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一精做选择题提升练(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一:精做选择题提升练
(原卷版)
一、(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
晃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二、(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据《云溪友议》载,长庆年间(821-824)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歌寄赠张祜。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孤起”一词,写角声凄厉,实际上也烘托出诗人独自登上九峰楼孤寂黯然的心境。
B.颔联把无形离思别情寄寓在碧山、芳草等景物中,情景相生,显得丰满具体,意蕴深长。
C.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思无尽"“恨即休”即本诗的诗眼。
D.尾联一个“轻"字表现出张祜蔑视权贵利禄的名士风骨,暗寓对张祜的赞赏。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①。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②,从此更南征③。
注:①谢宣城:谢朓,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谢朓传》中记载: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②引自《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③引自《离骚》:“济沅湘兮南征。"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写登岳阳楼见湖阔云涌、楼高晚晴、丛梅并发、春草萌生,可谓阴晴迭换,丰富多彩,但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相比,少了宏阔的意境。
B.诗人漂泊流落,在岳阳有人能够盛情礼待于他,因此作者通过“楼孤属晚晴"中的“晚晴”表达了不再感觉那么孤独,甚至心头还有些许暖意的慨叹。
C.“诗接"一句写登楼唱和的情形,诗人将裴使君比作南朝诗人谢宣城,既表现了作者对裴使君的赞誉之情,也由此可知裴使君具有文人的风采雅兴。
D.本诗为五言律诗,用韵工整。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紧密关联,用典和想象的手法运用为诗歌增色不少。全诗情感基调压抑低沉,意旨表达含蓄内敛。
5.本诗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有人认为杜甫《登岳阳楼》的思想境界远远超越本诗,试结合诗句举一个例子,并作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7.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①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怀不可见请余赋诗(其二)
杜甫
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正翮②抟风超紫寒,立冬几夜宿阳台③。
虞罗④自各虚施巧,春雁同归必见猜。
万里寒空只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才。
【注】①鶱:鸟飞的样子。②翮:羽毛中间的部分,指抟蛙。③阳台:巫山的一座山峰。④虞罗:渔猎者设置的网罗。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实似小序,详细交代了写诗缘由,能帮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诗意。
B.首联上下两句均使用了特殊语库,“省”“疑"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
C.颔联写黑鹰扇动翅膀刮起的风能吹到边塞,寒冬时栖宿巫山阳台,气魄宏大。
D.颈联写虞罗施巧抓捕,春雁同行猜忌,反映出黑鹰所面临的境遇非常恶劣。
9.全诗是如何体现黑鹰的“不凡”的?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小重山
(南宋)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柳暗花明"的意象渲染了暮春景象,以“已抽簪”比喻红芍药已然含苞待放,可谓形象之极。
B.“迟迟日"是说当日阳光迟迟不出,故有下文的“一分阴”,而“一分阴"又暗合下阕“无寻处”之情。
C.“时序"指时令,“且”字流露欣喜之情;“旧游无处不堪寻"意味着旧游仍在,然而一切已物是人非。
D.下阕采用先扬后抑笔法使情感呈现跌宕之势,先写沉醉眼前春光之美,终写岁月催人老、初心未酬之悲情。
11.对于原诗“雨余风软碎鸣禽”,明代学者陈霆评改此词为:“鸣禽曰碎,于理不通……何不曰‘碎鸣音’也?"他的评改,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中洲
姚镛①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字②,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①姚镛:南宋人,擅诗词,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②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代称学术探讨。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不于晴日访友,反“踏雨”前来,可见诗人颇有闲情逸致。
B.“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质量监测试题(无答案)
- 2025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北京市对外经贸大学附属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邹城第一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车辆租赁服务合同协议条款确认书
- 2025至2030巨细胞病毒感染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数字智慧方案5813丨智慧工厂实现自动化与效率的全新方案
- 谅解赔偿协议书范本
- 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课件
- 新媒体投资协议书范本
-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第二版)
- 老年骨质疏松症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完美版)
- 干部履历表(中组部1999年版)A4
- 雅马哈RX-V365使用说明书
- 照相馆管理制度
- IECQ QC 080000:2017 第四版标准(中文版)
- DZ∕T 0275.2-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岩石薄片制样(正式版)
- 国外激励研究现状分析报告
- GB/T 4074.4-2024绕组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化学性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