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1页
云南省保山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2页
云南省保山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3页
云南省保山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4页
云南省保山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云南省保山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保山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答,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但是加上“以故为新”,路就曲新起来,那是雅人自赏,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不过黄山谷虽然不好懂,宋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

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阔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别瞧黄山答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者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列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官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黄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这些除元杂剧和后来的传奇也算是“词余”以外,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简直没有地位;也就是说这些小说和戏剧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多半没有地位,有些有点地位,也不是正经地位。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峰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尊受,也在说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

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阅,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雅俗共赏”,正是那音乐的作用。后来雅士们也曾分别将那些文辞雅化,但是因为音乐性太重,使他们不能完成那种雅化,所以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着音乐,雅化更难,地位也就更低,还低于词一等。可是词曲到了雅化的时期,那“共赏”的人却就雅多而俗少了。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面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等。皮簧戏也是音乐为主,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戏词,所以雅化难以下手,虽然一二十年来这雅化也已经试着在开始。

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后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压迫反抗”,也是人之常情。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还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营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著。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适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心人”文中是指包括陶渊明在内的雅人士大夫。

B.“皮簧戏”文中是指以音乐为主、戏词粗俗、难以雅化的一种戏曲。

C.“新雅人”文中是指新时代来自民间又走向民间深受欧化影响的新知识阶级。

D.“通俗化”文中是指抗战后提出的具有开始转向大众化性质的文学运动口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赏奇析疑”与“雅俗共赏”有区别,前者是雅人雅事,后者是雅人俗人共同之事,二者“赏”的文章可能有所不同。

B.词和曲都来自民间,都可“雅俗共赏”,后来也都渐渐雅化或文人化,但始终词不能雅到诗、曲不能雅到词的地位。

C.无论“雅俗共赏”还是“以俗为雅”“俗不伤雅”中,都是以“雅”为主的,俗雅的交锋后,文言、雅言的传统并未改变丝毫。

D.作为“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和《水浒传》写出了人之常情,表现出的那种快感、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文不好懂的黄山谷率先提出并实践“以俗为雅”的口号,走上“雅俗共赏”的路,但又说“以故为新”则让路曲折起来。

B.俗讲、说书、平话、杂剧和戏文等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俗”却总能“不伤雅”,没地位却总能“稚俗共赏”。

C.词曲中的文辞被文人雅化,但最终却没能达到诗的地位,原因就在于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音乐性太重使文人不能完成雅化。

D.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的新时代为我们带来了新文化,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一知识阶级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

4.宋朝诗词走上“雅俗共赏”的路,具体的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1.C

2.C

3.C

4.①提出“以俗为雅”主张,点化俗语成为诗句;②苏轼等众多名家雅士积极实践,回向俗话,用来自民间的词进行创作;③另一方面,俗士也积极学习、享受、蜕变,渐渐适应雅化的传统,新旧(俗雅)打成一片。

5.①词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句,语言来自民间,接近白话,做到了“做诗如说话”,明白晓畅;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等句所抒发的情感是人之常情,表述出了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③从音乐角度,“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适于配合音乐,既使人看到江水的汹涌奔腾,又体现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

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三的观点,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⑷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⑸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观点,再运用筛选出的观点分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的原因。

1.C.“是指新时代来自民间……的新知识阶级”不正确,从原文“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看,这些新雅人并不是全部来自民间。

故解析为:C。

2.C.“文言、雅言的传统并未改变丝毫”不正确,从原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看,选项“未改变丝毫”的说法太绝对。

故解析为:C。

3.A.文中明确说“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可见选项“黄山谷率先……实践‘以俗为雅’的口号”不正确。

B.“‘俗’却总能‘不伤雅’”不正确,原文是“大体上却‘俗不伤雅’”,“总能”和“大体上”所表述的意思不一样。

D.“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不正确,原文是“新时代……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选项张冠李戴,表述成“新文化”。

故解析为:C。

4.①由“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可知,提出“以俗为雅”主张,点化俗语成为诗句;

②由“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别瞧黄山谷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耆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可知,苏轼等众多名家雅士积极实践,回向俗话,用来自民间的词进行创作;

③由“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可知,另一方面,俗士也积极学习、享受、蜕变,渐渐适应雅化的传统,新旧(俗雅)打成一片。

5.①原文“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可见要想做到“雅俗共赏”,首先需要让“俗人”能够看得懂,因此当时的宋词“做诗如说话”,而且词是来自民间的,语言接近白话。再看苏轼的词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句,“乱石”“穿”“拍岸”“卷”等词都很通俗易懂,语言来自民间,接近白话,做到了“做诗如说话”,明白晓畅;

②原文“……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可见要想“雅俗共赏”,就要表述人之常情。而苏词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等句感慨自己华发早生,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所抒发的情感是人之常情,表述出了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

③原文“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雅俗共赏’,正是那音乐的作用”。从音乐角度,“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适于配合音乐,既使人看到江水的汹涌奔腾,又体现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

(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浔阳江头那一夜

林那北

入秋了,幕色当头,晚风在马车卷帘外拂过,那是一种湿润的、夹带着很多水汽的风,与车内男人之前早已习惯的长安城完全不同。

虽小时候曾在苏断皖辗转寄居过,但从二十八岁进京应试起,这十几年,他都是在早得又干又燥的天穹下晨起幕眠,雨比节日还少,周围祈求甘露的仪式连绵铺开,百姓的祷告声地动山摇,上苍却总是不肯听进耳里。可是去年秋天他突然南下,突然卷起行囊一步步离开自己熟悉的皇城,踵过黄河,涉过长江,来到此地,竟一下子满眼是水了——北面是长江,南面是鄱阳湖,江与湖以及纵横的支流此一条彼一条划开大地,波光粼郁,涛声起伏。一切都与地名多么契合,江州,原来就是一个到处水光激施的地方啊,山川日月都倒影其中,领时多出一个人间。二十八岁他就中进士了,任过校书郎、县尉、集贤校理、输林学士、左拾遗、京兆户部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要说见过的世面也不算少,但四处流动哗哗有声的水还是一下子就打动了他。有水就有船,有船就有南来北往的人与货,就有两岸生命连绵不绝的涌动。

现在他就是去水边,去西门外一个叫滥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

这是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一年多以前,他还在宫中,国绕太子悠哉当着左赞善大夫。此时藩镇割据,战事四起,朝廷平藩讨叛让地方势力不满,便派刺客入京城当街杀了宰相武元街——是可忍孰不可忍依唐制,东宫官员固然不得参谏朝政,他还是奋笔痰书,要求缉拿凶手,雪耻立威。宰相不是他杀的,他也远远无法威胁别人坐上这个位子,可是他却“越职言事”了,被扣上一个“伤名教”的罪名赶出宫门。江州,离京城如此遥远的东南小城。

读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人都知道他姓白,名居易,这个名字来源于《礼记·中庸》中的词句:“故君子居易以侯命,小人行险以微幸。”祖父替他取此名,大约只是希望他一生都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放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另外他字“乐天”,就是乐天知命的意思。他做到了吗显然没有,否则宰相被杀这么大的事,哪轮得上他说什么呢他感不住说了,结果就给自己葱下这么大的祸。

但委曲求全地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说该说的话,做应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遣。他孤身离京,接着与家人汇合再向南。“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这是他初到江州时写下的。放平心态,这里其实也不失为一块宝地,除了水之外,山也抬头可见,满山四季都绿出层层叠叠的厚实油光。

且不论江上的帆、湖上的鸟,单单城往东三十二里,那座俊朗秀丽的庐山,就百看不厌。穿行其间,烦恼荡尽,诗意万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仅仅竟得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无限远,那就在此独善其身吧。“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在香炉峰北面、遗爱寺南边,他很快给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唤友大醉几场。甚好甚好,十五年前他初入仕途时,在秦岭下、渭水边的盐压当着小小的县尉,不也正是在山中与朋友纵酒欢歌之后,才诗意喷涌,挥毫写下那首八方争颂的长诗《长恨歌》吗

天已完全暗透,江面零星的渔火萤火虫般腾弱地跳动。青杉太薄了,风过,他紧了紧身子。冷,犹如直面自己的身世和当下朝政时的凉意。友人船正待发,他急步前迎,一怀愁绪还须靠酒打发,便相对而坐,把盏话别。

接下去发生的,都写在《昆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从长安城流落到此的旧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弦音……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他涕泪横飞,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愁波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令他无法自已。之后他又前往北门外的浔阳楼,看到的是“……大江寒见底,区山青倚天。深夜滥浦月,平旦炉峰烟……”万干感慨涌起,于是提笔挥就这首《题浔阳接》。

我登上浔阳楼时,离白居易送客的那个秋夜已经过去了一千两百零六年。这座城如今被称为九江,江州已经是一个被时光带走的旧地名,它住于江西省北部,共九条江河汇集于此,流经境内的长江又与鄱阳湖及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水流纵横交错,浩森壮阀。如同白居易初踏上岸时的愕然一样,我也惊诧于它如此汪洋盛大的水系,全中国难有能与之匹敌的另一座城吧而且是长江、京九铁路交叉点,又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江西省举足轻重的北大门,市区疏朗而宏大,空气干净得似乎都带着几分甜味。

是个阴天,江水依旧执着东流。一场大早之下,江面瘦了许多,但众多货运巨轮仍匆忙来去,几只鹭无拘无束地上下翻飞或泊在岸边草丛中宽食,远处有塔有桥有一个个从树缝里钻出来的红墙乌瓦与飞檐,很忧惚,时空在忽远忽近间跳动。迎着风,倚着栏杆眺望一阵,又与友人临窗坐下,缓缓喝上几杯庐山云雾茶。今夕何夕犹抱昆琶化着面屠妆的脸不时一闪而过,大弦小弦嘴嘴切切声一直似隐似现。吹过白居易的也是奥似的风吧那晚饮过酒后他是否也泡一壶自家草堂前种的新茶缆缓品上几口

(摘编自《文汇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坐在马车中的白居易想起了过往,想起了被贬前京城的生活,想起了小时候在苏浙皖的寄居生活,那时候的天气又干又燥。

B.白居易被贬江州前在京城做的最后一个官职是太子左赞善大夫,任此职不能参谏朝政,但正义的白居易还是“违规”而被贬。

C.自居易“越职言事”为自己招来祸端,一个人孤身来到江州,但他慢慢放平了心态,爱上了这里的山水,甚至有意隐居于此。

D.结尾两段落笔于现在,以“今晚”映照“那夜”,描写眼中的江州秋天风景,表现对白居易的追怀,表述对其遭遇的同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车内男人”和“他”来代替称呼白居易,后面才适时点明,但从行文角度看,这样写作用不大。

B.两次提及白居易“二十八岁”,突出了他的年轻有才,继而列述他任过的官职,这都委婉批评了他恃才而傲的做法。

C.文章引述白居易《题浔阳楼》中的诗句,只为表现他被贬谪江州后志不能抒而又不得不寄情于浔阳山水的情怀。

D.文章题为“浔阳江头那一夜”,却用大量的篇幅写白居易在京城及其他等内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8.本文改编自《琵琶行(并序)》,但主要内容却不是《琵琶行(并序)》中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本文是一篇文化散文,它的“文化”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做简要探究。

6.B

7.D

8.①《琵琶行(并序)》是读者都熟悉的,没有必要再啰唆,可省出笔墨写其他的。②可发挥想象写与《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有关的其他事,体现散文选材的丰富性特点。③可通过自己的选材、写作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述对白居易的赞美之情。④这一安排既给了读者熟悉感,又不落窠臼,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觉,增加了可读性。

9.①本文不写身边凡人琐事、花草树木,而是写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白居易,写白居易的家国之事,选材上体现了“文化”特点。②写历史人物白居易,结尾用缥缈虚幻的现实情境抒写现实情感,融进了时代气息,这样与白居易融合、现实与历史融合,情感抒发体现了“文化”特点。③文章多处引用白居易诗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短句、整句,句式比较整齐,语言上体现了“文化”特点。

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散文

(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文本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体裁特征和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再从内容、结构、主题、读者效果的角度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的写作特色和审美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再从取材、社会环境、表现手法等角度,简要分析。

6.A.“想起了过往,想起了被贬前京城的生活,想起了小时候在苏浙皖的寄居生活”不正确,开头部分不是白居易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的客观叙述,所以三个“想起”的内容表述不正确。

C.“一个人孤身来到江州”不正确,从原文“他孤身离京,接着与家人汇合再向南”看,他来江州是有家人陪伴的,并不是“孤身一人”。从第8、9段中的“冷”“凉意”“愁绪”“万千感慨”可看出,他并未真正完全释怀“放平心态”“有意隐居于此”。

D.“表述对其遭遇的同情”不正确,末尾两段无此意思。

故解析为:B。

7.A.“从行文角度看,这样写作用不大”不正确,以“他”行文便于叙事、抒情;后面指出“白居易”,可以自然转入对其名字字义的解释上来。应该说这样行文作用还是很大的。

B.“这都委婉批评了他恃才而傲的做法”不正确,对写作意图的理解有误,文中无此意,这样写是对白居易年轻而有才华的肯定。

C.“只为表现……”不正确,说法过于绝对、武断,除此目的,还应该有展现白居易的浔阳生活踪迹、表述白居易对江州山河赞美等目的。

故解析为:D。

8.①文中关于《琵琶行(并序)》的内容只有“接下去发生的,都写在《琵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从长安城流落到此的旧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弦音……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他涕泪横飞,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令他无法自已”,写的很简单,这是因为《琵琶行(并序)》是读者都熟悉的,没有必要再啰唆,可省出笔墨写其他的,可见安排详略得当。

②本文主要写的是白居易的其他内容,如初到江州的感受“来到此地,竟一下子满眼是水了——北面是长江,南面是鄱阳湖,江与湖以及纵横的支流此一条彼一条划开大地,波光粼粼,涛声起伏”,写他被贬的原因“依唐制,东宫官员固然不得参谏朝政,他还是奋笔疾书,要求缉拿凶手,雪耻立威”,写祖父替他取名字的意图“祖父替他取此名,大约只是希望他一生都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故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写他在江州写诗会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仅仅觅得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无限远,那就在此独善其身吧。‘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在香炉峰北面、遗爱寺南边,他很快给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唤友大醉几场”……可发挥想象写与《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有关的其他事,体现散文选材的丰富性特点。

③所选的素材都是为了表述对白居易的赞美,如写他仗义执言因而被贬,但却并不后悔,“但委曲求全地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说该说的话,做应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遭”,写他才华横溢,被贬之时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等等,可通过自己的选材、写作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述对白居易的赞美之情。

④《琵琶行(并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又不拘泥于只写《琵琶行》的内容,而是围绕白居易被贬写了他的人格魅力,才华等其他内容,这一安排既给了读者熟悉感,又不落窠臼,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觉,增加了可读性。

9.①本文写的是文化名人白居易,通过写他因为上书置喙宰相武元衡被杀一事而被贬江州,侧重体现其家国情怀,人格魅力。因此该篇散文不写身边凡人琐事、花草树木,而是写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白居易,写白居易的家国之事,选材上体现了“文化”特点。

②文章主体部分主要写的是白居易的事,属于“历史”;但结尾回到现实,写“我登上浔阳楼时,离白居易送客的那个秋夜已经过去了一千两百零六年。这座城如今被称为九江,江州已经是一个被时光带走的旧地名”,然后写九江现在的繁华,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如同白居易初踏上岸时的愕然一样,我也惊诧于它如此汪洋盛大的水系……是江西省举足轻重的北大门,市区疏朗而宏大,空气干净得似乎都带着几分甜味”“很恍惚,时空在忽远忽近间跳动……今夕何夕?犹抱琵琶化着面靥妆的脸不时一闪而过,大弦小弦嘈嘈切切声一直似隐似现。吹过白居易的也是类似的风吧?那晚饮过酒后他是否也泡一壶自家草堂前种的新茶缓缓品上几口?”,写历史人物白居易,结尾用缥缈虚幻的现实情境抒写现实情感,融进了时代气息,这样与白居易融合、现实与历史融合,情感抒发体现了“文化”特点。

③文章多处引用白居易诗文,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运用比喻“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等修辞手法;多用短句、整句,句式比较整齐,如“青衫太薄了,风过,他紧了紧身子。冷,犹如直面自己的身世和当下朝政时的凉意”“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语言上体现了“文化”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桦叶述闻》八卷,长白西清撰。记载宏博,足资考证,惜未刊行。有一则云:“《红楼梦》始出,家置一编,皆曰此曹雪芹书,而曹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雪芹名露,汉军也。其曾祖寅,字子清,号棣亭,康照间名士,累官通政。为织造时,雪芹随任,故繁华声色,闯历者深,然竟坎垛半生以死。宗室悲斋、敬亭,与雪芹善。悉斋诗:‘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敬亭诗:‘劝君莫弹食客快,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炎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两诗画出雪芹矣。”

(选自清·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卷八)

材料二: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态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及陈获罪,乃密蔬荐陈。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我斋读而美之。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我斋题云:“病容憔悴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强言今日较差些。”“成仪棣棣若山河,应把凤流夺绮罗。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丁未八月,余答客之便,见秦淮壁上题云:“一滨烟水露华凝,别院笙歌转玉绳。为待夜凉新月上,曲栏深处撤银灯。”“飞益香含正蔻梢,冰桃雪藕绿荷包。榜人能唱湘江浪,西桨临风当板敲。”“早潮退后晚潮催,潮去湖来日几回潮去不能将妾去,湖来可肯送邱来”三首深得《竹枝》风趣。尾署翠云道人,访之,乃织造成公之子啸崖所作,名延福。有才如此,可与雪芹公子前后辉映。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卖。

(选自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卷十六)

①清旗籍的一种。凡汉人于明季降清者。依满刚兵制,编入汉军各痛。②结亭,应为“抹事”之误;路,紫体作“绿”。③明我透,即富察明义,营雪片的好友。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每A出B拥C八D驺E必F携G书H一I本J观K玩L不M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指友善、亲善,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善”意思相同。

B.弹,指弹击、敲击,与《琵琶行》中“莫辞更坐弹一曲”的“弹”意思相同。

C.差,指(病)好、病愈,与成语“差强人意”的“差”意思不相同。

D.将,指携带,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将以求吾所大欲也”的“将”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桦叶述闻》记载,《红楼梦》一出现便比较流行,每家都有一本,对曹雪芹不全了解,只知他名露,清旗汉人,其他概不知道。

B.曹雪芹的曾祖父曹寅是康熙年间的名士,做织造时曹雪芹曾与他一起赴任,因此曹雪芹有机会深深经历繁华声色,然而终究却坎坷半生直至死去。

C.《骨董琐记全编》引《桦叶述闻》说,懋斋、敬亭都曾有诗写给曹雪芹,《随园诗话》说秦淮壁上三首题诗的才气可与曹雪芹相媲美。

D.曹楝亭为人谦逊品格高尚,当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好学时,他说不忍打扰百姓是用书遮遮耳目,陈鹏年与他不和,他却略中推举陈鹏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记载宏博,足资考证,惜未刊行。

②尾署翠云道人,访之,乃织造成公之子啸崖所作。

14.对于曹楝亭和曹雪芹二人间的身份关系,两材料的记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作简要猜测。

10.BEJ

11.B

12.A

13.①这部书记载宏伟广博,足以提供考查证实,可惜没有出版发行。

②末尾署名翠云道人,去拜访他,是织造成公的儿子啸崖所写的。

14.不同:材料一记述他们二人是曾祖孙关系,材料二记述他们是父子关系。

原因:材料一记载说,“曹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可见对他们二人间的关系也可能是模糊的。材料二记载说,“相隔已百年矣”,时间久远,导致对二人真实关系弄混。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关于实词,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平时的学习中应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多加积累,做题时结合句子进行判断即可。关于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解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材料一:

《桦叶述闻》八卷,长白西清撰写。这部书记载宏伟广博,足以提供考查证实,可惜没有出版发行。有一卷说:“《红楼梦》刚开始出现,每家都有一部书籍,都说这是曹雪芹的书,但是曹雪芹是哪里人,不都知道。曹雪芹名露,是汉军。他的曾祖父是曹寅,字子清,号楝亭,是康熙年间的名士,积功升官到通政。他做织造的时候,曹雪芹和他一起去赴任,因此繁荣热闹歌舞和女色,深深地亲身经历过,然而终究坎坷半生直到死去。宗室懋斋(名敦敏)、敬亭,与雪芹交好。懋斋的诗:‘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敬亭的诗:‘劝君莫弹食客铁,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两诗描绘的就是雪芹。”

材料二:

康熙年间,曹练亭担任江宁织造,每次出门,都有八个侍从簇拥着,而且必带一本书,没完没了地阅读赏玩。有人问:“你怎么这样勤奋好学”他回答说:“不是好学。我不是地方官,可是百姓见到我却要起立,我心里很不安,因此借书本来遮眼罢了。”他向来和江宁太守陈鹏年不和,等到陈鹏年犯罪,却秘密上书推举他。人们都因为这件事而敬重他。他的儿子曹雪芹写了《红楼梦》一书,详细地记述了男女情爱和地方繁荣华丽的盛况。明我斋读后十分赞赏。当时红楼中有妓女十分美丽,明我斋题诗说:“病容憔悴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强言今日较差些。”“威仪棣棣若山河,应把风流夺绮罗。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丁未八月,我回答客人的机会,看到秦淮壁上有题字说:“一溪烟水露华凝,别院笙歌转玉绳。为待夜凉新月上,曲栏深处撤银灯。”“飞盏香含豆蔻梢,冰桃雪藕绿荷包。榜人能唱湘江浪,画桨临风当板敲。”“早潮退后晚潮催,潮去潮来日几回潮去不能将妾去,潮来可肯送郎来”三首诗很有《竹枝》的幽默趣味。末尾署名翠云道人,去拜访他,是织造成公的儿子啸崖所写的,名字叫延福。有这样的才华,可以和曹雪芹前后相辉映。曹雪芹,是曹练亭织造的儿子。他们相隔已一百多年。

10.句意:每次出门,都有八个侍从簇拥着,而且必带一本书,没完没了地阅读赏玩。

“出”“拥”都是谓语,省略了主语,分属两个句子,中间B处断开;

“拥八驺”是动宾结构,宾语“八驺”后E处断开;

“必携书一本”中“携”是谓语,“书”是宾语,“一本”是“书”的后置定语,应在“书”后J处断开。

故解析为:BEJ。

11.A.正确,都是亲善、友善。句意:与雪芹交好。/一向和留侯张良友好。B.错误,弹击、敲击。/弹奏、演奏。句意:劝您不要敲击食客的长铗。/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奏一曲。

C.正确。(病)好、病愈。/稍微。句意:勉强说今天稍微好一些。/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D.正确。动词,携带。/副词,将要、打算。句意:潮水离去不能带妾身离开。/这样做不过是将要满足我最大的愿望啊。

故解析为:B。

12.A.“其他概不知道”不正确,说法太绝对,《桦叶述闻》还记载了曹雪芹曾祖父为官、曹雪芹半生坎坷、曹雪芹的朋友等情况,可见不能说是“其他概不知道”。

故解析为:A。

13.得分点:

(1)“宏博”,宏伟广博;“资”,提供;“刊”,出版,刊发。

(2)“署”,署名;“访”,拜访;“乃”,表判断,是。

14.不同:

由“其曾祖寅,字子清,号楝亭,康照间名士”可知,材料一记述他们二人是曾祖孙关系;由“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可知,材料二记述他们是父子关系。

原因:

由“而曹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可知,材料一记载说,“曹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可见对他们二人间的关系也可能是模糊的。由“相隔已百年矣”可知,材料二记载说,“相隔已百年矣”,时间久远,导致对二人真实关系弄混。

(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湖海僖游客,江汉有归身。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阻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社若满芳洲。

①张孝样;祖籍安徽,雨宋受国词人,力主抗全复国。②沉累;后原自沉流相。无幕被进而死,此处借指屈原。③虞伞;上古明君。④挂若:一种芳草。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已疲倦于湖海飘泊、宦海浮沉的生活,而今又要乘船赴任,官场厌倦之情陡升。

B.词人纵笔直写登楼远眺的景色,夕阳远山水面草木,引起他内心深长感触,思绪翻腾。

C.词人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追怀虞舜以表述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D.君山开遍艳丽的杜若花,烂漫的美景反衬出词人心境的悲凉,以景结情,韵致有余。

16.上片“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5.A

16.作用:承上启下(或“过渡”)。分析:①收住上片的写景,完成了从傍晚到月夜的时空转换,更深一层地刻画了词人倚栏凝思的种种意绪。②开启下片的抒情,为后文直抒胸臆营造了一个富含情味的环境。

表述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述技巧与评价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情感内容和结构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把握这样一个基本知识,词的上片末尾句和下片句一般属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从承上和启下两个角度分别作答。

15.A.“而今又要乘船赴任”不正确,原词“归舟”指词人乘坐的是归乡的船,不是指赴任的船。

故解析为:A。

16.从上片来看,“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这些自然景色,引起词人内心的深长感触,思绪翻腾,颇难平静。所以,“徒倚栏干久”二句展现了从傍晚到月夜的时空转换,更深一层地刻画词人倚栏凝思的种种意绪。

从对下片的作用来看,“缺月挂帘钩”写天上的月亮好似帘钩,这是运用比喻修辞,以高挂的“帘钩”比喻一弯残月,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为下阕抒发词人心境的悲凉创设了氛围,营造了意境。由此可见,词人在这里用含蓄的笔墨为下片直抒胸臆积蓄了情势。

17.(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两句以“木”“金”为喻,它们在人工改造后可以改变原来状况,以此形象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2)针对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史实,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假设的口吻为它提出了王朝能够一直延续的方法:“,”。

(3)长江,诗文中又称其为江、大江,是古代文人经常吟咏的对象,借这一意象来抒发个人心绪,如唐诗宋词中的“,”等句。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示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名句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砺、递、唯、萧、滚、淘。

故解析为:(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示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水形式。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元杂刷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传统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元杂剧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金灭北宋、元灭金的过程,同时是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人民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斗争,要求有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而构成戏面艺术的各种因素到这时已经过长期的酝酿而融为一体。这样,元杂剧以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由于现实的要求、群众的爱好,大大扩大了题材和内容,展开了中国戏曲史上的辉煌灿烂。

18.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8.示例:元杂剧是一种成熟的戏剧,在内容上它不仅丰富了久已在传统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19.示例: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由于现实的要求、群众的爱好,大大扩大了题材和内容,展开了中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选用、变换句式;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的方法首先要提取句子的主干,单独成句;然后再剥离句子的定语、状语等,让这些成分单独成句,尤其要注意多层定语的剥离和改写;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句序,使改写后的句子逻辑合理,表述通畅。

(2)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六种常见语病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在解题时可用语法分析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有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语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等问题。有时,结合语境,抓住句子的标志性词语,运用排除法解答,也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

18.分析句子特点可知,主语“元杂剧”有非常长的定语,因此可先提取主干:元杂剧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然后分析定语,“不仅”“而且”所在的内容写一个复句,注意加上主语“它”:在内容上它不仅丰富了久已在传统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作为”组成的介宾短语加上主语“元杂剧”再改成一个句子:元杂剧是一种成熟的戏剧。

最后调整顺序,增减词语使表述流畅,整理解析为:元杂剧是一种成熟的戏剧,在内容上它不仅丰富了久已在传统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19.原句语病有:

①“以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为基础”和“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句式杂糅,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②“展开了中国戏曲史上的辉煌灿烂”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可改为“展开了中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高温热能。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一颗A的“热星”。一种看法认为,地球刚形成的时候,(①),伊然一颗“火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逐渐冷却,但它内部仍然保留着大量的热能。与此同时,地球内部存在着很多放射性同位素,它们_B不在产生热量,不断地加热着地球。

地球内部存在着_C_的热,有自转热、重力热、化学热和放射热等。这些热源源不断地从地球内部一层层、一圈圈向外传递到地壳中,成为广泛存在于地球各处的地热资源。(②),地热可以不受地域、季节、登夜等因素限制,能够为人类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地球内部的热能是深藏不露的,我们(③),但是可以通过地表的地热现象来感受和认知它,例如地热温泉、地热喷泉和火山喷发等。

根据温度的差异,地热资源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低温地热资源,温度在25到90℃之间,主要储存在浅层岩土体和地下温热水体中,通常可以直接用来供热取暖。第二类是中温地热资源,温度通常在90到150℃之间,主要储存在地下岩石和高温热水中,除供热外,也可以用来发电。第三类是高温地热资源,温度超过150℃,储存在岩石中(又称为干热岩),其深度通常在3000来以上,主要用于发电。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高温地热资源,开发不仅成本高,还涉及一系列技术问题。

20.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9个字。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述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示例:温度非常高;与其他能源相比;看不见也摸不着

21.示例:名副其实(或“货真价实”);无时无刻;各式各样(或“各色各样”“各种各样”)

22.示例:①根据温度差异,地热资源可以大致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②可开发用来供热取暖发电,③但成本高,还有一系列技术问题。

压缩语段;成语的使用;语句补写

(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解析就呼之欲出,而且解析几乎是唯一的。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文本,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成语。

(3)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能概括其主要内容,再按照题干的句式和字数的要求,组织语言作答。

20.第一空,结合后文“俨然一颗‘火球’”和“地表逐渐冷却”等语境,可推知此处所填内容是说温度高,可填:温度非常高。

第二空,根据后文“地热可以不受地域、季节、昼夜等因素限制”的语境,此处所填内容可能存在与其他能源的比较,可填:与其他能源相比。

第三空,根据前文“地球内部的热能是深藏不露的”和后文“但是可以通过地表的地热现象来感受和认知它”的语境,可填:看不见也摸不着。

21.A处,结合前文谈地球具有高温地热的语意,以及后文“热星”,可知该处是说地球被称“热星”是名副其实,可填“名副其实”或“货真价实”。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货真价实:原为商人招揽生意的常用语。引申指实实在在,毫不掺假。

B处,结合后文“不在产生热量,不断地加热着地球”的语境,可填“无时无刻”。无时无刻:没有哪一时刻,用在“不”前,合起来表示“时时刻刻都……”。

C处,根据后文“有自转热、重力热、化学热和放射热等”的语境,可填“各式各样”或“各色各样”“各种各样”。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各色各样/各种各样:各种类别,各种式样;形容多种多样。

22.第三段共有五个句子。第一、二、三、四句介绍地热资源的分类、开发价值;第五句介绍开发面临的问题。前四句与最后一句形成转折关系。因此,将这两层内容用转折关系的连词进行衔接,加以表述就是:①根据温度差异,地热资源可以大致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②可开发用来供热取暖发电,③但成本高,还有一系列技术问题。

四、写作(60分)

23.(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论雅俗共赏》告诉我们,诗文词曲有雅俗之分,雅带给我们典雅之美、庄严之感,俗则带给我们质朴之美、平易之感。这对我们生活中为人处世也有极大的启示。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雅俗人生雅与俗,本来就是人生的两种状态,密不可分。

雅,在于姿态;俗,在于生活。我们既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吃穿住行用,而同时内心深处又有向往无尽的诗与远方。人们对雅的普遍渴求源于何处?如果说生活、生存之俗出于人的本质的动物性的话,那雅,正是对人性的求索。雅是必须建立在俗之上的。纵是陶渊明般大雅,也免不了“种豆南山下”。然而雅之可贵在于:无论生活如何,都尽可以藉此求得超脱,凌驾于生活之上,俯视“俗世”。

就像人们在求学时的理想、构想,与现实中的种种无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可他们精神世界,在世俗的压力下,苦求无果,便转向对雅的追求,试图在一个私人的精神空间里求得价值感、认同感和成就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是这一过程的外现。这是社会转型、人性启蒙的关键时期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这对人性的成长、成熟有着莫大的推动作用。

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成长过程——先是“俗”的成长,而“雅”则默默地为某个瞬间的质变做着准备;而后,若是一切安好,雅终有一天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人,才真正成长为“人”。作为个体生命,生理上的成长不过短短几十载就会走向衰老,心理上的成长却一直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岁月赐予人们的大雅,以补偿带走的光阴。因而,雅,是一辈子的事,而俗的壮大,到了某个阶段后,就趋于停止了。初而为人,赤条条一副躯壳,坦荡荡一颗红心。生存无疑就是一切,物欲尚未萌芽,更遑论精神追求?此可谓大俗。然而现今的人们又开始渴求“心如赤子”的精纯境界,成了最高的雅赞——可见,俗至极处,竟至于雅。正所谓大俗即大雅。

因此,雅是一种姿态,是对生活的俯视和超脱。就好比手再用力也推不动自身,凡流俗者,必为生活所羁,而改变生活的力量,蕴于超脱的雅境。社会也是如此,改变社会的人,绝不会是挣扎求生的俗人,而必定是能从高处看社会的雅者。联想到社会本身,不也是如此吗?每一种社会形态的蜕变,都是经历了漫长的量变,才有了飞跃。早期,或许在于“俗”的积累,日渐成熟后,这种“俗”,便成了“雅”的附庸了。

总之,雅与俗共存共生,相互作用。因此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寻找到生活的真谛。有精神在高处的雅致,有脚踏实地的俗世人生。如此我们才能拥有立体、丰富、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

材料作文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中提到诗文词曲中,雅和俗有着明确而丰富的含义。雅,代表着高雅、典雅,是一种高尚的艺术追求;俗,则代表着通俗、平易,是一种质朴的生活表述。雅,让我们体验到庄严之美,让我们被深深打动;俗,让我们感受到质朴之美,让我们感到亲切而舒适。

由此看来,雅和俗,彼此对立而又互相补充。把诗文词曲中的雅俗之分应用到生活中,雅和俗同样体现在人的言谈举止、处世之道上。雅,代表着人的高尚品质,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俗,则代表着人的平凡之处,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雅的人,他的行为举止、言谈思维都会体现出一种高尚的艺术气质;一个俗的人,他的生活态度、处世之道则会透露出一种质朴的平民气息。无论是诗文词曲,还是日常生活,雅与俗共生共存,相互渗透和融合。写作时要明确雅与俗的内涵,辨明二者关系。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人生的雅俗之分,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化解读。然后展开论述,一是它揭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二是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三是在生活中,我们应当追求雅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俗的价值。因为正是这种雅俗的交融,才构成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最后总结全文,强调在为人处世中,我们应当既有典雅的艺术气质,又有质朴的平民情怀,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更好地欣赏人生。

立意:

1.雅俗共生共存,享有美好人生。

2.雅与俗相互渗透和融合。

3.雅,在于心态;俗,在于生活。

4.人生路上雅俗共赏。

例文:

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保山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答,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但是加上“以故为新”,路就曲新起来,那是雅人自赏,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不过黄山谷虽然不好懂,宋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

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阔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别瞧黄山答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者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列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官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黄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这些除元杂剧和后来的传奇也算是“词余”以外,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简直没有地位;也就是说这些小说和戏剧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多半没有地位,有些有点地位,也不是正经地位。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峰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尊受,也在说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

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阅,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雅俗共赏”,正是那音乐的作用。后来雅士们也曾分别将那些文辞雅化,但是因为音乐性太重,使他们不能完成那种雅化,所以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着音乐,雅化更难,地位也就更低,还低于词一等。可是词曲到了雅化的时期,那“共赏”的人却就雅多而俗少了。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面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等。皮簧戏也是音乐为主,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戏词,所以雅化难以下手,虽然一二十年来这雅化也已经试着在开始。

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后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压迫反抗”,也是人之常情。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还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营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著。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适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心人”文中是指包括陶渊明在内的雅人士大夫。

B.“皮簧戏”文中是指以音乐为主、戏词粗俗、难以雅化的一种戏曲。

C.“新雅人”文中是指新时代来自民间又走向民间深受欧化影响的新知识阶级。

D.“通俗化”文中是指抗战后提出的具有开始转向大众化性质的文学运动口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赏奇析疑”与“雅俗共赏”有区别,前者是雅人雅事,后者是雅人俗人共同之事,二者“赏”的文章可能有所不同。

B.词和曲都来自民间,都可“雅俗共赏”,后来也都渐渐雅化或文人化,但始终词不能雅到诗、曲不能雅到词的地位。

C.无论“雅俗共赏”还是“以俗为雅”“俗不伤雅”中,都是以“雅”为主的,俗雅的交锋后,文言、雅言的传统并未改变丝毫。

D.作为“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和《水浒传》写出了人之常情,表现出的那种快感、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文不好懂的黄山谷率先提出并实践“以俗为雅”的口号,走上“雅俗共赏”的路,但又说“以故为新”则让路曲折起来。

B.俗讲、说书、平话、杂剧和戏文等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俗”却总能“不伤雅”,没地位却总能“稚俗共赏”。

C.词曲中的文辞被文人雅化,但最终却没能达到诗的地位,原因就在于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音乐性太重使文人不能完成雅化。

D.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的新时代为我们带来了新文化,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一知识阶级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

4.宋朝诗词走上“雅俗共赏”的路,具体的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浔阳江头那一夜

林那北

入秋了,幕色当头,晚风在马车卷帘外拂过,那是一种湿润的、夹带着很多水汽的风,与车内男人之前早已习惯的长安城完全不同。

虽小时候曾在苏断皖辗转寄居过,但从二十八岁进京应试起,这十几年,他都是在早得又干又燥的天穹下晨起幕眠,雨比节日还少,周围祈求甘露的仪式连绵铺开,百姓的祷告声地动山摇,上苍却总是不肯听进耳里。可是去年秋天他突然南下,突然卷起行囊一步步离开自己熟悉的皇城,踵过黄河,涉过长江,来到此地,竟一下子满眼是水了——北面是长江,南面是鄱阳湖,江与湖以及纵横的支流此一条彼一条划开大地,波光粼郁,涛声起伏。一切都与地名多么契合,江州,原来就是一个到处水光激施的地方啊,山川日月都倒影其中,领时多出一个人间。二十八岁他就中进士了,任过校书郎、县尉、集贤校理、输林学士、左拾遗、京兆户部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要说见过的世面也不算少,但四处流动哗哗有声的水还是一下子就打动了他。有水就有船,有船就有南来北往的人与货,就有两岸生命连绵不绝的涌动。

现在他就是去水边,去西门外一个叫滥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

这是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一年多以前,他还在宫中,国绕太子悠哉当着左赞善大夫。此时藩镇割据,战事四起,朝廷平藩讨叛让地方势力不满,便派刺客入京城当街杀了宰相武元街——是可忍孰不可忍依唐制,东宫官员固然不得参谏朝政,他还是奋笔痰书,要求缉拿凶手,雪耻立威。宰相不是他杀的,他也远远无法威胁别人坐上这个位子,可是他却“越职言事”了,被扣上一个“伤名教”的罪名赶出宫门。江州,离京城如此遥远的东南小城。

读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人都知道他姓白,名居易,这个名字来源于《礼记·中庸》中的词句:“故君子居易以侯命,小人行险以微幸。”祖父替他取此名,大约只是希望他一生都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放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另外他字“乐天”,就是乐天知命的意思。他做到了吗显然没有,否则宰相被杀这么大的事,哪轮得上他说什么呢他感不住说了,结果就给自己葱下这么大的祸。

但委曲求全地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说该说的话,做应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遣。他孤身离京,接着与家人汇合再向南。“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这是他初到江州时写下的。放平心态,这里其实也不失为一块宝地,除了水之外,山也抬头可见,满山四季都绿出层层叠叠的厚实油光。

且不论江上的帆、湖上的鸟,单单城往东三十二里,那座俊朗秀丽的庐山,就百看不厌。穿行其间,烦恼荡尽,诗意万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仅仅竟得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无限远,那就在此独善其身吧。“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在香炉峰北面、遗爱寺南边,他很快给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唤友大醉几场。甚好甚好,十五年前他初入仕途时,在秦岭下、渭水边的盐压当着小小的县尉,不也正是在山中与朋友纵酒欢歌之后,才诗意喷涌,挥毫写下那首八方争颂的长诗《长恨歌》吗

天已完全暗透,江面零星的渔火萤火虫般腾弱地跳动。青杉太薄了,风过,他紧了紧身子。冷,犹如直面自己的身世和当下朝政时的凉意。友人船正待发,他急步前迎,一怀愁绪还须靠酒打发,便相对而坐,把盏话别。

接下去发生的,都写在《昆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从长安城流落到此的旧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弦音……丝乐如梦,身世飘零,沦落天涯,他涕泪横飞,辛酸往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愁波大雨,无边无际地当头淋下,令他无法自已。之后他又前往北门外的浔阳楼,看到的是“……大江寒见底,区山青倚天。深夜滥浦月,平旦炉峰烟……”万干感慨涌起,于是提笔挥就这首《题浔阳接》。

我登上浔阳楼时,离白居易送客的那个秋夜已经过去了一千两百零六年。这座城如今被称为九江,江州已经是一个被时光带走的旧地名,它住于江西省北部,共九条江河汇集于此,流经境内的长江又与鄱阳湖及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水流纵横交错,浩森壮阀。如同白居易初踏上岸时的愕然一样,我也惊诧于它如此汪洋盛大的水系,全中国难有能与之匹敌的另一座城吧而且是长江、京九铁路交叉点,又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江西省举足轻重的北大门,市区疏朗而宏大,空气干净得似乎都带着几分甜味。

是个阴天,江水依旧执着东流。一场大早之下,江面瘦了许多,但众多货运巨轮仍匆忙来去,几只鹭无拘无束地上下翻飞或泊在岸边草丛中宽食,远处有塔有桥有一个个从树缝里钻出来的红墙乌瓦与飞檐,很忧惚,时空在忽远忽近间跳动。迎着风,倚着栏杆眺望一阵,又与友人临窗坐下,缓缓喝上几杯庐山云雾茶。今夕何夕犹抱昆琶化着面屠妆的脸不时一闪而过,大弦小弦嘴嘴切切声一直似隐似现。吹过白居易的也是奥似的风吧那晚饮过酒后他是否也泡一壶自家草堂前种的新茶缆缓品上几口

(摘编自《文汇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坐在马车中的白居易想起了过往,想起了被贬前京城的生活,想起了小时候在苏浙皖的寄居生活,那时候的天气又干又燥。

B.白居易被贬江州前在京城做的最后一个官职是太子左赞善大夫,任此职不能参谏朝政,但正义的白居易还是“违规”而被贬。

C.自居易“越职言事”为自己招来祸端,一个人孤身来到江州,但他慢慢放平了心态,爱上了这里的山水,甚至有意隐居于此。

D.结尾两段落笔于现在,以“今晚”映照“那夜”,描写眼中的江州秋天风景,表现对白居易的追怀,表述对其遭遇的同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车内男人”和“他”来代替称呼白居易,后面才适时点明,但从行文角度看,这样写作用不大。

B.两次提及白居易“二十八岁”,突出了他的年轻有才,继而列述他任过的官职,这都委婉批评了他恃才而傲的做法。

C.文章引述白居易《题浔阳楼》中的诗句,只为表现他被贬谪江州后志不能抒而又不得不寄情于浔阳山水的情怀。

D.文章题为“浔阳江头那一夜”,却用大量的篇幅写白居易在京城及其他等内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8.本文改编自《琵琶行(并序)》,但主要内容却不是《琵琶行(并序)》中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本文是一篇文化散文,它的“文化”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做简要探究。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3高一下·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桦叶述闻》八卷,长白西清撰。记载宏博,足资考证,惜未刊行。有一则云:“《红楼梦》始出,家置一编,皆曰此曹雪芹书,而曹雪芹何许人,不尽知也。雪芹名露,汉军也。其曾祖寅,字子清,号棣亭,康照间名士,累官通政。为织造时,雪芹随任,故繁华声色,闯历者深,然竟坎垛半生以死。宗室悲斋、敬亭,与雪芹善。悉斋诗:‘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敬亭诗:‘劝君莫弹食客快,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炎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两诗画出雪芹矣。”

(选自清·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卷八)

材料二: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态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及陈获罪,乃密蔬荐陈。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我斋读而美之。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我斋题云:“病容憔悴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强言今日较差些。”“成仪棣棣若山河,应把凤流夺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