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1页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2页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3页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4页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如表是1860年和1900年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图中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发展不平衡 B.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国家经济发展快C.美国发展成为世界霸主 D.各国工业均呈上升趋势2.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为会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它成立初期的主要借款对象是西欧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这些贷款有利于扩大各国购买力,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该国际组织(

)A.成立于1945年,促进了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B.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C.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D.有利于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3.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有若干金额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1846年,洋商在与华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钱庄的庄票。19世纪50年代之后,庄票已经成为外商普遍接受的结算工具。1869年,汇丰银行首次接受钱庄以庄票作为抵押,向其提供贷款。据此可知(

)A.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 B.庄票在中外商业往来中获得认同C.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 D.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4.为了增加销量和吸引读者,上海的《申报》于1882年6月9日在附页中开辟专栏,刊登各公司股票的行情。同年10月,平准股票公司在上海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代客进行股票买卖。平准股票公司股本为10万元,共分1000股。上述材料可以说明()A.平准股票公司是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B.平准股票公司举办形式为官督商办C.工商业的发展推动新的经营方式的发展D.《申报》的办报宗旨是传播新思想5.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的国家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当地的主要出口物最有可能是(

)A.纺织品、象牙 B.黄金、奴隶C.西瓜、布匹 D.西瓜、黄金6.在记录古代中外贸易交流的历史文献中,宋代以前最为多见的是“胡商”,而宋代及其之后则是以“蕃商”为主,甚至“蕃商”成为了专有名词。这反映出宋代(

)A.城市商业发展十分迅速B.对外贸易通道地位的变动C.藩镇割据问题依然严重D.海洋政策发生重大的调整7.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8.1669年,英国立法规定:禁止茶叶由荷兰输入,授予英属东印度公司茶叶专卖权。当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即由爪哇转运华茶到伦敦。这一现象折射出A.荷兰丧失了贸易垄断权 B.英国海上霸权开始确立C.世界市场日益得到扩大 D.荷兰与中国贸易被阻断9.下表是16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外国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时间平均每年输入白银(千克)1571~1575410481576~15801240501581~15851875911586~15902024531591~1595218506A.抑商观念渐趋削弱 B.白银开始承担货币职能C.海外贸易不断扩大 D.处于世界市场中心地位10.明正德、嘉靖年间松江府人陆楫在《蒹葭堂稿杂著》中有反对政府当局“禁奢”政策的短论:“论治者类欲禁奢,以为财节则民可与富也。……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醞,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烧火做饭)者不知其几。”这反映出晚明时江南地区A.封建小农经济已经趋向瓦解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显著增强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 D.崇富逐利成为当时社会风尚11.在1929—1945年间,苏联共与217个外国公司签订过技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公司139个,德国公司33个,英国公司10个,法国、意大利公司各9个。对此斯大林说:“在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或提供援助的。”材料表明苏联(

)A.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 B.斯大林借鉴资本主义模式C.新经济政策实施成效显著 D.借助外部力量推进工业化12.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13.有学者指出古代中国中原农耕区所需要的耕牛、战马和皮毛一类的产品主要来自北方蒙古地区,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粮食、茶叶以及日常用品则主要依赖中原的供给,而山西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

)A.山西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 B.北方区域性的经济分工C.晋商崛起的经济地理因素 D.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异14.1807年,法国马赛港拥有三百三十艘远洋轮船,而到1811年只剩九艘。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的吞吐量,从1807年的288000吨下降到1812年的60000吨。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德意志和荷兰的港口。.上述情况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工业革命加速推进 B.拿破仑帝国实施“大陆封锁”C.《航海条例》的颁布 D.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15.如图是唐朝以来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逐渐形成的“茶马古道”。这一“古道”的开通(

)A.扩展了朝贡贸易 B.开拓了祖国疆域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促进了民族交融16.1669年,英国每磅茶叶售价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1786年,即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饮茶习惯的日趋普遍 B.贫富差距的不断缩小C.工业革命的影响扩大 D.东西方贸易日益频繁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已经比较普遍。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流通扩大,出现了高利贷。在中国古代,借贷被称为“贷”“取予”“同贷财”,反映借贷关系的“债”则被称作“责”。西周时期,政府规定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定的利息下进行,违者要受到处罚。“凡民同贷财者,令以国法行之。犯令者,刑罚之。”民间借贷必须立契约文书,“听取予以书契”。官府通过借贷契约文书来判定民间债务纠纷,“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凡属责者,以其地傅而听其辞”。——摘编自谭光万《中国古代农业商品化研究》材料二

宋代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主体部分,借贷虽出于情势之逼迫,并非个人意愿,但却是他们的一种生产、生活常态。丰年之时,粮价降低,农民缴纳赋税后尚可勉强维持生计,但至青黄不接之时也不乏需要通过少量借贷换取生活资料。若遭遇灾荒年份,农民则不得不依赖大量借贷度过难关,拆东补西以致饮鸩止渴,被套上高利贷的绳索。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真德秀说:“中人一家之产,仅足以供一户之税。遇有水旱疾厉,不免举贷逋欠。”他在另一奏疏中说。农民“一有艰歉,富民不肯出贷,则其束手无策,坐视田畴之荒芜,有流移转徙而已”。——摘编自王文书《宋代借贷业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农民借贷“常态”现象形成的原因。18.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图2图3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一项经济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各图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唐朝、宋朝、明朝)。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颁发了特许状,允许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与东印度的贸易。3月,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四艘船组成的船队首次前往东印度,船队拥有110门大炮,是不折不扣的舰队。1765年,第三次来到印度的克莱武和当地行政长官之间签署了协定,该协定禁止行政长官拥有军队。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孟加拉及其周边三个邦的财政部长职务,对于收缴得来的税款剩余的部分可以自由用于自己的活动。公司成为孟加拉的"领主"。——摘编自(日)羽田正《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材料二

广州行商制度创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广东新语》中所载诗曰∶"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行商深受专制国家和官吏的各种压榨,行商资本常常处于短缺状态。行商因经营不善,造成亏本,遂向外商借贷,以便维持门面,而东印度公司商人向中国行商的放款,是地道的高利货。最终,行商从清政府控制、管理对外贸易的工具演变成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帮凶。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宣告了行商制度的终结。——摘编自萧国亮《清代广州行商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18世纪中期前后的性质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行商制度衰落的原因。简析东印度公司、行商制度对英、中历史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三、论述题20.【世界大变局】材料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能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王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去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摘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史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大变化、大变局”,任选一个角度,自报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据材料“1860年和190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两个中心,美德发明创造最为突出,故两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从1860年远远不如中国、英国到1900年美国大大超过中国、英国,德国超过了中国并大大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这说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国家经济发展快,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了美德英的经济发展情况,不涉及其政治情况,且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排除A项;当时美国仅是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但若加上外交、占有殖民等方面,其综合实力没达到世界霸主的程度,排除C项;结合所学,这四个国家的工业都是发展趋势,但材料只涉及了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不能得出是是否“各国工业均呈上升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为会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可知该国际组织是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促进了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A项正确;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排除B项;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排除C项;世贸组织的成立有利于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6年至1869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在近代的中外经济交往中,外商最终接受了庄票,B项正确;外商接受了庄票不代表现金退出了中外结算,同时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得出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外商最终接受了庄票,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题干时空,但是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深,排除D项。故选B项。4.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88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发行股票,而且当时的报刊刊登各公司股票行情,这说明当时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新的经营方式的发展,C项正确;19世纪7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股份制公司,排除A项;通过材料并不能看出平准股票公司的性质,排除B项;材料内容列举了《申报》开辟股票专栏,并不能得出这一报刊的宗旨是传播新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15世纪的非洲。据材料“东非”“奴隶”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从印度、波斯、中国把瓷器、纺织品等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象牙、黄金和奴隶等,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当地不出口纺织品、布匹、西瓜,排除A、C、D项。故选B项。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宋代以前最为多见的是‘胡商’,而宋代及其之后则是以‘蕃商’为主”及所学可知,宋代因海路而来的商人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陆地通道受阻,统治者采取了重视海上贸易的措施,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宋代通过重文抑武的政策基本上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海洋政策发生重大的调整”与宋代的史实不符,其次材料也未涉及海洋政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7.C【详解】结合所学,①应该是工业革命以后的列强对外经济侵略的方式特征。②应该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特点。③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外侵略扩张的表现。④这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特点。故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①③,故排除ABD,选C。8.C【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英国立法以前,英国的茶叶主要是由荷兰从中国进口而来的,而英国立法反映了英国与中国开始进行直接的茶叶贸易,英国对中国的直接贸易反映出世界市场得到了扩大,故C项正确;虽然材料中英国的措施打击了荷兰的对英贸易,但这不能说明荷兰失去了贸易垄断权,排除A项;英国海上霸权确立于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阻断了荷兰与英国的茶叶贸易,但对于荷兰与中国其他商品的贸易并无影响,排除D项。9.C【详解】解读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571年至1595年,外国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连年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65年4月,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同年6月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开辟了连接亚洲和美洲的太平洋航线。此后两地间的大帆船贸易日益频繁。西班牙商人的“马尼拉大帆船”,把福建月港运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秘鲁、巴拿马、智利,中国出口的商品如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导致巨额白银资本流入中国,所以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时中国的海外贸易不断扩大,C项正确;明清之际抑商观念并没有渐趋削弱,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白银早在明清之前就已经在承担货币职能,排除B项;明清交替之际,世界市场仅是雏形出现,中国不可能处于世界市场中心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0.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风气,冲击了传统观念。材料中陆楫针对政府“禁奢”政策写文为奢侈辩护说明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即经济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显著增强,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陆楫针对政府“禁奢”政策写文为奢侈辩护,无法得出崇富逐利成为当时社会风尚,故D项错误。1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1945年的苏联及世界。据材料“在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或提供援助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经济大危机时期和共同反法西斯时期,苏联获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帮助,据此得出苏联借助外部力量推进工业化,D项正确;这时期苏联实行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没借鉴资本主义模式,排除AB项;新经济政策时间是1921年至192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A【详解】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留日学生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较早开放通商口岸有关,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文化,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作为革命的高潮,开始于1911年,排除B;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C;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D。【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开放。【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近代中国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不平衡的认识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实际上类似的角度在以往高考题也曾考查过,如2015年全国Ⅰ卷27题就考查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格局的影响。由此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以往的高考真题,认识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问题的原因进行正确分析。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山西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并结合所学可知,山西处于中原地区与游牧民族交流的中心地带,这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较好的有利因素,C项正确;当时对外贸易除了通过北方,还有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等,不能断定山西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提及中原农耕区和北方蒙古地区的经济差异,目的是强调山西地处两者之间,具有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经济分工”“经济差异”只是铺垫,而非主旨,排除B项、排除D项。故选C项。14.B【详解】1806年11月,拿破仑在柏林颁布了“大陆封锁令”,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而英国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对象,由此导致法国马赛港、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北德意志和荷兰等地港口贸易萎缩,故选B项;当时确实工业革命在加速推进,但工业革命会随着产品大增,会扩张世界贸易量,但材料显示的是贸易萎缩,故两者不存在直接因果联系,排除A项;《航海条例》产生于17世纪,上述事件发生在19世纪,故排除C项;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发生了,不能直接解释上述1807—1811年的变化,故排除D项。【点睛】1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兴于唐宋时期,盛于明清时期,主要有滇藏、川藏、陕甘茶马古道,有利于加强中原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茶马贸易属于民间贸易,并非官方朝贡贸易,排除A项;茶马古道并没有拓展疆域,而是加强了交流,排除B项;茶马古道属于民间的商业贸易,并非官方对地方的管理,且茶马古道较为艰险,对加强中央集权影响较小,排除C项。故选D项。16.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茶叶在英国市场上流通量的增加促使茶价下跌,使得普通百姓也能够消费得起,而这得益于东西方贸易的频繁,所以D正确;茶叶价格的下跌促使饮茶风俗普遍,A选项因果颠倒,所以A错误;工业革命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所以B错误;工业革命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不会导致“即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的现象,所以C错误。17.(1)特点:历史悠久;讲究规范、诚信;受政府监管;借贷双方须建立契约。(2)原因:①自然灾害严重;②繁重的苛捐杂税;③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④政府赈灾救济能力有限;⑤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详解】(1)特点:由材料“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已经比较普遍”可知,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特点是历史悠久;由材料“在中国古代,借贷被称为‘贷’‘取予’‘同贷财’,反映借贷关系的‘债’则被称作‘责’”可知,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特点是讲究规范、诚信;由材料“西周时期,政府规定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定的利息下进行,违者要受到处罚”“民间借贷必须立契约文书,‘听取予以书契’。官府通过借贷契约文书来判定民间债务纠纷”可知,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特点是受政府监管,借贷双方须建立契约。(2)原因:由材料“若遭遇灾荒年份,农民则不得不依赖大量借贷度过难关,拆东补西以致饮鸩止渴,被套上高利贷的绳索”“中人一家之产,仅足以供一户之税。遇有水旱疾厉,不免举贷逋欠”可知,宋代农民借贷“常态”现象形成的原因是自然灾害严重,苛捐杂税的沉重剥削;由材料“丰年之时,粮价降低,农民缴纳赋税后尚可勉强维持生计,但至青黄不接之时也不乏需要通过少量借贷换取生活资料”“农民‘一有艰歉,富民不肯出贷,则其束手无策,坐视田畴之荒芜,有流移转徙而已’”可知,宋代农民借贷“常态”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政府赈灾救济能力有限,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由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农民借贷“常态”现象形成的原因还有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等。18.图1:信息:水稻主要产区在江南一带的苏湖地区,棉花种植区域较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占城稻由越南地区传入中国。图中还显示了汝窑、哥窑等五大名窑。这与宋代南方经济的发达,经济中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快速发展,中外间经济交流密切等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宋代。图2:信息:粮食主要产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江浙一带,南方茶叶种植比较突出。这与唐朝经济中心还在北方地区,但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茶叶在南方广泛种植,茶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收来源等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唐朝。图3:信息:玉米、甘薯、烟草等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中国推广种植,水稻产区在湖广地区且种植区域较大,江南地区除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品种繁多,体现农业的多种经营,北方屯田区域较多,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这与明朝从美洲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江南农业多种经营兴盛、湖广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繁荣等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明朝。【详解】依据图1中水稻主要产区、棉花种植区域、占城稻的传入、五大名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1为宋代。依据图2中粮食主产区的分布、南方茶叶种植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2是唐代。依据图3中玉米、甘薯、烟草等作物传入、水稻产区的分布、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2是明代。19.(1)变化:从商业公司到殖民政权。背景: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2)原因:深受专制国家和官吏的各种压榨;商行资本短缺;商行经营不善,造成亏本;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帮凶;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不同作用,对英国:适应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其垄断贸易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对中国:该制度体现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有限制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面。【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允许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与东印度的贸易”“公司成为孟加拉的‘领主’”等信息可知,英国东印度公司起初知识具有特许状的垄断贸易公司,后逐渐发展为殖民地的政权,即从商业公司到殖民政权。背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会在1698年批准成立“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的重要背景是英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为适应对外扩张的需要,主要服务于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活动。(2)原因,根据材料“行商深受专制国家和官吏的各种压榨”可得出深受专制国家和官吏的各种压榨;根据材料“行商资本常常处于短缺状态”可得出商行资本短缺;根据材料“行商因经营不善,造成亏本”可得出商行经营不善,造成亏本;根据材料“行商从清政府控制、管理对外贸易的工具演变成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帮凶”可得出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帮凶,即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不同作用,对英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商业公司逐渐变为殖民政权,适应了英国对外扩张的需要,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有利于发展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商行体现了当时清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体现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有限制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面,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点睛】20.(1)可以选取世界近现代史的某一阶段的“变局、变化”展开作答;需结合史实来阐述这种“变”;找准角度进行切入,如可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现代化、全球化等角度作答。(2)答案示例:论题: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发展呈现整体化趋势。论述:中古时期,世界上各大区域文明基本处于分散孤立状态,各具特色,呈现出多元文明格局的特征。新航路开辟后,全球海路大通,西欧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