。根据材料可知,先秦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阶层的区分并不稳定,出身卑微的人才可以得到重用。魏晋时期士族门阀高度发展且掌握较大权力,此时选官则更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背景,说明魏晋时期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C正确。5.A本题考查宋代科举制。材料“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体现了照顾现实情况的一面;“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表明注重科举文臣治世的一面,故选A项。材料强调宋代选官的务实性,B项并非主旨,排除;恩荫补官,就是以家世出身选官的一种体现,排除C项;科举重才学,强调候选者的品德及工作业绩与科举制的选官原则不符,排除D项。6.C元朝行省是代表中央的中书省对地方的管理,体现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不是实行地方自治,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故A、B项错误;材料中“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体现了行省在地方管理上有较大的权力,D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元朝行省长官虽然对地方管理权力很大,但仍然受中央节制,中央集权仍在加强,故在地方上的管理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双重性。故C项符合。7.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初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掌管诏令的草拟颁发和对诏令的审核封驳,目的是使两个机构相互监督和协调,从而减少决策失误。但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各自不能“舍已从人”,运行不久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唐太宗又增设政事堂,让中书、门下两省先于政事堂共同议定,然后再去实行。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进而使中枢体制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未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中书、门下两省,未反映三省分工,故C项错误。8.B根据题干可知,从魏晋南北朝到北宋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体现了相权不断被分割,皇权加强,故B项正确。内外朝制度属于西汉,与题干时间范围不符,排除A。古代中国相权结构无法对抗皇权,排除C。古代中国没有帝相共享决策权的现象,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9.B本题考查地方政治体制。材料所叙述的主体是州县政府,即地方政府,结合所学可知,导致材料中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宋代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答案为B;A并非主要原因,故A错误;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的表现之一为州县富裕,但材料体现州县经费不足,故C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经济方面,而D主要从政治方面分析,排除。10.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郡举孝廉州博士”可提取当时西汉推行郡县制和察举制,AB不符合题意;材料“孝言之始孝为右”体现的是对儒家思想的宣传,D不符合题意;仅从材料信息是无法推出铜镜的制造准确时间,因此C符合题意。11.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机会入仕之人进入统治阶层。辟召制度是“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证其有效运作并加强中央的控制,这就需要监察体系的改进,故B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指的是科举制,故A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和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察举制度和辟召制度是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12.A本题考查唐代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川中建三局装饰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全球高压有载分接开关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医用 PTFE 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度店铺债权债务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店铺租赁权转让及装修设计咨询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库购置与物业管理合作协议4篇
- 2024铁路货运合同铁路运输货物交付与验收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厨废弃物处置与废弃物处理设施改造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与个人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合同范本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管理制度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IF钢物理冶金原理与关键工艺技术1
- 销售提成对赌协议书范本 3篇
- 劳务派遣招标文件范本
- EPC项目阶段划分及工作结构分解方案
- 《跨学科实践活动4 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教学设计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