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充满了等待。等待,给人以ch6ng憬,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慰箫。等待可以使人

成为(A.干涸B.干燥)的小溪,也可以使人成为丰沛的大江,还可以使人成为无垠

的大海。等待,可以在充实中度过,也可以在寂寞中度过,还可以在空虚中度过。不要总

指望在等待中发生奇迹,你所要做的是在等待中创造奇迹。等待,.宛如二个无遐的梦。等

待,有时像岩石,是一种顽强;有时像古藤,是一种柔韧;但更像是孕育了万物的土地,

是一种成熟。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慰藉②chong憬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o

(3)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o

【答案】(1)①ji4②憧

(2)遐——暇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慰藉(weijie):安慰;

②博憬(chongjing):向往。

(2)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遐一一暇(无暇:来不及;没有空闲时间。)

(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干涸:河流、池塘等干枯无水。句中用来形容小溪,符合语境;

B.干燥:指物体的表面没有水分,或是比较少的水分;也指气候的状况,没有多少湿气,

使人感到渴乏。不能用来形容小溪;

故选A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文化影响深远,根洋蒂卧如同一棵千年老树,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里。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

态功能圆不容发。

C.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画鹤,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

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

D.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重要,制度建设比事后追责更重要,所以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

勺书有效的制度杜绝腐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使用正确;

B.间不容发:意思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

极近,情势极其危急。句中强调恢复松花江生态功能需要马上行动,不合语义,应用“刻

不容缓”或“迫在眉睫”;

C.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使用正确;

D.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使用正确;

故选Bo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

量,解读了老百姓们平凡生活中的伟大。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唤醒我们每一位读者的生活记忆,使每一位读者都

能明白许多做人道理,悟出人生真谛。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

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民居在布局、结构、造型等方面呈现

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B.缺少主语,应将“在”“中”删去;

C.句式杂糅,可将“造成的”删去;

D.成分残缺,改为“使各地民居在布局、结构、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的特点”;

故选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核酸检

测”。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呢?,,,,,如结

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①“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

②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该种病毒

③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④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

⑤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A.①②③⑤④B.④①③⑤②

C.④⑤③①②D.①④⑤③②

【答案】C

【解析】前面一句"什么是‘核酸检测‘呢?”提出疑问,后面的内容是回答。而要弄明白

核酸检测,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核酸。从所填的五个句子中,可以选出④⑤两句,承接问题而

来,而且这两句的顺序是④⑤,因为⑤缺少了主语,承前省略,接下来查找①②③项,会发

现①②说的就是核酸检测及其结果,也和后面的“如结果呈阴性”连贯,③应该放在①②之

前,承接对核酸的介绍,来说明病毒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核酸。因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④⑤③①②,本题选C。

5.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

文既是一封爱憎分明的书信,也是说理文章的典范。

C.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D.“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的合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让我们领略了其

中两大家的风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有误,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轼、苏洵、苏辙和王安

石,《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故选Do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国庆前夕,我市很多学校都举办了迎国庆文艺汇演活动。吹拉弹唱、诗词朗诵、歌舞

戏曲、相声小品等节目精彩纷呈,整个校园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之中。你所在的学校组

织了以“聚焦校园文艺汇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6.举办校园文艺汇演的意义有哪些?请你从不同方面列举三条。

7.观看节目的时候,大家发现某个班级表演的节目是“克隆”了央视“经典咏流传”中的

某一个片段的内容,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100T20字)。

【答案】6.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文艺素养;劳逸结合,缓解学习压力;为节日增添喜庆

气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7.符合题意即可。理由能恰当支撑观点。表达观点时,赞同、否定或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均

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举办校园文艺汇演的意义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学校发展

的角度入手,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其意义。比如可以丰富校园生活,使学生能够劳逸结

合;提高学生文艺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等,只需任写三个即可。

【7题详解】

本题是一道主观题。

某班级表演的节目“克隆”了央视“经典咏流传”中的某一个片段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此

持肯定、否定或辩证的观点,只需要言之有理即可。

例: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一味的“克隆”会导致人们逐渐丧失创作的动力,一味的照搬

照抄更没有体现出半点艺术价值。如果确实是缺少灵感的话,我们可以选择借鉴参考,而

不是拿来就用,我们还是应该去发掘自己的才能,不可以变成只会“克隆”,不会创造的

机器。

8.古诗文名句默写。

中国的诗人,他们的用情态度多出于两类:一类出于《庄子》,一类则溯于《离骚》。

前者是潇洒淡然的人生态度,后者则多为面临人生困境,却依旧百转不折、迂回坚持的精

神。如刘禹锡虽然屡遭贬谪,怀才不遇,但是依旧能够吟出如“(1),

”有哲理的诗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时情味,何其深永!

另一类诗人则在用情上十分执着,誓将“上下而求索”。刘长卿便是一位,在《长沙过贾

谊宅中》一诗中借“湘水无情”烘托加以痴心,道出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2)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

天涯

二、阅读(38分)

(一)(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南北朝)

泻②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④哪躅⑤不敢言。

【注】①鲍照的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对唐

代作家颇有影响;②泻:倾,倒;③断绝:停止;④吞声:声将发又止;⑤绑

躅:徘徊不前。

9.【甲】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10.简要分析【甲】【乙】两首诗最后两句所抒发感情的不同。

【答案】9.诗人引用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而被重用和引用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

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两个典故,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

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10.【甲】诗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

神。【乙】诗表达了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情。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典故的表达效果。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喜欢用典,以达到委婉含蓄的效

果。“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姜尚垂钓与伊尹梦日的典故。姜尚与伊

尹都是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也都得不到施展,但最终他们遇到了明主的赏识,得以实现理

想。作者相信自己也一定会遇到明主,从而实现理想,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

有所期待。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意: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表现了作者准备冲破一切

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

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拟行路难•其四》中“心非木石岂无

感,吞声哪躅不敢言”句意: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声将发又止,徘

徊不前,我不敢再说什么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已

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表达了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

所倾吐的愤激之情。

(二)(10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

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锦鳞游泳()

(2)佳木等而繁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总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4.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

【答案】11.(1)鱼(2)繁荣滋长(茂盛,繁盛)

12.(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13.C

14.范仲淹的“乐”,是欣赏了春天美丽的湖面景色产生的乐;欧阳修的“乐”,是领略了

树林中早晚、四时之景而快乐。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

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鳞”代指鱼;“房”,茂

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以"因为;三个“乐”字,乐趣/以……,快乐/快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能力。《岳阳楼记》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

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醉翁亭记》这篇优美的山水

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

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故相同点:甲文提出“后天

下之乐”的政治理想,乙文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不同点

是:《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

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作者借山水之乐来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字词内涵的能力。分析字词的内涵,需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结合甲文可知,范仲淹“此乐何极”的“乐”是指面对美景而产生的愉悦心情;阅读乙文可

知,欧阳修“乐亦无穷”的“乐”指欣赏美好景色的心情和与民同乐之情。

(三)(6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要到哪儿去呢?

(选自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5.诗中描绘了在大雪纷扬的背景下,由农夫、、构成的三个生

动形象、现实感人的画面。

16.请联系《艾青诗选》,简要分析艾青两个创作高峰诗歌的特点并列举相关的作品。

【答案】15.①少妇②母亲

16.一是20世纪30年代,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诅咒黑暗,讴歌光明。代表作品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二是1978年以后,歌颂人民,礼赞

光明,思考人生。代表作品有:《光的赞歌》《鱼化石》等。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一首充分体现了艾青早期的感情基调的诗,诗人把自己的感情

关注于北方的“中国的农夫”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上,关注于南方的

“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上。这一切,正是构成“寒冷在封锁着

中国”的具体形象和生活画面。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艾青诗歌的了解。

艾青有两个创作高峰,一是20世纪30年代,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

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北

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

老的国土一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

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

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

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

二是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

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如《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

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

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当然,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

律,写了长诗《光的赞歌》,赞美“光”这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

“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四)(8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论教养

(利哈乔夫)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

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

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

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

餐具一一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

霆一一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

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可

能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在家里,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者在做功课,即便做功课的是他年龄幼

小的孩子,他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响,再不就是随心所欲

地高声说话一一那么,可以断定这个人缺乏教养,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

有涵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

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地这么做,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极点!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

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

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1)作者利哈乔夫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却说“我不敢贸然提供”、

“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又说“跟读者交换意见”。这是一种怎样的说法?这

样说有怎样的作用?

(2)选文部分主要写了六种表现,都属于哪一类的表现?结合课文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

目的?

(3)选文部分主要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

(4)你的同学小明的父亲在小明做功课时,把电视音量放得很响,请你帮小明组织一下给

他父亲沟通的语言,50字以内。

【答案】(1)这是一种谦虚、低调、有教养的说法。这样表达更严谨,同时拉近作者与读者

的距离,易于让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

(2)都属于不善于与亲属交往,不够尊重亲属,没有教养的表现。作用:作者举生活中不

会与家人沟通,不够尊重家人,没有真正教养的人的具体例子,使得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

力,与读者产生共鸣。

(3)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谦让礼让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

(4)爸爸,您好!您可以把电视的声音稍微调低一点吗?我正在写作业,否则难以集中注

意力,影响写作业的效率。谢谢爸爸啦。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文本语句理解能力。“不敢贸然”“跟读者交换意见”,自谦性的委婉

的表达要与读者交换意见,有利于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作者为人的谦虚低调、有教

养。不把话说的绝对,也体现了议论文语言表达严谨、周密的特点。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概括和分析能力。围绕第四段”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

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作者列

举六种“没有教养”的行为表现,这六种表现均是发生在家里和家属之间的小事件,都属

于不善于与亲属交往,不够尊重亲属,没有教养的表现。

文章以较多的例子,列举无教养的表现,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

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的观点,

也从反面论证真正的教养是什么,同时提醒读者反思,与读者产生共鸣。

(3)本题考查提炼和概括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

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此

文首先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分析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接着,从反面展开论述,列举

“无教养”的种种表现;最后,从正面论述真正的教养是什么。结合“一个有教养的人,

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可

概括提炼出观点: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谦让礼让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

(4)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能力。注意表达要委婉,有说服力,注意联系本文的关键词一

-“教养”。

在本题中,说话的对象在“爸爸”,小明对爸爸说话的语气要有礼貌用语“您好”,委婉

的提醒爸爸“把电视的声音稍微调低一点”,做个有教养的人,同时把自己的困扰说清楚

“影响写作业的效率”,让爸爸明白自己的感受并做出行为的调整。

(五)(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与海

庄明党

①父亲刚上舵那年春汛,我执意要随他出海。

②年少的我,渴望成为一名勇敢的水手,宽广的大海寄寓了我神秘的向往,我不愿让

自己的憧憬在美丽的港湾里日渐倦怠。那瑰伟的沙雕、那顽皮的海螺已成褪色的童趣。长

大的我,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大海。

③要见真正的大海,只有出海。当我再次向父母祈求时,父亲默默地抽着旱烟,漠视

着窗外的那片蔚蓝,久久都没有吭声。而母亲,则站在爷爷的遗像前暗自啜泣。

④起航前半夜,我偷偷顺着缆绳爬上了船,躲在船舱的鱼网里,谁也没有发现。拂晓

时,我听到马达声响了,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估约船已到了外海,我蓬头垢面地钻

了出来,把一船的人全惊呆了。

⑤我终于看到了真正的大海,那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形容的无边无际。片片白云和谐

地点缀在天水之间,偶尔有海鸥掠过水面,如洁白的天使,飞溅起朵朵美丽的雪浪花,海

风轻轻地吹着乱发。

⑥父亲没有指责我,只是那双大手把舵握得更紧了。我放眼万顷碧波,目穷千里,凭

海临风,忽见远处海面有堆漂浮物,“爸,那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⑦“那是沉船在海面上的遗物。”父亲严肃地回答。我好生纳闷,待船驶近了那堆漂

浮物,果真是一扇舱门,油漆还是新的,却伤痕累累,残破不堪。上面居然还裹着一截破

碎的棉被,以及一些缠绕的电线,极不协调地在美丽的碧波上浮动。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

那条船毁灭时的痛苦挣扎,心中不寒而栗。

⑧在甲板上作业的水手全都低下了头,如尊尊永恒的雕像,在蓝天碧水间伫立……

⑨“正前方出现鲸鱼,右舵30度,绕开危险区域!”船长的喊声喝破了沉默的空气。

但见100米开外,水面喷出一股巨大的水柱,喷泉般腾空而起,在约10米高处天女散花,

散珠碎玉迎风进裂,撒落海面。

⑩“鲸鱼!”我失声惊叫。“咱惹不起还躲得起。"父亲一边不慌不忙地把舵一边风

趣地说。忽然,右前方又出现一道雪亮的白线,折个弯后飞速地压过来。“那又是什

么?”我惊奇地问。

⑪“右前方有高速巡洋舰驶来,左满舵,呈S型前进,注意巨浪区范围!”船长指挥

着。

⑫“爸,怎么办?"我惶恐地问。“这是每天都要遇上的,根本不算什么危险,如果

你连这个都害怕,还不如呆在家里舒服点。”父亲说。

⑬望着鲸鱼那露出水面山岭般的脊背,军舰掀起的巨浪,我虽强作镇定,但仍心有余

悸。

⑭未近傍晚,天色却奇怪地变成了可怕的墨蓝色,春季的海上气候变化之快令我吃

惊。不久天水之间一片苍茫,海风突然变得无比强劲,发着令人恐怖的巨大声响,海浪也

开始肆虐了,一改刚才的温存恬静,咆哮着冲撞船体,木船剧烈地颠簸着,好象随时都有

被掀翻的危险。

⑮“加大马力,亮信号灯。”船长发出指令。

⑯父亲从容地转舵,船吃力地在浪峰中转弯,向更外边的海域驶去。我的额头已开始

渗汗。

⑰天幕迅速全暗了下来,四周黑茫茫的一片,好像地狱一般。木船吃力地在浪峰中起

伏着,向更外边的海驶去。蓦地,天空一道闪电袭来,劈里啪啦的雷声炸开来,那声音的

恐怖在陆地上不曾听过。海浪竟然扑上了甲板,白沫飞溅,令人天旋地转,毛骨悚然。

⑱却见父亲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操纵着,双目有力地盯着前方,似在傲视这惊

涛骇浪。

⑲又一道闪电划过,撕破了黑色的天幕,大雨倾盆而下。一只海鸟撞落在驾驶窗上,

甩在甲板上,扑腾了几下,却再也没有飞起来。

⑳“你看那鸟!”我惊叫着。

㉑“这是累死的候鸟。”父亲淡淡地说。

邈为万里飞行,饥寒交迫,又遇上风雨交加,便冲灯火而来,想停靠一下,却成了

永远的憩息。父亲说,经常遇到大量这样的鸟儿未能到达目的地而落在船上。

㉓“为什么要这样苦苦飞行?"我问。

㉔“也许为了活着吧。"父亲说。

蟹t道仅仅是为了活着吗?我困惑地想。

18.根据提示,梳理“我”的感情变化。

面对大海,喜悦激动一面对沉船,①-②,心有余悸一面对突

变的天气,毛骨悚然一面对海鸟,心生困惑。

19.结合语境,回答下面问题。

①父亲井然地抽着旱烟,谟现着窗外的那片蔚蓝,久久都没有吭声。(加点词语体现了人物

怎样的心理?)

②又一道闪电期过,撕破了黑色的天幕,大雨倾盆而下。(从修辞角度体会加点词的表达作

用)

20.面对海鸟的苦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