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基本知识讲解_第1页
22.2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基本知识讲解_第2页
22.2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基本知识讲解_第3页
22.2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基本知识讲解_第4页
22.2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基本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章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知识目标1.掌握:免疫组化技术的定义、基本过程、抗原的修复方法(重难点),抗体的选择和保存;酶标记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直接、间接法)的原理,荧光免疫组化标本类型和保存。2.熟悉:免疫组化标本来源、固定于保存,结果判断;非标记酶免疫组化的常见类型及原理、亲和组织化学技术的定义及分类(重点)。3.了解:常见亲和组织化学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能力目标掌握抗原的修复方法,免疫组化标本的采集、固定于保存、结果判断。思政-素质目标责任心、质控、生物安全意识、临床免疫学思维教学目标目录概述一免疫组化技术基本知识二酶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三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技术四亲和组织化学检验技术五其他免疫组织化检验技术六免疫组化技术基本知识二一、标本制作标本制作是获得良好的免疫细胞组织化学分析的保障,良好的细胞和组织学结构将有助于抗原的准确显示和定位。

(一)标本的主要来源主要有:①活体组织②各种体液及穿刺液③培养细胞等

(二)标本的固定与保存

1.组织材料的固定目的

①防止组织细胞的死后变化,以保持其固有形态②使细胞内的蛋白质等各种抗原成份转变成不溶性物质,以保持它原有的结构③使组织中的各种物质沉淀和凝固起来而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以便染色后易于鉴别和观察④固定剂兼有硬化作用,使组织硬化,便于制片⑤防止细胞过度收缩或膨胀而失去其原有形态结构⑥经过固定的组织能对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而着色清晰,便于辨认。

2.固定剂的选择最佳固定剂的标准①最好地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②最大限度地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

3.固定方法固定方法常用①浸泡法—主要适用于活检和手术标本以及其它不能进行灌注的组织固定。②灌注法—适用于动物实验研究。(三)玻片的处理玻片的处理是做好免疫组化染色的重要步骤之一一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载玻片均需涂一定的黏合剂,常用的切片黏合剂有树脂胶、多聚赖氨酸和防脱片剂(四)切片方法的选择二、抗原处理(一)进行抗原的暴露和修复的原因1.固定液的影响2.抗体制备的影响

(二)抗原的暴露主要采用酶消化的方法在选择酶消化时,应针对要显示的不同的抗原成分而选用不同的酶

在日常工作中用胰蛋白酶消化即可

(三)热诱导的抗原修复抗原修复是以高温、高压对常规固定石蜡切片进行抗原修复以提高抗原抗体的阳性检出率

微波处理法水浴锅法压力锅法三、抗体处理抗体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首要试剂

(一)抗体的选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的优质抗体

(二)抗体的稀释抗原抗体反应须有适当的比例,过量或不足均不能达到预期结果

(三)抗体的合理保存要特别注意保持抗体的生物活性

四、常用标记物(一)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四乙基罗丹明等(二)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三)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四)免疫金标记技术(五)免疫铁蛋白技术五、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结果判断(一)对照染色设计为了保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准确性,证明和肯定阳性结果的特异性,排除某些非特异性染色,通常需针对第一抗体设立对照。1.阳性对照用已知抗原阳性的切片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目的是证实所用免疫组化染色流程的有效性,排除假阴性的可能。

2.阴性对照用确证不含已知抗原的标本作对照,应呈阴性结果,称阴性对照。目的是排除假阳性。3.阴性试剂对照是指用于证实在免疫组化染色中所用试剂(尤其是特异性抗体试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而设立的同步免疫染色对照,包括有:空白对照、替代对照、吸收试验和抑制试验等。4.自身对照是指在同一标记切片上的自身组织成分的阴性背景对照。

(二)阳性结果阳性细胞的显色可位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免疫显色强度和阳性细胞密度是定性、定量指标阳性细胞的着色形态(如胞膜型、胞核型、胞质(浆)型等)及组织分布特点(如局灶型、弥漫型、片块型等)主要是定位指标哪怕只有少数细胞阳性(只要是抗原所在部位)也应视为阳性表达(三)阴性结果阴性结果不能简单视为抗原不表达,由于染色方法灵敏度有高低之分,有时可因灵敏度不够,而导致阴性反应。(四)特异性显色和非特异性显色的鉴别

1.分布位置

特异性反应必须分布于特定抗原部位非特异性反应无一定的分布规律

2.显色强度特异性反应由于细胞内抗原含量不同,显色强度不一。阳性细胞的染色常定位于细胞,并与阴性细胞间有明显间隔,而非特异性染色常不限于单个细胞,常为成片的细胞。3.其他在过大的组织块,中心固定不良也会导致非特异性显色。

六、质量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