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冲积平原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冲积平原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机制。(综合思维)2.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区域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特点。(区域认知)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规模及分布的影响。(综合思维)4.结合材料,分析聚落布局中的人地协调思想。(人地协调观)目标一冲积平原的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2.流水沉积作用:河流挟带的泥沙,由于河床坡度减小、水流速度变慢、水量减少和泥沙增多等,引起的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沉积。3.冲积平原的形成三种常见的冲积平原类型: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分布、形成机制和地貌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山前地带河流中下游河口地区示意图地貌特点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地势平坦、宽广,是冲积平原的主体,常沿河呈带状分布河口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形成机制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河流挟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形成曲流→在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形成水下堆积体→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流挟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三角洲→沉积物质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根据河流堆积地貌判断河流的流向(1)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定河流流向(2)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河流流向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河流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下面是三种堆积地貌。1.[区域认知]A、B、C三幅图所示分别是哪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答案图A:山前冲积平原;图B:河漫滩平原;图C:三角洲。2.[综合思维]图A所示冲积扇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为什么?答案从顶端到边缘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河流流速变慢,流水搬运能力下降,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下图为“某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地貌可能是()A.冲积扇B.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沙丘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C.海水侵蚀 D.流水堆积3.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A.入海口 B.河谷地区C.山麓地带 D.高山地带答案1.B2.D3.A解析第1题,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都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位于河流汇入其他相对静止的水体(如河流入海、入湖以及支流入主流处)的河口处;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漫滩平原是河流在流经弯曲的河段时,所挟带的碎屑物在凸岸一侧沉积下来形成的。故B正确,A、C错误。沙丘是风力沉积的结果,而图中地貌位于河口处,应是流水作用的结果,故D错误。第2题,图中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的结果。故D正确,A、B、C错误。第3题,由上题可知,该地貌类型为三角洲,主要形成于入海口,故A正确,B、C、D错误。目标二河流堆积地貌相关地理事物1.辫状水系辫状水系又称辫流,指分支多、宽深比大、弯曲度小、散乱无章、变化迅速的河道。辫状水系多发育在三角洲、冲(洪)积扇、山前倾斜平原上,是由许多岔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其形成过程为: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泥沙在地势低平处沿多条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②洪峰过后的枯水季节,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之间形成多股的分汊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③再次进入洪水期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河道。2.河口三角洲(1)在世界各大河的入海处,大多都会形成三角洲,其形成条件如下:(2)也有部分河流在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其原因如下:(2023·山东青岛模拟)河流是地球表面最活跃的外营力,它通过水流的侵蚀、搬运与堆积等外力作用塑造了绚丽多彩的地表形态。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发源于黄山山脉,下图示意其发育过程(箭头代表侵蚀作用方向)。读图,完成1~2题。1.该河流的发育过程为()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2.河流发育的最后两个阶段之间,该地区()A.地壳抬升明显 B.河水流速减慢C.河谷不断变浅 D.泥沙含量增加答案1.B2.A解析第1题,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在黄山山前地带,由于长期的季节性洪流或泥石流的作用,在出山口地带形成了广阔的洪积扇,并在洪积扇上发育了多条暂时性的辫状河,如图④;此后该区环境可能发生了显著变化(降水增多或地面抬升,或两者兼有),其中某一条辫状河开始发生显著下切,而其他辫状河却逐渐萎缩或消亡,如图②;与此同时,该辫状河通过加深和拓宽谷地,逐渐成为稳定的持续性河流而发育成青弋江,原洪积扇也因青弋江(或辫状河)下切而形成台地,而此后青弋江进一步拓宽河谷、堆积第一级阶地砾石层,并且发育了较宽广具有二元相结构的河漫滩,如图③;最后该区环境可能再次发生了显著变化(地壳再次抬升),青弋江再次发生显著下切,形成了青弋江最老的第一级阶地,与此同时谷底开始堆积第二级阶地砾石层,如图①。因此图中青弋江发育形成过程为④②③①。答案选择B。第2题,根据题意,结合上题结论和所学知识可知,最后两个阶段,③发育时期,河道拓宽向两岸侵蚀,出现阶地,到①发育时期,河道变窄,出现第二级阶地,说明河流下切作用增强,地势落差增大,可推测是由于地壳有所抬升,故A正确;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增强,说明地势落差在增大,因此水流速度较快,河谷不断加深,故B、C错误;河流的含沙量与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降水等因素有关,根据图文材料无法推测最后两个阶段泥沙含量会增加,故D错误。答案选择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河流地貌发育状况示意图,其中常见的河流地貌有山麓冲积扇、三角洲平原、河漫滩平原等。人们发现该三角洲上的辫状河流河道较浅。(1)指出图示三角洲的主要特征。(8分)(2)分析该处辫状河流河道较浅的原因。(8分)答案(1)一般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或河流入湖口处;多呈三角形,地形较平坦;沉积物颗粒很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河网稠密等。(2)该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三角洲的底部(或前端、末端等),该处地势较低平,落差小,河道宽阔,水流速度较缓和,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且经过多次改道,河道较宽,多分汊,因此河道较浅。目标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影响聚落的分布一般,河流中上游聚落分布较少,中下游聚落分布较密集。多数乡村的分布也与河流有关。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山前冲积平原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密度小较小大成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或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各城市与人口的分布2.河流冲积平原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优势条件对聚落形成的影响水源充足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3.河网密度影响聚落的规模河网密度河网密布河流稀疏水源获得容易较难耕地状态破碎集中连片聚落规模较小较大地区举例江南水乡华北平原4.河流影响聚落的选址聚落的选址,应当趋利避害,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1)冲积平原上的聚落→考虑洪水的威胁→选址在洪水不能淹没的地方。(2)平原低地:沿河呈带状分布→为防御洪水溢出河道→要加高和加固河堤。(3)山区河谷: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要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思考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答案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还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人烟稀少,聚落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下图示意聚落在河流的上游和中下游的分布。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有四个聚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①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②河运便利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④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甲聚落建于河流沿岸地势较高处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平坦,有利于人类定居B.减轻洪水威胁C.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有利于发展水运答案1.A2.B解析第1题,河流可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耕作。图中没有矿产资源分布的相关信息,排除④。第2题,聚落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势较高处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减轻洪水的威胁。河流塑造的各种地貌对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青藏高原地区的城市和村镇多分布在()A.盆地边缘或绿洲上B.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C.铁路和公路沿线地区D.山麓和湖畔水草丰美的地带4.下列有关山区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散居,密度大B.聚落规模大,密度小C.多呈团状分布于山前D.规模比较小,多散居答案3.B4.D解析第3题,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在河谷地带由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更适合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故B项正确。第4题,在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因此聚落的规模较小,且呈散居状态,D项正确。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宫室遗址分布在()①河流右岸②河流左岸③被堆积的河岸④被侵蚀的河岸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6.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①便于观测水情②利于取水灌溉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5.D6.B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宫室遗址位于河流的右岸;从理论上讲,位于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明显,但由于该遗址位于河流的曲流处,受离心力的影响,常是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第6题,村落沿河谷分布,一方面有利于取水灌溉;另一方面河谷地区一般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漫滩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共同作用,下图示意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流的河流的平直河段上。据此完成1~2题。1.河漫滩多分布在()①河流上游②河流中下游③河流凸岸④河流凹岸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图中四位置,河水流速最快、侵蚀较强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C2.A解析第1题,河漫滩由水下泥沙堆积体发育形成,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较弱,难以发育河漫滩;河流中下游水流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河漫滩;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容易形成河漫滩。综合分析②③正确,故选C。第2题,河流东岸发育河漫滩,说明东岸为堆积岸,丙、丁位于堆积岸,流速慢,侵蚀作用弱,C、D错误。西岸为侵蚀岸,西岸侵蚀严重,甲、乙位于西岸,甲处位于表层,流速最快,侵蚀最强,乙位于深处,流速慢,侵蚀相对弱,A正确,B错误。沙洲(又称江心洲)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图1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图2为“图1中a、b、c三采样点沉积物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有关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河段地势平坦B.河水流速缓慢,利于沙沉积C.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强D.该河段流水侵蚀作用强4.图示河流中采样点a、b、c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分析合理的是()A.a点沉积物颗粒细 B.b点沉积物颗粒细C.c点沉积物颗粒粗 D.a<b<c答案3.D4.A解析第3题,此河段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流速慢,沉积作用强,侵蚀作用弱,河流挟带的泥沙大量沉积是形成江心洲的根本原因,该河段靠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的沉积,从而形成了众多江心洲。第4题,河流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搬运的泥沙颗粒越粗;河流流速越慢,搬运能力越弱,搬运的泥沙颗粒越细。从a、b、c三个采样点沉积物比例可以看出,a、c两点沉积物颗粒较细;b点沉积物颗粒粗。a点河道宽、流速缓,受下游八卦洲阻挡流速更缓,因此沉积物颗粒细。c点受河道变宽和分流渠的影响流速缓慢,沉积物颗粒细。b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汇入水流的影响,流速快,沉积物颗粒粗。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A.宽阔的平原地区 B.深切的河谷地带C.平坦的高原面 D.凉爽的高山地区6.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与水源 B.植被与土壤C.气温与降水 D.日照与海拔答案5.B6.A解析第5题,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深切的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适宜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第6题,结合上题判断,影响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与水源。洪积扇多由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形成,一般呈现完美的扇形,如同张开的一把扇子,有扇顶、扇中、扇缘,甚至还有扇骨——呈放射状展开的分支河流。下图示意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洪积扇(俯视)。据此完成7~8题。7.昌马洪积扇形成完美扇形的原因是()①扇缘前端受地形阻挡②河流展宽、分汊③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④地表多风化碎屑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农田多分布在扇缘的主要原因是()A.靠近村庄 B.交通运输便利C.降水量多 D.地下水较充足答案7.B8.D解析第7题,扇缘前端无地形阻挡,①错误。河流展宽、分汊,导致扇骨明显,②正确。河流在出山口处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是形成洪积扇的必备条件,③正确。洪积扇的碎屑物来源于河流,④错误。故本题选B。第8题,因为有了农田,村庄才形成,A选项本末倒置,错误。交通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扇缘与扇顶的降水量相差不大,C错误。扇缘地势较低,地下水在此聚集,D正确。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读图完成9~10题。9.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①面积不断扩大②坡度逐渐减缓③向东南方向扩展④增速先慢后快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9.C10.B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向东南方向扩展;从里海海平面的变化情况看,海平面1900~1978年呈波动下降趋势,所以三角洲坡度总体趋向陡峭;三角洲面积增速先快后慢。第10题,从里海海平面图可以看出,2000年里海海平面高度介于1920~1940年之间,所以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乙处。(2023·河南郑州模拟)覆瓦型洪积扇是指一系列呈叠瓦状或串珠状排列的洪积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一种扇状堆积地形),可以反映山麓带近期抬升的现象。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覆瓦型”河流洪积扇。完成11~12题。11.阴山南坡“覆瓦型”洪积扇的形成过程是()A.岩层断裂→岩层间歇性抬升→河谷下切侵蚀→泥沙间歇性沉积→洪积扇叠加发育B.岩层断裂→岩层连续性抬升→泥沙间歇性沉积→河谷下切侵蚀→洪积扇叠加发育C.岩层断裂→岩层间歇性抬升→泥沙间歇性沉积→河谷下切侵蚀→洪积扇叠加发育D.岩层断裂→河谷下切侵蚀→岩层连续性抬升→泥沙间歇性沉积→洪积扇叠加发育12.与历史时期相比,阴山南坡“覆瓦型”洪积扇边缘线后退的原因最可能是()A.河流流量增大 B.气候持续变干C.岩层抬升增强 D.植被覆盖减少答案11.A12.B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覆瓦型洪积扇可以反映山麓带近期抬升的现象,同一个洪积扇形成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故岩层的抬升为间歇性抬升,洪积扇最终是泥沙沉积而成。具体形成过程:地处断裂带,岩层间歇性抬升;岩层抬升,河谷下切;夏季多暴雨,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大处泥沙间歇性沉积,洪积扇叠加发育。故选A。第12题,由图可知,自下而上,不同时期的洪积扇体面积逐渐减小,扇体沉积物减少,说明河流径流量在不断减少,气候持续变干,A错误、B正确;岩层抬升增强,可以使得不同时期的洪积扇高度差变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