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古诗三首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十多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在重耳饥饿难耐之际,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给重耳做汤。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封赏有功之臣,但介子推不慕名利,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逼其下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其忠臣之志,不仅改山名、建庙宇,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激趣导入,理解诗题寒食节第1课时寒食[唐]韩翃节日资料作者资料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等风俗。寒食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熄灭旧火,重取新火。在唐代,人们常在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会把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寒食》选自“课前预学单”第3题初读古诗,理解大意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hénɡsàn侯候hóuhòu书写指导:写“侯”字时不要多写一笔竖。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借助注释或者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春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御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春天的京城。皇城里的柳树。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指宫中传赐新火。这里泛指权贵豪门。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那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同桌间互相交流。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化诗为画,体会意境这句诗点明了诗人描写的季节是____,通过“__”和“__”两个字可以体会到京城景色的灵动之美。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季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长安城内,柳絮到处在空中飞舞,柳枝随着春风摇曳着的样子。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按古时的风俗,寒食日要折柳插门,取的新火还往往是榆柳之火,因此写“御柳斜”又暗中呼应了节日习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为什么?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地增强了肯定的语气,让人感觉全城都沉浸在春意中。柳絮的轻盈、美丽飞柳条的轻盈、柔软斜这句诗点明了诗人描写的季节是____,通过“__”和“__”两个字可以体会到京城景色的灵动之美。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春季飞斜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长安城内,柳絮到处在空中飞舞,柳枝随着春风摇曳着的样子。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寒食》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时间顺序看后两句,你从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暮色中,烛光点点,在皇宫和王侯贵戚的府第间流动,轻烟袅袅,飘散在皇宫和各府第之间的画面。镜头的移动传烟火飘散的场景散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读得舒缓、平和从这传烛图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赞颂讽刺熟读成诵,拓展积累寒食白昼之景:飞花、御柳斜日暮之景:传蜡烛、轻烟抓关键词的方法板书设计寒食柳絮飞舞柳枝摇曳传赐蜡烛轻烟四散第2课时复习旧知,导入诗题寒食节寒食迢迢牵牛星七夕节遥远的牵牛星节日资料作者资料传说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织得一手好彩锦,用彩锦来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织女讨厌成天呆在机房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牛郎。之后两人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用天河将他们隔开,后拗不过织女,便允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每到这天,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中,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为标题。《迢迢牵牛星》选自“课前预学单”第3题初读古诗,读通读顺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tiáoxiānzhuózházhùyínɡmò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完成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画要出头。“又”最后一笔要变点,书写时要小一点。“白”写得长而细一点。第六笔是横折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探究内容,品味诗情借助课本上的注释,通读全诗,理解整首诗的大意,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首诗写的是织女思念牛郎,表达了相思之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这份相思的呢?回答时先说诗意,再说自己的理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句诗的意思是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相望却没法见面,所以能体会到相思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织女伸出白皙修长的手织着布,织布机发出札札的声音。一个“弄”字就透露了此时织女的心境,写出了她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样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织女的心思不在织布上,那么她在想些什么?想自己与牛郎在人间的幸福生活。想何时可以再和牛郎见面。想念自己的两个孩子。勤劳形象;孤寂、苦闷直接写出了织女对牛郎的思念。这句诗的意思是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眼泪如同雨水般掉落。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章给下面词语中的“章”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章:①诗歌文辞的段落;②条理;③条目;④戳记。出口成章()约法三章()杂乱无章()“章”在古诗文中还有特别的含义,“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是______。①③②花纹字义理解。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织布时的情态织布的结果
朗读指导:注意读“纤纤擢素手”时,语调放得轻柔一点,读出柔美之感,读“札札”时,读得稍微短促一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清澈的样子。相视无言的样子。脉脉意思是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朗读指导:注意读得舒缓一点,“脉脉不得语”这一句适当拖长语音,读出望眼欲穿的感觉。叠词妙用,熟读成诵叠词是指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皎皎纤纤札札找出诗中的叠词,并说说运用这些叠词的好处。盈盈脉脉这些叠词的运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同时,叠词都用在句首,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诵读《木兰辞》(节选),进一步体会叠词的妙用。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选自“课后拓学单”板书设计迢迢牵牛星相隔之状相思之情创设情境,激情导入第3课时中秋节十五夜望月[唐]王建诗人在中秋节的夜晚赏月。节日资料作者资料中秋节源自对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王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因而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题材广泛,爱憎分明,生活气息浓郁。王建于大和五年任光州刺史时,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即课文中的《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选自“课前预学单”第3题初读古诗,把握大意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qī栖栖:在这里是指“乌鸦在树上休息”。完成第3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借助注释或者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十五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即庭中,庭院中。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全、都。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抬头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说说这首诗的大意。想象画面,感悟诗情描写的景物我想象到的画面我感受到的情感读古诗,想象画面,感悟诗情。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庭院里,地面被月光照得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露水悄然降临,打湿了院中的桂花的画面。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寂寥、冷清、沉静想想平时的中秋节,你们会做什么?赏桂花赏月、吃月饼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描绘出了中秋之夜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人尽望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蕴藉。不知秋思落谁家思念朋友“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而“在”字则平淡寡味。这首诗有另外一个版本,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有表现力?为什么?描写的景物我想象到的画面我感受到的情感读古诗,想象画面,感悟诗情。庭院、地、树、乌鸦、露珠、桂花、明月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熟读成诵,拓展延伸在你读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写望月思念的诗句?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随园诗话》题目节日表达的情感《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我会填。寒食节表现一派承平气象或借古讽今七夕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或是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中秋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选自“课末固学单”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有关资料,填一填。诗题作者内容节日所写的传统习俗《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扫墓《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选自“课后拓学单”板书设计十五夜望月[唐]王建望月怀古思念之情中秋节3古诗三首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寒食节的由来第1课时新课导入寒食
[唐]韩翃
寒食: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活做饭。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主要作品:《送故人归鲁》《韩君平集》等。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听朗读,注意诗歌朗读节奏。试着读几遍,疏通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初读诗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hónɡ初读诗文hóu初读诗文书写指导:写“侯”字时不要多写一笔竖。侯候hóuhòu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诗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品读诗文御柳:皇城里的柳树。白天品读诗文《寒食》一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通过“无处不飞花”“御柳斜”,可以想象到春日里京城落花飞舞、斜柳依依的美好景象;从“飞”和“斜”中,可以体会到春日美景的灵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飞作者起笔高远,视野开阔,抓住暮春时节典型之景,通过“飞”字和“斜”字,明写花、柳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品读诗文斜此外,按古时的风俗,寒食日要折柳插门,取的新火还往往是榆柳之火,因此写“御柳斜”又暗中呼应了节日习俗。品读诗文品读诗文想象画面: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诗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夜晚品读诗文语文百宝箱“改火”习俗据《辇下岁时记》记载,至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会于殿前钻火。谁先钻得新火,谁就能得到“绢三匹,金碗一口”的赏赐。可见在面对改火这一习俗时,唐代人格外强调用原始的钻木取火的方式,而不是打火石的方式。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散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品读诗文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从这首诗的后两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暮色中的长安城,烛光点点,在皇宫和王侯贵戚的府第间流动,轻烟袅袅,飘散在皇宫和各府第之间,表现了唐朝时寒食节传赐新火的习俗。品读诗文《寒食》一诗的后两句,表现了当时怎样的节日习俗?寒食夜晚白昼自然风光结构梳理宫廷生活寒食习俗传赐新火课堂小结
《寒食》描写的是唐代寒食节的习俗: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第2课时新课导入《牛郎织女》连环画迢迢牵牛星语文百宝箱《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为标题。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初读诗文听朗读,注意诗歌朗读节奏。试着读几遍,疏通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tiáozházhùmòzhuózhānɡyínɡqì初读诗文脉mò()mài()脉脉含情脉络初读诗文重难点字书写指导书写指导:“乃”字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画要出头,“又”字最后一笔要变点,书写时要小一些。盈品读诗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诗意: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开篇先描绘了仰望星空所见之景,进而联想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迢迢”形容路途很遥远,表现了牛郎和织女相隔很远很远,“皎皎”表现出织女星洁白明亮的样子。品读诗文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擢:伸出。素:白皙。
诗意: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发出“札札”的响声。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机杼:织机。杼,梭子。品读诗文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擢素手”写女子白皙修长的手,极富美感。
弄:动态尽出。纤纤擢素手弄品读诗文这两句诗两句动静结合,表现出织女的娇柔、勤苦。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章:花纹。零:落下。
诗意:但是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品读诗文这两句诗,诗人沉浸在对织女的想象中,想象她是如何的忧伤难过。品读诗文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品读诗文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清澈的样子。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诗意: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盈盈”让人仿佛看到了织女在银河中的婀娜的倒影、优美的身姿;“脉脉”写出了织女无言中的浓浓的离愁。最后四句,诗人进而发出感慨:牛郎与织女虽只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凝望,不得相会,更无法对话。从“不成章”到“不得语”,隐忍、静默中蕴蓄着强烈的情感,含而不露,反而更增加了其感染力。品读诗文品读诗文再读读《迢迢牵牛星》,说说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我想象到了织女面向银河的另一边,望眼欲穿的画面,仿佛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响,能听到织女因悲伤而哽咽的声音,还能感受到织女心中无尽的思念。诗中大量运用叠词,有什么妙处?这些叠词的运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同时,叠词都用在句首,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舒缓,也使诗歌表达的感情更加动人。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品读诗文结构梳理议叙相隔之状分离之苦写神话故事喻现实生活迢迢牵牛星相思之情课堂小结《迢迢牵牛星》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或是一种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绪。第3课时新课导入中秋节习俗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作者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广泛,爱憎分明,生活气息浓郁。
主要作品:《凉州行》《海人谣》《宫词》等。写作背景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原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初读诗文听朗读,注意诗歌朗读节奏。试着读几遍,疏通字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qīyā初读诗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诗意: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品读诗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品读诗文《十五夜望月》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庭院中的地面映着皎洁的月光,一片雪白,院中高高的树上栖息着鹊鸦,对着明亮的月光发出惊鸣,空气中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桂花的幽香,诗人走到桂树跟前,发现微冷的秋露凝结,沾湿了朵朵桂花。前两句诗虽无“月”字出现,却处处可见月夜之清幽、冷寂。“中庭地白树栖鸦”借景抒情,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桂花”不仅是中秋时节的象征,还能让人联想到月中的桂树,这样一来本句就是暗写诗人望月,不仅点了题,而且想象的意境也显得更加悠远,耐人寻味。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品读诗文
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驻足凝望明月,“冷露”与“无声”一方面渲染出秋夜景致的轻盈无迹之感,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凝神已久。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无声品读诗文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意: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当空的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品读诗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中秋之夜人们都会望月寄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人尽望”三个字,写诗人因自己望月而想到天下人皆望月,因自己的孤独想到天下人的孤独,因自己的怀人之情想到天下人的怀人之情。用一种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将全诗感情推向高潮。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友人,却偏偏说“落谁家”,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蕴藉。“落”字使这份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与月光一同洒落。不知秋思落谁家结构梳理所感所见月明露冷思深情长望月咏怀思念友人十五夜望月课堂小结《十五夜望月》是一首望月咏怀之作,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拓展延伸随堂练习A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A.韩翃(xǔ)皎洁(jiǎo)脉脉(mài)B.札札(zhá)盈盈(yínɡ)迢迢(tiáo)C.栖息(qī)机杼(zhù)
纤纤(xiān)·········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你还能说出类似
的词语吗?______牵牛星,______河汉女。______擢素手,______弄机杼。______一水间,______不得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随堂练习三、课外阅读。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随堂练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朗读指导: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要注意根据语意,根据每首诗中作者所表露出的情感,读出对诗意的理解,尽量读出诗作的神韵。如《寒食》整首诗可以读得舒缓、平和;《迢迢牵牛星》前面四句应语调轻柔,后面四句应稍微低缓一些,读出织女的悲伤与思念之情;《十五夜望月》前两句读得轻柔一些,读出静寂、幽美之意,后两句要读得悠远、绵长一些。背诵指导: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抓住诗中的意象,抓住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或传说的场景,在脑海里形成画面,熟读成诵。如《寒食》,可以抓住“飞花”“御柳斜”“传蜡烛”“轻烟”这几个词语或短语想象画面,完成背诵;《十五夜望月》可以抓住前两句诗中的“鸦”“桂花”等意象想象画面,进而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物流风险管理及优化方案探讨
- 二零二五年度婚庆酒店婚庆公司婚礼策划与婚戒定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合同
- 白酒年份酒产区代理合作协议书(2025年度)
- 2025年度鱼塘承包及渔业保险合作合同
- 水厂管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农业发展增资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用工成本控制与优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增资补充协议书:文化产业创新项目资本注入及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级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协议
- 急诊医院感染与控制课件
- DeepSeek1天开发快速入门
- 2025书记员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25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GB/T 44927-2024知识管理体系要求
- 2025年环卫工作计划
- 2024年07月山东省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夏季校园招考29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品质巡检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并购合同
- 2025版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合同含政府补贴及税收优惠条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